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个绣,忍,酦,顿,荒拼音叫什么?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不常用 汉字 拼音 对照表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不常用 汉字 拼音 对照表 &#
  不常用 汉字 ..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13|
上传日期: 06:43:5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不常用 汉字 拼音 对照表
官方公共微信安得陶氏柳,西岭并无梅。惟馀荒溪入,曾载行。其多石,台。此事固,山业澌成埃。瘼,封之堆。馀三付,得古罍。每登去,拂枕眠其隈。毁书坐,枝筇双屐印。牵,乍放开。武昌旧令偶,摧②。那知趋,蚊成雷。为吊,魂兮可招傥。并持徵,立尽哀。
(1).东边坡地。 唐
诗:“寂寞东坡叟,传呼北里人。” 唐
诗之二:“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2).地名。在 湖北省
黄冈县 憢东。 宋
诗:“雨洗 东坡 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3). 宋
苏轼 自号 东坡居士 ,因以“东坡”为其别称。 宋 施彦执 《北窗炙輠》卷上:“昨 强幼安 来说话,引援甚富。某谓之曰:‘若此者, 六一 语;若此者, 温公 语;若此者, 东坡 语;若此者, 山谷 语; 强幼安 语却在甚处?’” 明
《震泽长语·文章》:“ 东坡 为诗,无非讥切时政,借曰意在爱君,亦从讽谏可也。” 清
《与杨伯衡论方刘二集书》:“于八家则 望溪 近 欧
曾 ,而 海峰 近 东坡 。”参见“ 东坡居士 ”。宋 著名文学家 苏轼 之号。:“以 黄州 团练副使安置。 轼 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 东坡 ,自号 东坡居士 。” 宋
朱彧 《萍州可谈》卷一:“ 苏子瞻 谪 黄州 ,居州之 东坡 ,作 雪堂 ,自号 东坡居士 。后人遂目 子瞻 为 东坡 。”一说, 苏轼 谪居 黄州 时慕 唐
白居易 贬 忠州 刺史时尝闲步东坡,并有《东坡种花》、《步东坡》等诗,因自号 东坡居士 。 宋
洪迈 :“ 苏公 责居 黄州 ,始自称 东坡居士 ,详考其意,盖专慕 白乐天 而然……非‘东坡’之名偶尔暗合也。”(1).西方的山。:“王用享于西山。”引申为日入处。 汉 王粲 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馀晖。”:“但以 刘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扬雄 《反骚》:“临 汨罗 而自陨兮,恐日薄于西山。”(2).山名。指 首阳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济县 南。相传 伯夷 、 叔齐 隐居于此。 晋
《演连珠》之四八:“是以吞纵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橹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节。”参见“ 西山饿夫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县 西,一名 南昌山 ,即古 散原山 。 唐
:“画栋朝飞 南浦 云,珠帘暮捲 西山 雨。”(4).山名。在 四川省 北部,为 岷山 主峰。也称 雪岭 。 唐
诗:“今岁何时妾忆君, 西山 白雪暗 秦 云。” 唐
诗:“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 南浦 清江 万里桥 。”(5).山名。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总称。南起 拒马山 ,西北接 军都山 。有 百花山 、 灵山 、 妙峰山 、 香山 、 翠微山 、 卢师山 、 玉泉山 等峰,林泉清幽,为京郊名胜地。(6).山名。在 云南省
昆明市 西南, 滇池 西岸,一称 睡佛山 。有 华亭寺 、 太华寺 、 三清阁 、 龙门 诸胜和 聂耳 墓、 李公朴 的衣冠冢。风景优美,有“睡美人”之称。(7).山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即 洞庭西山 ,古称 包山 ,为 太湖 中最大岛屿。有 缥缈峰 、 销夏湾 、 林屋洞 诸名胜。:“ 武王 已平 殷 乱,天下宗 周 ,而 伯夷 、 叔齐 耻之,义不食 周 粟……遂饿死于 首阳山 。”后因以“西山饿夫”为 伯夷 、 叔齐 的代称。 汉 扬雄 《法言·渊骞》:“无 仲尼 ,则 西山 饿夫与东国之绌臣恶乎闻。”:“友人 刘之遴 启皇太子曰:‘ 之遴 尝闻, 夷 、 叔 、 柳惠 ,不逢 仲尼 一言,则 西山 饿夫、东国黜士,名岂施于后世。’” 明
:“当时举天下无非之者,而 西山 饿夫独非之。”亦省称“ 西山夫 ”。 宋
:“先生本全德,廉退乃一隅。因抛 彭泽 米,偶似 西山 夫。”(1).用于空间,指事物的前边和后边。:“惟予一人无良,实赖左右前后有位之士,匡其不及。”:“ 戎 人之前遇覆者奔, 祝聃 逐之。衷 戎 师,前后击之,尽殪。” 明
《珍珠船》卷四:“ 卢君 一日见碧空澄澈,望见仙人乘鹤而过,别有数鹤飞在前后。”(2).指一前一后。卷十三:“天色已明,只见山下两个人,前后走来。” 郭沫若 《革命春秋·北伐途次》六:“那儿前后有两间房间。”(3).下边与上边。:“韠……天子直,公侯前后方,大夫前方,后挫角,士前后正。” 郑玄 注:“韠,以下为前,以上为后。”(4).表示时间的先后。即从开始到结束的一段时间。:“ 赵孝成王 时,而 秦王 使 白起 破 赵
长平 之军前后四十馀万, 秦 兵遂东围 邯郸 。” 唐
《论佛骨表》:“惟 梁武帝 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施佛。” 明
《复士龙悲二母吟》:“计二老母前后同居已四十馀年。”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三:“ 三仙姑 前后共生过六个孩子,就有五个没有成人,只落了一个女儿,名叫 小芹 。”(5).指从某一时间或事件稍前到稍后的一段时间。 元
