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林奕华 红楼梦的戏剧《恨嫁家族》

09:50 来源:澎湃新闻

您的浏览器可能鈈支持此视频播放器请用更高版本的浏览器试试!

《小飞侠彼德·潘之机场无真爱》预告片(01:22)

2015年《红楼梦 What is Sex》、2016年《梁祝的继承者们》《心の侦探》、2017年《小飞侠彼得·潘之机场无真爱》,三年里,“非常林奕华 红楼梦”依然以超长时长(3小时以上)、舞台一景到底,以及演出鉯群戏为主、演员分身有术的鲜明特征进行创作

中国大陆观众也在《贾宝玉》《三国What is Success》《恨嫁家族》等作品相继造访之后逐渐熟悉了林奕华 红楼梦导演的创作风格,对他的创作无论喜爱与否,“喜欢问问题”是导演及其团队留给所有观众的深刻印象。


导演林奕华 红楼夢摄影 张博然

《小飞侠彼德·潘之机场无真爱》(以下简称《机场无真爱》)是林奕华 红楼梦近三年中与徐砚美进行文本合作的第三个作品,从中国经典名著《红楼梦》到西方文化世界中的大IP福尔摩斯,再到童话故事《彼得·潘》,在我看来,这三部作品在对观众的理解要求上逐步降维,《机场无真爱》大约是“最好懂”的一部

然而,在表达层面“成人童话”《机场无真爱》出现的时候,我坐在观众席鈳以隐约感觉到林奕华 红楼梦用三年多的时间逐步向自己内心深处迈进,以不断发问的方式剥开心房“为什么要长大”、“我是谁?”、“为什么飞机总是delay”

这些看似重复的问句每一次出现,都因特定场景的设置具有不同的含义——正如我们的生活千变万化未来是鈈变的吗?现在走的这条路是正确的吗波澜不惊的外表之下内心深处的不确定,在我看来是林奕华 红楼梦抛在舞台上的永恒主题。


比起《红楼梦What is Sex》中的“你知道大冬天那女孩儿为什么在雪地里抽柴火吗?”《机场无真爱》中的“你还记得虎克船长为什么害怕小鳄鱼嗎?”显然好懂得多

如果将戏剧比作一道菜式的示范,那么看戏的人想要吃到顶级美味就必须亲自下厨。从这个逻辑看林奕华 红楼夢即是一名以精致佳肴邀你入席,又在席间逼你下厨的导演《机场无真爱》提出了“欢迎来到薄情国”的口号,然而飞机却持续delay到底偠不要长大?能不能长大成为了自舞台发出,蔓延至整个观众席的问题

这出戏的创作灵感来自“欢场无真爱”这个词,迎来送往欢場薄情,而当代“欢场”退出了历史舞台,对于现代人来说手机就是“欢场”,海量消息和表情隔着屏幕快速爆炸在这背后,“情”变得缥缈起来

《机场无真爱》的舞台上有“娱乐明星”、有社交网络,看过《心之侦探》的观众会心一笑——这样的呈现和表达用鉯诠释“彼得·潘症候群”,的确更加恰如其分。


彼得·潘症候群(Peter Pan syndrome)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指由于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创伤或对生活嘚怀疑而找不到正确解答,产生的一种不愿长大的心理

在林奕华 红楼梦眼中,人人都罹患“彼得·潘综合症”,而将西方童话放置在东方背景下,从舞台表现来看,创作者洞察了华人社会的问题:成年人喜欢说大话、不负责任,被动依赖似乎习以为常,他们将华人社会作为“彼得·潘集中营”舞台上出现的一切元素与观众席互为镜像,观演之间是一种互相审视

镜像反射是林奕华 红楼梦创作的最重要特征,自“非常林奕华 红楼梦”1991年成立以来26年时间,他一直站在自己的视角看到很多人都在面对的问题,由内窥到反射

作为观众,我从烸一场戏中都看到林奕华 红楼梦仿佛站在舞台上探讨被华人世界回避的“我是谁”这个问题。“我是谁”是林奕华 红楼梦作品的“主食”在这个叩问中,“成长之难”与“欠缺自我”形成呼应这一点,在《机场无真爱》中第一次毫不遮掩地明朗起来。


然而如若长期关注林奕华 红楼梦的创作,尤其是对于看过他近三年来到大陆的4部作品的观众来说《机场无真爱》显得简单了一些,这也与原作本体囿关

与很多熟悉林奕华 红楼梦创作的观众相同,在完全了解他的舞台呈现方式、清楚他的演员表演方法甚至是明白他的“编舞式”舞囼调度之后,我更期待看到的是舞台与原作之间的互文走进剧场前,我心里的好奇是“这一次林奕华 红楼梦将就这个文本做出怎样的解构?”

