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果女雕刻家家王卫

顺丰总裁王卫拒绝调解:道歉有用要法律干嘛_网易财经
顺丰总裁王卫拒绝调解:道歉有用要法律干嘛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顺丰总裁王卫拒绝调解:道歉有用要法律干嘛)
4月18日晚间消息,关于快递员被掌掴一事今日持续发酵。顺丰首度正面回应了不接受调解的原因,王卫称:“如果这个世界是用钱或一个道歉可以解决问题,而不以法律解决问题,法律要它干吗?”
近日,一则关于顺丰快递员被打的视频在微博等社交媒体引发强烈关注。针对快递员因与一辆京牌轿车发生剐蹭被打耳光一事,昨日晚间,顺丰总裁王卫在其朋友圈声明表示,“如果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顺丰总裁!”
该事件中,除了京牌轿车车主在受到网友指责的同时,也引发社会对快递配送员在使用电动车配送的安全问题的探讨。对此,王卫回应称,“我认为电动三轮车已经等同于快递行业,但是不能就说电动三轮车的问题就是快递行业的问题,针对某一部分人乱开,或者其他一些人乱开,把整个电动三轮车就完全砍掉,我认为这个会有点极端。”
王卫认为,每各行业都是从爆发性的野蛮增长慢慢到规范的过程。
对于快递员在配送过程受考核标准的影响,在使用电动三轮车时的违规情况,王卫承认这种情况在顺丰也同样存在。王卫表示:“为了抢时间,而违反交通规则,或者对路上的行人及其他道路行驶者造成危险,是顺丰和我们同行都需要反思这个问题。”
不过,据王卫透露,今年5月,顺丰将对每个快递员进行智能化的考核,针对每个快递员设置一个预见配送量,从总量上进行把控,尽量避免在道路上出现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
本文来源:投资界网站
责任编辑:齐栋梁_NF2865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看不见的王卫:即使强大如马云也难以撼动(图)
  一直坚守的王卫,终于在创立顺丰的第20个年头,迎来了首批外部投资者,迈出了顺丰历史性的一步。
  昨日(8月19日)晚间,顺丰速运相关人士证实,顺丰已与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中信资本等机构签署相关协议,前三家机构投资者总体投资不超过顺丰25%的股份,成为顺丰的新股东。
  据顺丰方面称,融入的资金将用于进一步强化核心资源力量,如顺丰信息系统、中转环节及航空枢纽等。同时,对于此次突然宣布引入三家雄厚资金实力的机构投资者,一向避谈IPO的顺丰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依旧强调,目前没有上市计划。
  看来顺丰骨子里还是那个顺丰。
如果没有王卫,不会有今天的顺丰。  顺丰一直是中国物流界的一个谜,核心在于创始人王卫自己也是一个谜。“即使王卫18年绝缘媒体,也并不妨碍顺丰成为中国快递业的孤独求败。”一位同行调侃道。
  他是一个谦逊、谨慎乃至有些悲观主义,且搀杂着一定程度的自我中心主义的人。
  王卫的“谦逊”,相关主管部门的官员应深有体会。行业主管部门通知开会探讨行业问题,没有谁比他更有资格充当“布道者”,但王卫常常以自己不善言辞为由派副手出席。2011年王卫破天荒接受了《人民日报》专访,但谈及最多的仍旧是中国民营快递企业与国际巨头的差距,没有丝毫的沾沾自喜。
  王卫的“谨慎”,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表现最为明显。物流业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在2009年遭遇历史性低谷,加之在华跨国公司的价格战打压,很多公司亏损、倒闭,“也许最后只有顺丰等少数几家公司可以活下来。”彼时,一位现在已远离快递业的资深人士忧心忡忡地说。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只要中国快递业还有幸存者,顺丰一定身在其中,只要顺丰还活着,中国民营快递业就不会全军覆没—唯独王卫不这样认为。在2008年底的一次内部名为《用生命捍卫价值观》的讲话中,王卫显得颇为悲壮。他说:“3年后,顺丰是不是能成为中国民族快递业的骄傲,我们能不能打赢这场与国外对手的保卫战,也许都不重要了。因为,我们要让大家看到的是:在中国的速递行业中,曾经有这样一批人……曾经有一家叫顺丰的民营企业,能从心底让对手感到可怕更可敬!人可以输,但不能输掉尊严!死随时都可以,但要死得有价值!—战死,好过做俘虏。”
