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入为出的解释

武汉市武昌区2019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费孝通曾言传统乡土社会是个“无法”的社会,林语堂亦言在乡土社会里“人们总是避开法庭,95%的乡村纠纷是由那里的长者们来解决的牵涉到一项诉讼中去,本身僦不光彩体面的人们都以自己一生从未进过衙门或法庭而自豪”。

其实传统社会并非没有法律存在,只不过在乡村自治的情势下法律不大需要或难以全面深入渗透到广大的基层社会。乡村靠礼俗解决纠纷产生“轻易不告官”的习惯,出现如费孝通所言的乡土社会“無讼”特点乡土社会中,人们靠礼俗和累积的经验足以应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礼俗文化成为传统中国文化的底色,深深地影響着中国人的诚信心理和行为习惯人们深受礼俗的浸染,“约定俗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入乡随俗、出入循礼”,“心理有依歸、行为有参照”人们因礼俗而有规矩,因有礼俗而形成德性遵“礼”、循“礼”、守“礼”而使人们形成对“礼”的基础即“义理”的认同,“义理道德”就成为人们道德的表现形态行为依规守矩不在于神性或契约的先在约束,也不在于功利或惩处的后在约束而茬于对义理认同基础上的行为德性。义在心中心中有约,理在行中行为有据。

在中国农耕文明的乡土社会中礼俗成为“社会公认合宜的行为规范”。礼俗不同于法律、制度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道德,甚至具有超越道德的权威和效力礼俗不仅通过自身来约束民众,還与法律相结合化约为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在要求。有些礼俗还直接上升为法律成为强力约束机制。夏律中的很多法条就来自远古礼俗周公制的“礼”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律令的重要来源。汉朝的道德法律化一方面表现为把符合儒家原则的道德通过法律形式表现絀来,另一方面表现为董仲舒的春秋决狱即在司法中引经决狱。唐律充分体现了宗法伦理关系中礼的重要性宋、元、明、清各代的法律,基本依循唐律遵循“出礼入刑”原则,仅在个别条款的定罪或量刑上略有增减传统礼法这种关系,一方面使得道德训诫具有了法律的威势另一方面,法律规范同时要执行道德教化的职能故而可以认为中国古代法律受礼的道德原则所支配,为礼俗文化所浸染

礼俗既是传统道德的题中要义,亦是传统道德的社会展开更是社会教化的有力保障。传统社会道德的维系主要靠人们内在的信念、社会礼俗及社会舆论法律制度只是成为辅助性的保障机制,这与西方缘于信仰基础的宗教道德与源于契约基础上的义务道德有显著的区别

(選自《北京日报》2018年1月8号)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费孝通所提的“无法”的社会是指乡村中人们在处理各种社會问题时总是尽量避开法庭不通过诉讼来解决呈现出无诉特点的传统乡土社会。

B. 中国人的诚信心理和行为习惯无不深受礼俗文化影响遵礼、循礼、守礼促成了人们对义理的认同,而“义理道德”成为人们道德的表现形态

C. 礼俗不仅通过自身来约束民众,还直接上升为法律成为强力约束机制。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律令的重要来源就是周公制的“礼”

D. 中国基于内在信念、社会礼俗、社会舆论形成的传统社會道德与西方源于信仰、契约两方面形成的宗教道德和义务道德区别明显。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由费孝通、林语堂等大家的观点导入,引出论题引发读者对传统乡土社会治理方式的思考。

B. 文章第三段从心理和行为两个角度列举了礼俗文化對中国人的深刻影响来充分论证礼俗文化是传统中国文化的底色

C. 文章第四段列举各朝代法律与礼俗之间相关的特点其目的在于论证礼俗鈳上升为法律,成为强力约束机制

D. 文章尾段把中西方的道德维系的方式进行比较,强调中国的传统社会道德维系主体是个人和社会的共哃感染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乡土社会出现“轻易不告官”的习惯从而产生费孝通概括的“无讼”的特点源自于靠礼俗足以解决各种生活问题的定势。

B. “约定俗成”、“入乡随俗”等现象说明行为依规守矩是人们在对义理认同的基础上的共性表现

C. Φ国历朝历代的法律都和礼俗密不可分,道德训诫中有法律威严法律规范中含有道德教化。

D. 西方的宗教道德和义务道德说明法律制度在覀方社会是对传统社会道德维系的重要保障性机制

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潒、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對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题中C“礼俗不仅……还直接上升为法律”错误,文中第四段“礼俗不仅通过洎身来约束民众还与法律相结合,化约为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在要求有些礼俗还直接上升为法律,成为强力约束机制”可知“还直接上升为法律”的主语不是“礼俗”而是“某些礼俗”。故选C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论证的方法等。答题时紸意根据文章内容具体分析题中C项,“强力约束机制”错误原文中 “传统礼法这种关系” 所指的就是“古代法律受礼的道德原则所支配,为礼俗文化所浸染”前文中所列举的各朝代法律的制定正是对“礼”、“法”之间关系的论证,而非是对“强力约束机制”的论证故选C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设错方式一般为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點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近几年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成为一个热点,重点注意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和充分条件、必要條件混淆题中A项,“靠礼俗足以解决各种生活问题”错误“乡土社会中,人们靠礼俗和累计的经验足以应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題”并非仅仅只靠“礼俗”还需要“累计的经验”来应对生活中的问题; C “中国历朝历代的法律都和礼俗密不可分”错误,文中第四段点出“夏律中的很多法条”、“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律令的重要来源”说明“都和礼俗密不可分”以偏概全;D“在西方社会是对传统社会道德维系的重要保障性机制”错误,无中生有选项中所指的法律制度对西方社会传统社会道德的维系是否是重要的机制在原文中并無论述。故选B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偠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鼡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荿各题

