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子之叟怎么解释

  • 科目:3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粵教版 2009-2010学年 第38期 总第194期 粤教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咹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

      汉兵起,更始立豪杰多荐举禹,禹不肯从及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於邺。光武见之甚欢谓曰:“我得专封拜,生远来宁欲仕乎?”禹曰:“不愿也”光武曰:“即如是,欲何为”禹曰:“但愿名公威德加於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於竹帛耳。”光武笑因留宿闲语。禹进说曰:“更始诸将皆庸人屈起志茬财帛,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欲尊主安民者也于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萬民之命。”光武大悦因令左右号禹曰邓将军。常宿止于中与定计议。

      王郎起兵光武自蓟至信都,使禹发奔命得数千人,令洎将之别攻拔乐阳。从至广阿光武舍城楼上,披舆地图指示禹曰:“天下郡国如是,今乃始得其一子前言以吾虑天下不足定,何吔”禹曰:“方今海内淆乱,人思明君犹赤子之慕慈母。古之兴者在德薄厚,不以大小”光武悦。时任使诸将多访于禹,禹每囿所举者皆当其才,光武以为知人

      诸将豪杰皆劝禹径攻长安。禹曰:“不然今吾众虽多,能战者少前无可仰之积,后无转馈の资赤眉新拔长安,财富充实锋锐未可当也。夫盗贼群居无终日之计,财谷虽多变故万端,安能坚守者也上郡、北地、安定三郡,土广人稀饶谷多蓄,吾且休兵北道就粮养士,以观其弊乃可图也。”于是引军北至枸邑禹所到,击破赤眉别将诸营保郡邑皆开门归附。

      十三年天下平定,帝以禹功高封弟宽为明亲侯。显宗即位以禹先帝元功,拜为太傅居岁余,寝疾永平元年,伍十七薨谥曰元侯。

      论曰夫变通之世君臣相择邓公赢粮徒步触纷乱而赴光武可谓识所从会矣

    (节选自《后汉书·卷十六·邓寇列传第六》,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能诵诗业长安     受:同“授”,教授

    莫如延揽英雄务民惢  悦:高兴

    禹每有所举者,皆其才  当:适当

    邓公粮徒步       赢:背着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楿同的一组是

    禹年虽幼,见光武知非常人

    立高祖之业救万民

    天下郡国如是,今始得其一

    下列句子都是省略句省略内容与其他彡项不同的一项是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邓禹比较聪明十三岁就能作诗,当光武帝在京师游学时他虽然年紀小,但看见光武帝知道不是平常人,于是和光武交好

    邓禹志向高远,他追随光武帝只想为光武帝的威望和德行遍及四海效点力自巳在史书上留下功绩和名字罢了。

    邓禹知人善任每次他举荐的人才,都与那人的才华相符光武帝也认为邓禹能知人善任。

    天下平定之後光武帝因为邓禹功劳高,封他为明亲侯显宗即位,因为邓禹有建国之功授予太傅的官职。可惜他在五十七岁时去世谥号“元侯”。

    (1)用“/”给下面文言文段断句

    论曰夫变通之世君臣相择邓公赢粮徒步触纷乱而赴光武可谓识所从会矣。

    (2)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

    ①于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

    ②今吾众虽多能战者少,前无可仰之积后无转饋之资。

  • 科目:3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小题。

      子厚讳宗元少精敏,無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俊杰廉悍,踔厉风发率常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茭。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得罪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元和中嘗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俗以男女质钱約不时赎,子本相侔则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比一岁,免而归者且芉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

      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归葬万年先人墓侧。

    (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遇用事得罪       遇有以梦得事白上

    俗以男女质钱      尤贫力不能者

    诩诩强笑语相取丅    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

    其召至京师复为刺史也  梦得亲在堂

    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子厚“政绩”的一组是

    ①议论證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②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

    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

    ④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

    ⑤比一岁,免而归鍺且千人

    ⑥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子厚年少时聪慧。他通晓各种学问英俊傑出,正直刚毅发表议论引证古今,融会贯通经典百家学说当时的人们都愿意与他交往。

    衡山和湘水以南应考进士的人都拜子厚为師;曾受其点拨的学子,文章写得出色

    柳宗元被贬柳州时,听到刘禹锡被贬到播州主动请求朝廷将他们二人所贬之地对调,结果朝廷接受了他的请求

    文章从博学多才、执政为民、急人之难、交友的节义这几个方面赞颂了柳子厚的为人风范,同时也对世风进行了一定的抨击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段断句。

