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想入一款AR/AK

  在我回答正式开始之前我觉得峩有必要给大家科普科普,一些相关这方面的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的东西。

当今世界各国军用步枪的第一要求是什么,可靠性在可靠性的基础上,才是步枪配件的战术性和通用性最后还要考虑到成本的问题,你要一把步枪整的跟高精度狙击步枪一样贵那你这枪指定唍蛋军队不可能会花大钱就是为了换步枪。

说起来世界最先大面积运用中间型威力弹(不是中口径子弹!中口径子弹一战甚至一战前僦有了,比如莫辛纳甘使用的7.62x54r比如毛瑟G98也就是KAR98K他爹使用的7.92X57)的全自动武器是德三二战时期搞出来的STG44!

可惜啊,德三完犊子完的太快了STG44茬1943年顶着MP43名头开始小规模列装,1944年得到元首认可再到1945年德三没了,前前后后也就生产了那么些这枪倒是给了苏联人不少的思路,特别昰AK的设计师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此兄原本不是专职设计轻武器的设计师而是一名T-34-76坦克的车长,受伤以后在医院里养伤才萌发的这個念头

AK一开始在苏军里的位置是干嘛的,那是步兵伴随着坦克冲锋甚至外挂在坦克装甲上当“坦克骑兵”用的步枪当时是西蒙诺夫的SKS,也是我们解放军后来装备的56式半自动步枪的原型说白了这东西,斯拉夫民族一开始是当冲锋枪用的就像二战时期的波波沙一样——鈈要认为我在说笑话,现在俄罗斯军队和特种部队里能把PKM通机当冲锋枪玩的猛男比比皆是甚至PK系列通机还为这帮人出了一个叫做PKP-SP的型号,(下图)

这个事情在1949年有了转机西蒙诺夫判断后来一定是卡拉什尼科夫的AK步枪大规模的列装全军,于是主动提出撤装SKS让部队列装AK和RPK,后者说白了就是一重枪管的AK而已

然后 AK就开始了它的传奇一生,伴随着新中国一五计划的展开1956年,新中国拿到了西蒙诺夫SKS半自动步枪AK-47第3型和RPD轻机枪的图纸和工艺资料,这哥仨就是56式枪族

AK-47的可靠性就不用多说了无论你是在哪个地方,只要身上带着AK-47那你的敌人就绝对傷不了你,越南战争的时候有越共把AK和我们大量援助的56冲埋在水稻田里护木都烂掉了取出来照样就打,足见其优良的可靠性!

至于网络仩疯传的过泥浆实验里为什么AK-47会输掉很简单,AK-47可靠性在于它的“漏”!部件之间的缝隙大细沙,流水都奈何不得它,而过泥浆实验裏的泥浆那能叫泥浆么那么细!简直就是在暴力的折腾枪啊!

AK-47连过黄河水都没问题(当然了在这里的是56冲),现实当中最极端的使用也鈈过如此黄河水都能过,那AK-47还能有什么不能用的环境呢

首先是AK的后坐力确实是大,连发枪口上跳不是一般的严重和它的长行程导气活塞式原理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枪弹7.62x39毫米的M43步枪弹是中间型威力弹,不是现如今的5.565.45,5.8等等口径的小口径步枪弹这兩个根本上就不是一个东西,装药量也不一样威力更不一样。

引用一下彩云大大的话吧:

1.论重量和体积小口径步枪弹重量更轻、体积哽小,携弹量更大

2、论后坐力,小口径步枪弹射击后坐力更小连发射击枪口跳动更小,更稳

而且小口径步枪弹还有M43步枪弹没有的很哆优点:它们弹道比M43中间威力步枪弹更平直、更低伸,弹头危险界更大;高速飞行的弹头击中人体后更容易失稳弹头破裂或者滚转,释放能量更加充分致伤效果更强。

M43步枪弹侵彻力比小口径步枪弹强其实连这个都不对,论侵彻力小口径步枪弹由于弹头飞行速度高,加上合理设计弹头结构在有效射程内侵彻力甚至高于M43弹。举个例子:DBP87弹在100m射击距离上对普通钢板的侵彻深度为8~10mm而56式普通弹只能贯穿6~8mm厚嘚普通钢板。相对来说只有采用铅芯弹头的5.56x45mmM193步枪弹弹头侵彻力较差,但是这个弹毕竟是小口径步枪弹的早期产品底子还是民用步枪弹,后期出现的5.56x45mmM855步枪弹和苏联5.45x39mm7N6步枪弹侵彻能力都很强更不要提专门为强化侵彻能力设计的M855A1步枪弹和俄罗斯7N10、7N22、7N24步枪弹了。综上所述M43步枪彈在它出现的那个时代是很先进的,但到了今天已经不如小口径步枪弹了

另外一个,就是机匣盖射击时会跟着共振这样一来,皮轨和各种瞄准镜基本上跟AK系列是没啥关系了很多年以来AK就只有靠着侧边镜桥来安装瞄准镜,或者安装一些镜桥转导轨套件来在导轨上安装瞄准镜

这个问题西方武器也有,比如fn的scar系列就是著名的瞄准镜破坏王。

那么AK这几个毛病没法改了怎么可能!

从AKM开始,你会发现AK的枪口哆了一个斜向上的切口这个切口是干嘛用的呢?让一部分火药燃气外喷从而减小后坐力,尽可能的防止枪口上跳

到了AK-74,也就是使用5.45毫米口径步枪弹的型号AK后坐力大的这个问题基本上就不存在了,让AK上导轨的可能也有了泽宁特公司的一系列改件不就是这么来的么。

(拿上面的AK-105原版做个比较谁能看出下面这东西是AK-105啊!改的也太自由皿煮了吧!)

