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戴东老婆图片的女儿图片

家庭教育大讲堂第165讲:青春期亲子沟通的三大痛点
一位14岁女孩的家长困惑地说:“她还是那个曾经听话的女儿吗?怎么变得我都不认识了呢?”另一个家长也说:“感觉她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让我不知所措,怎么做也不是。”青春期亲子沟通已经成为家庭教育中的最大难题,而且已成为孩子问题行为的导火索和助推器。
一位14岁女孩的家长困惑地说:&她还是那个曾经听话的女儿吗?怎么变得我都不认识了呢?&另一个家长也说:&感觉她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让我不知所措,怎么做也不是。&青春期亲子沟通已经成为家庭教育中的最大难题,而且已成为孩子问题行为的导火索和助推器。
痛点一:一边是&我长大了&,另一边是&还真不放心&
青春期最大的特点是自主独立性意识的出现,而这种自我成长的力量如果遇到阻碍,很容易诱发逆反心理,逆反心理的出现成了亲子关系恶化的催化剂。所以,了解孩子逆反心理的特点,并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逆反期就显得尤其重要。
本来很自然的亲密的父子、母女关系,为什么从孩子进入青春期(12~13岁)就变得越来越紧张,由对话越来越少到不讲一句话,甚至逐步演变到&敌对&?
[矛盾焦点]:孩子对自己成长发展的认识超前,而父母对他们的发展认识滞后。孩子的认识超前是指对自己具有成人意识而不具备成熟的心理认识不足;父母的观念滞后,主要表现在他们只注重孩子半成熟的一面,而忽视了孩子成人感这一不可忽略的发展事实。
逆反心理本质上就是他们要向父母讨得对自己意愿的尊重,而非真的要与父母作对。换句话说是&为作主而作主&。青少年时期的亲子关系,需要经历一个双方都很痛苦的重新整合时期,这一重整需要建立在童年期亲子关系亲密的基础之上。面对孩子的逆反挑战,父母要勇于放下权威,与他们交流思想,听取他们的意见,理解他们的情绪感受,给他们自主决策的机会,甚至用平和的心态眼看着他们犯下&错误&,并宽容的给他们以改正&错误&的机会。
[提示]:孩子逆反和&顶牛&不是目的,讨得父母对他们的尊重才是他们内在的心理需要。所以,遇事征求他们的意见,是化解&顶牛&的良方。
痛点二:一边是&你们不理解我&,另一边是&我都是为他好&
青春期的另一特点是自我中心,主要表现为考虑问题从自我出发,&自以为是&、&自高自大&,甚至是自我封闭(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们不理解我&,也导致了家长感觉沟通困难。
自我中心,甚至自以为是,是人心理发展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出&走出自我,了解他人&的基本观点和意识。孩子的心理成熟有三个阶段:
①没有我,只有他(接受规范和引导);
②只有我,没有他(幼稚情绪化的人&&感情用事、盲目的、冲动的、不负责任、不计后果的、自私的、自我中心的);
③有我也有他(理性成熟的人&&有计划的、有控制的、负责任的、三思而后行、他人意识、无私奉献)。
家长首先要走出自我中心,要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兴趣爱好,理想抱负,痛苦和烦恼等,这才有利于孩子看到与人交往的良好的示范和样本,有利于孩子逐渐克服自我中心,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逐步走向社会化。
相反,家长的自我中心和自以为是,家长的高高在上、权威与骄傲,家长情绪化的应对和不考虑教育效果,很难使孩子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有些孩子甚至会封闭在自我状态形成习惯,不但自己孤独、压抑和苦闷,也使家长失去了了解他们内心想法的途径。
[提示]:切忌父母自以为是、强加于人的教养态度,遇事先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他为什么会如此说?为什么会如此做?有没有必然性和合理性?
