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牵手优步背后 最烧钱的游戏大战大战会终结吗

8月1日下午滴滴出行宣布与Uber全球達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双方达成战略协议后, 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滴滴也因此成为了唯一一家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资的企业同时,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Uber全球董事会Uber创始人Travis Kalanick也将加入滴滴絀行董事会。

滴滴和优步合并的原因有但不仅限于以下这些:

1投资人不愿继续最烧钱的游戏大战。特拉维斯·卡拉尼克接受采访时曾表示,2015年优步在华亏损超过10亿美元为了争夺中国市场,优步和滴滴长期肉搏以几乎疯狂的姿态对每个出行订单进行补贴。但投资人入局昰为了获利在胜负暂时难分的背景下,停止最烧钱的游戏大战、合并公司且谋求上市似乎是最好的获利途径。

2出行行业格局已定,高增长已难持续经过两年多的凶猛扩张,出行平台的整体渗透率已经不低滴滴自称已有3亿注册用户,要知道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財7亿(2016年5月数据来自艾瑞)。考虑到出行平台并不可能覆盖所有的移动出行需求所以过去飞速增长的行业势头必然会慢慢下降。之前投资人愿意为最烧钱的游戏大战买单是因为看到了市场和订单在扩张,但当势头开始下降时继续像以往一样最烧钱的游戏大战必然不夠明智。

3滴滴地位不可撼动,优步退出更加理性尽管优步为中国市场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但其取得的市场份额并不理想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中国IT研究中心(CNIT-Research)近日发布的《2016年Q1中国专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一季度专车市场整体保持了高速增长其中滴滴专车以85.3%的订单市场份额居行业之首,Uber、易到用车及神州专车则分别以7.8%、3.3%和2.9%位列二、三、四位优步员工曾对此数据真实性表示存疑,不过也承认滴滴的市场份额确实远胜优步并且在可见的未来,优步都难以赶超滴滴倒不如在自己还值钱时选择退出更为值当。

4合并具备协同效应,有利于应对外部竞争滴滴、优步之外,中国市场还有易到、神州专车等实力玩家易到在被乐视收购后,依靠大肆补贴重新夺回了市场地位神州专车则凭借“安全”、“高档”的定位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和用户群体。滴滴、优步合并有利于减少彼此间的消耗,从而用规模優势遏制易到和神州专车的继续壮大

5,专车新规出台合并有利于共同扩张。几天前网约车新规公布,专车虽然合法了但在各地落實时还要遵循地方规定。对于外来和尚优步而言政府和媒体的公关一直是其弱项,专车新规出台后其劣势会进一步凸显因此,选择和滴滴站到一起、共同开拓市场才是明智之举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嘚答案

}

酷热的七月北京尽管共享单车遍布公共场所,但顶着烈日想舒适、方便出行的人群中有人开始抱怨现在滴滴快车、专车比以前贵了又不好叫。自身状况波折的易到也鋶失了大批司机

情急之下,有人会想起打开优步的页面碰碰运气不过即使问到开优步的司机,他们也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都是一样嘚后台都是滴滴”、“我也搞不清有什么区别”、“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两个应用,我就是以前一直用优步习惯了”

优步中国和滴滴匼并一年,人们似乎已经忘却了那场比酷暑更感焦灼的专车大战优步在中国市场的落幕仓促又令人唏嘘。

时间倒退回一年前7月28日,《網约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网约车的合法地位获得明确,满足条件的私家车可按程序转为网约车

三天后,正当网约车从業者还沉浸在新政出台的喜悦中时滴滴和优步中国突然宣布合并,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吃惊不已就连正在一线拼抢市场的优步中国员笁也被瞒在鼓里。

“8月1日清晨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发现内部工具突然无法访问出离愤怒,黯然神伤”一位优步中国前员工这樣记录当天的场景。合并消息来得太快让所有人都手足无措,原本在厦门和青岛两地举办的周年庆聚会变成了散伙饭

正在准备全球新員工入职大会的产品市场经理郑辰雨也十分吃惊,“当时在Uber全球城市完成订单数排名中前10名有7个来自中国。而一夜之间它们成为了滴滴的业务单元!”一年后,他在领英上发文回忆道

在收购之日两周以前,Uber旧金山总部给中国区员工发出一封邮件要求他们安装一个名為“Global Protect”的软件,以增强公司网络安全

而他们没想到的是,所谓的安全软件是Uber隐藏自己重要商业信息的工具也是Uber准备离开中国市场的“清场”措施。“该文件可抹掉这台电脑上所有的数据;添加或移除设备描述文件;添加或移除预置描述文件……”优步前员工向界面新闻記者解释

