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扬世交的诗句,一世战友情诗句,到现在传承了三代

  日《党的文献》发表了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助理研究员王德蓉和江苏扬州市委党史办公室曹阳所撰写的一篇文章《两首诗里的三代世交情》,说的是这两首诗的作者缘何两次为纪念朱自清题诗,一是作者1988年任上海市委书记时为纪念朱自清诞辰90周年所题的七律一首;一是十年后1998年在朱自清诞辰100周年之际所题的五律一首。文章发表后影响并不大,但两年前的3月26日清明节前,恰逢诗作者一年一度回乡祭扫祖墓和泛舟瘦西湖前夕,该文在新华网“文史小语的博客”上又被转发了出来,而且在很短时间内,点击量就超过200多万次,目前该博客的网址已经被删。  该文中叙述了扬州“名门望族”的诗作者一家与现代文学史上颇有名气的朱自清一家三辈人的交往。诗作者2006年曾在致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党委书记陈希的信中写道:“朱自清的父亲朱小坡和我的祖父江石溪是世交、朱自清和我父亲江世俊是扬州第八中学同班同学。”写信人为显示两家交谊时间之长,说朱小坡和江石溪就是“世交”,如此说来,从作者向上算起,就不止“三代世交情”了,姑且不谈朱小坡与江石溪在扬州有无直接交往,但朱家祖籍绍兴,而且本姓余,1903年迁居扬州时,朱自清的祖父朱菊坡的确还在,朱自清还曾陪他住在“史公祠”养病,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去世。但江家祖籍婺源,江石溪的父亲江振鑫是咸丰六年(1856年)从安徽旌德顺江南下,逃到江都并定居,且在江石溪16岁(1886年)时就已去世。江振鑫或江家是因何机缘在何时何地与朱菊坡或朱家结识的呢?不过这都不重要,“朱自清和我父亲江世俊是扬州第八中学同班同学”才是关键,也是诗作者两次为纪念朱自清题诗的原因,至于目的,诗作者应该心中自明。  文中提到,“朱家自1903年迁居扬州,曾先后在扬州的天宁门街、弥陀巷、皮市街、琼花观、安乐巷等地居住。而江家是在1915年前后,迁至扬州城内居住的,先住在东关街田家巷附近,后迁至江家桥、东圈门等地居住。”两家住地相距不远应在1930年后的三、四年或其后的几年。因为,在此之前朱家租住东关街城根的仁丰里,与一户庄姓人家共租,就是后来世界乒坛名将庄则栋的祖父,而朱自清的发妻武仲谦亦在此处病逝。朱家1931年后才搬到安乐巷27号(即现今的所谓“朱自清故居”),朱自清于1925年8月起任职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其后仅在1932年出访回国后,与新妻陈竹隐回去小住过十天,从此再也没能回去。朱自清的父亲在抗战胜利前夕辞世,第二年朱家举家迁出。而诗作者的江家是在江上青被俘后的1929年才从江家桥搬迁到东圈门16号,一直租住到1933年9月江上青的父亲江石溪病逝,这期间每次江上青释放或回家,都被其父立即以各种理由送往外地,而江石溪病逝时江上青与其生母近在咫尺都未能回来送葬,其后,“经济上的窘迫使江家搬到一个较为破落的地方”,这个地方应该也离过去的住处不远,毕竟那时扬州还是一个不大的小城。在年的两三年之间,朱家早已家道中落,而江家正是家道兴旺,一个是落魄旧吏、人口众多,自丢掉差事后一直失业的清贫之家,一个是“扬州名士、苏中贤达”,且在扬州商人中有良好人缘的殷实之家。正如作者引用了大量不着边际的说法和朱自清的公开资料,文中同样没有说明这两个都出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的江石溪与朱鸿钧是如何“交往甚密,为同庚好友”的。朱家比江家早来扬州十多年,朱自清虽也自称“扬州人”,但他说“家里是客籍,父亲又是在外省当差事的时候多,所以与当地贤豪长者并无来往。他们的雅事,如访胜,吟诗,赌酒,书画名家,烹调佳味,我那时全没有份,也全不在行。因此虽住了那么多年,并不能做扬州通,是很遗憾的。”  由于时代局限,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字小坡)曾有过荒唐,家财散尽,后来贫困,但他仍尽力供养儿子们读书上学,他的儿孙没有一个叛逆者,没有一个变节者。七七事变后,朱自清转往大后方,曾请当时在上海教书的李健吾就近接济自己的父亲,但远水救不了近火。扬州沦陷后的整整八年间,他苦苦支撑着家庭,举债度日,照看着朱自清与发妻武仲谦的一子二女。朱鸿钧不是一个完人,他虽没有悬壶济世的美誉,没有实业救国的业绩,也没有留下笔墨丹青,更没有宏大的纪念碑亭供人追思,但他在国难之际,艰难生存,绝不卑躬屈漆,卖国求荣。