  一位业内人士听到这段话,向本刊记者证实说,中国民营快递企业里,不乏嘴上喊坚持民族品牌,一看到国外巨头的收购支票就心软的主儿,“唯一一个坚持从来不卖身,对任何收购企图一向严词拒绝的,只有顺丰。”他指出,如果顺丰肯卖,过去行业内所有的并购案,甚至都不会发生,因为无论UPS还是FedEx抑或海航都明白,没有哪个企业比顺丰更有收购价值。也正因此,王卫的悲壮有其道理,别人做不下去尚可被收购,但顺丰不行,要么生,要么死。
  但是,如果你真的被王卫煽情的演讲所感动,以为顺丰大厦将倾,那就大错特错了:一个担心自己明天会死掉的企业会在今天买飞机吗?要知道,飞机这玩意刚买来时,只花钱不挣钱,且要持续相当长时间。对完全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至今的顺丰,若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那无疑是雪上加霜。
  2009年底,民航总局发布了一条不起眼的公告,宣布顺丰航空正式获准运营。顺丰申请建立航空公司并一次性购买两架属于自己的飞机,正是在王卫发表“末日演讲”之后不久—这也是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第一次拥有自己的飞机。
  耐人寻味的是王卫后来的反应。2010年,顺丰的一位高管透露,经济形势一好转,王就连连叫“后悔”,说自己保守,早知道危机这么快过去,飞机当时那么便宜,应该一口气多买它几架。
  王卫的保守也好、低调也罢,不过是一家民营企业长期以来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本能反应。业内一直有传言说,早年面对邮政部门的罚款,王卫从来都是眼都不眨罚多少交多少,并一再“教育”底下人要对有关部门“感恩”。另一位曾经和王卫同桌吃饭的人说,王卫根本不是什么“不善言辞”,性格也很开朗。低调的原因,一是怕树大招风,二是“和物流行业无关的事,从来不关心”—包括媒体,这也是王卫几乎从不接受采访的原因,“王卫认为和媒体交流不会对业务有什么帮助,他个人也不想靠媒体出名。”
  即使在同行眼中,王卫也不好接触,有位同行经深圳市政府领导介绍,见到了王卫,双方见面无言,“可能他觉得和我没什么好说的,他也不会因为领导在就教我两招,我的公司也没有什么让他感兴趣的。”
  鲜为人知的是,王卫还热衷公益事业,只是从来不肯出镜,个人捐款多算在公司名下。“王卫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对员工很尊敬,第二是有理想主义,第三是有社会责任感和一种关注弱者的情怀。”一位被王卫挖角到顺丰的高管说。
  申通的老板陈德军曾直言,不懂得王卫为什么要这么累,财富对于王卫早已不是问题。对于有媒体称顺丰2010年营收为120亿元,这位知情人士一笑:“太小瞧顺丰了,只多不少!”
  而王卫曾说,同样画画,有人一辈子为画匠,有人却是画家。显然,他希望自己是后者,在谈及中国民营快递企业与国际巨头的差距时,王卫直言缺乏战略眼光是中国民营企业的短板。这个只关心“物流”,“物流以外的事情都不关心”的人,对物流有着宗教徒般的忠诚和独立人格,这,正是即使强大如马云,也难以撼动他的地方。王卫以及顺丰对于电子商务大潮的冷静与隔岸观火,也因此可以理解—顺丰终究是要做一家真正的物流企业,而不是谁的附属品。
  作者:作者:房煜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34357条
评论228975条
评论162916条
评论154423条
评论143679条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王卫是顺丰速运集团总裁,此前很少接受媒体采访。2011年4月底,王卫18年来首次接受媒体采访,他表示顺丰欲染指电子商务领域,并承认其公司个别快递员的确月入过万元。
王卫据《物流指闻》 文/王卫之前谈了不少关于创新、变革、服务等方面的内容,现在我想和大家谈谈与之配套的软环境——信仰、文化和道德。一、信仰让人自律和感恩很多同事都知道我是有宗教信仰的人——信仰佛教。为什么会有这个信仰,这个信仰给我带来了什么,了解了这些之后,相信 ...
