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水上公社什么时候并入河源市江东新区古竹镇镇

古竹镇学校名录-广东河源市紫金县广东河源市紫金县古竹镇学校 >>
>> 学校筛选古竹镇学校电话:邮编:517453地址:广东省紫金县古竹镇居委电话:7185499邮编:517465地址:广东省紫金县古竹镇解放街25电话:邮编:517465地址:广东省紫金县古竹电话:1邮编:517465地址:紫金古竹水上新村3号电话:8邮编:517465地址:紫金古竹紫博路南1电话:邮编:517465地址:紫金县古竹镇潮沙村电话:邮编:517465地址:古竹镇新智路60号省份城市县区乡镇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1/1页 共7条 到
页 确定小提示查找学校请先选择学校类型及所在市区,如果查找不到请尝试搜索学校。搜索学校查找会员特权创建学校热点学校紫金县古竹镇的村民联名控告村支部书记,这是怎么一回事???_河源之窗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76贴子:
紫金县古竹镇的村民联名控告村支部书记,这是怎么一回事???
榄溪村,村干横行霸市,村民联名控告村支部书记,这是怎么了??、求真相,求辟谣啊~!!
宜家上海网上商城上线了!超过7000个单品,家装更惬意!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古竹镇召开干部任免大会-紫金县古竹镇人民政府-热点新闻
?公告公示:
&?当前位置: &
古竹镇召开干部任免大会
发布时间: 16:12:00&&&
点击:1545次
5月30日,我镇召开干部大会。镇府在编人员、村(居)书记主任、镇属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江东新区党委书记赖小卫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新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贺新彬主持。
会上,江东新区组织人社局局长陈飞宣读任职文件,宣布廖杏强同志任古竹镇党委书记;免去李立明同志的古竹镇党委书记职务。党委书记廖杏强作任职表态发言。他表示,接过古竹改革发展的“接力棒”,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信心。在新的岗位将按照新区党委、管委会的掌舵指向,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建设美丽幸福古竹。
江东新区党委书记赖小卫对古竹领导班子过去的工作表示充分的肯定,并就新任镇委书记如何在新的岗位适应新的角色提出几点要求:一是加强学习。从镇长到镇委书记,担子变了,责任变了,了解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要转变。要通过加强学习,适应新形势,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二是团结协作。“互相补台,好戏连台”。古竹领导班子要紧紧团结在以新任镇委书记为“班长”的镇党委领导下,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三是改革创新。面对新形势,必须破除思想束缚,要把创新贯穿工作的始终,特别是产业园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方面更要注重创新。四是务实为民。要从老百姓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因地制宜,踏踏实实为民办实事,真正解决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五是干净做事。要切实珍惜这个来之不易、体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做好实事,依法办事,干净做事。(文/图 邹丽娟)
中共古竹镇委 紫金县古竹镇人民政府主办
备案证编号:
友情链接:古竹“水上人家”渴望陆地生活_新闻_电子报_惠州_惠州日报_东江时报_惠州报业传媒集团
古竹“水上人家”渴望陆地生活
