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新开设的历史文化与领导韬略头盔高级研修班讲师是请的谁?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签到成功!您已签到{days}天,签到3天可砸金蛋,多签多得,加油哦!签到日记2013-06已连续签到:{constant}天,累计签到:{days}天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今日发帖: 5979篇&&&&注册会员: 2340374人&&&&欢迎新会员: &&&&活动QQ群:&&抢楼群:(已满)&&抢楼2群
查看: 358|回复: 0
芙蓉街办事员, 积分 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30 积分
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班为领导总裁带来董平老师的《儒学发展与王阳明心学》
   武汉大学传统文化与领导韬略高级研修班第二堂课《儒学发展与王阳明心学》6月21日、22日将在武汉大学开讲了,主讲嘉宾董平老师,浙江大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
   王阳明为什么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为什么能成为曾国藩、梁启超、蒋介石、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后世无数王阳明的崇拜者,为什么也能走出精彩人生,成就辉煌事业?这是因为他们无一例外地掌握了解决一切问题的利器——阳明心学。
10:38 上传
   毛泽东做的许多事情,是深受了王阳明心学的影响,王阳明的著名发现就是“知行合一”,就是说没有实践过的知识不是真知识,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讲过一句非常“心学”的话:“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吃一吃。”明朝的王阳明也说过:“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尔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
   毛泽东在一师求学期间,积累了大量的读书笔记,据谢觉哉回忆,足有一大网篮。1927年5月,马日事变爆发,国民党背弃孙中山遗嘱,屠杀两湖的共产党人。毛泽东的族人担心遭到迫害,将他所有的书籍和笔记都搬到后山给烧了。待轻烟散去,余烬中,有人拾起了一本并未点燃的《讲堂录》,保存了下来。《讲堂录》是毛泽东刚入一师时的听课笔记。彼时其思想体系尚未成熟,我们很难从这些吉光片羽的记载中管窥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全貌,却发现他对年少时的王阳明为了寻求真理&格竹三日&一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讲堂录》中写下&阳明格物,思笋生之理&以立此存照。
   蒋介石在日本期间,看到电车上很多日本人都在看王阳明的《传习录》,看一会儿,闭目沉思一会儿。他大为震惊,于是开始阅读《传习录》,并崇拜王阳明。蒋介石一生最爱读王阳明的《传习录》,并将其作为&终身的精神食粮&。后蒋介石退居台湾,将位于台北的草山更名为阳明山,以明己志。
   日本稻盛和夫将阳明心学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缔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成为日本的&经营之圣&。他的启蒙者是西乡隆盛,而西乡的思想,就直接继承自阳明先生的&心学&。他曾说:&我非常喜欢西乡隆盛,他对中国王阳明的阳明学说有相当高的造诣。他曾经两次顶撞萨摩的长官,被流放荒岛。每次流放总会带上阳明学、儒教的书籍,即使是在贫瘠的荒岛上遭受牢狱之灾也不断地提高完善自我。&
   王阳明一生中有“四句教”,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 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曾国藩对“诚”的解释为“一念不生谓之诚”,实则从王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 这句话中衍生而出。曾国藩研习阳明心学,编练湘军进攻太平天国,历时十二年克尽全功。
   张载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 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此心者也即是诚心。
   我们今日的社会,物质资料可谓已经是极大地丰富,但物质的追求是不是就是我们人生的全部意义?物质欲望的满足是不是就是我们人生的全部价值?如果不是,那么我们是不是还需要关照一下自己的心灵状态?
   如果这一点是需要的,那么毫无疑问,王阳明的观点,包括他关于“良知”的学说,就会显示出它独特的价值。“心即理”既是一种理论预设,更是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全部的生活实践,实际上都是出于我们自己关于生活意义的预设的。如果我们没有一种精神境界的建立,那么我们的生活完全有可能是漂浮的,是随着不断变化的物质生活面貌而迁移流转,没有根基的。而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当然也并不是要反对物质资料的富裕,而是要为富裕的物质生活建立起“主宰”,建立起“脊梁骨”。要把丰富的物质世界与物质的生活纳入到崇高精神的“主宰”之下,而不至于使真实的自我丧失在物质资料的丰富之中。
10:38 上传
   “知行合一”,不论在何种意义上,它都强调了人的精神世界与行为活动的一致性,这叫做“人格完善”。我们自己的生活世界,是“人格完善”意义上的人自己所开辟与创造出来的。“我的生活我做主”,也就是“我的世界我做主”,那么我们需要一种怎样的生活与世界呢?
   按着王阳明的观点,这就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心灵状态。心灵光明磊落而严正崇高,世界就光明磊落而严正崇高;心灵若阴幽黑暗,生活就阴幽黑暗。我们的生活行为是在我们的心灵状态主导之下的行为,而我们所享有的世界,就是我们行为的直接结果。在这一意义上,至少我个人以为,王阳明的观点,仍然有指导我们今日之生活的实际意义与价值。
   领导者的人文底蕴、视野和思维决定了组织发展的高度和未来。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发展,在借鉴现代西方管理理念的同时,中国企业的战略和管理更要根植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历史的沉浮,大国的崛起,中华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正是领导者追寻历史脚步,领悟古老智慧精髓,提炼现代管理之道的基础。
10:38 上传
   《传统文化与领导韬略》从格局、见地、胆略、法术四个方面提升领导者的心量和能力,以古籍今,学习中国式领导独特的修炼法则。我们的课程特色是将文化与历史相结合,思想与人物实践相结合,与现在的总裁班和国学班有着孑然的区别,总裁班着力于提升管理方法,国学班着力于提升个人人文修养,而我们的课程是将人文修养和领导能力提升相结合,让你做到心中有剑,手中有剑。
   学习传统文化,知道传统文化的精髓,了解实现这种文化之方法,才能影响你的领导力。不是简单地重温历史和重读国学,而是从中国式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古籍今,探索中国式领导独特的修炼法则。通过对人之本性的认知,了解领导力再造的根本之源,强调人性平等之下的秩序,那么你的领导力就会发生改变。
    武汉大学传统文化与领导韬略高级研修班第二堂课《儒学发展与王阳明心学》6月21日、22日将在武汉大学人文馆开讲了,主讲嘉宾董平老师,浙江大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本次课程目前还有少量试听名额,如果您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如果您想提高自己的领导力和组织力,如果您想学习王阳明的心学,赶紧与我们联系吧!
   联系QQ: 联系热线:027- (付老师)微信:ctwhua&&武汉大学领导干部人文素养教育中心官方网站:http://www.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国学智慧与领导韬略》
《国学与商道高级研修班》1501 班
六月课程安排
课程时间及安排:
日-7日(周六-周日)
课程名称:《国学智慧与领导韬略》
课程提纲:
模块一 &概论:比较视野谈国学
模块二 &仁者境界:领导素质
模块三 &君子风范:领导艺术
模块四 &持中用权:工作方法
模块五 &佛禅智慧:圆融人生
授课讲师:张国刚
张国刚,安徽安庆人。198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历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主任,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唐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等职。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外关系学会副会长。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1997)和清华大学“985百人计划”(2003)、“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6)。
张国刚教授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及史学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在隋唐史、欧洲汉学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方面造诣颇深,成就斐然。曾先后主持过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基金项目“中西文明的碰撞”、天津市“九五”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教育部九五重大课题项目“中国家庭史”、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中德文化交流史”等项目的研究。
上课时间:上午:08:30-12:00
&下午:14:00-17:0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商韬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