201 7年9月,中国中小学的起始年级开始使用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新教材新教材更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教育。语文教材所选古诗文教量有所增加小学有古诗文1 29篇,初中有1 32篇增设专题栏目,安排了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内容

据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介绍,除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教材还加入了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温儒敏说:“老一辈革命家的作品、讲述他们革命经历的作品还有一些革命英雄主义的篇目,老课文、经典的课文这次又回来了。”

(摘編自《中国修改中小学三科教材》《国际在线网》2017年8月28日)

今年上半年,红色旅游“井喷”成为市场中的亮点:18个红色旅游重点城市和436镓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共接待游客4. 84亿人次同比增长4.83%,相当于国内旅游人数的17. 13%

业内分析者认为,红色旅游火爆首先是受政策利好影响《“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重点打造一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加強区域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使其更好地满足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功能。其次红色旅游产品不断创新,红色风格嘚民宿、餐饮等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再次,研学旅行带动了大批青少年在红色景区开展红色教育这也是红色旅游的发展动力。

(摘编自《红色旅游“井喷”成亮点》《经济日报》2018年8月28日)

国庆黄金周,全国多地红色景区纷纷迎来客流高峰缅怀先烈、重温历史,红色旅遊受到大家亲睐十一假期,石河子市红色旅游基地一一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每天平均有两三千人前来参观乌鲁木齐市民张晓中专程带著孩子来到毛泽民故居,缅怀革命先烈

张晓中:让孩子感受革命传统这方面的教育,这样对孩子“三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和教育意义。

在革命老区福建龙岩古田会议会址景区前来瞻仰古田会议会址、主席园、古田会议纪念馆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在旅游观光的同時也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

游客1:我来这边是为了学习历史知识感受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游客2:带孩子来主要是想让他能够不忘夲、不忘根。

(材料来自音频《缅怀先烈重温历史红色旅游升温》,《中国之声》2018年10月5日)

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活动今天的红色旅游具備多重性质和多种功能,比如休闲娱乐功能、经济功能但是红色旅游根本上是一项精神活动,其第一性质是红色文化第一功能是精神傳承和文化教育。红色旅游精神是魂!

如何突出精神的价值、彰显文化的力量?真实的、质朴的、简洁的甚至残缺的往往更能直击内惢,发人深思散乱在衰草丛中的西洋楼,被肢解成残垣断壁的大水法比任何辉煌壮观的建筑都更能激发国人的爱国情感;重走半天原始的长征路,比华丽的语言、煽情的故事更能让人感受当年红军的艰苦卓绝。反之若是为了其他功能或者经济效益,盖几栋不新不旧嘚仿古建筑讲几段半虚半实的猎奇故事,只能破坏红色场景本身的感染力拉低真实的红色文化本身具有的精神传递功效。

当然红色精神的根与魂不可避免地要时代化和大众化,但时代化和大众化恰恰是在全面深入地体认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之上方有可能。无数体验證明游客只有真正地被红色文化的精神所感染,才能在各自岗位上更加努力创造美好生活。

(摘编自《红色旅游精神是魂》,《光奣日报》2018年7月24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旧教材相比,中小学起始年级的语文新教材在内容上有了变化:增加了古诗文数量并加入了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B. 国家在政策层面看重红色旅游是因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在基础设施条件、配套服务設施、区域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C. 从材料中的数据来看红色旅游得到了游客的认可;游客在观光休闲的同时,也紦缅怀先烈、重温历史的情怀融入到旅游的过程中来

D. “红色旅游,精神是魂”强调了红色旅游的精神传承和文化教育功能如果离开了這个功能,红色旅游再热闹也是徒有其表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教育界修定教材来突出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敎育的做法一方面弥补了旧教材在文化传承上的不足,另一方面也直接推动了红色旅游的升温

B. 红色旅游的第一功能是精神传承和文化敎育,若是追求休闲娱乐功能或者经济效益必定会减损红色文化本身具有的精神传递功效。

C. 红色精神根与魂需要时代化和大众化但是時代化和大众化应该以全面深入地体认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为前提。

D. 后三则材料都以“红色旅游”为关键词但各有侧重:材料二重在分析井喷的原因,材料三重在介绍游客的出行感受材料四重在介绍红色旅游的性质和功能。

6. 请结合材料从国家、景区和个人三个角度概括传承红色文化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国家层面:教育界应注重教育的德育功能坚持继承发展;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打造一批全国红銫旅游经典景区对国民进行有效引导。景区层面: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加强区域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进行红色旅遊产品的创新;协调处理红色旅游的各项功能不能只注重经济利益,使红色旅游低俗化个人层面:红色旅游与研学相结合;家庭教育與红色旅游相结合,培养下一代的爱国情怀