他将他的背影留在朱自清心上,留在无数读过朱自清散文的读者心上。  朱自清的生平毋庸赘叙,他因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字而后来受到高度赞扬,事件的亲历者吴晗曾回忆:“这时候,他的胃病已经很沉重了,只能吃很少的东西,多一点就要吐。面庞消瘦,说话声音低沉。他有大大小小七个孩子,日子比谁过得都困难。但是他一看了稿子,毫不迟疑,立刻签了名。他向来写字是规规矩矩的,这次,他还是用颤动的手,一笔不苟地签上他的名字。”(吴晗《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原载《人民日报》,日),这应该是真实可信的。不仅如此,朱自清虽然经济窘迫,有时还不得不靠典当维持基本生活,但他决不投机钻营,趋炎附势,丧失民族气节。他还多次规劝老友,保持清白和节操。当时俞平伯留在北平,一天,朱自清在翻阅北平出版的刊物时,发现有俞平伯的文章,就立即给他寄写了一首长诗,指出在这“烽火漫天开”的时代里,知识分子应是“朔风”中的“劲草”,不应在沦陷区刊物上发表文章。由于俞平伯在回信中对此含糊其辞,朱自清便又寄写了一信,郑重指出:“前函述兄为杂志作稿事,弟意仍以搁笔为佳。率直之言,千乞谅鉴。”俞平伯接到信十分感动,后来每每谈及此事,总是感慨地说:“非见爱之深,相知之切,能如此乎”,表达了他对友人关爱的感激之情。  《两首诗里的三代世交情》文中提到,诗作者的“父亲江世俊与朱自清是江苏省立第八中学同窗,两人同于1916年毕业。朱自清随即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开始了他艰辛的治学之路。江世俊高中毕业后到南通通明电气公司工作,担负起一家老小的生活重担。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尽管走的是不同的人生道路,但有一点两人是相同的,就是对正义正气的坚守。”并进一步写道:“江世俊在扬州沦陷后忍辱负重,积极支持自己的五弟江世雄、六弟江上青、七弟江树峰和长子江蛰君远赴皖东北进行革命事业,典卖家产以维持全家生计。朱自清宁死不领美国救援面粉的气概与江世俊生计艰难也支持亲人革命的行动,再现了那个时代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气节和坚持。”这让人联想起扬州《江上青史料陈列馆》宣传江世俊的资料中,其弟江树峰写道:“我很佩服长兄所具有的远大理想和广阔胸怀,赞赏长兄能够那样理解弟弟们的心思,支持弟弟们的进步行为;我也常常体谅到长兄的决定意味着他将挑起更重的家庭担子,作出更大的牺牲。”  朱自清因家境贫困,自省立八中(扬州中学前身)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后升入本科哲学系,并提前毕业,为的是尽早出来谋生,养家糊口。而江世俊高中毕业后到南通通明电气公司工作,这不仅因为他的父亲江石溪对南通十分熟悉, “1919年,他在49岁那年弃医从商,进入了一个他还十分陌生的天地。他当时的行为就像中国人时下所说的‘下海’。他加入了大达(或叫做大运河)航运公司,不久便成为该公司驻扬州的代表。”(库恩《传记:他改变了中国》),而且因为他的父亲同时拥有“大达内河公司”和“南通通明电气公司”的股份。在他父亲去世后,该股份才由江世俊继承,家道也从此败落,甚至江石溪一死,全家就从东圈门16号搬了出来。这就是江上青在《哭父》诗中所写的兄弟们“但得求温饱,持训敢稍移。父存无所虑,父亡入梦迟!”但为突出他“担负起一家老小的生活重担”,文章将他的老爸都撇到了一边,在他1916年中学毕业后到南通工作,到1933年江石溪病逝的十七年间,究竟谁是江家的顶梁柱?这就是文中所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尽管走的是不同的人生道路,但有一点两人是相同的,就是对正义正气的坚守”!七七事变后,在朱自清颠沛流离、生活拮据之时,江世俊在沦陷区究竟是靠什么谋生?仅仅靠典卖家产和股票分红就能维持一大家子人的日常开销,并且还能将儿子送进汪伪的“扬州中学”和“中央大学”读书?不知道当年朱自清有无像给俞平伯写信提醒“不应在沦陷区刊物上发表文章”,也给他的同班同学写过类似的信。可惜的是,文中并没有列举事实,详细说明“朱自清宁死不领美国救援面粉的气概与江世俊生计艰难也支持亲人革命的行动,再现了那个时代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气节和坚持。”  