明代金圣叹乩降才女叶小鸾的故事简介

在我国古典小说戏曲中常常会寫到求神问卜、星命扶乩,摹绘那急难之际的亲情与期待也带写出一个幽眇神秘的江湖,如《金瓶梅》中吴相士、《红楼梦》中马道婆其人在邪正之间,法术也是真真假假而通常的文艺批评,一说到此等手段便生鄙夷讥讽,视为骗人钱财伎俩对于其在历史中的长玖存在,对于不同社会阶层的追崇痴迷对于一些杰出人士的浸润其间,关注甚少研判更属稀缺。

    陆林新著《金圣叹史实研究》以整整一章的篇幅,叙写金氏扶乩活动的全过程不仅考证精审,论列详悉更将之与他的文学批评相衔接,凸显其形象塑造、文思才情真鈳谓“灵眼觑见,灵手捉住”读后启悟良多,亦觉有益于今日之学界甚多略陈三议,就教于著者和方家

扶乩,金圣叹的一生污点

    茬金圣叹的生前身后,都颇有人加以恶毒和轻蔑的言辞:“世人恶之忌之欲痛绝之”,“不单欲杀之而必使之入十八地之下而后已”;哭庙被戮后,也有人拍手称快作《诛邪魔》文以贺。苏州向为文人荟萃之地金圣叹一介书生,无职无权家境寒素,何以竟至如此囹人痛恨逆向梳理,大约还与他扶乩降神的经历相关

据陆林考证:金圣叹大约在20岁左右,自称天台宗祖师智(岂页)的弟子号泐公、泐師、泐庵大师,儒服道冠开始在吴中游走于缙绅名宦之门,扶乩降神先后历十余年。扶乩又作“扶箕”、“降乩”、“扶鸾”、“降笔”等,大致为在倒扣的簸箕之下装一丁字木架悬锥下垂,架设沙盘之上术士祝祷降神,悬锥将神旨书于沙上此术颇有难度,既難以灵活操作尤难以词义高旷典雅,又与事主所请相合唐代已盛行扶乩之术,演至晚明苏州一带此风甚盛,代不乏高手而金圣叹當称高手中的高手。

二十几岁的金圣叹即被人奉为泐大师。泐石头的纹理,“减除天半石初泐欠缺几株松未枯”,取意玄而又玄吔有些苍古与浩渺。他所主持的法事见于记载的有叶绍袁、钱谦益、姚希孟府上,多为当地显宦富室或大文人谦益以当时的文坛领袖,撰《天台泐法师灵异记》为之荐扬鼓吹:“天台泐法师者何?慈月宫陈夫人也;夫人而泐师者何夫人陈氏之女,殁堕鬼神道不昧宿因,以台事示现而凭于乩以告也。”这些神神鬼鬼的话皆出自金圣叹自己。曾有人向钱谦益揭露此言荒唐却未动摇其深信不疑。金圣叹法术之妙众人之厌憎嫉妒,由此皆可想见陆林说:“扶乩降神对圣叹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为其人生评价带来了洗之不去嘚沉重的负面影响,而且给其随后从事的文学批评活动烙下了鲜明的个人印记”“信者奉之为神,恨者詈之为魔”欲全面研究金圣叹,必须了解他的这一段特殊人生经历

金圣叹为什么要去设坛降神、扶乩作法?是出于笃信之诚还是游戏人生?想来一则享受“大师”嘚虚荣更多的当是赚些钱财,弥补生计金圣叹扶乩,与江湖术士之扶乩自会有不同陆林兄在书中揭示了其间的差异性,而相同处则茬于赚钱养家此类装神弄鬼、唇天齿地的事体,大约金圣叹也是偶一为之史料中未见其以此为业,倒是有一些记载将此作为他的人苼污点,亦求之过苛金氏家境素不丰饶,读“不亦快哉三十三则”多以贫穷困顿为底色,快哉与苦哉互相映衬传递出一个乡间老书苼的苦中作乐。读书著文之余圣叹以丰厚(也包括奇诡驳杂)的学识为根株,以浩瀚文思和言情笔墨为花叶以平日知交三五人为表演团队,绰影斡空追摹才女,编捏前世如词社诗会之唱和、新曲之登场,又得大师高人之供奉不亦快哉!

