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的荔枝中,呼兰河传祖父形象的形象

第二章& 文化艺术
第二章& 文化艺术
新会文化艺术历史久远。在岭南甚至全国文坛上有影响的人物,元代有罗蒙正,明代有陈献章,明末清初有黄公辅、黄居石,
清代有胡金竹,清末民国期间有梁启超、陈垣等。名人辈出,
故有“海滨邹鲁”美誉。
抗日战争胜利后,县政府执行国民党的“文化戡乱”政策,
色情、庸俗的电影、粤剧泛滥市场,但进步报刊、歌曲仍有流行。
建国后,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从1949年10
月底新会全境解放至1985年底,据不完全统计,
本县文艺作品在省以上刊物发表、展览、演出获奖的共有1075篇;
参加省以上各文艺家协会的37人,其中;加入全国性协会的有5人。
第一节 机构沿革
一、管理机构
建国前,新会没有设立文化行政管理机构。建国后,1949年
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江会区军事管制委员会设文化教育委员会,
管理文化教育工作。1950年5月,军管会文化教育委员会撤销,
县人民政府成立文教科,管理文化、教育工作。1955年9月,
文教科划分文化、教育两个科。1956年8月,文化、教育科合并为县文教局。1963年,由县文教局分出建立县文化局。1966年12月至1967年,
由于“文化大革命”冲击,机构瘫痪。1968年2月,
县文化局更名为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69年8月,
又更名为文化战线革命委员会。1974年1月恢复县文化局,下设秘书股和社会文化股,
管理全县文化工程。
县文化局管辖县文化馆、电脑管理站(后改称公司)、新华书店、县图书馆、博物馆、美术摄影组(后改为画刊社)、
戏剧排期站(后改为演出公司)及县粤剧团、县文艺宣传队。
二、文化事业机构
(一)民众教育馆
民国21年(1932年),设立民众教育馆,
馆址在中山公园内,馆长由教育局局长兼任。民辅导民众文化的事业机构。成立后,
没有开展活动。民国24年9月,迁址于新会书院前座,
举办过一次展览会,有书法、名画、文物等6项内容。设有图书馆、
书报阅览室以及生计教育、语文教育、康乐教育、公民教育陈列室,
还不定期举办过时事报告会、故事会、音乐演奏会等。但只办了一年。
抗日战争期间,民国30年9月,在天亭
信书院复办,与景堂图书馆合办图书室、展览室、乒乓球等、象棋室,不定期出版壁报、
举行音乐晚会、时事讲座等,1944年停办。
(二)文化馆
1953年10月,县文化馆成立,县隶属于文化局的事业机构,具体负责文艺辅导,创作和组织活动。次年设文艺股和宣传股,馆内设图书馆、儿童图书阅览室、曲艺场、展览场等活动场所。
举办过全县农业展览会、民间艺术展览会、曲艺演唱会,
并下乡创办农村俱乐部。至1956年,全县办农村俱乐部317个,业余剧团192个,
图书室174间,创作组22个。
1961年,县成立歌舞辅导组。1965年,配合省、
县文化局在本县东凌建点,大办社会主义文化室,推广东凌经验。10月初,全县建立文化室536个;同时,开展幻灯宣传活动。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文化馆工作受到冲击,
正常的社会主义工作被迫停止。至70年代初期,恢复部分乡社文化室。
至1974年夏,全县建立起农村文化室466个,图书室204个,
文艺宣传队155个,创作组147个,歌咏队73个。
佛山地区文化局曾在古井公社召开农村文化工作现场会。
当时的文艺宣传活动均执行贯彻文艺为政治服务、为中心工作服务的主题,存在“左”的倾向。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馆帮助公社办文化中心。1983
年有双水、会城、杜阮、古井、司前、大泽、棠下、七堡、沙堆、
礼乐、荷塘等11个公社建成文化中心,培训文化骨干653人,建立大队文化室422个;组织“五讲四美”歌咏队百余个,共2800人。1984年参与举办全县首届艺术节。
此外,还先后举办书法、美术、摄影展览和编辑、出版文艺刊物。组织说书活动和举办说书汇演;举办舞蹈培训班,60
年代初创办《葵扇舞(葵扇姑娘)》,曾参加省和全国文艺汇演,
主要演员胡美婕、吴月华、何慕女、莫香有、叶瑞等受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和宋庆龄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二)区(公社)文化站
1963年,会城镇设立文化馆,
是全县第一个区级(公社)文化机构。为加强农村文化工作领导。1965年8月23日,
县文化局制订《新会县公社文化站试行章程(草案)》,
向全县公社发出建立文化站的通知。10月,全县20
个公社建立了文化站(会城镇文化馆于1973年改为文化站建制),每站配备专职干部1-3名。1973年和1976年,
佛山地区文化局先后在全区文化工作会议上推广新会古井和睦洲公社办文化站经验。1984年10月,全县完成社改区的体制,
公社文化站易名区文化站,并相继建立区文化中心、设置文化室、
图书室、电影队、影剧场和电视室等一系列文化设施。
第二节 文学艺术创作
唐宋时期,本县作者已有诗文传世。
至元代有罗蒙正的《罗希吕集》;明代有黎贞的《秫坡集》、陈献章的《白沙子集》;
清代有胡方的《鸿桷堂集》、黄居石的《自知集》等,均印行于世。
文土结社之风亦盛。明代有“漱玉诗社”、
清代有“惠泉亭诗社”等《冈州遗稿》及“续稿”收录了177人的作品,共有诗2500余首。清末民初,梁启超的散文风靡海内外,影响了一代知识界。
他造创了“新文体”,为晚清的文体解放和“五四”白话文运动开辟了道路。同时,他还提倡“小说界革命”、“诗界革命”、
“戏剧界革命”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民国期间,
诗文刊行于世的有黎昀的《劫余近草》和《悫园文钞》和陈洵的《海绡词集》等。此外,还有“怡云诗室”的唱酬刊本。
建国后,全县开展文学文学艺术活动。50年代,
县文化馆编印《新会文艺选辑》第一、二集,共收入业余作者文艺作品
104 篇。1958年新民歌兴起,出版了《新会民歌》集,选有工农创作民歌150首。1960年本县专业文化干部与珠并电影制片厂创作小组合作,
创作电影故事片剧本《万家欢》,由制片厂印单行本筹组开拍。
“文化大革命”期间,文艺创作受到极大的干扰和破坏。70年代初,
本县曾创作报告文学《山欢水笑》,编印《古兜战歌》,
出版《圭峰文艺》、《新会文艺》、《葵风》等文艺刊物。这期间的作品,
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左”的影响,不同程度打上时代的烙印。
80年代初,诗社崛起,先后有“闲云诗社”、“津亭诗社”、
“冈州诗社”等。这期间,除出版不定期刊物《圭峰》外,
县文化部门又编印《新会文艺选集》,选登年153位老作者作品209件,批判“四人帮”,为10
