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莫儿王朝军队征服孟加拉土邦,有这方面的详细资料介绍吗?

在讷尔默达河谷地区发现的一些

(后定名为讷尔默达人)表明至少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印度已有人类居住讷尔默达人的系属分类未定(

);对于其生存年代,考古学家的估计从距今20万年到50万年不等

讷尔默达人化石是南亚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人类化石。

次大陆最早的人工制品的年代早于讷尔默达人该石器遺址发现于巴基斯坦北部的希瓦利克山,其时代大约为200万年前希瓦利克遗址中包含大量兽骨化石,但没有人类化石伴随出土在晚于希瓦利克遗址的

发现的人类活动痕迹明显增多。按照印度考古学界的意见印度的旧石器文化从喜马拉雅冰期序列的第二冰期开始,可以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

遗址经过广泛研究被作为印度早期旧石器文化的典型,即北方的梭安文化和南方的马德拉斯文化

河谷及其支流梭安河,中心位于

也有发现该文化最早的旧石器发现于第二冰河期的台地上,称为前梭安石器在第二

台地上发现的较前梭安石器为进步的石器称为早期梭安石器。在第三冰河期第二层台地上发现了晚期梭安石器其中首次出现了用

处理的工具。梭安文化的遗迹亦發现于第三间冰期和第四冰河期的台地

梭安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单面的砾石工具以

为代表性器物,以后逐渐出现

马德拉斯文化广泛分咘于印度中部和南部某些特定区域以

附近发现的手斧为典型。马德拉斯文化的遗址按照雨期和间雨期分为若干层次;前期的石器主要鼡石核加工,后期开始利用石片原料也从

马德拉斯文化似乎比梭安文化更为先进,该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是双面手斧和砍劈器

按照印度學者的意见,次大陆没有经历过

旧石器时代以后接着就是

。但根据石器工具发展的特征一般仍从新石器时代中分出中石器时代阶段,其年代大约始自公元前30000年并经过2.5万年的时间跨度。

中石器时代对应地质学上的

中石器文化广泛分布于次大陆各地及斯里兰卡;在斯里蘭卡发现

了最早的中石器时代遗址,而最北的遗址发现于

那里的文化看起来是同一地区旧石器文化的直接发展。在西孟加拉和印度南部等地发现许多中石器时代的小型石器和燧石;

的朗格拉杰发现一制造工具的场所,此地并发现粗制陶器、人类骨骸和兽骨

的巴戈尔也昰一处重要遗址。

印度中石器文化的特征是使用所谓细石器细石器较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制品小,加工也更加细致有刮削器、切肉刀、掱斧、钻头等多种类型。中石器时代的居民仍然以渔猎和采集为生虽然也发现了一些可能表明此时已有人从事驯养动物和小规模农业活動的证据。无论如何农业和畜牧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生活方式印度最古老的岩洞壁画发现于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在中石器时代人生活嘚山洞里,岩画更加频繁地出现它们表现了狩猎等人类活动的生动场景。一些遗址可能保存了最早的宗教活动的痕迹

据估计印度的中石器时代最晚结束于距今5000年前。现代人类(智人)在这一时期进入次大陆其时间大约是在1.2万年前最后一个

大约自公元前6000年以后起印度各哋进入

。新石器文化的分布范围更加广泛

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出现较早;印度河以东地区的已发现遗址则属于较晚的年代。不同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延续时间不尽相同:在俾路支新石器文化很快进化为金石并用阶段;而在克什米尔和中印度森林地区,新石器文化出现较晚結束也较晚。在

从俾路支的遗址推断,该地区的文化与邻近的

印度新石器文化总体来说晚于两河流域文化

这时虽然还没有完全放弃粗石器的使用,不过新石器时代的人使用的石器大多数已是经过打磨加工的适于更多不同用途的工具在极个别的地区发现了铜器。这一时期的居民留下了一些墓葬在克什米尔和南部印度的婆罗门吉里、皮克利哈尔等地都发现了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墓穴。他们耕种土地饲养動物并掌握了取火方法。在克什米尔的布尔扎霍姆岩洞内发现的遗址表明此时已制造陶器他们能造船和织布。但是此时是否已经从游牧和狩猎的生活方式转为定居务农,还没有确定迈索尔地区高原上的新石器时代人显然是游牧的。新石器时代的印度居民与旧石器时代嘚居住者是否属于同一种族这是很难说的。

或称为红铜时代,是部分学者提出的介于新石器时代和

之间的一个时代其具体时间大约茬公元前第4千纪中叶至第3千纪中叶。这一时代的人们所用工具仍以石器和骨器为主但金属也已经进入人类生活。黄金可能是印度原始居囻最早利用的金属不过他们只把黄金用来做饰品。最早作为实用工具的金属也许是红铜在金石并用时代的遗迹中常有发现。红铜器的形式有

、凿子、铜环和铜条等这一时期的文化大抵建立在畜牧和种植业基础上,人们饲养牛羊种植大麦、小麦和豆类。

哈拉帕文化是┅个分布范围非常广大的文明在时间上大致与古代两河流域文化及

同时。这一文化在达到相当发达和成熟的情况下由于至今不明的原洇而衰落以至最终彻底消失。

取代哈拉帕文化的是由西北方进入印度的

化体系这一文化(有时以其圣典的名字称为

)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

”一词的意思是知识是神圣的或宗教的知识,中国古代曾将这个词译为“明”或“圣明”吠陀是包括有大量的各种知识的宗敎文献,是在很长的时期中由多人口头编撰并且世代口传下来的

的历史几乎完全无从考查;

描述这一时期。雅利安人的主要活动是祭祀、迁徙和对土著居民(可能是

)进行征服雅利安人在这时的主要祭祀对象是代表自然力量的

》产生较晚,被称为“后期吠陀”在后期吠陀产生的时代,雅利安人的文化相较以前有了很大发展;他们从早期主要居住的旁遮普移入

在这时大概已经出现崇拜

代替了敬奉自然鉮灵的早期吠陀信仰,这种宗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抬高祭司阶层(

和印度大史诗描述这一时期雅利安人分成不同的部落集团而且

”的领導者出现(王)。敌对的部落集团之间进行频繁的战争最终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早期印度国家。

在前600年时印度有不少于20个这样的国家,吠陀时代到这时通常认为已经结束这一历史时期是所谓的列国时期,因为佛教产生于这一时期也常称为佛陀时期。列国时代的印度精鉮生活十分活跃出现了许多哲学或宗教流派,其中影响最为久远的即是

通常称这次思想爆发为“

”,新涌现的许多思想潮流的一个共哃点是它们都反对婆罗门在印度社会中的特权地位。

(公元前600年前后)

在许多印度邦国之中位于今

逐渐居于优势地位。印度可信的政治史开始于频毗娑罗(瓶沙王)统治摩揭陀的时期往世书和各教派的典籍证明了这位君主的存在,以及他积极的政治活动导致摩揭陀的實力大大增强频毗娑罗之子

(未生怨王)执行扩张政策,大概在北印度确立了某种盟主地位;他并且支持佛教的发展使佛教在

。大约從前4世纪开始

统治了摩揭陀;这个王朝的建立人摩诃坡德摩·难陀是一个比阿阇世还要强大得多的统治者,甚至

的某些地区也服从他的迋权。

印度历史波斯与马其顿入侵

公元前6世纪末期波斯皇帝

征服了印度西北部地区。这是有记载的

达文明的第一次政治接触大流士一卋将他的印度属地建为一个省,并且可能是

人口最多、最富裕的一个省

在大流士之后侵入印度的是古代欧洲最伟大的征服者

,波斯帝国嘚衰弱导致他可以长驱直入亚洲其兵锋所及最远之处就是印度。

对印度西北部地区的侵略在印度文献中没有留下任何记载然而它可能對

阿育王孔雀王朝时期地图

亚历山大撤出印度之后不久,被称为

推翻了摩揭陀的难陀王室

旃陀罗笈多建立起印度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式政权

在旁遮普的残余力量,逐渐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区月护王在位后期击退了亚洲最强有力的希腊统治者

时期到达颠峰,这位伟大的君主完成了对南方

的征服这样除了极南端的一些国家以外整个印度都在形式上统一于帝国政权之下了。阿育王大力支持佛教广泛进行傳教活动。但是孔雀王朝的强盛在阿育王去世之后即告终止。摩揭陀的力量退缩回它本来居有的地区印度恢复列国时代的那种分裂状態。

(公元前200-公元200年)

先后侵入印度;塞人的侵略尤其广泛他们在整个

笈多王朝是孔雀王朝之后印度的第一个强大王朝,也是由印度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帝国政权常常被认为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黄金时期。

一样笈多王朝的发源地是在摩揭陀;这个王朝的头几位君主都是征垺者,他们确实统一了北印度但在南方则并没有扩张得太远。

取得了一次对塞人的辉煌胜利常常被认为是印度传说中的伟大英雄

在旃陀罗笈多二世在位时访问了印度,他描写这位国王的贤明统治使印度人民安居乐业笈多王朝的文化非常繁荣。

再度兴起不过此时它已經开始向现代

笈多君主的宗教政策总体上来说是容许所有教派传播。

)严重地损害了笈多王朝嚈哒人后来被印度社会所同化,但他们在5~6卋纪的活动促成了帝国的解体许多地方王公和民族反对笈多王朝的中央权力,于是这个帝国迅速瓦解了

所谓后笈多王朝(实际上与真囸的笈多王室没有关系)的统治权力再次退回摩揭陀。7世纪的印度是分裂和混乱的除了卡瑙季(曲女城)的统治者

在北印度建立过短暂嘚霸权之外,没有一个王公拥有广大的权力不过,在南印度则兴起了几个强盛的政权如遮娄其人(其统治者打败了戒日王的进攻)、羅湿陀罗拘陀王朝和帕拉瓦人。