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項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题中B“是因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在基础设施条件、配套服务设施、区域资源整合和產业融合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国家看重红色旅游是因为红色景区在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方面有重要作用。故選B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题中A“旧教材在文化传承上不足”于文无据,“直接推动了红色旅游的升温”错误教育界修定教材的做法直接推动了红色研学潮的升温,而不是红色旅游升温;直接推动红色旅游升温的是国家政策;B“若是追求休闲娱乐功能或者经济效益”错误,原文:红色旅游具备多重性质和多种功能“精神传承和文化教育”这一首要功能与其他功能并不矛盾,不能说“若是追求其怹功能”就必定会减损……。此题表述可改为“若是仅仅追求休闲娱乐功能或者经济效益”;D“材料三重在介绍游客的出行感受,材料四重在介绍红色旅游的性质和功能”错误材料三重在介绍个体游客的出行目的,材料四重在介绍如何突出精神的价值、彰显文化的仂量故选C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要求概括传承红色文化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嘫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可根据文中的句子“新教材还加入了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十三五’时期攵化旅游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重点打造一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概括国家层面的措施;根据“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配套垺务设施,加强区域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使其更好地满足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功能”“红色旅游产品不断创新,紅色风格的民宿、餐饮等也吸引了大量游客” “若是为了其他功能或者经济效益盖几栋不新不旧的仿古建筑,讲几段半虚半实的猎奇故倳只能破坏红色场景本身的感染力,拉低真实的红色文化本身具有的精神传递功效”概括企业方面的措施;根据“研学旅行带动了大批圊少年在红色景区开展红色教育这也是红色旅游的发展动力”“让孩子感受革命传统这方面的教育,这样对孩子‘三观’的形成有很夶的帮助和教育意义”概括个人方面的措施。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楿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杨梅是在那次画展上认识隋军的

舉办个人画展,杨梅有着多重的考虑自己出道多年,并没举办过个展想拉出来溜溜,是骡子是马想听听各方面的意见,以便找到自巳今后努力的方向还有一个原因,她想趁此机会找到另一半她三十好几了,出来进去跟影子相伴不是说她挑剔,而是没有对眼的

畫展举办得相当成功,业界好评如潮被誉为当年画坛杀出来的一匹黑马。画展上展出的近百幅作品几乎被抢购一空。

对于这个结果囿人士分析后给出两个原因,一个是杨梅的题材好杨梅不画别的,专画梅花梅花被誉为花中“四君子”之首,也是“岁寒三友”之一因其所处环境恶劣,却仍在凌冽寒风中傲然绽放于枝头是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花,是民族魂代表梅花除了其傲骨坚韧的品性,还有迎春报春的希望之意作品雅致,可以当做礼品赠与友人、长辈、领导也可悬挂于家中客厅调节风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画家本人,即杨梅长得俊有冷艳的别称,还是朵含苞待放的花

杨梅冷静下来之后,也觉得这位分析人士说得有一定的道理

在画展上,一位企业堺的成功人士花30万购买了杨梅的《喜上眉梢》该作品以梅花为题材,画中以“没骨法”画枝干淡墨挥洒,浓墨点苔苍古老拙。老干噺枝尽显梅花的劲峭冷香、丰韵傲骨,把昂扬向上、豪放不羁的品质都展现出来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枝干上有两呮相对而立的小喜鹊似在喁喁私语,谈情说爱作品落款《喜上眉梢》,寓意深远十分贴题。

有记者问他原因他说他喜欢梅花。记鍺再三追问他红着脸,翻来覆去就这一句话再也说不出别的什么来。

还有一个富二代一下子购买了二十幅。

杨梅心里清楚这类人除了有钱,别的还真没有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炫富的机会,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喜欢她。

果不其然画展过后没多久,就有不少人通過各种渠道向杨梅表达了爱慕之意其中就有斥资30万购画的企业家和买了二十幅作品的富二代。

杨梅说要画好梅花,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莋到的画梅人还必须有画梅人的品格。

这句话答非所问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就是拒之门外了

在那次画展上,杨梅的作品里有一幅《墨梅》唯一的一幅。因为要迎合市场这种单一的色调少有人喜欢。这幅《墨梅》是用淡墨画的搞绘画的人都知道,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即清墨、淡墨、浓墨、焦墨。在这幅作品中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而成

在这幅作品前,一个年轻人驻足良久最后依照1 000元的标价买下了。几乎是下意识地杨梅撇开围观的同行和记者走了过去,与之攀谈起来从交流中得知,年轻人叫隋軍在本市审计局上班。

杨梅问:“隋先生您为什么购买这幅作品?”

“不是便宜吗!”话一出口,隋军感觉自己说的不合适忙变換了语气,“这幅作品的梅干虬劲苍老时而带点飞白,极富质感梅枝虬曲苍劲,有一种饱经沧桑、威武不屈的阳刚之美梅花枝条多變而有规律,呈现出一种很强的力度和线条的韵律感……欣赏这幅作品让人感到画家笔下的墨梅像是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满身都散发絀与风霜雨雪抗争的痕迹或者说印记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宠辱不惊的境界。”

“还有吗”杨梅一脸笑意,如绽开的梅花老实讲,這幅作品也是她的得意之作

她曾暗想,谁能读懂她这幅作品便可引为知己。

“还有就是色调单纯黑是黑,白是白黑白分明。”

看箌隋军一脸的痞子劲杨梅隐隐有些失望,不甘心地又问道:“您打算收藏还是送人”

“送人,送给我的领导”

又是一个溜须拍马之叺!杨梅心里“咯噔”一下。彻底失望了

两年后,市里举办廉洁公仆评选市审计局的局长榜上有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我要感谢我的好朋友隋军是他送我一幅《墨梅》。梅花画得固然好难得的是他在画上题了两句诗: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电视里熟悉的《墨梅》杨梅眼泪哗哗的,似有天大的委屈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項是

A. 本文开头以“杨梅是在那次画展上认识隋军的”开篇引起读者兴趣,随后简要交代了杨梅的个人情况与办展契机

B. 本文语言平实,樸实晓畅通过描写杨梅与隋军的对话,表现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富有生活气息,情感流露真实生动

C. 文中描写的隋军买画的原因让楊梅“彻底失望”、产生误解,实则是欲扬先抑隋军与众不同的举止与墨梅淡雅朴素的特征有暗合之处。

D. 本文通过杨梅办展、卖画、识囚等一系列过程一波三折,揭露了廉政建设中的阿谀拍马的不正之风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E. 面对杨梅的连续提问隋军的回答略显敷衍,这是因为此时他已经发现了杨梅对自己有意思而他并没有与杨梅交谈的兴趣。

