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岳阳黄鹤楼名句及解析句

与岳阳楼有关的诗词
与岳阳楼有关的诗词
中华麻氏网 日 万家姓
《登岳阳楼》 麻温其
  湖边景物属秋天,楼上风光似去年。
  仙侣缑生留福地,湘娥帝子寄哀弦。
  云门自统轩台外,木叶偏飞楚客前。
  极目江山何处是,一帆万里信归船。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临江仙》滕子京 宋
  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题岳阳楼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登岳阳楼有怀寄座主相公》 曹邺
  南登岳阳楼,北眺长安道。
  不见升平里,千山树如草。
  骨肉在南楚,沉忧起常早。
  白社愁成空,秋芜待谁扫。
  常闻诗人语,西子不宜老。
  赖识丹元君,时来语蓬岛。
  《岳阳楼 》刘长卿
  行尽清溪日已蹉,云容山影两嵯峨。
  楼前归客怨秋梦,湖上美人疑夜歌。
  独坐高高风势急,平湖渺渺月明多。
  终期一艇载樵去,来往片帆愁白波。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杜甫
  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岳阳楼宴王员外贬长沙》(一题作南州有赠) 贾至
  极浦三春草,高楼万里心。楚山晴霭碧,湘水暮流深。
  忽与朝中旧,同为泽畔吟。停杯试北望,还欲泪沾襟。
  《岳阳楼重宴别王八员外贬长沙》 贾至
  江路东连千里潮,青云北望紫微遥。
  莫道巴陵湖水阔,长沙南畔更萧条。
  《岳阳楼》 李商隐
  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
  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
  《岳阳楼》李商隐
  汉水方城带百蛮,四邻谁道乱周班。
  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入武关。
  《岳阳楼晚望》 崔珏
  乾坤千里水云间,钓艇如萍去复还。
  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
  怀沙有恨骚人往,鼓瑟无声帝子闲。
  何事黄昏尚凝睇,数行烟树接荆蛮。
  《岳阳楼》 江为
  倚楼高望极,展转念前途。晚叶红残楚,秋江碧入吴。
  云中来雁急,天末去帆孤。明月谁同我,悠悠上帝都。
  《岳阳楼 》陆游
  身如病鹤短翅翎,雨雪飘洒号沙汀。
  天风忽吹不得住,东下巴峡泛洞庭。
  轩皇张乐虽已矣,此地至今朝百灵。
  雄楼岌I镇吴楚,我来举手扪天星。
  帆樯才放已隐隐,云气乱入何冥冥。
  鼋鼍出没蛟鳄横,浪花遮尽君山青。
  黄衫仙翁喜无恙,袖剑近到城南亭。
  眼前俗子败人意,安得与翁同醉醒。
  《甯子与追和予岳阳楼诗复次韵二首》 黄庭坚
  去年新霁独凭栏,山似樊姬拥髻鬟。
  个里宛然多事在,世间摇望但云山。
  《登岳阳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登岳阳楼》 陈与义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己酉中秋之夕与任才仲醉於岳阳楼上明年十一 陈与义
  去年中秋洞庭野,寒瑶万顷兼天泻。
  岳阳楼上两幅巾,月入栏干影潇洒。
  世间此影谁能孤,狂如我友人所无。
  一梦经年无续处,道州还见倚楼图。戏解《岳阳楼记》名句
&戏解《岳阳楼记》名句
&《岳阳楼记》中的名句,首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古传诵,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后人。当这句名句,被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吟诵时,却吟出了另一番味道!
这位老师国学功底比较肤浅,教文言文很吃重,听他讲课,有赶鸭子上架的感觉。当他吟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是这样领读的:“先天、下之~~~~”停顿数秒后,眼睛一眯,脑袋以脖子为轴心,两边摇晃:“忧而忧!”后面一句如出一辙:“后天、下之~~~~乐而乐!”。
按理说,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死记硬背就万事大吉了。可有一个刨根问底的“凿根子”,放学后,追到老师家里,请教这句名句的含义。当时把老师问得一楞一楞的,支支唔唔。不过还得硬着头皮,故弄玄虚,边想边解释:“这个,这个‘先天’,是对着‘后天’的,什么叫‘先天’呢,啊,就是‘早’呀;‘后天’呢,就是‘晚’呀。对吧?嗯~~”学生似懂非懂。老师接着讲解:“‘下之’,下,动词;之,代词。下,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之,指代的是什么呢?你这个秃儿(秃儿,方言,男孩儿的昵称),动动脑筋,好好想想?”老师轻拍着学生的脑袋,皱着眉头,心里骂着“这个死‘凿根子’,我老江湖,糊弄不过你这个毛孩子,还咋登讲台呀!”正在这火烧眉毛之时,突然听到外间传来几个娃娃的哭闹声,老师家几个挨肩的娃娃,正缠着灶台做饭的妈妈,最小的哭着要吃奶,大一些的闹着要零钱买糖吃,吵成一团,孩儿他妈大声呵斥:“下你们这帮子小崽子们,想造反呀!”这一声吼,惊醒了里间讲解的孩儿他爸:“秃儿,‘下’,就是‘生、养活’的意思,举几个例子,老骒马下了一头小马驹儿,老母猪下了一窝小猪崽儿,老母鸡下了一只双黄蛋,对吧?再说‘忧’,就是‘愁’呀;哪‘乐’呢,就是‘开心、高兴’呀!”
&“老师,那这句名句,联起来是讲了个嘛意思呢?”这个“凿根子”还是不明就里。老师引导:“作者范仲淹,他是儒家呀,他信奉孔子孔老二那一套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嘛,你这个秃小子,脑袋瓜儿,挺伶俐的,再动动脑子!”
片刻安静之后,老师拉着长腔:“‘先天、下之~~~~忧而忧!’是这个意思嘛,范仲淹,他早出生的孩子,准是黄毛丫头。那个时代男尊女卑,女孩儿嘛,怎么保家卫国呀?怎么传宗接代呀?他就愁呀愁呀。那‘后天、下之~~~~~乐而乐’呢?是说当等他后来,晚些出生的孩子是胖小子时,他是那样的开心啊高兴呀,你想呀,男孩子可以沙场立功呀,可以考取功名呀,可以接续香火呀!明白了吗?秃儿!”