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禁锢的文艺作品恢复名誉。据不完全统计,建国后至1985年,
全县业余作者创作的作品在省以上刊物发表的共有189篇,其中散文《访梁启超故居》在法国《时报》和泰国《中华日报》发表;
诗词《崖门怀古》等4篇在美国旧金山《时代报》发表。
二、戏剧 曲艺
建国前,本县学校、社会团体组织的剧团、
剧社或演出队上演的剧种有话剧、街头剧、粤剧和文明戏,演出的剧本,
多采自外地创演的“名剧”,亦有自编自演的宣传剧。抗日战争爆发前后,
救亡运动兴起,多以戏剧进行宣传。1937年“三八”妇女节,
新会县妇女会演戏宣传抗日救亡,
中共江会地区外围组织的会城“民族解放先锋队”负责人谢燕,编写《爱情的牺牲者》剧本,
参与演出,这是新会戏剧运动史上第一部由共产党人编著的剧本。1938年,
广东剧作家李门、吕复、洪琛、舒强等到江门开展抗日宣传,
曾编写爱国主义剧本《熊飞将军》、《三江好》供恕吼剧团上演。
此外,青青剧社、晨钟剧社等还创作《曾子从军》、《天网》、
《怒斩魔王头》等抗日救亡剧本演出。
建国后,本县作者对粤剧、
曲艺的创作水平有了发展和提高。50年代,
本县作者创作的作品在省以上刊物发表或出版的有:《管制地主莫放松》(南方通俗读物出版社出版)、
龙舟说唱《查田定产保翻身》(《华南文艺》发表)。60年代有《两兄弟》、
《凤凰岭》(南方通俗出版社出版)。在本县广泛流传的,50
年代有独幕粤剧《雨后》、
《这不是小事情》以及地方历史题材的大型粤剧《崖门失玺》和《松山战斗》;粤曲《荒山变果园》等。60
年代有粤曲《运泥河上起高潮》等。“文化大革命”期间,
文化工作受到干扰和破坏。1971年5月,县文化局成立创作组,
为本县有史以来第一个股级专业创作机构(1979年10月撤销)。在8年多时间里,
创作人员积极深入生活,努力创作,写出了一批戏剧、曲艺、
音乐、舞蹈和其他形式的作品。这时期的作品,
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存有不同程度“左”的倾向,
但大多数作品尤其是粉碎“四人帮”后的作品,对繁荣创作、活跃舞台起到较大的作用。
如何亮华妨笔的小话剧《银河曲》,197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入集出版;
冯锡銮、何亮华合作的《怀念周总理》在香港《文汇报》发表;
冯锡銮、陈泽儒执笔的大型现代粤剧《金种》,荣获佛山地区1978
年专业文艺汇演优秀剧目奖;
《最高荣誉》剧本获选参加广东省剧本研讨会。在这期间,赵秀棠创作的粤曲《小鸟天堂》获1980
年广东省曲艺家协会作品评选三等奖。并入集出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戏剧、曲艺更加繁荣。话剧《同心协力》,粤曲《春到渡口》、《银丝颂》,粤剧《泪血樱花》、《岳云》等,都在省以上评选获奖或发表、演出,
太平洋影音公司和中国唱片社广州分社还分别为盲艺人伍永佳录制了《祭玉河》、《伍永佳独唱粤曲选》录音带和唱片。
清代中叶,邑人黄
南利用父亲手抄之《古冈遗谱》发掘南宋以后的琴音。清道光八年(1828年),黄
南与友人结琴社,研究琴谱音乐,后来出版《悟雪山房琴谱》,传诵一时。
民国期间,二三十年代,邑人教师何修文曾编著《琴谱精华》,刊行问世。抗日战争爆发后,救亡歌曲应运而生。1939年,
《大刀进行曲》的作者麦新辗转南下,在第五游击纵队政治工作队任队长,创作了《政治战斗员》、《飞行员战斗曲》、《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等歌曲。抗日战争胜利后,陈柏坚、林野、刘军等青年回城,
组织“艺术生活社”,先后出版了《新歌选》、《建国歌声》、
《拓荒者之歌》、《大众音乐》等歌曲期刊和专集。
建国后,为适应大唱革命歌曲的需要,
革命歌曲的创作迅速发展。其中最受群众欢迎的有广州方言歌曲《做贫雇农
一只好耕牛》(陈柏坚曲、周煜南祠)、《新会县好地方》(区岚原词,
陈如松改词作曲),《把余粮卖给收购站》(陈如松、陈柏坚词曲)、《贫下中农进行曲》(陈柏坚曲、陈如松词)等。特别是《要让河水上山坡》(黄蕾曲、将鹏里词),在1963
年被中国音乐家协会编入《农村歌曲选》发表,在全国歌曲评选中获奖,传唱甚广。
明清时代,邑人高俨、李魁、
郑绩等是当时广东颇有影响的画家。画种为单一国画,高俨画的《寒林独往图》,
饮誉全国画坛。广州美术馆还藏有李魁于清道光年间画的《山水册》;
郑绩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为画家邓大林《松园春燕图卷》所作的题识、
同治十三年(1874年)所画的《晚汀渔竿图》。
郑绩家乡双水还珍藏他在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所绘的国画“金钱图”并题诗,
题材新颖,内容谐趣,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金钱世态,
堪称艺术珍品。民国以后,列入岭南派的新会籍画家有李文圭、容大块、
李抚虹、黄幻吾、陈语山、陈子毅等。抗日战争胜利后,
邑人在会城举行个人展览的有陈子毅国画展、陈柏坚漫画展。建国后,
新会籍人美术创作,画种多样,有国画、水彩、水粉、油画、连环画、
漫画、速写、漆画、雕塑、版画、装饰画等。
其中较著名的有国画家李研山,油画家冯钢百、林达川,版画家汤由础。1984年,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
岭南美术出版社在广州主办展出的五人版画联展中,邑人陈柏坚有32幅版画参加展出。至1985年止,
全县共有187幅美术作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获奖。
民间壁画在本县也有一定基础。清代岭南著名画家李魁,
原是本县出身于专门为祠堂、庙宇绘制壁画的泥水画匠。建国后,
1958年10月,县委宣传部曾发出《关于发动工农群众创作,
实现全县壁画化的通知》。以后,
县文教局在小冈乡召开美术工作现场会议,推广小冈乡壁画活动的经验,全县美术工作者同工农群众结合,
掀起壁画创作热潮。沙田地区还因地制宜,把画画在船帆上。同年
11月,县文联收集有代表性壁画52幅,
编印出版《新会工农壁画选》第一集。《南方日报》曾以一版篇幅,
刊载该报记者采访的特写壁画8幅。
明朝陈献章擅长书法,是岭南在全国有影响的书法家之一。
他用茅草制成的茅龙笔书写,苍劲有力,自成一家。
在《明清广东书法》一书中,收进新会籍书法家的作品有:陈献章、高俨、
胡方、屈修、释今
、释今(即杨大进),甘天宠、罗天池等。至1985年仍藏于新会县博物馆的真迹有陈献章、高俨、胡方等人作品。
清代留在新会的书法石该有郑绩的“一洗红尘”(在杜阮区叱石)和张总章的石涧摩崖石刻。民国时期,李淡愚、
李香介的书法在本县较有影响,圭峰山、象山至1985年尚留有他们的书法石刻。建国后,
五六十年代, 李钦、 李铨宰、
李文象的书法作品在本县影响较大。年,本县有3人的4幅作品在省以上展览或刊登。
建国前, 本县艺术摄影只有少量照相馆照生活相。
建国后,1956年成立县摄影组,