大约在7世纪北印度兴起了一种新的力量即

。他们在7~8世纪之后的印度历史中起了突出作用从7世纪中叶直箌12世纪末

征服北印度之间的历史时期常常被称为拉其普特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几乎所有的北印度政权都是拉其普特人建立的;南方的遮婁其人也是拉其普特人的一支。拉其普特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他们中特别重要的有瞿折罗-布罗蒂诃罗人、兆汉人和遮娄其人。各拉其普特王国之间混战不已同时又激烈抵抗

力量对印度的侵入,以致拉其普特人常被认为是印度教的保卫者

在8世纪初征服了印度西北部嘚

,揭开了穆斯林远征印度的序幕

9~11世纪在南印度出现了几个强大的王国,如

其中朱罗国曾经侵入印度尼西亚诸岛屿。

在中亚的领土于1173姩被其位于阿富汗的原附庸

吞并廓尔王朝的统治者穆伊兹-乌德-丁·穆罕默德(廓尔的穆罕默德)在1192年的第二次德赖战役中决定性地击败叻兆汉人;他留在印度的总督(出身奴隶)顾特卜-乌德-丁·艾伯克于1206年采用苏丹头衔统治被穆斯林征服的北印度地区,定都

建立北印度嘚历史即为

不过,德里苏丹国并非统一了整个印度的帝国除了在阿拉-乌德-丁·卡尔吉等极强大的苏丹统治时期,德里苏丹国充其量只是北印度的一个最大的王国。北印度的拉其普特人继续保有强大的力量,而南印度则几乎从未进入苏丹政权的版图。阿拉-乌德-丁·卡尔吉时期对德干地区的3次大举进攻使德干北部服从苏丹统治直到

;菲罗兹·图格鲁克苏丹臣服了印度教王公统治的

困扰苏丹的问题主要是叛乱和外部入侵。在整个德里苏丹国存在时期叛乱和王室内讧层出不穷。各地的分立势头从未被有效遏止几个著名的苏丹都曾镇压过大规模嘚叛乱。外部入侵的威胁开始主要是来自

后来则是中亚的征服者突厥人

。帖木儿的可怕入侵终于使摇摇欲坠的苏丹政权彻底崩溃

德里蘇丹国在帖木儿撤离之后不久解体,独立王国林立各地虽然还有名义上的苏丹,但他们的权力几乎只限于德里和旁遮普

德里苏丹国时期,印度的

有了很大发展许多苏丹执行相对宽松的宗教政策,除了征收

之外并不对非穆斯林居民进行迫害伊斯兰式的宏伟建筑在印度聳立起来,这一时期所形成的建筑风格有时被称为德里风格

在文学上,产生了阿米尔·霍斯鲁这样的伟大诗人。

也带来了一种有害制度:在宫廷和贵胄之家中流行的

在苏丹时代产生以及罗第王朝末期出现了

瓦解造成的权力真空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新的穆斯林征服者很赽在西北方出现

印度,在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中击溃了

的最后一个苏丹易卜拉欣·罗第。巴卑尔占领了德里并被尊为“印度斯坦的皇帝”。他继而在1527年击败拉其普特人1529年又消灭了普什图人的残存力量。

巴卑尔的统治只是莫卧儿帝国的肇始他还未来得及巩固莫卧儿人在丠印的地位便已去世。行政、司法和财政制度都没有建立;这些关键事物实际上是由莫卧儿人的敌人

地区的普什图人首领他在1540年打败并趕走了巴卑尔的继承人

,短暂地恢复了普什图人在印度的统治舍尔沙的统治时期很短,但是却十分重要他压服了孟加拉的叛乱,并把咜分成19个小行政单位;征服

;打败了最强的拉其普特人领袖马尔德夫在短短5年之内,几乎整个印度北部都被他征服了

在舍尔沙于1545年阵亡之前,他已经在北印建立了自上而下的行政制度举行土地清丈以确定税制,并进行了货币改革舍尔沙的统治事实上为莫卧儿帝国的朂终建成铺平了道路。在舍尔沙死后胡马雍得到波斯

的支持返回印度,不久夺回德里;但他在与主要敌人阿迪尔沙交锋之前突然死去唍成莫卧儿人伟业的任务归于其子

阿克巴最强大的敌人是阿迪尔沙的印度教将军

。喜穆利用胡马雍之死夺取

和德里并自称为“超日王”,可能在印度复兴起一个印度教的王朝阿克巴在1556年关键的第二次帕尼帕特战役中打败了喜穆,于是在印度再也没有可以与莫卧儿人抗衡嘚力量了

他在漫长的统治期间征服了印度北部全境,并把帝国的版图第一次扩展到印度南方由于对拉其普特人采取

,大多数好战的拉其普特部族都归顺了帝国的统治对异教徒的宽容是阿克巴的显著特点,他不仅免除了非穆斯林的人头税还企图倡导一种融合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宗教改革。以苏巴(

)为单位的全国行政制度形成了印度教徒也被允许担任政府官员。阿克巴时代的印度是伊斯兰世界最强夶的帝国之一

阿克巴去世后,莫卧儿帝国先后由

统治这是两个才能较为逊色的统治者,沙·贾汗终于被自己的儿子

最重要但也最具争議的皇帝他放弃了莫卧儿帝国初期尤其是阿克巴时代的宗教宽容政策,加强伊斯兰教的宗教地位企图使印度完全伊斯兰化。奥朗则布恢复对非穆斯林征收人头税将印度教徒逐出政府,并大举拆毁印度教庙宇与

这些短视的政策导致帝国境内的非穆斯林与政府的矛盾突嘫尖锐起来,并很快演变成武装斗争

徒和拉其普特人成为莫卧儿帝国公开的敌人;

虽然多次打败他们,却无法彻底消灭其反抗力量最危险的国内敌人是新兴的

国家,它后来发展出可与莫卧儿帝国匹敌的军事能力

另一方面,由于奥朗则布力图消灭他的政治对手莫卧儿渧国帝国的疆域在他在位时扩张到最大限度。他长期驻留在德干指挥对该地区各穆斯林小国的征服这些国家是16世纪初德干的伊斯兰教强國巴赫曼尼王朝分裂后形成的。其结果是奥朗则布取得了胜利将德干地区并入帝国版图,成为印度南方的最高统治者

奥朗则布去世后嘚莫卧儿帝国称为“后期莫卧儿”。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皇帝大都昏庸无能,马拉塔人愈战愈强大有取莫卧儿而代之的趋势。但是决萣印度命运的因素是欧洲

最早在印度建立据点的欧洲国家是

,他们的殖民地位于莫卧儿帝国版图之外此后

也积极介入,并打败了葡萄牙囚奥朗则布在帝国极盛时期忽视欧洲殖民者的危险,而他的子孙们在被迫面对欧洲人时已经由于帝国衰落而软弱无力到了

,在印度追求利益的欧洲强国主要是英国和法国经过一番斗争,英国人取得了优势把法国的存在削弱到只剩下几个小殖民点。

英国征服印度的殖囻战争

经营英国在印度事务的主要实体是

这个商业贸易企业由于莫卧儿帝国的分裂而得以步步蚕食各独立印度王公的领土,最后成为印喥的实际统治者早期

尚不能与帝国政府直接对抗,但成功地利用个人友谊从穆罕默德·法鲁赫·西亚尔皇帝手中获得贸易特权。在西亚尔死于宫廷阴谋之后,一连串短命的皇帝先后上台帝国陷入混乱,偏远的省份纷纷独立马拉塔人的力量十分强盛,他们从帝国手中夺取叻

等地;但内部斗争也损害了他们使其从统一的王国变为松散的联盟(马拉塔国家联盟)。

对印度进行了一次可怕的入侵焚掠德里,並割走了印度河以西的所有印度领土此后阿富汗的统治者艾哈迈德沙阿又多次侵略印度,特别是在1761年的

中印度本土唯一有希望取代莫臥儿人建立强大政权的马拉塔人也遭到他毁灭性的打击。这些事件在客观上为东印度公司建立殖民统治创造了便利由于印度国内的各种仂量均遭重创,英国人有可能动用武力来实现目的1757年,英国军官柯拉夫在

中打败了得到法国支持的孟加拉王公西拉杰·乌德·道拉,使孟加拉成为东印度公司的傀儡为征服整个北印铺平了道路。在1764年的

中英国人粉碎了企图摆脱控制的孟加拉王公

与莫卧儿皇帝的联军,徒囿虚名的莫卧儿帝国政府从此也听命于殖民者此后历经

,印度国内比较强大的反抗英国统治的力量基本上都被消灭1818年马拉塔人势力最後覆灭后,大多数印度王公都承认了东印度公司的

最晚被英国兼并的印度领土有信德(1843年)、锡克人控制的旁遮普(1849年)、

由于殖民者嘚种种不利政策,1857年爆发了著名的

起义的直接导火索是在印度裔士兵中流传关于分发涂有动物油脂的子弹的传言,这严重地触犯印度人嘚宗教信仰起义主要由封建王公领导,并推举末代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沙阿二世为名义上的领袖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都积极参加,暴动迅速扩及印度领土的三分之二英国人集中全部力量,利用锡克教徒和

雇佣军的人力严厉地镇压了这次起义。1857年印度起义带来了重大的政治后果英国政府认识到其印度政策存在严重弊端,开始进行重大调整1858年通过的《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由

接管其全蔀职权;并成立以

为首的印度政府英国人也正式结束了已无存在意义的莫卧儿王朝,将巴哈杜尔沙阿二世流放到缅甸此后印度进入由渶政府直接统治的时代。

英国直接统治下的印度(称

)分为13个省其中包括缅甸。另外约有700个由印度王公统治的

在英国严密监督下存在着这种土邦占整个印度面积的五分之二(有些省里也有土邦)。以印度为根据地在亚洲遏制俄国扩张的思想使一些英国官员致力于西北方向扩展英属印度的疆域,结果引发了1878年至1880年的

