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写字格是不是应该好好写字

初学书法是否要坚持练习一种字体?
问:我很喜欢书法,但是我都不知道我写的是哪个门派的,是不是需要坚持练一种字体?(中涛注:这是博友通过私信提出的问题,而非模拟提问。)
答:你好。对于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首先肯定地回答:对于初学书法者而言,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我们必须坚持练一种字体。坚持练一种字体,其实就相当于建立你自己的“根据地”。这个坚持练习一种字体的时间,因每个人的悟性、天资等条件不一样,其具体期限也没有统一的规定。如果要给出的一个总原则:少则半年,多则两、三年。原因是同样的时间段(比如说半年),每个人的勤奋程度、悟性并不一样,所以各人所取得成绩也不一样。但也不用太在意这种短期效果。如果你能长期坚持,成绩肯定是有的。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如果你坚持了较长的时间段,你可能会面临两种结果:一、在临写一种字体后,有了新感悟,不想临现在的这种字体了,想“转战”别的字体。二、并没有太大的感悟,但对于目前所临的字体,感觉到已经“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无论是哪种情况,在这种时候,你都可以转换成学习别的字体。而转战别的字体后,你同样又得坚持练习较长一段时间。然后再转战、再到新的字体中“安营扎寨”。这样的次数多了,你也就打下了一定的书法基础。
(图:仿古印花笺临王羲之《兰亭集序》)
那对于已经有一定基础的书法学习者而言,在任何时间段内,我们同样也要有一个临习的重点。比如最近一、两年内,给自己定下任务:主要学习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再过两年,觉得米芾不错,那又以老米为重点。因为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在重点临习某一书家法帖的同时,也可广泛临习其他名家的法帖。总而言之,你得有一个重点临习对象,其他对象为辅助。当然了,在不同时间段内,这个重点对象是可以变化的。
那如何确定自己重点临习对象的时间长短呢?个人一点不成熟的意见是:看你的性格。如果你觉得自己是那种比较“坐得住”、“比较有耐心”、“比较听话”的人,那么在临习对象的选择上,就要有意频繁一些。相反,如果你是那种“不太听话”、“坐不住”、“比较着急”的人,那就要多提醒自己,一定要在某一家法帖上多停留上一些时间。原因很简单:你天性中的东西,是不需要调整就能达到的,这时我们需要“反着来”,以“磨练”自己的性格,从而使自己的书法水平提速更快。今天就到这儿,再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如何判断一个人写字是不是练家子?怎么才算好字?
书法上是怎么判断一个人写字好看与否?如何从别人写的字上面看出是否练过?请懂的人指点指点,拜谢附平时零散写的字.-------------------------------------------------------------野路子分割线------------------------------------------------------------我的字就会放肆,书法才是克制日 更
谢瑶我在知乎一直说书法是以日常书写为基点的,书法就是书写有法度。法度,规则秩序也。所以你的字是否有来处是否合法度就是看你是否练过的依据了。你的字,我得说,希望你不要介意,大概你只是自己练过,临帖少,大概也没有老师教,因而不能算有书法功力。说你自己练过是因为看上去笔划似乎还有力道。后面的否定是因为比如你的那个烟字——也就说这一个字吧,够说明问题了。随便说三个问题,图上圈出来了随便说三个问题,图上圈出来了①你的火字旁写法是一点(丶)然后挑笔向上转写竖撇(丿),在竖撇到底时一顿还回转上挑写上部的短撇,再用一个折转表示下面一点,这个写法完全是错的。连笔顺都不对,这里这个笔顺还不是说国家标准,而是历代书家总结出来的笔顺,看帖子看多了就知道的。