这也导致了双方合并之后的流程并不顺畅:滴滴要求Uber提供解码信息以便接手工作,而Uber方面则要求滴滴提供所需资料在电脑上的確定文件名称

早在2016年4月,正式合并前的4个月时任Uber全球CEO卡兰尼克就与滴滴方面柳青开始接触,考虑合并的可能性知情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Uber突然提高了补贴额度以增加谈判筹码,“2015年9月司机端的补贴额为每周2亿元,而从次年4月起每周最高支出涨幅达到5000万,离开前補贴最高升至每周5亿元”

事后,有些员工也回想起了合并前工作中流露的一些迹象“5月开始,总部和我的联系变少了发邮件也经常嘚不到回复,一开始还怀疑是自己的工作出了问题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优步北京办公室的任杰回忆道

上海办公室的张优也遇到了同樣的情况,“大概7月中旬一些重要岗位的招聘计划推进速度突然变慢了报上去之后没有反应,他们要来回讨论几次才给答复”这在当時中国市场突飞猛进的态势下,显得异常

不过和界面新闻记者谈到优步中国的合并结局,张优显得十分平静“当时感情上有波动,但從理性上讲从资本角度而言很正常。”

绝大多数员工是在8月1日得知的消息就连优步中国高级副总裁柳甄,最早还在朋友圈就合并一事予以否认:“纯属谣言增长很快,我们很忙无暇回复。”

“公司突然空了像被恐怖袭击了一样。”任杰谈及当时的情况还历历在目“卡兰尼克亲自来北京宣布合并,不过他没呆多久第二天就走了。”

卡兰尼克的中国行来去匆匆之后的一年里,他再也没有踏上这爿他曾经渴望征服的土地这个最最烧钱的游戏大战也有可能是最赚钱的市场。

在2015年与滴滴激战正酣时卡兰尼克有75天都是在中国度过的。彼时成都、广州、杭州和北京等城市的订单量一度在Uber全球市场中排名前五。

三人团队迅速攻城是Uber的特色配合着新颖的营销手段和“補贴大战”,中国团队在与滴滴的战争中取得了部分城市的主动权截至2016年6月已经在中国60个城市实现运营。按照计划2016年年底Uber将进入中国100個城市。就在团队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时间定格在2016年8月1日,一切戛然而止

优步的前员工们也感到遗憾。当被问及如果滴滴当时没有合並现在的网约车市场会是什么样子时,张优畅想:“要是不合并战争还会再打政策落地之后还要打合规之战。”

如果单从投资回报的角度分析Uber出售中国业务的确赚了一笔。Uber通过换股成为滴滴单一最大股东占比20%,在合并后350亿估值中Uber所占经济权益估值70亿美元两年时間,Uber在中国烧了20亿美元卖了70亿美元,两年3.5倍的投资回报率这算得上是一笔值得的买卖。

不过这也意味着Uber终究没有打破“外企本土化鈈成功”的魔咒。有媒体将Uber退出中国市场形容为“2016年互联网行业最遗憾的事件之一”《北京商报》评价认为,过去十几年并没有跨国互聯网公司成功攻下中国市场Uber坚持了30个月才退场,表现已算最佳

一年之后,抛开当时的价格战、投资人重合等因素Uber退出中国也与自身嘚原生问题密切相关。

首先是外企都要面对的产品本土化问题没有客服电话,只可以通过邮件处理投诉问题使得优步中国一直被用户囷司机诟病。在中国用户已经习惯了随时能拨通客服电话,有人倾听投诉、迅速处理问题网友Eidosper曾抱怨:“优步强调客户不懂产品,那峩只能说优步不懂中国”

针对中国市场,Uber也做过一些产品上的创新和调整如2015年9月,在中国测试首发顺风车业务优步同行(Uber Commute)2016年4月上線人脸识别功能,要求车主上传身份信息并进行比对后才能上岗提升用户安全体验。

而相较Uber精通中国市场的滴滴在产品设计上更加人性化。为方便支付推出免密支付功能;为了保护司机和乘客的隐私安全,将号码加密并推出紧急求助功能;为了满足多种乘车需求推出專车代叫服务等

郑辰雨发在领英上名为《Uber在中国失败了吗?一个前员工写在合并一周年之际》的文章记录下了一段去年6月份的对话。“你认为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赢过滴滴”一位美国市场经理问她。“滴滴有5500个工程师大概Uber在北京有工程师团队的时候吧。”她回答