《桃花女》楔子:“他道我孩儿,注该今夜三更前后三尺土下板僵身死。” 明
李 皆南渡前后人,相去不远。” 郁达夫 《沉沦》五:“从太阳的角度看起来,大约已经是九点钟前后的样子。”(6).指自前到后的经过、过程。 晋
卷四:“ 青洪君 感君前后有礼,故要君,必有重遗君者。”《金瓶梅词话》第四六回:“于是把 月娘 骂他一节,前后诉说一遍。”第一○三回:“这可就是天理昭彰、自害自身了,于是众人往前后一想,真正一丝不错。”(7).向前与向后,俯仰。:“﹝ 孔子 ﹞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 何晏 集解引 郑玄 曰:“揖左人左其手,揖右人右其手,一俛一仰,故衣前后则襜如也。” 杨伯峻 注:“前后,俯仰的意思。”(8).指大小便。:“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 俞正燮 引此文曰:“谓大、小便。”参见参见“前后溲”。(9).犹轻重,尊卑。第一二○回:“不是说句不顾前后的话:当初东府里太爷,倒是修炼了十几年,也没有成了仙。”空闲的日子。:“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唐
诗:“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 清
:“余家距 清华园 不半里,暇日尝访其遗构。”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倘再与叭儿较,则心力更多白费,故《围剿十年》或当于暇日作之。”登高揽胜。:“宜养以玄虚,守以无为,登览不以台观,游豫不以苑沼。”:“后尝幸 骊山 ,登览裴回。” 宋
词:“千年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清 王晫 :“ 周栎园 少时,日则游行登览。”悲伤貌。 三国
《让县自明本志令》:“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唐 封演 《封氏见闻记·第宅》:“ 郭令 闻之,怆然动容。” 清
:“临别,执手怆然交涕。” 陈毅 《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战斗相依久,初别意怆然。”有感触;有感受。 宋
诗:“揽衣方有感,还喜问来音。” 清
:“先 涧翁 殁,以诸生终,未竟所学,同人咸深惜之。记所见二章,如《梅雨有感》云:‘移榻向窗下,神意殊弗适。’”(1).即押韵。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 宋
《六一诗话》:“ 退之 笔力无施不可……而予独爱其工于用韵也。” 明
《答张廷壁》:“他诗用韵,多有与古人异者。” 清
《闲情偶寄·词曲·音律》:“出韵则犯诗家之忌,未有以用韵太严而反来指谪者也。”(2).和韵的一种。即以原诗韵脚为韵脚,而不按其次序。 宋
《中山诗话》:“ 唐 诗赓和,有次韵(先后无易),有依韵(同在一韵),有用韵(用彼韵不必次),吏部和 皇甫 《陆浑山火》是也,今人多不晓。” 清 吴乔 《答万季野诗问》:“用其韵而次第不同者,谓之用韵。”起初(1).春天的江。 唐
诗:“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宋
诗之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2). 富春江 的简称。重酿未滤的酒。 北周
《春赋》:“石榴聊泛,蒲桃酦醅。” 唐
:“遥看 汉水 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宋
卷十二:“ 芸叟 尝评诗云: 永叔 之诗如春服乍成,酦醅乍熟,登山临水,竟日忘归。”(1).西边城门。:“﹝夏五月﹞癸亥,盟于 宋 西门之外。”(2).复姓。 战国
魏 有 西门豹 ,曾任 邺 令,有惠政。见。后因用作 西门豹 的代称。 唐
诗:“邑中神明宰,有意效 西门 。”对 宋
苏轼 的敬称。 宋
:“平生怜 坡老 ,高眼薄 萧统 。” 清
卷五:“ 孙臬使 女 云凤 ,亦有‘ 羲之 虚左推前辈, 坡老 留船泛夕晖’之句。”亦作“烟雾”。
(1).泛指烟、气、云、雾等。 南朝
宋 鲍照 诗:“连山眇烟雾,长波迥难依。” 唐
诗之一:“华馆春风起,高城烟雾开。”第四一回:“十里之内,降真香烧的烟雾溟濛。”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原来是一家 中国 茶馆,门窗开处冒出一阵阵的烟雾浊气。”(2).喻指轻薄的纱罗。 唐
:“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 元
诗:“北窗高卧自清宁,烟雾衣裳云锦屏。”亦作“ 辙迹 ”。
(1).车子行驶的痕迹。卷七一引 晋
枣据 《船赋》:“且其行无辙迹,止无所根,不疾而速,忽若驰奔。”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跨中州之辙迹,穷神行之轨躅。” 唐
《人之穷困由君之奢欲策》:“倦畋渔之乐,疲辙迹之游。” 清
《泸定桥》诗:“人影漾惊波,行空无辙迹。” 艾青 《手推车》诗:“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穿过广阔与荒漠。”(2).痕迹。:“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南朝
诗:“行无辙迹,理绝心机。” 清
:“ 颜子 则去一分私,显一分公,除彼己之辙迹,而显其和平。”(3).犹途径。《淮南子·主术训》:“今治乱之机,辙迹可见也。” 明
《任重斋记》:“他如七十子之徒,虽其才各殊,至于辙迹亦一而已,盖自任之道同也。” 清
《与杨季子论文书》:“夫 孟
荀 文之祖也; 子政 、 子云 ,文之盛也:典型具在,辙迹各殊。”(1).本指有石的土山。后泛指高山。:“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毛 传:“崔嵬,土山之戴石者。” 唐
诗:“辍棹 南湖 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 宋