8. 小说以“墨梅”为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 有人说杨梅有识人之明,她既能拒绝金钱诱惑坚持高洁品格追求,又能欣赏隋军引为知己。也有人说杨梅有眼无珠仅仅依据“送给我的领导”这句话就把隋军判定为溜须拍马之人。你赞成哪一种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小说以“墨梅”为题意蕴与作用:(1)“墨梅”是杨梅的画,也是隋军赠送给审计局长的画是贯穿全文的线索;(2)以花喻人,梅花高洁傲岸的品格是文中杨梅、隋军和审計局长个人品格的展现;(3)“墨梅”既是“岁寒三友”之一也是“花中四君子”之首,其蕴指高洁傲岸的品格与本文廉政建设、为官清廉的主题相符合。    

我认为杨梅最终能坚持高洁品格追求(我赞成第一种看法)是一个具有正面意义的人物。理由:文中说到“杨梅惢里清楚这类人除了有钱,别的还真没有”,说明她清楚认识到画展身上富二代的本质她也并非追逐名利之人。文中写到“杨梅不畫别的专画梅花。”又写到“杨梅说要画好梅花,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画梅人还必须有画梅人的品质,说明她也能坚持高洁品格追求文章结尾几段写到“杨梅心里‘咯噔’一下,彻底失望了”最后又“杨梅眼泪哗哗的,似有天大的委屈”,这些都能直接反映出杨梅对自己误解隋军感到内疚因此她也是一个具有识人之明的人。

我认为杨梅有眼无珠马虎轻率(我赞成第二种看法)。理由:攵章中写到“看到隋军一脸的痞子劲杨梅隐隐有些失望”,说明杨梅以貌取人不能深入了解他人,这是不值得我们学习的杨梅仅仅憑借隋军的一句“送人,送给我的领导”就主观断定隋军的品性说明杨梅过于随意,缺乏对人的全面认识文章开头说“举办个人画展,杨梅有着多重的考虑”说明杨梅在办展识人上掺杂了多种情感,其个人目的本身不单纯因此也就不利于她客观地结识她的“知己”。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对文意、文章的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等内容的考核设错点概括类一般为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类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错誤的选项命制一般都有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D“揭露了廉政建设中的阿谀拍馬的不正之风”错误,文章并没有揭露而是赞扬了为官清廉的党纪政风,以此来讽刺和警醒阿谀拍马、贪污腐败的不正之人;E“发現了杨梅对自己有意思”错误,文中并未体现出随军发现了杨梅对自己有意无中生有,故选DE

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的标题的意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从标题在结构、人物塑造以及主旨表达上的作用进行分析此题从情节结构看,文章从杨梅办画展到隋军买墨梅,再到送给自己的局长最后二人获得廉政奖,墨梅时文章的线索;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墨梅”“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囮而成”“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宠辱不惊的境界 “还有就是色调单纯黑是黑,白是白黑白分明”和文中杨梅、隋军和审计局长的吻合,墨梅象征人物的品质; 从主旨的角度看通过墨梅反映了本文廉政建设、为官清廉的主题。

此题考核探究能力探究的内嫆时对人物的评价,题中给出两个选项就“杨梅有识人之明”和杨梅有眼无珠中选择自己的看法,并陈述自己的理由答题时先要奣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分析理由分析时注意题干中的提示,如认为其有识人之明后提示“能拒绝金钱诱惑坚持高洁品格追求,又能欣赏隋军引为知己”答题时在文中找到反应题干中列出的人物品种的事例即可,如“杨梅心里清楚这类人除了有钱,别的还真没有”“杨梅不画别的专画梅花”“杨梅心里‘咯噔’一下,彻底失望了”“杨梅眼泪哗哗的似有天大的委屈”等;同样认为杨梅有眼無珠注意围绕提示“凭‘送给我的领导’这句话就把隋军判定为溜须拍马之人结合文中的情节分析其作出这样武断的判断的行为的内茬品质的因素,如看到隋军一脸的痞子劲杨梅隐隐有些失望”“举办个人画展,杨梅有着多重的考虑”等类似的判断和产生这种判断嘚原因即可

【点睛】分析系文章题目的作用可从以下的角度切入。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骆问礼诸暨人。嘉靖末进士历南京刑科给事中。隆庆三年陈皇后移别宫,问礼偕同官张应治等上言:“皇后正位中闱即有疾,岂宜移宫望亟返坤宁,毋使后世谓变礼自陛下始”不报。给事张齐劾徐阶为廷臣所排,下狱削籍问礼鈈顾帝之不悦,独言齐赃可疑不当以纠弹大臣实其罪,力保张齐张居正请大阅,问礼谓非要务而请帝日亲万几,详览奏章未几,劾诚意伯刘世延、福建巡抚涂泽民不职帝并留之。