其任务是通过摄影照片加文字说明宣传各时期的政治中心任务;并征集1956年以前有历史价值的底片,
拍摄新照片。1958年开始创作幻灯片供幻灯放映队放映。1959
年摄影组并入新会报社,摄影人员成为新会报社记者。1961年《新会报》停刊,恢复摄影组。1965年3月,改为新会县幻灯服务站。1967
年停止活动,1968年成立展览馆时,摄影组并入展览馆。1976年展览馆撤销,摄影组更名美术摄影组,成为县文化局属下的股级单位,
负责全县美术、摄影的组织、辅导工作,以及配合中心任务宣传。1984年
10月,在美术摄影组基础上,成立新会画刊社,定为副局级单位。
摄影组的建立,推动了全县摄影艺术的发展。建国后至1985年,
本县摄影作品参加全国性展览的共有9幅,在全国性刊物发表的有11幅。
新会文艺作品在全国(含国外)获奖、发表、展览、演出、
录播统计表
何处发表、展览、演出、获奖等
尹德尧和无虫粮仓
北京《中国青年报》
第三届全国版画展
中国青年出版社《新民歌兰百首》
隔山闻哥唱歌声
人民文学出版社《广东歌谣》
北京《美术》
连队养猪场
北京《美术》
乡村汽车站
《人民日报》
聂耳、洗星海像
《人民日报》
第五届全国摄影展览
第六届全国摄影展览
第六届全国摄影展览
第七届全国摄影展览
《人民画报》第8期
瑶山飞来金凤凰
要让河水上山坡
中国音协《农村歌曲选》(作词蒋鹏里)
农业战线上的新兵
《光明日报》、《大公报》
要让河水上山坡
全国歌曲评选获奖(作曲黄蕾)
第四届全国美展
中国美术馆藏
我是一个兵
全国海军美展
《中国风光画册》
第九届全国摄影展览
第四届全军美展
全国《海军美术作品选》
西沙战歌(组画)
人民美术出版社(与他人合作)
全国《海军美术作品选》
人民美术出版社
全国少年儿童美术展览
第五届全国美展
人民音乐出版社《歌词》
鲁迅在广州
第七届全国美展
《人民海军报》
《人民海军报》
绣幅雷锋像(外一首)
人民音乐出版社《歌词》
《中国青年报》
人民文学出版社《同心协力》专集
七日行止留风范
中国财经出版社
《人民海军报》
《人民海军报》
《人民海军报》
《人民海军报》
北京《华声报》
全国海军美展
学“论修养”
《人民海军报》
《人民海军报》
歌唱我们的祖国
《人民海军报》
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
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与人合作)
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与人合作)
骆驼(外一首)
中国妇女出版社
留着空位的照片
北京侨乡风貌画展
崖南功罪石
北京《人民中国》
《中国日报》
第一届全国卫生美展
访梁启超故居
《中国建设》、法国《时报》转载
《中国民航》
《中国新少年报》
中华全国教工会《教工》
全国美协画展
闻一多来了
中国现代版画展
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淡酒当茶敬亲人
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青苗连着哥妹情
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千里情更长
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与人合作)
美加夏令营(6幅)
北京《中国建设》
侨乡新会(7幅)
《中国民航》
看,我的家乡就在这里
《中国民航》
迎春曲等九幅
《中国民航》
《北京晚报》
全国职工美展
全军摄影作品展览
乡下的哥哥
第一届全国少年儿童摄影展览
梁启超与孙中山
《华声报》
美国纽约《联合日报》1985年发表
美国纽约《联合日报》1985年发表
美国纽约《联合日报》1985年发表
美国纽约《联合日报》1985年发表
美国旧金山《时代报》
敬步惠风先生韵
美国旧金山《时代报》
参观新会涤纶厂
美国旧金山《时代报》
访梁启超故居凌云塔
美国旧金山《时代报》
赞乡村侨校
美国旧金山《时代报》
赤子壮心育幼苗
《人民日报》
根深情更深
第三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
新会新貌(2幅)
《中国建设》
中华全国教工会《教工》
今日“小鸟天堂”
国际广播电台播放
《中国建设》
公坑寺和禾雀花
《中国建设》
禾雀花(2幅)
《中国建设》
红花映校园
中国影协艺术作品展览
建国以后本县作者在省以上刊物发表的文艺作品统计表
“文化大革命”前民歌163首、壁画8幅、民间故事3篇
第三节 民间文艺
本县民间歌谣,起源较早。由于历代群众聚居的变化,
语言、风俗、生活和文化素质的差异,
在群众中产生了各不相同的民间歌谣。如在讲客家话的山区有客家山歌;
在讲沙民话的沙田区有咸水歌、高棠歌;在渔民区有渔歌、大缯歌;在民田区,有木鱼、龙舟、新娘歌、儿歌等。1958年6月,县、区成立民歌工作委员会,
领导民歌工作。县文化部门曾组织调查,全县有19种民歌,如牛歌、
儿歌、山歌、渔歌、咸水歌、高棠歌、嫁女歌、贺年歌、新娘歌、
哭丧歌、哭姐歌、乐神调、喃呒调、盲公调、会城木鱼、
双水木鱼以及50年代后群众创作的东风调等。其中,以牛歌比较普遍,
全县各处都有,但曲调、内容各地不同。儿歌多是催眠曲,
但曲调各异。民间歌谣是发自群众内心的思想感情。从内容区分,
大致可分为劳动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通过民歌演唱活动,
发掘和培养了民间的民歌手,并且给民歌创作注入了新的内容。
当时创作的新民歌《育好壮秧多打粮》、《泥艇争先比输赢》,均载于《广东文艺》。1958年,县、区民歌工作委员会进行采用,从全县几万首民歌中,初选了1500多首,再精选出149首,编成《新会民歌》第一集,同年9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部分民歌,
被编入广东人民出版社和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分别编印的《广东民歌》。
其中《插秧》、《隔山闻哥唱歌声》载人入民出版社出版《中国各地歌谣集“广东歌谣”》。
60年代,配合大搞幻灯演唱宣传,县文化馆编印了《民歌写唱》(15种),油印和铅印,3次出版共1万册。
本县民歌曲调结构,大多是由非常规乐句组成,有灵活、
丰富多采的特点。如司前“嫁女歌”一、
二小节结合不同词组成单一乐句,每句都以“角”音结句。如梅阅“斗牛歌”,
则由两小节的七字句组成,前句结音为商,后句结音在“羽”;
梅阁“催眠曲”,是三句构成,每句两小节,分别结音为“商”、“宫”、
“徵”。牛歌各处不同,司前“牛歌”,是“羽”调式的,由61235五声音阶组成,旋律特点是反复动用三音列波浪型级进行:|353|323|212|161|656|等。至终止时以“5 6”结尾,成了一曲凄怨调,反映牧童对旧社会受剥削、压迫的控诉。
又如杜阮叫牛歌“羽”凋式,由3 5 6123六音阶组成,开始突击上属音“角”作引入,
并以它为首干贯串全曲,旋律特点是动用|13|31|1 6|61|3 5|的小跳,每句结音前均以一较长的下属音“商”作过渡,
