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志书法家靳建华作品可以出境吗

您的位置: &
0039 辛未(1931年)作 行书 立轴 水墨纸本
图片中的放大镜,支持鼠标滚轮缩放区域大小图片中的放大镜,支持鼠标滚轮缩放区域大小
下载登录app
随时随地掌握最新预展
随心所欲尽享便捷功能
浙江长乐 其余拍卖专场
艺术家推荐
开通大图精览服务,给你不一样的看图体验!
业务合作: /837
责任编辑: 张天宇010-
拍卖图录公众号
拍卖图录APP靳志()河南开封人。清光绪二十四进士(1903)。曾留学英国、法国,归国后历任总统府秘书,国民政府秘书,曾反袁称帝,追随孙中山,出使英、法、荷、比诸国。解放后,任河南文史馆馆员,省人民代表、省政协委员。书法宗晋,擅章草,风格典雅古秀,曾为毛泽东主席书写作品,常与昌鹤亭、江庸、张伯英等诗人唱和。著有《居易斋诗存》十四卷,《居易斋诗余》一卷,《居易斋文存》一卷。……
靳志画家指数
人物类别:
专业类别:
感谢博宝艺术网
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 感谢博宝
金榜题名是我奔向艺术彼岸的起跑线。
感谢博宝艺术网搭建这么好的平台。
线下拍卖作品
博宝热门推荐河南最后一个进士靳志及其书法
20世纪80年代,友人父亲(加拿大籍华人)受朋友之托,询问靳志及家人的情况。当时,我对靳志一无所知,便拜访于安澜先生,拿出信件请先生提供线索。这真是问对了人了。原来于安澜先生住在开封花井街时,与靳志的居处只有几十步的路,两人经常口说手谈。于安澜先生向我简单介绍了靳志的生平后,送我靳志为其书写的四条屏,让我研究研究。我知道靳志的故居后,便去打听其后代的下落。才得知故居早已无后代人居住,热心的邻居告诉我:靳志家只有一个“老五”在开封,住在某某小街某某号。到了那里,吃了闭门羹,但处处有热心人,又告诉我“老五”在开封市计算机研究所工作。于是我又到了研究所,“老五”正在给别人修计算机。得知我的来意后,立即放下活计,讲了讲他所知道的父亲的情况。因为他最小,所以知道得不多;但他的哥哥姐姐们大都在美国,加拿大的那个华侨可以与他的哥哥姐姐们联系。我的友人的父亲酷爱书法,回祖国开封看望儿子时,我曾请开封的一些书法家书写诗词相赠,其中有一幅是开封书法协会的负责人之一靳选所书写的。友人的父亲回加拿大后,用重金一一加以裱糊添框,陈列在家中。加拿大的一位靳志的故友,看到靳选的字后,便想起了靳志,来探听靳选是否是靳志的后代。“老五”说,不是;靳选向他父亲学过书法,但是他父亲只承认桑凡(开封有名书法家)这一个学生。后来,我才知道在“文化大革命”时,靳选在高压下曾违心地“揭发”过靳志。又听说,毛泽东主席赴苏联时,斯大林曾问起过靳志,因此毛泽东主席回国后打听过靳志,靳志也给毛泽东主席写过书法。
靳志著有《居易斋诗存》十四卷,《居易斋诗余》一卷,《居易斋文存》一卷。此是他为于安澜先生书写的行书四条幅,条幅录写其《居易斋诗存》中的一首诗及书写当时的个别新作。条幅后面的“靳仲云行书屏”几字为于安澜先生所书写。
由此,我对靳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面的材料我忘了是从什么地方、什么报刊书籍上摘抄下来的,但比网上所有对靳志介绍的材料都要详细得多,特录下,以飨同好:
靳志(),字仲云。清朝光绪二十九年丁酉(1903)进士。1903年毕业于北京京师大学堂译学馆。1905年被北洋政府派往英国、法国留学,学习工业及政治经济学,在法国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2年回国,任袁世凯总统副秘书兼礼官。1913年至1914年,任北洋政府驻荷兰大使馆一等秘书,参加过国际禁烟会议,因联名电促袁世凯总统退位,被撤职回国。1919年至1921年,任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代办、华盛顿会议代表团秘书,参加过国际财政会议。后因与上级不睦,自请回国。1926年,他任南京国民党政府外交部交际科科长,不久升任秘书,参加接收威海卫会议。同年,由胡汉民、王宠惠介绍,由同盟会员转为国民党员。
