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故事讲一分钟摆脱负面情绪绪的,好像写的是一个乞丐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2529人关注)
&(68人关注)
&(70人关注)
&(37人关注)
&(3人关注)好像写的是一个乞丐,有这么一个故事讲负面情绪的
作者:用户发布来源:发布时间:
【话题讨论】
有一个故事讲负面情绪的,好像写的是一个乞丐
[讨论]:我们学校天天晚自习都要在教室里做普通话演讲,我认为克服紧张的最有效、最直接、消耗时间最短的方法是:把台下的人当做自己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爷爷、奶奶等熟人,在他们面前什么都可以说、什么都不怕说错。另外把自己的演讲当做跟熟人...
【相关问题】
等你好了我要离开你这话什么意思哎哟,等你好了我要离开你这话什么意思,感激!看到灰尘我就想我总会变成灰啊,看到任何东西我就想到死亡,我现在所感受到的温度,眼,感谢!帮分析下鞘裁丛,男人不让搂着他或者手放在他胸前是啥,男人不让搂着他或者手放在他胸前是啥,是什么原因帮分析下!是什么意思,往日身上的疼痛像噩梦了却!一步错步步错,往日身上的疼痛像噩梦!一步错步步错是啥?谢啦!谁了解怎样理解旧情人更有安全感激哇我想让她对我说她爱我,我对的女朋友说我爱她,但是她说不喜欢,那她这个是不是真心爱我呢了得?谢啦。
【更多问答】
[] 本站信息来自网友发布,本站无法保证其内容真实性,请用户一定仔细辨别。联系QQ:您没有权限查看该内容.
您可以试试:讲道理的小故事 【范文十篇】
讲道理的小故事
范文一:小故事,讲的是大道理!昂起头来真美——别看它是一条黑母牛,牛奶一样是白的.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 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而很多人却因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乐. 结束语: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貌若天仙,还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头来,快乐会使你变得可爱——人人都喜欢的那种可爱.
范文二:用故事讲道理
新学期开始了,面对一张张兴奋的面孔,心里既有些欣喜,又有些担心。小学生入初中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对他们的养成教育该如何开始?我决定采取一种不平常的方式上好这第一课。
我在开始进教经发现了教室门口有一个横放的扫帚,很多学生走进教室都直接迈过去,并没有一位学生把他随手拾起来。就从这里入手吧。
我拍拍手,教室里面安静了下来,学生都看着我,我说:“同学们,祝贺你们上了中学,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一个家庭的成员了。在大家刚刚进入中学的大门的时候,我准备先召开一个招聘会,目的是招聘我们的班长。”学生们都不知道我的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感到很兴奋:“老师,班长还要招聘啊?”
我教学生们都走出教室,再依次走进来,有的学生显得很有礼貌,有的学生显得很小心,大部分学生都对门口的扫帚迈过去了,我只是对他们摇摇头,表示招聘失败。当我们班的张晗走进教室的时候,他随手拾起了拿把扫帚,我马上站起来,对大家宣布:“恭喜张晗成为我们班的班长”。学生们对此表示不理解。纷纷显示出很迷惑的表情。
我对学生说:“习惯决定命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会为我们创造出更多成功的机会。张晗同学的行动表现出了他关爱集体、积极主动的精神,还有眼力,在今天的招聘中,他成功了。”听完我说的话,学生们似乎明白了过来,在以后的日子中,大家都踊跃为班级做贡献。形成了良好的习惯。由次我发现:把道理融入具体的情境中,用故事讲道理,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简单的故事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范文三:文章导读:在企业管理中,一些蕴含着一定哲理的小故事总能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只要人才在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上总能发挥他的作用。
范文四:这是一个早上,妈妈正在厨房清洗早餐的碗碟。  她有一个四岁的小孩子,自得其乐地在沙发上玩耍。  不久之后,妈妈听到孩子的哭啼声。  究竟发生什幺事呢?妈妈还没有将手抹干,就冲出去客厅看看孩子去了哪里。  原来,孩子仍坐在沙发上;但是,他的手却插进了放在茶几上的花樽里。  花樽是上窄下阔的一款,所以,他的手伸了入去,但伸不出来。  母亲用了不同的办法,把卡着了的手拿出来,但都不得要领。  妈妈开始焦急,她稍为用力一点,小孩子就痛得叫苦连天。  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妈妈想了一个下策,就是把花樽打碎。  可是她稍有犹豫,因为这个花樽不是普通的花樽,而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古董。  不过,为了儿子的手能够拔出,这是唯一的办法。  结果,她忍痛将花樽打破了。  虽然损失不菲,但儿子平平安安,妈妈也就不太计较了。  她叫儿子将手伸给她看看有没有损伤。  虽然孩子完全没有任何皮外伤,但他的拳头仍是紧握住似的无法张开。  是不是抽筋呢?妈妈又再惊惶失措。  原来,小孩子的手不是抽筋。  他的拳头张不开,是因为他紧捉着一个十元硬币。  他是为了拾这一个硬币,所以令手卡在花樽的口内。  小孩子的手伸不出来,其实,不是因为花樽口太窄,而是因为他不肯放手。  感情的事,很多时都是盲目的。  你曾为他做的事,当日,你是多么的觉得天经地义;今天,你却感到荒谬到极  问题是,有一天,我和你都会像小孩子一样,发现自己被感情问题卡住了,动弹不得。  问题出现了,你烦得天都要倒下来。  你希望寻求方法解脱,但全都徒劳。  别人说:「问题不是你所想的复杂,只是你肯放手就解决了。」你却偏偏不肯放手。  这时,你不会想:「这样值不值?」  你只会自问:「我还爱不爱?」  只要是爱,你觉得再没有什么要犹豫。  你会很努力解决彼此之间的问题。  你一直守下去,你不会放手。  其实,放手就立刻解决问题,只是大家都逃避这个事实。  你宁愿受着牢笼,都不愿解脱。  「这段感情值得这样磨下去吗?」你的朋友会劝你放弃。  你不相信,这份爱,只是一枚十元硬币。  你忍痛执着这份感情,不惜代价,  消耗了许多眼泪,虚度了不少的岁月,粉碎了很多机会。  放手,带来更大的释放。  为了区区十元,打碎了一个古董花樽,  小孩子当时不会了解,也不会后悔,  因为那时他不了解,他执着那个硬币的机会成本是那么大。  他长大了之后,才会了解花樽的价值,才会明白自己昔日的愚昧。
