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姆印斗母宫怎么读结

漫谈佛画(下) | 智悲佛网 手机版
漫谈佛画(下)
罗汉是梵语“阿罗汉”的略称,含有三义:一、不生,二、杀贼,三、应供。就是依小乘佛教修持的方法进修而得到破除烦恼、解脱生死轮回而决定得入涅槃的果证的出家弟子。阿罗汉的画像大约有三类:第一是众多罗汉的组合像,如十大弟子像(根据《维摩经·弟子品》所记的释迦如来的十大弟子)、十六罗汉像(根据《法住记》所记受释迦如来付嘱长住世间的十六弟子)、五百罗汉等。十八罗汉像是从十六罗汉像发展而成,可能是中国画家增绘了《法住记》的作者和译者,但是很难考了。至于古画卷上所看到的四罗汉像、六罗汉像、十四罗汉像等都是十六罗汉像的残本;第二是由十大弟子或十六罗汉中选绘的单独一罗汉像,如迦叶像、须菩提像、富楼那像、宾头卢像、降龙罗汉、伏虎罗汉等;第三是画家任意写作,不拘尺度的画一比丘形像而题为罗汉,如岩居罗汉、赤脚罗汉、玩莲罗汉、罗汉出山、罗汉补纳等。就相好而言,罗汉像是顶无肉髻,相貌或老或少、或善或恶以及美丑、杂俗怪异、胖瘦高矮、动静喜怒均可任意写作,颜色可以赤黄白黑。唯须目端鼻正,身著僧衣,切忌根残肢缺。至于量度标准是与菩萨的量度相同的。
小乘行者有两种:一是罗汉,二是缘觉。罗汉亦称声闻,言其受佛教化,闻声得度的;缘觉又称独觉,梵语是“辟支佛”,是生在无佛之世,自悟十二因缘的道理而得解脱生死轮回,证入涅槃的果位的,同属小乘,其画像也属于罗汉像之类。依据正规,独觉的像是顶上微现肉髻,面目与佛同,身著僧衣,而量度与菩萨的量度相同。但是画家绘辟支佛像常与罗汉像同,任意佗其形像而题作辟支佛而已。
5.天龙八部像
天龙八部像亦即是鬼神像。天龙八部是指天、龙、药叉、乾达婆(天乐神)、阿修罗(非天)、迦楼罗(金翅鸟神)、紧那罗(天歌神)、摩睺罗迦(蟒神)。其中主要是天神像。这种像也有两类:一是佛经中具体举出名字的天神像,二是画家任意图绘的天神像。具体有名字的天神,如梵王、帝释(此二天是最初请佛说法,后来经常侍卫佛的)、摩醯首罗天(世界中最高的天)、摩利支天(道教所谓斗姆)、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抱琵琶;南方增长天王,持剑;西方广目天王,持蛇;北方多闻天王,托塔或抱伞)、龙王、鬼子母和九曜神(日、月、金、木、水、火、土、罗睺、计都)等。画家任意绘画的如佛像旁的飞天以及行道天王、过海天王、云盖天王、善神、护法神、坐神、立神等。
天神的度量,全身长为九十六分。无头项;面轮十二分;由下颚至心,由心至脐,由脐至胯各十二分;股十八分;胫十八分;发际、膝盖、足趺各三分,共为九十六分。宽度从心间横量至腋为十分;由腋下至肘为十四分;由肘至腕为十二分;由腕至中指尖为十二分,共为四十八分。左右合九十六。
鬼神像中又有“侏儒量”:宽广各七十二分;面轮十一分与上同;由下颚至心,由心至脐,由脐至胯各十分;股与腰各十二分;膝盖、足趺各三分;其上无发,共七十二分。从心横量至腋为六分,由腋下至肘为十分,由肘至腕为八分,由腕至中指尖仍为十二分,共为三十六分,左右共七十二分。
高僧像都是佛教历史中具体人物。其量度无有一定,纵广不等。一般可以身量为八十四分,而宽广为九十六分。也可以由画家任意绘画比丘形像以舒情意,如梵僧、渡水增等。
7.曼荼罗画