2015年8朤,优步中国战略负责人柳甄表示其业务已经在中国境内的服务器上运行。并强调优步中国已成立独立公司,是一家由中国人运营管悝的本土企业尽管如此,Uber最核心的工程师技术团队在美国硅谷解决优步中国的问题需要靠内部系统沟通和频繁地出差。

而滴滴除了技術等团队是本土作战外还获得了多位中资股东的加持,投资方包括、腾讯、中投、平安创新投资基金、北汽、中国邮政、中信产业基金、中金甲子和等

和很多进入中国的外企一样,优步中国各个业务部门采取向Uber全球直属部门汇报机制而作为创新型的科技公司,Uber也给予叻城市、市场等团队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度但这种扁平化的管理结构,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优步中国缺乏集中决策权

在优步中国和滴滴匼并后,有着丰富500强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经验的张优留在了滴滴在公司内部流程方面,她认为滴滴做得要好很多“比如员工暂住证问题,优步中国总部不能办理而分派到各个城市,又不是每个城市都有分公司可以出具单位证明就变成好像有人在管理、却又解决不了问題。”

任杰回忆优步南京团队曾经与江苏银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而优步中国法务人员是在新闻媒体上才得知的这一消息作为一個管理严谨的公司这是不可思议的疏漏。

Uber曾依靠扁平化的公司结构利用三人精英小分队的开城模式初期在中国市场迅速壮大。两年间优步中国迅速成长累计在60个中国城市提供服务。

但随着公司规模扩大扁平化结构的弊端也开始显现出来。首先城市经理之间是平级的怹们往往会先考虑自己城市的利益,这使得城市之间的联动变得困难

一位优步离职员工曾对界面新闻抱怨:“Uber的营销往往局限于某个城市某个特定圈层,各自为政整体布局其实比较乱。很多项目做得累死人但除了某个城市某个特定受众,没人知道它”

无法调动全国資源也使得Uber在合作谈判及政府媒体关系处理方面显得被动。腾讯深网认为城市间各自为政也容易导致重复工作,比如都在组织同样活动或者对同一个竞争对手进行分析。

从进入中国到最后离场Uber始终没有选出中国区CEO,也让优步中国很难去从全国角度谋局卡兰尼克一直沒有对中国市场放手,他表示:“我现在对中国CEO的位置有点放不开因为这里就是战场。我把标准设得非常高要找的这个人不光是启发峩,还要能启发我的团队”

遴选中国区负责人,并非Uber一家碰到的难题同为共享经济模式的巨头,Airbnb几年下来在中国市场表现欠佳也被指与缺乏本土化领导有关。

尽管进入中国的外企都强调本土化的重要性,但在实际中国领导者选择上全球管理层同样无法舍弃与其沟通的顺畅。

据一家新锐科技公司内部人士透露何止是中国CEO,即使是公关总监的角色都需要英语到达native speaker的水平。这样的人选往往是海外華裔或者多年身处国外工作环境,习惯国外工作思维后重新恢复对中国市场的敏锐度也非易事,同时也存在着本土化决策是否被总部认鈳的问题带领领英入华三年后,中国区总裁沈博阳离职就被认为可能与推出的本土赤兔App反响平平有关。

2015年4月优步中国在城市经理之仩设立大区制度,并任命柳甄为中国战略负责人大区经理们直接向卡兰尼克汇报。

但实际上优步中国的领导层中,除了来自中国本土嘚几位大区经理外卡兰尼克、柳甄和中国区域总经理艾伦·彭对中国市场的了解都很有限。

艾伦·彭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历任Uber芝加哥城市经理、美国中西部区域经理和Uber亚洲运营主管等职位,简历中未曾提到中国;柳甄在接任优步中国战略负责人一职之前曾在硅谷做了10姩的律师。

Uber从未停止寻找中国区CEO的脚步据知情人士透露,先后安排猎头找了7位候选人每次约见花费都高达2万元。不过面试候选人的不昰卡兰尼克而是他未来的下属——柳甄和艾伦·彭(Allen Penn),这种面试似乎也意味着很难有结果

另外,卡兰尼克的个人“狼派”风格也影響着其在中国市场的打法:进攻而非守成这一打法的具体表现就是:比对手更快融到更多钱,最烧钱的游戏大战用更低的价格占领市场

最烧钱的游戏大战背后的商业逻辑,是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拼抢不过的竞争者被淘汰出局,凭借雄厚财力站到最后就会是市场最大贏家。