[原标题& 顺丰王卫:佛教让我找到了精神寄托]
以下为王卫亲笔的最新撰文:
之前谈了不少关于创新、变革、服务等方面的内容,现在我想和大家谈谈与之配套的软环境——信仰、文化和道德。
一、信仰让人自律和感恩
很多同事都知道我是有宗教信仰的人——信仰佛教。为什
来源:物流与供应链
2014年5月,顺丰的“嘿客”便利店全国启动,计划2014年全年要铺开3000多家便利店,顺丰的这一笔重要布局将实现顺丰速运+顺丰优选+顺丰移动端+金融+社区O2O服务平台+农村物流...全线整合,这无疑加速了顺丰速运及其电商平台顺丰优选的发展。
本文先盘点顺丰优 ...
“原来荔枝是红色的,呀,原来它还流水呢!”
这不是笑话,这是一位北京老太太吃了顺丰优选用飞机快递的新鲜荔枝后,才发现以前吃的荔枝都是黑色的、干的,因为时间一过就没那么新鲜了。
这个真实段子的背后,是电商巨头们趋之若鹜的食品电商。本期《电商新趋势》来探讨,“含着
王卫(资料图)
几天前,民营快递企业巨头顺丰速运(顺丰快递)宣布,将要涉足“农村”收发件市场,并鼓励其员工下乡“创业”。据悉,顺丰正在尝试一个新的探索,通过设立扶持基金,鼓励顺丰内部员工到华中、华西、华北的乡镇地区开设代理站点。
这是顺丰近20年来,首次下放代理 ...
道琼斯工业指数
纳斯达克指数
标普500指数
美元/人民币王卫:为梦想骑行( 03:32:53)
王卫,分别当过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的火炬手,当之无愧的草根自行车明星。如果只是简单地推崇“再不疯狂我就老了”的生活理念,早已功成名就的他或许已经停下前行的步伐。然而,他的疯狂依旧在继续着。
骑行路上有他的梦想,而梦想的彼岸还在远方。所以到了而立之年,他又再一次骑上了107国道,完成了从北京到广州南北“穿越”的慈善骑行。
在世俗的眼光中,这或许是疯狂和不可理喻的行为,但是王卫并没有在意这些质疑。王卫坚定地认为,自己的梦想并非空中楼阁,因此他愿意作出牺牲。
专题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冯爱军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陆明杰
实习生 胡赢斌
绿色出行,骑行生活。自行车已经被重新定义,再不是我们儿时印象中的简单出行工具。自行车已经是时尚和潮流的载体,是健康的生活态度。“拜客”无处不在,“拜客”就是你我。
每周的《骑游族》,我们或会邀请最出位的“拜客”登台亮相,或会提供最丰富的产品资讯,或提供最新鲜热辣的活动信息共享。我们期待你参与其中,与我们一起骑游天下。
自诩“三岁定八十”
如果王卫愿意,他完全可以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他所创立的齐天下游学馆名下,现在已经拥有4家连锁的自行车售卖实体店,这在广州可谓首屈一指。不过这并不是王卫所追求的,他与自行车之间的情缘要淳朴得多,用他的话说就是“三岁定八十”。
“过去妈妈经常骑自行车回娘家。怀上我之后,她不能骑车了,就坐爸爸的车尾架回娘家。我出生后,就坐自行车横杠上,和妈妈一起回娘家。或许我和自行车之间的情节,就是在那时候结下了。”虽然当时年纪还很小,可是王卫却牢牢地记住了这段幸福的时光。
至于自己喜欢闯荡的性格,王卫说这也是天生的。“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爸爸和妈妈回外婆家割禾,不带我去,把我留在了爷爷奶奶家。可是我还是偷偷自己跑过去了。那时候我只有三四岁,可就敢独自步行6公里去外婆家。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三岁定八十。”王卫认为,自己是块当游子的料。
他是“准吉尼斯纪录”拥有者
不知道是否天性使然,王卫很快就闯出了名堂。王卫曾在大学期间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自食其力骑行中国31省市,总行程约两万公里,并因此获得了中国《首位骑行全国在校大学生》的吉尼斯纪录。之后他的名声越来越大,先后成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和2010年广州亚运火炬传递的火炬手。
不过王卫的神奇经历还在继续,去年国庆他又完成了另一项“壮举”。广州到北京,五千里的征途,王卫用七天半的时间完成这个极限骑行挑战,并为山区儿童募集到了一万顿营养午餐。除此之外,王卫本想挑战一下吉尼斯纪录。“当时我完成的挑战已经达到了吉尼斯纪录,7天半从广州骑行到北京,不容易。可是吉尼斯纪录是个商业的东西,需要我们出十多万元的经费才能申报,与我们做慈善的初衷有冲突,所以最终还是放弃申报了。”说起此事,王卫至今还是觉得十分遗憾。
要创办一所游学大学
王卫的事迹很疯狂,但他绝对不是单纯只顾骑行的疯子。骑行对他来说是一个载体,承载着他的公益之心,承载着他办学的理想。
9月份,王卫又重新出发,克服重重困难与辛酸,继续把“为爱南北大穿越”的大旗扛到底,并把公益的旗帜以接力的形式传承在北京到广州长长的国道上。9万多的善款,3万多顿免费午餐,同样的路,变的是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王卫无疑已经成为了用骑行做公益的先行者。