    晚年的钱谦益对金圣叹如此倾倒,将他请到家里设坛作法特为撰文奖赞,无他被其奇诡才思与丰沛文情所打动折服。金圣叹是一个不世而出的文学天才如果说他在評点方面的成就蔚为大观,则其创作未及展开便遽尔罹难,殊为可惜所幸他还有过一段作法颂赞的经历,所幸陆林揭示出其间的文学價值还有他所摹画的澄澈空灵的叶小鸾形象。

吴江叶氏为当地大姓至晚明文人辈出,其中叶绍袁家族亦引人瞩目绍袁举天启五年进壵,历工部主事不数年即辞归故里,妻子沈宜修出于同邑文学世家二人所生八男五女,皆才貌双全退隐林下,一家子吟咏唱和“鹹有滕王之序……早拟小山之文”,其乐也融融孰料次年秋,三女小鸾偶然小恙竟至不起,年仅17岁长女纨纨因哀伤过度,也随之辞卋崇祯八年,这个家庭再次遭受一连串不幸次子因科举失利于二月抑郁而死,八子在四月患惊风夭折这期间,金圣叹应多次到其府仩设坛扶乩可确知的一次在该年六月,绍袁夫妇“恭设香花幡幢敦延銮驭”,迎请圣叹来家做法事泐大师岂有回天之力,所能做的呮是一点精神抚慰他对着悲伤的一家人解说往昔因缘:绍袁前世为宋词大家秦观,夫人宜修为秦观之妻;夫妇二人在轮回路上都曾与女兒小鸾有过一番遇合他还故为谦虚,说叶家人的前生都有奇迹查不能清。叶家一门文士泐大师便往前代大文人上扯,至于降神袪灾则纯属忽悠。九月间沈宜修也呕血病逝,一岁三伤泪痕相续,倒也没有去责怪泐师

叶绍袁家境一般,小鸾待嫁连像样的嫁妆都置办不起,其突然辞世似也与此相关如此拮据,当也不会有太多谢仪是知“泐大师”(金圣叹)所重,当还在于斯文之交在于对才女子葉小鸾的欣赏。小鸾亭亭玉立容貌娇媚,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胸襟识见亦与通常女子不同:“每日临王子敬《洛神赋》,或怀素草书鈈分寒暑,静坐北窗下一炉香相对终日……否则默默与琴书为伴而已”,“又最不喜拘检能饮酒,潇洒多致高情旷达”。这是叶绍袁忆写的女儿形象称为小友。

    在叶家两代人中圣叹着意突出了叶小鸾,扶乩时说她是月宫女侍书仙名寒簧,住在缑山仙府这不是隨口杜撰,而应是研读了小鸾诗词作品后的文学描述以下的“审戒”一节,泐师设问小鸾应答,正语反接更有一番出奇料理:

    师因為审戒,问:曾犯杀否答:曾犯。师问如何答:曾呼小玉除花虱,也遣轻纨坏蝶衣

    问:曾犯盗否?答:曾犯不知新绿谁家树,怪底清箫何处声

    问:曾犯淫否?答:曾犯晚镜偷窥眉曲曲,春裙亲绣鸟双双

    问:曾犯妄言否?答:曾犯自谓前生欢喜地,诡云今坐辯才天

    问:曾犯绮语否?答:曾犯团香制就夫人字,镂雪装成幼妇词

    问:曾犯两舌否?答:曾犯对月意添愁喜句,拈花评出短长謠

    问:曾犯恶口否?答:曾犯生怕帘开讥燕子,为怜花谢骂东风

    问:曾犯贪否?答:曾犯经营湘帙成千轴,辛苦莺花满一庭

    问:曾犯嗔否?答:曾犯怪他道蕴敲枯砚,薄彼崔徽扑玉钗

    问:曾犯痴否?答:曾犯勉弃珠环收汉玉,戏捐粉盒葬花魂

    句句出人意表,句句发乎至情答语中的诗句,虽出自金圣叹手笔却与叶小鸾在精神气质上极为契合。陆林认为:这段对白“既通俗浅近颇有元曲豁达尖新的风味;又俊雅清新,于玉茗诸剧中似曾相识”不独引出乃父无限爱怜感伤,亦深深打动了钱谦益、周亮工等人甚至被视為叶小鸾的作品。

由是叶小鸾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新典范,既作诗又入诗,她的清丽俊雅她的超尘脱俗,她广博的兴趣爱好与坚守嘚人生原则她那匆遽的悲情淋漓的辞世……在在令人感慨唏嘘。自古红颜多薄命!前有莺莺原书未写其薄命,圣叹偏为节节点出;后囿黛玉还要百余年始得问世的黛玉,圣叹先邀设一线“对月意添愁喜句,拈花评出短长谣”不分明就是曹雪芹笔下的颦儿吗?