&“曼陀罗”是梵语,义为轮集。古译作“坛”或“轮坛”。是密宗修行时所供奉的佛像画。其形式或方或圆,在其中央画一佛或一菩萨像以为本尊,本尊的上下左右四方以及四隅各画一菩萨像,形成一俯视的莲花,其中央莲台上是本尊,周围几个莲瓣上各有一像,总成为中院。此外周围又有一层或二层画诸菩萨或护法诸天像,成为外院。绘画曼荼罗画,必须遵照各个本尊的经轨中所规定的仪则,不得改变。如依据《大日经》所绘的胎藏界曼荼罗,根据《金刚顶经》所绘的金刚界曼荼罗。一幅之中层层有众多佛菩萨,名为“普门曼荼罗”,或“都会曼荼罗”,或“普门会曼荼罗”。其中有以药师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等为中心的比较简单的曼荼罗,名为“一门曼荼罗”,或“别尊曼荼罗”。如居庸关石刻在其洞券顶上石刻佛画便是尊胜佛顶曼荼罗画。修密宗的人持诵显教经典,如《法华经》、《仁王般若经》等而绘画成的法华曼荼罗、仁王曼荼罗等,总称为“经法曼荼罗”。
佛传图是绘画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化事迹的图。可以多幅连续表其一生,或选画其中某一事迹,如说法图之类。释迦牟尼佛一生重要事迹,一般称为八相成道。对此有大小乘两种不同说法,大乘的说法:一是从兜率天降,二是白象入胎,三是住胎说法,四是右胁降生,五是逾城出家,六是树下成道,七是初转法轮,八是双林入灭;小乘的说法是没有住胎说法一相,而在出家之后、成道之前加降伏魔军一相。在我国西藏又有十二相成道之说:一、从人间上生兜率天,二、从兜率天降生,三、入胎,四、出胎,五、善巧诸技艺,六、受用诸妃眷(五、六是赞美太子在宫中的生活,文学武功都最精巧,享尽富乐),七、出家,八、修苦行,九、降魔,十、成道,十一、转法轮,十二、入涅槃。以上所叙成道相是属于成佛以前的相较多,属于成佛以后的相较少。
又有八大灵塔之说,也是以八个地区纪念佛一生的八件事迹:一、佛生处,迦毗罗城龙弥尓园;轮处,迦尸国波罗奈城鹿苑;四、现神通处(降服六师外道),舍卫城祇陀园;五、从忉利天下处(成佛后上仞利天三月为母说法后下至人间),桑伽尸国曲女城;六、化度分别僧处,王金城(提婆达多作破僧事,使僧众分裂为二处,由佛化度,复归和合);七、思量寿量处(佛思念将入涅槃),毗耶离城;八、入涅槃处,拘尸那城。至于佛传画集有明人依唐王勃《成道记》绘的《释氏源流》和清人绘的《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这二画都有木刻本传世。
一般绘画家、雕刻家所常选作的佛传题材有下列:仙人布发掩泥得燃灯佛授记;菩萨在忉利天宫说法;白象形降神入胎;右胁降生;父王奉太子入天祠,天神起迎;阿私陀仙为太子占相;入学习文;比试武术;太子纳妃;太子田间观耕后,树下静观;太子出游四门,见老病死和沙门;太子在宫闱中的生活,见妇女姿态深可厌患;逾城出家;六年苦行;降魔;成道;梵天劝请说法;鹿苑初转法轮,度五比丘;降伏毒龙,度三迦叶;游化摩揭陀国;还回迦毗罗国,与父净饭王相见;给孤独园长者奉献祗陀树园;升天为母摩耶夫人三月说法后下降人间;提婆达多以醉象害佛,佛调伏醉象;摩揭陀国王舍城阿阇世王;骄萨罗国舍卫城波斯匿王;佛在摩揭陀国帝释岩为帝释说法;教化伊罗钵龙;佛在龙窟留影;在双林入涅槃;迦叶来礼佛,佛从金棺现双足;八王分取舍利。
关于佛传的经典有《修行本起经》、《太子瑞应本起经》、《普曜经》、《过去现在因果经》、《佛本行集经》、《众许摩诃帝经》、《佛所行赞》等可以参考。其中品题即可采为画题。
本生图是绘画释迦牟尼佛在过去生中为菩萨时种种教化众生事迹。绘画家、雕刻家所常选用的本生题材有如下列诸事:雪山大士为闻半偈法以身奉罗刹(出《大涅槃经》卷十四);睒(shǎn)子菩萨孝养瞽亲,为主误射而得还苏(出《菩萨睒子经》、《六度集经》);尸毗王以身贸鹄;月光王以头施与婆罗门(以上二均出《月光菩萨经》和《贤愚经》卷六);普明王为鹿足王所捉,请期七日还来就死不妄语(出《大智度论》卷四和《仁王般若经》);须达拿太子以子妻施婆罗门(出《大智度论》卷十二和《太子须大拿经》);萨埵王子舍身喂虎(出《金光明经》卷四和《贤愚经》);慕魄太子十三岁之间为无言之行(出《太子幕魄经》);九色鹿王行忍辱(出《九色鹿经》)。关于记佛本生的经典有《六度集经》、《菩萨本缘经》、《生经》、《菩萨本行经》、《大方便佛报恩经》、《菩萨本生鬘论》、《义足经》、《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等可以参考。其中一一故事都有被选作经画题材的。
