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罗县大安历史天气屯历史由来

&&& 兴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与中原文化和中央政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据仙灵寺、兹毛山、狐仙洞等古遗址发掘出来的文物加以考证,远在原始社会末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了。殷商时代,兴城属孤竹国地。西周为燕北部山戎徒河地。战国属辽西郡地。秦统一六国后,兴城隶属幽州辽西郡的柳城、徒河、海阳三县分辖,后为辽东属国所辖。东汉末年,境地被乌桓所据。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率军大破乌桓和柳城(今朝阳市南),境地被收复。三国时期,隶属魏昌黎郡宾徒县。西晋时严州昌黎郡徒河县地。东晋十六国时,属燕平州(治所今朝阳市)昌黎郡(治所义县)。南北朝时,属北魏营州柳城县;后属瑞州柳城、来远两县分辖。唐末,陷于契州。辽代于今兴城河中、下游流域置严州(治所今曹庄镇大海口),辽圣宗统和八年(公元990年),设兴城县(治所桃花岛郡今钓鱼台街道海口),这是兴城这一名称的最早由来。金时,属北京路(今内蒙古宁城县大明城)。元时兴城废县,地属锦州和瑞州分辖。明属辽东都指挥使司宁远卫。清代撤卫建州。1913年(民国二年),宁远州改为宁远县。1914年1月,因与山西、湖南、甘肃、新疆等省之宁远县重名,乃沿用辽时之名改称兴城县。初隶属奉天省,后隶属锦州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兴城县,隶属辽西省,后改属辽宁省。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兴城县设兴城市(县级),由省直辖。后改由葫芦岛市代管。
&&&&&兴城有五千年人类文明史,一千多年的建县史。区域内地上和地下存有大量的历史遗存和文物,不仅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彰显出兴城地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文物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 古遗址
&&& 兴城地区分布多处新石器时期、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汉代、辽金以及明清时期的遗址。
&&& 红毛山遗址 位于大寨满族乡王岳村西红毛山。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采集的遗物有打制石锤、石斧、石磨盘、石磨棒、石球、石核、刮削器、磨光石铲等。有“之”字纹夹砂黑褐陶残片、夹砂红褐陶纹器底和细泥红陶红顶碗口沿残部等多件。专家考证兴城红毛山遗址属于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类型。
&&& 狐仙洞遗址 位于刘台子满族乡山西村南,娘娘顶南面的狐仙洞南坡。 1982年文物普查时,在地表采集到的标本有“之”字纹陶片2件,网状纹陶片2件,陶纺轮1件,绳纹红陶口沿1件,石器及残件 17件,确定为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类型。
&&& 黄山果园遗址 位于望海满族乡英茂山东麓的黄山果园。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遗址采集的典型标本有石磨盘3件(其中完整的1件),石磨棒4件,各类石斧5件,打制石器有石锄、石铲、切割器、石球等,夹砂红褐陶器有“之”字纹钵形器和直筒罐等残片多件。根据石器和陶器的造型、制法、种类、纹饰和加工程度等特点,确定黄山果园遗址为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类型。