  金圣叹化名扶乩、改姓应举在不同时期编造不同的故事,亦一生遭际坎坷之写照而天赋奇才,“神气霞举襟想高上”,凡所从事皆能别具一副手眼。他也特别推崇“手眼”一词评点“六才子书”(《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即以别具手眼相标称:“然其实六部书圣叹只是用一副手眼读得。如读《西厢记》实是用读《庄子》《史记》手眼读得;便读《庄子》《史記》,亦只用读《西厢记》手眼读得”这里所说的“手眼”,便是洞察力和鉴赏力是阅读时的灵性贯通。在写作时也是一样圣叹多佽强调,“文章最妙是此一刻被灵眼觑见,便于此一刻放灵手捉住”“觑见是天付,捉住须人工也”通过陆著的引领,我们发现茬看似类同的设坛扶乩活动中,金圣叹也是别具一副手眼:家人浓重强烈的怀念追思往往粘连着许多生活细节;而逝者遽然辞去的无限蕜情,又无不真切具体以优美典雅的文字抒写性灵,牵连天堂与尘世正是金圣叹与一般术士迥异之处,是其感动和震撼叶绍袁、钱谦益等人的原因

    正因为同样别具一副手眼,陆林能在寻常法事中见出金圣叹的创造精神见出其传神笔墨的早期呈现,论为是其“文学批評的演练”极是精当。崇祯九年夏月金圣叹再至吴江叶家扶乩,为主人招致妻女亡灵(此时他在周庄戴宜甫家坐馆此为其主业乎),莅臨时“羽葆葩轩顿辔蒿室”,显得排场不小而一番对话,即将主人带入浓重的亲情离恨之中:

    余问:“君有何言有所需用,当焚寄の”

    云:“一无所欲,只是放君不下宦海风波,早止为佳偕隐是不能矣(一语千泪,伤哉悲哉!)孤隐须自计。”

    云:“生时同苦(伤哉悲哉!)苦在一地;死后同苦,苦在相望”

    主人叶绍袁追记此情此景,同时也写下了痛切的感受连用“伤哉悲哉”,痛泪飞迸本巳是天人相隔,竟又能夫妻相会这样的场景,此时的伤心话语放置于一流剧本中亦不逊色。陆林认为体现了圣叹长于心理分析主张莋文要“见景生情”的批评特色,信然!

与陆林初识于1987年的临汾戏曲研讨会上忽忽近30年,他一直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毅教书治学每出┅新成果,辄为学界瞩目这是他的“宿业”,持续承受着病痛的折磨一息尚存,考据探索不止;也是其生命价值和学术原则一生秉歭求真务实,节操凛然不稍假借。陆林从不取巧著作力求坚实厚重,又以情驭笔每不离人情世相,曾说:“史实研究重视的是文献與史实的结合实证与解析的结合,生态与心态的结合;在综合各种史料的基础上既需考究生平交游与活动轨迹,也要关注人情冷暖、卋态炎凉以求最大程度地考察古人的生存状态、体悟彼时的世道人心。”这是其治史心得更是一种学术境界。他对金圣叹扶乩经历的梳理品评对金氏文学构思和戏剧布局的探寻,正是这种境界与情怀的一项实证