文中提到与江世俊、朱自清同为省立八中校友的朱自清胞弟朱物华,也是诗作者在上海交通大学求学(1946年9月-1947年7月的一学期——注)时的老师。但却没有提及朱物华在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邀请他任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时,因不满当时统治阶级腐败无能,辞而不就;也没有提及他1933年当一批汉奸在河北冀东地区搞所谓自治运动,建立伪政权时,愤而离开唐山,就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更没有提及他在七七事变后随校迁至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直至1945年8月抗日胜利后,才应聘到交通大学电机系执教。  文中提到,“江、朱两家的情谊,不仅有朋友、同窗、师生之情,更有共同奋斗的革命情谊。”特别是“江上青和朱迈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1937年11月,扬州成立了以卞璟为团长、陈素和江上青为副团长的“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简称“江文团”),溯长江而上宣传抗战。七七事变后回到扬州,后被任命为扬州特支委书记的朱自清长子朱迈先也参加“江文团”。所不同的是:他与陈素、江树峰等响应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的安排,一同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131师政治部工作,一直到1951年11月的“镇反运动”被湖南新宁县法院以莫须有的“匪特”罪,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年仅33岁。而本当赴138师就任的江上青则与其他几人重新返回安徽,再次寻找组织,直到1939年8月底在皖东北小湾遇袭身亡。如今他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和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著名抗日英烈之一。奇怪的是,在朱迈先的妻子傅丽卿多方申诉的三十三年期间,作为“三代世交”、“通家之谊”的江家,特别是与朱迈先一同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131师政治部工作的江树峰,竟然无一人关心,无一人出来为其作证,直到1984年朱迈先妻子才获得新宁县法院“纯属错判”的一纸通知:朱迈先属于起义人员,且起义后表现良好,撤销原判,恢复朱迈先名誉。这就是“江上青和朱迈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但结局却是如此不同!  文中自然也提及诗作者与朱自清次子朱闰生(即《荷塘月色》中提到的“闰儿”)以及朱自清的妻弟武钟乾的“中学同班同学”关系,还具体引用了诗作者给朱闰生信中的话:“回忆少年时期常去你们家,看到令祖父小波[坡]老,再读背影一文感到分外亲切。”实际上,由于生活十分拮据,朱自清的二儿子朱闰生在当时的“扬州中学”只读到高中二年级就辍学了。他知道自己即使考进了大学,父亲也没有力量供给他,为了早点找份工作,他离开学校后先后做过小学教员、报馆职员。当他后来飞黄腾达、大红大紫的同学正在南京“江苏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里衣食无忧,弹吉他,做引体向上,学开汽车,看美国电影,自由自在参加学生运动、快快乐乐享受生活乐趣的时候,他早已自食其力,贴补家用,以便减轻祖父和父亲的负担。而他的二姐朱逖先,天资聪颖,同样为了减轻家庭负担,高中毕业后就做了一名教师。1944年8月在扬州突发疾病而亡,年仅22岁。八个月后,他的祖父、朱自清的父亲逝世,终年76岁。而他的妹妹、朱自清在扬州的三女朱效武,小学毕业就因家中经济困难,辍学在家,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不得不离乡背井,早早嫁人。  朱自清是一个十分率真、十分感恩的人, 无论什么时候,别人哪怕赞助他一些地砖、招待他一顿饭, 帮他一点忙,事无巨细,他都写在日记里。从他现存的公开日记中可以了解他一生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可以了解他的真正朋友和故旧。