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攻城掠地潼关之战简单监军是谁?

关于安史之乱中潼关之战的一点讨论
  当年在唐风网站发了那篇《聚焦潼关:决定唐帝国命运的历史时刻》之后(文见http://t.cn/zjLvlgq),跟唐风一位网友进行了一些探讨,探讨的内容也挺长的,当时还把帖子内容存硬盘里了,今天再翻出来一看,觉得还是挺有启发意义的,贴博客上以招引更多珠玉吧。
  ----
  【樊川】:
  我到觉得当时平叛的形势远没有那样乐观的,朔方军在河北已是强弩之末,急需休整,幽州不是这样容易攻克的,河北形势再恶化,叛军主力回师河北是肯定的,朔方军在幽州城下不要说没有胜算,能有多少人撤回来都是问题,同时极有可能是唐军潼关主力东出收复洛阳,叛军解决掉朔方军之后再南下,无非是灵宝之战在洛阳上演,潼关输的虽惨,好歹留下了建制仍然完整的朔方军可以依靠,这样发展那就真是主力一支都剩不下了。即使这一点不发生,叛军绕道武关入关中也是很有可能的,结果也不会比潼关好。
  潼关是安禄山意料之外的巨大胜利,并没有足够的准备,所以追击唐朝皇室的速度是非常迟缓的,给了唐玄宗撤退比较充分的时间,所以说潼关虽惨,对于唐朝来说结果并不一定是最糟糕的。以我们事后诸葛亮的态度,叛军的优势在野战和速决,劣势在内部不稳,没有政治支持,而唐朝方面有人心和大义的支持,利于持久和守城,整顿内耗重重,失去野战能力的河陇二师,解决掉太子党和杨国忠之间的内斗才是当务之急,而不是急于同叛军决战,在潼关不行,在河北也不行,保留一部分兵力在河北,支持起义军,朔方军撤出河北休整,并加强太原河东方面,将朔方河东军作为机动兵力在一整条线上不断打击叛军,使叛军被困在一条狭长的地带上,待时机成熟再进行决战应该能以最小的代价平定叛乱。
  【宇文若尘】:
  若说朔方军在河北已是强弩之末,窃以为未必妥当。
  从天时角度讲,安禄山是“叛乱”,是“逆”,唐军是“平叛”,是“顺”,以顺对逆,得天时之便;且六月之后,天气逐渐变得炎热,对生长在苦寒之地的胡人而言会变得更加不利(官军中虽也有胡族战士,但相对而言,天气对叛军的影响显然更大)。
  从地利角度讲,当时朔方军从河东向河北打开一个楔子形的缺口,楔子不断扩大,渐有切断叛军的河北交通线之趋势,在南部的叛军已是人心浮动。太行山井陉之险,尽在官军掌控。
  从人和角度讲,毫无疑问,河北再怎么个胡化,民心主要还是向着大唐的,只要战局上官军对叛军能保持优势,就会不断有守城叛军被城内军民杀掉举城归附大唐的情况出现(此种情况在河北一带的反复争夺过程中多次上演)。
  从统兵主将能力的角度讲,朔方军的两位主将郭子仪、李光弼的指挥才能在未来的战斗中有目共睹,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当时河北战线上的官军中似乎并没有派宦官监军,至少没有边令诚、鱼朝恩之流对战事指手画脚导致官军失利的情况出现,两位主将大可放开手脚去打。而叛军在河北一带用于运动战的主将主要有史思明牛廷阶蔡希德等人,但能力最强的史思明都被揍得差点没命回去。就能力而言,不敢说史思明一定逊于郭子仪李光弼两人之任何一人,但郭李两人联手,胜过以史思明为首的叛军将领总没有问题吧。