10.经变图
凡将佛经中所叙的故事绘为图画,名为经变相。佛传图和本生图也是根据佛经所说的故事而绘画的,也属于经变一类。但是因为内容是表达释迦牟尼佛今生或过去生中的事迹,所以别为佛传图和本生图。此外专门描绘某一经中一段或全部所说的内容,称为经变图。如根据《阿弥陀经》绘画极乐世界的情况叫做极乐净土变;根据《观无量寿经》绘画韦提希夫人被囚和观极乐世界十六观法,叫作观无量寿佛经变;根据《药师本愿经》绘画药师佛净土情况,叫作药师经变;根据《弥勒上生经》绘画弥勒菩萨在兜率天说法,叫做弥勒上生经变;根据《弥勒下生经》绘画弥勒成佛的情况,叫作弥勒下生经变;根据《华严经》所绘毗卢佛说法或华藏世界、或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叫作华严经变;根据《维摩经》十大弟子与维摩问答、文殊问疾、天女散花等,叫作维摩经变;根据《法华经》绘画佛说法相,叫作法华经变;根据《金刚经》绘画佛说法相,叫作金刚经变;根据《楞伽经》绘画佛说法说,叫作楞伽经变;根据《法华经·普门品》绘画观音普门示现三十二应相,叫作观音经变;根据《大悲心陀罗尼经》绘画大悲观音像,叫作大悲经变;根据《楞严经》绘画二十五圆通相,叫作楞严经变。此外绘地狱情状,叫作地狱变等等。
11.故事图  
根据佛教历史中所记载的故事,绘画成图,叫作故事图。中国佛教史的故事,首先是:摄摩腾取经图,石勒礼佛图澄图,也叫作石勒问道图,也叫作蕃王礼佛图,这是古人常画的;关于东晋时佛教故事有:支(遁)许(询)间旷图、支遁三隽图、慧远虎溪三笑图、东林莲社图,生公说法图等;关于南北朝的佛教故事有:梁武帝翻经圆、梁武帝与志公论法图、达磨渡江图、达磨面壁图、二祖调心图;关于隋唐的佛教故事有:隋文帝入佛堂图、唐玄奘取经图、五祖授衣图、庞居士图、丹霞访庞居士图、昌黎见大颠图、李翱访药山图、圆泽三生图、丰干与寒山拾得天合说问图;宋代的佛教故事图有:赞宁谱竹图、东坡留玉带图等;此外还有画家遣兴之作,加元赵孟頫的写经换茶图、明孙克弘的听经鸡图、刘廷美的上方游览图、赴璞的石梁飞锡图等,都是描绘当时的故事。
12.山寺图
山寺图是佛画中的山水画,以描写山寺的风景为题。可以根据佛经绘画与佛教有关的山水,如阿耨达池莲图、雪山佛刹图。但是主要的是绘画中国有名的、或当时与绘画家有特别渊源的佛寺风景。古代的山寺图有白马寺宝台样、永业寺佛影堂、灵嘉寺塔样、天宫寺等;唐宋人所绘有江心寺图、五台山图、峨眉山图;元人的狮子林图最有名,又有多宝塔院图;此外明代人所绘多是一时与寺僧馈赠之作,如金山寺图、南湖禅舍图、结庵图、肇林社图、治平山寺图、吉祥庵图、寒山寺图、金明寺图,清人有盘山十六景图、桃花寺八景图、栖霞寺图、会善寺图、云栖山寺图、镇海寺雪景图、香山寺图、云林寺图等。
13.杂类图
杂类图是画家不根据经论,只是一时遣兴之作。如禅宗主张除破一切名相的执著,称为扫相,而画家便画作大像而一人用扫帚扫之,或用水洗之,题为扫像图或洗像图;又如无关具体事实的讲经图、听法图、禅会图、参禅图、问禅图、解禅图、逃禅图、礼佛图、托体图、绣佛图、三教图、佛道图、儒佛图、贝叶注经圆、竹间持咒图、贝叶清课图、宣梵雨花图、香象皈依图、羚羊献花图,这些都只属于杂类而已。
14.水陆图
水陆法会,全名叫作“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盛会”,是佛教中最盛大的宗教仪式之一。在举行水陆法会时,要在殿堂上悬挂种种宗教画,统称之为水陆画。水陆法会的缘起,一般传说是梁武帝梦中得神僧的启示,醒后与宝志禅师研究,创作了仪轨,在金山寺最初举行。现在水陆画中还将此故事画成水陆缘起图。现在水陆仪轨中所诵咒语大都是唐代所译经咒,是由唐代密宗的冥道供和梁武帝的《慈悲忏法》综合组成。水陆法会是从北宋神宗时才盛兴起来的。