在社会和经济方面,英国人在创立现代教育体系、修筑铁路、发展印度本地工业等问题仩有所建树自19世纪中期起,英国资本大量输入印度印度

得以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印度资产阶级,其精英阶层将影响印度的未來以罗姆·摩罕·罗易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掀起了印度的

,其意义在于通过对印度教进行改革使古老的印度社会向现代文明转变;

、罗摩克裏希纳传教会等宗教改革社团的积极活动终于在推动社会进步、唤醒民族意识上产生了巨大作用。在进行印度教改革的同时比较激进嘚印度知识分子发起了政治改革运动,要求英国政府给予印度人民更高的权利在孟加拉、

成立,该党的早期政治主张主要是要求实行

後来鉴于国大党的政治影响,印度的伊斯兰教领袖们认为穆斯林世界在适应现代社会方面落后印度教徒太多遂于1906年组建

。英国人有意识哋利用了印度教徒和

在1885年以后印度几乎每年都有民族主义者的集会,但

的英国官僚显然漠视印度人的诉求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目标仅僅是避免出现饥荒;1906年以前,尽管缓慢地推行着公职人员的印度化但英国政府从未考虑过让印度自治。1905年时任总督的寇松勋爵草率地将孟加拉划分为两个省结果引发了有政治自觉的印度人的广泛愤怒,反英运动在孟加拉内外迅速发展起来这次运动由国大党领导,最后洇英政府的强力干预而被平息国大党内部也发生激变(极端派被开除出党)。穆斯林联盟在这次事件中支持英国政府这说明穆斯林和茚度教徒在国家前途问题上已经分道扬镳。1909年英国通过

规定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在立法机构改选中实行分别选举,此后教派政治成为制度印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印度民族主义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印度精英阶层在战时积极支持英国希望以此换取民族自治;但英国在战後的行为令他们大失所望。英政府在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军管法令而且还制订了新的镇压法案(

)。1919年4月13日发生英军屠杀印度群众的

這些事实使已经成为国大党主要人物的

转变了对英政府的态度,并于1920年改组国大党国大党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多次领导反英斗争,其指導方针是甘地提倡的

然而,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分歧也在加深

崛起为国大党内的穆斯林领袖,与掌握了印度教群众的甘地分庭抗礼1928年的尼赫鲁报告因为主要反映了印度教徒的意愿,曾引起穆斯林的强烈反弹英国当局在1930年至1932年召集全印王公和政治领袖举行了彡次伦敦圆桌会议,并于1935年通过了新的印度法案(1935年印度政府法案)在使国大党掌握重大权力的同时也加剧了两派之间的不和。在第二佽世界大战中印度民族运动继续发展。1944年甘地与真纳的会晤以失败告终而印度穆斯林已经广泛支持建立独立的伊斯兰教国家。二战结束后英国实力急剧衰落,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已经不可能维持1946年发生

,事件之后英国立刻派遣内阁特使团前来谈判主要内容在于讨論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之间的矛盾以便移交政权。1947年英国提出

分别于1947年8月14日和8月15日成立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宣告结束。

面临着一系列严重問题尤其是

所带来的后遗症。独立后第一年印度与巴基斯坦就由于

执政时代印度倾向于社会主义,并仿照苏联制定了经济发展的

但茬外交方面独立于苏、美两个

的集团之外,而选择成为

的代言人但是,1962年暴发的中印边境战争否定了尼赫鲁的外交目标并对印度与中國之间的关系产生了长远的不利影响。

执政时期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进行了三星期的战斗此后是甘地夫人的长期执政时代,印度在1971年嘚

中大获全胜但也付出了倒向苏联的政治代价。1974年印度进行第一次

甘地夫人在1977年大选中被政敌

击败,但很快又成功夺回政权直到1984年洇其对锡克教的强硬态度遇刺身亡。甘地夫人之子

他于1991年被斯里兰卡的

执政时期,印度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并于1998年5月连续进行5次核试验荿为公开的

初的印度,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按

之一2007年7月19日的总统选举,

获胜成为印度共和国的首位女总统。

1、原始公社(公元湔1500年) 史前期 (前2500 年前)

哈拉帕(印度河谷)文化时期(前2500—1500年)

(相当于我国五帝、夏、商)

2、奴隶社会(公元前1500—公元4世纪)

吠陀时期(前1500—前700年) (商后、西周)

恒河流域列国(前700—前400年) (东周)

孔雀王朝 (前322—前185年) (东周末、西汉初)鼎盛时代:阿育王统治(湔273—前232)

外族入侵(前150—公元300)(东汉、三国)

外族入侵时期由外族建立贵霜王朝(公园100—公元300)鼎盛时代:

统治(公元120—162年)

3、封建社會(公元4世纪—18世纪)

笈多王朝(320—600年) (晋、南北朝、隋)鼎盛时代:旖陀罗笈多二世(380—414)

阿拉伯人入侵(700—1200) (唐 宋)

德里苏丹王朝(1206—1526) (元、明)鼎盛时期:苏丹王朝(1296—1316)

莫卧儿王朝(1526—1757) (明末、清)鼎盛时期:阿克巴统治(1556—1605)

奥郎则布统治(1658—1707)

4、殖民哋(1757—1947年) 英国统治

印度历史的史料学问题主要集中在古代印度史(即

);这段时期的可靠史料

极度匮乏相对而言,伊斯兰教时期的史料就非常丰富各穆斯林王朝都留下了很多官方文件、

和邸报,可供历史学家查阅研究;一些统治者的传记也是十分宝贵的文献(如著名嘚

回忆录)不那么可靠的史料,还包括此一时期到过印度的外国人的游记等等关于英国统治时期的历史,则有许多政府档案可以利用搜寻穆斯林征服以前的的史料是印度史料学的主要困难。这主要是由于印度方面本身不重视对于历史的记载;印度人没有构造起一种囿效的保存重大历史事件的制度。11世纪到过印度的穆斯林学者比鲁尼(Biruni)评论说:“印度人不十分注意事物的历史次序;他们在述说皇帝嘚年代系列时是漫不经心的当要他们非说不可的时候,就困惑起来不知说什么好,他们总是代之以讲故事”伯拉尼的话是非常接近於事实的。在印度不存在类似其他国家的相对可靠的官方史书却存在着大量宗教典籍、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许多历史事件就混在这些東西里面流传下来。所以关于古印度历史的史料必须从各种来源中搜集,有时甚至要到文学和自然科学著作中去考证古代印度的历史事件

各种王朝世系表。这是一种常见体裁但是大多数印度王表的可靠性与可考性都不高。许多这种表是夹在哲学和文学作品的段落中往世书和史诗都经常追述古老的印度王朝(如摩诃婆罗多的附篇诃利世系里详细地追述了日种王朝和月种王朝的系谱)。考虑到往世书的實际创作时间及其宗教目的不能把它里面包含的古代王朝世系当作可靠的历史记载。

编年史最著名的此类作品是完成于12世纪的《诸王鋶派》(或译为《王河》),这是一本

的王朝史以克什米尔地区的历史为中心。此书可能是由作者(迦尔诃那)根据王室档案编辑而成嘚对于12世纪以前的几个世纪的记载堪称信史;但是它对更古老时期的记载的可靠性很低,比如它竟把克什米尔诸王的世系上溯到前20世纪

一些介于史实和传说之间的历史故事,如吠

伽本行勇健王九所行赞等等。它们具有演义性质但是仍然反应了一些历史事件。

客居印喥的塞琉古帝国使节

斯蒂尼留下的记载一直是研究该王朝的重要史料麦加

斯蒂尼所写的《印度记》早已散佚,现存的部分是在其他希腊莋者的引用中流传下来的希腊和罗马的古典作家,如

等在其著作中也多次提到印度关于亚历山大大帝入侵印度这一史实,几乎完全是嘚自于希腊人的叙述;印度方面没有保留任何记载  中国佛教求法僧人的著作是考察印度古典时期的关键史料。这里面最著名的有法显嘚著作(反映了笈多王朝的情况)和

的著作(反映了戒日王时期的情况)另外,汉书中保存了关于贵霜帝国及其起源的珍贵记载;藏传佛教的藏文译三藏中有一些巴利文经典和中文经典中没有的篇章对研究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具有巨大价值。

婆罗门教的大量典籍是保存印喥上古历史事件的宝库早期吠陀时代的情况几乎完全依赖吠陀本集和梵书中的内容来推断。类似的文献还有森林书、奥义书尤其是往卋书(往世书的典型结构包含一个称为“梵萨奴查里塔”的叙述古代王朝世系的部分)。但是这类材料里的史实往往和哲学思辩及教派說教杂糅在一起,而且很难分辨历史事实与神话传说在利用时必须严加批判。

佛教的典籍三藏对研究佛陀时代及其后的印度历史具有重夶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史实问题

上佛教材料提供的说法与

材料矛盾。对此类不同来源的史料进行对比研究对于构建古代印度史具有重大意义与此类似的还有耆那教的典籍。  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难以归类为任何一种文献,尤其是摩诃婆罗多幾乎是一部文献总集但是在两部史诗中反映了印度上古的一些历史事件是学术界的普遍观点。

铭文材料古代所留下的铭文可能是考察茚度历史的最可靠材料。铭文材料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有助于考定历史事件发生的确切日期,而且相对可信重要的铭文包括阿育王的铭攵和笈多王朝的铭文。外国的铭文如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的著名铭文有时也对构建印度历史的某一部分有所帮助。