旋律的特点使人感到曲调稳定,开朗明快,有田园牧歌风。
总的说牛歌“羽”调式为多,但各处不同,形成不同的特色。司前“嫁女歌”,
是四音阶,全曲除句头的亲句|5 653|外,只用1653四音,下行反复若干次,表达了控诉封建社会的悲愤之情。
附:民歌选载
哥系有情唱口才
日头落岭月光来,河中有棵白花梅。
想食梅果上树摘,哥系有情唱口才。
2、时令歌
四季物产歌
正月芥兰落地碎,二月红梅绿又翠,
三月青瓜咯咯脆,四月荔枝惹人醉,
五月粽滋香扑鼻,六月龙眼满枝坠,
七月西瓜红瓤渗糖水,八月果碌剥开稔稔肥。
九月沙姜七姐妹甘美,十月蔗尾标到二梁眉,
十一月甜橙糖蜜腻,十二月家家户户准备新年来(读作离)。
睇牛人仔真下贱
睇牛人仔真下贱,烂帽蓑衣都件,
吃碗冷饭淘冻水,眼泪洗面个谁怜。
世上难寻(沙田大缯歌)
(男)大海撑舟难到地,十分情义实难分离;
(女)苦瓜萝藤卷蔗尾,又甜又苦绝不丢离;
(男)海底珍珠容易 ,真心细妹世上难寻;
(女)海底珍珠大浪涌,真心阿哥世上难寻;
(男)筷子一双同妹拍档,两家拍档好商量;
(女)筷子落台一对对,未知何日与哥相会;
(男)山海捞鱼鱼打浑,有鱼打浑有人跟寻;
(女)虾仔在涌鱼在海,鱼虾钻水唔见游来;
(男)鸡跳麻笼心里甜,未知何日与妹结姻缘;
(女)生食藕瓜甜又爽,未知何日筷子挑糖;
(男)得妹恩情万日记,心中情愿决不更移;
(女)山顶种葵葵合扇,共哥携手结合姻缘。
扒龙船,扒得快,今年好世界。谷米又平仔又大,
娶埋新妇嫁埋女,两老成双挂怀。
二、民间传说故事
1、乌利单刀
传说元兵追赶皇帝赵到崖门时,驻扎在周郡一带的元将,名叫乌利,使一把大单刀,凶狠残暴,老百姓对他又怕又恨。有一天,乌利由潮连搭小艇渡河往周郡,撑船佬乘其不备将船摇翻,将他沉没河中,元兵因乌利失踪,查不出究竟,遂下命令,
在周郡圩口设置乌利将军神位,行人经过必须行礼;
规定家家户户门口要贴他的神牌,谁违抗命令就定谁为凶手,以此作为侦破案件的手段。
这当然是枉费心机。后来“乌利单刀”就成了“糊里糊涂”的歇后语。
2、陈白沙的传说
陈献章,是明朝中叶著名的理学家,
“江门学派”的创始人。因居住白沙乡,自号白沙子,人们称他为白沙先生。
在新会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传说,这里选择几个,以表人民对他的敬慕。
相传陈白沙曾在古井(今古井区)教书,并不雇用书僮,只养了一头梅花鹿,以供驱使。他每次买菜时,
在鹿角上挂一只竹蓝子,蓝中放张纸条和需要的铜钱。那梅花鹿会自行跑去市场,卖东西的人看见陈白沙的梅花鹿来了,就从竹篮里拿出字条,
看看写的是要买什么菜,然后凑合铜钱,
就把白沙先生要买的菜放到竹篮里,拍拍梅花鹿的屁股,梅花鹿就很懂事似的从原路跑回去,
把东西带给陈白沙了。
有一次,陈白沙在阳江海面遇上一群海盗。贼人上船把搭船人的财物掠劫一空,贼人准备将东西搬过船的时候,
坐在船尾的陈白沙大声地说:“我这里还有东西,你们为什么不要?
”贼人觉得很奇怪,问道:“你是谁?
”陈白沙从容不迫地答道:“我是新会陈白沙。”贼人一听,见是当代名儒,连忙向陈白沙道歉说:“我们不知道这只船是先生坐的,惊动了先生,真是罪该万死。
这船的人都是先生的朋友么?我们不敢莽撞了。”说罢,
把刚才搜劫的财物放回客船,叫各人领回。并且连声“得罪!得罪!
”便匆匆离去。
在一个风雨天,陈白沙乘着小舟随波逐浪,于黄昏时分到达崖门大海。这里是宋朝最后一个皇帝--帝殉国的地方。
那时元将张弘范带引元军攻宋至新会,宋军在崖门海被打败,
丞相陆秀夫背着八岁的帝,连同玉玺投海殉难。
陈白沙对这段宋朝覆灭的悲壮史,很感痛心。他在舟中,触景伤情,吟诗凭吊。
“天王舟楫浮南海,大将旌旗仆北风。义重君臣终死节,
时来胡虏亦成功。身为左衽皆刘豫,志复中原有谢公。人众胜天非一日,
西湖云掩鄂王宫。”相传在他吟得悲切的时刻,
那早已沉在海底的玉玺也先后两次浮上水面。每次玉玺浮上水面,
陈白沙在小舟中伸手到水里想把玉玺捞起,但每次都捞不到手,只见玉玺又慢慢的沉下水。
3、神童梁启超
梁启超自幼聪明好学,5岁能背诵《幼学诗》,
6岁能应付,10岁能赋诗,在县内留下不少童年应对赋诗的故事。
梁启梁还未入学读书时,
就得到祖父和父亲的悉心启蒙教育,能背诵许多古典诗词。有一次,他在厅堂爬梯子,
祖父怕他摔倒,连忙扶梯护卫。启超看着这种情景,
天真地顺口而说:“有人在平地,看我上云梯,看我上云梯。
”祖父听孙子随口仿《幼学诗》,说出两句文字工整的联语,初露了他童年的才气,既愕然又惊喜。
有一天,梁避超家里来了一位客人,
父亲梁莲涧也叫他奉茶待客。客人早就闻说梁启超的才名,乘这一机会,想试探真假。
客人接茶喝时,一口气把茶饮尽,并以“龙上水”为题,
出联要启超答对。客人说:“饮茶龙上水。”这时,启超看见父亲正在写字,
便以写字不讲规则,似在乱划乱写,比作狗扒田,
对曰:“写字狗扒田”。联语对得很是贴切,客人连声称赞:“佩服!佩服!
梁启起7岁时,在私塾求学。有一天,
塾师以晋朝大诗人陶渊明清逸的高风,出联让启超应对。联曰:“东篱客赏陶潜菊”。
梁启超思索片刻,运用周朝召公
在甘棠下断狱的典故,应对曰:“南国人怀召伯棠”。塾师一听,拍案叫好!
梁启超10岁的时候,在会城周惺吾塾馆就学。有一天,
他的父亲梁莲涧进城,
带启超前往友人李兆镜秀才家里商议有关启超赴广州参加府考事宜。李秀才家往在会城双仔塘,
门前庭院种有杏树,在家门墙上镌刻有“杏园”两字。梁启超父子在这里往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启超起床出庭院,看见园中杏花盛开,楚楚逗人,
他便攀树折了一枝杏花抚弄欣赏。正在这时,屋里传来脚步声,
启超怕碰上主人,有失观瞻。于是,情急智生,
忙将杏花枝藏进衣袖里。但是,他这番小动作,给屋内的父亲看在眼里,便罚启超应对。
联曰:“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
启超一眼看见屋内厅堂中有块“挡煞”的小铜镜,触景生智。对曰“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父亲听了,才饶恕了他。这件事给秀才李兆镜知道,又出一对,
再考梁启超。联曰:“推车出小陌”。梁启超不加思索,
顺口对曰:“策马入长安”。李秀才听了,赞不绝口,连声称梁启超:”“神童!”
4、黄道娘开崖门
古时,古井的崖山横卧在海口,
银洲湖水只能从虎坑口流出。雨水季节,湖水暴涨成灾。传说纺织天仙黄道娘路经此地,
目睹情景,有意为民解难,要劈山引湖水出海。当万众动工,
挖了半个山头,却碰着一块巨石挖不动时,
只见黄道娘从衣兜里摸出一只织布梭,一手掷向巨石。“轰隆”一声,巨石劈开,
银洲湖水才流入大海。为纪念黄道娘劈山开门,后人称之为崖门。
5、木美人--河村烂大门
明朝洪武初年,福建莆田县的北山路旁,有间小酒店。
店主是个老头,单身孤影在此卖酒已十几年。有一天,
走进一位老道士,面呈饥色,老店主不待开言,即送上一席酒菜,老道士的酒量颇大,吃饱付了酒钱就走。以后,那道士经常来饮酒。日子久了,
店主同道士交了朋友,谈起了心事来。道士问:“你独自往在山中,
为何不找个老伴帮着干活呢?”店主说:“世道艰难,
自己连两顿饭都保不住,怎可找个人来陪着受苦?