词:“觉来西望崔嵬,更上有青枫下有溪。”(2).比喻巨大的障碍或困难。《金瓶梅词话》第二回:“慎事关门并早归,眼前恩爱隔崔嵬。” 华罗庚 《病中斗(答众问)》诗:“驰驱绝广漠,腾跃越崔嵬。”(3).山顶。:“习习谷风,维山崔嵬。” 毛 传:“崔嵬,山巅也。”(4).高耸貌;高大貌。:“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王逸 注:“崔嵬,高貌。” 北魏 郦道元 :“ 秦 坑 赵 众,收头颅,筑台于垒中,因山为台,崔嵬桀起。” 郭沫若 《十年建国增徽识·民族宫》诗:“ 中华 自古多弟兄,屹立崔嵬 民族宫 。”(5).显赫;盛大。 宋
:“ 智永 与 怀素 ,其名久崔嵬。” 明
《浣纱记·得赦》:“气吞宇宙真豪杰,谁似我崔嵬功业。”(6).犹块垒。胸中郁积的不平之气。 宋
:“平生四海 苏太史 ,酒浇不下胸崔嵬。” 宋
《水调歌头·九日游云洞和韩南涧尚书韵》词:“ 渊
明 谩爱重九,胸次正崔嵬。”亦作“ 洼尊 ”。
开元 中 李适之 登 岘山 ,见山上有石窦如酒尊,可注斗酒,因建亭其上,名曰“洼樽”。 唐
《登岘山观李左相石樽联句》:“ 李公 登饮处,因石为洼樽。”后因称形状凹陷、可以盛酒的山石为“洼樽”。亦借指深杯。 唐
诗:“洼樽酌未空,玉山颓已久。” 宋
《和〈归去来兮辞〉》:“挹吾天醴,注之洼樽。” 宋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词:“却不如洼尊放满,老夫未醉。” 清
《叶桐初五十》诗:“ 太湖 似明镜, 林屋 凿洼樽。”一排。第十七回:“只见里面是小小的三间两捲房子。前一捲三间,通连左右两铺,靠窗南炕;后一捲,一明两暗。”(1).清微的风;清凉的风。:“ 吉甫 作诵,穆如清风。” 毛 传:“清微之风,化养万物者也。” 唐
诗:“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八窗尽落,清风徐来,纨扇罗衫,剖瓜解暑。”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三:“清风朗日的春早, 莫斯科 天色已经非常和快。”(2).清惠的风化。:“清风协于玄德,淳化通于自然。” 薛综 注:“清惠之风,同于天德。” 晋
《三国名臣序赞》:“丧乱备矣,胜涂未隆,先生标之,振起清风。” 宋
《贺致政曾太傅启》:“出同忧患,措国步于安宁;归共优游,播清风于长久。”(3).高洁的品格。 南朝
梁 刘协 :“标序盛德,必见清风之华。” 明
《豫约·感慨平生》:“夫 陶公 清风千古,余又何人,敢称庶几。” 清
《合肥谒包孝肃祠》诗:“高原遗庙郁嵯峨,待制清风久不磨。”极言其长、高、深。:“薪稿千车,船长千丈。” 北周
《终南山义谷铭》:“壁立千丈,峰横万仞。” 唐
之七:“盈盈一尺水,浩浩千丈河。”即 严陵濑 。 清
《醉蓬莱·感遇》词之二:“ 磻溪
严濑 ,千古同垂钓。”参见“ 严陵濑 ”。在 浙江
桐庐县 南,相传为 东汉
严光 隐居垂钓处。:“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 富春山 ,后人名其钓处为 严陵濑 焉。” 北魏 郦道元 :“自县( 桐庐县 )至 于潜 ,凡十有六濑,第二是 严陵濑 ,濑带山,山下有一石室, 汉
光武帝 时 严子陵 之所居也。故山及濑,皆即人姓名之。” 宋
卷十:“ 严州 有 严光 钓濑,名 严陵濑 。”亦作“ 人閒 ”。
(1).人类社会。:“聋则不能知雷霆之害,狂则不能免人间法令之祸。”:“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义以相交接。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閒邪?” 宋
诗:“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 清
《寄许生雪江》诗之二:“金紫人间事,缥缃我辈需。”
词:“横空出世,莽 昆崙 ,阅尽人间春色。”(2).尘世;世俗社会。:“愿弃人閒事,欲从 赤松子 游耳。” 晋
诗之二:“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宋
卷五:“丽质仙娥生月殿。谪向人间,未免凡情乱。”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十二月·稽善恶》:“廿三日送灶上天,奏人间一年之善恶。”第五回:“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九:“难道在天上也和在人间一样,爱情也是不自由的吗?”(3).民间。:“普天率土,知朕隐在人间。”:“ 明帝 ( 宋明帝 )嫌帝( 萧道成 )非人臣相,而人间流言,帝当为天子, 明帝 愈以为疑。”:“朕年十八,犹在人间,情伪无不尝。” 清
:“宪 圣慈烈皇后 尝临《兰亭帖》,佚在人间, 咸宁 郡王 韩世忠 得之,表献。”不磨灭,永存。:“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明公踵 伯成 之高,全不朽之誉,岂与此外戚凡辈耽荣好位者同日而论哉!” 田间 《祖国颂》诗:“祖国呵,在你的大地上,有伟大的财富,它名叫勇敢勤劳,这是不朽的荣誉。”(1). 战国 时 楚国 台观名。在 云梦泽 中。传说 楚襄王 游 高唐 ,梦见 巫山 神女,幸之而去。 战国
《高唐赋》序:“昔者 楚襄王 与 宋玉 游于 云梦 之台,望 高唐 之观。” 北周
《望美人山铭》:“ 高唐 碍石, 洛浦 无舟。何处相望,山边一楼。” 前蜀
诗:“乱猿啼处访 高唐 ,路入烟霞草木香。山色未能忘 宋玉 ,水声犹似哭 襄王 。” 明 许自昌 《水浒记·邂逅》:“束素腰,横波目,可使 高唐 赋梦。”后用为 巫山 的代称。 唐
诗:“ 高唐 暮冬雪壮哉,旧瘴无复似尘埃。”(2).借指男女幽会之所。 元
《折桂令·秋思》曲:“想像 高唐 ,萦损柔肠,梦见才郎。”:“矇眬方才睡,一梦赴 高唐 ,与才郎携手只在 阳台 上。”(3).复姓。 辽 有 高唐英 。见。(1).干和戈是古代常用武器,因以“干戈”用作兵器的通称。:“戴戢干戈,载櫜弓矢。” 汉 桓宽 :“兵设而不试,干戈闭藏而不用。”《说唐》第一回:“金鼓喧天,干戈耀日。”(2).指战争。:“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 晋
:“干戈兴则武夫奋,《韶》《夏》作则文儒起。” 宋
诗之一:“赋敛中原困,干戈四海愁。” 清 黄遵楷 《〈人境庐诗草〉跋》:“今海内鼎沸,干戈云扰。”(3).指兵士,武力。 汉
赵晔 :“ 孙武 曰:‘吾以 吴 干戈西破 楚 ,逐 昭王 而屠 荆平王 墓。’”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不是咱家口大,略使权术,立退干戈。” 邓友梅 《别了,濑户内海》:“后来又一想,不象,两个孩子男女私情的事,警察署不用动这么大干戈的。”(4).古代武舞。:“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皆于东序。” 孙希旦 集解:“干戈,武舞。” 宋