优步中国与滴滴的最烧钱的游戏大战大战可以用惨烈来形容2016年3月,优步推出“全民拼车”活动拼车封顶价为每程9.9元。从地处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的天使大厦到东城区的广渠门家园车程距离约24公里,原价需要51.94元当天选择拼车,活动价仅为1.8元一单对乘客的补贴高達50元。

这样的打法也让Uber元气大伤仅2015年一年,Uber在中国市场亏损超过10亿美元而卡兰尼克表示准备把全球其他市场的盈利都补贴到中国市场仩。滴滴方面曾被爆料一年花费40亿美元进行“市场培育”

Uber的打法在中国遇到强大的对手滴滴失灵了,对手并没有在补贴大战中退却在融资速度上也似乎更快。从2015年5月到2016年双方合并前滴滴累计融资额超过80亿美元。而优步中国方面累计融资额仅为10亿美元。

同时善用战術的滴滴还联合东南亚打车软件Grab、印度的Ola和美国的Lyft组成“反Uber”联盟,覆盖全球人口的50%还先后向三者投资数亿美元。这使得Uber在全球车轮夶战中疲惫不堪

成立七年后,上市——成为这家估值690亿美元独角兽的首要目标如果按这一规模上市,它将比标准普尔500指数中几乎90%的公司估值都要高盈利遥遥无期的中国市场成为其最大拖累。经历了两年的流血战争后离开成为Uber唯一的选择。

没有平行空间留机会给假設实际上在Uber离开的一年时间里,Uber、优步中国团队中骄傲的年轻人及创始人卡兰尼克的个人命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优步中国业务賣给滴滴,双方曾表示优步中国将保持品牌和运营的独立性,司机和乘客继续获得稳定服务

一年之后,拥有强大消化能力和更新速度嘚滴滴已经把优步中国变为自己的一部分2016年11月27日,原Uber App正式停用用户需要“优步中国”App才能正常使用,而在司机端下载滴滴司机端即可繼续接活

为了与滴滴的业务条线错位竞争,今年4月优步中国提出“极简出行”的品牌定位。极简指的是“用户只用打开优步叫车、抵达目的地下车就行,出发和到达之间没有冗余步骤”

这一定位似乎也不足以与滴滴客户端有区分。从打车页面看来优步中国一直沿鼡Uber全球一年前的UI设计,对于消费者而言并无新意进入7月,优步推动了一轮相较以往力度更大的优惠券发放并且搞了一场当地美食指南秀的互动直播。让人猜想滴滴是否想利用优步擅长营销的基因,将其开辟成出行生态圈生意的试验田

离开中国市场后,Uber的日子也并不恏过在去年8月的那场交易中,滴滴收购了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優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

从敌人到战友的关系并没有维持多久双方开始在海外市场交手。滴滴方面在中国網约车市场急剧收缩的情况下,继续扩张海外市场今年1月,滴滴投资巴西本土约车软件99taxi7月,滴滴又联手软银20亿美元入股东南亚打车软件Grab

Uber方面,在对中国市场停止服务后在应用商店悄然上线Uber海外版,为中国用户提供海外用车服务

就Uber自身而言,2016年以来则危机不断尤其是“野蛮”的公司文化备受质疑。今年2月Uber前工程师Susan Flowler发布博文披露自己在Uber工作时遭受性骚扰以及性别歧视。她认为高管不断骚扰女员工但因为业绩优秀而被公司保护。

另外涉嫌窃取同行机密文件、妨碍监管和执法部门的指控以及高管持续流失也让Uber名誉一落千丈。今年3朤以来UberCEO卡兰尼克、汽车共享业务总裁、自动驾驶负责人及多位高级主管纷纷选择辞职。

有外媒报道称一些投资人现在只愿意出以前85%嘚钱在二级市场买Uber股份。照此推算Uber的估值将从去年最后一轮融资完成时的690亿美元下降到500亿美元左右。

不过曾为优步中国拼搏、受到其創新企业文化洗礼的员工,在经历了合并短暂的调整期后受到了市场热捧,像种子一样被播撒到了出行乃至其他创新领域被称为中国蝂的Paypal Mafia(Paypal黑手党,指多名参与创立多家明星科技公司的paypal创始人、前高管、员工)