而且最后一笔为什么要向左边折转?明明下一笔是位于右边的一竖啊,所以这运笔上就比较多余。②圈里的这个折转完全是多余的,多出来的,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啊。③圈里这一钩,完全是没临过什么帖子的写法啊。作为对比,我找了一个书法家写的烟字你看看圈出来的部分去掉右边的一竖,就是一般来说火字旁的写法。圈出来的部分去掉右边的一竖,就是一般来说火字旁的写法。左右两点先写然后再是中间的“人”的连写,你去看看,所有书家大致就是这个笔顺,笔划上可能还有省略,但运笔一定是这个过程,写字不是想当然的。然后旁边的“因”和你写的区别,你也体会一下。如果你练过类似的行书或者草书,基本是不会犯这种错误的。看一个人的字是否有功力,我这里不准备说,但是很显然,看出一个人的字有这样那样没功力没来处的地方是挺简单的。
多图多图!多话多话!第一次用手机贴这么多图说这么多话。好了,开始。首先,一个会写字的人,或者长期从事有关书法教学方面工作的人,心里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完备体系,这个体系决定了ta学习书家的派别。同样,这个派别约束ta所写下的每一笔都是有出处的,每一个部首都是有前人踪迹的,每一个字都是能在浩瀚书法史内找到印证的。书法上判断一篇字好坏与否,要通过关注章法、笔法、字法、墨法几点,来做基础评判。章法上,整体上排列是否均匀、局部上收放是否做到;笔法上,笔画是否精准,提按轻重表现是否存在、起收笔与行笔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这里又要延伸出一个很基础却更为关键的问题——中锋与始转,容后细说。);字法上,繁简字运用是否得当、有没有错字别字现象;墨法上,飞白的出现与运用、以及我常说给学生的四个字「计白当黑」。……分割线……来以教的一个学生写的字为例,这是初临,我觉得如果我不说,大家都很难能知道这孩子学的什么帖子。下面这个,虽然仍然有很多缺陷,但是好歹能看出一些端倪,基本笔画和主要字形结构初见一斑。也大概其能看出来他写的是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 。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我说的观点,关注一篇字里的「四法」来判断所谓的「练家子」。……再次分割……下面说我觉得最重要的「中锋」和「始转」,按我的思维,这简直是判断这人能写好字不能的最最最重要的一点没有之一。中锋,是和儒家「中庸」对等的说法,而「始转」是为了保证写字时能做到「笔笔中锋」。以大令中秋帖为例,能看到,每一个牵丝、转折、提按,都是饱满和扎实的。可能有人问什么叫中锋,什么是饱满扎实,那么把图片放大,放大到看不清笔画,去注意他笔画的边缘,两侧都是墨洇入纸的有规则的痕迹,且个字都是昂扬的姿态。understand?姿态也许是晋人风骨使然,但扎实二字,却一脉相承至今。……再再分割……恕我直言,题主的字,是为了好看而好看,为了连笔去连笔,就叫毛笔字,不叫书法。首先,题主字类似行楷,那么更要求连贯性,所以,烟字最后一笔,真想联系,可以把整体排列变成纵向,可以用这个连带,不然还是老老实实写一横。雨,该是一竖的地方,交代不清。任,恕我直言,我没见过谁这么写单人旁。平,中竖出头,这是个有歧义的别字。生,唔,毛病同上…………再再再分割……解决几个可能会问到我的问题1.Q:那个学生你教了多久写成后来那个样子?A:4个小时。2.Q:你说那么多你写什么样?A:见笑。不喜折叠。
字如其人,题主写的字怕是听不进前面几位老师点评的。——————————————————此回答主观性太强了,不值得大家点赞,况且对题主也没什么帮助,很是惭愧,求折叠。
