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对联:有好子孙双是福,请问下联

日起,去淘宝、天猫、聚划算购物返集分宝。集分宝可在淘宝天猫购物、还信用卡、缴水电煤,集分宝当钱花。100集分宝抵扣1元。您可以申请提现集分宝到您的支付宝中。
手机快捷访问 |
手机访问,享受专享价,轻松拿返利
扫一扫,访问返现网手机站
微信扫一扫下载拿红包,仅限首次安装
 关注微信 |
扫一扫关注微信服务号
便捷获取返利到账等服务
中秋节祝福对联大全
爆竹声中千家月;
红藕香里万颗珠。
桂子自金蟾而细落;
涛声逐白马以齐来。
三五良宵,秋澄银汉;
大千世界,光满玉轮。
桂花开时,香云成海;
月轮高处,广寒有宫。
庾亮登楼,平分秋色;
袁宏泛渚,遍洗寰瀛。
衮冕羽衣,上方奏曲;
琼楼玉宇,高处生寒。
银汉流光,水天一色;
金商应律,风月双清。
琼宇高寒,捧出一轮月影;
冰壶朗澈,平分五夜天香。
共赏圆月,不忘骨肉父老;
喜迎中秋,怀念台湾同胞。
仙偶幸逢,明月妆成银世界;
灵胥未泯,涛声逐白马齐来。
辉映终宵,明月妆成银世界;
香波满斗,瑞烟笼罩碧琉璃。
佳节倍思亲,盼望和谈成一统;
明月争送辉,实现合作共升平。
不匀旦甚及土面 堪坏均坦
若非秋乍上心头 怎惹悲愁
姚子翼襄侯破阵
蒲松龄留仙聊斋
庆历清吏倾力擎理
扶桑富商负伤赴丧
大夫差,大夫差,谁差谁差问夫差
陆军长,陆军长,哪长哪长听军长
朝生朝灭, 明主清官成往事
长降长升,司令政委换新人
女子好,子女好,娶女子,生子女,娶的女子好,生的子女好
王八全,八王全,抓王八,聚八王,抓得王八全,聚得八王全
有山有田心思崽
得汁得口月沽湖
连战组连战
共和国共和
今世进士尽是近视
阳身杨屾佯生洋声
皎月当空,皓首穷经,镜中发白
清风对晚,精心乐道,天旦生青
老舍留心,梧桐树下余秋雨
素园放眼,小桔灯边谢婉莹
蛤蟆一跳出得水
骆驼再生凸起弓
帘外五更风,铜瓶纸帐春寒重
并头双燕语,细草香闲小洞幽
独坐池塘,我不开言谁敢叫
双飞海岸,她没放话你难行
解手送纸巾,一元一次绝对值
开包拿铜板,双电双充相当量
桃粉,樱红,林间红粉争相斗艳,谁比高低
雌青,雄赤,石里赤青共创生机,堪称典范
小偷偷偷偷东西
总统统统统左右
强弓射硬石,弓虽强,石更硬
枯木着熊火,木古枯,火能熊
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九川山后九条川,川川川
酒,酒鬼,酒鬼酒,酒鬼喝酒,酒鬼喝酒鬼酒
茶,茶神,茶神茶,茶神卖茶,茶神卖茶神茶
三字同头左右友,三字同旁沽清酒,今日幸会左右友,聊表寸心沽清酒
一条长道万丈才,一条长阶丄大丁,来年如得万丈才,竭尽全力丄大丁
翡翠悱瘁菲萃匪啐诽
蜻蜓轻停青亭倾听情
无香雪染边城素
大梦天吞古道黑
雪漫漫,银装素裹处,客走天涯
风依依,紫陌红尘中,神游海角
楚人一刻求失剑
孟母三更换住房
楚人一刻出成语
孟母三更换住房
唐兄几点拨香帐
孟母三更换住房
乔爷几点拨离谱
孟母三更换住房
鸡犬过霜桥,一路梅花竹叶
凤蛾经火浴,再生魔域桃源
马过木桥蹄打鼓
人缠棉线手拉琴
吊胆提心没把握!
失魂落魄有发觉?
瞻礼一声扰子瞻 苏门苏轼别佛印
虎丘三笑牵伯虎 华府华安点秋香
南北朝东西鲜
春秋挪冬夏威
南北朝东西鲜
上下塞左右黑
太监不答皇帝话 奴耳聋 龙心怒
二房常做本官衣 妾口哦 我手接
我思帝女窗前醉
谁解琵琶月下寒
岭表河内,一中一外,孰中?孰外?
平阴汾阳,属北属南,非北!非南!
岭表河内,一中一外,孰中?孰外?
平阴汾阳,属东属西,非东!非西!