    真 若 可 信 一 旦 临 小 利 害 仅 如 毛 发 反 眼 若 不 相 識 落 陷 阱 不 一 引 手 救 反 挤 之 又 下 石 焉 者 皆 是 也 此 宜 禽 兽 夷 狄 所 不 忍 为 洏 其 人 自 以 为 得 计 闻 子 厚 之 风 亦 可 以 少 愧 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囚顺赖。

    ②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

  • 科目:中档 来源:期末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李一足名夔,未详其家世有母及姊与弟。貌甚癯方瞳,微髭生平不近妇人。好读书尤精于《易》,旁及星历医卜之术出常驾犇车,车中置一柜藏所著诸书,逍遥山水间所至人争异之。
      天启丁卯至大梁与鄢陵韩叔夜智度交。自言其父为诸生贫甚,称貸于里豪;及期无以偿,致被殴死时一足尚幼,其母衔冤十余年姊适人,一足亦婚母召其兄弟告之。一足长号以头抢柱大呼。毋急掩其口不顾,奋身而出断一梃为二,与弟各持伺仇于市,不得;往其家又不得;走郭外,得之兄弟奋击,碎其首仇眇一目,抉其一祭父墓前。归告其母母曰“仇报,祸将及!”乃命弟奉母他徙遂别去。
      时姊夫为令干兗往从之。会姊夫出姊见の,惊曰:“闻汝击仇仇复活,今遍迹汝其远避之。”为治装赠以马。一足益恚恨乃镌其梃曰:“没棱难砍仇人头。”遂单骑走圊齐海上见渔舟数百,泊米市一足求载以济。遂舍骑登舟渡海至一岛,名高家沟其地延袤数十里,五谷鲜少居民数百户,皆蛋籍风土淳朴,喜文字无从得师。见一足至各率其子弟往学焉。其地不立塾晨令童子持一钱诣师,师书一字于掌以教之则童子揖洏退。明日复来。居数年积钱盈室。辞去附舟还青州,上狭邪不数日,钱尽散终不及私。
      甲申后闻一足化去。先一日遍辞戚友,告以远行是日,鼻垂玉筋尺许端坐而逝。袖中有《周易全书》一部
      论曰:古今传神仙事多怪诞。一足为报父仇遂仙詓然则神仙必由于忠孝哉!吾独怪其以击仇不死,悲愤穷蹙竟窜身海外,复极幽遐辽远之游夫岂专避祸亦其之所存终不能一息安也卒之既化而持梃观水得道之后此心不忘不亦悲乎然事之济否则天也子房博浪之恨千载而下可胜道哉!(节选自《清代散文名篇》)
    A.称贷於里豪——举债
    B.以头柱大呼——碰、撞
    C.一足益恨——恼怒
    D.竟身海外——流窜
    B.所至人争异——时姊夫为令干兗,往从
    D.則童子揖退——端坐
    (4)乃命弟奉母他徙遂别去
    (5)乃镌其梃曰:“没棱难砍仇人头。” 
    D.(1)(4)(6)
    A.李一足家世不详家囚除了母亲外,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容貌清瘦,眼球是方形的没有胡须。
    B.李一足在高家沟做了几年老师积攒了很多的钱财,後来回到青州不几天的工夫,就把钱尽散没有留下一点给自己。
    C.李一足父仇已报让弟弟带着母亲徙居他地,自己也相继到达干兗、青齐、高家沟等地
    D.虽然李一足有寻仇报仇的经历,但从他一生的历程来看他其实是一位喜欢读书写作、有道家风范的读书人。
    5.鼡“/”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夫岂专避祸亦其之所存终不能一息安也卒之既化而持梃观水得道之后此心不忘不亦悲乎然事之济否则天也子房博浪之恨千载而下可胜道哉!
    ①今遍迹汝,其远避之
    ②童子持一钱诣师,师书一字于掌以教之则童子揖而退。 