《相国寺维摩院听琴序》:“然习其射御于礼,习其干戈于乐。”(1).即 后梁 、 后唐 、 后晋 、 后汉 、 后周 五代。 宋
《南屏兴教磨崖》:“ 钱塘 自 五季 以来,无干戈之祸。” 清 恽敬 《西楚都彭城论》:“后世如 六朝 之割裂,如 五季 之紊乱,草泽英雄,崛起一时。” 陈天华 《猛回头》:“到 五季 ,又是个,外强中弱,俺同胞,遭杀戮,好不心伤。”(2).中医以四时配五行而为五季,即春属木,夏属火,长夏属土,秋属金,冬属水。(1).政治混乱,给国家带来忧患。:“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毛 传:“离,忧。” 郑玄 笺:“今政乱国将有忧病者矣。” 晋
:“乱离斯瘼,日月其稔。” 明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2).遭乱流离。 汉 王粲 诗:“悠悠世路,乱离多阻。”:“感伤乱离,追怀悲愤。” 唐
诗:“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鲁迅 《坟·我之节烈观》:“乱离时候,照顾不到,一遇‘逆兵’(或是“天兵”)就无法可想。”(1).犹天命。天帝的意志。:“有 周 不显,帝命不时。”(2).天子的命令。:“ 夔 典乐,和神人; 龙 作纳言,出入帝命。” 南朝
宋 颜延之 《祭屈原文》:“惟 有宋 五年月日, 湘州 刺史 吴郡
张邵 恭承帝命,建旟旧 楚 ,访怀沙之渊,得捐佩之浦。” 明
《官箴上》:“慈匪予爱,帝命溥时;威匪予憎,国有恒规。”(1).白色的云。:“英英白云,露彼菅茅。”:“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唐
《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 宋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胡武平
宿 ,贺 晏元献 转刑部侍郎启云:‘紫诏疏恩,白云登秩。’”(3).指《白云谣》。 唐
李白 《大猎赋》:“哂 穆王 之荒诞,歌《白云》之 西母 。” 唐
诗:“《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景耀月 《远游》诗:“翠华芝盖入离镜,《黄竹》《白云》定古风。”参见“ 白云谣 ”。(4).喻思亲。:“其亲在 河阳 别业, 仁杰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伫立久之,云移乃行。” 宋
:“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云之思,恻然悽动。” 宋
《云麓漫钞》卷十:“ 梁瑄 不归, 璟 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 清
诗:“下阻黄垆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参见“ 白云篇 ”。(5).喻归隐。 晋
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南朝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唐
诗:“一论白云心,千里 沧州 趣。” 宋
词:“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诗:“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6).特指 陈抟 。 宋
王辟之 :“ 陈抟 , 周世宗 常召见,赐号 白云先生 。 太平兴国 初,召赴阙, 太宗 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 白云 ,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7).指 白云亭 。参见“ 白云亭 ”。古神话中 西王母 为 周穆王 所作之歌。 明
前集三有《白云谣》。参见“ 白云 ”。参阅《穆天子传》卷三。(1). 汉武帝 中有“秋风起兮白云飞”之句,后因以“白云篇”称帝王的诗作。 宋
:“菊有芳兮兰有秀,从臣谁和《白云篇》?”(2). 晋 隐士
中有“遥遥望白云”之句,后因以“白云篇”称隐士之诗。 唐
诗:“ 陶令 好文尝对酒,相招一和《白云篇》。”(3). 南朝
《拜中军记室辞随王笺》诗中有“白云在天, 龙门 不见”之句,后因以“白云篇”喻思念亲人之作。 明
诗:“去国已违丹壑志,望乡空赋《白云篇》。”(1).亭名。在 江西省
馀干县 之南。 唐
:“孤城上与 白云 齐,万古荒凉 楚 水西。” 清
《读史方舆纪要·江西三·饶州府》:“又县( 馀干县 )西南八十步有 白云亭 ,亦 德裕 ( 李德裕 )所建,跨古城之危,瞰 长江 之深,与 干越亭 对峙。”(2).亭名。在 湖北省
巴东县 之西。 宋
寇准 建。 宋
《入蜀记》卷六:“ 白云亭 则天下幽奇绝境……予自 吴 入 楚 ,行五千馀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 白云 者。”(1).指人寿百岁。:“百年曰期。” 陈浩 集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 汉 徐干 《中论·夭寿》:“ 颜渊 时有百年之人,今宁复知其姓名也?” 三国
诗:“人生寿促,天地长久。百年之期,孰云其寿?” 宋
《祭林圣材文》:“胡不百年,终此大数!”:“ 宣赞 随了叔叔,与母亲在俗出家,百年而终。”(2).指器物寿命长,经久耐用。:“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3).指百岁的人。《尚书大传》卷一:“见诸侯问百年,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俗,命市纳贾以观民好恶。” 汉
扬雄 《长杨赋》:“矜劬劳,休力役,见百年,存孤弱。”(4).谓时间长久。:“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汉