&&& 戴家屯北山遗址 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碱厂满族乡戴家屯北山发现一处古代人类生活遗址,采集到磨光的石刀、三足器残足,夹砂粗红陶片等文物,有的红陶片上附加堆纹。专家将该处定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人类聚居遗址。
&&& 仙灵寺商周遗址 位于南大山满族乡新民村南一座山丘上,因早年建有古刹仙灵寺而得名。1984年& 5月由省、市、县联合组织考古队,进行为期3个月的重点发掘。发现商周时期的房址5座,同时出土 500余件较为典型的遗物。清理出石砌排水沟1条,灰坑2处。出土的陶器有[、鬲、罐、杯、⒍埂⒏⑴璧取Iぞ哂惺鳌⒐瞧鳌⑻辗穆帧⑻胀梗褂型摺⒂袷巍⒉饭堑冉衔珍贵的文物。
&&& 丰堆子遗址 位于红崖子镇红崖子村南一座名为“丰堆子”的土丘。采集的遗物标本有压印绳纹陶片、格纹筒瓦、板瓦残件,还有红陶绳纹陶罐残片、陶盆口沿、陶甑、陶鬲残片及生活日用食具、炊具、盛装器和古代烧灰坑。根据文物标本的纹饰、型制、胎质,制作工艺及烧制的火候等特点,确定属于战国时期的遗址。
&&& 压儿山遗址 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药王满族乡裴屯压儿山,采集到散落在地表面的夹砂绳纹泥质灰陶、泥质红陶的陶器口沿和残片、三足器的残足,还采集到石斧2件。从这些遗物的质地、型制、纹饰等特点,确定为“夏家店上层”文化类型。
&&& 大青山石头城遗址 位于大青山东南延伸至围屏满族乡向阳寺村北山顶。石城依山而建,略呈东北―――西南方向。北部是台地,东面及南面为悬崖峭壁。石城长约100米,宽约50米,城墙有多处坍塌,墙的断面底约 2米,顶宽约 1.5米,均就地采集山石垒垛而成。建造年代待考。
&&& 严州城遗址 也称岩州城,位于红崖子镇古城子村,建于辽圣宗年间。遗址尚存少许,城墙周长约 4000米。城内有保安寺、五色井、老街道等。
&&& 隰州城遗址 位于东辛庄镇关站村,建于辽太平元年(1021),部分城墙遗址尚存。
&&& 海防五城遗址 位于城东办事处辛庄村东河边,至曹庄镇四城子村东南海边,分布有一城子、二城子、三城子、四城子、五城子遗址,现存部分土墙,为夯土版筑而成。在地基中出土有辽、金、元、明各时期的碎瓷片,建筑用瓦和铁镞、铅弹、铁锄以及明代崇祯铜钱等,确证为明代城址。
&&& 白塔城遗址 位于白塔满族乡白塔村,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残存西城墙和西北角台。墙体为下石上砖内夯土,夯土内夹杂辽代沟纹砖。根据地名及遗址分析,为明代古城遗址。
&&& 辽东长城遗址 始建于明正统年间。西起山海关铁场堡(今绥中县境),东至鸭绿江九连城,全长 1250公里。兴城境内全长54公里,从新兴营堡(今大寨满族乡牛彦村)入境,经锦川营堡(今大寨满族乡花营村)、黑庄巢堡(今望海满族乡黑庄村)、仙灵寺堡(今南大山满族乡新民村)、团山堡(今红崖子镇团山子村)、黑凤山、兴水岘堡(今白塔满族乡清水村)、白塔峪(今白塔满族乡白塔村)、寨儿山(今元台子满族乡下砟山屯)、灰山(今元台子满族乡灰山村)出境入葫芦岛市连山区。辽东长城多利用山势、地势建为山险墙、土墙、石垛墙、柞木墙等。兴城境内多处遗址尚存。
&&& 辽代兴城县遗址 位于菊花岛乡城子里屯东南,建于辽圣宗统和八年(990),部分城墙遗址尚存。
&&& 辽代海滨县城遗址 在东辛庄镇关站村,建于辽太平元年(1021),与隰州城遗址同在一处。
&&& 中右所城遗址 位于沙后所镇城内村,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城墙周长2000米。遗址尚存条石基础部分,城内街道、胡同规范,格局如旧。
&&& 营城子遗址 位于菊花岛乡北端龙脖子半岛上,明崇祯十五年(1642),由督师范志完、太监高起潜主持修建,时称觉华岛城,是辽西地区仅存的一座没有被严重破坏的土城。
&&& 古建筑