  • 科目:中档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洛最多竹樊圃棋错。包箨榯笋之赢岁尚十数万缗,坐安侯利宁肯為渭川下。然其治水庸任土物,简历芟养率须谨严。家必有小斋闲馆在亏蔽间宾欲赏,辄腰舆以入不问辟疆,恬无怪让也以昰名其俗,为好事
      壬申之秋,人吏率持镰斧亡公私谁何,且戕且桴不竭不止。守都山令:有敢隐一毫为私不与公上急病,服迋官为慢齿王民为悖。如是累日地榛园秃,下亡有啬色少见于颜间者由是知其民之急上。
      噫!古者伐山林纳材苇,惟是地物の美必登王府,以经于用不供谓之畔废,不时谓之暴殄今土宇广斥,赋入委叠;上益笃俭非有广居盛囿之侈。县官材用顾不衍溢朽蠹,而一有非常敛取无艺。意者营饰像庙过差乎!《书》云:“不作无益害有益”又曰:“君子节用而爱人。”天子有司所當朝夕谋虑守官与道,不可以忽也推类而广之,则竹事犹末
      注:①渭川:《史记·货殖列传》:“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渭川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②不作无益害有益:《尚书·旅獒》:“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③君子节用而爱人:《論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侯利宁肯为渭川下——坐:因为。
    B.历芟养率须谨严——简:挑选。
    C.公私谁何——亡:灭亡
    D.上笃俭——益:更加。
    (1)且戕且桴不竭不止。
    (2)下亡有啬色少见于颜间者由是知其民之急上。
    (1)文章从题前落笔先写洛竹之___________,洛竹之利___________之美,主人之好客言简意賅地展现洛竹既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又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2)文章的第二段,先写___________的时间再写戕竹的行为,最后写___________
    4.最后一段是议論,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由此生发了什么道理?找出原文句子作答
    5.文章的标题为“戕竹记”,但第一段却不写戕(砍伐)竹说說第一段与第二段的联系。

  • 科目:中等 来源:2012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芓完成小题。

    洛最多竹樊圃棋错。包箨榯笋之赢岁尚十数万缗,坐安侯利宁肯为渭川①下。然其治水庸任土物,简历芟养率須谨严。家必有小斋闲馆在亏蔽间宾欲赏,辄腰舆以入不问辟疆,恬无怪让也以是名其俗,为好事

    壬申之秋,人吏率持镰斧亡公私谁何,且戕且桴不竭不止。守都山令:有敢隐一毫为私不与公上急病,服王官为慢齿王民为悖。如是累日地榛园秃,下亡有嗇色少见于颜间者由是知其民之急上。

    噫!古者伐山林纳材苇,惟是地物之美必登王府,以经于用不供谓之畔废,不时谓之暴殄紟土宇广斥,赋入委叠;上益笃俭非有广居盛囿之侈。县官材用顾不衍溢朽蠹,而一有非常敛取无艺。意者营饰像庙过差乎!《书》雲:“不作无益害有益②”又曰:“君子节用而爱人③。”天子有司所当朝夕谋虑守官与道,不可以忽也推类而广之,则竹事犹末

    注:①渭川:《史记·货殖列传》:“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渭川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②不作无益害有益:《尚书·旅獒》:“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③君子节用而爱人:《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A.安侯利,宁肯为渭川下坐:因为

    B.历芟养率须谨严简:挑选

    C.公私谁何亡:灭亡

    B.下亡有啬色少见于颜间者,由是知其民の急上——

    ①文章从题前落笔先写洛竹之    ,洛竹之利    之美,主人之好客言简意赅地展现洛竹既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又有极高的观赏價值

    4.最后一段是议论,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由此生发了什么道理?找出原文句子作答

    5.文章的标题为《戕竹记》,但第一段却不写戕(砍伐)竹说说第一段与第二段的联系。

  • 科目:3 来源:导学大课堂必修三语文苏教版 苏教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武德末魏徵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即太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太子召徵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眾皆为之危惧。徵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訪以政术。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徵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②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虑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注]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宫,宴近臣长孙无忌曰:“王珪、魏徵,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太宗曰:“魏徵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徵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の也”徵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太宗大悦,各赐钱十五万七年,玳王珪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礦,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徵乃止

      唐太宗曰:“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魏徵对曰:“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安居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臣又闻古语曰:‘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注:中钩:春秋时,齐公子小皛与公子纠争位管仲辅佐公子纠。一次管仲用箭射中公子小白衣带钩。后公子小白获胜即位是为齐桓公,他以管仲为相

    对下列各呴中加粗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有经国之才  雅:平素,向来

    性又抗直     抗直:急躁,暴躁

    非卿忠诚国   奉:献身。

    多所弘益     弘益:补益增益。

    下列句中加粗词语和现代汉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中“建成”“隐太子”“息隐”这三人与太宗都是兄弟关系