范文五:1  第一套循环教材落在“廉洁”  从去年秋季起,广东全省小学四年级学生,以及初一、高一年级的学生都开始以《廉洁修身》为教材,进行一个学年的廉洁教育,今秋大学一年级又开设这一课程,这标志着廉洁教育作为系统的必修课走进全省大中小学校。  据了解,这套教材以“廉洁”和“修身”为主线,包括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和大学版,中小学版还有配套的教师教学指导用书。其中,小学版重在图说,初中版重在例说,高中版重在论说,大学版重在学理述说,每个阶段都须在期末安排考查。  最有意思的是,作为“廉洁读物”,这套教材本身就很“廉洁”。原来,该教材由省财政提供1660余万元出版,免费发放给全省大中小学生循环使用,每本计划使用五年时间,是全省第一套循环使用的教材。具体做法是:每年级使用时,都由各校图书馆统一发放和收回消毒;而在任课时,师生们都要做到不在书本上写字、勾画、折叠书页,还必须填写附在每本教材上的“循环使用登记表”,责任到人,以便节约更多的教学资源。  “之所以把广东首套循环教材"落"在"廉洁"上,就是循环的做法本身就是"廉洁"的一种体验,让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感受公家的财产不可侵犯。”广东省教育纪工委书记陈韩晓透露循环的“奥秘”,“这样,孩子就明白,路边的花不能摘,粉笔要珍惜;长大了,习惯成自然,公家的东西不能拿,公共财产要保护。”  大学版《廉洁修身》循环使用教材已从今年秋季起,按未来5年大学一年级最高学生数确定教材印数为50万册,免费提供给全省高校大学一年级学生循环使用。该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合并开设,安排16至18课时即1个学分。  2  公车接送从轰闹到清静  翻开小学版的《廉洁修身》,当中有儿歌、有格言,也有一个个小故事,还有“手把手”教孩子“凉拌黄瓜”、“分类放垃圾”、“班级演讲会”等等。  有不少人可能会问,让孩子读故事、写家书就真能实现“廉洁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目标吗?答案是肯定的。笔者一路追访,发现“廉洁之花”正是通过系列教材的点滴渗透、逐级递增,在青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  在深圳小学,由于地处东门繁华闹市,因而过去接送孩子的车辆常常挤满了学校门口的道路,一位家长形容过去“连人都挤不进去”。可现在,老师、家长们都反映,已经很少看见公务车接送孩子了。女孩小梁的父亲是局级干部,开始都有车接送她上学放学,可自从读了《廉洁修身》后,小梁就不干了,说“再用公车接送我,在同学面前我会很没面子的”,每天自己快乐地去搭公共汽车。周围的人都称,过去拥挤的道路现在变得清静多了。  在佛山市南海区,27万中小学生开展了12专题70多个项目的思想道德系列教育活动。各校根据《廉洁教育》教材启动了“廉洁系列教育”,让学生组织书法、漫画、故事创作等轻松的“比赛”,加深对廉政文化的认知,并对身边的家长、朋友产生影响。  根据《廉洁修身》教材,广州市荔湾区还独创“廉政跳棋”游戏,其中一个规则就是“公车私用停掷一次”。  3  从“枕边风”到“宝贝话”  事实上,把《廉洁修身》纳入大中小学必修课程所起到的效果远不止孩子的成长。“小眼睛”从课本上看到的吴隐之、林则徐、澎湃等一个个廉洁的经典人物形象,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成了父母、朋友的“监督员”。  近一年来,在广东实验中学读初二的小李,每天早上都会对爸爸“语重心长”一番。她的爸爸是某机关处长,“常常有人请吃饭”,所以,她上学离开家的时候总不忘替爸爸“对号入座”地说:“谈谈心可以,千万不能要人家东西啊!”面对可爱的宝贝女儿,这位父亲总是认真地点头“知道了”。佛山市顺德区一位副处级干部被孩子“管得死死的”,一到吃饭时间就会接到儿子的电话:“爸爸,没有必要的应酬就不要去了。”  据了解,2003年广东省教育纪工委书记陈韩晓向广东省教育厅现职科级以上干部的配偶发出了一封信,希望干部配偶们能成为“廉内助”,将党风廉政教育延伸到党员干部的家庭,希望配偶成为领导干部的监督员,成为家庭的安全员。这一做法,得到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同志,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的充分肯定,霎时,廉洁“枕边风”的号召吹遍了广东各行业,乃至全国。  如今,《廉洁修身》循环教材“瞄准”了家庭另一个成员——孩子,希望这些父母的“心肝宝贝”,把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力量,不仅为孩子们种下“廉洁之花”,还能透过他们的“宝贝话”,促进家庭成员廉洁自律,做到警钟常鸣,防范在先。1.碎罐过去,有一个人提着一个非常精美的罐子赶路,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啪”的一声,罐子摔在路边一块大石头上,顿时成了碎片。路人见了,唏嘘不已,都为这么精美的罐子成了碎片而惋惜。可是那个摔破罐子的人,却像没这么回事一样,头也不扭一下,看都不看那罐子一眼,照旧赶他的路。这时过路的人都很吃惊,为什么此人如此洒脱,多么精美的罐子啊,摔碎了多么可惜呀!甚至有人还怀疑此人的神经是否正常。事后,有人问这个人为什么要这样?这人说:“已经摔碎了的罐子,何必再去留恋呢?”大道理:洒脱是一种摆脱了失去和痛苦的超级享受。失去了就是失去了,何必还要空留恋呢?如果留恋有用,还要继续努力干什么?2.路上的石头国王费迪南决定从他的十位王子中选一位做继承人。他私下吩咐一位大臣在一条两旁临水的大道上放置了一块“巨石”,任何人想要通过这条路,都得面临这块“巨石”,要么把它推开,要么爬过去,要么绕过去。然后,国王吩咐王子先后通过那条大路,分别把一封密信尽快送到一位大臣手里。王子们很快完成了任务。费迪南开始询问王子们:“你们是怎么把信送到的?”一个说:“我是爬过那块巨石的。”一个说:“我是划船过去的。”也有的说:“我是从水里游过去的。”只有小王子说:“我是从大路上跑过去的。”“难道巨石没有拦你的路?”费迪南问。“我用手使劲一推,它就滚到河里去了。”“这么大的石头,你怎么想用手去推呢?”“我不过试了试,”小王子说,“谁知我一推,它就动了。”原来,那块“巨石”是费迪南和大臣用很轻的材料仿造的。自然,这位善于尝试的王子继承了王位。大道理: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甚至交给某一个人,自己一点儿也不动脑筋,只是相信别人那太危险了。自己要学会掌握自己的命运。
范文六:两个培训小游戏设计
一、苹果与凤梨
1、全体学员围成一圈
2、训练师先和相邻的人进行演示
训练师:这是苹果。
相邻的人回答:什么?
