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净意公遇灶神记1 8是谁写的?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原文)】
明嘉靖时,江西俞公,讳都,字良臣,多才博学,十八岁为诸生,每试必列高等;年及壮,家贫授徒,与同痒生十余人结文昌社,惜字放生,戒淫杀口过,行之有年。前后应试七科,皆不中。生五子四子病夭,其第三子甚聪秀,左足底有双痣,夫妇宝之,八岁戏于里中,遂失踪,不知所之。生四女公存其一。妻以哭儿女故,二目皆盲。
公潦倒终年,贫窘益甚,自反无大过,惨膺天罚。年四十外,每岁腊月终,自写黄疏,祷于灶神,求其上达,如是数年,亦无报应。
至四十七岁时,除夕与瞽妻、一女夜坐,举室萧然,凄凉相吊。忽闻叩门声,公秉烛视之,见一角巾皂服之士,须发半苍,长揖就坐,口称姓张:“自远路而归,闻君家愁叹,特来相慰!”
公心异其人,执礼甚恭,因言生平读书积行,至今功名不遂,妻子不全,衣食不继,且以历焚灶疏为张诵之。
张曰:“予知君家事久矣。君意恶太重,专务虚名,满纸怨尤,渎陈上帝,恐受罚不止此也!”
公大惊曰:“闻冥冥之中,纤善必录。予誓行善事,恪奉规条久矣,岂尽属虚名?”
张曰:“即如君规条中惜字一款,君之生徒与知交辈,多用书文旧册糊窗裹物,甚至以之拭桌,且藉口曰勿污,而旋焚之;君日日亲见,略不戒谕一语,但遇途间字纸,拾归付火,有何益哉?社中每月放生,君随班奔逐,因人成事,倘诸人不举,君亦浮沉而已,其实慈悲之念,并无动于中也。且君家虾蟹之类亦登于庖,彼独非生命耶?若‘口过’一节,君语言敏妙,谈者常倾倒于君;君彼时出口,心亦自知伤厚,但于朋谈惯熟中,随风讪笑,不能禁止,舌锋所及,怒触鬼神阴恶之注,不知凡几!乃犹以笃厚自居,汝谁欺?欺天乎!邪淫虽无实迹,君见人家美女子,心熟视之,心即摇摇不能遣,但无邪缘相凑耳。君自反省,当其境能如鲁男子乎?遂谓终身无邪色,可对天地鬼神,真妄也!此君之规条誓行者尚然如此,何况其余?君连岁所焚之疏,悉陈于天,上帝命日游使者察君善恶,数年无一实善可记;但于私居独处中,见君之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忆往期来念、恩仇报复念,憧憧于胸,不胜记述。凡此种种意恶,固结于中,神注已久,天罚日甚;君逃祸不暇,何由祈福哉!?”
公惊愕惶悚,伏地流泪曰:“君既通幽冥事,定系尊神,愿求救度。”
&张曰:“君读书明理,亦知慕善而乐:当其闻一善言时,不胜激动;见一善事时,不胜鼓舞。但旋过旋忘,信根原自不深,恒性是以不固,故平生善行善言,都是敷衍了事,何尝有一事着实!且满腔意恶。起伏缠绵,独欲责天美报,如种遍地荆棘,痴痴然望收嘉禾,岂不谬哉!君从今后,凡有淫、贪、嗔、痴、忘想诸杂念,先具猛力,一切摒除,收拾干干净净,一个念头,只理会善一边去;若有力能行的善事,不图报,不务名,不论大小难易,实实在在耐心行去;若力量不能行的,亦要诚诚恳恳,使此善意圆满。第一要忍耐心,第二要永远心;切不可自惰,切不可自欺,久久行之,自有意外效验。君家事我,甚见虔洁,特以此意报之,速速勉持,可回天意!”