1937年至1939年,靳志任国民党河南省政府秘书兼代秘书长。1940年由程潜推荐任西安天水行营顾问、中将参议。1941年至1949年他重回国民党政府外交部任专员和专门委员,因公开拒绝国民党党员重新登记而失去党籍。南京解放前夕,他坚决要求留守南京,因与国民党外交部部长叶公超及其长子有同学关系,遂被任命为外交部留守委员会主任委员。任职后,他带领下属把国民党外交部的档案、资产清点造册,密固封存。南京解放时,将此档案完好无缺地移交给人民政府,受到了董必武、黄华的表扬。建国后,先后任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省人民政府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政协河南省委员会第一、二、三届委员,曾被选为河南省人民代表。
靳志的书法初学欧(阳询)体,辛亥革命后又专习大王(羲之)书,以及褚(遂良)、李(北海)等家。此时期,他和同年友人萧方骏(龙支)、张伯英(勺圃)、陈三立(散原)、叶公绰(遐巷)、金梁(息侯)、樊增祥(樊山)、黄侃(季刚)等人组识诗社并论书法。他又从王世镗(鲁生)学章草,帮助王氏完成《稿诀集字》,并刻石于关中。章草名家罗复戡、画家余绍宋都是靳志的老友,常有诗文来往。于右任在当时的书坛上颇负盛名,对于靳专的诗文、书法的识见很是服膺。于氏编写《标准草书》完稿时,即向靳志征题。……1957年,他八十余岁高龄,于洗浴时跌折右腕及胯骨。数月后治愈,依然精神矍铄。沈尹默听说其折腕后仍能坚持作书,来信誉他为“八十老翁能换骨”。
靳志性格平易,凡向他索诗文,索字者,几乎有求必应。有人自撰诗文求书,只要内容好,合体例,他即欣然命笔。反之,即遭拒绝。如求书前人诗文,则必见诸原籍,决不率而操觚苟且从事,诚恐谬种流传。他自己作书在选择内容方面十分认真,临古贴也经过拣选。他曾说:“字写得再好,如果内容泛泛,或是糟粕,让人读了无益。”
靳志书法风格秀峭简淡,清隽高逸,功力内含。他主张清淡平远,决不踵饰增华以恬媚圆熟取悦于人。他积数十年功力,遍临法贴,纯以意取,不求形似。但于用笔,则提炼转换恪守法度,从不苟且,更不补笔描摹。其书法作品,皆是晋唐风骨,虽能辨出渊源于帖学,面貌却不似某家某派,如与法帖对观,则在似与不似之间,颇铙书卷气,俨然大家风度。他晚年的作品,达到了返朴归真的境界,其章草书法独具风格,在河南首屈一指。
靳志是名诗人,积稿数十卷。他的诗文词藻清丽,隽永含蓄,用典严格。他对诗文和对书法的主张是一致的,即是标举“神韵”。他最厌恶不合格律的旧体诗,曾说:“文章不合语法,诗词不合格律,让行家看了则贻笑大方;文字根底浅的人看了,甚至会被贻误。”
靳志的书法作品,曾在日本展出过,也有被人民大会堂河南厅选挂的。在建国十周年大庆时,他特选了《玉京秋》词牌填词并书写作为献礼,受到国务院的表彰。
“文化大革命”中,靳志被错指为“历史反革命”,的“尊孔”罪遭批判,于1967年含冤去世。1980年河南省文史研究馆为他平反。
此为靳志为于安澜所写的四条屏
出为于安澜题写的“靳仲云行书屏”
我几次为于安澜先生摄影,年先生分别在照片后题字留念。
读后作者与读者的对话:
您的&,把您的两大爱好(摄影、收藏)展现的淋漓尽致,颇有特色,同时又把您的网络技术得以彰显,可谓一生“三大爱好”的完美结合。
&&&&&&&&&&&&&&&&
&胡永启&&&&&&&&&&&&&
谢谢你的夸奖!因为开封市一个旧书摊主,拿一本他收藏的“文革”前开封政协一次会议的发言稿合订本给我看,第一篇便是靳志的手迹,交谈起靳志的生平与书法成就,我说我有些有关材料与照片,于是回家以后就整理成此小文。这不过是一时之兴之作,不能登大雅之堂,只适合于在博客上露脸。你工作很忙,又要学习,准备写博士答辩论文,虽然年轻,也要注意身体!&&&&&&&&&&&&&&&&&&&&&&&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靳鉴书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