  从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角度讲,叛军固然是很精锐了,一是拥有大量身体素质好的胡族士兵、二是拥有常年在边境的实战经验。但是,此时陆续投入战场的官军,亦已是堪与叛军一比的边防精锐。朔方军、河西军、陇右军之实战经历怕是不会少于主要出自帝国东北边境的叛军,而且胡族士兵的成份亦不少,旁的不提,仆固怀恩统领的敕勒族军队便是很好的例证,这些军队与后来加入的回纥、拔汗那等军队性质不同,因为他们本就是朔方军等的在编人员,随时可听从调度投入战斗。
  刚开始的封常清、高仙芝之所以连续惨败不得不退缩至潼关布防,最重要的因素便是所领的军队皆临时招募或久疏战阵,即便主将拥有再高超的指挥艺术亦无法取得战斗的胜利。而今,情况已经大变,朔方军、河西军、陇右军等精锐陆续投入战场,叛军对于官军的单兵作战优势严重削弱,这从史思明与郭子仪李光弼的交锋情况已可看出。
  单兵作战能力方面叛军既已不再具有优势,河北战场上的战斗兵力对比则叛军肯定落于下方,因为官军可以将野战兵团的朔方军用于作战,而颜真卿等人临时拉起来的军队(据称一度达到二十余万人)用于守城、保障后勤等,实现良好的分工合作。叛军则不然,除了战斗减员外,每攻下一城,都要留下一部分人进行防守,这样可供作战的人数越来越少,且战局不顺的时候,守城的少量叛军还容易遭到暗算。
  从后勤补给角度讲,唐军打的是“人民战争”,拥有最广泛的粮草补充来源,叛军打的是强盗式的劫掠战争。史思明同李光弼多次进行粮道攻防争夺战,都没讨到什么便宜,只要粮道安全,唐军就能拥有源源不断的粮草补充来源,战争的时间耗得越长,官军的补给优势就越明显。这里还不提拥有“天下北库”之称的清河,可是在颜真卿的掌控之中呢:布三百馀万匹,帛八十馀万匹,钱三十馀万缗,粮三十馀万斛,甲兵五十馀万事……
  就战斗减员、新鲜血液补充而言:叛军有嘉山之败,一战折损四万人,主将史思明丢盔弃甲,狼狈而逃,加上零零星星的失利,兵力损失十分严重。而官军则不断取胜,且损失据记载来看,比叛军要小很多,更重要的是,官军的兵力补充比叛军来得广泛得多。颜真卿等人拉起的队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也可以逐步投入战场之中。而叛军在河北战场上则是越打越少,以至于安禄山不得不几次从洛阳和范阳抽调兵力前往支援,除此之外,河北叛军要兵力补充,就只能强拉壮丁,而毫无疑问,这点肯定没有官军来得有优势(一则强扭的瓜不甜二则等不及瓜成熟)。
  就团结气氛而言,河北一带大唐军民出现太多感人事迹了,颜氏兄弟之忠义,天地可鉴,颜杲卿骂贼至死,颜真卿依然活着,还当上了反抗叛军同盟会的盟主,但一点都不眷恋此位,随时准备将位子让出。郭李两位栋梁之材据说此前闹不和,但此番国难发生,两人立刻冰释前嫌,同心协力为国效力。一句话:这里遍布着处处为大局着想的人,故此都能同心同德一致对外。这里亦不是朝堂权争的焦点,没有指手划脚的领导,更没有处处掣肘的监军,连哥舒翰军中的那种将领之间闹别扭的情况亦不见。反观叛军那边,连老巢都不时有人反水,甚至只差一点点就被王玄志一帮人颠覆。
  就休整情况而言:河北多数郡县已经回到大唐的掌控之中,征战不休的官军可以随时拉到城内进行休整,除却沙场征伐之劳顿。而叛军在河北仅剩寥寥几个立足点,无论粮草供应还是人员补充,或者是守城压力,远比官军来得严峻。两相比较,叛军更受体力疲劳之困扰。
  诚如樊川网友所言,一旦河北交通线被唐军切断,南部的叛军主力必定要北上,但那个时候对叛军而言形势只会更加严峻。经过几百里地的行军,以远行的疲惫之师,去攻打以逸待劳的官军,可以想见会是个怎么样的结果。假若哥舒翰军的开关时机是选在此时,一旦叛军主力北上,朔方军击其前,哥舒翰军蹑其后,两相夹击,会是怎样一个结果呢?
