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全球史观评价工业革命史观

多元史观评价历史事件;史观问题是认识历史的视角问题,新史观为我们认识历;史观题是高考常考体型之一,随着史学研究成果的不断;多元史观应用示例:;1.用多元史观评价新航路的开辟;(1)全球史观: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2)文明史观:新航路的开辟前后是新旧两个世界,;(3)现代化史观: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4)革命史观: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
多元史观评价历史事件
史观问题是认识历史的视角问题,新史观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新史观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历史阐释体系。我们应运用新史观去引领历史知识的复习,让历史学习具有时代活力,适应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
史观题是高考常考体型之一,随着史学研究成果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史观被纳入考题之中。运用不同史观评价同一历史事件,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如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的评价的常考内容。这几年常考的史观有:
多元史观应用示例:
1.用多元史观评价新航路的开辟
(1)全球史观: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文明史观:新航路的开辟前后是新旧两个世界,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文明的交汇融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进程,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
(3)现代化史观: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客观上促进了世界落后地区政、经、思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起点。
(4)革命史观: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这些地区的人民的反抗具有正义性。
(5)社会史观:新航路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是世界各地经济生活发生了变化,促进了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如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类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等)。但是也给非洲黑人、亚洲人民和美洲印第安人带去了殖民灾难。
2. 用多元史观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整体史观: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
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文明史观: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3)近(现)代化史观: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的历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和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4) 社会史观: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等问题。
(5)生态史观:工业革命虽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3. 用多元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
(1)现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3)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4)生态史观:罗斯福新政减少农业种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多元史观解读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从唯物史观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动剧烈,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铁农具与牛耕的逐渐普遍使用,人们在井田之外开垦新的田地,这就是私田。私田的收获产品由土地所有者占有。生产力的发展也使统治者可以通过不完全占有劳动者本身而得到比奴隶制下同样多的、甚至更多的劳动产品。劳动者在交出一定量的劳动产品之后,还可以保留一部分产品。这样,一种新的、封建性的生产关系产生。井田制的瓦解,必然加速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分封制、宗法制的瓦解,周王室失去制约各诸侯国的手段和能力,于是礼崩乐坏,纷争不已。当旧的生产方式瓦解之后,旧的(奴隶制)上层建筑也无法维持下去,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改革、变法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最终在战国时期建立了地主阶级专政。在这一过程中,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从文明史观看,是中国古代一次空前绝后的思想大解放,集中释放了自三皇五帝到夏商周三代所积累的思想文化潜力,周礼文化不战而胜,为后世所效仿。后世之学问道理出自百家,后世之治世之论出自百家。尽管二千多年来儒家思想始终处于正统地位,但诸子百家的思想始终没有消亡,正是由于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才能在许多领域都创造出自己的文明成果。
(3)从社会史观看,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正是由于哲学被共同的社会现实所需要,先秦诸子百家的理论出发点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必须面对社会现实。儒家思想表现为对混乱的社会秩序的改造,企图返回到周礼时代,从而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体现出统治阶级的意志;而道家思想则企图逃避这种混乱的社会秩序,指出文明是一切异化的真正根源,体现出被统治地位的弱者意志。另外,墨家学派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法家思想适应了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时代需要等等。
5.从多元史观看鸦片战争
(1)革命史观:它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现代化史观:它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
(3)整体史观:它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
(4)社会史观: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 习俗。
6.用多元史观理解中国近代开放的通商口岸
(1)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2)近代化史观: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经济的现代化。
(3)整体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却是客观事实),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转向工业文明的地方。
(5)社会史观: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7. 用多元史观评价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西用”主张
(1)近代化史观: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 “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近代化、国防和军队近代化、教育近代化和外交近代化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2)整体史观: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就制度、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的表现。
(3)革命史观: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4)文明史观:反映了封建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以及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态,但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8.不同史观下的辛亥革命
(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2)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现代化,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①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结束,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是政治体制现代化的重大突破。②经济上,临时政府的经济法令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短短几年内有了显著增长,实业救国成为历史潮流。③法制上,颁布了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主权在民、国民的自由权利、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责任内阁制等,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④)思想上,把西方资本主义学说演化为三民主义,并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⑤文化教育上,理性化和科学化有了发展。⑥社会生活上,自由、平等、友爱的风气兴起。
(3)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地相联。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
(4)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9.不同史观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不同认识
(1)整体史观:“大跃进”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求完成各种各样的高指标。而这些高指标的提出,与毛泽东在莫斯科提出的“十五年赶上并超过英国”的口号有着密切的联系。1957年,在回应“苏联要15年赶超美国”说法时,谈到要让中国在15年内赶超英国。毛泽东的期望是通过群众运动等方式,使中国指标性工农业产品在产量上赶超英美发达国家。
(2)唯物史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观愿望是希望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大国家,但是在盲目求快、急于求成思想的影响下,它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3)生态史观:“大跃进”运动中各地用土办法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在生态环境方面造成了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4)社会史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期间,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大肆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