如何通过一个人的字看出其有没有练过书法,这其实很简单,就是看他的字有没有书法的意蕴或者味道,我相信每一个练过书法或者对书法作品有一定鉴赏能力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如果你觉得这么说很空泛,那么下面说说具体的方法。练书法就是临摹古人的字,练过的人写出来肯定有古人字的痕迹,如楷书的长横讲究一波三折,隶书的长横崇尚蚕头雁尾,行书喜流畅,草书讲章法(一般人以为草书就是连笔快写,其实是很大的误解,草书中每一个字对应一种或两种固定写法,有很多字很相近,很多所谓书法家都会写错,更不用说普通人)。具体点说,如何看一个人有没有练过呢?任何一幅书法作品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评价,即笔画、结字和章法,下面我结合题主的字来分析。第一个层次是看笔画。笔画是指构成单个字的横竖撇捺点这些最基本的元素,我们练字的时候老师有时会说,你这个字这一笔写的很好。关于笔画,还有个王献之的故事,讲有一天,王献之想写一个“太”字,可刚好用完了水缸里的水,王献之立刻跑到父亲王羲之的书房,让父亲点上“太”字的那一点。王献之把“太”字递给母亲看,母亲夸他写得非常好,只有一点似羲之。王献之这才明白自己写的字和父亲比起来,相差还很远哪。回到题主的字,我们可以看出来是练过的。题主有很多笔画写的很好,如“任”字右边的短撇,“雨”字的竖,“平”字的第二横,以及“生”字最后一横的带笔,单就笔画来说,是很漂亮的。和
先生认为“题主在写字过程中,对字形有相当程度的重视;但是欠缺了对笔画的斟酌”的观点相反,我认为题主的字最大的问题不在笔画,而在字形结构。第二个层次是看间架结构,术语称“结字”,就是指字的点划安排与形式布置。与其他文字不同,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我们在小学老师就会讲,哪个字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上中下、全包围、半包围等等。汉字笔划的长短、粗细、俯仰、伸缩等和偏旁的宽窄、高低、侧正等,构成了结字的不同形态。如何评价一个字的结构呢?首先是重心要稳,整体看上去字不会倒;其次就是要匀称,特别是笔画繁多的字,讲究疏密有致。题主的字,重心不成问题,但是笔画的安排很有问题,尤其是“雨”字,本来左右对称,但被题主省了左边的一竖。第三个层次是看章法。章法包括字与字之间的变化(如果两个相邻的字有相同的笔画,如“林边”二字,则“林”字最后一捺宜写成一点,防止与“边”字最后一捺雷同),行距,留白,落款以及钤印等,这些属于比较高阶的内容了。但最简单的就是,一幅作品的首字和末字宜略大于其他字,特别是在条幅中,大家可以有意识的去观察。因为题主的字不是一副完整的书法作品,所以就谈不上章法。总的来说,我们欣赏任何一幅书法作品,可以先从单个字的笔画看起,再看单个字的间架结构,再看整幅作品的布局。大多数人看到一幅书法作品,只能感觉很好,却说不出好在哪里,就是不知道如何分析,这就是一个思路。当然,你非要先看整体布局,再看行列排布和单字结构,再看具体笔画也是可以的,而且这也是大家欣赏书法的一般顺序。但是学习书法的顺序应有差别,应该先学习结字,然后再雕琢笔画,最后学章法。启功先生认为“从书法艺术上讲,用笔和结字是辩证的关系,但从学习的深浅阶段讲,则应以结字为上”。所以给题主的建议就是,买一本自己喜欢的楷书字帖(推荐欧柳),着重研究字的结构,学习笔画的排布,每天琢磨四五个字,不到半年即可看到效果。当然,如果真的热爱书法,临摹应该是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最后贴两张自己的,请
及匿名用户等诸君斧正。苏轼《定风波》鉴于前面一张写在纸巾上的十分不正式,所以更新一张相对完整的作品,请大家批评。
一.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所谓的“练家子”的。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才有资格去看、去判断:1、接受过系统的美术史或书法史培训(不过这东西大都是自学的),有良好的书法理论基础,学习过书法发展的脉络,熟知各个时期书法的基本面貌,了解书法审美的基本规范和特征;2、进一步则需要读过、看过各个时期各大名家(仅限古代)的代表作品,达到熟记的程度,知道他们的书写习惯、个人风格;3、在前两条的基础上有过大量的实践,说白了就是练字、临帖,能够熟练地掌握书写的基本法则和规范。二.