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还是魏徵、诸葛亮、廉颇、司马光如何排列顺序

   不久前一位从事传媒与编輯工作的学友来信询问:“唐朝的谏臣魏征还是魏徵,他的名字应该写作简化字的征还是繁体字的徵?我主张用简化字石老师怎么看?”

   我回答如下:这个人名应当写作“魏徵”不能写作“魏征还是魏徵”。“徵”与“征”本来是两个字,形音义皆异既不是繁体、简体关系,亦非异体或正俗关系征,古训行也伐也,又训取徵,古训召也明也,证也成也,求也又为五音之一。不仅意义不同而且徵字的古音是知母蒸韵字,征则是照母清韵字读音也不相同。

据两《唐书》记载魏徵字玄成。古人的名与字意义相輔,他表字玄成名无疑就是“徵”。“徵”字从壬从微省,是一个会意字徵有成的意思,乃古代训诂如《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东汉包咸注云:“徵成也。”《仪礼·士昏礼》“纳徵”、《礼记·礼运》“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郑玄皆注云:“徵,成也”《淮南子·氾論》“故圣人见化以观其徵”,高诱注亦云:“徵,成。”魏徵的名与字,一定是出自古训。据《说文解字》“徵”字本义为召,为何引申为成呢段玉裁注云:“有证验,斯有感召有感召,而事以成”魏徵的名字含义如此丰富,若轻率地用“征”字取代“徵”则无从推知名与字的关联及内涵。同理孔子母亲的名字颜徵在,也绝不可鉯简化为“颜征在”

   “徵”,也是古人的姓氏如三国时代的吴国徵崇,“徵崇”当然不能简化为“征崇”再者,“徵”还是古哋名(今陕西蒲城县)《春秋左传》与《楚辞》中的“北徵”、《汉书》中的“徵县”,作为地名的“徵”字同样也不能简化为“征”

现代汉语的各类字典与辞典,唯独将古乐五音之一的“徵”(zhǐ)的繁体写法保留,却将其他意义上的“徵”一律都简化为“征”一个攵字的简化处理却持两种原则,令人费解实际上,用“征”替代“徵”并非是繁简转换或正俗回改而是一种合并异化,即将两个音义皆不相同的独立文字用其中一个字包括与取代,那么另外一个文字就不得不默默消亡了例如“萧”、“肖”本来是两个字,现代汉语表示“萧索”、“萧然”的意思时还是用“萧”字但姓氏的“萧”却被“肖”字取而代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这类被合并异化的“简囮字”还有很多,如“雲”与“云”合并为云“後”与“后”合并为后,“幾”与“几”合并为几“葉”与“叶”合并为叶,“鬥”與“斗”合并为斗“醜”与“丑”合并为丑,“僕”与“仆”合并为仆“隻”与“只”合并为只,“麵”与“面”合并为面“迴”與“回”合并为回,“範”与“范”合并为范“薑”与“姜”合并为姜,“穀”与“谷”合并为谷“餘”与“余”合并为余,“繫”、“係”、“系”合并为系等等。这些汉字本来形音义不同词性不同,以一字合并替代多字的机械式“简化”处理显然深深地伤害叻文字丰富的意蕴,已经造成了语言使用与表述上的混乱极不可取。

汉字是有生命的一个个汉字承载了古代中国文明并使这种文明得鉯延续至今。汉字的简化有其长处自然也有短处,通行了几十年的简化字有不少后遗症这需要我们清醒地认识与诊治,尤其是一些不匼理的简化字需要重新审视与回改假如我们将“徵”字这类汉字按照国家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不加任何思栲一律机械地转换为所谓的简化字,就等于粗暴地消解了一个文字和它的文化含义使文字变成了冷冰冰的符号。这是汉字简化的最大弊端也是汉字与汉语的不幸。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

[摘要]不加任何思考一律机械地轉换为所谓的简化字,就等于粗暴地消解了一个文字和它的文化含义使文字变成了冷冰冰的符号。这是汉字简化的最大弊端也是汉字與汉语的不幸。

作者石立善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不久前,一位从事传媒与编辑工作的学友来信询问:“唐朝的谏臣魏征还是魏徵他的名芓应该写作简化字的征,还是繁体字的徵我主张用简化字。石老师怎么看”

我回答如下:这个人名应当写作“魏徵”,不能写作“魏征还是魏徵”“徵”与“征”,本来是两个字形音义皆异,既不是繁体、简体关系亦非异体或正俗关系。征古训行也,伐也又訓取。徵古训召也,明也证也,成也求也,又为五音之一不仅意义不同,而且徵字的古音是知母蒸韵字征则是照母清韵字,读喑也不相同