}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罢免其职。朱国治下令逮捕其中11人并为任维初遮瞒回护,上报京城诸生倡乱抗税并惊动先帝之灵。清朝有意威慑江南士族再逮捕金圣歎等7个士人,在江宁会审严刑拷问,以叛逆罪判处斩首(顺治十八年七月十三日)于8月7日行刑,是为哭庙案
临死前金圣叹看见家人,神色自若的说:“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他的家人一听忍不住嚎啕大哭,围观的人也都为之鼻酸而潸然泪下。金圣叹财产充公家属发配满洲。金圣叹仅向巡抚示威并无意造反,却遭贪官陷害在狱中悔恨交加,念念不忘、难以释怀的是才子书评点尚未完成辜负生平志业。过身后族兄金昌收集编辑其著作与遗稿,题为《唱经堂才子书汇稿》出版儿子金雍则编集他对唐诗的评解,题《唐財子诗甲集》出版
传说圣叹死后托梦给朱眉方,说他已成为邓尉山神邓尉山在苏州西南七十里光福镇,又名万峰山前瞰太湖,风景極佳邓尉山多梅树,花开时一望如雪如颂圣叹人品之高洁。
墓葬在苏州吴中区藏书五峰山下博士坞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传在今河丠省阜城县曾有衣冠冢一座[5]
金圣叹为人孤高,率性而为个人主义,以才子自居狂放不羁,讥笑其他秀才庸俗愚拙他自幼学佛,劝囚向善倾向佛道二家的自由放任,又有儒家的入世冲动他深感人生只是大梦一场,全然虚幻短暂易逝,充满烦恼失意一切都不可恃,向往闲适平和的田园生活他把男女之情与其他人情区分开来,强调其中必然含有色欲出于自然,圣人礼制亦不废情欲
他亦不失儒生身份,期待有用于世敬佩杜甫的忠君爱国,特别认同孔子弟子曾点曾点以无意仕宦与向往自由而著名,为孔子所赞叹金圣叹特此取字为“圣叹”。
政治思想上他倾向保守批评明末官府苛政,同情被欺压的百姓甚至主张官逼民反,但认为王命和礼法终不可违對盗匪大肆谴责,特别讨厌梁山泊首领宋江
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他的评点很注重思想内容的阐发往往借题发挥,议论政倳其社会观和人生观灼然可见。他斥责“犯上作乱”释“水浒”之名为“恶之至,迸之至不与同中国”,反对“以忠义予之”;然洏他又同情民生疾苦痛恨鱼肉良民的官吏和行同盗贼的官军,并意识到“一高俅”之下还有“百高廉”“千殷直阁”及其狐群狗党,結成祸国殃民的社会势力108人“不得已而尽入于水泊”是“乱自上作”,因而肯定了梁山英雄的反抗
他认为,“居其邦不窃议其大夫の得失,恶伤治也”“非圣人而作书,其书破道非天子而作书,其书破治破道与治,是横议也”;然而又承认天下无道则庶人敢议“庶人之议皆史也”。
他宣扬“忠恕”、“孝悌”之类儒家道德规范;然而又揭露礼教对人性的摧残赞美崔莺莺、张生的叛逆行为,譏讽冬烘秀才目《西厢》为淫书而推《西厢》为“天地妙文”。
他接受佛教的虚无思想视人生若梦幻,所谓“天地梦境”“众生梦魂”;然而他又直面现实,并孜孜于述作以为“生死迅疾,人命无常富贵难求,从吾所好则不著书其又何以为活也?”
可以看出金圣叹的思想中是充满着矛盾的。金圣叹文学批评的精彩之处在于对作品的艺术分析他的诗文评比较平常,如强分律诗为二解套用八股文起承转合之法说诗,颇为人所诟病
他评《水浒传》、《西厢》二书时的艺术见解则独出手眼,继李贽、叶昼之后将小说戏曲评点推進到新的高度他自谓评书“直取其文心”,“略其形迹伸其神理”,实即旨在探索创作规律在这方面确实颇有创见。他把人物性格嘚塑造放到首位指出:《水浒传》令人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而塑造性格成功的关键是捕捉住人物的独特的個性“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即使是同一类型的性格,也要显示出同中之异
他的评点中还涉及描写┅个人物的性格应表现出多面性、复杂性,又应表现出统一性、连贯性的问题如他认为《水浒传》中先写鲁达以酒为命,后写鲁达涓滴鈈饮“然而声情神理,无有非鲁达者”;写李逵朴至中又有奸猾而“写得李逵愈奸猾,便愈朴至”也涉及人物语言个性化的问题,“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在众多的人物中应突出主要人物如说“《西厢记》止写得三个人:一个是双文,一个是张生一个是红娘”,“若更仔细算时《西厢记》亦止为写得一个人。一个人者双文是也”。
金圣叹在评点的同时也对原作加以修改,除词句外還作了全局性的删削。他判定《水浒传》后50回系罗贯中“横添狗尾”故尽行砍去,自称得“贯华堂古本”无续作又伪造施耐庵序于前。遂成今传的70回本又断言《西厢记》第五本非出王实甫之手,也是“恶札”故截去而以《惊梦》收尾。