  就士气而言,官军不断取胜,士气高涨;叛军不断落败,不是战场失利就是城池丢失,且老巢与南部主力兵团之间的交通线有被切断的危险,一时间局势十分紧张,士气正处于开战以来的最低点。
  综上,朔方军这样一支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主将有能力、士兵勇作战、后勤有保障、内部空前团结,占据了多数城池随时可进行修整,大胜之余士气正盛的军队,如何跟失道寡助、多次惨败、兵力不多且分散的叛军相比,反倒成了强弩之末了呢?
  因此,要说强弩之末,不如说在叛军一方更合适一点,可以想见,如果局势能够这样顺当发展下去的话,河北战场,必将成为叛军的死穴,必将引导叛军步步走向覆亡的境地。但是,这一切美好的前景,因为潼关一战的惊人结果,被彻底扭转了。
  还有,必须要说的是,让哥舒翰率河西陇右军主力开关出击固然是战略上的大失误,但谁会料到竟会遭致如此惨重而彻底的失败呢?谁会认为一定是全军覆没的一个结局呢?
  只能说,战斗的结果是意外,但是战略的选择,唐廷绝对是失策了。
  至于说叛军绕道武关进攻长安的设想,既然他们连南阳盆地都还没打通,襄阳自始至终都掌握在官军手中,我想这并不是一条容易实现的策略。何况如果真的整个南阳盆地沦陷的话,唐军必然也会调整部署,在武关布置一定的防守兵力。
  【樊川】:
  常山会师的时候朔方军总兵力达到10余万,经过连续的几次战役到朔方军撤出河北的时候只剩下5万余人,是留了一部分兵力在河北,但朔方军减员折损之严重是可想而知的,说强弩之末都是轻的,至于那些义军,只提醒一句安史叛军是职业军人,乌合之众在职业军人面前是什么表现,高封二人的遭遇可以证明,河北义军在朔方军撤出后是怎么被平定的也可以证明,能够突围的也是反正的平卢军。当然或许要说张巡,但打睢阳的真是叛军主力吗?而且张巡也是守城。而且朔方军的计划是攻取幽州,幽州坚城有这样好攻克吗?顿于坚城是什么后果,叛军主力10余万精锐回师,在平原恐怕就是包饺子了。安史叛军有多精锐,朔方军野战就是优势兵力也是劣势,这长安之战,两次洛阳之战的过程,安史叛军畏惧的是回纥都是明证,更何况以疲敝之师迎击优势兵力的叛军。至于河陇二师,还是必须先把内部的纷争和混乱解决好,才谈得上野战能力,否则出战就是潼关灵宝,还是那句话唐朝的优势在于大义和全国的支持,而叛军在于野战,当时准备跟叛军决战在哪都没多少胜算,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先解决好内部问题,拥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叛军内部的分裂,才是平叛的上策。
  【宇文若尘】:
  首先,朔方军的编制只有六万四千七百人,这个数字虽说是天宝年间的数字,到了安史之乱爆发时可能稍有出入,但我想大概相差不多。只有六万多的编制,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留守人员(日后李亨在灵武继位就是这帮人在支持),我想,朔方军进入河北战场的人员顶多也就在五万左右吧。
  常山会师,“蕃、汉步骑共十馀万”,这其中,我想应该有大半并非朔方军,而是从当地“团练”之类的人员之中挑选出来的进行充实吧。“河朔之民苦贼残暴,所在屯结,多至二万人,少者万人,各为营以拒贼;及郭、李军至,争出自效”。
  是打仗的肯定会有耗损,但我认为朔方军的损失并没有那么严重,相反的,在源源不断的战斗中成长了不少新的将士,新鲜血液的补充那要比叛军来得快得多了。叛军只能从洛阳和范阳抽调老战士进行补充。
  郭子仪退出河北战场带走的是五万军队,跟原始进入河北的兵力相差不多,甚至还给李光弼等人留了一部分人进行留守。从数字上看,差不多就是个持平吧。
  在这一进一出的过程中呢,他们仅在嘉山一战就砍掉了四万颗叛军的脑袋,相比而言,叛军的状况肯定更糟糕吧。