他们之中有人选择加入滴滴,坚守在网约车战场如选择加入滴滴的张优。在他眼中既然选择做网约车就把它做好,不要让它烂在这儿

有人则投身共享单车市场,摩拜CEO王晓峰曾是优步上海的城市经理也是中国区CEO最有力的竞争人选之一。ofo小黄车COO张严琪是原优步西区北区经理,曾将成都市场的订单量做到全球第一在滴滴收購优步中国后,卡兰尼克发布内部信中致谢提到的第一个人便是他

一年之后,共享单车成为下一个风口摩拜与ofo的竞争也常被拿来类比滴滴优步大战。昔日队友变成对手再战下一程。

中国故事结束 全球能否狼性回归

Uber离开中国已经一年,但它一系列出色的营销活动与其傳达出的Uberness理念还在被人们津津乐道

Uber中国8号员工谈婧在《重新定义分享》一书中回忆起当时引以为傲的种种营销活动:播放量500万而成本只囿一万元的吵架病毒视频;让用户量翻千倍而成本为零的试乘特斯拉活动;两天策划执行完毕、刷朋友圈好几个月的佟大为做人民优步司機,以及一键打飞机、一键icecram、复仇者联盟等活动都引起了巨大的关注热潮。

什么是Uberness“这是一种感觉。”一位优步员工在接受《时尚先苼》采访时表示“如果你有‘Uberness’,那我们就觉得你是(同)一类人”

张严琪在一篇自述中这样阐释Uberness:Uber从来不焦虑,事实上我们没时间焦虑因为所有的时间都被花在解决问题上了。我们没有一秒钟在说“哎呀这可怎么办啊”而只会说“这事儿我有两个办法,不行还有叧外三个”然后花点时间选一个办法就开始做了。其结果就是每天每个人都挺high的

优步中国一位前员工表示,在优步是他度过最美好的┅段工作时间“如果当初没合并,我们现在应该已经进入了中国100个城市”负责财务工作的他还畅想,“以前很反感营销花钱但如果優步还在,我一定会特别支持他们的营销活动相反会在整体运营上控制成本。”

但是此前不断创造魔力的Uber正在遭遇危急时刻:退出中國、退出俄罗斯……Uber全球市场开始萎缩,其仍在运营的国际城市像滴滴一样强悍的本土对手让Uber深陷泥潭。

在越南胡志明市大龙以开Uber为苼,他是当地的明星司机手底下管着近300名司机。他告诉界面新闻记者:“Grab在东南亚很火越南、泰国、新加坡的用户可以无缝切换。为叻抢占市场Uber给司机的补贴比Grab更多,用户端的价格也比Grab略低”

据了解,工作日期间Uber司机在4天内完成55单,即可获得100万越南盾(约合300元人囻币)的现金奖励而在新加坡,本土作战的Grab更是倾尽全力道琼斯援引消息称,Grab每天花逾百万新加坡元(约合70万美元)进行车费补贴

茬国际市场上的车轮战被认为是Uber的累赘。在卡兰尼克离职后Uber宣布了180天改造计划,砍掉了Uber的International Growth组旗下包括负责拉美(latin)、印度(Indian)、亚太(apec)、欧洲中东和非洲的用户增长的小组。与此同时Uber成立了一个名为Earning的小组,专注于提升Uber的利润

雄心勃勃的卡兰尼克并没有放弃过回歸。他在早前的一封内部信中表示:“要想Uber 2.0成功最重要的是我要用心构建管理团队,我个人需要变成Travis 2.0--一个公司需要的领导者”另據硅谷密探,卡兰尼克在辞职当天晚上在与Internation Growth组的聚会上,信誓旦旦地说“I will be back.”

在公司内部,卡兰尼克仍然受到许多员工力挺6月23日,超過1100名Uber员工在一份请愿书上签字要求公司董事会恢复卡兰尼克的职务。请愿书中称:“Uber就是卡兰尼克卡兰尼克就是Uber。没有任何人可以像怹做得那么出色”Uber前员工Frederique Dame写道:“我们已经看到了的消亡,因为其接任CEO都没有继承公司的灵魂我们也看到了的崛起,乔布斯的回归让咜卷土重来”

“一切以结果为导向,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胜利”这就是Uber的狼性文化。它造就了全球最大的非上市公司也造就了硅谷“混蛋”卡兰尼克。

也许有人对此不屑一顾但Uber的企业文化让他的员工们着迷。

有人在期待卡兰尼克的回归但Uber中国再也回不来了。

(文中任杰、张优为化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烧钱的游戏大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