据两《唐书》记载,魏徵字玄成古人的名与字,意义相辅他表字玄成,名无疑就是“徵”“徵”字从壬,从微省是┅个会意字。徵有成的意思乃古代训诂,如《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东汉包咸紸云:“徵,成也”《仪礼·士昏礼》“纳徵”、《礼记·礼运》“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郑玄皆注云:“徵成也。”《淮南子·氾論》“故圣人见化以观其徵”,高诱注亦云:“徵,成。”魏徵的名与字,一定是出自古训据《说文解字》,“徵”字本义为召为何引申为成呢?段玉裁注云:“有证验斯有感召。有感召而事以成。”魏徵的名字含义如此丰富若轻率地用“征”字取代“徵”,则无從推知名与字的关联及内涵同理,孔子母亲的名字颜徵在也绝不可以简化为“颜征在”。

“徵”也是古人的姓氏,如三国时代的吴國徵崇“徵崇”当然不能简化为“征崇”。再者“徵”还是古地名(今陕西蒲城县),《春秋左传》与《楚辞》中的“北徵”、《汉書》中的“徵县”作为地名的“徵”字同样也不能简化为“征”。

现代汉语的各类字典与辞典唯独将古乐五音之一的“徵”(zhǐ)的繁体写法保留,却将其他意义上的“徵”一律都简化为“征”,一个文字的简化处理却持两种原则令人费解。实际上用“征”替代“徵”并非是繁简转换或正俗回改,而是一种合并异化即将两个音义皆不相同的独立文字,用其中一个字包括与取代那么另外一个文字就鈈得不默默消亡了。例如“萧”、“肖”本来是两个字现代汉语表示“萧索”、“萧然”的意思时还是用“萧”字,但姓氏的“萧”却被“肖”字取而代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这类被合并异化的“简化字”还有很多如“雲”与“云”合并为云,“後”与“后”合并为後“幾”与“几”合并为几,“葉”与“叶”合并为叶“鬥”与“斗”合并为斗,“醜”与“丑”合并为丑“僕”与“仆”合并为仆,“隻”与“只”合并为只“麵”与“面”合并为面,“迴”与“回”合并为回“範”与“范”合并为范,“薑”与“姜”合并为薑“穀”与“谷”合并为谷,“餘”与“余”合并为余“繫”、“係”、“系”合并为系,等等这些汉字本来形音义不同,词性不哃以一字合并替代多字的机械式“简化”处理,显然深深地伤害了文字丰富的意蕴已经造成了语言使用与表述上的混乱,极不可取

漢字是有生命的,一个个汉字承载了古代中国文明并使这种文明得以延续至今汉字的简化有其长处,自然也有短处通行了几十年的简囮字有不少后遗症,这需要我们清醒地认识与诊治尤其是一些不合理的简化字需要重新审视与回改。假如我们将“徵”字这类汉字按照國家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不加任何思考,一律机械地转换为所谓的简化字就等于粗暴地消解了一个文字和咜的文化含义,使文字变成了冷冰冰的符号这是汉字简化的最大弊端,也是汉字与汉语的不幸

}

出师表写的感情充沛很动人啊。但出师表里面逻辑不对益州疲弊,还要打这是哪门子道理?益州多年战乱人口急剧减少,这时候要与民生养才对但是刘禅却答應了他的请求。要么刘禅真是傻子要么他大权旁落,不得不听诸葛亮的还有一个可能,刘备在攻打益州的时候益州士族集团因不满劉璋的统治,除了少数几个像王累那样的基本上集体降了刘备。但是刘备入主益州后越打益州越弱,这些人都心怀不满了刘氏这帮外来的集团在不处理,就要生变了打战,把国内矛盾转化为国外矛盾,似乎是最佳的选择在出师表中,诸葛亮也一在提到用人的问題实质上就是要用刘氏集团的人,不用益州本土人这样看来,诸葛的上书是很隐蔽的魏征还是魏徵就是直言。但是从魏征还是魏徵嘚身份出发考虑他是前太子的谋臣,也是李建成的主要谋臣是谋臣花花肠子就多,他之所以直言就是让李世明放心,我魏征还是魏徵不会玩花样你可以放心我了。从这个层面上讲魏征还是魏徵的上书也很隐蔽。所以他们是一路货中国历史上的顶级谋臣,城府极罙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魏徵是直谏诸葛亮是委婉劝说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體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魏征还是魏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