&“凿根子”经老师点拨,顿开茅塞,立马给老师拍了个响马屁,回敬老师“独具匠心”的讲解:“老师啊--叔,俺咋觉得你和范仲淹差不多呢!你家俺婶儿,先生了几个小妹妹,你不开心;最后,生了一个小弟弟,你高兴了吧!都一样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呀,叔,你也得写篇什么‘啥楼记’(前人写过了《红楼》,看来这个叔只能写“青楼”了~~~~~~)呢?”
& 老师笑逐颜开:“你这个小秃儿,脑瓜儿真灵,一点就透,还会举一反三哩!”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当前位置: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岳阳楼真是幸运,有过杜甫“..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岳阳楼真是幸运,有过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苍凉,也有过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豪情。范仲淹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为此处山水添色,使岳阳楼名震天下。 (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其“仁政”思想不仅强调社会应该有丰富的物资财富,还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张王道还需要重视教化(精神财富)。(3)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空山。(李白《蜀道难》)(4)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5)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7)锲而舍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石可镂。(《苟子·劝学》)(8)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题型:默写题难度:偏易来源:0123
(1)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3)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4)塞上风云接地阴(5)环佩空归夜月魂(6)万里悲秋常作客(7)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8)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岳阳楼真是幸运,有过杜甫“..”主要考查你对&&诗文默写&&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课文背诵:主要考察学生对课文的识记背诵能力。诗词背诵:主要考察学生对诗词的识记背诵能力。 &常考古诗词: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日希。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高中必背古诗词:
1、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 释] 暝:晚上。喧:喧动。浣女:洗衣服的女子。随意:任凭,听凭。 [简& 析] 诗歌意境高妙,其中寄寓了诗人洁身自好的志趣;纯朴的山村生活,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2、游子吟 孟& 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 释] 晖:日光。 [简& 析] 《游子吟》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对于春天阳光般夺取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 释] 城阙:帝王居住的城,这里指长安。三秦:指关中(陕西潼关以西)地区。五津:四川省泯江的五个渡口,泛指蜀川。宦游:出外做官。海内:四海之内,天下,指全中国。歧路:分手的路口。沾巾:沾湿手巾,意思是哭。 [简& 析] 古代的许多送别诗,大都表现了“黯然销魂”的情感。王勃的这一首诗,却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创高标。 4、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 释] 鸡黍:泛指饭菜,杀鸡待客。场圃:指打谷场和菜园。就菊花:来欣赏菊花,另一说来喝菊花酒。 [简& 析] 诗的首联只写主人的邀请,却能显出朴实的农家气氛。颔联只写绿树青山,却能见出一片天地。颈联只写把酒闲话,却能表现心情与环境的惬意的契合。尾联只说重阳再来,却自然流露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整首诗平衡均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 5、出&&& 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 释] 龙城飞将:指卢龙镇的“飞将军”李广,汉代名将曾任右北平郡太守。 [简& 析] 此诗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的“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出不平凡的意义。首句格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统摄全篇。 6、渔 歌 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 释] 箬(ruò)笠:箬叶编的斗笠。不须:不用。 [简& 析] 《渔歌子》描绘水乡风光,在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自己爱自然、慕自由的情趣,与盛唐山水诗人有其一致之处。
发现相似题
与“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岳阳楼真是幸运,有过杜甫“..”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17842279405135375276177294049167283有关岳阳楼的对联 【范文十篇】
有关岳阳楼的对联
范文一: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与夏十二登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去,吹人舞袖回.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黄庭坚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上对君山。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杆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一、欧阳修撰联:
我每一醉岳阳,见眼底风波,无时不作;
人皆欲吞云梦,问胸中块磊,何时能消?
(此联气魄宏大,含意深刻堪称前无古人……)
二、清代窦序撰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吏耶?儒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怅然而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杨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
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此联可谓是岳阳楼典故的介绍文章,且对仗工整,读来又是一番风味。)
三、清人王褒生所撰:
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许对古人言诗。 (联语超凡,何等气势!)
四、还有一联: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寥寥十四字,足可让忠臣义士抚心自问,亦可令奸人掩面而逃……)
五、下面数联请你自赏:
南极潇湘千里月;
北通巫峡万重山。?(清,张照撰)
苍茫四顾,俯吴楚剩山残水,今古战争场,只合吹铁笛一声,唤醒沧桑世界;
凭吊千秋,问湖湘骚人词客,后先忧乐事,果谁抱布衣独任,担当日夜乾坤?