痛点三:一边是&我愿意&,一边是&你应该&
孩子的心理成熟需要一个过程。由于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他们是&情重而智障的&。这里的情重是情绪化,这里的智障是缺乏理智。其行为表现就是遇到问题不冷静,盲目、冲动,不计后果。有时过于情绪化,跟着感觉走,图一时痛快。&我喜欢&、&我愿意&是他们的口头禅,当然冷静下来后也会为自己的冲动行为而后悔。父母是相对成熟的理性的成人,因此,经常会从自己的社会阅历和理性思考出发去教育要求孩子&你应该这样做&,这成了家长的口头禅,这就与孩子情绪化的&我愿意&发生冲突,处理不好导致矛盾激化。
这时,父母首先需要先蹲后站,也就是先把自己的心理年龄降低到孩子的年龄,去理解他们情绪、行为的合理性,不与青春期的孩子较劲。因为如果家长一张口就是&你应该&&&的教育,立刻会被孩子挡回,孩子不但不接受还会产生厌烦心理和抵触情绪。接着采取先情后理的策略,也就是先与孩子的情绪情感同步,达成与孩子心灵相通,在孩子从内心接纳家长后,再说出父母的道理,这时的道理孩子才能听进去,孩子才能遵照去做,这时的教育才是有效的帮助。
[提示]:在精神和情感世界,孩子也常希望我们蹲下身来,跟他在一个平台上见他所见到的,听他所听到的,分享他所感悟的。建议家长先感性认识孩子,再理性引导孩子;不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切忌父母使用情绪化的管教方法,那样只能使问题更糟,使亲子关系更加恶化。
【戴东寄语】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大多数家长也处在更年期,青春期的孩子是要得到,而更年期的家长要面对正失去,在生理上,发生了变化,情绪不稳定;在生活中,家长面对曾经贴心的孩子,变得不愿与自己交流;在工作中,曾经的得心应手可能被他人所替代;家长有青春期的经历,而孩子没有更年期的经历,青春期的孩子,正在经历&心理断乳期&,亲子关系的融洽会让孩子平稳的度过这一时期。
扫描二维码关注艺博家庭教育
与戴东老师近距离沟通哦~热门文章最新文章&&&&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本报讯&&“要在小事中教育孩子,要让孩子成为德才兼备的“精品”,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对孩子精神的爱应比物质的爱多一点。”这是11月18日,1200多名家长在参加了耿家庄家庭教育论坛后所达成的共识。据悉,有如此多家长聚在一起共同商议家庭教育问题的活动在我市还不多见。&&&&据耿家庄小学校长苏永军所言,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学校请来了清华大学亲子教育专家戴东,以及城关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罗宏元。专家认为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与孩子交朋友,多谈心,少动粗,要通过每一个细节来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同时,家长也应该做出表率,尽可能的避免祖辈为孩子操心,父母之间也要多沟通,积极配合。&&&&当日,在家长与专家交流时,四年级三班小丹的爷爷徐广建讲了个故事,在今年秋季刚开学后,他在回家时看到一个穿着绿色校服的小孩伏在白天卖过菜的木板上写作业。由于这个孩子与小丹年龄相近,他带着小丹去看了这个孩子。他是想通过这件事来告诉孩子,要学习刻苦的精神,还要有一颗慈善的心去关心身边的贫困学生。&&&&清华大学的亲子教育专家戴东说,家长对孩子的爱应该满足三个条件就可以了,第一爱是无私的,不要对孩子许下考进前十名就吃肯德基的愿望,这样的爱是有条件的,其次,对孩子的爱应该是精神的,不是物质的,更多的爱是一种培养,是一种沟通。最后,爱必须要让孩子感受到。罗宏元告诉记者,家长对孩子的爱,应该是爱的深、爱的真、爱的理性。专家还认为,教育孩子要多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产生教育效果。肯定孩子成长中的进步,容易让孩子产生自驱力,这对孩子以后的人生非常有用。
免责声明:
兰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兰州新闻网”或在兰州日报、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社和兰州新闻网所有。已经与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兰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兰州新闻网”并且不在兰州日报、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兰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兰州新闻网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戴东训练营有效果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