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的批注怎么写前两句写什么,后两句写什么

马诗这首诗前两句写什么&
如期而至TA0455
大漠的景色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为您推荐:
写出了景的美丽,风采迷人
扫描下载二维码马诗·大漠沙如雪_百度百科
马诗·大漠沙如雪
李贺的《马诗》共23首,这是第5首。《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而这首诗在比兴手法的运用上却特有意味。四句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景非实地,情是真情;情景相衬,鲜明地表达了诗人意图立功疆场的强烈感情。[1]
马诗·大漠沙如雪作品原文
《马诗》隋唐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1]
马诗·大漠沙如雪注释译文
马诗·大漠沙如雪注释
大漠:广大的沙漠。燕山:在河北省,东西走向,构成了一些重要,如古北口,等。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在西部。
何当:何时,何日。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清秋:清朗的秋天。
比喻弯月。宋《游梅坡席上杂酬》之:“竹篱茅屋倾樽酒,坐看银钩上晚川。”古人睡觉床上都有幔,睡觉时拉上,白天就用挂起在两旁(很像现在的蚊帐)。古人很有雅致,有时候就卧在床上赏景。秦观有词“宝帘闲挂小银钩”,当时月亮正巧出现在的位置,于是此人就把银色的月亮比作了帘钩。
马诗·大漠沙如雪译文
广阔的沙漠在月的映照下如铺上了一层霜雪,燕山之上悬挂着一轮如银钩(兵器)的弯月。
何时能配上金饰的络头,在清爽的秋季里奔驰在沙场上。[1]
马诗·大漠沙如雪创作背景
李贺的二十三首咏马诗,全都写马,以短小的篇幅,勾勒了马的形象。例如“其二",写马在腊月雪天“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表现马的吃苦精神,“其三”写项羽自杀后他的乌锥马对英雄的思念: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其四"千里马在遭遇很坏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其美好的素质: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其二十三”则嘲讽封建统治者弃置好马,而只养一些无用的“肉马”。这些马诗,其实都是托物咏志,写物抒怀之作,通过对马的吟咏,或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或讽刺封建统治阶级不爱惜人才,或寄寓自己希望得遇明主的情思。[1]
马诗·大漠沙如雪作品鉴赏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如同运用赋的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匠心正同,“钩”是一种弯刀,与“玉弓”均属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之意。作者所处的贞元(785年-805年)、元和(806年-820年)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这两句写景,实际上是开启后两句的抒情,又具有兴起的意义。[4]
三、四句,诗人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里说:“龙背铁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襜,谁为铸金鞭?”其中“无人织锦襜”二句的慨叹与“何当金络脑”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金络脑”、“锦襜”、“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这是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这首诗与《》都是写同一种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但《》是直抒胸臆,此诗则属寓言体或比体。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而用比体,则显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而诗的一、二句中,以雪比喻沙,以钩比喻月,也是比;从一个富有特征性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又是兴。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从句法上看,后二句一气呵成,以“何当”领起作设问,强烈传出无限企盼之意,而且富有唱叹的意味;而“踏清秋”三字,声调铿锵,词语搭配新奇,“清秋”的时候草黄马肥,正好驰驱,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恰是“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所以字句的锻炼,也是此诗艺术表现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1]
马诗·大漠沙如雪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 ,唐代诗人,字长吉,世人称他为“诗鬼”。福昌昌谷(今河南洛阳)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此称他为李昌谷。有“鬼”之称。[5]
李贺为唐宗室郑王的后裔,但系远支,与皇族关系已很疏远。其父晋肃官位很低,家境也不富裕。他“细瘦通眉,长指爪”,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元和三、四年间,在洛阳,往谒。据说,韩愈与皇甫湜曾一同回访,李贺写了有名的《》诗。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鼓励李贺应试,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后来做了三年奉礼郎,旋即因病辞官,回归昌谷。后至潞州(今山西长治)依张彻一个时期。他一生体弱多病,二十七岁去世。因仕途失意,李贺终生郁郁不得志,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诗歌创作充满了深沉的苦闷。[6]
在京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等为,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贺有得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死前曾以诗分为四编,授其友沈子明。死后15年,沈子明嘱写了序。人们出于对李贺的怀念,传说李贺临死时,见天帝派绯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楼作记文;又传其母一夕梦见李贺,说他正为天帝作白瑶宫记文(《》及张读《》)。昭宗时,韦庄上奏请追赐李贺进士及第,赠补阙、拾遗官职。但因宫廷发生事变,所奏被搁置。 李贺曾自编其集。有《》。生平见李商隐《》,新、旧《唐书》本传,《》、《》、《摭言》。诗词《》列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诵读与欣赏,7年级下语文版25课古诗5首之一。[4]
胡忆肖主编.古代诗词名篇评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3:166
.邵阳市第一中学网[引用日期]
.全唐诗库[引用日期]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526页
.河南省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全唐诗库[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马诗精选习题(精品)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马诗精选习题(精品)
||暂无简介
总评分3.7|
浏览量561681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诗 描写的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