训练师:苹果
相邻的人回答:谢谢!
3、回答完这一对话程序,由相邻的人(甲)开始问他的下一个同伴(乙)相同的问题:
甲:这是苹果。
乙:什么?
甲(对训练师说):什么?
训练师:苹果
乙:谢谢!
4、将此对话一直持续下去,最终传到训练师;同时训练师向另一个方向相邻的人传递凤梨,这样两句话就朝相反的方向进行传递。
5、注意事项:
1)培训师要密切注意对话的流向,特别是苹果和凤梨的走向;
2)这是一个非常有趣和复杂的游戏,训练师应该提醒对话过程中的回答的规律,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要有特别高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3)可做为晚会游戏或者暖场游戏。对于发生回答错误的学员,可以适当做些惩罚。
二、空方阵
形式:5人一小组,10人一个大组,24人一班最佳。
类型:可用于沟通,团队合作及领导力方面的训练
时间:40分钟
材料及场地:2套空方阵塑料板,教室及其他会议室或走廊
适用对象:参加团队建设,领导力及沟通课程的全体学员
增强小组之间个人与个人的配合,小组之间的沟通及配合,从而找出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探索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小组工作时是否有领导的出现及体会领导的作用
1、10人的大组中分为2个小组,一组命名为“计划团队”,另一组命名为“执行团队”,还有2位组员为“观察团队”。
2、培训师有3份不同的指令分别交给“计划团队”、“执行团队”、“观察团队”。
3、整个任务将在25分钟内完成。
4、现在开始分别给“计划团队”、“执行团队”、“观察团队”指令
对比2个大组,选出最先完成任务的大组,听他们分享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的感受,为什么能够完成得比另外一组快
由观察员谈谈2个大组分别在排列任务过程的表现
总结在这个游戏中最大的启发是什么,领导力的讨论,沟通方面的问题,合作及配合是否融洽,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
“计划团队”任务指令及程序
1、培训师现在发给“计划团队”的其中4位队员每人一个装有魔板的信封并告诉“计划团队”
这4个信封中的魔板拼在一块会是一个空方阵。
2、培训师告诉“计划团队”从现在开始,你们有25分钟的时间作出如何指挥“执行团队”拼出空方3、“计划团队”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给“执行团队”口头指导,但只要“执行团队”开始动手工作时,“计划团队”将不允许再做任何指导。
“计划团队”工作时的规则
1、你信封中的魔板只可以摆在你自己的面前,也就是说不能动别人的魔板,也不能把所有的魔板都混合起来。
2、在计划和指导阶段,你都不能拿其他队员手中的魔板或相互交换魔板。
3、在任何时间都不能直接说出或展示图形答案。
4、在任何时间都不能把空方阵组合起来,这要留给“执行团队”去做
5、不能在魔板或信封上做任何记号。
6、“执行团队”必须监督你们遵守上述规则。
阵的计划并且让“执行团队”执行该计划,整个计划及执行时间为25分钟
7、当执行团队开始拼装魔板时,计划团队不能再进行任何指导,但要留下来观察执行团队如何装配。
执行团队任务指令及程序
1、培训师告诉“执行团队”:你们的任务是按照“计划团队”下达的指令来执行任务。“计划团队”可以随时叫你们过去接受任务及计划指导,如果他们不叫你们过去,你们也可以主动去向他们汇报工作。你们的任务必须在25分钟内完成,现在已经开始计时了。但你们开始动手执行任务时,“计划团队”是不允许给予任何指导。
2、你们要尽可能迅速地完成所分配的任务。
3、在你们等待计划团队下达指令时,可以先讨论一下问题:
----等待接受一项未知的任务时,你心中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呢?
----你们会怎样组织自己以一个团队的形式去执行任务?
----你们对“计划团队”有些什么看法?
4、请把以上问题的讨论结果记录下来,以便完成任务之后参加小组讨论。
“观察团队”任务指令及程序
培训师告诉“观察团队”的4位观察员,他们将分别对4个不同的小组进行观察并作出记录:
1、你将观察一项团队练习,在这项练习中有2个团队参加活动,一个“计划团队”和一个“执行团队”,他们将共同努力拼16块魔板,如果拼排正确,将会排出一个空方阵。
2、计划团队必须决定如何将这些魔板拼在一起,然后指导“执行团队”按计划将魔板拼在一起。
3、“计划团队”只能提供一些建议和大致的拼排轮廓,但不能亲自动手做,只用言语指导,让“执行团队”来完成整项任务。当“执行团队”开始动手执行任务时,“计划团队”将不能再作任何指导。
4、作为观察员,你们需要观察整个活动过程并写观察报告。以下列出了8个问题,在你们的观察中要留心考虑这些问题:
--你们对自己的需求,“执行团队”的需求以及环境因素了解的准确程度如何?
--他们是否能大概地把握问题的关键?
--计划团队是怎样定义这个问题的?
--你是如何为该问题定性的,即:“这个练习中的基本问题是……?”
--计划者有没有努力尝试转化这个问题?
--是否有制定可操作的目标?
他们的计划及组织效果如何
他们是否有评估现有的资源
他们是否受到“假设限制”的制约
他们是否预料到一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他们用什么方法来衡量整个任务的执行过程
--他们的工作效果如何
--在这次联系中,他们是否很成功?