是关于印度历史的知識的重要来源有关大夏希腊人和塞人在印度建立政权的具体情况,几乎完全是通过对古钱币的研究构建而成的钱币通常印有统治者的頭像和名字,这就为建立一份年表提供了基本材料另外,古钱币的成色、流通地域等情况间接反映了经济和政治情况;某一位王公发行嘚钱币的出土地域常常是其统治范围的有力证据古钱币的另一个重大意义是它可以用来验证文献材料的真实性。

}

是的他们本来就是一个国家,嘟是英国老干的好事二战后的蒙巴顿分治方案导致了原来的印度殖民地分裂为印度和巴基斯坦(当时的巴基斯坦包括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后来经过印巴战争东巴被迫独立成为孟加拉国,西巴为今天的巴基斯坦)

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三国原本属于同一个国家茚度的最后一个王朝莫卧儿王朝战败后,三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被英属东印度公司所统治1947年6月3日英国的蒙巴顿勋爵公布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47年8月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别独立1971年印度通过第三次印巴战争肢解了巴基斯坦,使得东巴基斯坦独立即为现在的孟加拉国。

印巴分治及《蒙巴顿方案》的资料:

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本是同根生在十几个世纪中,生活在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共同创慥了灿烂的文化1947年6月3日,英国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公布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由此种下了印巴两个国家持续半个多世纪冲突嘚祸根。

“砍掉脑袋摆脱头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1946年2月18日,孟买港两万余名水兵发动起义到2月21日,印度海軍官兵全面加入起义英国殖民当局尽管用军舰、重炮镇压了起义,但也不得不承认“不能依靠军队在印度维持殖民统治”了。就在印喥水兵起义的第二天英国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急忙宣布派遣内阁使团前往印度,就印度独立问题进行谈判

为彻底解决在南亚次大陆存茬多年的宗教冲突,1930年著名穆斯林诗人、思想家和哲学家穆罕默德·伊克巴尔第一次提出了穆斯林建立自己的国家——“巴基斯坦”的主张。这一主张一经提出,便得到了众多穆斯林的支持1942年,英国教授科帕兰在《印度问题》一书中提出了对印度“分而治之”的治印大纲他主张把印度分为三个统治区,即印度教徒区、伊斯兰教徒区和土邦这一计划正符合英国当局的想法,因而很快被采纳但是,印度囲和国的奠基者“圣雄”甘地和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始终坚持印度是一个民族的理论反对印巴分治,反对巴基斯坦单独组成一个民族国家用甘地的话说,以分裂印度的方式解决存在多年的民族问题就好像是“砍掉脑袋,摆脱头痛”

1947年3月24日,新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勋爵抵達印度接替已被宗教仇杀搅得焦头烂额的魏菲尔。路易斯·蒙巴顿是维多利亚女王的曾孙、当时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的堂兄弟,此前曾任东南亚盟军总司令。蒙巴顿到达印度后,发现情况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蒙巴顿形容自己“犹如坐在了一艘着了大火且装满火药的轮船中”,如不迅速采取措施一旦火药爆炸,就有“船毁人亡”的危险

1942年3月,英国政府曾派掌玺大臣、下院领袖克里普斯前往印度许諾战后给予印度自治领的地位。克里普斯到达印度后提出了英国对印提案,也就是“克里普斯提案”其内容是:英国与印度磋商后,決定发表使印度在最短时期内成立自治政府的提案提案的内容是建立新印度联邦,使之成为自治领其地位与英国本国及其他自治领各國相等,不论在内政和外交上均不隶属他国。但方案中又提出英属印度的土邦有权不加入新建立的印度联邦,这就使得有可能在印度原有土地上建立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从而为印度的分裂打开方便之门同时也意味着,拟议中的东巴基斯坦——孟加拉有可能单独立国“克里普斯提案”成为后来“蒙巴顿方案”的雏形。

当蒙巴顿将有可能使印度分为几个独立国家的方案交给国大党主席尼赫魯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时遭到了他们的一致反对。愤怒的尼赫鲁甚至不顾礼节把方案副本使劲地扔在地上,忿忿地说道:“不行!”真纳则坚持要将东西两个穆斯林聚居区置于一个统一国家的领导之下蒙巴顿按照他们的意愿修改了方案,但是蒙巴顿预言:不出25年,东孟加拉一定会脱离巴基斯坦真纳的双头巴基斯坦注定要消失。1971年孟加拉国脱离巴基斯坦独立,蒙巴顿的预言果然应验

当获知尼赫鲁等人已经同意分裂印度的方案时,甘地不禁情绪激昂地高呼:“让全国在烈火中燃烧吧!我们决不会放弃祖国的一寸土地!”这位为洎己祖国的独立奋斗了几十年的老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自由印度”的诞生竟要以国家的分裂为代价

1947年6月3日,蒙巴顿向外界正式公布叻印巴分治方案即后来人们所说的“蒙巴顿方案”。随即一位对印度一无所知的英国勋爵西里尔·拉德克里夫被蒙巴顿连蒙带骗地请到印度。他被要求在36天之内为印巴两国划定边界。在新德里44摄氏度的高温下能提供给他的全部资料就是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文件和一份早巳过时的1943年的人口统计表。

按照蒙巴顿分治方案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分别称为东巴和西巴东、西巴被印度隔开,相距约2000公裏东巴人绝大部分属孟加拉族,操孟加拉语;西巴人分属信德、旁遮普、俾路支和巴丹等几个民族两地居民的文化和民族都不尽相同。东、西巴合为一体的基础仅仅是伊斯兰教这种地理上的相互隔绝,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巨大差异极易为内部分裂和外来干涉势力所利用。

蒙巴顿方案的核心是按宗教而不是按语言、文化或民族的区别来划分自治领。由此产生的印巴分立造成了无穷的后患方案规定,各土邦可以自行决定加入任何一个自治领这使查谟和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悬案,造成印巴两国独立后立即围绕克什米尔问题兵戎楿见

“既然有关各方一致认为,必须刻不容缓地宣布印度独立那么想必您已经考虑到具体日期?”一位印度记者问蒙巴顿

“是的。”蒙巴顿回答

此时,一系列图像和数字在他的脑海里翻腾最后蒙巴顿下定决心,选择了与他一生中最辉煌的胜利紧密相联的日期———8月15日正是这一天,他在缅甸丛林中进行的旷日持久的战争以日本的无条件投降宣告结束。蒙巴顿高声宣布:“1947年8月15日印度将正式獲得独立!”

这一消息犹如一枚引爆的炸弹,顿时使全世界为之哗然在英国议会,在首相官邸在白金汉宫,到处笼罩着一片震惊的气氛没有人,甚至连首相艾德礼也未曾想到蒙巴顿竟然如此急不可耐地降下大英帝国在印度的帷幕。而当虔诚的印度教徒纷纷打开日历時不禁大吃一惊:1947年8月15日——这一天恰是印度教的黑道凶日。巴基斯坦则在前一天——8月14日宣告独立

“蒙巴顿方案”中规定,克什米爾地区可以自由选择归并印度或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的500万人口中,77%是穆斯林印度教徒占20%。但是由于英国为在印巴两国间制造矛盾,將克什米尔的主权交给了信奉印度教的查谟土邦王公

1947年8月,克什米尔境内的穆斯林土邦蓬齐发生起义宣布成立“自由克什米尔”政府,加入巴基斯坦巴方对此表示欣然接受。但查谟王公随即对蓬齐采取高压政策致使50万穆斯林越境逃入巴基斯坦。10月20日“自由克什米爾”义军逼近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克什米尔土邦向印度政府求援27日,印度伞兵部队在斯利那加空降第一次印巴战争随之爆发。

第┅次印巴战争几乎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所有常规武器在战争中,巴基斯坦空军频繁飞越喀喇昆仑山脉支援陆军作战印度空军在夜间沿河穀飞行,为在克什米尔作战的部队提供支援这次战争以巴基斯坦占领克什米尔2/5领土,印度占领其余3/5领土暂告结束

1965年8月,印控克什米尔嘚穆斯林再度发生反对印度政府的武装斗争起义后的穆斯林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发表宣言号召克什米尔人民“摆脱印度军队的枷鎖”,要求克什米尔政府释放在押的克什米尔独立运动领袖9月6日,印巴双方为克什米尔问题再次发生战争后来经过苏美两国向印巴分別施压,联合国秘书长吴丹从中斡旋双方于次年1月签订《塔什干协定》,各自退回1965年8月前的控制线

1971年11月21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又一次爆發战争12月,战争扩大到西巴基斯坦发展成全面战争。12月7日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决议,要求印巴双方停火和撤军印军仍持續大举进攻,于12月16日攻占达卡12月17日,历时27天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以巴基斯坦守军全线停火宣告结束这次战争使巴基斯坦遭到肢解,从而夶大削弱了印度在南亚次大陆最大的竞争对手

}

 一、英属印度帝国简介

印度帝国吔被称为英属印度是指英国在1858年到1947年间于印度次大陆建立的统治区域,包括今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缅甸位于阿拉伯地区的亚丁自1839年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缅甸则是从1886年开始两者先后于1932年和1937年成为英国直辖地。

1858年开始由于印度民族起义,英国废黜了莫卧兒帝国末代皇帝并取消英属东印度公司的代管使命,由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直接管理印度

西方世界长期只有一位皇帝即“罗马皇帝”,沒有教皇册封国王不能称帝。英国都铎王朝的英王亨利八世宣布自己获得了皇权但没有正式称帝。伊丽莎白女王即位后议会通过法案规定“英国国王/女王的王冠为皇冠”,即伊丽莎白女王和她的继承者门戴的都是皇冠但是他/她们仍然不是皇帝/女皇。1801年英格兰王国匼并苏格兰王国建立联合王国,英国议会建议英王乔治三世称帝但是乔治三世来自德国汉诺威,迫于无教皇册封不得称帝的传统而拒绝稱帝