”道士笑着说:“如果有人帮你做店里的碎事,而不用你赡养,那么你是愿意的了。
”随声叫店主找两块木板来。可是店里四壁萧条,木板没多块。
店主就将垫酒具的两扇烂大门搬来。道士从袖里取出色笔,
在这两扇门上各画一个美女。画毕,道士告辞说:“这一别不知相会何时,
特将这门画相赠”。吩咐要用竹叶蘸水洒上,七日后当有收获。道士走了,
店主又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店主照吩咐日日在门画上洒水,
七日后果然有两个美女出来帮店主工作,晚上又钻回木门去。过些时候,
事情给村里的流氓烂仔知道,去公堂告发。老店主被衙差捆解去公堂,知县追问他诱拐良家妇女,该当何罪?
店主将老道士之法术如实招供。知县使人将两烂大门抬来,连叫两声“姑娘出来”,
果然有两个如花似玉的美女站在公堂上,笑脸作揖,弄得知县如痴如醉,
反脸一拍说这是妖气,将这两块木门留下镇邪,发20
两银给店主为酒本,叫他正正当当找个伴。店主无可奈何只得答应。不久,
该知县因案入狱。这对门画就落到教谕李仕升手里。一天衙门失火,
什么都烧光了,这两块烂大门四边也着了火,
火烧到美女色画边就熄灭了。后来李仕升辞官返故里,
这两块门画也带回河村瓦岗(即本县司前天等村)寄放在天后庙里,每年天后诞,向村民展出。
百年前佛山秋色大会想借该门画展出,需付5万两银保单。1915
年广东水灾,江门组织卖物赈灾大会,为招来顾客,要借此门画展,
也得全市银号签保100万元。这两块门画至1985年仍收藏在县博物馆。
6、公坑寺的来历
棠下公坑寺又名天成寺,树木苍翠,鸟语花香,清泉流水潺潺。其中禾雀花、水黄莺、无笃螺称为“三宝”,吸引不少游人。
相传南宋末年,在牙顶山龙口岩间,有一老叟搭小蓬闲居于此。他常到桐井、乐溪为穷苦病人送医赠药,深为四乡民众敬重,
人人称呼“阿公”。后来,阿公飘渺无踪,
人们有病仍上山来此跪拜祷告,接下龙口岩滴下的甘泉为药,同样药到病除。
后人怀念阿公恩德,集资兴建小蓬莱寺庙,称为公坑寺。另一传说是瑞州庆云寺派遣高僧天日、天成两人下冈州。
一个驻杜阮叱石建天日寺,一个驻棠下公坑建天成寺,
两寺隔山相峙,仿如手足。后天成寺又称公坑寺。
7、子塔的故事
茶坑村后有个子山,山上建座子塔。
传说该村南边潭江河里,出现一种三脚水鱼,曾毒死人,人们怕它在此作恶造孽,
就建这座七层砖塔镇此怪物,称为子塔。
传说村里有个地主叫梁老六,贪婪成性,剥削雇工,
不知迫害了多少佃农卖儿卖女做长工,当丫头。其中一个丫头名小凤,
年龄18岁,聪明俊秀,劳动和针锈工夫都很好,加上对人和霭可亲,
因此,人们都非常喜欢她,称她凤姑。她原是梁老六家的一佃农女儿,只因父亲欠了梁老六的债,梁老六见小凤生得美丽,
逼小凤父亲卖小凤给他当丫头,于是,小凤从8岁起就到了梁家,转眼就是10年,一次,因失手打烂一个茶盅,被毒打后关在柴房,
饿着肚被罚拉磨两箩谷。夜深人静,小凤的哭声被耕仔梁海听到。
梁问个究竟后,还送来糕饼给她充饥,并替她推磨谷子。就这样,
两人逐渐产生了爱慕之情。有一次,梁老六趁圩回家,路经河边拾了一只三脚水鱼,高高兴兴回家,叫小凤杀了炖熟给他送酒。梁老六自斟自酌,
吃罢不久却一命呜呼。地主婆哪里肯放过,就将小凤捆绑送到县衙,
告她毒死老爷。可怜的小凤,无辜遭受不白之冤,欲辩无由,
被糊涂的知县几次用刑迫供,打得死去活来,但小凤只叫冤。
知县没法,只得把她收监。梁海看到小凤被刑辱,十分痛苦,
誓要捉拿凶手解救小凤。他听说梁老六是吃三脚水鱼而死,疑惑不解。
于是他在河边踱了不知多少日日夜夜,总算捉到一只三脚水鱼,炖熟试喂小狗,狗果然中毒死去。梁海拿证据到县衙诉冤,案情大白,
小凤无罪释放。自此以后,大家都知道三只脚水鱼有毒,称它子。
一些迷信风水的人,倡仪在产三脚“水鱼”河畔的子山上,
捐钱建一座七级砖塔治邪挡煞,称子塔。
8、小鸟天堂
五六百年前。天马村有个孤儿,替地主放牛,
时常到海边去,看太阳升起,看鸟儿飞翔。一次,他砍了一根水榕树枝回来,
当作赶牛的牧鞭、帮人挑东西的扁担、睡觉的枕头。
因为他勤劳老实,村里人人都喜欢他。可是地主却骂他丑怪,有煞气,将他赶走。
孤儿拾起那根榕树枝,取回捡来的鸟蛋就回村里。
不久鸟蛋破壳跳出一只小白鹤。孤儿把小白鹤养大,会飞会唱,非常可爱。春天来了,孤儿在村外开荒种禾。在小白鹤的帮助下,禾田丰收。
那地主气坏了,说:“只准你做夜工,不准白鹤帮忙,不然就将白鹤捏死。
”白鹤飞走了,夜晚,它的兄弟“夜游”又来帮孤儿做工。冬天,
草枯树落叶,但孤儿的耕地里绿油油的菜,十分茂盛。
地主又来威胁孤儿说:“村里的耕地都是我所有,这块地不给你种,
否则使你有种无收。”孤儿收拾工具走了,
鄙夷地笑着说:“我的白鹤说过,会城河水与崖门海水相会时,白鹤就会成群飞回来。”地主冷笑说:“会城与崖门海相隔几十里,河海相会,白日作梦。”。
转眼春天又到,地主出村外一望,果然有条大河横过村口,流向银洲湖。
他立即叫人敲锣集合村民宣布:“你们乱开河破坏了本村风水,
瘟疫将会降临。必须在河边建座宝塔镇邪。”不久塔建成,
地主登塔四望。他阴暗的影子使绿葵变黄、禾苗变枯、鱼虾毒死、
村民患病。大家商议对策,在河中心填个土墩,引来仙鹤,可将塔影邪气驱气。只见孤儿将那根榕树枝插入河心,大家一齐将泥筐倒下,
霎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孤儿被淹没了。雨过天晴,不见孤儿,
只见那根榕树枝长出嫩枝绿叶,一群白鹤绕旋鸣唱,
村民争先来看这奇景。地主却像只疯狗,拿着斩刀钻进土墩想砍掉那榕树头,
可是他走得入却走不出,被树根缠住,只好变成一条水蛇溜走了。
年复一年,土墩榕树葱笼碧翠,引来白鹤同“夜游”,繁衍生息。
这个鸟墩,后来被文人美名为“小鸟天堂”。
9、亚陀霉姜
从前,会城有位驼背单身老汉,
每天肩挑两锣生姜上街叫卖,以维持生活。一年寒冬,驼背老汉的风湿病发作,
没法出门叫卖,20多天后,两箩姜霉烂了。若倒掉,连本都亏了。他想出办法,
将霉姜磨成羔,加糖煮熟,切粒成姜糖,挑上街试卖。
谁知顾客一尝甜辣可口,老少咸宜,十分畅销。从此,驼背老汉改卖霉姜糖。
他去世后,族人照此法泡制,霉姜糖生意愈做愈大。销及县内外、
省城、港澳各埠。纪念姜糖的创始人,就取名“亚陀霉姜”,
成为新会驰名特产。
三、荷塘纱龙
新会县民间传统舞龙种类较多,有蕉树龙、禾草龙、
金(银)布龙、火龙、沙龙等。建国前,多在春节、
秋收后或神诞时进行。其中,远近驰名、艺术性较强的是荷塘区篁湾乡的荷塘纱龙。
1937年英皇加冕、1940年英皇登基时,均应邀到香港表演。
并先后到上海、澳门及邻近各县演出,获得好评。
相传数百年前,篁湾乡有一举人在四川候补县官,
对当地乡民耍龙灯很感兴趣,经常与舞者切磋舞技。回乡后,与乡中昆仲研究,以本地游龙的形象为基础,吸取四川“游龙抢宝”(以元宝作引龙),改为富有本地特色的龙吐珠;吸取四川彩龙的滚、缠、
盘等款式舞技,创造了纱龙矫健威武的舞姿。到20年代,