观察员观察“执行团队”在不同阶段时的情绪变化及行为表现以及对其评价。空方阵塑料板图形
小故事,大道理(一)
员工管理和激励是一个复杂的事情,有时让管理者摸不着头脑,甚至感到头疼。销售管理往往并非现场管理,遥控管理无形之中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轻松一下,看看以下的十个经典故事,也许你会从中受到启发。
一位年轻的炮兵军官上任后,到下属部队视察操练情况,发现有几个部队操练时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操练中,总有一个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筒下,纹丝不动。经过询问,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规定的。原来,条例因循的是用马拉大炮时代的规则,当时站在炮筒下的士兵的任务是拉住马的缰绳,防止大炮发射后因后座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的时间。现在大炮不再需要这一角色了。但条例没有及时调整,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这位军官的发现使他受到了国防部的表彰。
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学分工。只有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才不会产生推委、扯皮等不良现象。如果公司象一个庞大的机器,那么每个员工就是一个个零件,只有他们爱岗敬业,公司的机器才能得以良性运转。公司是发展的,管理者应当根据实际动态情况对人员数量和分工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否则,队伍中就会出现“不拉马的士兵”。如果队伍中有人滥竽充数,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工资的损失,而且会导致其他人员的心理不平衡,最终导致公司工作效率整体下降。
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之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有一天,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本故事中的主持犯了一个常识性管理错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由于主持没有提前公布工作标准造成的。如果小和尚进入寺院的当天就明白撞钟的标准和重要性,我想他也不
会因怠工而被撤职。工作标准是员工的行为指南和考核依据。缺乏工作标准,往往导致员工的努力方向与公司整体发展方向不统一,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因为缺乏参照物,时间久了员工容易形成自满情绪,导致工作懈怠。制定工作标准尽量做到数字化,要与考核联系起来,注意可操作性。
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喝一桶粥,显然粥每天都不够。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管理的真谛在“理”不在“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就是建立一个象“轮流分粥,分者后取”那样合理的游戏规则,让每个员工按照游戏规则自我管理。游戏规则要兼顾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并且要让个人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统一起来。责任、权利和利益是管理平台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缺乏责任,公司就会产生腐败,进而衰退;缺乏权利,管理者的执行就变成废纸;缺乏利益,员工就会积极性下降,消极怠工。只有管理者把“责、权、利”的平台搭建好,员工才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春秋晋国有一名叫李离的狱官,他在审理一件案子时,由于听从了下属的一面之辞,致使一个人冤死。真相大白后,李离准备以死赎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罚有轻重,况且这件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又不是你的罪过。李离说:“我平常没有跟下面的人说我们一起来当这个官,拿的俸禄也没有与下面的人一起分享。现在犯了错误,如果将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来”。他拒绝听从晋文公的劝说,伏剑而死。
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管理者要想管好下属必须以身作则。示范的力量是惊人的。不但要象先人李离那样勇于替下属承担责任,而且要事事为先、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旦通过表率树立起在员工中的威望,将会上下同心,大大
提高团队的整体战斗力。得人心者得天下,做下属敬佩的领导将使管理事半功倍。
国外一家森林公园曾养殖几百只梅花鹿,尽管环境幽静,水草丰美,又没有天敌,而几年以后,鹿群非但没有发展,反而病的病,死的死,竟然出现了负增长。后来他们买回几只狼放置在公园里,在狼的追赶捕食下,鹿群只得紧张地奔跑以逃命。这样一来,除了那些老弱病残者被狼捕食外,其它鹿的体质日益增强,数量也迅速地增长着。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天生有种惰性,没有竞争就会固步自封,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竞争对手就是追赶梅花鹿的狼,时刻让梅花鹿清楚狼的位置和同伴的位置。跑在前面的梅花鹿可以得到更好的食物,跑在最后的梅花鹿就成了狼的食物。按照市场规则,给予“头鹿”奖励,让“末鹿”被市场淘汰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著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甚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你真的听懂了手下的话了吗?你是不是也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权威打断手下的语言?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在手下还没有来得及讲完自己的事情前,就按照我们的经验大加评论和指挥。反过头来想一下,如果你不是领导,你还会这么做吗?打断手下的语言,一方面容易做出片面的决策,另一方面使员工缺乏被尊重的感觉。时间久了,手下将再也没有兴趣向上级反馈真实的信息。反馈信息系统被切断,领导就成了“孤家寡人”,在决策上就成了“睁眼瞎”。与手下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将会使你的管理如鱼得水,以便及时纠正管理中的错误,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制度。
有一回,日本歌舞伎大师勘弥扮演古代一位徒步旅行的百姓,他要上场之前故意解开自己的鞋带,试图表现这个百姓长途旅行的疲态。正巧那天有位记者到后台采访,看见了这一幕。等演完戏后,记者问勘弥:“你为什么不当时指教学生呢,他们并没有松散自己的鞋带呀。”勘弥回答
说:“要教导学生演戏的技能,机会多的是,在今天的场合,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保持热情。”
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是提高管理水准的有效方式。学习有利于提高团队执行力,便于增强团队凝聚力。手把手的现场指导可以及时纠正员工的错误,是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形式之一。但是指导必须注重技巧,就象勘弥大师那样要保护员工的热情。管理者必须避免教训式指导,应当语重心长的激励员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除了现场指导外,还可以综合运用培训、交流会、内部刊物、业务竞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型团队。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每个人都希望用自己的能力来证明自身价值,手下也不例外。给他们更大的空间去施展自己的才华,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和支持。不要害怕他们失败,给予适当的扶持和指点,放开你手中的“雄鹰”,让他们翱翔于更宽阔的天空。是个猴子就给他们座山折腾折腾,是条龙就给他们条大江大河扑腾扑腾。他们的成长,将为你的工作带来更大的贡献。他们的成长,将促使你更进一步。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做报告。当听众咨询他最成功的做法时,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 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 、“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 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事必躬亲,是对员工智慧的扼杀,往往事与愿违。长此以往,员工容易形成惰性,责任心大大降低,把责任全推给管理者。情况严重者,会导致员工产生腻烦心理,即便
工作出现错误也不情愿向管理者提出。何况人无完人,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而且片面的。为员工画好蓝图,给员工留下空间,发挥他们的智慧,他们会画的更好。多让员工参与公司的决策事务,是对他们的肯定,也是满足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需要。赋予员工更多的责任和权利,他们会取得让你意想不到的成绩。
拿破仑一次打猎的时候,看到一个落水男孩,一边拼命挣扎,一边高呼救命。这河面并不宽,拿破仑不但没有跳水救人,反而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到:你若不自己爬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中。那男孩见求救无用,反而增添了一层危险,便更加拼命地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
对待自觉性比较差的员工,一味的为他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去帮助他,并不一定让他感受到“萝卜”的重要,有时还离不开“大棒”的威胁。偶尔利用你的权威对他们进行威胁,会及时制止他们消极散漫的心态,激发他们发挥出自身的潜力。自觉性强的员工也有满足、停滞、消沉的时候,也有依赖性,适当的批评和惩罚能够帮助他们认清自我,重新激发新的工作斗志。
小故事道理