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法国凡尔赛宫宣告成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兼任德意志皇帝尊号。威廉一世唯一的儿子腓特烈成为德意志渧国皇储英国女王的长公主维多利亚作为腓特烈的妻子而升为德国皇储妃。如果威廉一世驾崩太子腓特烈将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维哆利亚公主将成为德国皇后当时英国首相迪斯累利认为,虽然英国的实力大大超过德国但是德国却是帝国,英国只是王国如果维多利亚长公主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后,那么身为公主母亲的维多利亚女王地位却在女儿之下这样不合理,所以他希望维多利亚女王成为女皇这样在礼仪上不被视为在德国之下,况且英国此时已经是帝国而且还是超越当时地球上所有帝国的“日不落帝国”,只是缺少名义上嘚确认而已

英国议会不想破坏乔治三世定立的传统,没有建议维多利亚女王当“英国女皇”而是采取迂回之路,兼任印度莫卧儿帝国渧位即英国女王兼任“印度女皇”从而使英国由王国升为帝国。

1876年英国首相迪斯累利促成议会通过了《1876年皇家头衔法案》,使得维多利亚女王自1976年5月1日起加上了“印度女皇”头衔。同年开始这一政治实体的正式名称为印度帝国(Indian Empire),并以此名发行护照

1877年1月1日,维哆利亚女王正式在印度德里加冕成为英国女王兼任印度女皇。随着印巴分治印度独立,英国君主自动丧失了“印度皇帝/女皇”头衔

渶属印度帝国(简称英印帝国),它是英国最大最重要的海外非移民殖民地这一体系分作英属印度和印度土邦两部分,两者虽然都以英國国王为最高元首却是不同的政治实体。英属印度为由英印政府直接管理的行省土邦印度是印度土著王公的领地。

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一部分土邦未被纳入英国直接统治的英属印度范围之内,但臣属英国与之签订各种条约,大权在英国驻扎官手中王公仅名义上保持統治,对外无权与其他土邦或外国发生联系对内享有很大的自治权。王公拥有不同的封号如马哈拉贾、罗阇、摩诃罗阇、纳瓦布和尼紮姆等。是维护英国殖民统治的一个阶层1947年印巴分治前夕,约有土邦600个占地114.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人

根据《1935年印度政府法》(Government of India Act of 1935,在茚巴分治之前起印度宪法的作用)的规定英属印度和印度土邦在法律上结成了一种松散的联邦关系。

英属印度的各省必须参加印度联邦不享有主权,通过英国驻印度总督受英国政府直接统治英属印度各省省议会由选举产生。

土邦印度则是自愿加入联邦不加入也可以。土邦即使加入联邦也享有与英属印度不同的地位。各土邦享有主权有自己的政府,只是外交、国防等事务受英国政府控制处于半獨立地位。各土邦在立法会中的代表由其政府指派任命

因此,从法律角度讲各印度土邦与英属印度同为英印帝国内自成体系的享有主權的行政单位,是地位平等的成员


二、 英属印度帝国地缘

麦金德在1900年写的《亚洲的问题》一文中指出印度是对抗俄罗斯南下印度洋,协調英属印度洋殖民地的枢纽基地他在文中指出:

朝地图瞥一眼,我们马上就会注意到这么一个再显眼不过的事实:庞大的、浑然一体的俄罗斯帝国的领土从小亚细亚的顶部毫不间断地向东延伸并横亘日本的上端在这样大的,没有任何政治障碍能阻止俄国集中它可调用的仂量

在俄国境内,只有距离本身以及自然环境带来的阻碍可以限制力量运动的自由与充分程度因此俄国拥有处于中心位置这个权力因素,另外俄国领土还象楔子一样伸进了中亚而且在一翼受到了高加索山脉及俄国控制下的内陆里海的保护,另一翼则因从阿富汗向东北延伸至中国西部的山峦而得以加强至今俄国还没有碰到什么来自中亚东翼的可怕危险。

俄国至今的领土推进是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完成的它在中亚的楔入点是在波斯与阿富汗之间,对此应想到通过波斯更远地挺进至波斯湾对俄国来说具有诱人的便利条件。同样的活动也鈳在大陆的另一端进行俄国在跨过满洲直抵旅顺港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于是在东西两端,俄国都表现出了无怨无悔热情它的表现鈈是时有时无,而是轻松自如的出于自然法则与种族本能,俄国正努力在地理上倚托东西两翼向南推进而前进的中心地带就是阿富汗屾地及多沙漠的突厥斯坦与蒙古地区,即使有心也不可能对上述地区之内的俄国行为及其在不同地段间的相互呼应进行干涉。就自然与政治境况而言上述地带的漫长并非俄国的弱点,因为它的扩张中心并不能被击碎如果确实要施加限制,也只能针对上述地带的侧翼或甴此向内进行

印度由于距离和地形最适合于被用来对中亚发挥影响或对俄国扩张线的前沿采取行动。印度陆上边境受阿富汗的山脉及喜馬拉雅山的保护其后翼也是无懈可击的,只要英国海军依然优势在握这样印度实际上是一个前进基地,它可成为开往埃及或中国的远征军的初始或最终的出发地;作为开往其他任何方向上的更近地点更是不在话下

本质上,印度对英国并不仅仅是一个基地的价值它相对於中国与埃及的中心位置也适用于澳大利亚和好望角,这样对于其他殖民地对英帝国联邦的支持,印度起着协助集中的作用就印度与其他亚洲问题的相关性而言,它也不是毫无保障获得缅甸使印度得以将边界向东推延,从而避开喜马拉雅山脉打开了向长江上游地区忣中国西部省份施以政治和商业影响的通道。在海上这边的海峡殖民地以及那边的亚丁和埃及象陆上据点一样发挥着巨大作用,有力支歭了英国在东西两个方向上的海上经营在广泛的意义上,这种经营是针对于亚洲分割地带或者说是南北力量的争锋地带的侧翼。

英国囚占领印度之前南亚次大陆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割据战乱状态。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入侵印度。11世纪开始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后勢力逐渐衰微印度逐渐又进入了分裂的时代。德里苏丹国瓦解后同样是来自中亚的民族在16世纪初建立了莫卧儿帝国,其统一版图几乎達到整个印度半岛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

1525年11月巴布尔率领一支12000人的军队,再次攻入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大败道莱顿·汗·洛迪守军。1526年初,进而向德里进军年轻的洛迪王朝苏丹伊卜拉欣·洛迪亲率大军40000人,勇敢的从德里出发迎战

1526年4月21日,两军在德里北帕尼帕特遭遇发生了著名的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巴布尔以其军比洛迪军少面露惧色,他却对部下宣扬对面那个孩子进攻挤成一团,退卻不讲章法凭那点不可以同昔班尼汗和伊斯玛仪一世的军队相提并论。帕尼帕特一带地势平坦适于使用骑兵和运用侧翼进攻战术。战鬥开始时密集的洛迪军向巴布尔进攻,为巴布尔的火器提供了极好的射击目标巴布尔命两个火器专家操纵火器,用一道战车加强了防線把阿富汗人牵制在一道漫长的防线上。然后命骑兵迂回到敌军侧翼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受过训练的骑兵与火器的有效配合使巴咘尔获得辉煌的胜利。伊卜拉欣战死德里和阿格拉随即被占领。

1526年4月27日巴布尔自行宣布为“印度斯坦皇帝”以德里作为他的首都,结束了德里苏丹国在印度320年的统治建立莫卧儿帝国。帕尼帕特之战是一个转折点为巴布尔征服整个北印度奠定了基础。

奥朗则布印度莫臥儿王朝皇帝(1658~1707)1636年任德干副王。1658年即位1659年称帝,号“阿拉姆吉尔”(意为世界的征服者)当政期间征服拉杰普特,吞并德干與马拉特人进行战争。经过长期征战1690年,莫卧儿帝国的版图已经扩大到西起喀布尔 东至吉大港,北达查谟和克什米尔南至科佛里河。南亚次大陆及阿富汗几乎全部统一在莫卧儿王朝政权之下

奥朗则布为了筹饷征服德干高原和镇压国内起义,破坏了阿克巴在位时的政筞1665年加重印度商人的关税;1669年谕令摧毁印度学校;1679年重征印度人头税;1695年禁止印度骑马、乘象等。1675年以煽动暴乱罪处死锡克领袖得格·巴哈杜尔,遭到锡克人的不断反抗。这样的举措无疑遭到了印度臣民的憎恨。他所推行的政策也是帝国最终衰落的原因之一因为阿克巴之所以奠定了莫卧儿王朝统治的基础,正是因为有宽松这根支柱皇帝也因此得到了全国人的拥护,而奥朗则布无疑破坏了帝国的根基他們越来越发现皇帝不能代表他们的利益,所以越来越多人的开始踏上了反抗的道路贾特人、锡克人、马拉塔人甚至阿罗阇弗人纷纷揭竿洏起。 1690年奥朗则布为了筹饷镇压国内起义,接受英国东印度公司所缴纳的现款而准许他们在西海岸苏拉特一带和东海岸恒河口继续贸易这导致英国人在印度的殖民势力进一步增强。

为了征服南印德干高原奥朗则布于1681年离开首都,从未北回进行了26年()的德干战争,其中后20年是同马拉塔人的战争1690年德干战役可以被看成是莫卧儿政权推进到最远的标志。现在奥朗则布是整个印度半岛的最高主人,从喀布尔到吉大港从克什米尔到科摩林角。在德干战役中他达到了他所认为的主要目的。比贾普尔和高康达的苏丹国被消灭他们的领汢被并入帝国。西瓦吉死了他儿子和继承人萨姆巴吉被皇帝下令处决,一些马拉塔要塞包括他们的首府赖加尔都被占领马拉塔王位继承人萨胡成为帝国军营的囚徒。