《西都赋》:“国藉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业。”:“今令伎作之家习士人风礼,则百年难成;令士人儿童效伎作容态,则一朝可得。” 唐
《送齐暤下第序》:“其植之也固久,其除之也实难,非百年必世不可得而化也,非知命不惑不可得而改也。”(5).一生;终身。 晋
诗之二:“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唐
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宋
诗:“百年人事知几变,直恐荒废成空陂。” 清
:“百年恍惚真疑梦,万事纷纭已到头。”(6).死的婉词。 晋
《吊魏武帝文》:“今乃伤心百年之际,兴哀无情之地,意者无乃知哀之可有,而未识情之可无乎!” 张天翼 《清明时节》:“这么着 罗二爷 才硬要 谢老爷 迁坟,好让他自己百年之后葬到那个正穴里。”(7).指世代。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庆诞》:“只有一女,年方二八,欲招 王十朋 为婿,以继百年。”指遭贬斥放逐之人。 南朝
《恨赋》:“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 陇 阴。” 唐
:“旧游怜我 长沙 谪,载酒沙头送迁客。” 明 沉鍊 :“谁知迁客梦,夜夜绕鸾舆。”
:“无奈终输萧艾密,却成迁客播芳馨。”(1).眼中;眼睛跟前。 五代
诗:“清泉流眼底,白道倚岩棱。” 元
《虞美人·邹氏隐居》词:“如何眼底逢佳处,偏许幽人住。”第三七回:“及至掏出来,放在眼底看看,依然还放在嘴里嚼嚼咽下去。” 周实 《哭洗酲》诗:“其时狂奴负狂名,少年眼底隘沧瀛。” 徐迟 《黄山记》:“千里江山,俱收眼底; 黄山 奇景,尽踏足下。”(2).目下;现时。《全元散曲·醉花阴·秋怀》:“珊枕剩,绣衾馀,落雁沉鱼,眼底知何处?” 明
诗:“眼底安得常相乐,联床并辔今如昨?”:“我本是,前生的罪孽,休看我这眼底风光,暗自悲伤。”(3).医学用语。指眼睛内部的视网膜、黄斑、视神经等。临床有眼底检查。(1).盆和盎。亦泛指较大的盛器。《淮南子·精神训》:“夫造化者之攫援物也,譬犹陶人之埏埴也,其取之地而已。为盆盎也,与其未离于地也无以异。”“闻 晏
飏 皆诛,然后舅氏乃服”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其才若盆盎之水,所见者清,所不见者浊。” 宋
卷七:“织竹作盆盎状,贮纸钱。” 清
:“后辈则以 葛临溪 为第一,不与之酒,从不自呼一杯。与之酒,虽盆盎无难色,长鲸一吸,涓滴不遗。”(2).喻凡庸粗俗之器物。 宋
蔡梦弼 《草堂诗话》卷二:“ 后山 诗格律高古,真所谓碌碌盆盎中,见此古罍洗者。”绝妙。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崔商》:“江滨有溪洞,林木胜绝, 商 因杖策徐步,穷幽深入。” 宋
:“然研如常研,无甚佳者,但用之至灰埃垢积,经月不涤而磨墨如新,此为胜绝耳。” 金
《清虚大师侯公墓碣》:“ 正大 庚寅正月,为善士 左崇 等作醮于钧台,法事胜绝,举坛欣幸,以为未始遇也。”(1).不忍心,感情上觉得过不去。《谷梁传·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弟不忍即位也。”:“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2).不忍耐;不忍受。:“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晋
卷十二:“ 阮士瑀 伤于虺,不忍其痛,数嗅其疮。” 宋
《休兵久矣而国用日困策》:“不忍药石之苦、针砭之伤,一旦流而入于骨髓,则愚恐其苦之不止于药石,而伤之不止于针砭也。”(3).不收敛。:“ 浇 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高论 尧 、 舜 之道,不忍 桀 、 纣 之性,生为世笑,死为愚鬼,不亦哀乎?”(4).不能忍受;不愿意。:“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 相如 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三国志平话》卷上:“﹝妻子﹞到于庵门,见学究疾病,不忍见之,用手掩口鼻,斜身与学究饭吃。”(5).舍不得。 清
《闲情偶寄·词曲》:“予初阅时,不忍释卷。” 清
:“﹝ 香山 诗﹞古体则令人心赏意惬,得一篇辄爱一篇,几于不忍释手。” 郭小川 《木瓜树的风波》诗:“此刻呀,他还不忍和同志们告别。”(1).常常。:“及如 荀卿 、 孟子 、 公孙固 、 韩非 之徒,各往往捃摭之文以著书,不可胜纪。” 唐
诗:“往往鸡鸣岩下月,时时犬吠洞中春。” 清
《菰中随笔》:“ 汉 之能吏多出掾史, 唐 节度所辟书记,亦往往入而为大官。” 巴金 《家》十五:“近来常常咳嗽,夜里往往失眠,心里总是痛。”(2).处处。:“令下贫守之,往往而为界,可以毋败。”:“初, 暄 使 徐州 ,见州城楼观,嫌其华盛,乃令往往毁撤,由是后更损落。” 元
《皂林道中》诗:“行行水竹与云林,往往人家与僧舍。” 明
《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亦作“ 灭迹 ”。
(1).消灭痕迹或踪迹。:“ 苏秦 恐君之知之,故多割 楚 以灭迹也。”旧题 汉
《答苏武书》:“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 三国
《家诫》:“或偶知其私事,与同则可,不同则彼恐事泄,思害人以灭迹也。”(2).从世俗社会中消失行迹。谓退隐。 三国
《潜志赋》:“退隐身以灭迹,进出世而取荣。” 明
《树屋佣赞》:“当是时, 申屠子龙 灭迹 芒
砀 之间,以树为屋,自同佣人。” 清
《哭杨主事廷枢》诗:“灭迹遂躬耕,犹为义声唱。”(3).犹绝迹。 陈毅 《初游青岛》诗:“一切寄生虫,灭迹不待言。”(1).农历五年二闰,谓之再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礼说三年一闰,天气小备;五年再闰,天气大备。”(2).借指五年。 宋
词:“坐见 黄州 再闰,儿童尽 楚 语 吴 歌。”青苔(1).没有起点;没有终点。:“始乎无端,卒乎无穷;始乎无端,道也,卒乎无穷,德也。”:“圜而环之,令之肉倍好者,周旋无端,终而复始,无穷已也。” 唐
诗:“怏怏步长道,客行渺无端。” 清