(清,李秀峰撰)
把笔又登楼,愧学逊希文,才非工部;
披襟频依栏,正风来水面,日到天星。(清和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撰)
春暮偶登楼,上下鱼龙,应惜满湖绿水;
酒醉休说梦,关山戎马,未如一枕黄梁。(李澄宇撰)
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
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著名楚辞学家,吴丈蜀撰)
湘灵瑟,吕仙杯,坐揽云涛人宛在;
子美诗,希文笔,题笔雪壁我重来。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范文二:《岳阳楼记》骈文味道很浓,词藻华丽,音韵铿锵,多用对偶句以写景状物。现将文中对偶句分析如下。  “衔远山,吞长江”。  这个对偶句由两个动宾语组成。动词“衔”、“吞”相对;有动态和活力,表现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形容词“远”、“长”相对,名词“山”、“江”相对,对仗极工。六字写洞庭湖,是粗线条的大写,极壮阔,极见气势。从修辞看,既是对偶,又是拟人。试想:湖中之山那么远大,却像把一片饼干衔在嘴里一样;万里长江却可以把它一口吞下,形象多么生动,气势多么磅礴。六字描绘“横无际涯”的洞庭,堪称绝唱。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这两个对偶句,均由两个主谓短语组成。第一句“北”和“南”是表示方位的名词相对。“通”,通向;“极”,到达,动词相对。“巫峡”、“潇湘”,名词相对。第二句“日星”、“山岳”是并列关系的名词短语,两者均为主语。谓语“隐曜”、“潜形”是两个动宾短语。两个句子不论从词组看,还是从每个字看,都是相对甚工的。  从意义上,第一句写岳阳楼的地理环境,交通四通八达,故“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为下文写雨、晴两段作铺垫。第二句极写雨中迷蒙的日、星、山、岳,渲染萧索悲凉的气氛。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这个对偶句也是两个主谓短语。“沙鸥”、“锦鳞”,名词相对。锦鳞,代鱼,以局部代全体,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格。“翔集”、“游泳”,动词相对。这句写洞庭湖景物的优美,可与毛译东《沁园春》名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并读。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这两个对偶句极写洞庭月夜的壮观、优美,用以衬托登岳阳楼“心旷神怡”、“其喜洋洋”的心情。两句均由两个主谓短语组成。“长烟”、“皓月”是偏正式的合成语,用作主语。谓语“一空”、“千里”,论对仗,从字面看是很工整的。担从词义分析,则“一空”──完全消失,是偏正短语,而“千里”则为数量短语,这种对仗属宽对。  第二句,论对仗是极为工稳的。“浮光”、“静影”作主语,两词均为偏正式合成词。“跃金”、“沉璧”均为动宾短语作为谓语。用“跃金”来描摹有风时湖面上浮动的月光,用“沉壁”来描绘无风时倒映在湖中的月影,不仅词藻华丽,比喻形象,且意境也极为优美。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这个对偶句,上下句均为两个动宾式组成的并列短语,对仗甚工。写“迁客骚人”面对“满目萧然”的阴雨,“连月不开”的洞庭景色所产生的“感极而悲”的心情,极深沉,极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从上述分析,本文所运用的对偶句,不仅对仗工整,含意深刻,且句法多变多样,多姿多彩。这一特色和全文其他因素共同组成这篇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佳作。
范文三:岳阳楼楹联
岳阳楼景区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区,主要景观有五朝楼观、双公祠、碑廊、牌坊、主楼、小乔墓、仙梅亭、三醉亭、怀甫亭等。岳阳楼背靠岳阳,登临斯楼,俯瞰洞庭,遥望君山,万千气象,潇湘胜概,尽在眼底。
岳阳楼正门悬明代魏允贞《岳阳楼》诗句:
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
先声夺人。岳阳楼楹联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窦垿洋洋洒洒的岳阳楼长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上下各有十一个短句,五十字,但对得极工、极巧、极妙,故有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文采超群,百读不厌。
欧阳修撰联气魄宏大而发人深省:
我每一醉岳阳,见眼底风波,无时不作;
人皆欲吞云梦,问胸中块磊,何时能消? ?
清人王褒生撰联,亦自手笔非凡:
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许对古人言诗。
清人李秀峰撰有:
苍茫四顾,俯吴楚剩山残水,今古战争场,只合吹铁笛一声,唤醒沧桑世界;
凭吊千秋,问湖湘骚人词客,后先忧乐事,果谁抱布衣独任,担当日夜乾坤?
清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曾题联: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再次登临岳阳楼时又挥笔题联:
把笔又登楼,愧学逊希文,才非工部;
披襟频依栏,正风来水面,日到天星。
清李澄宇也有楹联:
春暮偶登楼,上下鱼龙,应惜满湖绿水;
酒醺休说梦,关山戎马,未如一枕黄梁。
岳阳楼牌楼上有一联是清乾隆年间张照所撰:
南极潇湘千里月;
北通巫峡万重山。
此联虽只在范文中的两句后各加了三字,更具气势,且但达到了出神入化之境。
大门上还有一联:
眼前忧乐谁无意;
天下江山此最雄。
主楼二楼,有清末翰林郑家溉所撰一联,看似消极,实为悲愤: 湖景依然,谁为长醉吕仙,理乱不闻惟把酒;
昔人往矣!安得忧时范相,疮痍满目一登楼。”
三楼有一副楹联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大手笔:
“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寥寥八个字就将洞庭湖万千气象囊括无遗。三楼还有清人黄道一联:
杜诗范记高千古;
山色湖光共此楼。
吕洞宾三醉亭上有清人方功浚所题一联:
对月临风,有声有色;
吟诗把酒,无我无人。
读之觉有诗人卓尔不群的酒风仙气从字里行间飘飘而出。 怀甫亭有当代已故诗人、书法家题写一联:
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
魂归洛水,人间更换已无诗。
此联有挽工部之意,此联与何绍基联,皆以杜工部为千古知音。 在岳阳楼的大多数楹联中,可以看出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都取意于范文和杜诗,多从范文和杜诗中转化而创作出来的,足见范文及杜诗诚为千古诗文,千古绝唱。而地因人名,也信非虚语。
范文四:中国四大名楼    黄鹤楼: 号称江南三大楼之一的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矾头,相传它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1700多年来屡建屡毁,最后一次毁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大火。名楼多传说,因此使它更有神奇色彩。    滕王阁: 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市沿江路赣江边。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都督洪州时所建,故名滕王阁,原阁规模算很大,高九丈,共三层。东西长八丈六尺,南北宽四丈五尺,因王勃《滕王阁序》而名垂千古。    蓬莱阁: 蓬莱阁位于山东烟台市西,坐落在蓬莱城北面的丹崖山上,自古就有“仙境”之称,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全国四大名楼。据文献记载,唐代这里便建过龙王宫和弥陀寺;宋朝时的1061年,由郡守朱处约建蓬莱阁供人游览;明万历十七年,也就是1589年,巡抚李戴在蓬莱阁附近操办增建了一批建筑物;1819年,情知府志杨丰昌和总兵刘清和又主持扩建,才使蓬莱阁具有了现在的规模。传说汉武帝多次驾临山东半岛,登上突入渤海的丹崖山,寻求“蓬莱仙境”,后人就把这座丹崖山唤作蓬莱。恍如仙境丹崖山立在海边,临海的一面是陡峭的绝壁,山岩纹理是暗红色,故有此名。    岳阳楼:    岳阳楼人称中国四大名楼之首,范仲淹一篇《岳阳楼记》更让岳阳楼名闻天下,岳阳楼因其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和范公的忧乐二字名噪天下,其声望远播海内外,世人惊叹: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岳阳楼具体的建造年代已无可考,具体的建楼者更是无从谈起了。不过,它的几个重修者都是相当有名的人物。第一个重修岳阳楼的名人是三国时东吴的鲁肃,当时的岳阳叫做巴丘,他将这座位于西门上的城楼重修,用来检阅和训练水军。到了唐朝,任中书令,封燕国公的张说被朝廷贬谪到了岳阳,便在鲁肃阅军楼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和改建,并正式定名为岳阳楼。北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被贬谪到这里来,他来到这里的第二年,便集资重修了岳阳楼,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他自己也填了一阕词,并将一幅画有岳阳楼和洞庭湖的山水寄到了千里之外的邓州,要他的老朋友,贬谪在那里做知州的范仲淹写些东西。    仲淹拿到画后,感慨万千。不久前,他刚刚因为主持“庆历变法”失败而被贬谪,正有千言万语要说,同时也想安慰一下同被贬谪的老朋友滕子京,于是借此机会,唰唰点点,一气呵成,将心中所感都溶在这三百六十多个字里,字字铿锵,声声入耳,于是,《岳阳楼记》便在邓州诞生了。一生都没有登上岳阳楼一个台阶的范仲淹,却留下了一篇千古流传的楼记,也不知是岳阳楼成就了范仲淹,还是范仲淹成就了岳阳楼,总之,从此以后,这两个名词便再也割舍不开了。范仲淹之岳阳楼,一如崔颢之黄鹤楼、王勃之滕王阁、张继之寒山寺、杜牧之二十四桥……这些精彩的故事,至今让我们津津乐道,恰如一坛老酒,醇香悠久,源远流长。    关于岳阳楼的诗词不可胜记,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陆游、李商隐……就连亦仙亦道,半真半幻的吕洞宾等都在这里留下了诗词。如杜甫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些非常著名人物的诗词我们不提了,单是留给岳阳楼的对联,就足以让人品味良久。    在岳阳楼口,有副对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寥寥十四字,足可让忠臣义士扪心自问,亦可令奸人掩面而逃……这副对联上联写景,下联写情,情景交融,与范公忧乐相呼应,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可惜不知何人所作。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为它写过一副对联:    我每一醉岳阳,见眼底风波,无时不作;    人皆欲吞云梦。问胸中块垒,何时能消?    另外,比较好的对联还有,清人王褒生所撰,联语超凡:    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许对古人言诗。    清张照所写一联,对仗十分清晰,极是难得:    南极潇湘千里月;    北通巫峡万重山。    还有一个比较搞笑的对子,据说是清代一个秀才所作,对仗工整,确是极好,对联是这样的:    吕道人真无聊。八百里洞庭,飞过来,飞过去,一个神仙谁在眼?    范秀才更多事,五千年乡国,什么先,什么后,万古忧乐太关心!    不过,最著名的恐怕还是清代窦序所撰之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这副楹联是清同治六年两江总督曾国荃重修岳阳楼时,由云南省罗平县文人窦序撰文,湖南省道县大书法家何绍基书写后雕刻的。上联贯穿了岳阳楼的历史掌故,下联写尽了洞庭湖的山川地势,问答慨叹显得情真意切,余味无穷。
范文五:岳阳楼楹联