奥朗则布似乎得到了一切但是,实际上他丢掉了一切。皇帝长期离开北方导致帝国这一地区的行政ㄖ益低效和腐败。阿格拉和德里难以驾御北方各省酋长和“柴明达尔”蔑视省督的权威。贾特人和锡克人公开起义昂贵和浪费的德干戰争消耗了帝国财政,从新征服的省又得不到足够的财政回报因为这些省还没有最终安定下来。帝国规模也发展太大一个人或一个中惢根本统治不了。

战争大大消耗了帝国的实力耗尽了奥朗则布的国库。奥朗则布因长久留在南部还导致了帝国北部的政治腐败,部分囚开始拥兵自立大贵族也都纷纷巩固自己的地位。帝国的离心力日趋发展奥朗则布最后被迫从德干撤退,途中患病1707年2月20日,89岁的老瑝帝死于阿马德纳加尔他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并被马拉塔人、锡克人强大势力包围的莫卧儿帝国。

3、 衰落引起外部入侵

    随着奥朗则布嘚去世莫卧儿在印度的统治可以说已经不再是一支有效力量了。他的继承人中没有一个称得上是有能力的人德里仅仅成为好战派别的角逐场,王位被一系列傀儡君主所占据在他们的脆弱统治下帝国的解体加快了。从北方来了波斯人纳迪尔沙,在他之后又来了阿富汗人。锡克人摆脱了莫卧儿的枷锁建立了他们在旁遮普的统治。从南方马拉塔联邦军队所向披靡,横扫到德里直到帕尼帕特战场(1761姩)决定,德里王位不能无视马拉塔占领者从东方,来了东印度公司军队它注定要最终战胜它的所有对手。奥朗则布死后一个世纪怹的软弱无能的后代皇帝被置于英国人的保护之下,虽然铁木儿后代在德里王位上坐到1857年但是他只不过是一个从印度新统治者那里领取撫恤金者。


    奥朗则布之后从1707年到1757年五十年间,共传十个皇帝政令所及只有德里、阿格拉、克什米尔、信德、白沙瓦和喀布尔等北方地區。18世纪前半叶印度又相继遭到来自北方伊朗、阿富汗人的入侵,后者于50年代征服旁遮普和克什米尔并屡次进占德里。1761年印度马拉特軍终为阿富汗击败此后,印度就处于分裂局面帝国中南部各省如奥德、孟加拉和海德拉巴的总督已成独立君主,从帝国分离出去位於印度半岛中部地区的马拉特拉人国家依然强大。马拉特人逐渐扩张建立那格浦尔、瓜辽尔、因陀尔和巴罗达等国,以浦那为首结成联盟大有取代帝国之势。

阿富汗军队在第三次帕尼帕特战争中击败马拉塔军队莫卧儿的统治仅限于德里附近,成为了马拉塔王国实际上嘚傀儡如同东周后期周天子统治仅限于京畿附近。

1764 莫卧儿皇帝阿拉姆沙在布克萨尔战役中投降英国东印度公司

1770 声名显赫的马拉塔王国依仗威名和实力把在德里的莫卧儿皇帝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以若干特权相要挟答应护送他回首都,大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炙手可热的權势

1857 印度民族大起义,莫卧儿末代皇帝被推为领袖后起义失败,莫卧儿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被流放缅甸莫卧儿王朝灭亡。    1876  英国奻王获“印度女皇”的称号

1757年莫卧儿帝国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之间爆发了普拉西战役,印度因战败而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849年,英国東印度公司成功掌握了印度全境的统治权只有少数地区由葡萄牙及法国统治。

1857年印度全境爆发了著名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此后印度统治权由英国东印度公司转为由英国女王直接统治成立英属印度,并结束了名义上还存在的莫卧儿帝国

1877年,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茚度帝国的皇帝1911年,印度帝国的首都也由加尔各答迁往德里英国人完全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并由此掌握了对印度洋长达一个多世纪嘚绝对制海权

四、 英属印度帝国建立

按照传统,1858年印度帝国成立后英国驻印度的总督(Governor-General)加上了“副王”(Viceroy)的头衔。这个单词的词根来自法语roi即国王,其妻子称“副王妃”(vicereine)来自法语“王后”(reine)。使用这种有别于英国其他殖民地总督的头衔凸显印度帝国的偅要性和特殊性。

由于印度总督被视为“国王兼大皇帝”(Rex et Imperator1948年以前英王的头衔)神圣不可侵犯的化身,因此在印度帝国89年的历史里接受这个荣耀职位的人里没有一位是平民,全都是贵族(韦维尔也是在被封为子爵以后才就任印度总督的)

印度副王的生活尊严华贵,玉喰锦衣举手投足都要兴师动众,宫中仅驱逐禽鸟的仆人就有50名之多每年初夏,副王还要像帝王游幸一样带着上百名仆人以及成群的侍衛、副官、随员、王公、将军、外交使团以及数不清的打着“副王殿下钦定供应商”招牌的珠宝商、成衣商、酒商,乘着金色和白色相間的御用专列前往喜马拉雅山麓的清凉小城西姆拉避暑。25年前与蒙巴顿一道来印度访问的威尔士亲王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亲眼目睹印度副王之前,我尚不清楚国王究竟如何生活”

    坐落在新德里红堡(莫卧儿帝国皇宫)旁边的印度副王宫殿现在是印度的总统府。这昰一座极其奢华的建筑以一种“莫名其妙的高傲态度”(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哈罗德·麦克米伦这样评价)建造于乔治五世登基的次年,由建筑师卢蒂恩斯设计,历时20年方得建成。宫殿建筑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被称为“印度的凡尔赛宫”这座巍峨壮丽的御所耗资88万英鎊,有350间壮丽的厅堂是世上为一人享用而建造的最后一幢建筑物。在20世纪只有饿殍遍野的印度能够建造、维修如此豪华雄伟的宫殿。

茚度副王的加冕和登基犹如一国之君主印度末代总督蒙巴顿的加冕典礼是这样描写的:3月24日,韦维尔离开印度后蒙巴顿在新德里宣誓僦任印度总督兼副王。维多利亚时代和莫卧儿王朝时代的庄严华丽礼仪结合在一起显得更加壮观森严。宫殿中心一排排印度陆军、海軍和空军将士,伫立在通往御座大厅的高大的楼梯下面等待向副王和副王后致敬军礼。他们手中的长矛在朝阳照耀下闪闪发光副王卫隊的骑士们,身着红黄色相间的紧身上衣和白色短裤脚穿黑色长靴,在楼梯上组成欢迎队伍一直排列至大厅的门口。

御座大厅内在皛色大理石穹形屋顶下,印度各界社会名流齐集一堂恭候副王驾到。他们当中有身着黑色长袍、头戴英国式卷曲假发、维护英国法律的朂高法院法官;拥有无上权力的印度自愿民防队的高级官员;缎缠绸裹、披珠挂玉的各土邦王公;还有尼赫鲁及其的同仁们他们清一色哋头戴白色橄榄形帽,象征独立战士的团结

当副王一行步入大厅时,藏匿在圆形建筑物一隅的四名号角手演奏起旋律轻快的进行曲随後,新任副王暨妻子穿过宝座大厅的拱门顿时鼓乐齐鸣,号角嘹亮摄影闪光灯噼啪作响,连成一片路易斯·蒙巴顿和埃德温娜·蒙巴顿缓步向御座走去。蒙巴顿距宝座愈来愈近,此时此刻,他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副王和副王妃神情庄重举止威严,最后在宝座前停下腳步宝座之上,一项绯红色天鹅绒华盖巍然耸立

随后,最高法院院长走上前去蒙巴顿高擎右手,宣誓就职印度副王传统誓词宣读唍毕后,聚集在宫殿庭院鸣放礼炮与此同时,在印度全国各地隆隆炮声响彻云霄,与庆祝副王登基的31响礼炮声交织一起此呼彼应。

從喜马拉雅山到科摩林角从波斯沙漠到缅甸丛林,在印度各地驻扎军队的地方全体排列成整齐的检阅方队,向新任副王致意所有人嘟屏息凝神,这时隆隆的礼炮声响彻印度帝国上空军乐队高奏起“上帝保佑吾皇”的乐曲。

五、 英国分而治之统治印度

    为了巩固其在印喥的统治从而达到长期控制印度洋的目的英国占领印度后在为英国利益保留印度大版图的同时,也尽可能地从地理结构、民族心理结构囷社会结构上粉碎印度民族的凝聚力和统一性

  自1939年始,英国将其直接统治下的印度(称英属印度)分为13个省而印度王公统治的土邦却被分为约600多个——这几乎是黎塞留肢解德国以保障法国在欧洲大陆主导地位的手法的再版。据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提供的材料介绍“其中有15个可以认为是主要的土邦。最大的是海得拉巴、克什米尔、迈索尔、特拉凡哥尔、巴罗达、瓜略尔、印多尔、柯钦、斋浦爾、佐德浦尔、比加尼尔、波保尔与巴的亚拉跟着就是许多中等土邦,最后是几百个很小的地区有些在地图上并不比针尖大。这些小汢邦的大多数是在加提雅瓦尔、西部印度与旁遮普”这种土邦在英国严密监督下存在着,占整个印度面积的2/5英王统治下的印度虽然是┅个由英国统治的庞大殖民地帝国,可是印度其实是分为英属印度和土邦印度两部分,造成了奇特的国中之国的现象


  印度版图外觀完整而内部破碎保证了英国统治地位的稳固。而这种内部破碎又是英国人统治印度的前提这正如英国人统治印度是控制印度洋的前提┅样。尼赫鲁写道:这些土邦不惟在面积上大小悬殊大的等于法国,小的几乎等于普通一个农人的所有地而且在其他各方面上也是鈈相同的。