老锁匠传技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敬重。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的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东西,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他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
老锁匠并没有立即宣布谁胜谁负,他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顿时放出了光亮:“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老锁匠又问二徒弟,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开锁,我就打开了锁。”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
众人不解,毕竟大徒弟的技艺要比二徒弟高,老锁匠向众人解释说:“不管干什么职业都要讲一个‘德’
字,尤其这一行,要有
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
徒弟是要他必须做到
心中只有锁而无他物,
对钱财视而不见。否
则,心有私念,稍有贪
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
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
终只能害人害己。”
【大道理】
是否能任用一个
人,应考虑此人是否德才兼备。当两者不可求全时,则应以德为先。信是德的重要部分,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守信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失信失去的不是一件事的利益,而是此后的大半个天空。
范文八:作者:闫学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1年10期  要让七八岁的小朋友懂得一个道理,最好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而且这个道理要不着痕迹地蕴含在故事里面,让小朋友知道你不是在刻意地教育他。不让孩子知道你在教育他,这是很重要的。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而我们读到的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尤其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作品,大都有一个明明白白的道理被明明白白地写在作品里,让人心生反感。其实,真正好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儿童作品,会尽量避免直白、生硬地说教,而是让故事与故事中的人物本身来说话,作者则是隐在故事背后的。  根据这个观点,选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这两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都是好文本。两则寓言都只呈现了故事,作者未对故事发表任何评论,而是让故事本身来说话,让读者自己去领悟。作为寓言这种承载着教育、说理功能的文体形式,这样的文本呈现方式是适合的。  我查阅了这两个故事的出处和原文,却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两个文本都不但明明白白地讲了故事,还明明白白地讲了道理: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孟子·公孙丑上》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韩非子·五蠹》  很明显,不论是孟子还是韩非子,他们都是试图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而且行文结构也十分相似——都是前半部分呈现故事,后半部分总结提炼道理。孟子通过宋人揠苗助长的故事试图告诉人们,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孟子与孔子不愧同属一个思想流派儒家的代表人物,单从这一点来看,其观点也是很一致的。而韩非子通过另一个宋人守株待兔的故事来表明自己的政治观念——“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以达其议论时政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中,面对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我们当然不必把作者议论时政的目的和盘托出,只抓住故事本来的寓意就可以了,而不必由一事到一世,更不必由一隅到全部。也就是说,教学这两则寓言,让学生理解其寓意只需要点到为止,不需要做过多拓展,否则,很容易陷入说教的误区。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策略:  第一,复述课文。把复述课文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策略,首先是由寓言本身故事性强、情节简单、篇幅短小的特点所决定的。学生复述课文,就是在讲故事,而讲故事、听故事、表演故事,是小学低段的孩子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学生在练习复述课文的过程中,学习用自己的话讲一个故事,不仅是对课文的复述,也是学生理解课文、想象情境、参与创造的过程。如果学生能够完整地、绘声绘色地复述这个故事,就基本上理解了主要情节,把握了人物形象,也就为理解寓意奠定了基础。因此,复述课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文能力,应该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  第二,人物聚焦。揭示寓意是寓言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有了复述课文的基础,理解寓意应属水到渠成。但寓意的揭示需要技巧,“道理”的提炼需要不露痕迹,才能避免直白、生硬地说教。我们还是根据寓言故事性强的特点来寻找教学策略。我们知道,任何故事都是由人物来演绎,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把握其心理、性格特征,是理解寓意的重要突破口。针对小学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我们需要用一种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把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对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聚焦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比如,教学《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作如下思考:  当那个人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的时候,他是怎么想的呢?  如果你正好从田边走过,看到了这一幕,你会对他说什么呢?  当那个揠苗助长的人得知他的禾苗都枯死了,他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这个揠苗助长的人说什么话呢?  同样,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我们也可以提出类似的问题引导孩子讨论:  起初,种田人坐在树桩旁等着野兔再来撞死,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和想法呢?  后来,再没有野兔跑来撞树,他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和想法呢?  最后,当他发现他的田地荒芜了,他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和想法呢?  读了这则寓言,跟这个守株待兔的人说几句话吧!  从这些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展开讨论,把握人物的心理活动,并始终让学生参与到文本创设的故事情境之中,让其对人物的做法和心理活动发表见解,进行自由评论。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的共同对话,自然而然地揭示了寓意,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事实上,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后,师生共同揭示出的寓意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揠苗助长》这则寓言的寓意就有多种表达形式:  人们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人们做事光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欲速不达。  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人们做事不能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否则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动机,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  相比之下,《守株待兔》这个寓言的寓意则更为丰富:  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把偶然事件当成必然性事件是十分愚蠢的。  不想努力就希望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是要不得的。  人们不能只是被动等待,只有不断主动争取,成功才属于自己。  好运气不是天天有的。  这种寓意的丰富性,正得力于文本提供的广阔空间,正是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的——教材只呈现故事,舍弃了原文中的评论部分。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来说,是正确的做法。作者介绍:闫学,特级教师,浙江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
范文九:一个故事讲述一个道理
一天,一个盲人带着他的导盲犬过街时,一辆大卡车失去控制,直冲过来,盲人当场被撞死,他的导盲犬为了守卫主人,也一起惨死在车轮底下。
主人和狗一起到了天堂门前。
一个天使拦住他俩,为难地说:“对不起,现在天堂只剩下一个名额,你们两个中必须有一个去地狱。”
主人一听,连忙问:“我的狗又不知道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能不能让我来决定谁去天堂呢?”