我有一绝对 绝对是绝对 你绝对对不上 对也不对
谁知两难说 难说非难说 君难说说其然 难乎其难
下属离群因上调
公车结伴为私奔
泉台一击写反书,古文故人做
朱门再续居低位,立女妾手接
“乌龙潭”对白马湖 “莫愁湖”对无想寺“总统府”对状元楼
B.风摇竹影到幽斋
B.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上联:少小离家为异客
下联:乡音无改倍思亲
上联:轻风(舞)细柳
下联:淡月隐梅花
上联:南极是地球最后净土
下联:海洋乃人类未来粮仓
上联:“品美文若饮甘露”
下联:“读佳句如沐春风”
上联: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秋山人似(如)画中游(行)。
A.半入江风半入云
汴京城杨志卖刀
上联: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弃之可惜
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旗开得胜(马到功成)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
上联: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C.江山万里心
作为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的结合体。不仅在中国灿烂的文化艺术宝库里占据了一定的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学殿堂里也放射着奇异的光彩。
最早出现的对联该是春联,而春联又是由“桃符”演化而来的。桃符产生于秦代前后。当时的桃符,是在深红色的桃木板上,书写“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画上他们的图像,意在镇邪驱鬼、祈福纳祥。
随着南北朝骈文的出现和唐诗的发展,“桃符”的内容也在更新,产生了两句对偶的“桃符诗句”,便是最早的春联雏形。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两句桃符诗,是楹联界大多数人认定的最早的春联。
春节时门户悬挂“挑符”的习俗继续沿袭到了宋代。王安石的元日诗里便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新桃”便是新题的“桃符诗句”。宋元时期,宫庭、宦门以及寺庙、佛门又出现了镌刻于木柱上的对联,后人称为“楹联”。据有关资料,最早的寿联、挽联、题赠联,也在当时产生了。
明朝开国初年,号称“对联天子”的朱元璋在年三十那天传了一道圣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一夜之间,由宫庭豪门到普通百姓家都有了春联。自些春节贴春联成了习俗。在对联的发展史上,朱元璋这位封建皇帝功不可没。
到了清代的乾康盛世,对联艺术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日臻完美的程度,不仅内容涉及面广,口对笔题,俯拾皆是,而且是名流云集,高手不穷。
时至今日,对联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仍然焕发着艺术的青春,受到人们的喜爱。对联之所以历千年而不衰,主要原因是它既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又有雅俗共赏的艺术性。可以断言,只要汉字存在,对仗工稳、格律谐畅的对联就不会消失。
吟月对联 :
仲秋赏月名泉畔
元夜吟风古寺前
寄妾愁心江上月
随君夜梦镜中秋
士子醉吟江上月
佳人羞对镜中花
人逢喜事尤其乐
月到中秋分外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
万家萧管乐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
窗含明月十分圆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常圆
虎踞迎风爽
溪流印月清
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星 东林寺对联
赏月佳处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处对联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重庆巫峡瑶上妙联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上海豫园得月楼联
楼高但任云飞过
池小能将月送来
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
满地花阴风弄影
一亭山色月窥人
杭州西湖水月亭联
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
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