水陆画并无一定的幅数,最多有二百幅或一百二十幅,少即三十二幅或七十二幅。其中分上堂和下堂两部分。上堂之中有佛像、经典像、菩萨像、缘觉像、声闻像、各宗祖师像、印度古仙人像、明王像、护法鬼神像、水陆撰作诸大士像;下堂之中有诸天像、山岳江海诸神像、儒士神仙像、诸种善恶神像、阿修罗像、种种鬼像、阎罗王及鬼卒像、地狱像、畜生像、中阴众生像、城隍土地像。可以说水陆画是集释道画的大成。下堂画中诸天和诸神像大部杂有道教画。每幅的绘法章法虽不一定,人物可分可合,可多可少,但是每幅的画法都有一定的规矩,而且保持著唐宋的遗风。
四、绘曼荼罗画的轨则
密宗最注重事相,所以密宗所供奉的曼荼罗画必须依照经轨所说的仪则如法绘画。密宗经典中载有对本尊曼荼罗的画法。现在略引五经以示梗概:
唐阿地瞿多译《陀罗尼集经》卷二说作阿弥陀佛像法云:“其作像法,先以香水泥地作坛,唤一二三好巧画师,日日洒浴,与其画师受八戒斋。咒师身亦日日洒褡,作印护身,亦与画师作印护身。咒师画师两俱不得犯戒破斋,不吃五辛酒肉之物。作坛中央着帐,四方着饮食果子,种种音乐供养阿弥陀佛。其画师著白净衣服,用种种彩色,以熏陆、安悉等香汁和之,不得用皮胶。咒师坐于坛外面向西,画师面向东,咒师前著一香炉,烧种种香及散诸华。夜即燃灯。咒师作阿弥陀佛身印,诵陀罗尼咒曰:‘那谟阿嚟耶,阿弥陀婆耶,怛他揭多夜,阿啰诃底,三藐三菩提耶,跢侄他,唵,阿密哩羝,诃那诃那,萨婆波跛尼,陀诃陀诃,萨婆波跛尼,呜吽泮,莎阿。’次画师画佛像法,用中央着阿弥陀佛,结跏趺坐,手作阿弥陀佛说法印。左右大指无名指头各相捻,以右大指无名指头压左大指无名指头,左右头指中指小指开竖。佛之右厢作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像,左厢作大势至菩萨像。”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一云:“此一字佛顶轮王像,是像无量克伽沙俱胝诸佛同共宣说,于出世、世间一切变相,此像最上,利益一切障累有情。是像乃是一切如来神通变化,形容相好,冠缨衣服,运度一切罪垢有情登涅槃岸最三摩地。画斯像者,先曾入此顶轮王灌顶无胜法坛,于阿阇梨手授具足咒句印法,或复入于胜顶王坛已成就者,为阿阇梨印赞许可,求证出世大涅槃处。如是行人乃堪画像,正命令于净行婆罗门善信童女,或命大姓种族父母真正善信童女,教净护持,撚治织缝,莫粗恶丝持和织画,勿刀截断。阔量四肘,长量六肘;或阔三肘,长量五肘。若力不迨,如是织作,亦任货求鲜净好者,勿还价值,货得物已,以净香水如法蘸浴,乃中图画。色盏新净,勿用皮胶。水调和彩色,用以香胶调色画采。或取如来种族部中教法轨则,画像亦得。画是像者,当于一切佛神通月画饰装采,所谓正月、五月、九月,则斯等月月初一日,或十五日起首画模,其画像处,于佛堂殿,或于山间仙人窟处。是处占相方圆百步无诸臭秽,水复无虫,清洁净美。当所画地日日如法香水涂洒。其画匠人诸根端好,性善真正,具信五根。若画彩时授八戒斋,一出一浴,著新净衣,断诸谈论。先正当中画菩提树,种种宝装枝叶花果(中略)。树下画释迦牟尼如来,备三十二大人相、八十妙好。身背圆光,坐师子座。结跏趺坐,作说法相。”
唐菩提流志译《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卷八云:“世尊,是不空王像三昧耶,当以白毡或细布上,或覆绢上,方圆四肘,或方八肘。画匠画时一出一浴,以香涂身,著净衣服,食三白食,寂然断语,受八斋戒。盏笔彩色皆令净好,勿用皮胶调和彩色。当中画七宝补陀迦山,其山腰像须弥山腰,山巅九嘴犹若莲花,当中嘴状如莲花合。山上画诸宝树花果一切药草,山下大海水中鱼兽水鸟之类。当中嘴上七宝宫殿种种装饰,其宫殿地众宝所成,殿中置宝莲花师子座。其上不空羂索观世音菩萨,一面三目一十八臂,身真金色,结跏趺坐,面貌熙怡。首数宝冠,冠有化佛,二手当胸合掌。”