可是坐在《机场无真爱》的观众席,我看到很多过分熟悉的设计:模糊的性别认知、用投影制作的现代社交网站页面以及略畧过气的“谷阿莫”模仿秀……这些设计当然不露痕迹地控制着场与场之间的节奏,也确实为演出制造了作为点缀的笑点但是于我——峩看到“林奕华 红楼梦”符号般地坐在舞台上,远没有以上元素在几年前第一次出现时那样活力四射


不同的观众因为不同的原因走进林奕华 红楼梦的剧场,一部分观众如我期待看到如此文采斐然的香港导演如何阅读名著,所以无论是《西厢记》《贾宝玉》还是“四大洺著系列”、《梁祝的继承者们》,这位受西方剧场观念影响极深的导演在处理中国文本时似乎比面对西方文本更容易让人找到共鸣这吔与我们所处环境的集体文化根基有关。

“非常林奕华 红楼梦”步履不停新戏《聊斋 Why We Chat》将于今年底在台北首演。这出戏启用林奕华 红楼夢的老朋友张艾嘉、王耀庆担任主演再度与《贾宝玉》的编剧黄咏诗进行文本合作,回归中国故事——我感到从这出戏开始,林奕华 紅楼梦将进入下一个创作阶段了

}

据悉4月11日到13日,连续三天林奕华 红楼梦分别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带来了主题为“在剧场看戏还是看见自己”的三场内容不同的讲座。 主题:“在剧场看戏还是看见自己――为什么我恨故我嫁 我嫁故我恨,从家庭到性别”

原标题:《恨嫁家族》载誉重演 林奕华 红楼梦连开講座预热

“人生最大的礼物是让这些爱与恨发生在自己身上,哪怕是很纠结的爱与恨”这是香港导演林奕华 红楼梦创作舞台剧《恨嫁镓族》时说的。

如今这部剧继去年亮相第六届奥林匹克戏剧节之后,再次来到了京城并将于4月24日到26日,再次回归保利剧院与我们探討女性、爱情、婚姻、家庭和自我等各种时下最热门的话题!

为了宣传造势,也为了听到观众的心声林奕华 红楼梦还将于4月11~13日连办三场創作分享会,与喜欢他的观众近距离聊戏剧、聊青春、聊自我!

虽然去年《恨嫁家族》亮相第六届奥林匹克戏剧节只有三场演出但却有楿当数量的观众,观看了这场戏剧马拉松并真如林奕华 红楼梦所期待的那样,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同时,观看首轮演出的各界人士也給出了高度评价。

北京晚报文化部资深记者王润说:“在《恨嫁家族》的观众席我失声痛哭,眼泪顺着脸颊一直流到胸前我不去擦,僦让它这样流着这是触动,是释放是疼痛,也是治疗……我不知道在今天的戏剧环境里还有哪个创作者肯这样掏着心窝子怀着布道┅样的虔诚心去和每一个观众一起去面对自我的崩溃与成长,那么在意我们是不是真正的快乐有没有找到真正的自我。所以我几乎想偠跪下来表达我心中的感激和感动。”

中影星美电影院线副总经理@燕羽YanYu评论道:“林奕华 红楼梦最新原创舞台剧《恨嫁家族》三个多小时嘚剧如非精彩的确会考验观众的耐力新颖的舞台感,台词直白大尺度但被台湾演员演绎的充满张力因而不俗,角色重压之下咆哮嘶吼但却整体不俗不躁让观者舒服。”

第一次看林奕华 红楼梦舞台剧的网友Lolita说:“第一次看林奕华 红楼梦的作品也是第一次看港台的话剧。奇怪的是相较北京人艺或者孟京辉的作品,作为北京土著的我对于这部戏更为感同身受,甚至对其输出的文化更为认同”

普通观眾“雨后_天涯”说:“从《恨嫁家族》看到深陷爱恨痴缠的各样不同人生,和脱下面具与真实自我和解的相同出路林导的戏需要慢慢沉澱发酵,在日后的某些瞬间点点顿悟”

虽然林奕华 红楼梦舞台剧向来以超时长考验观众耐性,但是首轮演出之后观众却几乎忘记了这┅点,反而沉浸在对剧的思考与探讨中可见,该剧已经走进观众内心深处

三场创作分享会,为演出预热

台下不输台上每有新剧上演,喜欢聊天的林奕华 红楼梦都会在开演前举办分享会迫不及待地与喜欢他的观众分享创作中的点滴以及心历路程。

此次《恨嫁家族》洅度在京上演,林奕华 红楼梦依然愿意与大家继续分享更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讲《恨嫁家族》,还会讲《红楼梦》这或许意味着在不久嘚将来,他的另一部舞台剧《红楼梦》将与京城观众见面!

据悉4月11日到13日,连续三天林奕华 红楼梦分别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丠京对外经贸大学,带来了主题为“在剧场看戏还是看见自己”的三场内容不同的讲座。

以往每次林奕华 红楼梦的讲座,都受到年轻觀众的追捧甚至有观众评论说“林奕华 红楼梦的讲座和他的戏剧一样有料”。相信届时观众会好好把握与林奕华 红楼梦近距离的机会聆听他的创作心声的!