天使鄙视地看了这个主人一样,皱起了眉头,她想了想,说:“很抱歉,先生,每一个灵魂都是平等的,你们要通过比赛决定由谁上天堂。”
主人失望地问:“哦,什么比赛呢?”
天使说:“这个比赛很简单,就是赛跑,从这里跑到天堂的大门,谁先到达目的地,谁就可以上天堂。不过,你也别担心,因为你已经死了,所以不再是瞎子,而且灵魂的速度跟肉体无关,越单纯善良的人速度越快。”
主人想了想,同意了。
天使让主人和狗准备好,就宣布赛跑开始。她满心以为主人为了进天堂,会拼命往前奔,谁知道主人一点也不忙,慢吞吞地往前走着。更令天使吃惊的是,那条导盲犬也没有奔跑,它配合着主人的步调在旁边慢慢跟着,一步都不肯离开主人。天使恍然大悟:原来,多年来这条导盲犬已经养成了习惯,永远跟着主人行动,在主人的前方守护着他。可恶的主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胸有成竹,稳操胜券,他只要在天堂门口叫他的狗停下就可以了。
天使看着这条忠心耿耿的狗,心里很难过,她大声对狗说:“你已经为主人献出了生命,现在,你这个主人不再是瞎子,你也不用领着他走路了,你快跑进天堂吧!”
可是,无论是主人还是他的狗,都像是没有听到天使的话一样,仍然慢吞吞地地往前走,好像在街上散步似的。
果然,离终点还有几步的时候,主人发出一声口令,狗听话地坐下了,天使用鄙视的眼神看着主人。
这时,主人笑了,他扭过头对天使说:“我终于把我的狗送到天堂了,我最担心的就是它根本不想上天堂,只想跟我在一起,,,,所以我才想帮它决定,请你照顾好它。”
天使愣住了。
主人留恋地看着自己的狗,又说:“能够用比赛的方式决定真是太好了,只要我再让它往前走几步,它就可以上天堂了。不过它陪伴了我那么多年,这是我第一次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着它,所以我忍不住想要慢慢地走,多看它一会儿。如果可以的话,我真希望永远看着它走下去。不过天堂到了,那才是它该去的地方,请你照顾好它。”
说完这些话,主人向狗发出了前进的命令,就在狗到达终点的一刹那,主人像一片羽毛似的落向了地狱的方向。他的狗见了,急忙掉转头,追着主人狂奔。满心懊悔的天使张开翅膀追过去,想要抓住导盲犬,不过那是世界上最纯洁善良的灵魂,速度远比天堂所有的天使都快。
所以导盲犬又跟主人在一起了,即使是在地狱,导盲犬也永远守护着它的主人。
天使久久地站在那里,喃喃说道:“我一开始就错了,这两个灵魂是一体的,他们不能分开,,,,”
最后,我要说:这个世界上,真相只有一个,可是在不同人眼中,却会看出不同的是非曲直。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每个人看待事物,都不可能站在绝对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而是或多或少地戴上有色眼镜,用自己的经验、好恶和道德标准来进行评判,结果就是——我们看到了假象。
&友谊的幸福之一,是知道了可以向谁倾吐秘密。&如果你看了这封信,是因为有人在默默的祝福你,因为你也爱你身边的一些人。
永远不要嘲笑别人的梦想。不要随便给一个人定性。说话时要慢,思想时要快。
打电话的时候请你微笑,对方一定感觉得到。
范文十:小故事,大道理
什么是民主?
民主简单说来就是用投票的方式作出决定,再简单一点说,就是多数决定。有一则小故事说明了什么是民主。
从前有一个商人,很有钱但很吝啬,他儿子欠了别人很多债,他不肯还。债主问他儿子什么时候才能还债,他儿子说,等他父亲一死,他马上就还债。后来债主等不及了,他儿子没办法,决定把他活埋掉,并且请来很多债主帮忙。他们把他塞进一口棺材里,拉到郊外,在地上挖了坑把棺材放进去。正好这时,当地法官路过,听到有人喊救命就过来看。商人听到法官的声音很激动,连忙喊道:“救命啊!法官大人,我儿子要把我活埋掉!”法官转身问他儿子怎么回事。他儿子回答说:“法官大人,你千万不能相信他的话,他在骗你!他已经死了,所以我才埋他。不信你问问大家!”法官就问那些债主们:“他是不是死了,你样表决一下!”于是所有债主都异口同声地喊道:“是的,他是死了,我们都可以作证,法官大人。”法官听了,就对着棺材喊道:“咳!你也听见了,这里的12个人全部认为你死了。我不能听你一个人的活,就认为你没死。”他对商人的儿子和那班债主说:“好了,你们埋吧!”
这就是民主。这个故事也说明一个道理:要想从民主中获得好处,最好的作法是让人们投你投赞成票而不是反对票。
什么是自由?
自由就是作自己想作的事情但不影响别人也不违法。
有一个人犯了死罪,他请求法官宽恕。法官说:“你犯了大罪,死刑是没法免的。但你可以自由选择一种死法。”罪犯赶紧说:“那就让我老死吧!”于是罪犯被送进养老院等待死亡了。
这个故事说明,只要给人自由,人的创新才能就会得到充分发挥。
什么是平等?
平等就是所有人都获得同样的权益。有一则小故事说明了什么叫平等。
有两个学生,因为违反课堂纪律被老师留下来,罚他们各自把自己的名字抄写一百遍。其中一个学生早早抄完回家去了,别一个还在抄写,而且一边抄一边哭。老师看见了,就问他为什么哭。他很委曲地说:“他的名字叫汉斯·弗兰克,而我的名字叫穆罕默德·阿里·扎卢丁·炳·哈吉·易卜拉欣·阿尔扑尔·拉吉德。”
同样是抄一百遍,这是平等的。这个故事还说明一个道理,假如你在某事上没有坚持平等的原则,你很有可能因此而受到惩罚,就像这个孩子一样,他在起名字的时候比别人用了更多的字。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在平等社会里享有特权是会遭到报应的。
什么是诚信?