10.认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用革命史观
(1)革命史观: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2)全球史观: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3)近代化史观:十月革命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现象 专练
1.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作者马汉麟在该书中写道:“姓名、礼俗、宗法――这是‘社会’一系的内容。明星固然耀眼,反映时代真实面貌的却是广大民众。”据此可知作者强调研究(
A.物质文明
B.社会文明
C.政治文明
D.精神文明
解析 本题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广大民众,也就是文明史观的社会视角。
2. 以下是四位同学在评价李鸿章及其领导的洋务运动时得出的不同结论,各结论所体现的历史史观依次是(
①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机器大生产的第一步 ②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 ③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也引发了社会风气的新变化 ④洋务运动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不再是“天朝上国”,而是远不如西方国家富强的世界各国中的一员
A.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
B.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社会史观、全球史观
C.全球史观、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D.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近代化史观
解析 全球史观是站在全球的立场上分析问题的史观;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站在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从经济的角度思考为主;文明史观强调文明是多元的,是相互包容学习的。
3. 美籍华人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一文中指出:“在所有19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比曾国藩、李鸿章早二三代人的时间,林则徐就已提倡和发动了向‘蛮夷’学习的自强运动。”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
A.革命史观
B.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D.近代化史观
解析 林、曾、李等人都是“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开启了中国的军事、科技、教育和工业近代化历程。
4. 有学者说:“20世纪中期到80年代,大陆全盘否定曾国藩,原因是他镇压农民起义,捍卫封建传统。如今,人们又在文化上、精神上、人格学问上肯定曾国藩,并形成热潮。”现在,我们发现“曾国藩身上有许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好东西”,其主要原因是对人物评价中坚持了(
A.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标准
B.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标准
C.马克思主义的“两点论”原则
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答案 C
解析 曾国藩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好东西主要体现在“文化上、精神上、人格学问上”等方面,与A、B、D项所述标准不符。“全盘否定曾国藩”属一点论;如今肯定曾国藩热潮的形成,是由于既认识到其阶级局限性,又认识到其积极方面,这符合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C项符合题意。
5. 钱乘旦教授指出“反现代化”并不是反对现代化,而是“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下列选项符合这一表述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解析 通过材料中的“用现代化的手段”来判断。太平天国运动中的《资政新篇》根本就没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中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生活休闲娱乐、56多元史观评价历史事件等内容。 
 例如,对近代西方列强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问题[如上海],我 们就可以从多种史观...运用这些新的观念来评价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观点, 新史观,新高考 2007...  ◆附表 1 历史时期 转折性事件 西方 16 世纪前 新航路开辟 早期殖民扩张 ...用多元史观评价新航路的开辟 (1)全球史观: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世界逐渐连成整体...  多元史观传统史观 解读历史唯物史观(革命史观) 现(近)代化史观 多元 史观 新...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世界现代史,可能会对 20 世纪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  ◆附表 1 历史时期 转折性事件 西方 16 世纪前 海洋文明 东方 农业文明 文明...用多元史观评价新航路的开辟 (1)全球史观: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世界逐渐连成整体...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多元史观【教学目标】 解读历史 1...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 可能会对
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 较...  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 革命史范式提供了一个评价标准,那就是...?? 2.多元史观解读“历史时期”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  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对多元史观解读及其应用举例,实用。 多元史观应用示例 史观问题首先是认识历史的视角问题, 新史观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 ...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图解多元史观 整合历史知识_政史地_高中教育...政治经济制度、民族文化、社会心理等等,这其中也包括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用全球史观 文明史观 生态史观 近代化史观 革命史观 社会史观 唯物史观 分别评用全球史观
近代化史观
分别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和新航路开辟
Kyoya48GK0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
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
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
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3、“文明史观”构建中的正确态度:
第一,文明史观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
第二,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
第三,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
第四,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
第五、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第六,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
【特别提醒】
第一:承认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同时充分肯定其多样性.
第二:提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
复习时: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例1】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工业文明的历史,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具体说,包括如下阶段:  1. 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2. 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殖民扩张与争霸.  3. 发展——蒸汽时代(19世纪初~1870年).重大事件:工业革命.  4. 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年).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  5. 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年).重大事件:年,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美国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6. 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1945年至今).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1973~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
【例2】以文明史观整合中国近代史
1.文明的差异:考察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文明发展的不同程度.如清朝晚期中国还停留在农耕文明时代,而西方已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2.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把近代史上的各次侵华战争放置在文明冲突的角度来认识.
3.文明的融合:从文明的吸收、内化、演进的视角去审视“西学东渐”和思想近代化进程.也要注意一国内部不同民族文明的交融.
4.文明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近代文明的历程给我们思维的启示:
①文明必须保持前代优秀文明,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根据国情进行文明创新.如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对苏联模式的借鉴和扬弃.
②人类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文明成果.如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下,现代化进程没有统一的模式,却有多样化的道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新兴民族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三种文明相互影响.
③文明的交流是双向的,其影响也是双向的.