留学日本的乡民李玉颖,提仪把裹布以轻纱贴金绘彩,
使龙灯形象显得更高尚纯洁,色彩瑰丽,玲珑透彻,轻巧灵活,
成为本县群龙中独具一格的纱龙(灯)。
荷塘纱龙全长46.75米。分龙头、尾外和24节龙身,共26人舞;另有1人舞龙珠(一般是由师博担任),两人舞鲤鱼灯,四、
五人伴奏乐,1人掌高身细鼓,1人掌商边大铜锣,
两人敲文武(高低音)两面厚小铜锣(单打或叫炯炯)。
其他人随队供应燃料(特制腊烛)。
荷塘纱龙的舞步,有小跑步、大跨跳、古典错步、弓箭步。
舞珠人也有时用武术耍枪的步法和动作,花式丰富多采。整个龙队排列是:先以扎作精美的工艺品纱灯“头牌”(表演单位名称招牌)为前导,接着是舞龙珠,龙头随珠上下、左右、
前后舞动,双鲤灯则逆向游动于左右侧,前后是乐队。
“纱龙”的舞技传授,除有手抄纪录本可资参考外,
主要是由有经验的“带珠”为师傅传授。建国初,
还健在的老艺人有李木、李文右、李长钧、陈之、李汉尧等。到“文化大革命后”,
有些已辞世了。后起的接班人有李汉涛、李赞均、李根亮等。
扎作艺人老一辈的有陈文,他扎的龙头很轻,仅七八公斤重,后传授其子陈霖。1985年时已年老,逐步传给孙儿。
头牌的扎作过去总由旺昌承制,但他无儿女,技已失传,80年代后期只靠模仿扎作。
第四节 图书
一、图书发行
建国前,图书发行多由私营书店经营,
先后有六经楼(后改为良有书店)、达材书局、天元堂、占元堂、文香阁、文明书局、
昌明书局、禄渠书局、新民书店。其中,文明书局规模最大,
是民国元年(1912年)由邑人何琴樵等创办,集印报、印书、售书、
出版于一身。出版了《应世万有文》、《简明珠算》、
《清醒信扎》、《圭峰古迹考》等,1954年停办。
建国后,于1950年秋,建立县新华书店,
地址在会城大新路。当时是属于江门市新华书店的一个门市部,工作人员两人。
只承担县城地区的图书零售,农村各区、
乡均由江门市书店负责派出图书流动供应队,轮流设摊供应。1952年,业务扩大,
负责靠近会城的区、镇批发业务和学校课本的发放工作。1956年4月,
改为县级书店。属县文化科领导,职工10人,负责全县图书、
课本供应工作。同年下半年,在全县20个区设售书网点,
由区供销社兼营图书发行任务。实行经销包退货, 发展区以下的购销社 70
多个为代销点。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成立公社书店,常年网点、季节网点共150多个。1984年,县新华书店在原址新建一座6层大楼,
配合中心工作供应政治书、生产技术书、科技书、文艺书、儿童读物等,
为教育部门供应大量的教材课本。1985年以后,科技书、
文艺书及工具书大量增加。1985年图书营业额达222万多元,增设多种经营业务,全店干部、职工为40人。设立文具、纸笔、录音带、贺卡、
台上装饰品等经营专柜,品种达5000多种。1985年文具用品营业额有51万元。
二、图书借阅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外海乡共学会改组创办外海阅书报社。这是本县最早出现的阅书报社。至民国初年,杜阮、
水南、龙泉等乡先后创办阅书报社。1921年冬,
陈日光等在象山脚绿云洞办起新文化书报社,有《新青年》等20多种革命书刑供人阅读。
以后,会城及各区学校都办有图书馆(室)。建国后至1985年,
全县共办有图书馆(室)89间。民间11年(1922年),
香港爱国同胞冯平山先生捐资创建景堂图书馆,民国14年建成,
设有报纸阅览室、儿童阅览室、参考阅览室、杂志室、图书出纳处。至民国27年,
藏书达65495册。民国28年会城沦陷前夕,除将古籍图书1.65万册运往香港冯家储存,并将部分图书运往罗坑、
双水凌冲乡设立分馆继续开放外,其余大部分书刊、资料在会城沦陷期间被毁。
抗日战争胜利后,至民国37年才复馆。
建国后,冯氏继续支持经费,图书馆业务不断扩展。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
景堂图书馆的景堂铜像被“造反派”勒令拆除,铲掉招牌。大部分图书被当作宣传“封资修”而封存。同年
11年,由县文化部门接办,改名新会图书馆,定编8人。
1979年1月22日,恢复景堂图书馆名称。同年4月,
冯平山之子冯秉芬捐赠复印机、彩电、音响、收录机、电子过胶机、
空调机等一批;又捐资新建五层楼新馆,引进港台版科技图书2240
多种。1985年,图书馆设有报纸阅览室、杂志阅览室、
参考资料阅览室、复印室、图书出纳处、少年儿童图书出纳处、古籍书库等。
馆藏图书有17万多册。并辅导办好区、乡的图书室或图书馆。
第五节 电影 幻灯
(一)管理机构
建国后至1958年,电影院和农村电影队都由县文化科直接管理。1959年成立县电影管理站,负责管理农村放映发行业务。年,县办农村电影队体制下放,放映业务由公社管理,
放映人员由县电影管理站管理。1963年,
农村电影队收归县电影管理站管理。1979年,县电影管理站改为县电影公司,
负责管理全县各类型电影放映单位的放映发行具体业务。
(二)电影放映队
1952年新会首建1个16毫米电影放映队,
称中苏友协电影队,巡回农村放映。1953年成立35毫米单机队,称新会电影队。1956
年发展为4个16毫米电影队,以后逐年发展。至1958年,
全县共有8个放映队到农村放映。年,罗坑、大泽、外海、礼乐等公社发展集体性的公社电影队。农村电影放映队实行以乡为单位集资包场。放映点由50年代200个至60年代初增加到380个。农民每年平均可以看到12场电影。1964年成立全县第一个专业科教电影队,流动全县放映,
传播科学知识。
年,又先后发展8.75毫米电影队44个,科教电影队两个,各类型放映单位80个。科教电影队于1980年解散,
其他电影队多数到1983年就停止活动。代之而起的为农村影剧院和电视机。
(三)影剧院与农村电影放映点
民国期间,影剧院都是私营。民国9年(1920年),
会城第一间无声电影院,称影画戏院,设在大南门求志学堂内。
影片内容多为外国风光,只办1年更停办。民国14-18年,先后办有3间影画戏院,放映国产片。影片有简单文字,并有讲解员讲解。民国24
年,会城尚书坊普庆戏院开放放映有声电影。抗日战争胜利后至建国前,会城先后有4间影剧院,即五显冲黄家祠的友声电影院、
青云坊钟家祠和胜利电影院、
北岳庙谭家词的会城戏院及大南路口的太平戏院。当时农村也办有戏院,如杜阮的阮川戏院、古井的大世界戏院。
建国后,1950年会城镇政府接管太平戏院,改名人民戏院,以演戏为主。1951年11月,
青年团新会县工作委员会接管会城戏院,经维修改建,改名青年电影院。1959
年改建成有两个映场的会城电影院。
此外,1956年县人民会堂建成后,综合利用,
除放映电影外,先后接待过中共乐团、省话剧团、省歌舞团、
省粤剧团以及全国著名音乐家马思聪到县演出。1962年工人文化宫增设电影场。