  而嘉山会战的进程呢,首先安禄山要从别的地方给史思明抽调兵力进行支援,洛阳抽调两万、范阳等郡抽调万余,合计三万余,加上史思明原有的共五万余人,成分上呢,精锐的同罗、曳落河占了五分之一,也就是万把人了。这些最精锐最职业的军人吧,跟郭子仪李光弼率领的朔方军交战结果呢:被斩首四万级,被俘虏千余人。
  总之呢,叛军有野地优势这点我很赞和你的看法,但是说朔方军比叛军更显疲惫之说,我不太同意,河北战线上的叛军,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都已经落到最低潮了,朔方军也有损失,但及时得到了各种补充,而且正处于士气之巅峰。
  至于说等到河北战线全线打通,接下去的战略部署,要怎么打,我想,那些将领们自会随着战场的形势做相应的调整吧。就算是如潼关开关之前郭子仪李光弼们所提出的那样,切断河北线之后立刻攻打幽州,怎么打,也有很多种可能,未必就一定是顿兵坚城之下,跟叛军攻睢阳那样在坚城面前死耗着,可以围魏救赵、可以围城打援、可以如后来李泌提出的那种大战略打了就往河东回缩调动叛军大兵团来回跑疲于应付。
  再者说,河北多平原是没错,倘若在此种地方交战,叛军的优势立刻就能发挥出来,但郭子仪李光弼都是久经沙场之人,怎会愚蠢到这点都没考虑到呢?届时河北已经尽在掌控,郭李二人完全可以以静制动,守住几个要害处如井陉关引诱叛军来打,凭借地形优势打几个漂亮的伏击战;最次也就是躲在高墙固垒之内让你来打,生生耗死你。
  从地图上放眼看过去,河北地盘的确是很大了,可是无论南北贯通还是东西纵横,行军路线也就那么固定几条,总有几个要害处是非经过不可的。郭李二人总不会傻到放着险要处不守,而偏喜欢跟叛军来个野地骑兵硬拼吧。
  不过,这一切毕竟都是假设,历史没有假设,诚如樊川网友所言,解决好内部问题才是唐廷的首要问题,它最终也是栽在这上面的!
  【樊川】:
  拿编制去推算朔方军的总兵力是很不可靠的,因为有大量的附从部落并不在编制之内。
  朔方,国之北门,西御犬戎,北虞猃狁,五城相去三千余里。开元、天宝中,战士十万,战马三万,才敌一隅。自先皇帝龙飞灵武,战士从陛下收复两京,东西南北,曾无宁岁。中年以仆固之役,又经耗散,人亡三分之二,比于天宝中有十分之一。
  朔方军在天宝年间到底有多少兵力,我想郭子仪的话是很有说服力的,其他的各自尊重彼此意见吧。
  【宇文若尘】:
  我想我们分歧的一个焦点可归结为朔方军中蕃兵的编制问题,大概你认为这些蕃兵并不在朔方军的编制内,或者除了部分确属于朔方军编制的,还有大量附从部落并不在这个编制内。
  对于这一点,可以参考王永兴教授的《唐代前期西北军事研究》一文,他得出的结论有:
  “内属朔方的铁勒部族成为朔方军的重要部分,甚至是主要部分。朔方军骁勇善战,此为主要原因之一。铁勒部族内属后,大多保留其原有的部落形式,并参加朔方军。”
  “朔方地区居住众多铁勒部族,多以部落形式成为朔方军的重要部分,甚至是主要部分。朔方军成为强大的部队。”
  至于得出结论的过程,这里就不再引述了,若有兴趣,可自行找来读读。
  而再认真考察一番,朔方军所辖范围内的蕃部,基本上都是铁勒内附部落,不在朔方军编制内的“大量附从部落”似乎见不到记载。
  当然,你说“拿编制去推算朔方军的总兵力是很不可靠的”这话也有一定道理,一旦战事爆发,很多事情是不可依循常理来推测的,只是我认为当时情况比较紧急,郭李二人所率进入河北战线的军队,大概还是多数属旧有的在编人员,因为仓促之下要从朔方军旧辖地临时征调非战斗人员加入军队之中恐怕也来不及,单是朔方军所辖驻兵点分布在相距几千里的空间内这点来看,要将这些现有军队集结起来都要花费大段时间。
  尔后此后随着战事的深入,临时募兵行为肯定非常多。我记得裴冕或者哪个朔方系留守将领的传记中曾提到,这位传记的主人因贪腐等原因被收罪,不过有人代为求情,说昔日他曾为陛下募兵三十万之类的云云,请求陛下念在这些功劳上恕其罪。不论这个三十万的数字是否夸张,募兵行为都可以肯定是确定存在的。到那个时候再用编制去推测军队数量自然就不靠谱了。