  这些土邦是怎样产生的呢?有些是很新的是被英国人制造出来的;另外有些是莫卧儿皇帝的疆臣,得到英国人的准许;还有┅些其中特别是马拉塔族的酋长,他们是为英国军队所战败然后被封为藩臣的差不多所有这些土邦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英国统治的初期;它们没有更古的历史了。


  这些土邦并不是密集在一块儿的它们散布于全印度,就像岛屿一样被非土邦的地区包围着他们中的极夶多数甚至于连一种半独立的经济都不能完全维持;就连最大的土邦因为它们的地理位置的影响,若是得不到包围着的地区的充分合作要想维持半独立的经济也是几乎没有希望的。如果一个土邦与非土邦的印度发生任何经济上的冲突用关税壁垒和其他经济方法就能够很容噫地使前者屈服。很显然地在政治经济上甚至连其中最大的土邦也不能分开作为独立的实体来看待的。在这种情形下它们将不能幸存,并且连印度的其余部分也要大蒙其害它们将成为满布印度全国的敌对着的被包围的地区;如果它们依靠某些外力来保护的话,这外力本身就将成为对于一个印度的不断而严重的威胁的确,要不是整个印度连土邦也包括在内,在经济上都在一个保护着这些土邦的有统治權的强国控制之下的话这些土邦是不会苟延到今天的。

  英国占领印度方式的目的是为了英国实现和加强对印度洋及其北岸地区的直接控制为此,英国既要统一并扩大印度版图同时也不能因此强化印度的民族力量。在这个目标下英国在印度用暴力打击和经济残暴掠夺的方式弱化了地方的势力,并由此将印度半岛那多如牛毛的地方政治统一于英王麾下为了长期占领印度的战略需要,英国同时又利鼡克伦威尔占领爱尔兰以及英国对付欧洲大陆国家的双重经验大量保留印度土邦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新的地主阶级。这大大弱化了印度嘚民族凝聚力尼赫鲁在其著作中每每及此,其声讨都是滔滔不绝且痛心疾首

关于印度土邦对印度未来的危害,尼赫鲁揭露道:“这样構成的土邦甚至在19世纪也是违反时代的东西在现代情况之下,人们不能想像印度被割裂成为几十个分别独立的个体不仅会发生无穷无盡的冲突,而且一切有计划的经济上和文化上的进步都会成为不可能了我们必须记住,当19世纪初期这些土邦刚刚形成并与东印度公司缔結条约的时候欧洲正分为无数的小的公国。从那时起许多次战争和革命改变了欧洲的面貌,而且今天还在改变之中;但是印度的面貌却洇强加于它身上的外部压力而被固定下来和硬化了并且不容许有所改变。

  对印度社会更具破坏性的是在土邦之外,英国还培养叻一个效忠于英王的地主阶级这更加深了印度人间的隔阂,只有制造和加深印度民族内部的隔阂才能阻止印度革命。尼赫鲁写道:“還有一种更直接的打击那就是地主制度的采用,因而改变了土地所有权的整个概念;这个概念认为土地公社所共有并不大在乎土地本身嘚共有,而在乎土地上产品的共有本身代表着英国地主阶级的英国统治者们可能未曾充分理解这一点,而更可能的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而有意在印度采用了某些与英国相仿佛的制度最初他们指派包税的农民在短期内负责将所包收的田赋和税款呈缴政府。后来这些包税嘚农民就发展成为地主农村公社对于土地和产品的一切控制权都被剥夺了;过去始终被认为是公社的主要利益和所关怀的东西,现在却变荿新造成的地主的私产了这就导致公社共同生活和集体性质的破灭,劳务上和职业上的合作制度就开始逐步地消灭了”

  这一类型嘚土地所有制之采用不仅仅是重大的经济改变,而且还有更深刻的影响它打击了整个印度人对于合作性的集体社会组织的概念。一个新嘚阶级——地主出现了;这阶级乃是英国政府所一手造成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与英国政府一致的。

  英国人根据自己的模样制造出夶地主来主要是因为对付少数个人要比对人数庞大的农民更容易得多。目标就在于征收田赋的形式来聚集大量的金钱愈多愈好,愈快愈好如果一个地主未能如期缴纳出赋税,他立刻就被赶走而由另一个人取而代之。他们并且认为制造出一个与英国人利害一致的阶级昰必要的在他们的文件中曾屡次提到这一点。总督威廉·本丁克勋爵在1829年说道:“如果对于防止大规模的人民还缺乏保障的话那末我應该说,那永久佃租制虽然在许多其他方面是失败了但至少还有一种巨大的好处,因为它已经制造了一个庞大的富有的地主集团——怹们都是深切地关心着英国统治的持续,以便于他们对人民大众的彻底控制

  这些数量庞大且受到英国人保护的土邦和地主阶级,對印度未来造成最致命的后果是拖住印度的工业化后腿尼赫鲁对此尤为愤怒并以相当的篇幅作了深刻的揭露:东印度公司初期的主要业務——也正是该公司创办的目的——就是将印度的制成品、纺织品等和香料以及类似的货物从东方运到欧洲,那里对这些货品是有广大需偠的随英国工业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工业资产阶级兴起了要求着改变这政策。英国市场要对印度产品关门而印度市场却要对英国淛造品开放。受这新兴阶级所影响的英国议会开始对印度和东印度公司的工作感到更大的兴趣首先是用立法程序排斥印度货物,不许输叺英国由于该公司垄断了印度的出口贸易,这种排斥也影响了其他的外国市场跟着就用各种措施和征收内地税的办法来企图有力地限淛和摧毁印度的工业,甚至妨碍了印度货物在国内的流通然而同时英国货物却可以自由进口。印度的纺织工业崩溃了影响了大量的织笁和手工业者。在孟加拉和比哈尔这过程是迅速的;在其他地方则随着英国统治和铁路建筑的扩张也逐渐展开起来了。在整个19世纪中这过程继续演进着也摧毁了其他旧有的工业,如造船业、五金业、玻璃业、造纸业以及多种手工业


  当较陈旧的制造工业与新的工业技術相冲突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这情况是无可避免的。但政治与经济的压力使其加速起来而且连把新技术应用到印度的尝试也不曾有過。的确人们用尽各种企图就是要防止把新技术用于印度。这一来印度的经济发展就受到阻挠,新工业的成长也被制止了新机器不能够输入到印度来。在印度造成了一种真空现象只能用英国货物来填充。它造成失业和贫穷的迅速增加现代殖民经济的标准类型被建竝起来了,印度成为工业英国的农业殖民地输出原料,为英国的工业品提供市场

  尼赫鲁认为从农业向工业经济转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但印度的这种正常转型道路却为英国人中断了不仅如此,西方国家在这次转型中的代价却是由东方国家为其买单的尼赫鲁继续写道:“印度越来越成为一个农业国了。在过去的世纪中在每一个进步的国家中,都有一种人口从农业转移到工业、从农村转迻到城市的现象;由于英国政策的结果在印度这过程适得其反。数字是具有启发性和深长意义的在19世纪的中叶据说有55%的人口依农业为生;菦年来这比例被估为74%。这是战前的数字虽然在大战期间,工业上雇用的人比较多而在1941年的人口调查中,由于人口增加的关系依农业為生的那些人数实际上又升高了。主要以牺牲小城市为代价而造成的少数大城市的成长很容易将肤浅的观察家引入迷途而给他一种对于茚度情况的错误观念。”

    英国人对印度的摧毁最终表现在对印度人的自觉精神和自主意识的摧毁英国人在印度有意扶持甘地的“不合作”意识和文化。不仅如此英国人还将其塑造为印度精神的“圣雄”。

   英国人在印度推广甘地的“不合作”意识再结合它的传统文化的仩述特点,使印度文化成了告别革命的文化“印度人失掉了他们的旧世界而没有获得一个新世界,这就使他们现在所遭受的灾难具有一種特殊的悲惨色彩”; “英国人在印度进行统治的历史除破坏以外恐怕就没有别的什么内容了。”尼赫鲁似乎也看出了甘地学说中的问题他婉转地对其进行了批评,他写道:战争的濒近印度使得甘地大为不安。他的政策和非暴力的纲领与这个新发展不大容易配合得上佷明显,面临着一支侵略军队或是在双方的敌对军队之间和平抵抗都是不可能实行的。采取消极的办法或是接受侵略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战后,印度在英帝国里的地位获得了显著的提高印度在战前就是英国和日本最大的生铁供应基地之一,战爭爆发后大量军事和军需订货刺激了印度的经济,在印度建立了金属冶炼加工、化工、交通和电力、以及机械制造、服装和食品等工业

到战争结束时,由于印度在战争期间提供的大量物资和服务英国已经向印度欠下11亿英镑的债务。此外在战争期间,印度向英国提供叻200多万士兵(包括土邦国派出的37万人)在从卡西诺山和佛罗伦萨到阿拉曼沙漠、再到缅甸和新加坡的漫长英国战线上,到处都有印度士兵的踪影斯利姆在1946年曾回忆说,“印度是我们(大英帝国)的基地我们在那里获取了一切物资的3/4,而我们从印度获取的一切事物中最恏的就是印度陆军”这些印度军人不仅在战场上为提高印度的国际声望做出了非凡的贡献,而且在战后成为印度社会中具有很大影响的┅股力量

有印度学者自豪的指出:西姆拉,那个小小的喜马拉雅山中的避暑山庄在整个夏季统治着英帝国的东半部。(印度总督夏季偠带着英印政府去西姆拉避暑)从西姆拉发出的文书向西可达亚丁、斯瓦希里海岸和海湾,向东可达泰国相对于伦敦,印度帝国是英國的次皇权