《两首诗里的三代世交情》的作者为什么不到朱自清的日记里去发现更多“三代世交情”的有价值的资料呢?  朱自清曾说他仅是一个“爱平静、爱自由的个人主义者”,“我觉得自己是一张枯叶,一张烂纸,在这个大时代里。”七十多年前,他还警告过那些“正在张牙舞爪”的人,要“先来多想想别人!”他们“在装别人的模样,别人的腔和势,为了抬高自己,装别人”,其实是“怪可怜”的,“这些人只是将自己丢进了垃圾堆!”  朱自清就是朱自清。他的散文《背影》已经成为陆、台、港、澳、星中文教材中的共同课文。为了朱先生的清白,为了朱先生的尊严,为了朱先生的气节,无论何时何地,任何人都不应将朱自清当做挡箭牌、遮羞布,更不要唱着“赞歌”,向他身上泼脏水!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更多
  这文章刚才读一遍,一时还不能记得许多。但字里行间的意思似乎表明,对其间种种关系了然于胸的作者要说的话怕是太多啦。什么时候能够说透,不清楚,呵呵呵。
  @小王先生200
07:52:00  这文章刚才读一遍,一时还不能记得许多。但字里行间的意思似乎表明,对其间种种关系了然于胸的作者要说的话怕是太多啦。什么时候能够说透,不清楚,呵呵呵。  -----------------------------  谢谢你阅读,意思都在文中。如果说透,这里还给发吗?有人什么都不怕,就怕真理!
  这个时代,已毫无气节可言。  能说真话,敢说真话,已经是凤毛麟角,悲乎。  作者如是扬州人的话,也为故乡有人敢“出声”而骄傲。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江泽民与谁三代世交?(图)
我的图书馆
江泽民与谁三代世交?(图)
江泽民与谁三代世交?(图)
江泽民和朱自清同为扬州人,在1988年朱自清诞辰90周年和1998年朱自清诞辰100周年时,江泽民两次为纪念朱自清题诗,记录和展示了江、朱两家三代的世交情谊。江、朱两家的情谊,不仅有朋友、同窗、师生之情,而且有共同奋斗的革命情谊,从中也折射出了中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
扬州旧城安乐巷27号,是一处坐西朝东的普通民居,为晚清所建,计三间两厢一对照,另客座两间,大门过道一间,天井一方。1930年春以后,朱自清一家三代在此居住了13年之久。如今徜徉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由江泽民题写的“朱自清故居”匾额和两首诗。&1988年,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为纪念朱自清诞辰90周年,题七律一首:&“背影名文四海闻,少年波〔坡〕老更情亲。&清芬正气传当世,选释诗篇激后昆。”&10年后的1998年,在朱自清诞辰100周年之际,江泽民又题五律一首:&“晨鸣共北门,谈笑少时情。背影秦淮绿,荷塘月色明。&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清淡传香远,文章百代名。”(两首诗均为扬州朱自清故居处资料。)&这两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江泽民对朱自清散文名篇的欣赏,和对其“清芬正气”的推崇。&不仅如此,在书写这些诗句时,同为扬州人的江泽民的思绪,或许也悄然飘至20世纪初期的老扬州,那由七拐八绕,枝枝蔓蔓,曲径通幽的扬州旧巷见证的江、朱两家绵延三代的交往情谊。&朱家自1903年迁居扬州,曾先后在扬州的天宁门街、弥陀巷、皮市街、琼花观、安乐巷等地居住。而江家是在1915年前后,迁至扬州城内居住的,先住在东关街田家巷附近,后迁至江家桥、东圈门等地居住。对于两家的交往,江泽民的七叔江树峰曾有诗曰:“散文背影重人伦,三代交谊可细论。我见圣陶前辈议,犹思才气广陵人。”(扬州朱自清故居处资料。)&江泽民的祖父江石溪与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字小坡)都出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交往甚密,为同庚好友。对于朱小坡,江泽民不仅熟悉,且分外亲切。1917年冬朱自清的祖母病逝,办完丧事后,他和父亲同车北返赴北京继续学业,在南京浦口车站与父亲分手时,有感而发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背影》。