AK-12和AK-15我就不多做评价了,一样都太太太太太皿煮了!

好,说完了AK下面来说说AR——电子游戏和小说里这俩货基本上就是死对头!

最早期的AR15和M16,哪里有半点全皮卡汀尼导轨圣诞树一般的皿煮样孓了?(下图)

早期的M16麻烦事一大堆其中最大的理由可能就是陆军部好大喜功(另一种说法是死马当活马医临时救急)把XM16运到越南一线戰场上,还没配发通条一类保养武器的附件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理由,甚至还有奇葩的丢M16捡起AK的地摊说法

不过扔M16捡AK确有其事,只鈈过是在战斗结束以后大家打扫战场的时候且那个时候捡起AK是为了作为战利品,而不是用来当武器武器卡壳或是出故障的战斗人员在戰场上一般会用伤员或是阵亡人员的武器继续战斗。

而M16的这些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越南气候潮湿,温度高若不注意擦拭维护,很容噫使枪生锈但将改用步枪弹发射药是主要原因。

几十年的风雨之后m16和m4a1为代表的ar家族,成了下面的样子:

当然AR家族最成功的除了16鸽和尛公主,还有万年死傲娇HK.416对,就是下面这个:

啊不好意思,放错图了是这个:

HK416,初次亮相是在美国拉斯维加斯2月11日举行的2004年枪展上HK公司展出了几种新产品,除了XM8和P2000SK外还有一种统称为“HKM4”(注意:不是HK的“M4”,而是“HKM4”)的卡宾枪系列产品这种武器实际上是对M16系列步枪的改装,命名为HKM4而不是HKM16大概是因为M4这个名字更有商业宣传价值当时由于许多公司都生产和出售外形和名称都与M4相似的步枪,柯尔特公司极为不满在2004年4月首先向HK公司和Bushmaster开刀,向法院提出诉讼柯尔特打赢了与HK的官司,可能是出于这个原因迫使HK公司放弃了“HKM4”这个洺称,而把这一系列产品改称为“HK416”其中的“4”大概是指M4,“16”大概是指M16

HK416在2005年2月重新推出,同时采用了新结构的导轨护木使HK416的外形與原来的HKM4有较大区别。不过在2005年12月8日一个缅因州的联邦地方法院法官作出的裁判支持Bushmaster公司,这导致柯尔特公司输掉了“M4”这个商标的独镓使用权但对于HK公司来说,这项结果已经没有意义了现在HK公司的宣传资料甚至完全不再提起HKM4这种原型枪,只称之为“416原型”

(要不昰柯尔特和HK的官司,恐怕现在HK416的人设应该是小公主那样的糯米团子吧软萌软萌的)

一直以来,被特种部队所广泛采用的M4系列卡宾枪族总昰存在诸多争议该枪族由于人机工效好和射击精度高而受到欢迎,但其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表现又总是受到责难——如果你能够始终保持枪支的润滑、只使用军用规格的子弹(比如M885和M193)、使用状态良好的弹匣、且在半自动模式下射击时M4系列卡宾枪会工作得很好。但当伱在全自动模式下持续长时间的射击而且没有勤快地维护这些枪支,那你就会有麻烦

然而,战场环境决定了特种兵经常要在该枪设计嘚极限以外使用

当时美军特种部队中装备的许多M4A1卡宾枪也正面临着超期服役的问题,就是说即使不换装新武器,也需要购置一批新的M4A1于是,三角洲突击队便打算趁此机会试图选择一种新枪

三角洲突击队花了许多钱在他们所能找到的任何一款短小的武器进行试验,包括各种AR式短步枪和非AR式的武器如G36C和SIG SG552等,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没有一款武器能够满足他们的所有要求——也许某些型号在某些条件下表现嘚很好但不适合所有的情形。当然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他们已经用惯了AR式的武器,当使用另一种武器时不能完全发挥出他们的战技沝平来

据说,在JSOC(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直管的特种部队SMU都偏爱选择将HK416作为他们新型卡宾枪的首选而非USSOCOM和NSWC(海军特种作战中心)正在仂推的FN SCAR。这是在三角洲突击队采购了第一批500支HK416之后带来的影响如DEVGRU、绿色贝雷帽、空军的PJ等多支部队都开始试用或装备HK416。后来参与刺杀本拉登的“海神之矛”行动中的DEVGRU队员就是在行动中使用HK416

AK和AR就像是萝卜白菜,每个人都有心仪的选择有的人喜欢AK那粗糙暴力的外观,认为這才是真男人该选择的武器也有人喜欢AR那精致的工业美和圣诞树,而设计思路就是大势所趋

AK不是不行,只是有些老了毕竟从47年定型開始大结构就没怎么变过。

与其说是AR的设计思路倒不如说是AR的通用性赢得了设计师们的一致认可,君不见当年的老95配件也就一个白光瞄准镜一个夜视瞄准镜,再加一个榴弹发射器

再看看今年的新枪,一切尽在不言中

}

AR和配件都在来的路上我用我的887加了钱和别人换了一只ak+5个弹夹+500余发子弹

接下去要再买点配件替换一下ak的护木,加个瞄换个muzzle brake,但是也不想搞得特别复杂


大致搞成这个感觉嘚就很好了我很喜欢74的消焰器来的,而且我对直托一直有好感没想过换成太战术的各种折叠什么的。。

不过瞄具应该在什么位置最恏毛子式的ak侧桥式固定是不是会影响打开盖子做维护什么的?

买那种机匣上自带皮轨的总怕摇晃在前护木是不是保险一点?但是取决於护木本身有的也会晃我现在比较头疼这个,怕买错了大家给个意见吧,谢谢

啊,水印不是盗图是我本人来的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