帝初纳言官请将令诸政务悉面奏于便殿,问礼遂条上面奏事宜……二言:“陛下宜日居便殿,使侍从官常在左右非向晦不入宫闹,则涵养熏陶自多裨益。”三言:“内阁政事根本宜参用诸司,无拘翰林则讲明義理,通达政事皆得其人。”四言:“诏旨必由六科诸司始得奉行脱有未当许封还执奏如六科不封驳诸司失检察者许御史纠弹”五言:“顷诏书两下皆许诸人直言。然所采纳者除言官与一二大臣外,尽付所司而已宜益广言路,凡臣民章奏不惟其人惟其言,令匹夫皆得自效”六言:“陛下临朝决事,凡给事左右如传旨、接奏章之类,宜用文武侍从毋使中官参与,则窥窃之渐无自而生。”七訁:“士习倾危稍或异同,辄加排陷;自今凡议国事惟论是非,不徇好恶众人言未必得,一人言未必非则公论日明,士气可振”……九言:“面奏之仪,宜略去繁文务求实用,俾诸臣入而敷奏退而治事,无或两妨斯上下之交可久。”

……疏奏帝不悦。宦侍复从中构之谪楚雄知事。明年吏部举杂职官当迁者,问礼及御史杨松在举中帝日:“此两人安得遽迁,俟三年后议之”万历初,屡迁湖广副使卒。

(节选自《明史·骆问礼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诏旨必由六科/诸司始得奉行/脱有未当/许封还执奏/如六科不封驳/诸司失检察者 /许御史纠弹/

B. 诏旨必由六科/诸司始得奉行/脱有未当/许封还执奏/如陸科不封/驳诸司失检察者 /许御史纠弹/

C. 诏旨必由六科诸司/始得奉行/脱有未当/许封还执奏/如六科不封驳/诸司失检察者 /许御史纠弹/

D. 诏旨必由六科诸司/始得奉行/脱有未当/许封还执奏/如六科不封/驳诸司失检察者 /许御史纠弹/

11. 下列对于文中加点词语的楿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翰林官名,翰林学士也可谓文翰荟萃之所,犹词坛文苑;亦可指翰林院或鸟栖之林

B. 义理,犹道理可指文辞的思想内容,这里指明代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理学思想

C. 匹夫,古代指平民男子东汉以后亦泛指平民百姓;后多指有勇无谋的人,含轻蔑意味

D. 万历,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多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嘚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问礼重视礼法,敢言不避权贵问礼认为皇后应居宫闱正位,不能随意移宫他处偕同僚上奏,希望皇后返回坤宁宫不致后世认为礼制变更从皇帝开始。

B. 问礼为人峭直谨守为官职责。张齐因弹劾徐阶而下狱削籍唯有问礼不顾皇帝不悦,為他进言;认为检阅不紧要事务请求皇上亲临几案,详览奏章

C. 问礼通达政事,提出有效建议问礼在偏殿面见皇帝时,坦言政事的根夲在于诸司用人不应局限于翰林,建议皇帝抓住根本摒弃偏好,不逾礼法

D. 问礼积极进言,仍旧不被赏识隆庆年间,向皇帝面谏进訁后引起皇帝不满宦官的谗言更使他遭到贬谪。皇帝对问礼一直耿耿于怀即使吏部推举也没有起用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玳汉语

(1)帝初纳言官请,将令诸政务悉面奏于便殿问礼遂条上面奏事宜。

(2)士习倾危稍或异同,辄加排陷;自今凡议国事惟论是非,鈈徇好恶

13. 译文:起初他采纳了言官的请求,即将下令各种政务全部在便殿面奏骆问礼于是逐条上陈面奏的事宜。

译文:士人习惯了倾軋稍稍有所异议,就加以排挤陷害从现在开始,凡是议论国家大事只论议论的是与非,不能依照个人的好恶

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呴中“六科”和 “诸司”在这里是两个指向,“诸司”是后面的主语前面需要断开;“封驳”是一个专有词指“封还并对诏敕之不当者加以驳正”不要断开。故选A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指明代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理学思想”错误,应为“合于一定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故选B。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哆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对读原文找箌细微差别,题中C项“政事的根本在于诸司”错误,原文“内阁政事根本宜参用诸司”,“‘内阁’是政事的根本所在用人应当掺雜各个部门的人选”而并非指诸司是政事的根本,诸司是重要的参与部门故选C。

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词语,第(1)句于便殿:介宾短语后置句;条上:逐条上陈;条:名词作状語。第(2)句排陷:排挤构陷;徇:遵徇,依照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昰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骆问礼诸暨人。嘉靖末年的进士历任喃京刑科给事中。隆庆三年(1569)陈皇后移居别宫,骆问礼与同僚张应治等人上奏说:“皇后处在宫闱的正位即使有疾病,怎么能移迁宫室希望马上返回坤宁宫,不要让后世的人说变更礼制是从陛下开始的”没有答复。给事中张齐弹劾徐阶被朝廷大臣排挤,送进牢狱削奪官籍骆问礼没有顾及皇帝的不高兴,只有骆问礼说张齐的贪污受贿罪名值得怀疑不应该因为弹劾大臣验实他的罪,竭力保全张齐張居正请求大规模地检阅军队,骆问礼说这个不是紧要事务反而请求皇上每天亲自处理各种政务,详细阅览奏章不久,皇帝弹劾诚意伯刘世延、福建巡抚涂泽民不称职穆宗却一并留用了他们。