诚信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言必信,行必果,一是一,二是二,说话算数。
有个犯罪嫌疑人对他的律师说:“如果我能够只被判半年有期徒刑,我就会付给你1000美元的律师费,否则的话,我一分钱也不会付给你。”律师说:“好的,我一定办成。”后来在法庭上,律师绞尽脑汁,拼命为他的当事人辩护,最后法官判这人半年有期徒刑,这人如愿以偿,律师也得到了律师费。律师随后对朋友抱怨说:“这可真是一件棘手的案子!法官本来想判他无罪释放的。”
这个故事里的律师和他的当事人都是讲了诚信的。这个故事也说明一个道理,就是在诚信之外可能还有更重要一些的东西,但被我们忽略了。
什么是言论自由?
言论自由就是一个人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而不受限制。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两个犹太学生在辩论一个问题:学习犹太法典的时候可不可以抽烟?他们辩论不出个结果来,于是商定共同去请教拉比。其中一个人向拉比提问:“请问:在学习法典的时候可不可以抽烟?”拉比有些生气,另一个赶紧说:“尊敬的拉比,他问得不对。我们的问题是:一个人在抽烟的时候可不可以学习法典?”拉比一听很高兴地回答说:“当然可以!”
这个故事说明,言论是自由的,但怎样自由,还是需要好好考虑并善加利用的。
什么是道歉?
道歉就是宣布收回或改变或自己说过的话,以减轻这话对别人的伤害。
有这样一个故事:法官问理查德·阿卡斯德:“您是不是在电话里骂了约翰先生?”回答是“是的”。法官问:“您是愿意去道歉呢,还是去蹲一个月监狱?”“当然是道歉了。”于是阿卡斯德打电话给约翰:“我是理查德,今天早晨我打电话和您激烈争吵时,我说了叫您见鬼去。”“是的。”“那好,您现在别去了。”
这就是道歉。这个故事说明,给人道歉是很容易的事情。
什么叫作被人看重?
被人看重说明一个人很重要,很值钱。
有两个人在交谈。汉森问多纳尔:“多纳尔,您儿子外出多年,想必很有成就了吧?”多纳尔说:“有没有成就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政府很看重他。”“怎么回事?”多纳尔说:“警察出了布告说,找到他可以得奖金10万呢。”
这个故事说明被人看重不容易。也说明我们不一定非得要被人看重不可。
什么是辩解?
辩解就是在自己的名誉受到损伤时,反驳他人,说明自己的委曲。
有一个小偷悄悄钻进一对夫妻家中,从黄昏起就藏在走廊里,打算等这夫妻俩睡着后
偷点东西。到了夜里,这对夫妻还没有入睡,窗户被大风吹得“咣当”响了一声,丈夫和妻子开玩笑说:“啊,一定是小偷在开窗户了!”小偷听后大怒,从走廊下大声喊道:“你别冤枉人!开窗户的不是我。”
这就是辩解。不过,这个故事说明,有时候受点委曲就算了,不一定非得辩解不可。
什么是犯罪?
犯罪就是作了法律不允许作的事情。
在俄国沙皇时代,反对沙皇就是犯罪。有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不慎掉进河里,他大喊“救命”,但是两个过路的警察却无动于衷。这人急中生智,高呼:“打倒沙皇!”那两名警察立即飞速跳进河里,把他救了上来,然后把他送进监狱关了起来。
这个故事说明,犯罪虽然是不允许的,但是有时候,犯罪也是有好处的。
什么叫学习?
学习就是去接受自己不知道的事物。
有个小偷看见自己的一个同伙在在阅读《时装》杂志,惊奇地问道:“你怎么了?读这样的杂志。”这个同伙说:“我是在研究今后时装的口袋缝在哪里啊!”
这个故事说明,学习对于各行各业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有利于生存。
什么叫作人尽其才?
人尽其才就是利用每个人的长处,也就是每个人都是有长处的,要善加利用才是。 有人对征兵的军官说:“您不能征我当兵,我是高度近视。”军官说:“您不用担心,我们可以派您到最前沿的阵地上去。”
这就是人尽其才。知道了人尽其才的道理,你就会明白,现在的招聘会上,用人单位提出各种条件,其实这都是不懂得人尽其才的道理。
什么是升职?
就是官阶提高,由小官作到大官。
有个士兵喝醉了酒,闹了些事,后来被中尉叫去训话,中尉说:“假如你不喝酒,说不定你已经当上军士了,难道你不喜欢提升吗?”这个士兵说:“说实在的,我一杯酒下肚,就觉得自己已经是将军了。”
这个故事说明,升职虽然难,但是如果要想升职,办法还是有的。这个故事也说明,升职的好处其实是一种自我感觉,如果有简易的办法获得这种感觉,那也不必对自己太苛刻了。
什么是虚伪?
虚伪就是把真实的一面藏起来,露出假的一面。
教师问:“卡尔,你能说说什么样的人是虚伪的吗?”
卡尔想了想说道:“哦,老师,早晨一个面带笑容来上学的学生。”
这个故事说明,其实我们大家都是虚伪的,当你早晨上学或者上班的时候,还有很多其他时候都是这样的。哎,我们不得不生活在一个虚伪的社会里。如果大家都放弃虚伪,我们的社会就乱套了。
什么是逻辑?
逻辑就是在说话的时候注意把前因后果弄清楚并且正确地表述出来。
有一个人在大街上行走,忽然看见自己的朋友张浩走在前面。于是他快步追上去,喊了一声“嗨!”并且在张浩的背上猛击一拳。谁知那人回头,他才发现那并不是张浩。那人怒道:“你为什么打我一拳?!”这个人解释说:“对不起,我把你看成我的朋友张浩了。”那人生气地说:“就是张浩你也不该打得这样重呀!”这人一听也生气了,他喊道:“嗨!我打了我朋友张浩一拳,关你什么事?你生哪门子气呀?”