——窦垿题岳阳楼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注释】(1)杜少陵五言绝唱:杜少陵即杜甫。汉宣帝许后之陵,在陕西长安县南,其地称少陵原。杜甫曾在此居住,自号“少陵野老”。五言绝唱是指杜甫的《登岳阳楼》五言律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2)范希文两字关情:范希文即范仲淹。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江苏吴县人。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其中《岳阳楼记》最为著名,尤以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为世人所传诵。两字关情即指其中的“忧”“乐”两字。(3)滕子京百废俱兴:滕子京即滕宗谅,字子京。北宋河南人,与范仲淹同举进士,历任殿中丞、知州、天章阁待制,因故被贬到岳阳,次年他主持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4)吕纯阳三过必醉:吕纯阳即吕洞宾,名岩。唐代进士。传说他后来入终南山修道成仙,为“八仙”之一。自号纯阳子。据《岳阳风土记》载,吕洞宾好酒,曾三醉岳阳楼。楼上有他留的字。他的《绝句》诗云:“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5)诗耶,儒耶,吏耶,仙耶:诗人吗?儒家吗?官吏吗?神仙吗?(6)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这是改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佳句,该诗中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佳句。(7)南极潇湘:这里当指南边直到潇水和湘水。(8)扬子江北通巫峡:扬子江即长江。巫峡为长江三峡之一,在湖北省巴东县西,与四川巫山县接界。(9)巴陵山西来爽气:指巴陵山在岳阳西方。巴陵,岳阳古为巴陵郡。古代传说夏后羿曾斩巴蛇于洞庭湖,积骨成丘陵而得名。爽气即指明朗开豁的自然景象。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西山朝来,致有爽气。”(10)岳州城东道崖疆:岳州,隋代置岳州。治所在巴陵(今岳阳市),元改为路,明改为府,南朝宋置巴陵郡。岳州城即今之岳阳市。东道岩疆指东西接连高山。岩疆,指山岩之边界。亦有解作“崖州边疆”者,言“崖州指今广东南部一带”,意恐联想过远。(11)潴者:潴一作渚,水停
聚之地。唐代韩愈《岳阳楼别窦可直》诗有“潴为七百里,吞纳各殊状”句。(12)峙者:直立、耸立着的。(13)镇者:一方的主山称镇,描绘山势雄镇一方的样子。(14)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改用陶渊明《饮酒》诗中佳句。《饮酒》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15)窦游:字坫,一字子州,号兰泉。云南罗平淑基村人,清道光间官于湖南。该联一说窦垿撰,何绍基书;一说何绍基撰。据雁寒《岳阳楼长联及作者窦垿》一文,该联作者当可肯定是窦垿。(16)岳阳楼:是江南三大著名楼阁之一。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它原为三国东吴鲁肃练水军的阅兵台。唐开元四年(716),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在此建楼。宋庆历五年(1045),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次年,重修岳阳楼,主楼两侧还建有三醉亭、仙梅亭、怀甫亭。请范仲淹写了《岳阳楼记》一文,盛传海内,岳阳楼因此声誉倍增。
【鉴赏】这副对联的显著特点之一是:用问答手法指点江山,写出了洞庭湖的山川形势、地理环境;其显著特点之二是:用典多,作者借助名人典故、名人诗文名句、传说逸事,描情绘景,抚今迫昔,抒发作者的情怀淋漓尽致,内涵十分丰富;其显著特点之三是:排比法的运用颇富表现力,上下联用了两组排比句,从各个角度有层次地反映岳阳楼的传说佳话和四周形势景象,揭示了岳阳楼著名和雄伟奇特的原由。
上联一开始就赞叹岳阳楼的奇伟,接着便历数典型史迹予以论述:首先点出的是杜甫的五言绝唱——为世人称道的《登岳阳楼》诗,让人们从中去领略洞庭湖的浩瀚宏阔;其次点出使岳阳楼声誉倍添的范仲淹的佳辞妙句;再次提及岳阳楼的修建及范仲淹文中对滕子京政绩的评价;最后以吕洞宾的神话和陈子昂的诗句作结,从而把岳阳楼的奇伟美妙提到最高度。因为在岳阳,流传着许多关于吕洞宾的神话传说及诗句。其中有一首诗云:“朝游北越暮苍悟,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作者把诗、儒、吏、仙几个方面的史迹、典故,巧妙地溶入自己的联作之中,把岳阳楼的奇伟写到了绝处。然而作者到此笔锋顿转,移用陈子昂的佳诗妙句,借以发出不见前代贤才而悲伤感慨之情,寄寓着自己深沉的思想情感。
下联继续写岳阳楼之奇之美,不过不是借诗文典故,而主要是依据
方位实写。登楼远眺,南可望潇湘,北可及巫峡,西可至巴陵山,东可穷山岩的边界。那宏阔的湖水,那滚滚奔腾的河流,那耸立的群峰,那雄镇一方的主峰均映入眼帘。作者写至此,切景着墨:发出了此中胜景真意,谁领会得来的设问。真是言虽尽而意无穷。
1、杜甫当过些什么官?经历了什么之乱?写过几首关于岳阳楼的诗歌?他的《登岳阳楼》写于哪一年?杜甫死于哪一年?死在什么地方?
2、 “前不见古人,”是谁的诗?这首诗,你能品出什么意味来?
3、 “吕纯阳”是谁?他跟岳阳楼有什么密切关系?
4、 “范希文”是谁?他为什么姓范呢?那两个字,是哪两个?作什么词性用?属于什么用法?
5、 “此中有真意”,谁的诗?这位诗人,写过关于读书的问题,“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请你说说这位诗人的“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又是什么意思?
6、“诗耶”后面为什么要用问号?为什么不用逗号呢?
7、“潴”字怎么念?啥意思?
范文六:写洞庭湖的佳句
1 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2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3许文化:“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4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岳阳楼的名联:
1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
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2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3洞庭西下八百里; 淮海南来第一楼。
4四面河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5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
岳阳楼对联赏析
上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句,范希文两字关心,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散过必醉。
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而下!
下联: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
潴者,流着,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这副楹联是清朝穆宗同治六年(1867年),两江总督曾国荃重修岳阳楼时,由云南省罗平县文人窦序撰文,湖南省道县大书法家何绍基书写盾雕刻的。楹联共102字,高度地概括了岳阳楼有关的历史人物,绘形绘色地描写了岳阳楼所处的地理位置。
此联写了四位著名历史人物与岳阳楼有关的四件著名的事:杜甫的诗、范仲淹的文、滕子京的政绩、吕洞宾的轶事。其中关于范仲淹的文,没有直说他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而是只说其
范文七:维普资讯
联 隅 头】  
对 眼前 洞 庭湖 , 想起 祖 国 山河被 日寇  蹂 躏,自己苟活 乱世 , 有一 切不 闻不  只 问, 吕洞 宾长 醉不 醒 。 像 但现 实又 是逃  避 不 了的 ,希 望 有范 仲淹 这 样 的贤相  来 重 整山河 ,挽救 危亡 ,但昔 人 ( 范仲  淹) 已经一 去 不返 了,登楼 一 望,却是  满 目疮 痍,悲从 中来 。 爱 国之情 , 其 悲  愤 之状跃 然纸 上 。在 14 9 4年 ,日寇进 
犯 长 沙时 ,作 者拒 不 当汉 奸 ,骂 贼而  死。 这说 明作 者确 实 是一位 言 行一致 、  
有 民族 气节 的爱 国 人士, 品 、 品 皆  人 文
值 得称 道 。  
在 主楼 三 楼 有一 副楹 联 是唐代 大  诗 人李 白的大手 笔 :“ 天一 色,风 月 水  
无边” 寥寥 八个 字就 将 洞庭 湖万 千气 
象 概括 无遗 。仅从 此联 即可窥 见 诗仙 
的豪放风格。在三楼还有清人黄道濠 
的 “ 诗 范记 高千古 ,山 色湖光 共此  杜 楼” 此联 妙在 将 洞庭 湖 、 阳楼 的 自然  岳 l 洞庭 湖 畔 的岳 阳楼 是我 国江  峙 : 楼之 一 。 自然景 观 、人 文景  名 5 下 ,古 往今 来 ,名 人 、文人  天 i 了灿 若 星 河 的 诗 文 、楹 联 , 下   } 中部 分妙 联 抄录 下 来与 读者  其
赏。   ’ 天下 水 , 阳天 下楼 ”这是  同庭 岳
岳阳楼掘联责祈 
风 光及杜 诗 《 登岳 阳楼 、范 文  岳 阳  楼记 》 的人 文 景观 融 于一体 , 自然流 
峙者, 镇者 , 中有真 意 ,问谁领 会得  此 来 ?” 联 上下各 有十 一 个短 句, 此 五十  字 ,但 对得极 工、极 巧 、 妙 ,故 有文  极 化 内涵 和历 史底 蕴, 文采 超群 , 百读 不  厌 。上联 列举 杜 少陵 ( 甫 )( 岳 阳  杜 ( 登 楼 诗,范希 文 ( 仲淹 )( 阳楼记  范 ( 岳 中 “ ” 乐 ”名言 ,滕 子 京政 绩,吕  忧 、“ 纯 阳 ( 洞宾 ) 吕 三醉 岳 阳楼 神话 传说 ,   继 而发 出陈 子 昂 “ 不见 古人 , 不见  前 后 来者 ,念 天 地 之悠悠 ,独怆 然而 涕 下”   之 浩叹 。下 联化 用 范文 ,列 举 巴陵胜  状,接 着情 不 自禁地 自问:“ 中有真  此 意 ,问谁领 会 得来 ?”这一 句,引起 读  者深 思 ,“ 意”是什 么 ?当 然是 爱 国  真 之情 , 报 国之 志也 !清 嘉 庆 巴陵知 县  陈大 纲 “ 四面 湖 山归 眼底 , 家忧 乐到  万
畅,便 于 传诵 。但 窃 以为若 能将 “ ” 高   宇换 成 “ ” 传 宇就 更工 整 了。 也许 是作 
者 另有 其意 吧 。   在 岳 阳楼 牌楼 上 有一 联是 清乾 隆 
年 间 尚 书 张 照所 撰 : “ 南极
潇 湘千 里 
月, 北通 巫峡 万重 山”此联 虽 只在 范文  中的两 句后 面 各加 了 三个 宇 ,但达 到  了 出神入 化 的境 地 。  
; 楼风 景 区大 门上 的一联 , 是  阳 l 贞 ( 阳楼 诗 的前 两句 , 允 ( 岳 用 
】 客, 有 先声 夺人 之妙 。此联  迎 ; ,高 度概 括 了岳 阳楼 风 景 区  礴
目 之 水 、天 下 闻 名 之 楼 的 特  名 大 门上还 有 一联 :“ 眼前忧 乐谁  天下 江 山此 最雄 ” ,此 联 出 自 
三 醉 亭 ( 自吕 洞宾 三醉 岳 阳楼  取
神话 传说 ) 上有 清人 方 功浚所 题 一联 :  
“ 月临风 ,有 声有 色;吟 诗把 酒 ,无  对
我 无人 ”好 超脱 ! 好逍 遥 !读 之 觉有 
j 清 的诗句 , 表 明作者 由眼前  一
i 色生 发 出效 法范 仲淹 先忧 后  景
仙气 从 字里 行 间飘 飘而 出。在 怀 甫亭  上 的一 联是 当代书法 家吴文 蜀所撰 书:  
“ 系洞庭 ,满 目疮 痰 空 有泪 :魂 归洛  舟 水 , 了人 间 已无诗 ”此 联 悬于斯 亭 , 换  
想抱 负 ,可 谓触 景 生情 ,情 景  心 头 ” 一联 , 写得 明 白如 话, 简 意赅 , 言  
抒 发 了这位 父母 官关心 百 姓疾 苦 的情 
岳阳楼 主楼 一楼 上有一副长联 ,   】 治年 问窦埔 所作 :“ 楼何 奇? 一  
让游 人 缅怀诗 圣 时, 发思 古之 幽情 , 是 
再恰 当 不过 。  
在 主楼 二楼 , 清末 翰林 郑 家溉 所 
从 岳 阳 楼 的 大 多 数 楹联 中, 以 可   看 出一 个 共 同 的 特 点 , 是 都 取 意 于  就 范 文 和杜 诗 , 是从 范 文和 杜 诗 中得  都 到 启 迪而 创 作 出来 的, 见 范 文及 杜  足 诗 真 是千 古 诗 文 ,千 古 绝 唱 , 既 是  这
范 、杜 的骄 傲 ,也 是我 们 中华 民族 的  骄傲!  