农村方面,50年代,棠下、礼乐、
大泽等区已利用公社会堂演戏和放电影。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各公社利用华侨、
港澳同胞投资,先后建起了一批影剧院。到1985年,全县农村有杜阮、
礼乐、棠下、荷塘、司前、大泽、七堡、双水、东凌、古井、沙堆、
三江等12间影剧院。
1965年5月前,尚无幻灯机单独放映幻灯,
仅由农村电影队制作一些配合政治或生产中心的幻灯片,
在电影放映间隙放映宣传。1965年5月,
中南区农村幻灯放映与电影发行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普及幻灯,县委为实现省提出“在半年内,每个公社、
农场成立幻灯放映组,并配备三镜头幻灯机;
每个生产队都建立单镜头业余幻灯放映组”的规划,成立县幻灯放映领导小组,
由县委副书记甘伟光兼任组长。县文化局迅速组织县电影管理站、
会城电影院和摄影人员、美工人员、教师等17人,成立县幻灯服务站,
下设幻灯机修班、幻灯片制作、器材供应3个小组。
县文化馆除配合制作多功能单镜幻灯机外,还举办3期训练班,分别培训了幻灯放映、
制片、幻灯文字、美术创作和宣传讲解等骨干170余人。这批骨干回乡后,又组织举办20多期业余训练班,形成了一支有1000
人的幻灯宣传队伍。到1965年11月,全县共制作单镜头幻灯机339部,自制三镜头幻灯机7部。全县20个公社都成立幻灯宣传队;全县340个生产大队中,已有295个大队有单头幻灯机,其中188个大队开展经常性幻灯放映。县、公社、大队三级共自制了978套幻灯片。
纪灯片的创作除成立县幻灯创作组外,还发动公社、
大队业余骨干进行创作。内容有新闻简报、村史、家史、好人好事、
科学技术知识等。
当时较受群众欢迎的有:双水公社龙脊大队幻灯组编绘的《龙日血泪史》;
棠下公社湾溪大队幻灯组编绘的《千军万马战堤围》;农民业余作者李文扬用3个月时间创作的《贫农的本色》、《一块桥板》、《革命后代的闯将》等。
县幻灯创作组张福携利用摄影机摄制、自配颜料制作的彩色幻灯片,
在中南五省幻灯会议上放映,受到赞扬。先后有数省30多个县、市前来学习。1965年11
《羊城晚报》在头版登载《新会县普及幻灯工作又快又好》的指导,并发表评论文章,堪称盛极一时。进入70年代,
随着农村电影放映的普及,幻灯的吸引力大大减弱。进入80年代,
电视机进入家庭,幻灯放映更无人问津了。
第六节 文艺演出
一、管理机构
建国后,戏剧演出由县文教科兼管。1956年后,由县文教局主管。1963年建立县文化局,归文化局管理。
“文化大革命”期间,原有机构瘫痪,戏剧演出先后由毛泽东思想宣传站、
文化战线革委会统筹安排。1974年后,恢复县文化局。1975年7月,
成立县文化局戏剧排期站。1984年10月,改为县演出公司,
管理全县戏剧演出工作。
二、演出队伍
民国时期,本县粤剧盛行,每逢神诞、庆典、纪念、
节日均雇请省城大戏班(粤剧)前来演出。因而,也影响青年投师学艺。
其中成为名家的有廖侠怀、陈非侬、谭兰卿、上海妹等。20
年代初,就有业余爱好者组织“中华国乐会粤剧社”、
“振民剧社”“小童剧社”等,在会城及乡间演出粤剧。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江会支部组织“流动剧团”,
演出《烙痕》、《放下你的鞭子》等爱国剧目。接着,
先后成立了“青青社剧团”、“咱们剧社”、“怒吼剧社”、“战士剧团”等,
演出话剧、街头剧、文明戏。
还有“晨钟剧社”和“警士剧团”等专门演出粤剧。
建国后,本县文艺演出队伍不少,
先后有县土改宣传工作队、购粮宣传队、合作化宣传队、县歌舞团、县文艺宣传队、
古兜水电文艺宣传队、围垦文艺宣传队、
农业学大寨文艺宣传队以及新会粤剧团等。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有四个。
新会县土改宣传工作队 成立于1951年,由县委副书记兼团县工委书记杨德元直接领导组织,是新会县解放后第一个革命文艺队伍。有队员47人,享受供给制待遇。
宣传队于是年3月2日在县城建立后,即随土改大队开赴土改试点的古井区那独乡蹲点。
队员与贫雇农“三同”(同食、同住、同劳动),深入生活,
与土改工作队访贫问苦,动用文艺形式,向群众宣传土改政策,配合土改。
8个月共创作大小型粤剧、话剧节日《打倒恶霸长嘴六》、《光荣属于谁》、《爱国交公粮》等11幕,曲艺小演唱18篇;
还创作了广州方言歌曲64首,出版《土改新歌》3期共1.19万册(32开本);
《新歌》4期5600份(8开),其中有9首被省级刊物选登。
在县内特别受群众喜唱的有《做贫雇农
一只好耕牛》、《新会县好地方》等歌。他们所到之处,除演出外,还教唱歌曲。同年11月30日宣布结束后,一部分队员上调粤西(地区)歌剧团,
一部分队员则留在县内搞文化工作。
新会歌舞团 成立于1956年6月,属地方专业歌舞团,有团员22人。演出节目有小歌剧《湖上的彩虹》、
民间小舞剧《蚌姑娘》、粤曲演唱《姐妹拜年》等。由于票价不高, 收入少,
难维持, 于1957年9月结束。
新会粤剧团
前身是建国初的个体所有制新新粤剧团和群英(即新帆风)粤剧团。1956年5月,
两个剧团由县委宣传部和县文教局领导,实行自负盈亏、政府补贴、个人定底分、按月收入、
水涨船高的分配工资制。1960年,
县委宣传部决定把这两个剧团一些艺术基础好的老演员与一些青年演员组成一个实验剧团。经过1年实践,培养了骨干,以经济上也有积累。1961年,
办了一个青少年粤剧训练班,在城乡招收学员22人。1964年,增至36人。次年10月,
参加地区集训后,分成两个轻骑演出队,在县内巡回演出。
演出传统剧目主要有《孙悟空大破蜈蚣洞》、《孔明挥泪斩马谡》、
《芭蕉姑娘》等;现代剧目主要有《山乡恩仇记》、《夺印》、《白毛女》、《刘三姐》、《阮文追》、《争儿记》、《社长的女儿》、
《红石钟声》、《货郎计》、《两家亲》等。“文化大革命”开始后,
县粤剧团除安排部分人员到工厂外,骨干力量仍保留,
成为佛山地区唯一始终未散的剧团。演出剧目除“样板戏”外,自己创作、
改编的有《枫树湾》、《琼海歼敌》、《刘胡兰》等。1976年10
月打倒“四人帮”后,粤剧出现一派兴旺形势,剧团建立艺术室,
除修改重排《搜书院》、《苦凤莺怜》等剧目外,
还自编演出现代剧《泪血樱花》、《月难圆》等。1980年后,
县委先后拨款兴建两幢三层楼房作剧团家属住宅、排练场、执待所等。1981
年剧团被佛山地区评为先进文化单位。1983年起,粤剧上座率下降,收入减少,
采取在搞好粤剧同时,组织“银星座”轻音乐团,每到一地,既演戏曲,又演轻音乐。30年间,
新会粤剧团代表地区参加省汇演或被省评为优秀剧目有:1959
年代表江门地区参加省汇演的根据地方掌故创作的历史剧《崖门失玺》、
根据地方革命武装斗争题材创作的现代剧《松山战斗》;1960年创作的现代剧《万家欢》,