上联:尘归尘,土归土
下联:天上天,人上人
横批:生死两茫茫
注:这是圣经里的对联,其他版本全是错的。原文是:“尘归尘,土归土,及尽繁华,不过一掬细沙 ;天上天,人上人,待结硕果,已是满脸皱纹 。” 意思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衰亡败落的过程,成、住、坏、空,是一切世间法的规律。无论怎样的繁华、昌盛,都只是代表眼前、现在的表现,而不代表将来,一切都是有终结的一天,就象再坚硬的石头,经过时间的磨砺,最终也只剩些尘土沙砾。”
天开新岁月; 人改旧乾坤。元旦人同乐; 神州地共春。江山千秋永固; 大业百世其昌。祖国与天齐寿; 人民同地永宁。国强家富人寿; 花好月圆年丰。鞭炮声声报喜; 红灯盏盏迎春。九州喜度元春日; 四海欢呼大有年。人歌四化金鸡唱; 岁乐千春紫燕飞。天开美景春光好; 人庆丰年节气和。风吹大地迎春绿; 日照人心向党红。
万户鼓吹;
银光有焰。
五夜通明;
天开美景。
风清月朗;
灯彩星辉。
无边春色;
有庆年头。
光天满月;
火树银花。
月光皎洁;
银烛辉煌。
月光照耀;
银蜡辉煌。
金吾不禁;
玉漏莫催。
星桥铁锁;
火树银花。
树梢银花;
心上春意。
一团拥宝炬;
千点灿银星。
九陌连灯影;
千门庆月华。
万家元宵夜;
一街太平歌。
万家元夕宴;
一路太平歌。
千家春不夜;
万里月连宵。
天上冰轮满;
人间玉漏迟。
天上冰轮满;
人间彩灯明。
天上一轮满;
人间万里明。
元夕万家宴;
宵月千里明。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索开。
火树祥光丽;
星桥宝炬红。
灯月千家晓;
笙歌万户春。
灯楼灿明月;
火树暖春风。
花市千门雪;
灯衢万里春。
青阳调玉烛;
华月送清歌。
明月千门雪;
银灯万树花。
兔魂连银海;
鳌山接紫微。
放手擎明月;
开心乐元宵。
春阳调玉烛;
华月送清歌。
银花开火树;
铁锁启金桥。
笙歌归院落;
灯火接楼台。
锦城灯接彩;
花市月含华。
访鸾镜于日下;
驾鳌山之海峤。
一曲笙歌春似海;
千门灯火夜如年。
一帘春色门垂柳;
万斛珠光地涌莲。
九华灯炬云中挂;
五彩鳌山海上移。
三五星桥连月阙;
万千灯火彻天衢。
三千世界笙歌里;
十二都城锦绣中。
万户春灯报元夜;
一天瑞雪兆丰年。
万户管弦歌盛世;
满天焰火耀春光。
万里阳和春有脚;
一年光景月当头。
万家灯火同秋月;
大地光明不夜天。
万里河山铺锦绣;
满城笙管乐太平。
及时大放光明夜;
与物同游浩荡天。
飞龙舞凤成夜市;
击鼓踏歌皆春声。
天空明月三千界;
人醉春风十二楼。
天空明月一轮满;
人醉春风万里明。
中天皓月明世界;
遍地笙歌乐团圆。
五夜星桥连月殿;
六街灯火步天台。
火树光腾城不夜;
银花焰吐景长春。
火树银花家家晓;
淑气鸿禧处处春。
光腾月殿流蟾魄;
花灿星桥吐凤文。
凤盘双阙壶天外;
鳌驾三山陆海中。
凤舒五彩龙衔烛;
鳌驾三山蜃结楼。
玉烛长调千门乐;
花灯遍照万户明。
玉宇无尘一轮月;
银花有艳万点灯。
玉宇无尘千顷碧;
银花有焰万家春。
匝地楼台春富贵;
喧天歌舞夜风流。
乐同万户金吾驰;
夜是三元玉漏停。
华灯灿烂逢盛世;
锣鼓铿锵颂丰年。
灯火交辉元夜里;
笙歌簇拥月明中。
灯同月色连天照;
花怯春寒傍月开。
轮影暂移花树下;
镜光如挂玉楼头。
金市灯光游子月;
珠帘香袭美人风。
明烛送来千树玉;
彩云移下一天星。
明月皎皎千门秀;
华灯盏盏万户春。
银花火树开佳节;
紫气丹光拥玉台。
雪月梅柳开春景;
花灯龙鼓闹元宵。
笙歌声拂长春地;
星月光映不夜天。
淑气鸿喜家家乐;
彩灯春花处处新。
寒笳送走人间腊;
晓角吹回雪里春。
晴空一镜悬明月;
夜市千灯照碧云。
街头灯影逐花影;
村中梅香伴酒香。
赏月极乐繁华地;
秉灯同游不夜天。
溶溶月色连灯市;
霭霭春色满夜城。
济世悬壶有丹心
仁心妙手可回春
去岁曾究千里目 鲲鹏展翅乾坤大 国正华年花烂熳 今年更上层楼
桃李争春天地宽 人逢盛世寿增添 新春共饮团圆酒 日月有情迎港返
枝红杏沾春雨 海峡同浇统花 山川无恙盼台归 两贴春联喷墨香
猪年大有诗千首 树沐阳光欣致富 岁岁年丰添美满 鼠岁丰登酒船
花承雨露庆发家 家家幸福庆团圆 两岸三通金光道 雪里梅花霜里菊
贺岁红联增喜气 元复始艳阳天 炉宝剑火钢 迎春白李报春和
原野雪消千里绿 九州瑞气迎春 绿满川原山滴翠 神州光泽万家春
四海祥云降福来 春回大地路飘香 九州雨顺千山绿 且把桃符纪盛世
岁月峥嵘须搏拼 六合风调万户丰 常竹叶报平安 年华潇洒莫蹉跎
春酒杯歌两制 四面青山披锦绣 水水山山处处画 神州十亿盼三通
三江绿水涌春波 家家户户年年丰 春光永驻军人府 粮海棉山丰几载
举国江山俱似画 日照长辉烈士家 桃红柳绿又年 满天春色宜人
潇潇春雨润桃李 柳绿栎红新岁月 春风万里山山绿 处处园丁育栋梁
莺歌燕舞艳阳天 旭日轮处处红 庭前绿竹迎风舞 熟粮丰呈富岁
大地春风温我宅 座上嘉宾对酒歌 花红柳绿饰新楼 天日丽吾家
玉兔交班辞岁去,
金龙报喜迎春来。
龙跃龙门歌盛世,
时逢时运展鸿图。
春满人间臻百福,
龙腾盛世纳千祥。
龙的传人迎盛世,
春之使者润丰年。
龙吟改革和谐曲,
岁唱腾飞发展歌。
兔年景色依然艳,
龙岁春光格外明。
兔岁远舒千里目,
龙年更上一层楼。
爆竹迎春年顺畅,
金龙还世业腾飞。
春日春风春浩荡
龙年龙岁龙腾飞
横批:春风送福中国有哪些对联?