30多年前往返珠三角一趟赚1000多元如今只能靠打鱼为生
鼎盛时期,这片“水上公社”聚集了上千口人。
船舱就是他们的家。
洗衣做饭都在船上。
紫金县有个古竹镇,古竹镇有一群生活在东江上的“水上人家”。他们生活清苦,却自得其乐;在舍不得水上生活的同时,却希望子女能够过上“陆地人”的生活。花4000元买船开始水上生活
在船上生活了30多年的黎寿生今年61岁,在他的嘴里,我们时常能听到“水上人”、“陆地人”的叫法。
30多年前的一天,黎寿生成了水运公司的一名水手,“我那时候在水运公司上班,经常随船运送货物到珠三角一带,一般一个来回10天左右,5个人跟船。”据黎寿生回忆,当时运送一次货物到珠三角,就能收入1000多元,那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非常高了。也就是从那时候起,黎寿生开始以水为家。娶了媳妇、生了孩子以后,黎寿生花4000多元钱买了一条报废的水泥制水运船,真正开始了水上的锅碗瓢盆生活。“水上公社”鼎盛时聚居千口人
黎寿生所在的这一片水上区域住了60多户共几百口人,岸边则坐落着一片片好似客家围屋般整齐排列的房屋。据了解,这里原来名为“水上公社”,鼎盛时期聚居了上千口人。
黎寿生介绍说,“水上公社”后来改制成紫金县交通局下属的水运公司。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水运公司相当繁荣,不但成立了公司下属的水运小学,还给职工另辟水上生活区,那个时候水运公司职工的生活相对是比较富裕的。
进入21世纪初,水运公司因为诸多原因开始慢慢没落,直至解体,职工们或离开,或留守过着清苦的生活。不愿离开熟悉的水上生活
“在我的记忆里,东江水一直很清,只是感觉水位越来越低。”自从东江水位越来越低、陆路交通越来越发达后,黎寿生的出航次数越来越少。18年最后一次出航让他记忆犹新:“我从没想过那会是最后一次,这么多年了,那天的出航仿佛就跟昨天似的。”
不再出航,黎寿生感觉自己的生活像少了什么东西似的,整天魂不守舍,可他又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和热爱的水上生活。于是在和家人商量过后,黎寿生一家开始了最为原始的渔民生活,“每天晚上6点出去,凌晨两点多回来,运气好时能打十几斤鱼,运气不好时可能连一条都打不到”。
虽然以打鱼为生,日子过得甚为贫苦,但黎寿生一家却以水为乐。天暖时,几个孙子孙女每天放学后都要到水里游上一通,看他们“浪里白条”的矫健身姿,俨然个个都是游泳健将。希望子孙过上陆地生活
黎寿生家的船,按陆地上房屋结构的划分可是标准的“四室一厅”,三代12口人都生活在这艘船上。这艘已经有50多年历史的老船早已显露 “疲态”,船体四周木板开始漏风,船顶的油毡纸也抵挡不住大风的侵袭,每次刮大风后都要重新盖一遍。
让黎寿生欣慰的是,这片“水上人家”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通电了,几个孙子孙女可以在电灯下做作业了。
黎寿生的两个儿媳妇都是从陆地上嫁过来的,他自己虽然习惯了水上的生活,但还是希望自己的孙辈们能过上陆地人的生活。“现在东江上的水坝越建越多,打鱼越来越困难,两个儿子前一阵子都到陆地上打短工去了。”
相关阅读:
已有条评论凤安镇位于县境西南部,东邻蓝塘,西接好义,南临上;好义乡位于县境西南部,东邻凤安、上义,南连惠阳县;上义镇位于县境西南部,东连蓝塘,西接惠阳县梁化、;古竹镇位于县境西部,东江中游东岸;义容镇位县境西部,东临青溪,西邻古竹,南连凤安,;青溪乡位于县境西部,东邻附城、瓦溪、九和,西接柏;临江镇位于县境西北部,东江中游东岸;年属第十区(柏埔),1957年12月成立
凤安镇位于县境西南部,东邻蓝塘,西接好义,南临上义,北连古竹、义容、青溪。镇政府驻地凤安圩,东北距县城56千米。
凤安因镇政府驻地形似凤凰而得名。明清属古名都下石社(约)。民国18年(1929年)属第一区安石乡,民国30年属上安乡。建国初属第二区、第六区,1957年12月设凤安乡,1958年10月属蓝塘公社,1961年4月分立凤安公社,1983年9月撤社设区,1987年4月改设凤安镇。
好义乡位于县境西南部,东邻凤安、上义,南连惠阳县大岚,西接惠阳县芦州,北临古竹。乡政府驻地好义圩,东北距县城70千米。