“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对于少年江泽民来说,却是时常能够见到的。江泽民与朱自清次子朱闰生(即《荷塘月色》中提到的“闰儿”),以及朱自清的妻弟武钟乾都是中学同班同学。江泽民与朱闰生两人经常一起结伴上下学、一起到对方家中完成功课。江泽民对朱闰生的祖父,自然是十分熟悉。江泽民曾经在给朱闰生的信中这样写道:“回忆少年时期常去你们家,看到令祖父小波[坡]老,再读背影一文感到分外亲切。”(扬州朱自清故居处资料。)儿时的记忆是深刻的,尽管岁月流逝,却总是难以忘怀。2006年,江泽民给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党委书记陈希致信,要将中学同学朱季和送给他的一幅手书《荷塘月色》转送给清华大学,信中再次深情地谈起了与朱自清一家的情谊:“我又回忆朱自清的父亲朱小坡和我的祖父江石溪是世交、朱自清和我父亲江世俊是扬州第八中学(扬州中学前身)同班同学。朱自清先生的有名散文《背影》所描绘的原型则是我们这些中学同学那时经常看到的。” 他说:“回忆起这么多往事,宛如昨日。这么多巧合和机遇,不由得使我想起把这幅字转送给清华大学,以表达我们浓浓的乡情。” (扬州中学校史馆资料。)&江泽民的父亲江世俊与朱自清是江苏省立第八中学同窗,两人同于1916年毕业。朱自清随即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开始了他艰辛的治学之路。江世俊高中毕业后到南通通明电气公司工作,担负起一家老小的生活重担。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尽管走的是不同的人生道路,但有一点两人是相同的,就是对正义正气的坚守。抗战爆发后,朱自清于日夜挥笔疾书“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署名右边加了一句“时远处有炮声”后,跋山涉水,步行入滇,到西南联大任教。抗战胜利后,他积极支持昆明学生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由于长期的困苦生活和工作劳累,朱自清患了严重的胃病。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的时候,他的病情也加重了,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的宣言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之后立即让孩子把面粉配给证退了回去。临终前,朱自清仍以微弱声音谆谆叮嘱家人要记住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始终保持了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可贵情操,为此毛泽东曾称赞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毛泽东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5页。)的骨气。江世俊在扬州沦陷后忍辱负重,积极支持自己的五弟江世雄、六弟江上青、七弟江树峰和长子江蛰君远赴皖东北进行革命事业,典卖家产以维持全家生计。朱自清宁死不领美国救援面粉的气概与江世俊生计艰难也支持亲人革命的行动,再现了那个时代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气节和坚持。&与江世俊、朱自清同为省立八中校友的朱自清胞弟朱物华,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和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也是江泽民在上海交通大学求学时的老师。由于两家有通家之谊,江泽民也称朱物华为“二叔”。日,江泽民再回上海交大时,特地躬身问候已95岁高龄的朱物华,并对他说:“朱老,代我问二婶好啊!”(《江泽民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江泽民对朱物华的尊重和关心,及其延续半个世纪的师生情,一直在上海交大传为佳话。&江、朱两家的情谊,不仅有朋友、同窗、师生之情,更有共同奋斗的革命情谊。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入侵,无数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难走上了革命道路,甚至献出了生命。