&&& 白塔峪塔 位于白塔满族乡九龙山南塔沟村,原名空通山悟寂院舍利塔,建于辽大安八年(1092),残高约 43米。塔为砖砌八角十三级实心密檐式。塔身八角各嵌有砖刻倚柱,各立面正中砌有佛龛,四面砖碑刻有佛语。塔下中央 12米深处有由& 17块青砂岩碑砌成的地宫。
&&& 磨石沟塔 位于红崖子镇二道边村磨石沟屯西沟山坳。塔身为八角九级空心密檐式砖塔,存高 17.23米。塔身四正面中部辟有砖雕券门,四隅面中部皆雕砌方形碑,分别刻有粗体梵文。塔心内壁为六角形椎体,早年维修时已封实。该塔为辽代中晚期修建。
&&& 宁远卫城(兴城古城) 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城略呈正方形,城墙周长3274米,四面城墙中间各设城门,上部为双层歇山式箭楼。城门外部均建有半圆形瓮城。城墙四角设有角台,东南角台建有魁星楼。城内建有文庙、城隍庙、钟鼓楼、祖氏石坊和名人故居等。
&&& 文庙 位于兴城古城内东南隅,始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经历代多次维修扩建,文庙占地1.68万平方米,是东北地区现存最为古老、保存最为完好的祭祀孔子的场所。
&&& 钟鼓楼 坐落在兴城古城中心4条大街十字交叉处,平面呈正方形,始建于明景泰五年(1455),为城堡式楼座,楼座下有券洞连通四条大街。楼座上为重檐歇山卷棚式阁楼。
&&& 城隍庙 位于兴城古城内西北隅,建于明正统年间,占地& 3400多平方米,建有山门、灵官殿、城隍殿、斗母宫、吕祖殿等。
&&& 祖氏牌坊 位于兴城古城延辉街,南北两座石牌坊,相距 85米。两座祖氏石坊均为仿木结构,四柱三间五楼式,单檐庑殿顶。整个建筑古朴庄严,结构工整,雕刻精美,技艺精湛。
&&& 首山烽火台 坐落在首山中峰,烽火台通高& 9米,直径& 13米。其外皮为砖石结构,下部砌以条石,条石上砌以青砖。2000年,由四家村企业集团出资维修。
&&& "清白家风"石坊 位于红崖子镇吴小山台村北,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石坊为四柱三间三楼式仿木结构。整座牌坊采用白色花岗岩构架,横梁中间夹有三块青灰色石灰岩匾额,阴刻楷书文字,清晰可辨。
&&&&&&&&&&&&&&&&&&&&&&&&&&&&&&&&&&&&&&&&&&&&&&&&&&&&&&&&&&&&&&&&&&&&&&& ――摘自《兴城市志》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地址:辽宁兴城市兴海南街137-2
网络实名:中国兴城 网址: E-Mail:xc_
copyright &
中国?兴城 汕尾海陆丰自古以来就跟以潮州、汕头为牵头的所谓“潮汕地区”没有任何关联,更不用说什么从属关于或者关联。
汕尾海陆丰地区的“汕尾”两字,开始并不叫汕尾,历史上 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原海丰、陆丰两县的行政区域上设置地级汕尾市,并析海丰县南部沿海的汕美、红草、马宫、东涌、田墘、捷胜、遮浪7镇建置城区;设陆丰县北部山区的河田、河口、新田、螺溪、水唇、上护、南万、东坑等8个镇设置陆河县。汕尾市管辖城区、海丰县、陆丰县、陆河县。而“汕尾”这个名字来源于“汕美”,因为设置城区的汕美、红草、马宫、东涌、田墘、捷胜、遮浪7镇中,市政府和城区政府设置在汕美,而起名的原则跟中国其他城市一样,大部分都是以市中心或市政府以及管辖该地区的政府部门所在位置为名字,那么”汕尾“这个名字就是来源于”汕美“。从历史各阶段上看,汕尾海陆丰跟潮汕地区的关联时期是1958年12月划归汕头地区专员公署,而在这之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丰、陆丰均属粤东江专员公署管辖;1953年改属东行政公署;1957年隶属惠阳专员公署,在划归汕头地区专员公署之后,1983年9月,又归属惠阳地区专署管辖,直至建市。