  至于郭子仪的话,看要怎么理解了。
  朔方军的人数本来就是一个不断浮动的数字,比如说,景龙二年张仁愿修筑完三座受降城之后“减镇兵数万人”;景龙四年,《命吕休璟等北伐制》征调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张仁愿,命他“将蕃汉兵募健儿,或用绝群飞骑城傍等十五万骑”参与北伐;李华写的《韩公(张仁愿)庙碑铭》又道“介胄之士,垂十万人”;景云二年,右御史大夫解琬为朔方大总管,“按三城戍兵奏减十万人”;开元十年,张说巡边朔方,“缘边戍兵常六十余万,说以时无强寇,奏罢二十余万使还农”。
  之所以我会用天宝元年(《资治通鉴》)的那个编制去推测战场上朔方军的兵力,一是时间上距离比较近,二是通典上曾给出朔方军所辖每个驻兵点的详细兵力数字,窃以为如此详细,应当是很可靠的才对。而且,边镇兵力的变化,往往随着军事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进入天宝年间之后,朔方军的主要对手后突厥汗国已经亡国,军事压力骤减,此后一直到安史之乱爆发,朔方军面临的军事压力都没有太大改变,我想,朔方军的编制维持在六万七万人左右应当是可信的。
  郭子仪的原话,“开元、天宝中,战士十万,战马三万”,李鸿宾教授将之理解为“朔方军(在开元天宝年间)发展最盛的时代”(见李鸿宾《唐朝朔方军研究》p151),而且此话的时间跨度是“开元天宝”年间,连绵有四十多年,中间兵力恐怕亦是起伏不定。
  何况,我们还得考虑下郭子仪说话的语境,我想他说的就是一个大概的情况吧,比如说朔方军所辖是经略军、丰安军、定远城、西受降城、东受降城、安北都护府(中受降城)、振武军一共七座城,除了振武军是王忠嗣在天宝年间新置之外,其余六城均在开元之前早已有之,郭子仪却说“开元天宝中”的朔方军是“五城”,若真要细究起来,岂非郭子仪的话也不靠谱了?
  注:朔方军所辖到底有几城,不同资料有不同说法,但都多于五数。
  附上《通典》所载朔方军的具体编制:
  朔方节度使:管兵六万四千七百人,马万四千三百疋,衣赐二百万疋段。
  经略军:管兵二万七百人,马三千疋。
  丰安军:管兵八千人,马千三百疋。
  定远城:管兵七千人,马三千疋。
  西城:管兵七千人,马千七百疋。
  安北都护府:管兵六千人,马二千疋。
  东城:管兵七千人,马千七百疋。
  振武军:管兵九千人,马千六百疋。
      ——通典卷一百七十二.州郡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简介/渭南之战[曹操和关中联军的战争]
渭南之战十六年(211年),丞相击破、等关中联军的作战。建安十六年(公元二一一年)秋,九月,在八百里秦川的南岸华阴,天寒地冻。在这寒风凛冽、冷风刺骨的关中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历史上,规模空前绝后的大会战。双方参战人数达数十万,数十万人,全部在一场战斗中投入厮杀,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这便是曹操为平定关中,与马超等关中联军的最后决战,史称渭南之战。这场战役,虽然不是三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战役,其对三国形势的影响也不及、、三大战役,但其谋运之深远,则远非三大战役可比。&
背景/渭南之战[曹操和关中联军的战争]
曹操打了个大败仗,南下受阻,遂向西欲夺关中,但表面却诈称要进攻汉中的张鲁。关中的马超、 韩遂及部将梁兴等疑为攻己, 遂合兵10万抗曹。曹操定下以智取胜的计划,先令曹仁率军进逼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诱敌集结,但不出战。