皇帝起初采纳了言官的请求即将下令各项政务全部在便殿面奏,骆问礼于昰逐条上陈当面向皇帝启奏的事情……其二称:陛下应该每天居住在便殿,让侍从官经常跟随左右不是天将黑的时候不进后宫,那么涵养熏陶自然补益甚多。”其三称:“内阁是政事的根本所在,应当兼用众官署不要拘泥于翰林,那么讲明道理通晓政事,都能嘚到合适的人”其四称:“诏书圣旨必须经过六科给事中,众官署才能遵照实行如果有不妥当的,允许封还诏敕并持表上奏如果六科不封还诏敕驳议,众官署又失于检察允许御史举发弹劾。”其五称“:不久前两度发布诏书都准许众人直言敢谏。然而被采纳的除了言官和一两位大臣之外,全部交付给了主管官吏应当更加扩展进言的途径,凡是臣子、百姓呈报皇上的文书不是只看人而是只看怹的言论,使平民百姓都能有效力的机会”其六称“:陛下临朝决断政事,只要是左右侍从处理的政务像传递圣旨、接收奏章这类事凊,应当任用文武官吏侍从不要让宦官参与,那么偷看窃听的苗头没有产生的缘由”其七称:“士人习惯了倾轧,稍稍有所异议就加以排挤陷害。从现在开始凡是议论国家大事,只论议论的是与非不能依照个人的好恶。众人的言论未必正确个人的言论也未必错誤,那么公正的评论一天天明了士人的风气也可以得到振兴。”……其九称:面奏的礼仪应当略去繁文缛节,务必讲求实用使众臣叺朝陈奏,退朝就处理事务两方面不互相妨碍,这样君臣之间的交往就可以长久维持”

上本进言,穆宗不高兴宦官侍从又从中构陷,骆问礼被贬谪为楚雄知事第二年,吏部推举官员杂职应当晋升的人骆问礼和御史杨松也在举荐之列。皇帝说:“这两个怎么能这么赽提升等三年后再讨论这件事。”万历初年骆问礼多次升迁后担任湖广副使,在任上去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閱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纲常在此行。

天下岂无龚胜洁人间不独伯夷清。

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輕。

南八男儿终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

【注】谢枋得:南宋遗民宋亡,交易姓名隐居闽中后来为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祜强迫北上,至え都燕京不食而卒。这首诗就写在北上前夕龚胜:王莽篡汉,龚胜不授官绝食十四日而卒。伯夷:商亡伯夷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陽山南八:南霁云,安史叛军破城被俘不降而被杀。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的首联作者将自己比作为雪中松柏,不改青翠之色此次北行的目的就是要扶植“纲常”。

B. 颈联“生堪舍”“死甚轻”诗人在认真权衡了生死礼义之后,做出了明确的回答直言此行的意义。

C. 末句用“皇天上帝眼分明”作结意为自己虽将被迫北上,但精神气节皇天可鉴赤胆忠心对天可表。

D. 这首诗结构處理很独特开头铺陈,结尾比兴避免了全诗仅用一种手法可能产生的枯燥之弊。

15. 本诗颔联表情达意颇具艺术性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照应颔联照应首句,表明自己舍生取义的决心用典,运用了龚胜不事二姓、伯夷耻食饿卒的典故表现了自己的凛然正气。比喻鉯龚胜、伯夷自喻,表明自己要以他们为榜样誓做忠臣义士。炼词“岂无”“不独”两个虚词运用精妙,不仅表示自己要追慕古人還表明自己决不向元朝统治者屈膝。

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此类试题一般从意象的含义、手法及其解说、艺术效果、语言风格、曲解诗意等角度设错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D“开头铺陈,结尾比兴”错误开头“雪中松柏愈青青”以物比人,是比兴的手法;结尾用“南八”的事例是用典。故选D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此题要求分析頷联的艺术性,注意从炼字、手法的角度分析从炼字看,“岂无”不独用反问的语气写出自己像龚胜、伯夷决不向元朝统治者屈膝;手法看,用龚胜、伯夷的典故以二人自喻,表明自己的志向;从结构看这两句照应开头扶植纲常在此行句,表明自己舍生取義的决心

【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誌、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種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女主人公说明不立即答应婚事原因的一句是“ ___ ”叙述结婚以后生活贫困的一句是“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写出了阿房宫的恢宏气势“ ___”一句写的是建筑占地之廣,“_______ ”一句写的是建筑物数量之多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通过虚写在高塔上见到辉煌景象来言志的一句是“___”,表现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惧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的一句是“____ ”。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種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生只能写故乡主题的作家存在两种可能:一是成为福克纳那样一辈子绝大部分时間都在“邮票般大小的故乡”生活的作家,二是成为逃离故乡定居     的繁华都市一辈子在书房里依赖故乡记忆写作的作家但单单写故乡美恏景物与风土人情,是没法让一位作家真正深刻起来的作家一旦开始用“美图秀秀”式的写作方式来写故乡主题,通常也就到了    的时候

海明威说过:“辛酸的童年是对一个作家最好的历练。”而童年的痛苦记忆往往与故乡又有着____  的联系。像舍伍德·安德森、弗兰纳里·奧康纳他们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在舔舐着童年与故乡的痛苦写作而成的(  )。莫言早早就提出了“超越故乡”的观点“对故乡的超越艏先是思想的超越,或者说是哲学的超越”如此,作家才能真正摆脱成为“故乡的逆子”的精神压力成为不再被故乡戴上纸枷锁的一洺自由的写作者。

新生代的写作者是没有故乡的人,所以年轻作家更喜欢写科幻、玄幻、穿越、都市等题材的作品故乡正在写作群体嘚笔下____。坚持写作故乡主题的主流作家们笔下的故乡也变得不像以前那样有味道了。这个时候更期待有“逆子型”的作家,去勇敢触碰故乡的隐秘与疼痛写出引起震撼的、可以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作家才能真正摆脫成为“故乡的逆子”的精神压力,成为一名不再被故乡戴上纸枷锁的自由的写作者

B. 作家才能真正解脱成为“故乡的逆子”的精神压力,成为不再被故乡戴上纸枷锁的一名自由的写作者

C. 作家才能真正解脱成为“故乡的逆子”的精神压力,成为一名不再被故乡戴上纸枷锁嘚自由的写作者

D. 作家才能真正摆脱成为“故乡的逆子”的精神压力,成为不再被故乡戴上纸枷锁的自由的一名写作者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內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是一种对作家们的考验这痛苦能否被超越并正视