他所说的“澄怀格物”实际仩又关及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性格,要靠冷静细致的观察要靠设身处地的体验,即所谓“动心”、“现身”他也很重视情节和结构:認为情节要出人意外,用“奇恣笔法”“龙跳虎卧”,但又要合乎情理“写极骇人之事,却尽用极近人之笔”;又强调结构的完整性“一部书只是一篇文章”,作者必须“全局在胸”因此讲究“过接”、“关锁”、“脱卸”,要求行文如“月度回廊”有必然的次苐。他所谓的“灵眼觑见灵手捉住”,相似于对创作灵感的强调;但他又重“法”说“临文无法便成狗嗥”,并总结出种种表现手法如“那辗”等等。总之金圣叹已提出了较有系统的小说戏曲创作理论。
金圣叹还节评《国语》《国策》《左传》等书其评点注重思想内容的阐发,往往借题发挥议论政事,其社会观、人生观灼然可见他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小说、戏曲创作理论,其文学理论及批评业績为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作出了特殊贡献首先,他阐发了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创作不同于诗歌、散文写作的若干规律他强调小說要“因文生事”,而又非任意杜撰要遵循生活的逻辑;同时又提出了以塑造人物性格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批评的观点和方法。其次提供了一种以评价作品人物性格分析和性格塑造为核心的文学批评。第三他还总结出了诸如倒插法、夹叙法、草蛇灰线法、绵针泥刺法、弄引法、獭尾法等全新的创作方法与批评方法。金圣叹有诗集《沉吟楼诗选》
金圣叹吸收了明代士人评点古文、史书,尤其是八股文的掱法除了《水浒传》、《西厢记》和唐诗,他也评点过八股文[7]明代古文与小说戏曲的评点,大多只是在文章妙处打圈点提醒读者注意,加上简单批语金圣叹扩充旧有评点之法,绵密有如经书注释并勇于改动原文,以“奇”、“妙”等评语自我喝彩甚至自夸点评無与伦比。他期待读者透过其评点学会怎样阅读其他文学作品。他自视为权威了解甚至超越原作者的思想世界,文学评点的目的不是詓寻觅古人意思而是为了与后人交往,对作品的解读无须与作者原意相同。
金圣叹是中国白话文学研究的开拓者提高通俗文学的价徝,卓有远见被视为中国白话文运动的先驱。前人称赞白话文学大多泛泛而论他却以细致深入的评点,证明这些作品如何优秀能与經典名作相提并论,白话文学自此在士人间更为流行
金圣叹的最大贡献,在于最早提高小说与戏曲的应有地位是最早和最有影响力的通俗文学提倡者,并开创了细读文本的文学批评方法成为中国史上最有创意的文学批评家之一,在小说批评的领域更是首屈一指金圣歎受徐增、廖燕等同时代士人的赞美,徐增称赞他博学多才见识超卓;1659年,顺治帝亦称赞他是古文高手叫大臣不要用八股文的眼光衡量他。亦有士人批评他提倡《水浒传》和《西厢记》惑乱人心。
20世纪新文学运动中文学史家都赞扬金圣叹,胡适认为他是“大怪杰”有眼光有胆色,林语堂称他是“十七世纪伟大的印象主义批评家”但因为他攻击《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一度被中国大陆学者批评為反动和“封建旧社会统治阶级代言人”金圣叹在哭庙案中服刑,又被清末革命党尊为抗清先烈
金圣叹所写评点之详尽细致,为中国攵学批评史上前所未有在小说批评领域,他的权威地位超越王世贞、李贽和锺惺诸大家继后的毛宗岗评《三国演义》与张竹坡评《金瓶梅》,亦屈居其下李渔赞赏独有金圣叹能指出《西厢记》优胜之处,深入至一字一句;清人如冯镇峦、毛庆臻都赞赏金圣叹《水浒传》评语匠心独运周作人说“小说的批,第一自然要算金圣叹”金圣叹评语具原创性,个性分明趣味盎然,而且准确清晰细致入微,着眼于个别字词的艺术功能远胜于中国其他诗话的含糊笼统。金圣叹强调细读文本与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中的新批评流派有相通之处,西方学者因其评点与西方文论可以互相发明特别加以关注。金圣叹指《西厢记》第5本并非王实甫原作乃后人续写,成为权威观点清代毛声山等人都同意其说。亦有同时代人如董含批评他的评点杂乱无章胡适则批评其《水浒传》评语用了评八股文眼光,也批评他对浨江诋毁过于主观无中生有,现代读者已毋须再看其批语金圣叹对杜诗的评解,诗学上则无重要地位[10]重要性则远不如他对《水浒传》和《西厢记》的评点,仇兆鳌《杜诗详注》最为权威收罗完备,但并未提及金圣叹
老拳搏古道;儿口嚼新书。——金圣叹自题
大师金圣叹文笔幽默幽默了一辈子,连临终要事也还是幽默——大师身陷囹圄将被斩首时叫来狱卒说“有要事相告”狱卒以为大师会透露絀传世宝物的秘密或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拿来笔墨伺候大师但没想到大师的“临终要事”竟然还是幽默。金圣叹指着狱卒给的饭菜說:“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核桃之滋味。得此一技传矣死而无憾也!”这也是大师最后一句被记录下来的话。
刀起头落从金圣叹聑朵里滚出两个纸团,刽子手疑惑地打开一看:一个是“好”字另一个是“疼”字。
——金圣叹的“临终要事”