这个故事里,两人讲的话都是符合逻辑的。这说明讲话注意逻辑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帮你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什么是竞争?
竞争就是在生活中的竞赛,就是和别人比赛看谁更强。
有一个人在县里举办的长跑比赛中得了第一名,他很为此自豪。有一天他走在大街上,忽然有个小偷从他头上把他的帽子拿起来,撒腿就跑,他一看,不由得笑了:“嗬!想和我赛跑,不看看我是谁啊!”他作了个起跑的动作,然后猛地冲出去了。
过了很久,有人在远郊的公路上看见他一个人在飞跑,就喊他停下来问他:“你为什么一个人在跑?”他说:“我在和一个人比赛呢!”那人问:“怎么看不见别的人呢?”他很骄傲地说:“哼!他呀,早被我甩到后面不知多远了!”
这个故事说明,在生活中,竞争并不是最重要的。很多情况下我们没有竞争的必要。那时如果去竞争,竞争反而会成为一种病态。
什么是正确?
正确就是无误。就是挑不出毛病。
郭德刚说:“不想当厨师的裁缝不是好司机!”这句话是不是正确?毫无疑问它是绝对正确的。要想判断一句话正确与否,最好的办法是找出其中最基本的内容来作判断。这句话的最基本的内容是:裁缝不是司机。这是对的,是正确的。在此基础上,不管是好司机还是坏司机,也不管裁缝是不想当厨师还是不想当理发师,这些都是枝节了,这句话总归是正确无误的。
这句名言说明,有时候你说出一句正确的话,别人还会笑你。所以,正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听的人觉得说的好。“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人们听着舒服,
但是它可能并不正确。它的最基本的内容是:“士兵不是好士兵。”它必须在士兵前加上限制词。这句话也可表述为“想当元帅的士兵是好士兵。”其实这句话并不见得正确,因为想当元帅的士兵也可能是个精神病人呢!由此可见,我们平时愿意接受的东西,可能正是错误的或不一定正确的东西。
汇编者:吴以之
教训,就是失败之后总结得到的建议,我们往往会总结别人失败的经验教训,从而在自己身上予以改正。
约翰夫人在她丈夫下班回来时还在打扫房间,她的衣服又脏又旧,头发乱蓬蓬的,一脸尘土。她丈夫说:“我劳累了一天回来,见到的你竟是这样!”
他们的邻居,史密斯夫人恰巧在场,她听到约翰先生的话,赶快跑回家,仔细地梳洗打扮一番,等丈夫回来。
史密斯先生回来得很晚,他推开门,见到妻子一怔,随即气愤地吼道:“今天晚上,你要干什么去?”
这个故事说明,别人的教训不一定适合自己。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突然的变化会让别人无法接受的。你还是依然故我的好。
审美,就是对事物体现出来的美有所认识,能够欣赏。
一个女人登上战舰要见舰长,值班的少尉跑去向舰长报告。舰长问:“她漂亮吗?” “很漂亮!”少尉回答说。
访客离开后,舰长叫来少尉对他说:“你对女人的审美眼光很特别。”
少尉说:“长官,我以为那位是您的夫人。”
舰长叹了一口气,说:“正是。”
这个故事说明,审美不能是自私的,而是要为别人着想。审美,就是让别人觉得美。只有这样,才能一切皆美。否则你也美不了的。
坚持,就是坚定不移地做某件事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在电影院里,银幕上正放映一个妙龄少女在河边脱衣准备就浴。她面前有一条铁路,当她正要脱最后一件衣服时,一列火车驶来挡住了这个场面。自然,火车过去后,少女已经在河里,仅露出头部。
“妈的!”一个观众突然一拍座椅扶手大骂。
“怎么啦?”邻座问。
“怎么?”他气急败坏地说:“我来看这部片子已经是第八次了,而那辆该死的火车,总是那么准时驶过!”
这个男子的坚持是让人肃然起敬的。只要有这样的精神,就是好样儿的,至于看得到什么或看不到,都不是重要的。诸葛亮说:“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
抱怨,就是对某事不满意而发表自己的意见。
一位男士决定削发为僧,便进了一座寺庙。在那里,保持沉默是最基本的戒条,每十年他只能说出两个字。
十年后,寺庙主持把他叫去,问他感觉怎么样,他说:“饭冷!”
又过了十年,这一次他说的两个字是:“床硬!”
三十年满了,当主持再问他有何想法时,他说:“我走!”
主持说:“我不感到惊奇。自打你来这里后,你便一直在抱怨个没完没了!”
这个故事说明,人不能总是抱怨。抱怨再少,在别人听来也是很不中听的。所以,要知足常乐。
学习,就是学会自己原先不会的东西。
有个法国人因为抢劫被押上纽约某法庭,法官问他:“你会不会说英语?”他说:“会一点儿。”法官问:“会说什么?”他说:“把你的钱和手表交出来!”
这个故事说明,学习要经济适用,学得的知识够用就可以了,不然,你会因为学习而耽误你的正事的。
你的钱,就是属于你的钱,是该由你来使用的。如果别人没经你的同意而用了你的钱,你一定要奋力抗争。
有一个乞丐问一个经常给他钱的年轻人:“先生,我想问您一个问题:两年前,您每次给我十元钱,一年前,您开始每次给我五元钱,到了今年,为什么只给我一元钱了呢?”
年轻人回答说:“噢,先生,是这样的,一年前我结了婚,今年,我们又添了个女儿,为了养家,我不得不削减自己的开支。”
乞丐一听大怒:“先生!您怎么能够用我的钱去养活您的家人呢?”
这个故事说明,别人的行为会影响你的利益。你可以想一想,在这个世界上,是不是有些人正用你的钱养活他的家人,或者用你的钱尽情挥霍呢?想到这些,你能够不愤怒吗?剥削阶级的存在难道不是事实吗?
格言,就是精辟的、含义深刻的话语。
法官问一个小偷:“我发现,你不仅偷了钱,而且还偷了其他东西。”
小偷说:“对呀,法官大人。人们告诉我说:‘光有钱是不能使人幸福的’。”
这个故事说明,不管你做什么工作,都要有高尚的想法,要时刻牢记那些有意义的格言并照着去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分钟摆脱负面情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