唐不空译《金刚恐怖集会方广轨仪·观自在三世界胜心明王经成就心真言品》云:“诵此真言,一一字满一洛叉(师云:三十五万),然后画像。应令童女于清净处织毡绢等。以帛覆口,三时洗浴,身著白衣。供给织者饮食等人亦须清净,织以白绒,机杼应新。诸难调伏信很不具足人,是恶流辈皆勿令见。于织处布散时花,转读大集经,令曾画人当受八戒。缘像所市一依所索,勿与画者有争竞心。其绢毡等香水浸渍。蓝青雌黄及与紫矿,此中彩色,是等皆除。白色应用白檀、乌始罗、龙脑香等;黄色应用苜蓿香、萨计柅耶(百合代)龙等;赤色应用郁金香、紫檀等;黑色应用多迦罗花、青莲花、酥合香等。身分及乳皆不应用。画者护特禁戒,常思六念。先中央画菩提树,树下画阿弥陀如来,坐师子座,以二莲承,身金色,右手施无畏。佛左圣得大势至菩萨,佛右圣观自在菩萨。”
唐不空译《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中准提佛母画像法云:“取不截白毡去毛发者,帧于净壁。先应涂坛,以开伽饮食随力供养。画师应受八戒斋,清净画像。其彩色中勿用皮胶。于新器中调色。应画准提怫母像,身黄白色,结跏趺坐,坐莲花上。身佩圆光,着轻谷。”
大乘佛教经典常赞叹绘画佛像的功德。如《宝劫经卷一·四事品》中说:“作佛形像坐莲华上。若模画壁绘毡布上,使端正好,令众欢喜,由得道福。”由此也可以知道印度绘画佛画的材料是以壁、缯、毡、布为主的。又《贤愚因缘经·阿输迦施土品》中说释迦如来过去生中由画佛像而感得成佛涅槃以后,阿育王为造八万四千塔的果报。经中说:“过去久远阿僧祇劫,有大国王名波塞奇,典阎浮提八万四千国。时世有佛,名曰弗沙。波塞奇王与诸臣民供养于佛及比丘僧。四事供养,敬慕无量。尔时其王心自念言:‘今此大国人民之类常得见佛,礼拜供养,其余小国各处边僻人民之类无由修福,就当图画佛之形像,布与诸国,成令供养。’作是念已,即召画师敕使图画。时诸画师来至佛边,看佛相好,欲得画之。适画一处,忘失余处。重更观看,复次下手,忘一画一,不能使成。时弗沙佛调和众彩,手自为画,以为模法,画立一像。于是画师乃能图画,都画八万四千之像,极令净妙,端正如佛。布与诸国,一国与一。又作告下,敕令人民办具花香,以用效养。诸国王臣民得如来像,欢喜敬奉,如视佛身。如是阿难,波塞奇王,今我身是。缘于波世画八万四千如来之像,布与诸国,令人供养。缘是功德,世世受福,天上人中,恒为帝王,所受生处,端正殊妙,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缘是功德,自致成佛。涅槃之后,当复得此八万四千诸塔果报。”
正是由于对绘画佛像功德的鼓励,因而佛画艺术就更得到了发扬。
来源:《现代佛教学术丛刊之二十·佛教艺术论集》
1980年(台湾)大乘文化出版社出版
||||微信 zhibeifw道教掐诀_阴阳术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153贴子:
手决:在举行醮仪时,有很多醮仪,如拜表、拜斗,大敕水,酌饯,宿启,济炼,小赈济等按正一满腔热情传统规定,必须使用手决,会不会使用手决,是鉴别正一派道士功底深浅的主要标志。“手决”也称(法决、斗决、神决),是法事中常用的手指功诀,分“单决”“双诀”,即单手行诀,和双手行诀。形态逼真,内容丰富,现已搜集到的有七十余种,诀名即1、左雷局,代表天雷,表示霹雳镇邪。2、右雷局(意同左雷局)。3、,代表,表示卸香供圣。4、杨柳,代表飘柳,表示弹洒净水,清洁坛场。5、玉左,代表玉宫,表示收神。6、小金牌,代表老祖师的圣命,表示镇邪保安。7、青灵,代表栓绑,表示看守温琼天将的马。8、剑,代表神剑,表示画号斩恶。9、玉环,代表斗姆娘的手镯,表示奏拜的信号。10、五黑,代表黑罩,表示罩关。11、毫光,代表阴阳电光表示照射。12、,代表巨山压顶,表示拔起泰山高万丈,压倒千邪并魍魉。13、紫微,代表,表示压煞。14、单斗,代表奏报天仙,表示求头号姆娘发令。15、药*,代表毒性武器,表示法器。16、三*,代表盅座,是支撑水盅的专用手式。17、金龙,代表金童玉女捧印。18、剪,代表法剪,表示剪断。19、针,代表神针,表示追寻,穿破。20、金莲,代表金莲花,表示圣祖显灵之处。21、神虎,代表神虎天将,表示召神虎将临坛。22、聚魂,代表取胜集的符号,表示召集孤魂。23、刀讨,代表神刀,表示斩邪恶意怪。24、并头莲花,代表王母娘的荷莲,表示迎接圣驾。25、,代表在,表示祈祷(求雨)。26、双斗,代表先天斗姆宫,表示凡间有求于斗姆娘。27、金桥,代表金勾搭桥,表示迎接先天和后天。28、大金牌,代表天神的圣命,表示召将。29、大金光,代表金光灿烂,表示由凡转神。30、侧式大金光(意大利同大金光)。31、小金光(意同大金光,用于小法事)。32、集神,代表聚集信号,表示汇集天神。33、和合,代表合天将,表示召和合天将。34、扭,代表扭索,表示揪住。35、枷,代表套脖子的刑具,表示束缚。36、()代表封缄器。表示锁 关。37、铳,代表枪类的火器,表示猛烈打击。38、炮,代表枪类武器,表示打击。39、穿山独龙,代表武器,表示打击。40、飞魂过海,打招魂醮超度亡灵时用的手诀。41、铜篱,代表神将,表示压邪。42、铜帐,代表帐蓬,表示罩关。43、刀山,代表利刀满山,表示拦截。44、俞树,代表神剑万把,表示阻栏。45、,代表东岳大帝掌握人间生死。46、天罗地网,代表巨大的罗网,表示收邪。47、盘陀,代表盘陀石,表示抵档。48、蟾,代表月宫蟾蜍,表示飘香凡间。49、,代表,表示骑鹤仙渡。50、莲花,代表莲花信号,表示送信号给斗姆娘。51、根本,代表奏求斗姆娘的信号,表示降吉祥。52、降魔杵,代表神棒,表示下落,驯服。53、左右八金刚,表示四大天将,表示保护。55、哪,代表神环,表示旋滚奏报信息。56、哒,代表咒语连声,表示急促吆喝。57、塞辇,代表堵住缺口的物器,表示驱赶阻塞。58、大猪头,代表斗姆娘的仙兽,表示跨兽下凡。59、小猪头,(意同大猪头,只是小法事用)。60、天姆印,代表印章,表示批奏。61、接驾,代表恭迎宾客,表示接神临坛。62、宝座,代表珍贵的座位,表示请斗姆娘临座。63、狮子诀,代表神狮,表示头号姆娘的仙兽。64、象鼻,代表神象,表示斗姆娘的仙兽。65、宝相莲花,代表迎仙宝座,表示接仙。66、小猪送,代表通往仙天的关卡,表示开关。67、井诀,代表伏魔井,表示关妖。68、双玉环,代表祖宫气,表示变运成仙。69、双毫光,代表金光灿烂,表示宝光护身。70、双穿山独龙,代表入地穿山信号,表示勇猛穿截,追捉。(手诀图例见图) 行诀过程中必须注意运用指灵腕松,端腕齐胸,节目缠绕,环环紧扣,诀运心到,变幻无穷之气功力。所谓气功力好以人体五脏之气徊为根本,运用功法从而达到神化道法之目的。据道书《传递决图校》记载:“夫诀者定也,乃天地之机,括将吏之合同也,若法子不得诀妙,何以感动将帅,摺伏妖魔。故决者,关动一身之精神,心手相应,而天人交会也,嗣汉之子,慎勿轻论云耳”,所言之意,行诀一定要懂得诀里饮食神界天机地利的各种符号,不了解其中奥秘,便达不到传神召将伏妖之效果。天师府的老道长说:“发诀(即气功发功)必索动周身之精、气、神,内外应合,使仙凡呼应,天师道道徒切不可轻忽此事。又据《传递诀图校》载:”斗在中天月在西,诀破黄旺日齐俱,有些妙诀非过渡,目前源传是天机“。说明诀秘已经失传了一部分。
票牛教你如何买到热门、便宜、真实的演出门票!