  中国的对联  对联
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下面转贴平湖师范附小 胡燕萍老师的一节课堂实录,仅供参考.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我们先来聊聊吧.(课件出示图片)看了这幅图片,你想说什么,说什么都可以.(词也可,诗也可,梦想也可,电影也可……)  第一幅画意:月亮  第一幅画意:稻谷  第三幅画意:瀑布  第四幅画意:黄河  二、由一则对联小故事导入到主题:  绍兴城外有个姓李的财主,非常会吹牛拍马,此人长得横与竖一个样,一脸肥肉嵌着两只鼠眼,当地人称“哈巴狗”.绍兴城有个耿直无私的读书人徐文长,决心找个机会戏弄戏弄这只哈巴狗.这年二月初十,本县县太爷家里逢双喜:一则是县太爷逢50大寿,二则是县太爷的姨太太生了个胖小子过“百日”.哈巴狗吩咐管家准备了一份厚礼.  到了二月初十这一天,哈巴狗刚要出门送礼,忽然想起县太爷是孔门子弟,于是他吩咐人去请徐文长写对子,徐文长也不推辞,爽爽快地写好了交来人带回去.  哈巴狗把礼物和对子送到县衙门口,专等一声“请”.忽然,县衙出来几个衙役,二话没说,把哈巴狗按倒在地,噼里啪啦一连打了八十耳光.哈巴狗起先被打昏了,醒来还以为是礼物送少了才挨打,再一问才知道是送的对子把县太爷惹恼了.  徐文长写的对子是:  县令大人不是人,生个儿子要做贼.  哈巴狗这一惊非同小可,连滚带爬去见县太爷,说对子是徐文长写的,与他不相干.县太爷一听大发雷霆,立即派人去把徐文长叫来,徐文长说:“只怪李财主太性急,小生的对子尚未写好,他就派人强行拿走,这怎能责备小生呢?”县太爷立即叫人取来笔墨,令徐文长接着写下去.徐文长不加思索,挥毫写到:  县令大人不是人,本是南山老寿星  生个儿子要做贼,偷来蟠桃献父亲  “好,好!”众人一看赞不绝口,县太爷也笑了.  同学们,在我国历代文学百花苑中,最香醇艳丽的一枝是诗歌,最独特秀雅的一朵是对联,今天不妨让我们走近对联,你们搜集了很多资料,谁来说说从这些资料中你对对联有了怎么样的认识?  让生自己来说对对联的认识  三、师带着生赏析两幅对联  1、出示上联: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读读,你有什么发现?  对,童子和桐子读音相同,落与乐亦是.那么,你们想下联会有什么特点?让生说.  出示下联: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同学们,像这样,几个读音相同而意思不一样的词组成的对联,叫做同音字联.例如: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2、同学们,你们可知道纪晓岚,有一次,他非常想家,情不自禁吟了这么一联:  心口十思,思子思妻思父母,你们也来读读这个上联,看看有什么发现?(这里心口十打一字就是思字,上联中一共用了四个思字,真是思家心切)那你们想想,下联什么有什么特点?好,恰恰这个时候,皇帝听到了,皇帝看纪晓岚愁眉苦脸的,于是,呵呵笑了两声,右手一挥,说:“爱卿,朕恩准你回家探亲”.同学们,你们想想,纪晓岚会有什么样的动作?说什么样的话?可以做做看.那你想,下联是什么样的呢?  出示: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谢字可以让生猜一猜)  四、学生自主选择鉴赏  同学们,你们都非常有悟性,这样,屏幕上有几幅对联,你选择最喜欢的一幅,读读,想想,赏析一下,你自己独立赏析好了,再与四人小组中另外的伙伴交流.  屏幕上出示的对联有:  孙悟空,金箍棒,能长能短.  花果山,水帘洞,又温又暖.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炭黑火红灰似雪;  谷黄米白饭如霜.  菜籽榨油油炒菜,]  棉花织布布包棉.  与生交流.  五、练习.(由词到句)  同学们,其实对对联说难也不难,我们不急,先来对对词,例如:  天——( 地 )
风——(雪)
海——(山)
新——(旧)  南北——(东西)
千山——(万水) 千山秀——(万水清)  庆贺——(恭喜)
枝头——(花丛)  同学们,尝试来对几个简单的句子,相信你们能行.  上联:处处风光好.想想,谁有下联了?(家家喜气浓)(下联可以是多元的)  上联:鸟儿枝头落,想想,谁有下联了?(蝴蝶花中飞)  上联:福如东海,
想想,谁有下联了?(寿比南山)  六、深度练习:  同学们,你们现在都是对联小能手,我可要考考你们了,请看上联:  坐  请坐  请上坐  看看,这个形状像什么?有什么特点?(形状像宝塔,每行字递增一个)  想想,平时家里来了客人,我们会怎么招待他呢?想想,下联会是什么样的?  下联:  茶  敬茶  敬香茶  同学们,知道这是谁写的对联吗?是大文豪苏东坡,你们可真有本事啊.  七、拓展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对联可比比皆是啊,你们在哪儿发现对联了?让生说.生说完了,师再说.是啊,瞧,我国庆节的时间在我们平湖也拍摄到了很多对联,我们一起看一看,投影仪展示.  同学们,其实在诗歌和对联中,有一种奇特、有趣的现象,有些诗句同时也是很好的对联:比如说:屏幕展示: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螟》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春烟 (王维《田园乐》)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杜甫《八阵图》)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八:小结  同学们,短短的四十分钟如流水般淌过去了,中国的对联是古老的,是传奇的,我们今天所领略到的只是汪洋中一朵小小的花,还有更多更多的花等着你们去乘风破浪去寻觅,去捕捉,但愿不久的将来,看到你们的收获.送大家一幅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趣味对联  渔家偶遇桃花源,碧桃千树,蟠桃千树,处处树树桃之夭夭;  诗人徘徊桔子洲,丹桔万棵,蜜桔万棵,时时棵棵桔亦灼灼  长桥不长,断桥不断,孤山不孤,西湖焉得许多虚名  善心有善,爱心有爱,好意有好,人间实有不少真情.  