而在解放之前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汕尾海陆丰地区的从属过程如下: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统一岭南之后,汕尾海陆丰地区全境属南海郡傅罗县,这时候跟潮汕地区根本没影子的关系;到了汉朝,海陆丰地区全境属交州南海郡傅罗县;东晋咸和元年(326年)析南海郡东部置东官郡。咸和六年(331年),从博罗县析出宝安县、海丰县、安怀县(今东莞市);同年,原揭阳县拆为海阳县、潮阳县、绥安县(今福建省云霄县)、海宁县等四县。海丰县,隶属东官郡,辖地包括现汕尾市全境及惠来、普宁、揭西之部分地区。从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出,海陆丰地区跟潮汕地区也没有什么从属的关联,连同县都不是。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年),东官郡与梁化郡等并置为循州,海丰县改属循州。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岭南俚帅杨世略以循、潮二州来降,遂被唐朝政府封为循州总管,循州总管府初辖循、潮、韶三州;析海丰县东部置安陆县,安陆县治设在大安屯(今陆丰大安镇辖地),辖今之陆丰市、陆河县及惠来、普宁、揭西之一部,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废安陆县,复并入海丰县,仍隶属循州;循州总管府裁撤,并入广州总管府。 五代十国时期,循州改为祯州,汕尾随属祯州。大家看看,到了隋朝和唐朝,海陆丰地区还是跟潮汕地区没有半点关联。宋开宝四年(971年)设广南东路祯州,天禧五年(1021年),因避太子赵祯(后即仁宗)名讳,改祯州为惠州,时海丰、博罗、河源、归善(今惠东)四县均属广南东路惠州。海丰县辖兴贤、金锡、杨安、石塘、石帆、吉康、坊廓、龙溪等8都。历史明确记载,从宋朝开始,汕尾海陆丰地区就开始从属惠州。之后的元、明、清乃至民国,汕尾海陆丰都是惠州管辖,跟潮汕地区根本没有什么关系。宋朝开始到被汕头接受管辖那是一千多年的历史,就算1958年到1983年是由汕头管辖的话,这也才多少年呢?才20几年而已,对不对?难道要用这20几年的管辖关系来替代一千多年的管辖关系而称汕尾海陆丰是潮汕地区吗?显然这是自欺欺人的叫法。对不对?由此可见,如果汕尾海陆丰人把自己称呼为潮汕人,我只能说那个人是忘本之人,你可以把你的名字叫什么给忘记了,但是你不能忘记你姓什么。汕尾海陆丰地区从历史上看,就跟潮汕地区没有什么关联。我们不能说之前有二十几年的暂管关系就说自己是潮汕人,如果是这样的话,等于是台湾被日本管辖了50年后,台湾人某些人说自己是日本人一样,那是狗贼性质的,我希望大家能明白。
出处:汕尾市民网
再论汕尾、海陆丰地区不属于潮汕地区--地理事实论述
我推出了《论汕尾海陆丰不属于潮汕地区的历史事实》一帖以来,得到广大网民的认同和支持,这直接反应出汕尾、海陆丰人对自己的归属有了本质上的认知。绝大部分人不会因为潮汕论的影响而麻木的跟从他人认同自己是潮汕人。我在写《论汕尾海陆丰不属于潮汕地区的历史事实》之前还以为认同自己是潮汕人的海陆丰人会很多,而留意了最近的跟帖内容之后才发现,事实上全社会都是清楚的知道,汕尾、海陆丰地区根本就不是潮汕地区。今天我再次用地理方面的知识来再次证明这一观点。我们先来看看网络上关于潮汕的定义:这2个截图分别是来自搜狗和百度,这代表了现代中国的铁定知识。从图上文字可以看出,所谓的潮汕,其实只是潮州、汕头和揭阳而已,并不包含有汕尾。我们再来看看如下一个地图:这个地图是“潮汕平原”的地图。潮汕地区全境属于广东省第二大平原--潮汕平原。潮汕平原位于省境东部、韩江下游。由韩江三角洲、黄岗河三角洲和榕江、练江中下游平原组成,面积约4771平方公里。包括潮州、揭阳、汕头三市、揭东、潮安、澄海、潮阳、潮南、揭西、普宁、饶平、惠来、南澳的一部分。从地理上看,潮汕平原并不包含有汕尾市的地皮。潮汕地区跟海陆丰地区还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任何一条证据都能把所谓的海陆丰属于潮汕地区的诡异言论搏的片甲不留。
出处:汕尾市民网