捻目 又称捻诀。即掐诀,《千金翼方·禁经》:“仙经曰:用禁有六法……四捻目禁,谓手上有一十五目。”有蛇、虎、天狱、都监天师诸目,在其他道书中即称掌诀目。在气禁中捻以帮助发气。详见掐诀。
又称“结手印”、“手印”、“印”,即按一定手势掐诀。印为印记,痕迹。佛教以文为印,将文定理,文理相应的实理称“法印”。《陀罗尼集经》:“诵咒有身印等种种印法,若作手印诵诸咒法,易得成验”。手印指诵咒时特定手形。亦称掐诀为。 禁解 指掐诀(捻诀)以禁制鬼神外物及解除禁制。(金镇流珠引》卷十四注:“禁即捻左手指,解即捻右手指。圣君授天师左禁右解,用之无穷也”。 诀目 指掐诀手势。《道法会元》卷一六O:“祖师心传诀目,通幽洞微,召神御鬼,要在于握诀,默运虚元,因目之为诀。”诀目各有名称,大多称其某诀,如本师诀,上清诀、五雷诀、灵官诀等;也有称手印或印,如元帅印、火铃印等;少数称局,如雷局。每种诀目都有相应的象征意义,如雷局象征天雷,火铃印象征拟想的流火金铃。构成诀目的,主要是手掌各部分之间的掐捏部位即诀文,及勾连方式。简单的只掐一个诀文,如北帝诀为左手大指掐坎文(中指下节末),复杂的须顺次变换多个掐捏部位即诀文,或同时掐几个诀文。掌指的掐、勾、握、屈、直,有单掌的,称单诀;有两手共结的,称双诀。其名目繁多,常常一法所用即达数种乃至数十种。因道派传承不同,同一诀名或诀目不同。各道派皆传有诀谱,载明本派所用诀目 五行诀 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木诀,掐左手第二指第二节下部。火诀,掐左手第三指第三节左边。土诀,掐左手第四指第三节。金诀,掐右手第四指第三节。水诀,掐左手第三指第一节下。 七星本诀 代表的诀文的总称。第一魁星文,在左手第二指第二节上。第二,魉星文,在左手第二指第一节上。第三{左为鬼,右为‘灌’字去三点水}星文,在左手第三指第一节。第四{左为鬼,右为行}星文,在左手第三指第二节。第五{{左为鬼,右为毕}星文,在左手第四指第二节,。第六{左为鬼,右为‘埔’字去土旁}星文,在左手第五指第二节。第七星文,在左手第五指第三节。应用广泛,在掐北斗诀剔斗时都掐其中全部或部分诀文。 五雷诀 对于五雷的内涵,各道派解释不一,其诀亦有不同。如所传。五雷指天雷、神雷、龙雷、水雷、妖雷,其诀为:“天雷诀:两手掐寅,五指俱藏于甲。神雷诀: 二指三指弓,大指掐定子,四指五指压定大指。斗雷诀: 大斗诀是也。龙雷诀:二指三指四指弓,大指弓,掐定亥,五指掐定大指藏甲。水雷诀:二指弓,大指掐丑,三指四指五指押定大指。妖雷诀:二三四指弓,大指掐定并不见甲。是名社令雷也。”((高上神霄玉清紫书大法》卷一一)。 雷局 创于雷法,后在道法科仪中普遍使用。有左雷右霆的差别。即左手雷局代表雷(相对于霆称为阳雷),其诀目为左手二、三指掐掌心,大指押二、三指掐子文(四指根),四、五指押大指掐掌心,握紧。右手雷局代表霆(又称阴雷)诀目为右手二、三指掐掌心。大指押二、三指掐亥文(五指根),四、五指押大指掐掌心,以其象征雷、霆,在雷法中为基本的诀目。凡召雷、收邪以及一般符咒中都不可或缺。以其五指掐合于掌上,外形如拳,故掐法称握雷局。 五岳三涂诀 在念五岳三涂咒及绘五岳三涂符时作为配合。灵宝法中炼度时经常使用。凡八节。先以左手掐卯文(二指底部算起一、二节之间),称“磨针”,次掐中指上节,称“哕”;次掐四指中节,称“红杏”;次掐中指近掌纹,称“墨黑”; 次掐中指中节,称“灵宝”; 次掐卯文,叫做“都功成功角镇”;次掐辰文(二指二、三节之间),称“兴生独来可韩聚魂公都众摄’。所称咒中名目,自“磨针”至“灵宝”为五方玉女名。 伏魔印 以大指压中指掐子文,四指压倒大指,二、五指伸直。在行天蓬伏魔法召合及遣送时使用。
紫微印 又称伏邪印、局邪印、狱印。变神为北极紫微大帝时使用。左手小指横过四指背与大指相勾,掐四指第三节;中指掐掌心横纹,二指四指伸直。此印代表北极大帝,故掐时常存想自己化身为北帝指挥鬼神。将此印置于肋下,则用以指挥强邪恶神降伏恶鬼。又此印又有若于变格;如掐于四指第二节称天罡印,掐第一节名斗印,掐第二节外则为真武印。盖北斗居北极下,天罡属斗,真武为北帝属将。 都天大法主印 天蓬伏魔大法中变神为都天大法主时所掐。大指外四指并掐掌心横纹,大指掐寅文(第二指根部)。 上清诀 左手大指掐中指上节,代表上清尊神。 玉清诀 又名玉帝诀、天师诀.左手大指掐中指中节中文。代表最高尊神元始天尊,或玉帝等。 太清诀 左手大指掐中指下节。代表太清境尊神。 北帝诀 代表北极大帝降临。左手二、三指并掐大指中关节。在化身为北帝指挥三界鬼神伐庙、破庙时用之。 天师诀 代表天师降临。左手大指掐二指第一节。 日君诀 代表太阳星君。