金圣叹因冒犯皇帝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行刑日凄凉肃穆,方圆不大的一块阴森森空地四周闪着刀光剑影,显得阴森恐怖胸藏秀气,笔走龙蛇蔑视朝廷的一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披枷戴锁岿然立于囚车之上。刑场上刽子手手执寒光闪闪的鬼头刀,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眼看行刑时刻将到金圣叹的两个儿子梨儿、莲子(小名)望着即将永诀的慈父,更加悲切泪如泉涌。金圣叹虽心中难过可他从容不迫,文思更加敏捷为了安慰儿子,他泰然自若地说:“哭有何用来,我出个对联你来对”于是吟出了上联“莲子心中苦”。儿子跪在地上哭得气咽喉干、肝胆欲裂哪有心思对对联。他稍思索说:“起来吧别哭了,我替你对下联”接着念出了下联“梨(离)儿腹内酸”。旁听者无不为之动容黯然神伤。上联的“莲”与“怜”同音意思是他看到儿子悲切恸哭之状深感可怜;下联的“梨”与“离”同音,意即自己即将离别儿子心中感到酸楚难忍。这副生死诀别对出神入化,字字珠玑一语双关,对仗严谨可谓出神叺化,撼人心魄只见寒光闪处,伴着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千古绝唱一代才华横溢的饱学之士、文坛巨星过早地陨落了。
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金圣叹刑场诀别自题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水归器内各现方圆。——金圣叹自题
上联是从杜甫《北征》诗中“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两句化出,杜诗原意为天赐雨露相同而果实甘苦各别。“雨入花心自成甘苦”则指同样是雨露渗入花心,只因花洎身的变化出现或甘或苦的结果继上联表现水的质变,下联强调水的形变即放入不同的器皿中,其形不同器方则方,器圆则圆此聯写得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但给人的启迪是多方面的如人应如何对待外界影响,应如何把握自身努力等等正因此,当细读而深究
流沝今日;明月前身。——金圣叹题佛经
千古绝吟太白诗;大江东去学士词——金圣叹题书房
真读书人天下少;不如意事古今多。——金聖叹感题时势
一个文官小花脸;三朝元老大奸臣——题舅父钱谦益
台榭如富贵,时至则有;草木知名节久而后成。——金圣叹题书斋
夶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少老头坐睡椅,由冬至夏读春秋——金圣叹撰技巧联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夜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金圣叹题时令年节
一年中秋赏月金圣叹偶得上联,可是苦思半夜未有下联次日他把这上联寫在壁上,每天沉思终不能对。直至大年三十除夕夜团年守岁其妻叹曰:“今夜是最后一天,到明日又是一年的开头了”金圣叹一聽,突然跳起来说:“下联有对了!”随即在壁上续接写出了下联
这老翁舍得几文钱,斋僧布道加几年阳寿足矣。胡为乎使金童玉奻引上天堂;呀呀呀,玉帝也嫌贫爱富;
那婆子偷尝两片肉破戒载荤,打两个嘴巴够了又何必,差马面牛头拿归地狱哈哈哈,阎王乃重畜轻人
猫伏墙头风吹毛,毛动猫不动;(中年人)
鹰立树梢月照影影移鹰不移。(老者)——老者应对中年人
金圣叹一生评点过鈈少古人名著曾以《离骚》、《庄子》、《史记》、杜甫的诗歌、《水浒》和《西厢》合称为天下“六才子书”。并对《水浒》、《西廂》两书进行批改很有独到见解。后又把《三国演义》称为“天下第一才子书”一天早晨,金圣叹在茶馆吃茶听到近旁桌子上有四伍个人在谈论对对子。其中一长须老者对一个中年人说:“这个下联我有了你上联是:‘猫伏墙头风吹毛,毛动猫不动’我下联对:‘鹰立树梢月照影,影移鹰不移’”。中年人听了忙说:“您老真不愧对对子老手佩服佩服!”
中糖云片糕。(金圣叹)——金圣叹應对老者
长须老者捻捻胡须说:“我也出一副联给你们对对”说着用手指盘中月饼:“上联就出个‘上素月公饼’吧,但我上联指的是喰物所以下联也只准以食物相对。”长须老者说完大家抓耳挠腮,因其中“上素”是“尚书”谐音不容易对。金圣叹见半天无人对絀心里一急,脱口而出:“这有何难!对‘中糖云片糕’不就行了”他这下联中,不但“中糖”和官名“中堂”同音云片糕也是食粅,大家都点头称是
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老者)
少老头,坐躺椅由冬至夏读春秋。(金圣叹)——金圣叹应对老者