好义原称下义,因地处上义河下游而得名。明清属古名都下义社(约),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改称好义约。民国18年(1929年)属第一区好义乡,民国30年属尚好乡,民国34年属广义乡。建国初属第二区、第七区,1957年12月设好义乡,1958年10月成立好义公社,1961年分设上义公社,1963年3月上义公社并入好义,1973年4月分设上义公社,1983年9月撤社设区,1987年4月复设好义乡。
上义镇位于县境西南部,东连蓝塘,西接惠阳县梁化、大岚,南邻惠东县松坑,北临好义、凤安。镇府驻地上义圩,东北距县城80千米。
镇名相传出自岭头围关帝庙的一副楹联“上扶汉室,义结桃园”。境域明清时属古名都上义社(约)。民国18年(1929年)属第一区上义乡,民国30年属第一区尚好乡,民国34年改为广义乡。建国初属第二区好义乡,1952年属第七区,1957年12月成立上义乡,1958年10月属好义公社,1961年4月分立上义公社,1963年3月并入好义公社,1973年4月再次恢复上义公社,1983年9月撤社设区,1987年4月改设上义镇。
古竹镇位于县境西部,东江中游东岸。东与义容、凤安相连,西与河源、惠阳、博罗三县隔江相望,南邻好义及惠阳县卢岚乡,北接临江。镇政府驻地古竹圩,东北距县城68千米。
古竹旧称苦竹,因当时东江岸边生长大量苦竹子而得名,后谐音改名古竹。明清属宽得都苦竹派社(约)。民国18年(1929年)起属第二区古竹乡,民国34年设古竹镇。建国初属古柏区、第三区,1952年5月设第八区,1957年12月分属古竹、平渡乡,1958年10月成立古竹公社,1961年4月析置古竹槎岭农场(1963年3月并入古竹公社),1983年撤社设区,1987年4月复设古竹镇。
义容镇位县境西部,东临青溪,西邻古竹,南连凤安,北接临江、柏埔。镇政府驻地义容圩,东北距县城52千米。
义容原称二榕,相传因圩头有两棵大榕树而得名,后谐音为义容。明代属宽得都安全社。清代分属宽得都桥田、月角岭约。民国18年(1929年)属第二区桥田、月角乡,民国30年设第二区义容乡,民国34年属四维乡。建国初属古柏区、第三区,1952年5月为第九区,1957年12月设义容乡,1958年10成立义容公社,1961年分出青溪公社,1963年3月青溪公社并入义容,1970年7月分设青溪公社,1983年9月撤社设区,1987年4月改设义容镇。
青溪乡位于县境西部,东邻附城、瓦溪、九和,西接柏埔、义容,南邻蓝塘,北接黄塘。乡政府驻地青溪圩,东北距县城36千米。
乡境原名“清溪”,因境内溪水清澈而得名,后改为青溪。明代分属宽得都清溪、员墩社。清代分属宽得都青溪约、员墩社。民国18年(1929年)属青员、石水乡,民国30年属第二区青员乡,民国34年属四维乡。建国初属古柏区、第三区,1952年5月属第九区(义容),1957年12月设青溪乡,1958年10月属义容公社,1961年4月分立青溪公社,1963年3月并入义容,1970年7月恢复青溪公社,1983年9月撤社设区,1987年4月设青溪乡。
临江镇位于县境西北部,东江中游东岸。东邻柏埔,西与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隔江相望,南连义容、古竹,北接源城区东埔。镇政府驻地临江圩,东距县城68千米。
镇名因面临东江而得。明代分属宽得都上、下江东社。清代属宽得都江东约。民国18年(1929年)属第二区梧桐、排年乡,民国34年分属柏平、临江乡。建国初属古柏区、第四区,1952
年属第十区(柏埔),1957年12月成立临江乡,1958年10月属柏埔公社,1961年4月分立临江公社,1983年9月撤社设区,1987年4月改设临江镇。
柏埔镇位于县境西北部,东连黄塘,西接临江,南邻义容,北毗河源市郊区。镇政府驻地柏埔圩,东南距县城48千米。
镇名相传因镇府东南山坡上生有众多柏树而得。明代分属宽得都柏埔、平湖社。清代分属宽得都柏兴、平湖约。民国18年(1929年)属第二区平湖乡、柏埔镇,民国34年为柏平乡。建国初属古柏区、第四区,1952年5月为第十区,1958年10月成立柏埔公社,1961年分出临江公社,1983年9月撤社设区,1987年4月设柏埔镇。
黄塘镇位于县境西北部,东邻附城,西连柏埔,南接青溪、义容,北交河源市郊区康禾、久社。镇政府驻地黄塘圩,东南距县城29千米。
黄塘相传因圩附近池塘水呈黄色而得名。明代分属宽得都埔尾、黄塘、F石三社。清代分属宽得都埔尾、黄塘社和F石约。民国18年(1929年)属第二区埔尾、黄塘、F石三乡,民国34年属三友乡。建国初属古柏区、第四区(柏埔),1952年5月为第十一区,1957年12月分设黄塘乡、庙前乡,1958年10月成立黄塘公社,1961年4月分设黄塘、庙前公社,1963年庙前公社并入黄塘,1983年9月撤社设区,1987年4月改设黄塘镇。