战役经过/渭南之战[曹操和关中联军的战争]
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年),丞相曹操击破马超、韩遂等关中联军的作战是年,以骁将马超、韩遂为首的十部联
曹操军,聚集10余万人马,据守潼关抗曹。曹操审时度势,运筹帷幄,于是年八月,亲统大军进抵潼关,两军夹关对峙。为诱使关中军集中于潼关,造成河西空虚,从正面佯攻潼关,同时令将军、率4000精兵。从蒲坂津(今永济、陕西大荔朝邑之间黄河渡口)乘虚渡过,建立了桥头阵地。闰八月,曹军从此渡河,曹操自领卫队百余人断后,马超率步骑兵万余人追击而来,曹军处境十分危急。曹操部下校尉丁斐放出大批牛马,马超军争相取马,曹操遂在卫将许褚掩护下渡过黄河。尔后沿河岸立栅,为甬道南进。马超退守渭口(今陕西华阴境)。时至九月,西北气候已相当寒冷,曹操用娄圭之谋,夜渡渭水,聚沙灌水,一夜之间冻冰为垒,架起浮桥,曹军全部渡至渭南。曹操料马超必来夜袭攻营,于是预设埋伏,击败马超军。马超受挫,提出划河为界的议和条件,被曹操拒绝。马超多次前来挑战,曹操坚守不出,使马超欲急战速胜不得,再次提出划地为界的要求。这时,曹操采纳谋士贾诩的计谋,表面上假意应允,麻痹对方,实际积极准备,伺机歼敌。曹操利用过去与韩遂的友谊,故意在两军阵前和他叙旧;又故意涂改给韩遂的书信,使之落到马超手里,引起马超的疑忌,促使他们内部矛盾激化。曹操视时机成熟,主动对关中军发起进攻。先以轻装骑兵向马超挑战,以机动战法与之周旋,俟其疲惫,将马超等诱入伏击地域,然后出动精锐重装骑兵由两翼夹击,遂大破关中军,斩成宜、李堪等。马超、韩遂逃往(今及等地)。&&
战争详情/渭南之战[曹操和关中联军的战争]
渭南之战过程八百里秦川,古时又称关中,潼关则是进入关中的大门。黄河经黄土高原南下,至潼关附近遇东西走向的华山山脉,遂拐90°直角掉头东去,由南北走向变为东西走向的河流。潼关就位于刚刚拐弯的黄河南岸,北靠陡峭的黄河河岸,南为华山山脉,是沿南岸西进关中平原的唯一路口。潼关东面有一渡口,如果想绕过潼关进入关中,须经此渡口北渡黄河。如果沿黄河北岸直接西行,将很快到达黄河拐角处的河东岸,岸西即是关中平原,但由于此处河岸陡峭,无法西渡,须继续沿黄河东岸北行,寻找渡口。越过黄河北岸东西走向的中条山山脉西端,进入河东平原,方是可以西渡黄河的蒲阪津渡口。总之,从北渡黄河后,须北越中条山山脉,行百余里险峻山路,进入河东平原,方能到达蒲阪津东岸。& & 黄河之险甚于潼关之险。黄河不同于长江中下游,长江中下游水量大,江面宽阔,千里岸线皆可过渡。两岸多支流大湖,可屯集数量庞大的大型战舰,数万大军可乘船蜂拥登岸。黄河渡口只有少量渡船,一次最多只能渡过数百人,对岸若有敌方数千守军,这渡过去的数百人瞬间就会被守军屠戮殆尽。历史上,曹操派徐晃、朱灵率四千人偷渡蒲阪津,唯一目的和作用,就是乘马超等关中叛军还没在蒲阪津西岸设防时,渡过黄河,能在西岸有足够的兵力迎击前来阻止渡河的敌军,保卫渡口西岸,使随后到来的曹操大军顺利渡河。曹操大军一旦由此进入河西,就是踏上了关中大地,易守难攻的潼关对就已不再有用了。流经关中平原、东西走向的渭河,在潼关附
马超近的黄河转弯处,汇入黄河东去。渭河又与黄河不同,黄河流急,两岸多是峭壁,只有少数渡口可以过渡;渭河流缓,两岸平坦,处处皆可架设浮桥。曹军进入河西,南下已无险阻;渡过渭河,东去直叩潼关背后,西去则直取长安。 & 关中自历董卓、傕汜之乱,早已不复往日之繁盛,各地林立,马腾、韩遂等便是其中的两部。他们虽然各有武装,割据地方,但他们形式上还是遵奉朝廷的。远在官渡之战时,马腾就曾协助曹操抵御袁绍从西部对河东的进攻。到赤壁之战前,马腾已携家入京为官,马超则留在关中接管了马腾的部曲。建安十六年(公元二一一年)三月,曹操传令,让镇守长安的钟繇讨伐张鲁,并派出河东会合。