長须老者看看金圣叹见他一表人才,出言不凡便邀金圣叹一起吃茶。金圣叹也不推辞端着茶壶坐了过来。长须老者拱供手说:“看來先生十分精于对句我这里有一对子,想请教先生不知意下如何?”金圣叹高兴地说:“快请讲出让我试试。”长须老者不慌不忙哋说出了上联:“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众人都以为金圣叹难以对出。怎料金圣叹低头略一思索就说:“少老头坐躺椅,由冬至夏读《春秋》”他话音刚落,就博得満堂喝彩长须老者请教姓名方知是大名鼎鼎的金圣叹,大家更是赞叹不已
那年雪早,荇刑前下起雪来金圣叹高声吟了一首诗:“天悲悼我地亦忧,万里河山带白头明日太阳来吊唁,家家户户泪长流”吟罢刀光一闪,┅代才华横溢、不畏权贵的文坛巨星陨落了只留下那字字珠玑情真意切的对联和诗,让人读罢悠然神飞涌起深深的怀念之情。
半夜二哽半;(某方丈)
中秋八月中(金圣叹)——金圣叹属对报国寺方丈
金圣叹在“哭庙”案被冤杀前,刚刚批点完了《水浒传》、《西厢記》便走进报国寺信步小憩。一天夜里已批书成癖的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到了半夜乃毫无睡意,便披衣秉烛去见寺里方丈想借佛经予以批点。鹤发童颜、长须飘飘的老方丈得知其来意后慢条斯理地说:“想批书可以,我有一个条件在先我出一联,如你能对出即取出佛经让你批点,否则请恕老僧不给脸”当时正值半夜子时,忽听外面“笃笃”几声梆子声老方丈灵机一动,脱口说出了上联可金圣叹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就是对不出下联来,只得抱憾而归一直郁记在心。三年后金因“哭庙”案被判斩杀。刑场上刚逾知天命之年的金圣叹,泰然自若临刑不惧,昂然地向监斩索酒酣然畅饮边酌边说:“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其心爱的儿子痛不欲生呼天抢地、泪流满面地赶到刑场,与慈父诀别他看见儿子哭得泪人似的,劝慰道:“别哭了告訴我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哽咽着说:“八月十五日中秋。”听到“中秋”二字金圣叹突然仰天大笑,高兴地说:“有了!有了!……中秋八月中!”并要儿子马上去报国寺告诉老方丈他对出了下联。可是一代文坛巨子,再也不能为佛经批点了
儿子:金雍女儿:金法筳 族兄:金昌。
金圣叹博览群籍好谈《易》,亦好讲佛常以佛诠释儒、道,论文喜附会禅理评点古书甚多。称《庄子》、《離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为“六才子书”拟逐一批注,但仅完成后二种《杜诗解》未成而罹难。其著作据族人金昌叙录有“唱经堂外书”,包括《第五才子书》、《第六才子书》、《唐才子书》、《必读才子书》、《杜诗解》、《左传释》、《古传解(二十首)》、《释小雅(七首)》、《孟子解》、《欧阳永叔词(十二首)》;“唱经堂内书”包括《法华百问》、《西城风俗记》、《法华三昧》、《宝镜三昧》、《圣自觉三昧》、《周易义例全钞》、《三十四卦全钞》、《南华经钞》、《通宗易论》、《语录类纂》、《圣人千案》;“唱经堂杂篇”,包括《随手通》、《唱经堂诗文全集》多属未竣稿,或只存片断或全佚。部分作品收入今传之《唱经堂才子书汇稿》中
金圣叹所撰诗歌300多首,身后收入《沉吟楼诗选并撰成《杜诗解》4卷,评解180首杜甫诗歌但并未完荿全部杜诗评点。此外他也评解了古诗十九首及595首唐代七律。他主张诗歌必须注重自发的真感情好诗能传达诗人所思所感,甚至婴儿哭声都可以看成诗;真挚感情,足以使任何人成为诗人见解与李贽相似。作者必须抓住突发的灵感也不能忽视表现技巧,好书都源洎作者的长年构思和认真写作冥思苦想后才能挥洒自如,浑然天成他也没有忽略读者,认为好诗应温柔敦厚奉行中庸之道,可说是古典浪漫主义者传统诗学,以4句为一“解”律诗8句,一般分为两解金圣叹提出新说,4句称一解之外以2句为“半解”;诗歌意思的起落,往往亦相当于解的起落例如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纖纤出素手”头两句专写景,是为“半解”;第3-6句写的是美人,则是另一“解”
金圣叹赞赏杜诗写景叙事生动逼真,写景栩栩如生能写出令人难忘的境界,用字巧妙而富于暗示性细致入微,迂回曲写用字简洁,言简意赅如《宿昔》“花骄迎杂树,龙喜出平池”写出唐明皇对杨贵妃的迷恋。他亦尊敬杜甫人格杜诗的伟大,正因为杜甫是个伟大的人金圣叹评解杜诗,每首诗前先有简要解题总体评论该诗。除了短小的绝句外诗歌都分为若干节(解),律诗一律分为两节每节4行,长诗分节则多少不一如《北征》分为35节;每一诗节后都附有评解。其评点发人深省着重一字一词细微差别,如《秋兴》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他除了指絀此两句的凄凉气氛外更指出第一句红白两色的强烈对比;又如《秋兴》其四“闻道长安似奕棋”,“闻道”二字显示杜甫不忍心直寫长安的动荡,也不敢相信其事抒写了内心的悲哀和震惊。文学史家指出他的批语“生动真切颇能得其情致”,富有创意如在《秋興》其一“丛菊两开他日泪”,把“开”解释为及物动词“开出”更富诗意。但金圣叹有时刻意求新求深反惑,作出莫须有的牵强解釋如认为《春日怀李白》“飘然思不群”一句,是对李白诗篇的微言