现在,距离《恨嫁家族》二度在保利剧院上演还有几天时间喜欢林奕华 红楼梦的朋友,不妨先走进大学跟林奕華 红楼梦聊聊做戏剧、看戏的那些事儿。然后等大戏上演时,再走进他为我们营造的戏剧世界中感悟他的家庭、婚姻、爱情与自我观。

主题:“在剧场看戏还是看见自己――拆了红楼 释放了梦,从名著到自我”

地点: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101教室

主题:“在剧场看戏还昰看见自己――为什么我恨故我嫁 我嫁故我恨,从家庭到性别”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第一教室(化一)

主题:“在剧场看戏还是看见自己――为什么我不能告诉你我是谁?从青春到不朽!”

地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宁远楼526教室

非常林奕华 红楼梦作品 舞台剧《恨嫁家族》 2015载誉重演

}

喜欢林奕华 红楼梦的观众不难发現他每出一部新的原创作品,就意味着又发现了一个问题且不吐不快。9月28日、29日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新作《小飞侠彼得潘之机场无嫃爱》 将向每一位观众尖锐发问:什么才是真爱?现代人为何“长不大”找不到真爱是否正是因为“长不大”?

采访中林奕华 红楼夢透露新剧灵感来自小飞侠彼得潘的故事——一支帅气男子天团“彼得潘”如常出征,而他们搭乘的波音787却一直延误“长不大”的他们紦机场当成游乐场来嬉闹,谁知这“游乐场”却被玩成了人性的“修罗场”一群不知是被过分宠爱还是过度失爱的“小飞侠”,彻底迷夨在了这里

林奕华 红楼梦这次对故事做了自己的重构,提出了“彼得潘症候群”的概念

对于新作《小飞侠彼得潘之机场无真爱》中的“彼得潘症候群”,林奕华 红楼梦是这样定义的——现代社会对于长大的期限越推越迟害怕长大的人都可以被称作“彼得潘症候群”。

對于这一人群林奕华 红楼梦进一步解释道,“他们逃避责任只爱自己,而他们表现出来的常见症状就是拒绝长大因为他们不愿意面對被拒绝这件事情,所以他们选择首先拒绝他人以为这样就可以预防被拒绝带来的伤害。于是这种补偿与报复形成恶性循环,人与人の间的情感越来越淡漠世界就好像是一个薄情国,人人都觉得真爱难寻”林奕华 红楼梦表示,这就是为什么90后们都在喊单身狗泛滥洏女生们也总是觉得找不到值得嫁的男人。

为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拒绝长大林奕华 红楼梦认为“病因”很多,如果说内因是因为缺乏安铨感那么外因则与这个移动端时代有关。“机场就是一个隐喻在这里设备越来越先进、便捷,但乘客的耐心和同理心却越来越少你會发现,科技进步为我们省下了不少时间但这些时间却被手机、互联网、社交网络给‘谋杀’了。”

“现在”“立刻”“马上”成为常態“等待”反而成为奢侈品。就像剧中主人公所说的台词:“等一个人是例外而不等一个人是应该。”在林奕华 红楼梦看来一个人洳果不想长大,他的内心就没有了时间的积累感他与别人的关系就永远是“只记今朝”,这也是“现代人薄情”的关键原因:“一个只囿眼前和现在的人并没有爱的能力。因为爱的能力就是把时间淬炼成阅历的能力。”

“彼得潘症候群”如此普遍那要如何治疗呢?導演的答案当然首先是“来看戏吧”——《小飞侠彼得潘之机场无真爱》是林奕华 红楼梦继《心之侦探》后与中国台湾编剧徐砚美的再喥合作。设计团队由打造《红楼梦》《梁祝的继承者们》《恨嫁家族》的制作总监陈宝愉领军作为非常“林奕华 红楼梦”的第57部原创作品,该剧延续了其一贯独特而鲜明的气质与风格

同样以名著解构为基调,该剧灵感来自“小飞侠彼得潘”的童话“长大与拒绝长大、荿熟与拒绝成熟”的主题贯穿全剧。而从原著主题与戏剧所表达主题的同一性来说可能也是林奕华 红楼梦戏剧里最为贴切、也最为易懂嘚作品之一。该剧于今年1月在香港葵青剧院演艺厅首演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9月该剧将首次登陆内地剧院,先后于北京、上海两地仩演

林奕华 红楼梦说:“真爱其实就是我们对自己的爱: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就会遇到一个怎样的人但最难的一个地方就是,我们夶部分人其实是不懂得爱自己的”怎样才算爱自己?说得抽象一点就是“了解”真正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者以抓取别人的眼光为目的来定义自己。而机场作为一个比喻提醒现实中那些长不大和不长大的人,你们不也跟飞机一样delay了吗而林奕华 紅楼梦讲的小飞侠的故事,就是围绕一种特异功能:“飞”现代人对“飞”并不稀奇,买一张机票就能实现但学“飞”却是一种比喻,林奕华 红楼梦也邀请大家走进剧场走进“机场”,让我们一起学习“飞行”找到自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林奕华 红楼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