左手大指掐第二指上节。念日君咒向太阳取炁时使用。 月君诀 代表太阴真君。掐左手第四指上节。太念阴咒存想太阴真君向月亮取炁时使用。 天丁诀 代表天丁力士。简单的一种,仅左手大指掐中指根。复杂的一种,左手以第四指越过中指背掐二指、二指掐于大指根、大指掐五指根、五指勾住大指;唯独中指伸直。勾取天丁力士时使用。为斩鬼收邪一类法事中常用诀目。 丁甲诀 左手大指压中指掐于乾文(第四指根部关节缝上),四指压大指。在句丁甲时使用。丁甲,指六丁、六甲,道教所设想并经常驱使的神将。 都监诀 代表统领鬼兵的兵马都监。左手大指压住二指三指掐乾文(四指根部关节线),四指五指压大指。在行法收邪时存想统领兵马时使用。 变神诀 左手小指越过四指背使中指勾定小指,大指掐中指中节,二指伸直;左手持诀以胸伸至面前,在变神时使用。 局邪诀 左手小指从四指背越过中指勾定小指并掐掌心横纹上,大指压中指并曲转大指头压二指。在“禁闭”邪鬼妖精时使用。 勾功曹诀 左手大指掐二指中节,作勾向面前势。用作勿勾功曹听候法旨。在运用中依所勾功曹职司差异,有若干种变格。 收瘟诀 大指压二指三指,掐乾、亥二位(四指五指根部)。进入瘟病之家行法指挥行病使者时用 追鬼诀 左手二、三指屈曲,大指掐四指中关节线。用于立狱收邪。另大指稍移上至四指上节,用于收游魂。此诀在行法收聚鬼贼时掐,使用颇广。 发兵诀 左手大指压三指,掐四指甲下。凡行法捕邪发兵马时使用。 枷鬼诀 表示给鬼戴上枷锁。有两种。简单的一种,左手大指掐小指根。复杂的一种以二指、三指相*;四指、五指相*,中心开穴;大指掐寅文(第二指根部关节线)。凡考召法中常用,意为枷鬼使之畏伏。 禁鬼诀 左手大指掐四指第一节。入瘟疫病家以气、咒禁鬼时使用。 杀鬼诀 左手大指先掐寅文(二指根部),然后从辰文(二指一、二节之间)挑出。在斩杀鬼魅的科仪中使用。 驱病诀 右手大指掐二指根。为人行法治病进入病家时使用,意在驱除致病邪,不使传染自己。 殂鬼刀支目 殂,突然失去知觉;殂鬼,指使鬼立时闷绝。在左手第四指第三节。云掐之鬼立自死。在驱鬼、杀鬼一类法事中使用。 勘鬼诀 右手大指掐中指甲下。在勘查致病“邪鬼”时,问病人所见“怪异狂邪”情况时使用。 巡逻诀 代表巡逻十方三界。左手掐寅文(食指根部),然后周历卯、辰、巳等文,回环至于丑文(中指根部),共掐十二宫。祭炼施斛一类科仪中,请神吏巡行各处召亡灵时使用。 剑诀 代表持剑斩杀妖邪或划破障碍。右手大指掐酉文(小指二、三节之间),无名指屈于大指下,食指、中指并拢伸直。使用广泛,行符敕水中往往都少不了。 金桥诀 代表升天金桥。两手各以大指搭住小指,其余三指竖直;然后左前右后迭起。凡炼度、破幽一类科仪中、法师引导亡灵超出幽冥、往登仙界时使用。 玉皇诀 代表玉帝。掐中指中节右侧。凡朝玉皇时使用。 斗印 亦称斗诀。代表北斗,小指从四指人藏于三、四指下,大指屈曲掐定三、四指,只第二指伸直。应用广泛,凡步罡、书符及用印经常掐此诀。 真君诀 先掐斗印,再移大指掐四指中纹。在天官附体时使用。 本师印诀 又称“变神诀”。《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九《精思篇》:“左手小指从四指后人中指根,四指曲掐掌心,用中指勾定小指,用大指掐中指中节弹了,大指却掐第二指根,此乃本师印诀。”
白鹤诀 象征仙鹤。《道法会元》卷二三二:“以无名指压住中指,又以第二指压住无名指,即白鹤诀。大拇指与第五小指皆下垂,如鹤两足。” 神虎提魂印 左右两手小指与二指相交*,大指掐中文(中间关节纹)。在炼度、破幽一类科仪中,立神虎堂追摄幽灵时召役神将使用。 天罗地网诀 布天罗地网时用。各道派不尽相同。天蓬法中所传为:以左手三、四、五指勾定左手三、四、五指,右手大指掐在左手大指甲下,左右手二指张开。念咒后,以二指相合,指向认为鬼魅所在的方向。代表结成罗地网、撒网、收网的过程。 天罡印 又名天关印、山字印。用于步罡、吸天罡气书符咒水等场合。作法:先以小指从四指里面插入中指背,以二指勾定小指头,四指曲在小指背上,直伸中指,以大指掐煞文为印(见《道法会元》卷七七)。 于午斗诀 以其自子文始,最后掐定于午文,其轮掐的七个点连起有如斗形,故名。《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卷五:“左手大指掐四指根子文,次过中指根丑文,移上中指中文,次过四指中文,移上四指上文,次过中指上文,直上中指尖掐午文。”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斗姆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