拆东墙,补西墙,拆墙补墙墙补墙  挣大钱,花小钱,挣钱花钱钱生钱  借新债,还旧债,借债还债债还债  深水深 浅水浅 深水当中方知浅 浅水当中不知深 阁下以为深浅如何  高山高 低山低 高山环绕俯视低 低山围绕仰视高 本人不知高低怎就  长路长 短路短 长路途中就知短 短路到头不知长 在下感叹长短可量  有时有 无时无 有时少来多无时 无时多来少有时 鄙人探究有无可乎?  做人难,难做人,人难做,做男人  思妇苦,苦思妇,妇苦思,思苦妇  思妇苦,苦思妇,妇苦思,思哭妇  挣钱易,易挣钱,钱易挣,挣役钱  吃饭快,快吃饭,饭快吃,吃快饭  朝夕观水,潮汐上下心忐忑  左右有人,佐佑半厘丝绊缠  春秋赏木,椿楸左右人佐佑  圆月照方窗,有规有矩  黑云掩白日,不阴不晴  洪流绕红楼,一动一静  楼下对楼上,一雄一雌  长竿垂短钓,能屈能伸  少师授老徒,无长无幼  光头戴扁帽,无法无天  独立桥头,人影不同流水去  双飞花丛,蝶身随伴落花来  一人为大,二人为天,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  一十为土,二十为王,王土天下,天下土多王  携犬为猪,顶草为书,猪不读著,不读书是猪  双木成林,三木成森.森林木茂,木茂林化森  下钩为考,上钩为老,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蚕吃桑,桑养蚕,桑枯蚕死  女思男, 男想女, 男欢女爱  石拦水,水淹石,水落石出  星蕴斗,斗含星,斗转星移  风飘絮, 絮迎风, 絮随风舞  鼓应槌,槌击鼓,槌落鼓鸣  碗碰盆,盆磕碗,盆破碗碎.  星衬月,月映星,月异星邪  明日明月明  小河小鱼小  好女好子好  林木林木林  墨黑墨土墨  仙人仙山仙  联耳联关联  雨打荷叶叶成泪滴滴成珠  风吹杨花花如锦片片如雪  手抚空弦弦如残月月如水  雪落梅枝枝凝清香香凝花  炭去盐归, 黑白分明山水货  南帝北丐, 贵贱分明上下人  花消果挂,红黄替艳夏秋时.  僧来尼往,男女各属寺庵人.  日出雾散,晴阴交替天地间.  竹横麻竖,青黄交错软硬帘  出对易,对对难,让出对人先对  造酒易,品酒难,让造酒人先品  赏画闲,画画累,请赏画者后画.  做饭繁 吃饭简 是做饭者后吃  草头水边, 茶清敬若浓  日下云旁,冕动惊星魂.  此上火旁,柴灶生紫烟  口旁竹顶,听筠来吹箫.  木边丝旁,柳绿映桃红  竹顶火底,笔烈伐箫杰  叉下立头,父亲做文章.  土上口下,寺古存老舍  坤坎离震艮巽兑,样样都有偏无乾.  吕汉李篮韩张曹, 仙仙俱到独缺女.  语数英政史地生,课课皆满独缺体  油盐酱醋茶米面 件件都有就无财  肠肾心肺肝脾胃,件件皆齐就没胆.  八面通行,八面通,八面灵通!  五洲客至,五洲客,五洲贵客  四合院落,四合院,四合庭院!  一栋楼房,一栋楼,一栋高楼  四方援助,四方援,四方协助.  百科全书,百科全,百科大全  看鲜花春兰夏荷秋菊冬梅何处美 数庐山!  观动物南象北虎东蟒西猴哪里全 在西郊  看餐桌熊掌燕窝鱼翅海参齐上征 吃公款  看鲜花春兰夏荷秋菊冬梅何处有 麻将桌!  游园林前厅后院左厢右廊哪最佳 看苏州  疹疾病望色闻音问疹切脉谁拿手 找中医  赏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哪里寻 访江南  南山上红叶枯柳  柳枯叶红上山南  悠悠淡现云和月  月和云现淡悠悠  疏竹虚影小庭院  院庭小影虚竹疏  花落葬魂寒塘水  水塘寒魂葬落花  吹箫弄蝶彩衣飘  飘衣彩蝶弄箫吹  宝塔点灯 层层孔明 诸葛亮  美酒下毒 杯杯东邪 黄药师  商贩赶路 夜夜子长 司马迁  西湖游水 波波漫潜 东方溯  池中栽藕 节节太白理长根  妓女发春 幽幽小泉 纯一郎  龙船歌会 曲曲齐秦付笛生  忠义聚议 贤贤治中张文伯  新春放炮 家家乐天百居怡.  银勺舀粥 勺勺粥余粥供紧  对联 对联 对对联 对对对联 联对联  相思 相思 相相思 相相相思 思相思 轻舞 轻舞 轻轻舞 轻轻轻舞 舞轻舞  月亮 月亮 月月亮 月月月亮 亮月亮 山青 山青 山山青 山山山青 青山青  夜深 夜深 夜夜深 夜夜夜深 深夜深 数字 数字 数数字 数数数字 字数字  亲吾 亲吾 亲亲吾 亲亲亲吾 吾亲吾 灌水 灌水 灌灌水 灌灌灌水 水灌水  上网 上网 上上网 上上上网 网上网 跳楼,跳楼,跳跳楼,跳跳跳楼,楼跳楼  伤心 伤心 伤伤心 伤伤伤心 心伤心 吊钱 吊钱 吊吊钱 吊吊吊钱 钱吊钱  宽带网万网带宽,友联网友网联友  人行道千道行人,平安道上道安平  盼明年年盼明,明明长年盼年明  酒若浓时浓若酒,月儿不见不儿月  光时速倍速时光,越时空越空时越.  天柱山一山柱天,奇峰山上山峰奇  秋风起,偏偏片片似翩翩  春雨滴,思思咝咝如丝丝  冬雪飘,每每梅梅均美美  小住为佳,小楼春暖,得小住,且小住  如何是好,如君爱怜,要如何,便如何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  五湖废人荡舟五湖,独唱水龙吟  天机老人妙参天机,卜算人间运  人轻担重轻挑重  尺短地长短量长  人小天大人定天  心诚业精 千国商界任驰骋  志在非凡 万家企业皆凯旋  凯旋一曲鸣天际 驰骋千里畅云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练习题及答案
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下联:                                              
题型:写句子难度:中档来源:吉林省期中题
所属题型:写句子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找答案上)
示例: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马上分享给同学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语文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称对子,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传到越南亦出现使用喃字的对联。