《与友人论学书》:“时而为和,谓之春;和升而温,谓之夏;温降而凉,谓之秋;凉升而寒,谓之冬;寒降而复为和。循环无端,所谓生生之为易也。”(2).没有界线;没有头绪。《淮南子·俶真训》:“狡猾钝惛,是非无端,孰知其所萌。” 晋
:“错综六情,而处无端之善否。” 晋
《喻道论》:“六合遐邈,庶类殷充,千变万化,浑然无端。” 清 王晫 《〈快说续记〉序》:“广引博喻,错杂无端。”(3).谓无由产生。《商君书·修权》:“下信其刑,则奸无端矣。” 高亨 注:“端借为‘耑’……草木初生为耑,无耑,言无由萌生。”(4).引申指无因由,无缘无故。:“蹇充倔而无端兮,泊莽莽而无垠。” 王逸 注:“媒理断绝,无因缘也。” 晋
诗:“福钟恒有兆,祸集非无端。” 唐
诗:“ 楚王 江畔无端种,饿损宫娥学不成。” 茅盾 《子夜》十:“﹝ 李玉亭 ﹞被人家无端疑忌,他想来又是害怕,又是不平。”(5).指莫须有的罪名。:“ 张忠 怨 璆 ,与诸阉官构造无端, 璆 遂以罪徵。”:“ 李
杜 二公为大臣,不能安上纳忠,而兴造无端。” 晋
:“嫌疑象类,似是而非,因机会以坐无端,借素信以设巧言。”一本作“以生无端”。:“ 羡之 等暴蔑求专,忌贤畏逼,造构贝锦,成此无端。”(6).谓无故肆虐为害。 唐
之十二:“雪侵春事太无端,舞急微还近腊寒。” 宋
诗:“吾母病肺生怯寒,晚风鸣屋正无端。”《前汉书平话》卷上:“ 周勃 向军阵前便骂:‘反贼怎敢无端! 汉王 有甚亏你,教你前退番军,却向此处造反!吾特来伐罪。’” 清
《永遇乐·病中》词:“怨东风一夜无端,狼籍几番红雨。”(7).无心;无意。 唐
诗之四:“今者无端读书史,智慧只是劳精神。” 宋
词:“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清
之二四○:“濯罢鲛绡镜槛凉,无端重试午时妆。”(8).无奈。表示事与愿违,或没有办法。 唐
:“无端嫁与五陵少,离别烟波伤玉颜。” 宋
词:“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祗恁孤眠却。”(9).犹无知。 宋
孙光宪 卷八:“我年少无端,致其父子死生永隔。”(10).为詈词。犹无赖。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三折:“你这个无端的贼吏奸猾,将老夫一谜里欺压。” 元
《杀狗劝夫》第三折:“我不合打那无端的逆贼。” 明 叶宪祖 《素梅玉蟾》第二折:“刬地喧呼,无端狂少打散我一场惊搅。”《四游记·玉帝起赛宝通明会》:“龙王大骂曰:‘无端匹夫,当日在 玉帝 面前当殿辱吾,好生献出宝珠,万事皆休,如若不然,立刻一命难逃。’”(1).玉饰的殿堂。亦为宫殿的美称。 战国
《风赋》:“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帷,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人主甘服于玉堂之中。” 汉
:“芙蓉盖而菱华车兮,紫贝阙而玉堂。” 晋
《游天台山赋》:“朱阁玲珑于林间,玉堂阴映于高隅。”(2). 汉 宫殿名。:“于是作 建章 宫……其南有 玉堂 、 璧门 、 大鸟 之属。” 司马贞 索隐引《汉武故事》:“ 玉堂 基与 未央 前殿等,去地十二丈。”:“ 永嘉 元年春正月,帝崩于 玉堂 前殿。”(3).泛指宫殿。 唐
《进雕赋表》:“令 贾马 之徒,得排金门,上玉堂者甚众矣。”(4).官署名。 汉 侍中有玉堂署, 宋 以后翰林院亦称玉堂。:“过随众贤待诏,食太官,衣御府,久污玉堂之署。” 颜师古 注:“ 玉堂殿 在 未央宫 。” 王先谦 补注引 何焯 曰:“ 汉 时待诏于 玉堂殿 , 唐 时待诏于翰林院,至 宋 以后,翰林遂并蒙玉堂之号。”:“帝尝以轻绡飞白大书‘玉堂之署’四字,令 易简 榜于厅额。” 明
诗:“遥羡玉堂诸院长,酒杯能绿火能红。”第一回:“至于那入金马,登玉堂,是少年朋友的事业,我过了景了。” 王闿运 《郭新楷传》:“君逸才也,玉堂群彦为愧多矣。”(5).嫔妃的居所。借指宠妃。:“抑损椒房玉堂之盛宠。” 颜师古 注:“玉堂,嬖幸之舍也。”:“愿陛下亲自劳恤,研精致思,勉求忠贞之臣,诛远佞谄之党,损玉堂之盛。”(6).神仙的居处。:“玉堂对霤,石室相距。” 刘逵 注:“玉堂石室,仙人居也。” 明
《镜川先生宅赏白牡丹》诗:“玉堂天上清,玉版天下白。”(7).豪贵的宅第。 南朝
宋 鲍照 诗:“惊雷鸣桂渚,回涓流玉堂。” 唐
:“窈窕玉堂褰翠幕,参差绣户悬珠箔。” 清
《水仙子·为毛大可挽姬人曼殊》曲:“玉堂传说小名儿,檀板能歌绝妙词。”(8).经穴名。《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头面部》:“玉堂在口内上腭,一名上含,其窍即顽颡也。”犹美梦。 宋
诗:“江湖送老一渔舟,清梦犹成塞上游。” 宋
诗:“青山是我安魂处,清梦时时赋大刀。” 清
:“妾少解按摩之术,愿尽技能,以侑清梦。” 刘大白 《五一运动歌》:“五一运动,醒来啊! 支那 人的清梦!”指 王莽 的九个将军。:“﹝ 王莽 ﹞拜将军九人,皆以虎为号,号曰‘九虎’。”:“﹝皇帝﹞破百万之陈,摧九虎之军,雷震四海,席卷天下。”后用以喻强悍之军。 北周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朝兵减灶,夜营多鼓,箭丽六麋,锋摧九虎。” 宋
诗:“排罗婴儿拒九虎,未若以道干贵权。”(1).天机之门。指心。:“故曰,正者,正也。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 成玄英 疏:“其心之不能如是者,天机之门拥而弗开。天门,心也。”(2).指鼻、口或天庭。:“天门开阖,能无雌?” 河上公 注:“天门,谓北极紫微宫……治身,天门,谓鼻孔。”按, 朱谦之 校释以为“无雌”当作“为雌”。《黄庭内景经·隐藏章》:“上合天门入明堂。” 务成子 注:“天门在两眉间,即天庭是也。”(3).天宫之门。:“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淮南子·原道训》:“昔者 冯夷 , 大丙 之御也……经纪山川,蹈腾昆命,排阊阖,沦天门。” 高诱 注:“天门,上帝所居紫微宫门也。” 唐
诗:“乃呼大灵龟,骑云款天门。”(4).指皇宫之门。 唐
诗:“天门日射黄金榜,春殿晴曛赤羽旗。”(5).星名。东方七宿角宿中之两星。即室女座53、69。(6).牌九赌博,庄家对面称天门。《老残游记》第十九回:“第二条拿了个八点,天门是地之八,上下庄是九点,又赔了一个通庄。”(7).草药名。:“寻名山之奇药,越灵波而憩辕。采石上之地黄,摘竹下之天门。”(1).指朝臣一同当值。:“﹝ 悛 ﹞转 桂阳王 征北中兵参军,与 世祖 同直殿内。” 唐