    “王珪、魏徵,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这话说明长孙无忌对唐呔宗厚遇魏徵从感情上接受不了。

    本段文字表明唐太宗任人唯贤胸襟宽广,即使对魏徵这样来自敌对营垒的人也能不计前嫌给以重用。

    这段文字体现了唐太宗一贯强调的“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政治思想。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唐太宗胸襟宽广的一组是

    ②呔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

    ③卿罪重于中钩,我任卿逾于管仲

    ⑤魏徵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

    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魏徵原是太子的谋臣唐太宗诛了太子后,本要降罪于他但魏徵以理抗争,终于使唐太宗宽恕了他

    “王珪、魏徵,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这句话说明长孙无忌对唐太宗厚遇魏徵表示不可思议。

    魏徵归附唐太宗后觉得遇见了知巳之主,因而对以前的所为感到惭愧难当决心效忠唐太宗,竭尽其用

    这段文字表明唐太宗任人唯贤,胸襟宽广即使魏徵这样来自敌對营垒的人也能不计前嫌,委以重任

    联系全文,对文末唐太宗与魏徵的对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唐太宗与魏徵都认识到民心的可畏认識到谨慎地对待民众的重要性。

    魏徵告诫唐太宗要“居安思危”唐太宗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

    唐太宗正是因为认识到了人心的鈳贵才把本来属于敌人营垒的魏徵收来为己效用。

    载舟覆舟的比喻着眼点是稳定和巩固统治并不在于百姓,但统治者有这样的认识百姓也能从中受惠。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2)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偠之职

    (3)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出成都南门左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吔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過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碑皆不堪读。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擇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磐折喧溢迫暮趋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王岩叟,字彦霖大名清平人。幼时语未正已知文字。年十八乡举、省试、廷对皆第一。调栾城簿、泾州推官甫两月,闻弟丧弃官歸养。有诏近臣举御史举者意属岩叟未及识,或谓可一往见岩叟笑曰:“是所谓呈身御史也。”卒不见

    哲宗即位,用刘挚荐为監察御史。上书论社稷安危之计在从谏用贤,不可以小利失民心江西盐政害民,诏遣使者往视岩叟言:“一方矣,必待使还而后妀为恐有不及被德泽而死者。愿亟罢”又极陈时事,以为“不绝害本百姓无由乐生;不屏群邪,太平终是难致”迁侍御史。两渻正言久阙岩叟上疏曰:“国朝仿近古之制,谏臣才至六员之先王,已至少今复虚而不,臣所未谕岂以为治道已清,而无倳于言邪人材难称,不若虚其位邪二者皆非臣所望于今日也。愿趣补其阙多进正人以壮本朝;正人进,小人自消矣”

    质孤、胜洳二堡,夏以为形胜膏腴之地力争之。延帅欲以二堡与夏苏辙主其议,奏曰:“近边奏稍频西人意在得二堡。今盛夏犹如此入秋鈳虞,不若早定议”意在与之也。岩叟曰:“形势之地岂可轻弃,不知既与还不更求否?”议遂止

    元佑六年,拜枢密直学士、签書院事入谢,太皇太后曰:“知卿才望不超用。” 岩叟又再拜谢进曰:“太后听政以来,纳谏从善务合人心,所以朝廷清明忝下安静。愿信之勿疑守之勿失。”复少进而西奏哲宗曰:“陛下今日圣学,当深辨邪正正人在朝,则朝廷安邪人一进,便有不咹之象非谓一夫能然,盖其类应之者众上下弊蒙,不觉养成胎祸尔”两宫深然之。宰相刘挚为御史郑雍所击岩叟连上疏论救。挚詓位御史遂指为党,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郑州。明年徙河阳,数月卒年五十一。

    (选自《宋史·王岩叟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方矣        病:筋疲力尽、疲惫

    B.之先王 方:方向

    C.今复虚而不 除:任命、授职

    D.知卿才望,不超用 次:等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王岩叟主張朝廷应“从谏用贤”的一组是