对联的特点为五个对立统一:
1、独特性和普遍性
人们普遍认为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
2、寄生性和包容性
所谓寄生性,指楹联本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
诗、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戏剧、小说,哪一样中又没有工整的对偶句呢?
但反过来,楹联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可以兼备其他文体的特征,吸收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长联和超长联,简直能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诸如诗之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之中调长调,曲的意促爽劲,散文的自由潇洒,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
3、实用性和艺术性
如前所述,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形式的一种,理所当然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它以诗、词、曲等前所未有的灵活和完美而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
4、通俗性和高雅性
楹联固规则简单,形式纯粹,但其对道、联艺,却博大精深,没有止境。短小隽永者,一语天然,非俗手能为;
长篇巨制者则更是铺锦列绣,千汇万状,如同史诗,非大手笔不能作。那些优秀的风景名胜联,辉映山川古迹,永放异彩;
那些著名的哲理格言联,传播四海,流芳百世;那些仁人志士的言志联,慷慨磊落,光耀千秋,岂非大雅乎?
5、严肃性和游戏性
一般来说,文学和艺术是严肃的,人们反对游戏文学、游戏语言的那种不严肃的创作态度。 但对于楹联来说,情况就不同了。楹联历来被很多人视为笔墨游戏,虽为偏见,但也说明了楹联具游戏性的特点。
由于楹联追求对仗,自然是对得越工稳,越巧妙越好。这其中既是文学创作,又包含了思维游戏和语言游戏的成份。
对联分类:
按用途分类
1.通用联&&春联,新年专用之对联。如: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
2.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寿联、婚联、喜联,又称为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如:一对红心向四化;两双巧手绘新图。(喜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联)
按字数分类
1.短联(十字以内)
2.中联(百字以内)
3.长联(百字以上)等。
按修辞技巧分类
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按联语来源分类
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按内容分类
1.节令联:是指有特定的应时性或纪念性、内容多为一般的咏物、抒情、议论、祝愿的对联。严格来看,可将其区分为节日联和时令联,但鉴于二者往往合一,这种区分已无实际意义。一般可直接将节令联划分为春联、元旦联、国庆联等若干子类即可。节令联中,最主要的是春联。所谓春联,就是用于春节的节令联。大多数春联可以通用。
2.喜庆联:又称贺联,是指除节日庆祝以外的、内容上带有某种特定祝贺性质的对联。按其内容和对象,可划分为婚联、寿联、新居联(乔迁联)等若干子类。喜庆联突出的特征是带有特定的喜庆、祝贺性质,其内容必须是表示良好祝愿、喜庆吉祥的。喜庆联有通用的,也有专用的。是否通用,要因联而异,不可简单地照搬照抄,以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笑话。
3.哀挽联:又简称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其内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祝愿,其风格一般是哀痛、肃穆、深沉、庄严的。也有为未亡人作挽联或未亡人作自挽联的,则另当别论。挽联可从多种角度来划分,如挽老年人联、挽中年人联、挽青少年人联等,或者挽长辈联、挽同辈联、挽晚辈联等。另外,还可分出挽名人联、自挽联等,还可将祭祀联作为挽联的一个子类。挽联的内容所指一般有较具体的对象,虽然同样有通用的和专用的,但在实用中更要注意区分。
4.名胜联:是指张贴、悬挂、雕刻于风景名胜处的对联。其内容大多为题写该名胜景观(如山水楼台、文物古迹等),或者与它密切相关(有关的人、事等)。这类对联往往成为名胜景观甚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胜联可分为山水园林、寺庵庙观、殿阁亭台、院舍堂馆、碑塔墓窟等若干子类,不一而足。
5.行业联:是指其内容为针对某一行业、部门或领域的对联。由于时代的变迁,对联在行业上的运用虽已不如以前,但仍旧可观。从其适用范围和内容特色看,它仍不失为对联的一大种类。行业联可按行业、部门来划分子类。
6.题赠联:是指题赠给他人的对联。虽然许多对联都带有某种题赠性质,但这里所说的题赠联,仅限于人际关系交往(或向往)的题赠之作,不包括挽联与贺联之类。其内容一般带有某种赞颂、祝愿、劝勉性质。从对联的运用情况来看,题赠联不失为一大种类。根据题赠对象的不同,题赠联一般可分为题长辈联、题同辈联、题晚辈联等若干子类。
7.杂感联:是指没有特定对象,而内容包罗比较广泛的对联。这种对联往往带有比较单纯的文学创作特色,如哲理言志联、咏物抒情联、劝喻讽刺联等。