言毕即进公室内,公即起随之,至灶下忽不见,方悟为司命之神,因焚香叩谢。即于次日元旦,拜祷天地,誓改前非,实行善事,自别其号曰“净意道人”,志誓去诸妄也。
初行之日,杂念纷乘,非疑则惰,忽忽时日,依旧浮沉。因于家堂所供观音大士前,叩头流血,敬发誓愿:善念真纯,善力精进,倘有丝毫自宽,永堕地狱。每日清晨,虔诵大慈大悲圣号一百声以祈阴相。从此一言一动、一念一时,皆如鬼神在旁,不敢欺肆。凡一切有济于人、有利于物者,不论事之巨细、身之忙闲、人之知不知,力之继不继,皆欢喜行持,委曲成就而后止。随缘方便,广植阴功,且以敦伦勤学、守谦忍辱,与夫因果报应之言,逢人化导,惟恐不足。每月晦日,即计一月所行、所言者,就灶神处具疏以告之。
持之既熟,动则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起。如是三年,年五十岁,乃万历年甲戌会试,张江陵为首辅,辍闱后,访于同乡为子择师,人交口荐公,遂聘赴京师,公挈眷以行。经敬公德品,为爰列入国学。万历四年丙子,附京乡试,遂登科。次年中进士。
一日谒内临杨公,杨令五子出拜,皆其觅诸四方、为己嗣以娱老者。内一子年十六,公若熟其貌,问其籍,江右人,小时误入粮船,独依稀记姓氏闾里。公甚讶之,命脱左足,双痣宛然,公大呼曰:“是我儿也!”杨亦惊愕,即送其子,随公还寓。公奔告夫人,夫人抚子大恸,血泪迸流;子亦啼,捧母之面而舐其目,其母双目复明。
公悲喜交集,遂不愿为官,辞江陵回籍。张高其义,厚赠而还。公居乡,为善益力;其子娶妻,连生七子皆育,悉嗣书香焉。公手书《遇灶神记》、并实行必过事以训子孙,身享康寿八十八岁,人皆以为实行善事回天之报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俞淨意公遇灶神記的话题 · · · · ·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俞淨意公遇灶神記的剧评 · · · · ·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Deffrro-ZI)
谁在看这部剧集
· · · · · ·
订阅俞淨意公遇灶神記的影评: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作者:林钜晴
状态:已完结
类别:青年漫画
类型:历史 | 治愈 | 励志
俞净意,明朝人, 半生屡遇家庭惨变,
九个孩子,只剩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但儿子却又不幸走失了。
太太则瞎了双眼,苦不堪言,
俞公终日怨天尤人,自谓平生行善积德,为何却招来如此悲惨的果报?
难道真的是好人没好报?让他实在猜不透。。。
一夜,俞公遇见一位神秘异人,异人为他一一点破其心中的疑团。
经此夜后,俞公的命运渐骤而转,从此步上人生康庄的大道。。。
已有0人参与投票
粉丝:1113
作者:博润通
人气:63218
最新:啥时候感到自己不再年轻
作者:北京青草娱乐文化有限公司
人气:178616
最新:第08话 神区鬼奥(06)
作者:拾荒
人气:47363
最新:137-保持一致
作者:剧象漫画
更新至第284话
第169话 爆爆爆炸!(上)
番外 女武神的餐桌 第一话 回忆中的俄罗斯甜菜汤
第61话 妖精之港Ⅳ
更新至第61话 妖精之港Ⅳ
第169话 爆爆爆炸!(上)
番外 女武神的餐桌 第一话 回忆中的俄罗斯甜菜汤
动漫之家—版权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2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讲记(1)-净土之声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讲记(1)作者:净土之声发表时间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这次,应汉地道友劝请,开讲《了凡四训》和《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这是两篇极能辅助因果修学的好文章,文字流畅、义理精微,豁人心目。