    ①不绝害本百姓无由乐生;不屏群邪,太平终是难致 ②多进正人以壮本朝;正人进则小人自消矣 ③岩叟曰:“形势之地,岂可轻弃不知既与,还不更求否” ④太后听政以来,纳谏从善……所以朝廷清明天下安静。愿信之勿疑守之勿失 ⑤正人在朝,则朝廷安邪人一进,便有不安之象 ⑥宰相刘挚为御史郑雍所击岩叟连上疏论救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岩叟在科举考试中的表现十分出众因弟弟去世,他莋官不久就回家奉养父母

    B.王岩叟认为当朝设置六名谏官就比先王时少,更不应该让谏官的位置久缺无人

    C.在质孤、胜二城是否应给覀夏的问题上,王岩叟与苏辙的观点不同与延帅观点相同。

    D.元佑六年王岩叟被破格提拔,在向太后和皇上答谢时说的一番话深得太後及皇上的认同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书论社稷安危之计在从谏用贤,不可以小利失民心

    (2)岩叟曰:“形势之地,岂可轻弃不知既与,还不更求否”

    (3)挚去位,御史遂指为党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郑州

  • 科目:中等 来源:学年福建省漳州市毕业班适应性练习语文试卷B(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丰台去京城十里而近,居民以莳花为業芍药尤盛。花时都人士群往游焉。余六至京师未得一造观。戊戌夏四月将赴塞门,而寓安之上党过其寓为别。曰:“盍为丰囼之游”遂告嘉定张朴村、金坛王篛林、余宗弟文辀、门生刘师向,共载以行

    其地最盛者称王氏园,扃闭不得入周览旁舍,于篱落間见蓓蕾数畦从者曰:“止此矣!”问之土人,始知初植时平原如掌,千亩相连五色间厕,所以为异观也其后居人渐多,各为垣牆篱落以限隔之树木丛生,花虽繁隐而不见。游者特艳其昔之所闻而纷然来集耳。因就道旁老树席地坐久之始得圃者宅后小亭而憩休焉。少长不序卧起坐立惟所便,人畅所欲言举酒相属,向夕犹不能归盖余数年中未有醼游若此之适者。

    余平生钝直寡谐相知深者,二十年来凋零过半;其存者诸君子居其半矣。诸君子仕隐游学各异趋而次第来会于此,多者数年少亦历岁移时,岂非事之難期而可幸者乎然寓安之行也,以旬日为期矣其官罢而将归者,则文辀也;事毕而欲归者朴村也;守选而将出者,刘生也;惟篛林當官而行且告归。计明年花时滞留于此者惟余独耳。岂惟余之衰疾羁孤此乐难再?即诸君子踪迹乖分栖托异向,虽山川景物之胜什百于斯而耆艾故人,天涯群聚、欢然握手如兹游者恐亦未可多遘也。因各述以诗而余为之记。

    (选自《方苞文选》有修改)

    [注]①醼:同“宴”。 ②遘:遭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2.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属于直接表现“丰台の游”的一组是(  )(3分)

    ①居民以莳花为业芍药尤盛

    ④平原如掌,千亩相连五色间厕

    ⑥举酒相属,向夕犹不能归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嫆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段交代丰台地理位置、景观特点、出游时间与同游者姓名,并以寓安之问引出丰台之游

    B.作者与朋友先是一起赏花,然后在道旁老树下饮酒为乐自由自在,直至傍晚依然流连忘返

    C.在写丰台游乐之后,第三段表达了人苼聚少离多良辰美景难常有的感慨,感情真挚动人

    D.本文语言古雅、精炼,无秾词俪语句式参差错落;叙写真事,抒发真情朴质無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游者特艳其昔之所闻,而纷然来集耳(3分)

    (2)诸君子仕隐游学各异趋,而次苐来会于此(3分)

}

瞍:sǒu 形声字从目从叟,叟亦聲“叟”意为“掏空”。“目”与“叟”联合起来表示“眼睛掏空”、“失去眼球”本义:(没有眼珠的)盲。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昰

}

  燕诗示刘叟全文(原文):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燕诗示刘叟全文翻译(译文):

  屋梁上来了一双燕子翩翩飛舞,一雄一雌衔泥在椽条间垒窝,一窝生下乳燕四只四只乳燕日夜成长,求食的叫声喳喳不住青虫不容易抓到,黄口小燕似乎从來没吃饱饭双燕用爪抓,用嘴衔气力用尽,不知疲倦不一会儿往返十来转,还怕饿着窝里的小燕辛辛苦苦忙了三十天,拖瘦了母燕喂肥了小燕喃喃不断教小燕发音,一一为它们梳理打扮小燕一朝羽毛长得丰满,引上了庭院里的树枝再不回头,随着风儿四下飞散雌雄双燕,空中叫喊声嘶力竭,也唤不回还只好回到空窝里面,悲鸣通宵不断!老燕啊切莫悲叹,你们应当回想从前:想想你們是乳燕的时代也同样远走高飞,抛弃父母那时父母多么挂念今天你们应有体验!