8.学术联:是指带有某种学术性质的对联。这种学术性质指的是在内容和用途上不属于上述几大类的某种专业性质。其内容往往比较专门,带有某种学科或宗教特色,如科普联、佛教联、道教联等。从对联的运用范围及发展空间而言,有必要将学术联作为单独的一大种类。如作者所撰写的《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一书,就以对联的方式将许多佛教人物与佛教义理比较系统地写成了一部学术专著。推而广之,也可将许多科学知识或其他学问道理用对联的方式加以撰写,并且在内容上突出其学术或专业性质。
9.趣巧联:是指比较突出趣味或技巧而相对不注重内容的对联。如各种谐趣联、技巧联等。这类对联的内容,要么是突显某种风格的独特性(谐趣联),要么是相对不太重要(技巧联),从而显得别具一格。从这个意义上,可将其作为单独的一大种类。
写对联要求与禁忌: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平仄相对),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
1、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2、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3、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般套用律诗的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
4、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
必须注意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
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对欠平衡。
第四失替应留意,五为乱脚六孤平。
第七切记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
九忌初学用僻典,浅显易懂也求精。
【一忌合掌】
合掌是指一副对联中,同比或上下比同时出现词义相似、相近、雷同,也就是意思重复的字、词。
一副对联,必须上下比的词语异义相配,才算合格。在作联时,有人误认&词类相对&,以为上下联意思相同才是对仗工稳,其实这是犯了合掌的毛病。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字数总是有限的,若在有限的空间里重复一件事,还有什么意思?所以,合掌是对联的第一大忌。
比如:五湖传喜讯;四海送佳音。&五湖&与&四海&同指广阔的地域,&传&与&送&意思相似,&喜讯&与&佳音&更是同义词。这样的对联即便是其它方面再怎么好,读起来也让人觉得味同嚼蜡!就没意义了。
【二忌重】
重是指不规则重字,有规则重字是巧联,无规则重字是病联。
请看:百鸟鸣春歌盛世;一龙降世兆丰年。两个世字不在同一个位置上,犯不规则重字。
【三忌失对欠平衡】
在联语中,结构、词性等应该对应的地方没有对应上,就是失对。失对包括联内节奏失对、数词失对、叠词失对、词性失对等。
例如:奥运精神传友谊;圣火辉煌映和谐。此联中用&辉煌&对&精神&属于词性失对,即形容词对名词。
【第四失替应留意】
失替也是语病的一种,在同一联(上联或下联)的词语中,平仄应给交替、有规律的出现才对。上联的第2第4第6个字应是仄、平、仄,或是平、仄、平;下联的第2第4第6个字应该是平、仄、平,或是仄、平、仄。如果不管上下联第2第4第6个字出现连续两平或两仄,就叫失替。
【五为乱脚】
脚,是指上联或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遵守上联仄收尾,下联平收尾,即上仄下平,违背了这个规律就是乱脚。
比如:九州迎圣火;百载圆一梦。上下联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这就违背了上仄下平的规律,读起来很别扭,是因为乱脚,就不符合联律了。
【六孤平】
孤平是指平脚句(下联)里,除最后一个字是平韵外,其它都是仄韵,这就叫孤平,上联的孤仄也不可取。
【第七切记三平尾】
三平尾、三仄尾都是对联的大忌,在撰联时很容易被忽视,不管几言联,只要尾部连三仄或连三平,都是语病。
比如: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朵朵迎新春。
&迎新春&三字都是平声,这就犯了三平尾。你不觉得读起来很别扭吗?这也就是对联为什么要求联律,没律的句子就不能给人美感,没有昂扬顿错的节奏,就不能算对联了。
【八忌上重下边轻】
我们知道,一副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如果上联写得气势强盛(重),而下联写得气势软弱(轻),就会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这就叫上重下轻,上重下轻也是对联的病症之一。
比如:听铁马声声关山入梦;看银钩笔笔书画萦心。此联立意很好,可以用&银钩笔笔&对&铁马声声&,&书画萦心&对&关山入梦&气势上就大大减弱,明显的气势不足,有损整副对联的美感。如果上联的气势很低,用下联来补倒是可行的。
【九忌初学用癖典】
对联用典会增加对联的可观性,使对联显得更高雅。但是若用癖典,使人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就不好了,你不能每人都去解释一遍吧?特别是对初学者,一定要弄清所用典故的来龙去脉,不然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联眼&指在联句中对意境起决定性作用的字词。
联眼在联句中可能是一个单独的字,也可能是一个词组,或复合词组。
茶联的集大成者《百茶联》原创作者在天首创&联眼&单词,并在&在天联评&中首次采用
刻性和严肃性。毛泽东1958年参观武侯祠时,对此联看得很细,予以高度评价。
对联技巧:
(1)讽刺联
讽喻联是寓意含讽的对联。