判断一个人是否是“练家子”又要从三个方面来看:1、是否符合审美的基本规范和特征;2、是否有临帖的基本功;3、写字的人是故意深藏功力、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令人看不出来还是真的不会(……)如果有耐心看完了上面的废话,那么我就来点实在的回答:跟江湖中人一样,看一个人是不是“练家子”,最首要的条件就是,自己是不是“练家子”。回答完毕。-------------------------------------------------------------------------------------------------------------------------------------------至于yo叔说的“ 藏头护尾、不露锋芒 ”以及露不露锋的说法,表示不以为然。不同的书体有不同的书写方法,不同的书家有不同的书写风格,举两个栗子:篆书、隶书鲜有露锋,含蓄典雅,行书草书则少有藏锋,自然流畅;欧书笔画基本上都是以露锋为主,铁画银钩,颜柳则与此不同,内涵筋骨。我学书时间不长,根基浅薄,不学无术,第一次听到“藏头护尾”的说法。露锋确实是重要的“技术”之一,但就“露得不好,就是败笔”这一说法,实在不敢苟同。修改:看过伊秉绶,知道了什么是藏头护尾,是真好看。--------------------------------------------------------------------------------------------------------------------------------------------前两天上班偷懒的时候在纸巾涂鸦两笔,各位知友见笑。2016年1月更新,最近开始帮人写头像了。晒几张图,兼毫、毛边纸、手机snapseed修图。
首先,请看张公子的这篇回答:一句话:【绝大部分事情,是越专业,越能领略其乐趣的。】书法也是这样。如果你深入了解过前人的碑帖,自然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对一个不理解书法的人去解释其中的好坏,是完全无法沟通的。你的字不难看,如果说字如其人的话,你应该是个性格很开朗,甚至有点出挑到自以为是的程度。也许你自己尝试练过字,但是连中国传统书法的门都不知道在哪儿,结果就是这样一笔看起来很潇洒,但是法度全无的字。 的回答就很好。就这几个字,因为你着意表现自己的个性,所以法度失范的地方太多了:“烟”字里的“火”字旁,“因”的收笔;“雨”字的缺笔;“任”字的单人旁;“平”字的竖划;“生”的横划——是的,所有你觉得自得的笔画,都是“错”的。这些笔画在行家的眼里只是可笑而已。法度,就是你写的每个字,都能在古人那儿找到出处。这和写得好不好没关系。(其实我就写得不好)
因为我也是个喜欢胡写的人,所以很能理解题主写这些字时的感觉,这些是我们的审美和意趣的自然体现,真要临了贴,大概是没脸写这样的字。但个人的审美总是千变万化的,而法度是一种得到认可的共有审美。所以这些字自己写写就可以了,拿出来给别人看,结果一定是贬低的多。以我的审美来看,这些字感觉就很别扭,四个字评价就是张牙舞爪。那烟的因半边我觉得瘦了,一般默认左边的偏旁是相对较窄的。这么一写,火字和因字各占一半,别扭。雨字就是那个钩太长,左右不平衡,一副要摔倒的样子,楼上有人说左边小短竖不能少,仅从审美角度,我觉得少了也无妨,但右边的要与之对应,也短短的才行。任的那一撇挑这么高,估计是觉得因和雨走势太平,想来点趣味,这一点我是欣赏不来的,照顾了走势,让整个单字怎么办?平字也不符合我的审美,中间的点太密,导致竖划伸不出头,否则就太挤了,现在这样也像是眼睛挤在一块的小老头。生的那一横,大概是要配合烟伸出来的那部分,还是那句话,以我的审美,用下面那个横钩来配合倒比较好,现在这个就跟伸出来的爪子似的。结论上面已经有了,这种充满个人意趣的,不论书法单论字,别人的观点未必可取,你看就有人说你这字不错。但说到书法,还是好好临帖吧。此答案也可 上面有些人说没想到题主一点都不狂傲的,以我心度之,题主这种人一定是狂傲的,但不是狂妄,碰到有道理的,该低头还是要低头。
在写字这件事上,如果自己不是练家子,基本没法判断别人是不是练家子。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一门学科叫做笔迹分析学,国内发展一般般,但是国外的话企业入职很多公司会聘请专业机构对职员进行笔迹分析,以判断人的性格等。我大学学HR,对人力资源测评感兴趣,对这个略有研究,看过一些业内的书,恕我冒昧,我品评一下题主的字。