九一八事变后,江泽民的六叔江上青以笔为刀枪,动员和唤醒了一大批革命群众和青年学生的斗志。这其中就有江上青的兄弟、子侄江世雄、江树峰和江蛰君、江泽民。朱迈先,是朱自清在早年散文《儿女》中提到的头生子阿九。七七事变后,朱迈先接受党组织派遣南下回到扬州老家,一面读书一面从事救亡运动和党的工作,朱家便成为中共地下党在扬州的一个聚会点。当时朱家住在安乐巷,江家住在东圈门,两家相距不过百十米。少年江泽民经常跟随六叔、七叔去朱家,耳濡目染接受了救亡图存、追求真理的革命教育。1937年11月,朱迈先参加了由江上青、陈素等人组织的“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简称“江文团”),溯长江而上2000余公里,宣传抗战,准备到武汉通过八路军办事处北上延安。在“江文团”离开扬州后,江泽民每有其叔江上青、江树峰及朱迈先行踪,常常悄悄告知当时与他同班同学的朱闰生,并转告他的祖父朱小坡,以免挂念。后来,江上青和朱迈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内忧外患、几度浮沉。连年的战乱和迁徙,使得江朱两家一度音讯中断。直到70年代,朱闰生从报上看到“一机部外事局副局长江泽民”的消息,才恢复了联系。此后,两人一直保持书信和电话来往。江泽民在任电子工业部部长时,还曾以“晚辈”和“学生”的身份到清华园去看望朱自清的第二任夫人、朱闰生的继母陈竹隐。 1988年朱自清诞辰90周年时,扬州市举办关于朱自清的纪念会和学术讨论会。为此,朱闰生写信请江泽民参加,并在信中向他提到了扬州将修复朱自清故居等有关事情。接信后,江泽民因公务繁忙不能与会,便复信给他,并作了一首七绝,就是前文提到的那首,以表示对朱自清的敬意。信中这样写道:“我因公务繁忙不克来扬参加纪念活动,现特附上纪念朱自清先生九十诞辰诗一首,以表心意。”“毛选四卷《别了,司徒雷登》一文歌颂了朱自清先生的民族气节。他所著《宋五家诗钞》、《十四家诗钞》为先生教学科研之力作。我虽非专攻文艺专业,但亦十分爱好。月前碰到您二叔朱物华教授,谈起家父与令尊及二叔在第八中学之情景,回忆往事,历历在目。”(扬州朱自清故居处资料。) 娓娓道来的是对朱自清人品、文品和著作的钦佩之情。&1998年,中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及清华大学筹备朱自清的百年诞辰活动时,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获悉此事,希望见一见朱自清的家属。于是,朱闰生从山西赶到北京。为此,江泽民为朱自清百年诞辰又欣然作了一首五律。其中的“晨鸣共北门,谈笑少时情”,讲的就是江泽民与朱闰生小时候一起读书、生活的往事。亲切之情,溢于言表。诗虽短而情更长,道不尽的是印在江泽民心中对朱自清的敬重亲切之情,对江、朱两家世交情谊的珍视。&朱自清作为一位爱国知识分子展现出的气节和高尚人格,给江泽民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日,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又提到了朱自清的气节,他说:“清华大学有着光荣的历史,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杰出人物。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朱自清先生写出了《荷塘月色》、《背影》等清新淡雅的著名文章,他铁骨铮铮,一身正气,宁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人民日报》日。)这里,江泽民要求年轻学子们学习和继承朱自清爱国主义的民族气节和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这也正是他一生的追求。
馆藏&25047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解密:江泽民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
○王德蓉&曹&阳
日08:34&&&来源:
【字号 】&&&&&
E-mail推荐:
原标题:两首诗里的三代世交情――江泽民缘何两次为纪念朱自清题诗