河源市龙川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和韩江上游,东连梅州、汕头、西靠韶关,北接江西,南近珠江三角洲,面积3089平方公里,辖25个镇,人口90万,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33万人,历史悠久,公元前214年始设龙川县。
县辖25个镇(老隆、四都、黄石、细坳、车田、贝岭、黎咀、上坪、丰稔、赤光、龙母、D龙、田心、铁场、登云、通衢、鹤市、黄布、紫市、佗城、岩镇、新田、附城、义都、麻布岗)。
龙川地形 龙川县位于粤东北部,属山区,地处北回归线北缘,呈东西窄、南北狭长的地形特征,北部和南部群山重叠,西部和东部山岭包围,中间为一小平原,东江贯穿南北,整个地势自北向南倾斜,构成本县具有山区、小平原、丘陵、河谷盆地的多样地形,且南北跨度大。
龙川县主要山脉为霍山。霍山,方圆10公里,海拨550米,属丹霞地貌,有“丹霞山第二”之美誉。霍山以它奇特的山形,清幽的岩宇,悠久历史而著名,被誉为“朝在罗浮暮在霍”。以其险峻的丹崖赤壁和奇岩秀石早已闻名遐迩,是广东七大名山之一。
龙川县水资源以东江、韩江为主,年径流量23.33亿立方米,水力资源蕴藏量41.39万千瓦,可以开发利用量27.701万,已开发利用21万千瓦。 珠江:旧称粤江,是中国境内第四长河流,按年流量为中国第二大河流。全长2400公里。原指广州到入海口的一段河道,后来逐渐成为西江、北江、东江的总称。其干流西江发源于云南省东北部沾益县的马雄山,干流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自治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由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8个入海口流入南海。珠江包括 珠江流域、韩江流域、海南省,广东、广西沿海诸河及云南、广西国际河流。总面积为79.63万平方公里,其中珠江流域在中国境内面积44.21万平方公里,另有1.1万余平方公里在越南境内。
东江:珠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干流河道长523千米 ,流域面积占全珠江流域的6.3%。发源于粤北、赣南,主流寻乌水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的大竹岭,属山区性河流。下游在石龙以下分东江北干流,在汇入增水和绥福水后,西流至增城,从虎门注入狮子洋入南海。东江南支流,在汇寒溪水后分许多汊流,经狮子洋入南海。东江流经的城市有河源 、惠州 、东莞 。东江河源以南河段可通航,水质优良,是香港淡的主要供应源。 韩江:韩江源于广东省紫金县白山栋流经大埔县的三河坝与澄江汇合后称韩江,全长400多公里,是广东省的第二大江。韩江古称恶溪、鳄溪,因鳄鱼出没而得名;又因潮州另名凤城而称凤水;后为纪念韩愈驱鳄又改称韩江。韩江流经潮州城区约3公里,北段江面宽阔,北堤连接竹竿山与金山,捍卫古城的安全。 堤边木棉挺拔,渡船来往于两岸,乘风扬帆,构成了潮州八景之一的“鳄渡秋风”。湘子桥横卧于韩江中段,连接古城与东岸的交通。每当春天水涨,洪水冲击巨石砌成的桥墩,奔泻而下,蔚为壮观,故“湘桥韩江春涨”也被列为潮州八景之一。南段分东西二水绕凤凰洲而过,凤凰洲头筑有凤凰台。每逢雨季时节,登台
远眺江面,烟雨蒙蒙,湘子桥若隐若现,故“凤凰时雨”也为潮州八景之一。与凤凰台隔江相对的凤凰塔耸立江边,水影倒映,似巨柱擎天,景观壮美,这就是潮州八景之一的“龙批宝塔”。韩江碧水长流,舟船竹排穿梭于江面,与两岸诸多胜景构成了一幅动静交融的壮丽画卷。
川县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半年受极地冷高压脊控制,盛行东北季风,天气较为干冷;夏半年则受锋面低槽、季风低压,热带气旋所影响,盛行西南、东南季风,高温多雨。县站累年平均气温21.0℃,年雨量1693.3毫米,年日照1703.5小时,无霜期320天,这种呈温和、雨量充足、夏长冬短、日照时间长、无霜期长、季风明显等特点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气候资源丰富,适宜喜温作物和双季稻的种植。由于南北跨度大,且地形多样,气候的季节性和地方性差异也明显,农业气象灾害比较频繁发生,春季的低温阴雨、5―6月份的龙舟水、夏季高温、秋末的寒露风、隆冬的低温霜冻、春季和秋季的干旱、夏季的局地雷雨大风以及暴雨等气象灾害常给各地工农业生产带来比较大的危害。