题主的字初看很漂亮,但细看之后,就可以判断并没有进行过专业的汉字书写训练,相关的书写技巧没有完全掌握和应用,掺夹过多的个人设计。可以看出,书写者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一般智商高于身边的人,略有优越感。但花哨的起笔和转承也可以看出自负和轻浮,不够沉稳。是个年轻人,涉世未深或经历不足。笔画中竖笔中直有力,说明书写者内心中性格倔强,目标感强烈,交际方面一般。“烟”“任”“生”中都有很出格的笔画,说明自控力一般,特别是“生”字出挑的一横,很说明问题……
离题了。字如其人,字反应人物性格。同样的,通过练字,也可以改变性格。
放大图片仔细看全是侧锋可以直接得出题主没有受过系统的书法教育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现在书法家还能不能好好写字了
10回复 310浏览
现在书法家还能不能好好写字了 &是不是越有名气 越可以按照自己内心去写 jrs能欣赏的了么&比如 欧阳中石先生写字百度一搜都这样了我还是喜欢比较正式的写法 如下[ 此帖被zepher-10-06 23:17修改 ]
当然 中石先生很多题字都是很正式的写法但也有&这样子的 后者什么心情呢
引用1楼 @ 发表的:当然 中石先生很多题字都是很正式的写法但也有&这样子的 后者什么心情呢
给我大淄博。。。。发自手机虎扑
师徒携手进,领导来养心。随便画一划,一字五千金。―――书法家协会发自手机虎扑
书法的问题,你可以问问我,随时给你最专业的回答,步行街装高手太多,只可惜全是业余。发自手机虎扑
热火3连冠,加油。。
我怎么觉得第一张图里的字挺好看的
这世道,只要有人捧你臭脚,几个回车让你变诗人,再瞎挥几笔,张旭就跪在你面前了!发自手机虎扑
我认为他写的这个字还挺不错的吧,不要喷我啊发自手机虎扑
好事情。好玩发自手机虎扑
欧阳先生是年纪大了,第二张那么俗气还能叫书法?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4楼 @ 发表的:
书法的问题,你可以问问我,随时给你最专业的回答,步行街装高手太多,只可惜全是业余。
真的吗 最近都在练字 太累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2人参加识货团购548.00元1人参加识货团购699.00元0人参加识货团购148.00元0人参加识货团购279.00元1人参加识货团购399.00元4人参加识货团购313.00元0人参加识货团购468.00元1人参加识货团购498.00元0人参加识货团购288.00元0人参加识货团购339.00元0人参加识货团购149.00元1人参加识货团购379.00元老夫是来当负面典型的!不好好练字是没有出路的!!! | 书法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5513人加入此小组
这个是刚进大学的时候宿舍美化大赛在宿舍柜门上画的....好吧 是在画好以后很久以后拍的...掉色了....这个也是宿舍美化的....现在越看越扭曲....然后是某次心情不好抄的孙子兵法...请无视掉这个渣出翔的像素....其实孙子兵法每篇是用不同形式的隶书抄的 但是本子找不到了 所以没办法....这是给某个学妹写的扇子...好吧 内容很和谐....最后是2011年板报比赛出的板报 好吧我承认那次由于就两个人出板报导致实在是有点渣...然后我可以哭着说 这是我唯一留存下影像资料的板报吗....以前一个人出了很多好文艺的板子的 都没存下来啊啊啊啊啊啊啊 !!!! 好忧伤......好了就是这样 老夫是来当反面典型的!!!看到没有 这就是不好好每天练习的下场!!!
+ 加入我的果篮
“和谐之美”
引用 的话:“和谐之美”扇子上写的是 卖萌可耻
喜欢小篆书法
你小子是出来卖萌的,正话反说有意思吗?
卖萌可耻!
卖萌可耻!
引用 的话:扇子上写的是 卖萌可耻黑板报右边。
喜欢第二张的字,是什么字体捏,楼主?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脚写字的书法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