三、现代化史观
1.概念内涵:现代化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2.主要线索:
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
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等内容.
③思想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和理性化进程.
④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其他还涉及教育现代化、军队与国防现代化、信息传播现代化、人口控制化、社会福利化等.
2.现代化模式的类型
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开始的.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
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
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看,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3.准确理解现代化
①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要保留民族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②现代化是一种历史进程,是动态的.只要在工业经济时代,现代化就在进行、就在变化.
③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现代化并不等同于社会进步.作为一种历史进程,它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
⑤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是现代化的前提,民族独立是现代化的产物.
【例1】近代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中国近代化为例
(1)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2)近代化的内容:
(3)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近代化的启动阶段(年)
第二阶段:近代化的发展阶段(年)
第三阶段:近代化的深化阶段(年)
第四阶段: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年)
第五阶段: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后)
四、社会史观
1.基本内涵: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
2.主要内容: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例1】“社会史观”下的历史复习: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为例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四次大变迁
第一次: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第二次:1911年,辛亥革命后:
第三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第四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
五、革命史观
1.基本含义:所谓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
2.主要线索:革命史范式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六、唯物史观
1.主要含义: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具有辩证的观点.
2.主要理论: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进入工业社会,生产工具主要表现为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经济基础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在一定历史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
C.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D.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以人民群众的作用为基础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造就的,是时代的必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其作用都受着历史发展规律即必然性的支配,而不能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个人的作用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个人只能顺应历史的发展.英雄人物在历史的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但起促进作用.
E.继承和发展.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是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中发展.第一、批判不等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全盘否定.之所以要批判地继承,是因为历史文化遗产往往存在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第二、继承是为了发展,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遗产与外来文化,推陈出新;第三,以古鉴今.总结历史,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联系现实,面向未来,发展民族文化;第四,反对绝对的否定与绝对肯定.
F.原因和结果
(1)一因多果:即一种原因引起多种结果.
【例1】明清君主专制制度:阻碍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科学技术的落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2)一果多因,即一种结果是由多种同时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的.
【例2】明清时期我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3)互为因果,即同时存在历史整体中的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更多地存在于历史的横行联系中.
【例3】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民族融合的背景下产生,改革后又促进了民族融合.
G.现象和本质
现象是指事物的外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体现.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的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质决定现象.
H.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通过分析社会矛盾的存在以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全面理清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使命,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方向.
【例1】中国鸦片战争后社会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利用主要矛盾分析中国近代史: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扶清灭洋;西安事变;国共合作
I.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所谓必然性,也称规律性,是指在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注定要发生的、人的主观意志无法改变的趋势.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直接原因,不可能改变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
历史解读,要学会解读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偶然造就必然,影响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都是通过无数的偶然性事件表现出来的.当我们站到某一个历史时刻点上的时候,过去历史的进程和现在的现状似乎都成为了一种历史的必然.必然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对历史进程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偶然性对历史发展仅仅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七. 生态史观
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生态史观是生态学和历史学“杂交”的产物,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生产力是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桥粱.生产力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生态史观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的利益.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能思维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御的责任.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已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而且是一个难题,急待解决.人们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和历史上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已将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而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需总结和借鉴人类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经验,总结和记取破坏生态环境的教训.生态史学已成为历史学中的“显学”,它的发展及其所取得的成果,为生态史试题的命制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条件.历史课程具有公民教育的功能,引导年青一代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和增强其生态环保意识,是历史学科的责任.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做出如下论断.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说:“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人类不断地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不断加深的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存在着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与矿产等资源的矛盾又进一步凸显出来.人口膨胀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要树立人类资源危机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长时段看,气候变化影响人的活动,而人的生产与生活也影响了气候和环境.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制约.人能够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并以这种认识为指导改造自然界来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类的认识、活动对自然界产生直接与间接、积极与消极的多方面的影响,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更注意保护自然,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合理地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因此,我们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不仅要看到改造自然的有利后果,也要看到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不仅要看到短期后果,也应看到长期后果;不仅要看到局部后果,也应看到整体或更大范围的影响.
人与自然关系史(1)纵向梳理
在渔猎时代,人类数量有限,生产生活方式原始,对自然的影响(保护和破坏)都十分有限.
在农业时代,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首先是地表),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局部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在工业时代,人类更大规模更广泛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内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
在未来时代(后工业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或信息时代),我们应充满信心地相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时代一定会到来.(2)横向梳理
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与气候的关系、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人与水资源(江河湖海等)的关系、人与生物资源的关系、人与矿产资源的关系等方面,更具体地分析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得与失.
八、多元史观运用
例1:对于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现象,运用何种史观会评价较高或较低?并请说明理由.评价较高
评价较低通商口岸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扶清灭洋”
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洋务运动
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
革命史观例2:对中国近代史上的通商口岸问题的认识
从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
从现代化史观: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
从整体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从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例3:多种史观评价孙中山和辛亥革命
革命史观: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
社会史观: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用唯物史观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