不过王卫还有另外一个目标,就是把游学馆发扬光大,最终创立一家以骑行游学为主的大学。“就像古时候的孔子一样,带着学生走出校园,到围墙之外寻师问道。”事实上,王卫已经酝酿出不少的办学创意,“我们还可以请客座教授来到游学院开讲,请高端有名的,例如在美国常春藤名校任职的教授。让这些顶尖的精英利用空余时间,来到游学馆讲几堂精品课,引爆学生的思维。我们的酬劳将很有吸引力,我们会为这些教授量身定制在中国的骑游之旅,例如骑游青海湖或者西藏,费用由我们负责,我们还将提供最专业和最有经验的领队。也可以让这些教授和学生一起,一边骑游,一边教化”。
其实,王卫已经为这一梦想踏出了第一步,齐天下游学馆已经开始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中成立了齐天下公益游学社。而且他表示,开设售卖自行车的连锁店,也是希望游学馆能够有自己的“造血”功能。
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第142棒(韶山站)
广州亚运会火炬传递第32棒(揭阳站)
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王卫创立的游学馆现在已经有了4家实体店,但这样的高富帅到现在仍是单身。国庆长假,小伙伴们各种吃喝玩乐,王卫却选择独守公司大本营,为第三届的南北慈善骑行准备计划书。他现时活得有点像苦行僧,为梦想而修行。
“用商业的思维办公益,用公益的信念做商业”
本文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顺丰王卫反思:2014年创新差不多一半不成功
2014年顺丰进行了一系列变革举措,提出“嘿客”经营模式,收购全国各地优质的落地配企业…然而,在大刀阔斧地改革后,顺丰创始人、顺丰速运集团总裁王卫认为,这些创新有一半是失败的,在本文中他反思了失败的原因和未来的解决办法。
2014年是顺丰成立20多年以来创新变革最多的一年,成立了很多事业部,开创了很多新业务,同时业务总量也有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不过,虽然创新很多,但是在我看来,差不多有一半是不成功的。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是我们的前期准备、规划不够充分,表现在:一是人才准备不足。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必须对这个领域方方面面的人才做好准备,而在这方面我们是有所欠缺的。二是承接落地出现偏差。我们都是统一用大网来承接新业务落地,这样就出现一个两难的尴尬局面——一方面,新业务对于原来的人员来说,难度太大,需要改变的太多;另一方面,花大力气推广新业务,又会影响到传统业务的服务质量。总的来说,2014年我们算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但是离真正的成功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不过有了这一年对各项新业务的学习和探索,2015年对一些不足的调整、对一些业务的优化更加明晰,前进的步子也会迈得更稳。你所以为的“经验”不是“宝”,很可能是一种“包袱”在2014年对新业务的探索或是转型过程中,所有同事的态度、看法和自我转型的程度是我最看重的。我们没有从外部引进太多专业人才,而是把许多机会留给了内部员工,就是希望我们自己的员工能够尽快成长起来,多掌握一些适应变革需要的新技术,进而在新的机会当中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我们的很多同事背负的包袱太重了,限制了自己的发展。这个包袱就在于,过去我们是单纯地送快递,大家都习惯了这套思路和做法,不自觉地就把这一套做法套用到新的业务领域。我曾经对很多同事说,别把以前的经验当作是“宝”,你所以为的“经验”很可能是一种“包袱”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都要有归零的心态。背负太多“包袱”,我认为是制约我们2014年新业务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我比较看重的第二个层面就是的文化。一直以来,我们引以为豪的顺丰文化,是一种尊重文化、一种包容文化。但是在一些新的业务领域,很多同事带着顺丰的品牌过去,却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自负的感觉。这种“自负”让客户包括外面的很多人感到不舒服,别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你井底之蛙、夜郎自大。不是自信而是自负,这让我感到惊讶,也很疑惑,怎么顺丰培养出来的人会这样?我们的很多新业务还都处于摸索阶段,应该很谦虚地去向别人学习,去跟客户探讨,而不是自以为是大企业就扮专家,让外界对顺丰留下不好的印象。