由于都是作者本人真实修持的经历和体会,所以感染力强,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学习后自然会生起见贤思齐、急欲效仿的善心。若能依教奉行,则不论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必定能化灾祸为吉祥、远离痛苦而获安乐。下面看正文。【明嘉靖时,江西俞公,讳都,字良臣。多才博学,十八岁为诸生,每试必高等。】明朝嘉靖年间,江西有位俞公,名都,字良臣。他少年时便多才博学,十八岁就中了秀才,而且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按常理推测,俞公从小就资质过人,前途必然光明美好。【年及壮,家贫授徒。与同庠生十余人结文昌社,惜字、放生、戒淫杀口过,行之有年。】到了壮年时,因家中清贫,他就在私塾教授学生。教书之余,和十几个同学共同结文昌社,按《文昌帝君阴骘文》行善积德,大家一起惜字、放生、戒淫杀、戒口过,这样做了许多年。【前后应试七科,皆不中。生五子,四子病夭,其第三子,甚聪秀,左足底有双痣,夫妇宝之。八岁戏于里中,遂失去,不知所之。生四女,仅存其一。】俞公壮年时,家中灾祸接踵而至。他曾前后考试七次,都名落孙山。生了五个儿子,四个因病夭折。第三个儿子很聪明,左脚底长有两颗痣,夫妻俩对这唯一的儿子如掌上明珠般疼爱有加。可惜,这孩子八岁时在外玩耍忽然失踪,从此不知去向。俞公生了四个女儿,也只剩一个。【妻以哭儿女故,两目皆盲。公潦倒终年,贫窘益甚。自反无大过,惨膺天罚。】这样的家庭悲剧,导致妻子因极度思念儿女而哭瞎了双眼。俞公几十年来一直抑郁不得志,家境越来越困难,前途渺茫,越发凄惨。可想而知,经过了这么多挫折,俞公青年时对人生美好的憧憬完全破灭了。他自己反省:我是个读书人,有聪明才智,又一直行善积德,并没有大的过失,为何老天如此不公平,对我这样严厉惩罚,天理何在!【年四十外,每岁腊月终,自写黄疏,祷于灶神,求其上达。如是数年,亦无报应。】年过四十之后,每年腊月三十祭灶神时,他都亲自撰写一篇疏文,祷告灶神,求他向天帝传达。这样做了几年,也毫无感应。【至四十七岁时。】从十八岁中秀才至今,转眼已过了三十年。在这漫长的三十年、一万多个日子里,俞公一直抑郁不得志,不曾有过安乐。【除夕与瞽妻、一女夜坐,举室萧然,凄凉相吊。忽闻叩门声,公秉烛视之,见一角巾皂服之士,须发半苍,长揖就座。口称张姓,自远路而归,闻君家愁叹,特来相慰。】俞公四十七岁时的大年三十,这位不得志的文人家中显得格外冷清。按传统,旧历除夕家家户户过大年,充满了节日喜庆的气氛,然而,俞公家中却只有他及双目失明的妻子和一个女儿,在昏暗的屋内相对呆坐。看到别人全家团圆美满而自家却这般凄凉,不免触景伤情,心中十分忧伤。一家三口正凄凉相吊时,忽然听到一阵敲门声。俞公拿着蜡烛去开门,看见来人身穿黑衣、顶结方巾、须发半苍白。此人作揖后坐了下来,说道:“我姓张,从远道而来,因为听到你家中的哀叹声而特地前来安慰。”【公心异其人,执礼甚恭。因言生平读书积行,至今功名不遂,妻子不全,衣食不继。且以历焚灶疏,为张诵之。】俞公觉得此人气质不凡,就对他格外恭敬,两人便交谈起来。俞公说:“我这一生读书、积德行善,可是如今不仅功名无成,还落得妻子不全。生了九个孩子,只剩一个女儿,妻子也因伤心过度而把眼睛哭瞎了,现在我家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俞公还把每年除夕所写的疏文念给张公听。【张曰:“予知君家事久矣,君意恶太重,专务虚名,满纸怨尤,渎陈上帝,恐受罚不止此也。”】张公说:“你的家事我早就知道了。你的问题是意恶太重,专在外表上求虚名,而且疏文之中充满了怨天尤人的语气,对天帝多有亵渎,恐怕惩罚还不止如此!”张公这句“意恶太重,专务虚名”,直接点中了俞公三十年来人生失败的原因。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一个人心地没有修好,竟会感召如此不悦意的苦果。【公大惊曰:“闻冥冥之中,纤善必录。予誓行善事、恪奉规条久矣,岂尽属虚名乎?”】俞公大吃一惊地说:“我听说冥冥之中哪怕是丝毫善行,上天也必定记录在案。我这三十年来发誓行善,对文昌社的规条一直遵守奉行,难道这一切用一个‘专务虚名’就能全盘否定吗?”俞公如此评价自己,显然是没有自知之明。如果他能早日认识自己的过失,事态也不至于发展至此。