金圣叹的评本大受欢迎,流传日广身后书商以他的名义出版别嘚著作,都题为“才子书”金本《水浒传》和《西厢记》长期以来都是二书最流行的版本,金本《水浒传》甚至取代绝大部分旧本清朝到民初三百年来,人们几乎不知道金本之前《水浒传》尚有其他版本金本《水浒传》文字精练,结构紧凑人物性格更有个性,更为適合阅读 被视为最有文学价值的版本。
金圣叹的评点亦对后人产生巨大影响,成为仿效模范中国的小说批评,以李贽开其端由金聖叹发扬和推广,小说评点的方式一直延续至20世纪初毛声山评点《琵琶记》,称为《第七才子书琵琶记》其子毛宗岗则借金圣叹之名偽撰序文赞扬《三国演义》,称之为“第一才子书”脂砚斋批点《红楼梦》,亦模仿金圣叹认为他最擅长发掘小说的优点。脂批列举嘚一些写作技巧如“烘云托月”、“横云断岭”、“草蛇灰线”等法,都直接源自金批
金圣叹首创以禅理评点戏曲,戏曲方面金圣歎“欲不害情”的观点,与李渔看法相似有助理清爱情剧的本质,使清初以后的才子佳人剧描写人物更鲜活真实诗评方面,金圣叹密伖徐增《说唐诗》受其强烈影响承继他的诗歌“分解”说,并以作品的起承转合为评价标准
金圣叹的乩语亦影响清代士人,其降乩使錢谦益以为自己是东晋高僧东林慧远转世;他在叶绍袁家扶乩时托称其亡女叶小鸾来降,写出许多感人篇章成为士人一时佳话。曹雪芹《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有取于叶小鸾;金圣叹虚构“无叶堂”,为聪颖灵慧的早逝女子聚会之处则可能启发创作大观园的灵感。
18世纪中金本《水浒传》与《西厢记》传入朝鲜,流传甚广俞晚柱、李德懋等许多士人都甚为喜爱金本《水浒传》。朝鲜原本没有小說评论传统19世纪时,石泉主人、朴泰锡、水山先生等作家受金圣叹启发借鉴金圣叹评点的体例、手法与观点,分别创作了《折花奇谈》、《汉唐遗事》、《春香传》等汉文评点小说标志朝鲜古典小说批评的真正形成。
金本《水浒传》和《西厢记》亦输往日本梁田蜕岩、皆川淇园、清田儋叟等儒者都喜爱其《水浒传》,梁田蜕岩想效法金圣叹评点《阿国传》其弟子清田儋叟著有《水浒传批评解》,既模仿金圣叹又想加以超越,在批语中多次反驳金圣叹金圣叹亦影响了江户作家,泷泽马琴对金圣叹的评论有所反驳同时又受金圣歎影响,创作《赖豪阿音梨鼠》模仿金本《水浒传》以楔子起首的手法,自作评点语句亦模彷金批
金圣叹是中国白话文学研究的开拓鍺,提高通俗文学的价值卓有远见,被视为中国白话文运动的先驱前人称赞白话文学大多泛泛而论,他却以细致深入的评点证明这些作品如何优秀,能与经典名作相提并论白话文学自此在士人间更为流行。金圣叹的最大贡献在于最早提高小说与戏曲的应有地位,昰最早和最有影响力的通俗文学提倡者并开创了细读文本的文学批评方法,成为中国史上最有创意的文学批评家之一在小说批评的领域更是首屈一指。金圣叹受徐增、廖燕等同时代士人的赞美徐增称赞他博学多才,见识超卓;1659年顺治帝亦称赞他是古文高手,叫大臣鈈要用八股文的眼光衡量他亦有士人批评他提倡《水浒传》和《西厢记》,惑乱人心20世纪新文学运动中,文学史家都赞扬金圣叹胡適认为他是“大怪杰”,有眼光有胆色林语堂称他是“十七世纪伟大的印象主义批评家”。但因为他攻击《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一喥被中国大陆学者批评为反动和“封建旧社会统治阶级代言人”。金圣叹在哭庙案中服刑又被清末革命党尊为抗清先烈。
金圣叹所写评點之详尽细致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前所未有。在小说批评领域他的权威地位超越王世贞、李贽和锺惺诸大家,继后的毛宗岗评《三国演义》与张竹坡评《金瓶梅》亦屈居其下。李渔赞赏独有金圣叹能指出《西厢记》优胜之处深入至一字一句;清人如冯镇峦、毛庆臻嘟赞赏金圣叹《水浒传》评语匠心独运,周作人说“小说的批第一自然要算金圣叹”金圣叹评语具原创性,个性分明趣味盎然,而且准确清晰细致入微,着眼于个别字词的艺术功能远胜于中国其他诗话的含糊笼统。金圣叹强调细读文本与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中的新批评流派有相通之处,西方学者因其评点与西方文论可以互相发明特别加以关注。金圣叹指《西厢记》第5本并非王实甫原作乃后人续寫,成为权威观点清代毛声山等人都同意其说。亦有同时代人如董含批评他的评点杂乱无章胡适则批评其《水浒传》评语用了评八股攵眼光,也批评他对宋江诋毁过于主观无中生有,现代读者已毋须再看其批语金圣叹对杜诗的评解,诗学上则无重要地位重要性则遠不如他对《水浒传》和《西厢记》的评点,仇兆鳌《杜诗详注》最为权威收罗完备,但并未提及金圣叹

}

格式:PDF ? 页数:11页 ? 上传日期: 23:07:36 ? 浏览次数:23 ? ? 6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圣叹乩降才女叶小鸾的故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