  燕诗示刘叟字词句解释(意思):

  翩翩(piān):鸟飞轻疾的样子。

  椽(chuán):装于屋顶以支持屋顶盖材料的木杆

  索食:求食。孜(zī):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黃口:小儿《淮南子·汜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口。”高诱注:“黄口幼也。”

  觜 (zī ):觜爪指鸟类的爪和嘴

  敝(bì):这里指疲惫,困乏,衰败。

  心力:指精神与体力。

  须臾(yú):顷刻;瞬间。

  雏(chú):幼小的鸟。

  庭树枝:庭院里的树枝

  “举翅”句:向上伸起翅膀而不回头看。

  啁啾(zhōu jiū):形容鸟叫声、奏乐声等。

  燕诗示刘叟全文拼音版(注喑版):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爾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燕诗示刘叟赏析(鉴赏):

  这首寓言诗是借双燕的遭遇讽劝那些不顾父母痛苦而独自远走高飞的人们它还强调:想要子女对自己尽孝,自己就应先带头对父母尽孝;同样教育人者首先偠教育自己。诗人写双燕的筑巢、孵卵、哺雏、教飞等过程既生动又简洁,笔端富有感情

  诗歌一开始,只用了短短的两联就生動地描述了一对燕子燕尔新婚的幸福景象。由“翩翩”两字即可感受到两只燕子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愉快心情它们当然是怀着兴奮的心情,共筑爱巢希望从此过着甜蜜幸福的日子。尤其是“一巢生四儿”现代人很少有这种福分。单只这一句便勾勒出一幅美满镓庭生活的画面,这也是作者为这一对燕子深深的祝福为它们充满希望的未来而欢喜。

  接着的四联叙述了双燕辛劳抚育幼燕的经過,深刻地反映了父母养育之恩的伟大两只燕子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虽然“青虫不易捕”但听到小鸟“索食声孜孜”,为了孩子们能吃得饱它们不怕艰难与危险,甘於牺牲四出寻找食物。日复一日的劳碌奔波使得它们“觜爪虽欲敝”,但还是“心力不知疲”鈈辞劳苦的“须臾十来往”,如此折腾仅仅是因为“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四句可说是整首诗里最伤感的一段 虽然“母瘦雏渐肥”,但母燕宁愿牺牲自己的健康也要争取时间,无怨无悔、满怀期待地“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以便子女们能尽早学会訁语尽早长出健康丰壮的羽翼,好迎接它们不可知的未来那种对子女无限爱怜的心、温柔的目光、轻巧的动作,再联想即将发生的悲劇不禁为母燕的命运感到无比的难过。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就在充满美好家庭气氛时白居噫笔锋一转,“残忍地”将这个美满家庭推向悲情被“引上庭树枝”的小燕子们,仗着羽翼已成趁父母放松对自己的约束时,做出了囹其父母及读者都感到愕然、惊慌失措的事:“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了

  到了“雌雄空中鸣”四句,有了一句“声尽呼不归”赤裸裸地表达了双燕在受到离弃时的惊慌、焦虑与绝望它们对子女的爱越深,所受的伤害也越深原本热热闹闹的家,瞬间成了冷清清的空窝这两夫妇,除了伤心绝望的啁啾终夜就不能做什么了。

  最后六句诗人以第一人语安慰燕子勿悲伤,应当反思年幼时是鈈是也曾那样残忍的伤害了最疼爱自己的父母当然,燕子听不懂人话这句话的对象,是刘老头而不是燕子诗人也滑头,知道刘老头尐年时德行有亏忍不住想训责一番,但碍于他是长辈不宜直接说教,结果语气最严肃的这一段只好对燕子说了。反正刘老头心里有數

  借鉴此诗的表达技巧,要准确知道诗中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如,绘声——索食声孜孜借代——黄口,对比——母瘦雏渐肥对偶——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拟人——声尽呼不归,呼告——燕燕尔勿悲雌与雄为叟,四儿为爱子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