见他仍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张公就针锋相对、直接揭露他内心的毛病,针对他承诺的惜字、放生等一一对证。先看第一条惜字。【张曰:“即如君规条中惜字一款,君之生徒与知交辈,多用书文旧册糊窗裹物,甚至以之拭桌,且借口曰勿污而旋焚之。君日日亲见,略不戒谕一语,但遇途间字纸,拾归付火,有何益哉。”】张公说:“你的学生和朋友经常用旧书糊窗户、包东西,甚至拿来擦桌子,而且借口不能沾污字纸,很快就把纸烧了。你每天亲眼见到,却不说一句教诫之语,只是路上看到字纸,才拿回来烧化,这有什么利益呢?”由此可见,俞公的心行有偏差,惜字做得不切实,如果他对字纸真有爱惜之心,为什么见到学生沾污字纸时,不能劝诫一句呢?这说明他惜字的意乐并未真实生起。再看第二条放生。【“社中每月放生,君随班奔逐,因人成事。倘诸人不举,君亦浮沉而已。其实慈悲之念,并未动于中也。”】张公说:“文昌社每个月放生,你只是随大流跟着别人转,假如别人不去,你也就不做了,其实慈悲心并未由衷发起。”因此,俞公的放生完全流于形式。是不是真实放生要从意乐和行为上衡量,如果意乐、行为不真实,就只是影像,不是真实的放生。真善和影像之善差别很大,如果不能做到心清净和加行清净,即便三十年行善也是徒有虚名而已。如果依此检查自身,就会发现自己的毛病很多。比如:我们行善往往缺乏主动性,常常只是随班奔逐,并未由衷发起善心。如果是去赚钱,则不用别人说,我们都会想方设法地把握所有机会,念念不离此事,所以赚钱是真干!然而,我们行善是否也像这样呢?是不是走个过场,并没有真意乐、真精进。我们行善往往忽略最基本的动机调整,比如:每次闻法时发心十分关键,可是我们往往习惯处于无记的状态,有口无心地念诵一下,最初没有猛利的发心,最后也没有回向菩提,其实这就是随波逐流,并未由衷发起殷重求法的心。如此敷衍成习,行善几十年都落于影像,岂不可惜!因此,对于念诵、思惟、种种利他之事以及为常住发心、供养等,都应注意调整好意乐。【“且君家虾蟹之类亦登于庖,彼独非生命耶?”】“你戒杀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并没有爱护生命的真实善心。你家也吃虾蟹之类的动物,难道它们不是生命吗?它们在砧板上被杀、在油锅里被煎,难道就没有痛苦吗?你是外放生、内杀生,戒杀的誓言清净吗?”再看第三条戒口过。“戒口过”就是戒妄语、绮语、两舌、恶口。张公接着说:【“若口过一节,君语言敏妙,谈者常倾倒于君。君彼时出口,心亦自知伤厚,但于朋谈惯熟中,随风讪笑,不能禁止。舌锋所及,触怒鬼神,阴恶之注,不知凡几,乃犹以简厚自居,吾谁欺,欺天乎?”】“就戒口过这一条来说:你语言敏捷巧妙,听者往往为你倾倒。你出语时也自知有伤厚道,但在朋友间说笑惯了,随随便便就冷嘲热讽,无法克制,舌头像刀锋一样刻薄,时时处处触怒鬼神。你每天所犯的口过记录下来不知有多少,而你不但不知反省,竟然还以厚道自居,你这是欺骗谁呢?是欺骗上天吗?”再看第四条戒邪淫。【“邪淫虽无实迹,君见人家美子女,必熟视之,心即摇摇不能遣,但无邪缘相凑耳。”】“你虽无邪淫的事实,却有邪淫之心。你见到人家的女子貌美,就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心神荡漾,无法排遣,只不过是没有邪缘凑合而已。”【“君自反身当其境,能如鲁男子乎?遂谓终身无邪色,可对天地鬼神真妄也。”】“你自己反观一下,如果身临其境,美女投怀送抱,能像鲁男子一样坐怀不乱吗?而你竟敢说自己终身没有邪色,这一点能在天地鬼神面前鉴定是非真假吗?”凡夫没有自知之明,自己心行如此下劣,却还硬充门面,声称终身无邪色,一旦追问勘察起来,便会发现只是口说大话而已。【“此君之规条誓行者尚然如此,何况其余。”】“你发誓遵守的规条尚且做得如此不堪,何况其它规条之外的行为,就更不用说了。”长按二维码中心logo-识别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完整有声书相关文章猜你喜欢民教之声商圈杂志樟树新爱婴国际早教新东方满天星明星八卦娱乐#统计代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动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