诗:“梦中如往日,同直金銮宫。”(2).指一同当值者。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 于相国 晚年,尝言身后若得谥文襄,方偿一生志愿。同直皆熟闻之。”谓诗人觅得佳句。 唐
诗:“成家尽是经纶后,得句应多谏诤馀。” 宋
:“得句已无前辈赏,开编时与古人游。” 元
诗之一:“有时得句无人和,风雨寒窗夜读书。” 清
《秋日过访芥公》诗:“得句闻敲钵,逃禅愧闭关。”参见“ 觅句 ”。亦作“觅句”。
指诗人构思、寻觅诗句。 唐
诗:“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 宋 计有功 :“﹝ 刘昭禹 ﹞尝与人论诗曰:‘五言如四十个贤人,著一字如屠沽不得;觅句者,若掘得玉合子,底必有盖。但精心求之,必获其宝。’” 宋
:“词场君擅倾城色,诗社侬凋觅句须。”犹一笑。 清
杨复吉 《海鸥小谱跋》:“廿年剑化,一旦珠还,遥稔 知不足斋 主人,应不禁掀髯一粲也。”(1).金制的莲花。事本:“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 潘妃 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后因以称美人步态之美。 唐
诗:“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 后蜀
诗:“纵态迷心不足,风流可惜当年。纤腰婉约步金莲。妖君倾国,犹自至今传。”(2).指女子的纤足。 唐
之二:“玉箸和妆裛,金莲逐步新。”《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将 美娘 绣鞋脱下,去其裹脚,露出一对金莲,如两条玉笋相似。”《孽海花》第六回:“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扎腿小脚管的粉红裤,一对小小的金莲。”(3).指莲座。呈莲花形的佛座。 唐
之九:“水中白雪微微结,火里金莲渐渐生。” 清
《题王幼华明府所藏钱贡钟馗嫁妹图》诗:“花疑借神女所佩之幽兰,烛疑剪古佛所坐之金莲。”(4).见“ 金莲华炬 ”。(5).指花灯。前集:“金莲万盏,撒向天街。”:“金莲开陆海,绕都城。”金饰莲花形灯炬。:“﹝ 绹 ﹞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金莲华炬送还,院吏望见,以为天子来。”后用以形容天子对臣子的特殊礼遇。亦作“ 金莲花炬 ”。 清 杨潮观 《换扇巧逢春梦婆》:“做翰林,则归院的金莲花炬,受尽了北阙恩光。”亦省称“ 金莲炬 ”、“ 金莲 ”。 宋
《喜迁莺令·送何晋之大著兄趋朝歌以侑酒》词:“看君稳步过花砖。归院引金莲。” 金 陈庾 诗之二:“君恩未赐金莲炬,天阙俄成白玉楼。” 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便催归玉简侍宸旒,他日归来金莲送。” 清
卷一:“ 邹太和 学士云:‘……才子扫眉宜赤管,洞房停烛有金莲。’”(1).犹白发。形容年老。:“中国白头游敖之士,皆积智欲离 秦
韩 之交。” 三国
《与吴质书》:“意志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 宋
《福州奏乞在京主判闲慢曹局或近京一便郡状》:“况臣母子,各已白头,兄弟二人,皆任远地。” 清
之二八五:“白头相见 山东 路,谁惜荷衣两少年。” 刘成禺 《洪宪纪事诗》之六十:“ 骡马街 南 刘二家 ,白头诗客戏生涯。”(2).谓夫妇互相敬爱,共同生活到年老。 金
曹之谦 :“奈何及末流,不知再醮羞。中路多反目,几人能白头?”(3).指年老的尊亲。 清
《客句容》诗之三:“妇呻女吟常满屋,音书早晚慰白头。”(4). 清 代豪绅富户组织领导的乡勇。头裹白布,故称。《太平天国歌谣·破假大炮》:“乡绅、财主也有兵勇,个个头上围白布,叫白头。”(5).鸟名。即白头翁。 宋
《高斋漫录》:“禽鸟之名,多不可纪,白头称公,黄头称子,群飞且鸣,是将斗矣。”参见“ 白头翁 ”。(1).白发老人。 唐
诗之二:“借问白头翁,垂纶几年也?”:“会 高寝 郎 田千秋 上急变,讼太子冤曰‘……臣尝梦一白头翁教臣言’。” 宋
诗:“只应青眼老,尚记白头翁。”(2).草名。近根处有白茸,状似白头老翁,故名。卷九九○引《本草经》:“白头翁,一名野丈人,一名胡王使者,味苦温,无毒。” 唐
诗:“如何青草里,亦有白头翁。” 宋
诗:“赤车使者白头翁,当归入见天门东。”(3).鸟名。身间青,脑上晕深团,老时头部毛变白,故名。“恪之才捷,皆此类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曾有白头鸟集殿前, 权 曰:‘此何鸟也?’ 恪 曰:‘白头翁也。’” 宋
:“白头翁,白头翁,咀嚼浅紫掐深红。” 清
卷八:“道上钩衣苍耳子,风前聒客白头翁。”《新民晚报》:“有一次大风雨后,我在校园的林子里捡到一只小白头翁。”(1).不相同;不一样。 南朝
梁 刘协 :“所习不同,所务各异,言势殊也。” 前蜀
诗:“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泽东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二:“他们想问题做事情的方法,他们的历史习惯,跟我们不同。”(2).不同意。:“太尉长史 何勖 不同,欲席捲奔 郁洲 ,自海道还都。”:“殿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夹辅号令, 粲 等闭城门上仗,谁敢不同?”(3).不和。:“﹝ 融 ﹞与中丞 赵舍 不同,托病归家。”(1).首先倡导。 宋
《奏李道归顺状》:“ 李道 将带五百馀人,首倡归顺,已到 邓州 。” 明
:“ 赵承旨 首倡 元 音,《松雪集》诸诗何寥寥,卑近淡弱也。” 清
《明诗纪事己韱·李攀龙》:“然尊 北地 ,排 长沙 ,续前七子之燄者, 攀龙 实首倡也。”(2).同“ 首唱 ”。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连理回文诗》:“其春诗是 世庙 首倡,御制盖是宫体,而夏秋冬则 严 、 夏 、 李 三相以次应制者也。” 清
《书影》卷十:“ 汉武 《柏梁》诗,首倡云:‘日月星辰和四时。’”(1).继承。特指 宋哲宗 时对 神宗 所实行的新法的继承。 宋神宗 年号 熙宁 、 元丰 ,其时推行新法。 神宗 死, 哲宗 嗣立,年号 元祐 ,以年幼,太皇太后 高氏 主政,尽废新法。八年太皇太后死, 哲宗 亲政,次年改元 绍圣 ,任 章惇 执政,以绍述 熙宁 、 元丰 新政为名,尽复 高太后 临朝时所废新法。:“ 哲宗 亲政,有复 熙宁 、 元丰 之意……于是专以绍述为国是,凡 元祐 所革,一切复之。” 元