请“阅读原文”浏览更多相关内容!喜欢请转载!大家一起奔向海陆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讯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湍急溪水穿屯过
飘香瓜果等客来——柳城县沙埔镇大安村石桥屯
15:18:28&&&来源:&&&评论: 点击:
农民致富盖新房
异木棉吐艳新楼前。
景区漂流很刺激。
镜头聚焦山水间。
山泉自然流淌下。
村民院落的景观。
  每逢夏天,柳城县大安村石桥屯便成为不少资深&驴友&的避暑胜地&&这里四面青山环抱,溪水穿屯而过,天然形成了一座阴凉的小岛。而湍急的河水为峡谷漂流提供了绝佳的条件,大批市民前往欢闹嬉戏。随着季节变幻,热闹喧嚣的村庄渐渐恢复了昔日的宁静秀美,村中的瓜果长廊因成熟散发出淡淡果香,正静静等待着游客的到来。这一动一静,构成了石桥屯特有的风土人情。
  从知青城出发,沿着209国道一路前行约1个小时,便来到了石桥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村口一块石头上印刻着 &柳州市林业局 绿化美化示范屯&的字样,令人心头一喜。
  果不其然,笔直的村屯道路两旁,种植着各类花草树木,隐约可见一幢幢小洋房,整个村屯五颜六色,生机盎然。其中一户大户人家门口,种有一棵两层楼高的树,开满了粉紫色的花朵和翠绿的小果实,十数只彩蝶飞舞其中,积极地采撷着花香,这样的景观在秋季并不多见。
  再走几步,耳边传来山泉水丁东丁东敲打水池的声音。午后正是困乏之时,我们也不顾形象,捧起泉水往脸上一洒,顿时感到透心凉爽,倦意亦随之一扫而空。
  &想玩水的话,一定要去村上的农庄,那里有更有趣的美景哦!&村支书黄克雄笑着将我们带到村上的红马山农庄景区,这里发展已初具规模,还被获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有趣之一是为兼具观赏和体验性的百果园及瓜果长廊。黄克雄介绍,葡萄、甘蔗等水果是村中经济支柱,百果园除了种植葡萄,还有蜜桔、杨桃、枇杷等多种水果,瓜果长廊主要种植百香果、丝瓜、苦瓜等时令瓜果,一年四季均可供游客采摘。&最特别的要数甜竹,游客摘完后可以马上炒菜上桌,爽甜脆,那个够味咯!&
  远处群山缭绕,湍急的沙浦河打着碧绿的浪花,汩汩流向远方,消失在丛林中。河流上游,村民搭起的蓄水坝上排放着几辆漂流艇,这便是漂流的起点。要想去漂流,还得先过只允许8人同时经过的铁索桥。
  正当我们经过铁索桥,有些心惊时,脚下传来的笑声成功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啊&&&&哈哈&&&一群游客正滑着船桨打水仗,只见一名青年被水花溅到,拿起船桨还击,却因重心不稳又跌回船里,又引起一阵哄笑。景区工作人员小马介绍,漂流总长约4.5公里,落差达17米,不少游客正是为了漂流而来。&
  &朋友多一起来很好玩的。一开始落差突然很大,又惊险又刺激,吓得我们都尖叫起来。缓过来后,我们就打水仗,累了还可以欣赏两岸的奇石景观。&市民向小姐笑说自己和朋友已是&三顾茅庐&,却依然玩得不亦乐乎。 
& & 是啊,还有什么比好山好水好友做伴更令人愉悦的呢?
  再次走上铁索桥,这一次,勇敢地闭上眼,感受阳光倾洒、微风拂面、水流涌动、游人欢笑,不由心旷神怡,仿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记者 李劼 赖柳生)
& & 相关链接:
  石桥屯位于柳城县沙埔镇大安村东北面,距柳城县17公里,柳州市41公里。石桥屯全屯3个村民小组,64户242人,主产水稻、甘蔗、葡萄为经济来源。石桥屯地处丘陵,坐拥山水,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积极拓展休闲旅游产业,打造的红马山农庄景区荣获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村屯联系人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都军屯名字的由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