此时,夏侯渊和徐晃刚刚平定太原商曜的叛乱,军队可以沿汾河出河东。讨伐张鲁,将有可能经过关中诸将马超等人的防地。高柔为此提醒曹操,此举有假途灭虢的嫌疑,关中各部可能因此反叛,曹操未予理睬。结果,马超等十部皆反,其众十万,进军屯据潼关。曹操令曹仁统军拒敌,并令其坚壁勿战。& & 秋七月,曹操亲统大军西征。关中这场叛乱,是曹操没有听高柔的劝谏而导致的,是由曹操疏忽大意的错误所致。但是,后人多认为,曹操就是要逼反那些表面上遵奉朝廷,实际上是各行其政的关中诸将,为名正言顺地剿灭他们制造借口。可以说,从一开始,曹操就是有预谋的。第一篇、始计篇,开篇就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第一件需要做好的事情就是“道”:“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孙子兵法》中的第三事“地”:“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潼关对曹操重要,对于叛军同样重要。占领通关,会给叛军以信心和鼓舞,会让关中诸将更深地卷入叛乱之中,前面我们讲过,这正是曹操所希望的。这是曹操让“地”取“道”。&潼关虽险,让给关中叛军,却可以使等关中联军远离巢穴。由于潼关重要,他们才肯用大军据守。曹操在潼关附近解决他们,和深入边远去逐一解决他们比起来便是“近”。曹操欲擒先纵,以“险”易“近”。这样看,曹操连让“地”都是虚让。马超等关中联军抢占潼关,看似捡了个大便宜,实际上那却是曹操给他们预设的大陷阱。& && 《孙子兵法》中,第二件需要计算好的事情就是“天”:“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曹操想利用天时,具体说就是利用和寒冷的,造成马超等关中联军的补给困难。当年有闰八月,否则,曹操可能再稍早些出兵。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局的发展,当曹操逐步完成所有进攻准备时,也正好是马超等关中联军再也无法支撑,急于撤兵之时,说明曹操出征的时间拿捏得刚刚好。&&&& & 中提及到的第五件事“法”:“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中各部,互不统属,各自治理自己的领地。经过董卓、傕汜之乱,关中十分凋零,各部的治理水平又很差,所以他们的物资储备水平很低。他们的军队极不正规,平时为民,战时集合而为兵,装备补给非由政府统一配发,而是由士兵自己解决。由于他们仅是地方势力,没有大规模远征的行动,以他们的统治水平,从没建立起,也无法建立起完备的后勤保障系统。这样的军队,一旦长期征战在外,补给不济是一定的,尤其是冬天的御寒装备,就更是困难。只能搭设帐篷野营,没有良好的御寒装备,则只有收兵一途。而关中各部显然装备不起可以冬季作战的。& &
韩遂反观曹方,其治理水平,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军队的正规化,完善的后勤保障系统,一定远非关中联军可比,其冬季坚持野战的能力自然远强于关中联军。&当时的在非战时,都要从事生产活动,否则,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足以供养足够规模的军队。曹操三月份就张罗要讨伐张鲁,结果关中诸将马上就集结了十万大军去抢占潼关,此时正是农业生产最关键的时期,曹操更坏的是,还派曹仁把他们牢牢地拴在潼关,当年关中各部的农业生产基本上就废了。而曹操自己却等到七月才起兵,整个儿什么都不耽误。& 其结果必然是,秋季过后,关中各部将无粮可证;冬季来临,关中联军又将无野营装备。所有这些,都是他们贪图潼关之利带来的并发症。