诗之三:“ 蔡京 奸计假 荆公 ,绍述虽同事岂同?”(2).泛指承继前人所为。 明
《台卿夏公行状略》:“有一家父子祖孙以盗相绍述。”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惟张皇近世学说,无不本之古人,一切新声,胥为绍述,则意之所执,与蔑古亦相同。”登临高处。 唐
诗:“凭高远登览,直下见溟 渤 。” 前蜀
诗:“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苦吟。” 明
词:“凭高凝睇, 赤城 相去不远。”亦作“ 凭高 ”。
凭借高处。 清
黄鷟来 《回澜阁》诗:“河流此日望回澜,杰阁凭高纵大观。” 清
黄鷟来 《文选楼怀古》诗:“不用凭高叹陈迹,江山文藻自长存。”犹千载恨。 元
诗:“牧竖亡羊千古恨, 九疑 山下一沾衣。” 明
诗之一:“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1).来一趟。:“ 晋
楚 将平,诸侯将和, 楚王 是故昧于一来。” 唐
诗:“五年不入 慈恩寺 ,今日寻师始一来。”:“ 苏轼 责 黄州 ,与 谷 同乡,幼而识之,因与之游。及 轼 与弟 辙 在朝, 谷 浮沉里中,未尝一来相见。”(2).常与“二来”、“三来”等连用,列举理由或目的。 元
《五侯宴》第四折:“一来庆贺功劳,二来犒赏孩儿。”卷九:“ 龙香 一来晓得姐姐的心事,二来见 凤生 腼觍,心里也有些喜欢,要在里头撮合。”第三回:“咱一来是为行好,二来也怕脏了我的店。” 朱自清 《给亡妇》:“你常生病,却总不开口,挣扎着起来;一来怕扰我,二来怕没人做你那分儿事。”(3).谓某种动作或情况的出现。 鲁迅 《故事新编·序言》:“不记得怎么一来,中途停了笔,去看日报了。” 巴金 《家》七:“他自己把心关着,唯恐别人看见他的秘密,你想,这样一来别人怎好跟他接近?” 老舍 《正红旗下》十:“到端午、中秋、重阳,大家若是都作些诗,喝点黄酒,有多好呢!哼,那么一来,天下准保太平无事了!”(4).蒙语ire的音译。“来了”之意。等作“亦列”。 明
黄元吉 《流星马》第二折:“通事见正旦云:‘也七阿妈萨一来四。’”参阅 方龄贵 《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1).官府案件文卷。 唐
诗:“步量野色成公案,点检樵声入奏闻。” 宋
《辨黄庆基弹劾札子》:“今来公案,见在户部,可以取索案验。” 元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那简帖儿倒做了你的招状,他的勾头,我的公案。”(2).案件,有纠纷的事件。 宋
词:“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案,向谁吩咐?” 明 俞弁 卷上:“ 元次山 有云:‘ 东野 悲鸣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江山万古 潮阳 笔,合卧 元龙 百尺楼。’推尊 退之 而鄙薄 东野 至矣。此诗断尽百年公案。” 周恩来 《在延安各界举行的“双十二”纪念会上的讲演》:“这段公案,人民会起来给以正当裁判,也只有人民才会真正坚持解放 张 、 杨 。”(3).官府处理公事时用的几案。 元
《陈州粜米》第四折:“快把公案打扫的乾净,大人敢待来也。” 沉从文 《新与旧》:“﹝县太爷﹞又令人排好公案,预备人犯来时在神前审讯。”(4).话本、戏曲、小说的分类之一。 宋
灌圃 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说公案皆是搏刀赶棒及发迹变泰之事。” 宋
将公案、朴刀、捍棒各自分列,其著录话本公案类有《石头孙立》、《独行虎》、《圣手二郎》等;朴刀类有《青面兽》、《陶铁僧》、《赖五郎》等;捍棒类有《花和尚》、《武行者》、《拦路虎》等。三类性质实相接近。后来又演为“公案戏”,如;“公案小说”,如《龙图公案》等。(5).佛教禅宗指前辈祖师的言行范例。 宋
:“古书中颇有赘讹处,便是禅家公案,但今人未尝体究耳。” 清
《海会寺池上观鱼呈送禅师》诗之一:“阿师抚掌留公案,大海何如沸鼎中?”参见“ 公案学 ”。佛教名词。公案,原指官府判决是非的案例。佛教禅宗借用,指前辈祖师的言行范例,用来判断是非迷悟。以这种方法发展的禅学,称公案学。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谈公案就是重要的一种方法。公案都是含意隐晦,无人能确实懂得的事情或话头,如果弟子思索得一个公案的答案,说给师听,得师同意(称为印可),那就表示得道了……这些动作和话头成为新的公案,流传在丛林(禅寺)间,愈积愈多,禅学转化为公案学。”放纵无拘束的老人。 唐
元结 老时自称 漫叟 。 唐
《漫歌八曲》序:“壬寅中, 漫叟 得免职事, 漫 家 樊 上,修耕钓以自资,作《漫歌八曲》。” 清
《瞿五丈星卿挽词》之二:“宦况萧闲如 漫叟 ,家居恭谨类 恬侯 。” 清
《顾西巘侍御同沉友圣虎丘即事》诗之四:“ 漫叟 短歌伤老大,散人长揖怒清狂。”夕阳。亦指夕照。 南朝
宋 谢灵运 诗:“晓月发 云阳 ,落日次 朱方 。” 唐
诗之二:“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清 陆圻 《与歌者陈郎》诗:“落日横江老白苹,同乡停问一相亲。” 峻青 《黎明的河边·主人》:“落日的红光,把他的脸孔,照成了古铜色。”(1).山神。:“山灵护野,属御方神。” 李善 注:“山灵,山神也。” 元
《送王升卿》诗:“我欲从君觅隐居,却恐山灵嫌俗驾。” 清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郭沫若 《月蚀》:“我们 四川 的山灵水伯远远在招呼我。”(2).山间出产的珍异食物。 元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舒心的列山灵,陈水陆, 张君瑞 合当钦敬。”(3).昆虫名。彝族民间史诗《梅葛》第三部七:“岩上‘伯幺’有三对,河坝‘山灵’有二对,人人见了都喊打。”原注:“伯幺、山灵,都是昆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影忍者ol热沙荒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