如: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同年十一月二日,日军侵占大连。败讯传来,正值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有人愤然书联于北京墙头: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慈禧垂帘听政二十余年,丧权辱国,死后却被尊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对此,有人书联嘲之:垂帘廿余年,年年割地;尊号十六字,字字欺天。一九0四年慈禧七十岁生日,章太炎作一联云:今日到南宛,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2)白话联
白话联是利用口语表达,亲切宜人。
例如:穷鬼哥快出去,莫要纠缠小弟;财神爷请进来,何妨照看晚生。 又如: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3)谐音联
谐音对就是利用语音相谐一语双关,起到妙趣丛生的效果。例如:程敏政人称神童,宰相李贤欲招为婿,指着席上果品出对曰:因荷(何) 而得藕(偶)?程对道:有杏(幸)不须梅(媒)。李贤大喜,乃将女儿配之。类似的还有高力士和李白的对骂:玄宗让高为李出题,高出上联: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李还击: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还有一趣事:秀才张某恃才高傲。一天,在田垅遇一挑泥农夫,不肯让路,两人均不得过。农夫笑道:&我有一联,君若能对,愿下田让道。&秀才满口应承。农夫曰:&一担重泥遇子路&(寓一旦仲尼遇子路)。张苦思冥想,无言可对,只得下田让路。三年后,张某看浚河工决堤引水,傍晚河工约会笑而返,才恍然大悟,续上前联:&两堤夫子笑颜回。&
(4)同韵联
同韵联是利用一词多词性或同音字出联。例如:《对类》载一联云:马笼笼马马笼松,笼松马跑;鸡罩罩鸡鸡罩破,罩破鸡飞。此联的手法有多种。马笼与笼马、笼马与马笼,鸡罩与罩鸡、罩鸡与鸡罩为句内回环。笼松、笼松,罩破、罩破为顶真。笼笼与罩罩均为一个名词一个动词,又为词类活用。
同韵联欣赏:
鸡饥吃食呼童拾石逐饥鸡
鹤渴抢浆命仆响枪惊渴鹤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媳妇提锡壶锡壶漏媳妇怒
史上趣对:
(1)李白戏权臣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的才华,心里很不服,总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看着李白,讥讽道:
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大人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
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
&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工。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
(2)吕蒙正不平则鸣
北宋丞相吕蒙正,河南洛阳人。相传在他年轻时,穷困潦倒,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十分不满。春节到了,家里空无一物,他一气之下,写了一副怪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
下联是:六七八九。
横批是:南北
怪联贴出后,穷朋友们一个个都来观看。他们先是莫名其妙,待领悟过来,不由得拍手称快。原来,此联的寓意是: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
(3)花甲串对
1924年,岁在甲子,60年一遇,甚为难得,云南丽江纳西族秀才和文华特作一上联,张贴在街口征对,并说,谁能对出下联,愿以薄礼相酬。这上联是个串&花&对:
花灯悬挂杏花天,桃花开红,李花开白,头戴花,步生花,花上加花,百花香透花马国;
和秀才以为这是难对,非十天半月不会有人对得上。殊不知,第二天就有人找上门来,原来举人王树和在这一夜之间便对出了串&甲&的下联:
甲箓翻看灵甲目,麟甲呈吉,龟甲呈祥,龙现甲,鳖展甲,甲中添甲,万甲光腾甲子年。
和秀才一定要送酬礼,王举人坚决不受,一时传为佳话。
(4)数学对联评诸葛
诸葛亮逝世后,人们在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座武侯祠堂,以示纪念。历代的文人墨客来此凭吊时,题刻下一副副楹联,在众多的对联中,有一些对联巧妙地将数字嵌入诗中,独具匠心。
南阳武侯祠有一副著名的对联:&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木土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上联嵌入数字一至十,下联嵌入五方和五行,对诸葛亮的生平事迹进行了高度的概括。
成都武侯祠也有一副对联,赞颂诸葛亮在蜀中的功绩:&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这副对联仅用了短短的十个字,赞颂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才高智绝。&两表&指诸葛亮入蜀为相后所作的前后《出师表》,&一对&指的是诸葛亮在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所作的《隆中对》,在文中诸葛亮有&天下三分&的预言。
五丈原是诸葛亮伐魏病逝的地方,这里的武侯祠有一副对联,可谓盖棺论定,联曰:&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中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6}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