龙川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大,铁矿总储量达1500万吨,锰、锌、钨矿总储量达46.7万吨。矿点分布10多处,为世界五大名石之一的黑色花岗岩在石坑镇的乌石村,储量面积达130万平方米;位于紫市镇的花岗岩,储量大,品种多,均可露天开采。此外,优质稀有珍贵的黎咀天然矿泉水年流量27万吨,与世界名泉法国“维希”矿泉属同一家族,被誉为“东方维希”。
土地资源:龙川县土地总面积为29.1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92万公顷,山地面积24.43万公顷。
水资源:龙川县水域面积0.91万公顷。水资源以东江、韩江为主,全年径流量23.33亿立方米。龙川县水资源蕴藏量41.39万千瓦,已开发利用水资源22万千瓦,其中县属电站装机容量6万千瓦,省属枫树坝电站装机容量16万千瓦,为目前全省第二大水电站。
农林资源:龙川县有林地面积10.67万公顷。龙川县活立木积蓄量达21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1.3%。为发展山区资源型工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中毛竹基地30万亩,茶叶基地20万亩,水果基地18.9万亩,此外,还有油茶、甘蔗、木薯等基地。
龙川特色奇观
龙川九龙湾,四季如春,平均气温20℃左右,从而形成罕见的“冬江水暖、江雾蒸腾”奇观,成为全国唯一的冬季漂流最佳去处。
九龙湾位于枫树坝水库下游至黎嘴镇河段,全程13公里。九曲成九湾,一湾一龙潭,顺流而下依次为:天龙潭、银河潭、白龙潭、紫龙潭、黄龙潭、天地潭、青龙潭、赤龙潭、金龙潭。相传2200多年前,秦朝大将赵佗统领三十万大军征百粤,天上玉皇差遣九神龙为赵佗大军保驾南征。赵佗平定百粤后,九龙神依恋此间美景,奏请玉帝准落居此地,九龙湾由此得名。九龙湾神奇迷人,其一山一水,一木一石,一情一景,竟显“幽、曲、翠、秀、真、古、奇、情”,一湾一新景,九曲藏千画。沿岸有龙溪飞瀑、麻石仙林、将军石、仙人圳、狮子卧江等奇观胜景,令人陶醉。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乘一叶扁舟顺流而下,随波逐流,逍遥自在。 九龙湾漂流的源头,在枫树坝水库下河面。坝高95米,蓄水2亿立方米,是南粤第二大水库,气势雄伟。江水不急不缓,安全保障措施完备,适合各个年龄段的男女参加,是集漂流、赏景、怀古、健身、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安全可靠、轻松写意的生态旅游。漂流的起点是枫树坝水电厂坝下江面,终点是素有天下第一神泉之美称的龙川矿泉。中途可上岸在一河中草坪休息。此外,九龙湾还开辟了夜游九龙湾和夜宿青龙滩的野营和沙滩晚会活动。
漂流票价:70元/人。
线路推荐:D1:中午午膳,下午游览岭南六大名山之一的霍山风景区--矿泉山庄浴天下第一泉龙川矿泉--晚膳宿枫树坝村镇。 D2:早餐后参观东江第一桥--从九龙湾码头下水东江漂流(沿途回音谷、狮子卧江、麻石仙林)--狮子山漂流终点参观千亩菜园--
游乡村集市--午膳黎咀镇--下午返回。
秦置龙川县。据裴渊《广州记》:本博罗县之东乡,东龙穿地而出,即穴流泉,因以为号。据《南越志》:“县北有龙穴山,舜时有五色龙,乘云出入此穴。”县名由此。
2000年,龙川县辖30个镇:老隆镇、田心镇、谷前镇、龙母镇、上坪镇、回龙镇、铁场镇、四都镇、义都镇、郑马镇、枫树坝镇、细坳镇、岩镇镇、黎咀镇、车田镇、新田镇、附城镇、黄石镇、丰稔镇、鹤市镇、锦归镇、黄布镇、麻布岗镇、紫市镇、登云镇、贝岭镇、赤光镇、石坑镇、通衢镇、佗城镇。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86155人,其中:老隆镇 62596人、附城镇 25076人、义都镇 16761人、佗城镇 28244人、鹤市镇 20374人、黄布镇 15804人、紫市镇 20338人、通衢镇 13368人、锦归镇 7444人、登云镇 15225人、丰稔镇 25094人、四都镇 12078人、铁场镇 22872人、石坑镇 11995人、龙母镇 33438人、田心镇 25622人、黎咀镇 15011人、黄石镇 10955人、赤光镇 26660人、回龙镇 19816人、新田镇 11037人、车田镇 30086人、郑马镇 9682人、岩镇镇 12674人、麻布岗镇 27934人、贝岭镇 11040人、细坳镇 13254人、上坪镇 20163人、枫树坝镇 8632人、谷前镇 12882人。