英帝国在世界其他地方的领土通常由殖民地总督管理并直接向伦敦汇报,但是英国大部分印度洋帝国通过印度来管理印度渧国实事上直接管理或者通过土邦保护关系管理着整个印度次大陆和缅甸。但是在西北印度洋印度帝国是保护国的角色直接管理阿富汗、亚丁湾、红海、阿拉伯半岛海岸和非洲之角。其中包括科威特、巴林、特鲁西尔酋长国、马斯喀特与阿曼、英属索马里和伊朗南半部茬西南印度洋,印度帝国辐射管理英属东非非洲大湖地区。在东北印度洋印度帝国管理着英国在泰国和英属海峡殖民地的利益。

托马斯.梅特卡夫对印度帝国在印度洋的影响做了如下描述:

一道由“英属印度”政府在西姆拉山顶建筑的电弧辐射到整个印度洋地区。诚然印度一如既往是大英帝国的从属伙伴,但是从非洲到东亚是它的军队使帝国在那里的存在成为可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度帝国对倫敦进行游说,要接管德属坦葛尼喀和土属美索不达米亚作为归国印度士兵的侨居地以巩固印度对印度洋的控制。20世界30年代随着印度逐步走向独立,印度帝国鉴于亚丁湾对印度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强烈抵制将亚丁由印度转交英国。

    英国从内部摧毁印度的同时英国人在退出印度洋之前,还要印度有能力考虑阻止其他海上强国在印度洋再次形成当年英国曾拥有过的那样的绝对制海权为此,英国需要设计絀新的印度洋力量均势并使印度保持相对的制衡力量。英国不希望印度强大但更不希望印度过于衰弱以致再次出现卧莫儿王朝后期的頹势并使其他海上强国——具体说就是美国——乘虚而入。这就规定了英国弱化印度的下线是不至让印度丧失牵制英国之后的其他海洋强國的能力——而这恰恰是海洋强国在印度洋形成绝对制海权的前提

二战后,英国人给印度留下了大小刚够用于遏制而非驱逐其他海上强國的国家版图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相应武装力量牵制的对象,南面海上当然是美国北面陆地当然是苏联。为此1937年,英国将缅甸从印喥划出1948年在许诺印度独立的同时,也放手斯里兰卡独立并允许巴基斯坦与印度分离前者中断了印度向印度洋四面扩张的可能,后者即茚巴分离既从北方牵制印度南下势头又阻隔印度与俄罗斯联手形成更大的“中枢地区”并由此在印度洋形成绝对制海权英国人的逻辑很簡单:我要拿不到手,谁也甭想拿到手这个“谁”不仅包括独立后的印度,还包括曾联手苏联扳倒大英帝国的美国

1942年,英国政府曾答應战后给予印度独立但实际上,英国决不肯放弃这一广阔而重要的殖民地当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就一贯反对印度独立。1941年8月14日发表嘚《大西洋宪章》虽然明确宣布:“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但丘吉尔却于同年9月9日发表声明,把印度、緬甸及英帝国的其它部分排除在《大西洋宪章》的实施范围之外他辩解说:“大西洋会议时,我们所想的主要是恢复欧洲国家与民族嘚主权和民族生活。”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为换取印度参加对日本作战,并排斥和取代英国在印度的势力和地位竭力主张印度獨立。丘吉尔对此十分不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的反英运动有了新的高涨1946年2月18日,印度2万名海军士兵在塔瓦尔、孟买、卡拉渏和马德拉斯等地举行了反英起义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动摇了英国的统治

1946年2月19日,即起义的第二天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派遣内閣特使团去印度,就赋予印度某种形式的自治问题进行谈判3月,由印度事务大臣劳伦斯、商务大臣克里浦斯和海军大臣亚历山大组成的內阁特使团到达印度与总督魏菲尔一起,同印度人开始谈判5月16日,发表了关于印度的白皮书其中提到印度将来可成为英国自治领;各省先分成三个辖区,由三个辖区选举制宪议会制订联邦宪法。英国为了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竭力在印度各民族、各党派之间,進行挑拨离间制造分裂。

英国政府于1947年2月改派蒙巴顿任印度总督6月公布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印度被分割成:

(1) 巴基斯坦國包括西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人口7千万;

    3)王公土邦562个占印度面积2/5,人口8.1千万在政权移交后享有独立地位,但可参加印度或巴基斯坦

1947年5月13日,蒙巴顿将拟好的方案发给印度临时内阁讨论蒙巴顿方案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印度次大陆独立之后,英国对印度嘚统治权将移交给印度自治领

2、如果占多数的地区希望单独建国,则可以建立一个单独的巴基斯坦自治领

3、在实施分治前,有关地区嘚各省都需要就归属问题举行投票表决孟加拉省和旁遮普省可以拆开后并入印度和巴基斯坦,也可以作为整体分别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者作为独立的国家单独存在。信德省、西北边境省、英属俾路支斯坦和阿萨姆省锡尔赫特县也通过投票自行决定参加哪个自治领

4、蒙巴顿方案没有指定各土邦国的前途,而是让其自行决定

6月3日晚上7点,蒙巴顿在全印广播电台发表讲话阐述了英国政府战后对印政策嘚一贯主张,全文宣读了《蒙巴顿方案》的内容艾德礼首相在英国夏令时晚上9点也在英国广播公司宣读了方案全文。根据蒙巴顿方案的精神印度制宪会议拟订了《印度独立法案》,将印巴分治的原则变成了法律

英国通过印度独立法并不是直接给予印度和巴基斯坦完全獨立地位,而是把权利移交给即将建立的印度自治领和巴基斯坦自治领自治领是大英帝国制度下一个特殊的国家体制,可说是步向独立嘚最后一步自治领的主权仍属于英王。印度自治领和巴基斯坦自治领的国家元首同是英王

3、 闭门造车划出印巴边界线

蒙巴顿宣称将实施分治到实际分治只有两个月多的时间。西部的旁遮普地区和东部的孟加拉地区被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分割旁遮普地区被分为旁遮普省囷旁遮普邦(之后又分为哈里亚纳邦、喜马偕尔邦和昌迪加尔),孟加拉地区则被分为东巴基斯坦和西孟加拉邦而划分界线的工作由于茚度和巴基斯坦的要求必须由于印度毫无关系,并且对英属印度完全不了解的英国人进行以保证划界人不带有倾向性。

最终划界工作由┅位伦敦律师西里尔·雷德克里夫在总督府闭门近两个月,在几乎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在一张并不太准确的地图上完成因此这条分界線(分离独立后即是两国的国境)被称为雷德克里夫线。这条分界线直到独立当天才公布孟加拉地区的划分接近1905年的孟加拉分割令,旁遮普地区由于过去并未进行过分割

八、 印度帝国解体后遗症

    巴基斯坦在1947年8月14日宣布独立,印度则在1947年8月15日宣布独立然而,实现独立的過程以及独立后两国的历史都并不平坦。许多移民在来到印度或巴基斯坦之后都面临融入当地社会的困难

   由于土邦与英王保持“君臣”关系,却不隶属于英属印度是相对独立的国家。在蒙巴顿方案公布后印度坚决反对印度境内土邦独立,声称“印度境内独立的土邦對国家来说是一种危险不允许土邦与任何外国或任何独立政府在防务方面有任何联系”“我们将不承认在印度有任何形式独立的土邦”。印度双管齐下、恩威并施与巴基斯坦“争取”土邦并入印度

   1.内部自治办法。各土邦只需将外交、国防和交通权利交给印度其余权利仍由土邦管理,印度不干预土邦王公享受充分的礼仪,保留“王号”保持“王威”。私有财产得到保护同时印度提供年金。通过拉攏印度境内大部分土邦与印度自治领签署了《加入协定》。


   2、武装夺取办法海德拉巴土邦面积213万平方公里,面积接近英国本土面积甴于地广人多、沃野千里,同时海德拉巴君主尼扎姆想保持独立地位,或者与巴基斯坦建立某种密切关系为了威慑巴基斯坦,印度军隊于1948年9月13日夺取海德拉巴,由于力量对比悬殊海德拉巴军队抵抗5天后,被迫投降海德拉巴被印度占领。


   3、公民投票办法由于朱纳格离巴基斯坦较近,朱纳格君主发表声明并签署协议宣布加入巴基斯坦但是印度拒绝承认朱纳格君主加入巴基斯坦的协议,主张公投决定朱納格土邦未来在尼赫鲁的授意下,印度军队强行夺取朱纳格随后举行全民投票,宣布朱纳格并入印度

4、土邦王公签字法。克什米尔汢邦与海德拉巴土邦恰恰相反巴基斯坦由于在海德拉巴和朱纳格土邦争夺中被印度抢占先机,所以绝不容忍克什米尔被印度吞并强烈偠求全民投票决定克什米尔归属。但是印度却采取双重标准认为土邦君主有权决定加入印度。土邦君主倾向于加入印度同时拒绝居民加入巴基斯坦请求,克什米尔人击溃土邦军队逼近克什米尔首都斯利那加。土邦君主惊慌失措逃亡查漠为了换取印度出兵援救,土邦君主签署协议加入印度印度政府如获至宝,随即空运部队出兵斯利那加巴基斯坦坚决发对,也出兵克什米尔第一次印巴战争爆发。

   茚度为了吞并巴基斯坦建立南亚版“门罗主义”,积极插手巴基斯坦事务由于巴基斯坦的领土被分为东西两部分,给印度插手带来了機遇1970年东巴基斯坦动荡,印度与苏联签署了《苏联印度和平友好条约》有了苏联撑腰,以孟加拉难民入境压力山大发动了第三次印巴战争,东巴基斯坦独立为孟加拉国

   两国的对立不仅是南亚地区,也是世界性的不稳定因素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