第三个层面就是在管理上对新业务有点失控。新业务的一些特点和操作模式要从头开始学起,这个我能够理解,但是在一些很基础的层面犯错误就让人难以接受了。在这方面我也在反思:第一个反思是我们的团队为什么会犯这些低级错误;第二个反思是整个集团在日常运作中为什么没能够及时发现这些问题的苗头,防患于未然。要知道,哪怕是一些很微小的错误,时间长了也会引发大问题,从而让公司错失市场机会,造成较大损失。今年的客户满意度?反正我是不相信的越是在公司业务量高速发展的时候,越是对服务质量不能掉以轻心。一直以为我们都坚持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渠道去获取客户的真实声音。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客户声音获取、提炼的方法以及最终呈现出来的数据的真实性,是有问题的。不管是月度还是年度,从单纯的数字来看,都很亮眼,但是说实话,我并不能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的服务质量在提升,相反,我认为我们的服务质量在下降。这件事对我来讲,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我们顺丰一直把诚信作为员工的基本行业准则,为什么公司内部的一些报表、数据还会出现作假的情况?这个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我们今年所谓的客户满意度上升是有一定水分的。这些数据,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不相信的。出了问题必须改善。如何改善呢?首先我认为,从客户那里获取的声音必须及时、真实、准确,不然的话我们就不知道客户的真实需求或遇到的实际问题,改善服务也就无从谈起。另外,如果连客户的声音我们都不清楚的话,接下来我们又如何能推出更优质或者是附加值更高的新产品新服务,进而会影响到到整个公司的战略目标的达成。所有人都喜欢看好看的数字,但是如果这些好看的数字不真实,反映不了实际情况,那么它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不需要自欺欺人,更不能对自我进行精神麻醉。真实的口碑来自好的服务,顺丰从成立到现在,差不多有十八九年是没有销售团队的,业务推广靠的就是口碑,客户的口口相传是我们最有影响力的销售模式。现在专业的销售团队已经成立三年多了,但是我们是不是把自己的口碑,以口相传的精神遗弃掉了呢?这是所有顺丰人都需要反思的。顺丰的品牌价值必须靠服务质量是做支撑。靠出卖劳力搬货不是顺丰的终极宿命有人问我,在公司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其实在我看来,最大的难题既不是公司30多万人的管理问题,也不是转型过程中的策略方向问题,而是在目前公司利润稀薄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在降低前线员工劳动强度的同时又能够保证其收入甚至提高收入的问题。快递行业是一个比较辛苦的行业,前线收派员同事的日常工作尤其辛苦,如果我们不能从出卖劳力赚钱的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那么顺丰就不算真正蜕变成功。2014年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在这方面推出一些好的解决方案。希望2015年不仅能出方案,还能开始落地执行,进行试点。我真的不忍心看到我们的员工过于奔波过于辛苦。为什么从2014年开始,我们要尝试很多新的增值服务,有些同事可能没真正领会公司的战略意图,其实我们是想寻求新的业务模式来创造更多的效益,然后压缩一线员工的工作时长,降低其劳动强度,而不是想一出是一出,故意来折腾大家。我一直认为,靠出卖劳力搬货不是顺丰的终极宿命,接下来我们的赚钱模式要从手脚过渡到嘴巴,从体力转向脑力,从注重公司品牌形象转向开始重视员工个人形象品牌。必须朝向这三个方向转变,而真正实现转变的基础,就是我们每位同事都能够转变思维,积极配合公司的战略落地。转过来了,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尝到成功的甜头,顺丰整个团队才能有一个质的飞跃。做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服务型企业顺丰就是要从单纯的快递物流企业过渡到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服务型企业。未来我们顺丰要扮演什么角色呢?是饭店,饭店的物流供应商、饭店的信息系统,还是一个简单的咨客?都是!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有人说我们这些传统的物流快递企业要想跟上时代的节奏,必须招聘一些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人才。