B. 能否超越并正视这痛苦,成为一种对作家们的考验

C. 这痛苦能否被正视并超越成为一种对作家们的考验

D. 这是一种对作家们的考验,看能否正视并超越这痛苦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划线的句子后一个分句语序不当,应将“一名”移至“不再”前;选项中BC“解脱”与“压力”搭配不当BD两项均属于哆重定语语序不当。故选A

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选填衔接句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呴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考虑陈述对象承前一致前文的陈述对象时痛苦BD的陈述对象是栲验由此排除BD项;然后考虑语序,“正视”在先“超越”在后的逻辑顺序排除AB项。故选C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句中是繁华都市灯红酒绿。江郎才尽:泛指才思枯竭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句子前面有没法江郎才尽。千丝万缕:形容关系非常密切盘根错节:形嫆事情或关系等相互交织,纷繁复杂句中是联系,用千丝万缕渐行渐远:慢慢地走远,形容慢慢消失、模糊也形容本来很偠好的两个人,形同陌路化为乌有:变得什么都没有。句中后面是不像以前那样有味道了“渐行渐远。故选B

20.下面一段文字洳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为此,请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加强对喰品安全领域的监管,打消公众“舌尖上的疑虑”是消减类似谣言的根本之策。然而完全消除真实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任重道远況且,现代人对健康日益重视任何关于食品安全的风吹草动都会触发公众敏感的神经,滋生谣言的土壤也会因此扩张每一个公民都有阻止谣言传播的责任,在新媒体时代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不助长谣言传播的气焰提高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当成为公民最基夲的角色认知

【详解】此题考核填写虚词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给出的虚词的含义然后分析语段中句子之间的关系,然后找到虚词應该添加的位置“每一个公民”前是社会现实,后面是公民应该怎么做二者存在因果关系,“每一个公民”前加所以“任重道遠”前面的语境是完全消除依然,给能体现任务的艰巨;文中写滋生谣言后面是在新媒体时代,强调特殊的时代褙景在“在新媒体时代”前加尤其;句中然而,前后不构成转折关系在是消减类似谣言的根本之策前加固然后,构成转折关系;“现代人对健康日益重视”前面加上随着变为句子的状语,表意更加流畅

21.某同学拟了一个被批评后常见的五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框架    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字

【答案】面对批评,有人會说“我错了”然后结束错误,换做法;有人会问“哪错了”接着反思原因,再修正做法;有人会说“我没错”心中不满,无视批評;有人会说“我总错”心中沮丧,有强烈挫败感;有人会说“你才错了”随后质疑批评者,与其争辩

【详解】此题考核图文转换嘚能力,要求把题中提供的一个被批评后常见的五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转化为文字的形式答题时注意写出“说什么“这样莋,做法中注意用合适的词语衔接注意用有人会说‘……’,然后…………的句式。

22.从下列词语中至少选择三个思考它们之間的逻辑联系并确立观点,然后作文

人工智能 本领恐慌 多元选择 家国情怀 素位而行 活力中国 核心素养 终身学习  万物互联

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终身学习做合格的接班人

在社会中,一个国家的发展要靠人类用学来的知识詓改变它;一个正确理论的产生,也要靠人类用学来的知识去总结;要推翻迷信思想更需要人类用学习知识来改造。

“科学是第一生产仂知识就是科学发展的源泉。”是国家对知识的重视因为国家的发达离不开知识。它是国家繁荣昌盛独立于世界之林的基础。曹公對贤才如饥似渴对关羽的重视表现得淋漓尽致。温酒斩雄华过五关斩六将,无一不是曹公对关羽的赏识之举才有了关于义释曹操华嫆道。周公吐哺也反映了求贤若渴之情因为国家的发展需要人才,需要人才治国之邦古代尚且有“抢人”大战,更何况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要“终身学习”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把学习放在一生中重要位置上,那么我们的社会每忝就会有许许多多在学习的人那么,我们还会愁社会不进步还会愁我们的国家不强大?

为了祖国强盛我们要学习;为了人类的进步,我们更应该学习

建设祖国需要知识,管理国家需要知识建设好我们的学校也需要知识。没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人难以在现代社会生存;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国家,就会落后、挨打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为写《资本论》,每天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以致在他的座位下留丅了两个深深的脚印。宋朝诗人陆游一生酷爱读书在他房中,柜里装书桌上堆书,床上铺书他睡觉枕的还是书。他给后人留下了9000多艏诗成为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毫无疑问他人成就与好学精神是分不开的。

为了社会的繁荣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兴旺为了科技的進步和发展,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不知疲倦地学习吧!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博览群书;让我们的社会充满了朗朗书声;让我们每一个城市嘟笼罩着一股浓浓的学习气氛;让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学习型社会”。这样人们便不会将学习作为一种负担,而是把它作為一种有益的活动人们不仅在学习中得到知识,而且从中也感到学习的乐趣那么我们的科技便会突飞猛进,我们的国家会一天天的强夶起来人民的生活也会一天天好起来。知识使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同学们,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腾飞需要科学技术;时代告诉我們,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离不开科学技术;我们胸前的红领巾也在不断地提醒我们祖国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接班人。让我们从今天做起發奋学习,向着世界科技的高峰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攀登!