2002年,龙川县辖30个镇(老隆、四都、黄石、细坳、车田、贝岭、黎咀、上坪、丰稔、赤光、龙母、龙、田心、铁场、登云、通衢、鹤市、黄布、紫市、佗城、郑马、岩镇、新田、石坑、锦归、附城、义都、谷前、麻布岗、枫树坝)。
2004年,将全县356个村民委员会减少至313个。
截至日,龙川县辖25个镇(老隆、四都、黄石、细坳、车田、贝岭、黎咀、上坪、丰稔、赤光、龙母、D龙、田心、铁场、登云、通衢、鹤市、黄布、紫市、佗城、岩镇、新田、附城、义都、麻布岗)。
龙川县境内有金属和非金属矿20余种,且储量大,其中,铁矿总储量达1500万吨,世界五大名石之一的黑色花岗岩的储藏量达100多万立方米;与世界名泉法国“维希”矿泉属同一家族的黎咀梅子坑天然矿泉水,年流量达27万吨。全县活立木积蓄量达21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1.3%。水资源以东江、韩江为主,年径流量23.33亿立方米,水力资源蕴藏量41.39万千瓦,已开发利用21万千瓦。龙川名胜古迹众多,县城南部重镇佗城是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附近还有涧洞三叠瀑布、塔西合溪温泉。境内北部有风光秀丽的枫树坝水库、梅子山矿泉山庄度假村;境内中部霍山(3A景区)以独特的“丹霞地貌”闻名遐迩。其洞幽峰奇、百态千姿,素有“朝在罗浮暮在霍”之美誉。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专业论文、应用写作文书、各类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紫金县基本情况表_图文40等内容。 
 品牌营销推广方面 第七章 紫金县产业园区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企业 A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五...  本报告主要分析了紫金县办公楼市场现状、紫金县办公楼市场供需现状、紫金县 重点区域办公楼市场状况、 紫金县办公楼客户类型及营销策略, 并对紫金县办公楼开发企业 ...  国内大型体育场馆的前期投资建设基本上都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 其中以地方政府...调查, 紫金县体育场馆总体规模与经营现状, 紫金县不同类 型体育场馆经营情况。...  紫金县人民医院核心制度抽查情况表 1 首诊负责制(满分 10 分)抽查项目 1 首诊负责制度 (满分 3 分) 医师 1 掌握情况 医师 2 掌握情况 抽查项目 2 复合伤...  “度假模式”盈利概念 第三章 紫金县特色小镇建设背景 第一节 紫金县宏观经济背景 一、紫金县 GDP 增长情况分析 二、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紫金县医疗服务行业市场前景及资本运作战略研究报告
年 前言 中国医疗...紫金县基本情况表 56页 免费
紫金县临江镇简介 12页 免费
关于紫金县小学生...  产业规划发展目标 第八章 紫金县“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企业一 一、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四、企业...  紫金四重奏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龙源期刊网 .cn 紫金四重奏 作者:凉雨 来源:《当代体育? 扣篮》2014 年第 09 期 未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源市江东新区古竹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