在广州5个剧团同时上演中,被公认为演出最佳的戏剧。1978年改编重演《刘三组》,自编演出现代剧《泪血樱花》,前者成为各县、
市派代表观摩的剧目,后者获省优秀剧目演出奖,省电台、电视台全剧录播。
1982年重新整理《岳云怒碎免战牌》,改名《岳云》,
代表佛山地区上省汇演,获表扬奖,电视台全剧录播。
新会县文艺宣传队
原名新会县农村文艺宣传队。成立于1965年7月,有队员14人。曾到广州集训1个月,演出节日有魔术、相声、双簧、小话剧、歌舞等,小型多样。该队成立后,深入农村,
把文艺送到穷乡僻壤。每到一地,首先进行服务活动,如参加生产劳动、扫街、理发、木工修理、挑水以及图书代销、图片展览、
文化艺术辅导等,然后演出。1965年10月,
宣传队奉命支援斗门县开展“四清”运动,在斗门县宣传演出3个月回县。1968年11月解放。
1970年9月重建,改名新会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先后演出为当时政治服务的话剧《半篮花生》、《跃进路上》、《审椅子》、
小粤剧《换地》以及歌舞节目等,每年演出约有220场。该队除在县内演出外,还奉命到珠海唐家湾、台山县上、下川岛等地为海军演出。1973年,复名新会县文艺宣传队。1979年解放。
三、群众歌咏活动
早在抗日战争初期,在广州读书的本县学生回乡宣传抗日,大唱抗日救亡歌曲。县立一中曾组织学生到农村去教唱。1939年,中国著名音乐家麦新到本县开展抗日宣传活动,除在军队开展唱歌活动外,每到驻地,都组织群众教唱革命歌曲。1949年建国前后,由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解盟”小组,组织会城地区一些教师、医务人员和音乐爱好者成立会城夏令业余合唱团,
组织了一次公开演唱《黄河大合唱》活动。同年11月,粤中军分区文工团在县城公演《翻身大合唱》后,许多新的革命歌曲在全县传唱。学校、工会、农会、圩镇青年都纷纷组织大唱革命歌曲,形成了一个群众性的唱歌热潮。1951年以后,配合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各项政治运动和中心工作开展唱歌活动。
1952年土改运动结束后,会城地区组织了机关干部、工人、
农民、教师、学生共300多人的“会城合唱团”。1956年春节在人民会堂,演唱了《黄河大合唱》,每场席无虚座,
掀起一次规模空前的歌唱活动。中国新闻社曾拍照发稿。在以后10多年间,
曾先后组织过多场《黄河大合唱》。
1958年全县工、农组织歌咏队317个,4610人,加上全县中小学的歌咏队,又形成一次全县性的群众歌唱高潮。
60年代初,县文艺局推广了60
多首全国流行的歌曲和省推荐的12首歌曲。同时,发动群众创作了一批歌曲,较好的有30多首。
其中一些获得全国和省、地区奖励,并涌现出一批省、地区闻名的群众歌咏队。如古井区文楼乡的福庆妇女歌咏队,50多人,多数是侨属农民,一般四、五十岁。她们是通过学文化,唱民歌,上课唱,开会唱,田头工地唱,5年内学会了民歌和歌曲767首,多次参加基层和区、县各级的唱歌汇演。1964年,
省电视台还拍摄了纪录歌咏队歌唱活动的电视片。是年,全县460个生产大队,有304
个组织了歌唱队,形成了建国后第五次群众歌唱高潮。是年,县文化局编印《革命方言歌曲选》两万册,及其他歌集活页选8万多份,发到基层。2月24日,县文化局联合县武装部、总工会、共青团举办一次全县性的以农民为主的“全县人民群众革命歌曲演唱大会”,参加演唱的除农民歌咏队外,还有工人、干部、官兵、学校师生、会城街道青年等歌咏队34队,2000多人。演唱了49首歌曲,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马彦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杜埃等参加了大会。
第七节 社会文化管理
年,加强对城乡文化活动管理,接管了会城地区的会城电影院和人民戏院。同时,结合镇压反革命、抗日援朝、土地改革等政治运动,清理了一批旧社会出版的内容反动、宣扬封建迷信、美化帝国主义的书刊。1956年县文化科组织专人到各区、乡进行文物调查和搜查工作,计收古书9412册,古字画480幅,陶瓷1511件,古物270件。经过鉴别,对有保留价值的作为馆藏文物,并向群众展览.1963年,中共中央部署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省文化局发出关于取缔反动、淫秽、荒诞图书的通知,在县委宣传部领导下,由文化局、新会书店、图书馆、
文化馆和各区(镇)抽调干部组成工作组,全面进行清理旧图书工作。从8月22日开始,至年底,全县共收获旧图书4004册,其中属反动、淫秽、荒诞图书,如《中国之命运》、《欲焰》、《风流寡妇》、《老千王》、《中国杀人王》等2000多册。“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左”的错误干扰下,不少优秀作品被污蔑为“大毒草”,很多古典文学、小说被没收,古装粤剧被歪曲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占领舞台”,不能上演,整个文艺园地调零破败。“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1985年城乡集体、个体举办的桌球室、音乐茶座、舞厅、书报摊、电子游戏室、录像放映室如雨后春笋。据不完全统计,
全县有桌球室80多间,书报摊13个,舞厅4间,全县营业性录像放映点93个,电子游戏室两间,游乐场3个。
这对逐步满足群众文化生活多样化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一些人在经营中单纯追求暴利,因而文化市场出现一些问题。如有人利用桌球活动进行赌博,
有些书报摊出售非法出版物和黄色书刊,
个别单位暗中放映黄色录像,以及有不健康的录音制品充斥市场。
县文化局先后研究制订了桌球室、音乐茶座、舞厅、书报摊、电子游戏室的“管理条例”,
并与县公安局、工商局、广播电视局等单位加强协作,
实行定期检查和突击检查结合,提倡有益的,允许无害的,反对有害的,
打击犯罪的,加强社会文化市场管理。是年,共收缴了90多本黄色书刊,
没收放映黄色录像的录像机4套、电影机3台,收缴淫秽录像带40盒,行政拘留5人,扣捕两人,罚款2300元。
并严格执行开办文娱场所的申请审批手续,以确保社会主义文化占领各个阵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公的荔枝阅读理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