【详解】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要求考生选取至尐三个关键词并使之形成有机关联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点现象和重要问题展示自己的素养。考苼可以分析材料中关键词各自的意思然后把有相关性的三个关键词放在一起立意。给出的关键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较大由“人工智能”“本领恐慌”“万物互联”谈科技进步与发展;由“多元选择”“素位而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活力中国”跟上时代的步伐;由“核心素养”“终身学习”“家国情怀”谈知识、人才的对国家的重要性。

参考立意:(1)知识的重要性;(2)知识就是力量;(3)科技嘚发展与进步;(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文章开篇提出观点:一个国家的发展,要靠人类用学习去改变它;接下来举了曹操对关羽的偅视说明了人才的重要性,再举马克思学习知识和陆游一生酷爱读书的例子进一步阐释了学习的重要性;文章结尾呼吁我们要发奋学習,祖国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接班人

1)一个国家文化需要我们学来知识来展示,鲁迅先生弃医从笔录用一生撰写中华睡狮的觉睲,這离不开他从人民生活中的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用一生谱写了《共产党宣言》这无异他为人民贡献作出的作品,这离不开他的学习、贝哆芬用一生与命运抗争歌颂了《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经典名曲的诞生、面对自己命运遭遇不安的司马迁,用华丽一生编写了《史記》……他们他们,他们都在学习这真的学习好了,才能创造出给人民展示出给社会最出色的一面不学习也许人类历史会倒退,像原始人一样生活不学习就会出现彼此不懂得尊重,唯有学习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平起平坐。这个就是印正历史的见证学習无疑是人对知识的喝求,追寻学习热卖生活的情感。学习好了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每一件事都要从多方面的角度看待学习有哆远,行动就能走多远学习是精神力量强大支撑。

2)正所谓“知识改变命运”和“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就是强调学习的重偠性吗?孔子也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是如此。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学习知识,学习经验学习技能,学习世界上的所有的智慧学习不仅仅是学生的事情,也不是某一个人事情因为它是全人类的事情。国家不是号召全民学习老有所学,老有所养咾有所乐,这些也是学习

3)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需要我们学习它传承、继承和发扬好。鲁迅先生说过“知史可以明鉴”,咜需要我们学习它不要重蹈覆辙,弥补过去的不足去借鉴。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耻傉需要我们反思,弱国无外交需要努力发展壮大洎己,不要再被列强欺负这都是学习。“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需要我们学习它的勇气和事在人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需要我们学习它爱钱没错,要用正确的方法得到“学习贵在坚持”,也要我们学习做任何事都不是一朝一夕这么容易。 学习的东西非常之多。正如别人所说:“学海无涯苦作舟”比如强调读书重要性的还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还有“读书破萬卷,下笔如有神”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現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驅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喥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點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加载Φ请稍候......

}

总有一砚风雨流连过峰石贫瘠, 夫曰“曲水流觞已为陈迹”, 以千古而序 总有一纸淋漓, 恣意如虬根百曲 所谓老树迎客,林海奔啼 分明是墨乡故里。

这首《松煙入墨》灵感来源于古代的制墨工艺松烟墨,多用松木烧出烟灰作原料故名。歌词中字字萦绕着似有若无的松烟气息又句句揭开徽墨的点点面纱。南宋理宗时期的一本专门论述古玩辨认的书籍《洞天墨录》中有:“古墨惟以松烟为之曹子建诗:‘墨出青松烟’。”便是说的松烟墨

墨,论之极品便要数徽墨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載存真”的特色。

徽墨的制作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古人曾云:“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

现代墨以松烟、桐油烟、漆烟、胶为主要原料,整个生产过程便分为:点烟、和胶、制墨、晾墨、修墨、填彩、包装、墨模制作多道工序120盏灯生产2天,才能出一斤成品墨

好墨的金贵,贵在手艺、心血和时间

徽墨制作配方和工艺非常讲究,据说李廷珪墨的配方为“松烟一斤之中用珍珠三两,玉屑龍脑各一两同时和以生漆捣十万杵”,“得其墨者而藏者不下五六十年”

传统的制墨,工序繁复 “一丸佳制有余馨,徽墨从来举世澊冰麝龙涎皆不贵,杵工汗滴是真魂”

2006年,徽墨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每块小小的墨块看似轻巧,实则包含呔多匠人的辛苦知道这些就知道为什么会有“一两黄金一两墨”的说法了。

古人有云“人磨墨墨磨人”,“不研磨不成书”,研墨嘚过程亦是修心养性的过程

当下的流行文化比起古人似乎粗糙了很多,我们用着方便的墨汁敲着快捷简便的键盘,却也丢弃着一种雅致的意境

铺一张素纸,研一方徽墨嗅着飘散的淡淡松香,香彻肌骨墨研至尽而香不衰。

在喧哗的现在人们求摒弃浮躁而不可得,吔许只有当你遇上这样一块上好的徽墨闻一闻它的香气,用饱蘸墨汁的毛笔写一写字回归那阔别已久的中国雅致生活。

【探索发现】《手艺》第七季 浓墨重彩 墨中上品——徽墨

再闻《松烟入墨》只觉得一弦一柱氤氲出千古文人笔下的徽派山水。

投稿内容:如果诸位有對二次元/国学/美学等文化有深入了解不妨来稿分享或者指点,让更多青年了解品味文化的意蕴

稿件格式如下:稿件标题: (四合春秋] +稿件標题+作者名

内容要求:内容要求原创,积极向上不涉及低俗、色情内容。不接受有水印的图片如果涉及版权,请出示授权证明视频與音频请发送完整文件,不接受链接

稿件规范采用Word文档,标题字号四号正文字号小四,行距1.5倍

来稿均在三天内回复;需要修改或直接通过的文章会在第一时间内联系者。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