[摘要]江泽民和朱自清同为扬州人,在1988年朱自清诞辰90周年和1998年朱自清诞辰100周年时,江泽民两次为纪念朱自清题诗,记录和展示了江、朱两家三代的世交情谊。江、朱两家的情谊,不仅有朋友、同窗、师生之情,而且有共同奋斗的革命情谊,从中也折射出了中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
[关键词]江泽民;朱自清;题诗; 扬州
扬州旧城安乐巷27号,是一处坐西朝东的普通民居,为晚清所建,计三间两厢一对照,另客座两间,大门过道一间,天井一方。1930年春以后,朱自清一家三代在此居住了13年之久。如今徜徉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由江泽民题写的“朱自清故居”匾额和两首诗。
1988年,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为纪念朱自清诞辰90周年,题七律一首:
“背影名文四海闻,少年波〔坡〕老更情亲。
清芬正气传当世,选释诗篇激后昆。”
10年后的1998年,在朱自清诞辰100周年之际,江泽民又题五律一首:
“晨鸣共北门,谈笑少时情。背影秦淮绿,荷塘月色明。
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清淡传香远,文章百代名。”(两首诗均为扬州朱自清故居处资料。)
这两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江泽民对朱自清散文名篇的欣赏,和对其“清芬正气”的推崇。不仅如此,在书写这些诗句时,同为扬州人的江泽民的思绪,或许也悄然飘至20世纪初期的老扬州,那由七拐八绕,枝枝蔓蔓,曲径通幽的扬州旧巷见证的江、朱两家绵延三代的交往情谊。
朱家自1903年迁居扬州,曾先后在扬州的天宁门街、弥陀巷、皮市街、琼花观、安乐巷等地居住。而江家是在1915年前后,迁至扬州城内居住的,先住在东关街田家巷附近,后迁至江家桥、东圈门等地居住。对于两家的交往,江泽民的七叔江树峰曾有诗曰:“散文背影重人伦,三代交谊可细论。我见圣陶前辈议,犹思才气广陵人。”(扬州朱自清故居处资料。)
江泽民的祖父江石溪与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字小坡)都出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交往甚密,为同庚好友。对于朱小坡,江泽民不仅熟悉,且分外亲切。1917年冬朱自清的祖母病逝,办完丧事后,他和父亲同车北返赴北京继续学业,在南京浦口车站与父亲分手时,有感而发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背影》。“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对于少年江泽民来说,却是时常能够见到的。江泽民与朱自清次子朱闰生(即《荷塘月色》中提到的“闰儿”),以及朱自清的妻弟武钟乾都是中学同班同学。江泽民与朱闰生两人经常一起结伴上下学、一起到对方家中完成功课。江泽民对朱闰生的祖父,自然是十分熟悉。江泽民曾经在给朱闰生的信中这样写道:“回忆少年时期常去你们家,看到令祖父小波[坡]老,再读背影一文感到分外亲切。”(扬州朱自清故居处资料。)儿时的记忆是深刻的,尽管岁月流逝,却总是难以忘怀。2006年,江泽民给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党委书记陈希致信,要将中学同学朱季和送给他的一幅手书《荷塘月色》转送给清华大学,信中再次深情地谈起了与朱自清一家的情谊:“我又回忆朱自清的父亲朱小坡和我的祖父江石溪是世交、朱自清和我父亲江世俊是扬州第八中学(扬州中学前身)同班同学。朱自清先生的有名散文《背影》所描绘的原型则是我们这些中学同学那时经常看到的。”他说:“回忆起这么多往事,宛如昨日。这么多巧合和机遇,不由得使我想起把这幅字转送给清华大学,以表达我们浓浓的乡情。” (扬州中学校史馆资料。)
(责任编辑:孙琳、王新玲)
热点导航[新闻热词][社区互动]
&&&推荐新闻
&&& &|&|&& &&&& &&& |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热帖排行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 |? ?| ?|
?基础|||会议|||文献|||事件|||专题|||图集|||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歌颂战友情的诗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