五言绝唱, 范希 文两字 关情 ,   滕
撰一 联,看似 消极 ,实 为悲 愤 :“ 湖景 
依 然 ,谁 为 长 醉 吕仙 , 理 乱 不 闻惟 把  
废俱 兴 ,吕纯 阳三过 必 醉 。诗 
; ? 吏 耶 ? 仙 耶 ? 前 不 见 古人 , 耶  
酒: 昔人 往 矣 !安 得 忧 时范相 , 疮痰 满 
然 涕下 !诸 君 试看 ,洞庭 湖 南 
I扬 子江 北通 巫峡 , 陵山 西来  , 巴
目一 登 楼 。 据 资料 介 绍 , 此 联 作 于  ”
1 3 年 , 当时 日寇 大举侵 华 ,国乱 当  93
岳州城 东道 崖 疆 。潴者 ,流者 ,  
FOOD  AND  FE  LI
头, 府腐败 无 能, 政 民不 聊生 。 作者 面 
范文八:雄峙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誉满天下,古往今来,名人、文人在此留下了灿若星河的诗文、楹联,笔者将其中部分妙联抄录下来与读者诸君共赏。“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这是书于岳阳楼风景区大门上的一联,是明代魏允贞《岳阳楼》诗的前两句,用作大门迎客,有先声夺人之妙。此联大气磅礴,高度概括了岳阳楼风景区天下闻名之水、天下闻名之楼的特点。在大门上还有一联:“眼前忧乐谁无意,天下江山此最雄” ,此联出自明人杨一清的诗句,表明作者由眼前的壮丽景色生发出效法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理想抱负,可谓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在岳阳楼主楼一楼上有一副长联,系清同治年间窦所作:“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此联上下各有十一个短句,五十字,但对得极工、极巧、极妙,故有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文采超群,百读不厌。上联列举杜少陵(杜甫)《登岳阳楼》诗,范希文(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忧”、“乐”名言,滕子京政绩,吕纯阳(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神话传说,继而发出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之浩叹。下联化用范文,列举巴陵胜状,接着情不自禁地自问:“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这一句,引起读者深思,“真意”是什么?当然是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也!清嘉庆巴陵知县陈大纲“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一联,写得明白如话,言简意赅,抒发了这位父母官关心百姓疾苦的情怀。在主楼二楼,清末翰林郑家溉所撰一联,看似消极,实为悲愤:“湖景依然,谁为长醉吕仙,理乱不闻惟把酒;昔人往矣!安得忧时范相,疮痍满目一登楼。”据资料介绍,此联作于1933年,当时日寇大举侵华,国乱当头,政府腐败无能,民不聊生。作者面对眼前洞庭湖,想起祖国山河被日寇蹂躏,自己苟活乱世,只有一切不闻不问,像吕洞宾长醉不醒。但现实又是逃避不了的,希望有范仲淹这样的贤相来重整山河,挽救危亡,但昔人(范仲淹)已经一去不返了,登楼一望,却是满目疮痍,悲从中来。其爱国之情,悲愤之状跃然纸上。在1944年,日寇进犯长沙时,作者拒不当汉奸,骂贼而死。这说明作者确实是一位言行一致、有民族气节的爱国人士,人品、文品皆值得称道。在主楼三楼有一副楹联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大手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寥寥八个字就将洞庭湖万千气象概括无遗。仅从此联即可窥见诗仙的豪放风格。在三楼还有清人黄道的“杜诗范记高千古,山色湖光共此楼”此联妙在将洞庭湖、岳阳楼的自然风光及杜诗《登岳阳楼》、范文《岳阳楼记》的人文景观融于一体,自然流畅,便于传诵。但窃以为若能将“高”字换成“传”字就更工整了。也许是作者另有其意吧。在岳阳楼牌楼上有一联是清乾隆年间尚书张照所撰:“南极潇湘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 此联虽只在范文中的两句后面各加了三个字,但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三醉亭(取自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神话传说)上有清人方功浚所题一联:“对月临风,有声有色;吟诗把酒,无我无人”好超脱!好逍遥!读之觉有仙气从字里行间飘飘而出。在怀甫亭上的一联是当代书法家吴文蜀所撰书:“舟系洞庭,满目疮痍空有泪;魂归洛水,换了人间已无诗” 此联悬于斯亭,让游人缅怀诗圣时,发思古之幽情,是再恰当不过。从岳阳楼的大多数楹联中,可以看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取意于范文和杜诗,都是从范文和杜诗中得到启迪而创作出来的,足见范文及杜诗真是千古诗文,千古绝唱,这既是范、杜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范文九: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窦土序撰      注释      (1)杜少陵五言绝唱:杜少陵即杜甫。汉宣帝许后之陵,在陕西长安县南,其地称少陵原。杜甫曾在此居住,自号“少陵野老”。五言绝唱是指杜甫的《登岳阳楼》五言律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范希文两字关情:范希文即范仲淹。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江苏吴县人。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其中《岳阳楼记》最为著名,尤以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为世人所传诵。两字关情即指其中的“忧”“乐”两字。   (3)滕子京百废俱兴:滕子京即滕宗谅,字子京。北宋河南人,与范仲淹同举进士,历任殿中丞、知州、天章阁待制,因故被贬到岳阳,次年他主持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4)吕纯阳三过必醉:吕纯阳即吕洞宾,名岩。唐代进士。传说他后来入终南山修道成仙,为“八仙”之一。自号纯阳子。据《岳阳风土记》载,吕洞宾好酒,曾三醉岳阳楼。楼上有他留的字。他的《绝句》诗云:“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5)诗耶,儒耶,吏耶,仙耶:诗人吗?儒家吗?官吏吗?神仙吗?   (6)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这是改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佳句,该诗中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佳句。   (7)南极潇湘:这里当指南边直到潇水和湘水。   (8)扬子江北通巫峡:扬子江即长江。巫峡为长江三峡之一,在湖北省巴东县西,与四川巫山县接界。   (9)巴陵山西来爽气:指巴陵山在岳阳西方。巴陵,岳阳古为巴陵郡。古代传说夏后羿曾斩巴蛇于洞庭湖,积骨成丘陵而得名。爽气指明朗开豁的自然景象。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10)岳州城东道崖疆:岳州,隋代置岳州。治所在巴陵(今岳阳市),元改为路,明改为府,南朝宋置巴陵郡。岳州城即今之岳阳市。东道岩疆指东西接连高山。岩疆,指山岩之边界。亦有解作“崖州边疆”者,言“崖州指今广东南部一带”,意恐联想过远。   (11)潴者:潴一作渚,水停聚之地。唐代韩愈《岳阳楼别窦可直》诗有“潴为七百里,吞纳各殊状”句。   (12)峙者:直立、耸立着的。   (13)镇者:一方的主山称镇,描绘山势雄镇一方的样子。   (14)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改用陶渊明《饮酒》诗中佳句。《饮酒》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5)窦游:字坫,一字子州,号兰泉。云南罗平淑基村人,清道光间官于湖南。该联一说窦?撰,何绍基书;一说何绍基撰。据雁寒《岳阳楼长联及作者窦? 》一文,该联作者当可肯定是窦?。   (16)岳阳楼:是江南三大著名楼阁之一。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它原为三国东吴鲁肃练水军的阅兵台。唐开元四年(716),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在此建楼。宋庆历五年(1045),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次年,重修岳阳楼,主楼两侧还建有三醉亭、仙梅亭、怀甫亭。请范仲淹写了《岳阳楼记》一文,盛传海内,岳阳楼因此声誉倍增。      鉴赏      这副对联的显著特点之一是:用问答手法指点江山,写出了洞庭湖的山川形势、地理环境;其显著特点之二是:用典多,作者借助名人典故、名人诗文名句、传说逸事,描情绘景,抚今追昔,抒发作者的情怀淋漓尽致,内涵十分丰富;其显著特点之三是:排比法的运用颇富表现力,上下联用了两组排比句,从各个角度有层次地反映岳阳楼的传说佳话和四周形势景象,揭示了岳阳楼著名和雄伟奇特的原由。   上联一开始就赞叹岳阳楼的奇伟,接着便历数典型史迹予以论述:首先点出的是杜甫的五言绝唱――为世人称道的《登岳阳楼》诗,让人们从中去领略洞庭湖的浩瀚宏阔;其次点出使岳阳楼声誉倍添的范仲淹的佳辞妙句;再次提及岳阳楼的修建及范仲淹文中对滕子京政绩的评价;最后以吕洞宾的神话和陈子昂的诗句作结。从而把岳阳楼的奇伟美妙提到最高度,因为在岳阳,流传着许多关于吕洞宾的神话传说及诗句。其中有一首诗云:“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作者把诗、儒、吏、仙几个方面的史迹、典故,巧妙地溶入自己的联作之中,把岳阳楼的奇伟写到了绝处。然而作者到此笔锋顿转,移用陈子昂的佳诗妙句,借以发出不见前代贤才而悲伤感慨之情,寄寓着自己深沉的思想情感。   下联继续写岳阳楼之奇之美,不过不是借诗文典故,而主要是依据方位实写。登楼远眺,南可望潇湘,北可及巫峡,西可至巴陵山,东可穷山岩的边界。那宏阔的湖水,那滚滚奔腾的河流,那耸立的群峰,那雄镇一方的主峰均映入眼帘。作者写至此,切景着墨,发出了此中胜景真意,谁领会得来的设问。真是言虽尽而意无穷。
范文十:荆楚无双地;湖湘第一楼。 何绍基。岳阳楼位于湘北洞庭湖畔,乃岳阳西门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据传岳阳楼原为东吴鲁肃训练水师的阅兵台。唐宋间几经修建,因范仲淹《岳阳楼记》而名闻遐迩 波高城矮;地少天多。 黄岐农 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杜老乾坤今日眼;范公忧乐昔人心。 胡林翼 岳阳楼高巴蜀秀;潇湘水满洞庭春。黄养辉 登山上衡岳;泛湖入洞庭。 黄养辉 数着残棋江月晓;一声长啸海天秋。 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徐小谷集句 乾坤吴楚双开眼;廊庙江湖一倚楼。 吴敏树 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心。 李西涯 倚剑孤吟,有客如闻仙乐;俯天下视,何人敢刬君山。 赵启霖。 刬:同“铲”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周元鼎。 昔闻今上:杜甫《登岳阳楼》诗有“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句 湘灵瑟,吕仙杯,坐览云涛人宛在;子美诗,希文笔,笑题雪壁我重来。 毕沅 看眼前,望吴楚东南,辄忧防海;袒胸中,吞云梦八九,未许洄澜。 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饮酒;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吴敏树 凭栏五月六月凉,人在冰壶中饮酒;放眼千山万山晓,客从图画里题诗。 楼阁莫便登,先看文正记中,何条似我;江山只如故,试数燕公去后,得助谁人。 吴凤孙。 文正:范仲淹谥“文正”。 燕公:张说,封燕国公 到处有楼,只羡八百里洞庭,这湖活水;眼前无地,但拥十二螺君山,那座灵台。 杨翔凤。 灵台:君山有轩辕台,灵台当指此 呼来风雨,招来神仙,诗酒重逢应识我;流尽兴亡,淘尽豪杰,江湖放荡此登楼。 风物正凄然,望渺渺潇湘,万水千山皆赴我;江湖常独立,念悠悠天地,先忧后乐更何人。 杨度 湖景依然,谁为长醉吕仙,理乱不闻唯把酒;昔人往矣,安得忧时范相,疮痍满目一登楼。 郑家溉 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 朱德 奇观壮洞庭:看西接长江,东连大海,近邻岳麓,远达苍梧,望眼前玉鉴琼田,赞美河山,屏藩祖国;名阁闻华夏:有飞檐展凤,卧脊盘龙,宝顶刺空,丹楹拄地,更壁上杜诗范记,重新台榭,装点平湖。 方授楚 诗惭杜叟,文愧范公,我来敢挥毫,空怀千古无双士;地坼楚吴,气吞云梦,此去难为景,曾上九州第一楼。 羊春秋。坼:裂开 湖面镜磨,遥望君山凝碧色;城头波憾,快登杰阁听涛声。方授楚 笛里沧桑吹几遍;樽前风月醉双清。 周芍衫 八百里洞庭今入眼;五千年历史再从头。 三醉岂无聊,湖光山色宜酣醉;独吟应有寓,舜日尧天合朗吟。 王自成 一舟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魂魄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 鲁肃兵传,范公文远,万般气象观今日;滕王歌歇,黄鹤踪杳,十面湖山上此楼。 刘大年 吕道人太无聊,八百里洞庭,飞过去,飞过来,一个神仙谁在眼;范秀才煞多事,数十年光景,甚么先,甚么后,万家忧乐总关心。 李秀峰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窦垿。 五言绝唱:杜甫五言律诗《登岳阳楼》。 两字关情:范仲淹“忧”、“乐”二字。 三过必醉:吕洞宾三过岳阳楼均饮而醉。 百废俱兴:滕子京曾主持重修岳阳楼 苍茫四顾,俯吴楚剩水残山,今古战争场,只合吹铁笛一声,唤醒沧桑世界;凭吊千古,问湖湘骚人词客,后先忧乐事,果谁抱布衣独任,担当日夜乾坤。 李秀峰 铁笛横秋,九曲江河淘万古;羽觞醉我,一楼风月管重湖。 周芍衫 雪浪破重湖,尽管淘三楚风流人物;尘关休半日,谁能彀百年诗酒生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岳阳楼的对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