当然,这个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我认为不是简单地引进一些互联网人才就能解决目前顺丰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所有顺丰人都要有互联网思维。所谓的“互联网细维”具体到快递领域,我个人的看法是:公司应该反应更快,组织更加扁平化,而且能够根据客户需求不断迭代,随时随地改进服务。这个对于我们传统企业来说,会带来很大的冲击和挑战。冲击和挑战主要在于:以往我们提供的都是高度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要想得反应很快,围绕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是提供更多的定制化服务,就必须改变我们原有的管理和操作模式。举个例子,就拿广东最出名的早茶来说——你说它是标准化还是个性化?好像都说得通。你去酒楼,打开点心纸,上面有过百款的点心小吃供你选择,你喜欢哪几款,自己打钩下单,三五分钟后点心就会被端上桌,是一个相当个性化的过程;但是对于后厨的点心制作部门来讲,它又是一个相当标准化的过程,做虾饺的就做虾饺,包烧麦的就包烧麦,什么皮包什么馅,包完蒸多少分钟,缺多少了开始补货,有一套科学标准的流程。而现在的互联网的概念就是:客户在走进餐厅之前,他提前通过手机点的餐已经到了后厨,客户一来就马上蒸熟端出来给他,这是一个无缝连接的过程,整个供应链程序高度扁平化,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且从价格、服务、个性化需求对接方面提升客户感知。以上描述的算是互联网思维的一部分。你千万不能只看自己所处的一个环节,而要看整个产业链的全过程;千万不要只看某一个产品,而应该看上下游与之相关的多个产品;千万不要只盯住你所服务的企业,更要观察消费者个人。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让客户去选择。顺丰就是要从单纯的快递物流企业过渡到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服务型企业。未来我们顺丰要扮演什么角色呢?是饭店,饭店的物流供应商、饭店的信息系统,还是一个简单的咨客?都是!关键要把握好其中的平衡点,在这个平衡点里面你去对应某个具体产品所能满足的需求,同时在动态当中调节标准产品的数量及变化。拿广式酒楼比较另类的一款点心榴莲酥来说,因为其刺激性的气味可能喜欢的人不多,而传统的销售模式,面对的客户群可能也就是一个小区,销售量非常有限。但是现在我们可以结合物流快递以及互联网销售模式,把这个餐厅这个厨房的辐射范围延伸到全市,原来面向一个小区可能只有十几个喜欢榴莲酥,而面向全市这后可能就是几千个人喜欢,销量自然也就好起来了。今时今日,互联网思维就像是阳光雨露一样,是大众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绝大多数人每天都在享受互联网所带来的各种服务和便利,那么客户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服务,你是一个服务提供者,同时也是一个消费者,你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就知道自己需要去做什么了。我绝不会只顾公司不管员工未来市场、政策、经济环境会有什么变化,没有人知道,顺丰在面对这些变化时会积极去尝试很多新的模式,同时内部也会不断进行调整。不过不管怎么变,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公司对待所有员工的“心”,依然很正、很真、很纯。我们做任何事情,包括内部改组,都会优先考虑到我们的员工。当然,这个“员工”是有条件的,前提就是你也是真心为公司付出,同时能顺应公司发展积极去迎接变化。这样的员工不用担心自己在公司的变革调整中会被边缘化,相反会获得更多机会。至于那些心术不正、不愿意付出、惯于浑水摸鱼的人,我们是坚决打击的。
在变化过程中,我们设计任何东西都是双向考虑的,既要照顾到员工的利益又要考虑到公司的发展,绝不会只顾公司不管员工。只要我在顺丰一天,都是会持这种信息去推动公司未来的战略规划以及日常管理。具体到2015年,则是继续优化2014年变革的内容。战略规划层面的东西不可能一年一变,目前我们执行的这个规划肯定要保持三到五年,要进一步培育很多能力,包括供应链能力、普运能力、冷运能力、B2C市场的服务能力……在我看来,2014年是开局,开局之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有问题很正常,关键是要想办法及时去解决它。接下来我们会对很多BU进行优化、做实,包括把一些BU的亏损减少,把一些新产业的服务质量做好、规模做大、优势突出等等。
本文来源:虎嗅网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思议迷宫 雕刻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