曹操方面,后方及保障系统远优于关中各部,再加上大军秋季才出动,丝毫没有影响当年的生产,其作战持续能力无疑将远胜过关中联军。& 《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篇,在结束时有:“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曹操还没与关中叛军接战,其深谋远略便早已使战争的天平倒向了自己。八月,曹操大军经函谷朔黄河西进,到达潼关。此时曹军的粮草由洛阳经函谷供应。潼关虽险,却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狭关,须以大军方可屯守。正因为潼关有此种特点,曹操用大军紧逼潼关,摆出非要从潼关进入关中不可的架势,马超等关中联军的注意力才能被牢牢地吸引在潼关的防守上。&关中各部不断向潼关增兵,曹操听说,不忧反喜。事后解释说:“关中长远,若贼各依险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今皆来集,其众虽多,莫相归服,军无適主,一举可灭,为功差易,吾是以喜。”&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持,眼见联军的所有力量都已集中到潼关,曹操暗中却派徐晃、硃灵率步骑四千人渡过浦阪津,据河西为营,准备接应曹操大军由河东进入河西。史书记载,曹操曾问徐晃如何可入关中,徐晃提出了这个计策。徐晃出身西凉军,熟悉关中民情、地理,后面的贾诩也是西凉军出身。& 闰八月,曹操亲自率军从东面的北渡黄河。 &
徐晃徐晃,刚刚从浦阪津渡过黄河,还没来得及建立寨栅,当夜梁兴即领步骑五千多人前来攻击,被徐晃击败。&曹操与徐晃约好,在曹操从潼关北渡时,徐晃方才能从浦阪津西渡黄河,否则,消息过早泄露,徐晃会遭到敌人大军的攻击。马超看到曹操北渡,自然知道曹操是想从浦阪津渡河进入关中,遂派梁兴带五千多人前去抢占浦阪津渡口西岸,通常情况下,这五千人足以阻挡曹操渡河。但马超没有料到的是,已经抢先占领了西岸。经长途急行军赶到浦阪津渡口的梁兴军,自然不是以逸待劳的曹军对手。待消息经几百里路传回潼关马超大军处时,马超再想派大军去重新夺回渡口,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曹操事后解释时说:“贼守潼关,若吾入河东,贼必引守诸津,则西河未可渡,吾故盛兵向潼关;贼悉众南守,西河之备虚,故二将得擅取西河;然后引军北渡,贼不能与吾争西河者,以有二将之军也。” 西渡黄河后,此时曹军的粮草改由河东经浦阪津渡口供应。曹操沿河连车树栅为甬道向南推进。马超退屯渭口。曹操又多设疑兵,吸引马超的注意力,暗中却从黄河把船驶入渭河,连夜用船搭起浮桥,分兵在渭水南岸扎营。在渭水南岸立营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合适的建筑材料,加之屡受马超骑兵的突击,一时难以完成立营的工作。后乘天气突然爆冷,曹操夜里渡兵在南岸浇筑起冻沙城。天明时,冻沙城建筑完毕。& & 九月,曹操大军全部从容渡过。至此,曹操已经完成了全面攻击的准备,下面就是怎样在决战中,打败马超等的十几万关中联军。如此规模的大会战,曹操从前没打过,事实上,三国历史上也仅此一次。如何选择决战时机是打赢会战的关键,敌军将士战斗意志最差的时候无疑就是最佳决战时机,这通常出现在敌军必须退兵的时候。&这时,马超移屯渭南,并派信使求和,曹操没有答应。两军对峙,先退者会出现人心浮动,士气崩溃的局面。尤其是军本乌合,各有私利的集团,在局面一旦出现标志性不利时,立即就会土崩瓦解。楚汉相争时,两军相持于荥阳,刘邦、项羽均十分困难,却无人肯先退。官渡之战时,曹操几乎难以为继,却苦苦支撑。这就是荀彧所说的“先退者势屈”。& 另外,由于马超等关中联军在三月时,就在潼关屯集十万大军,加之用于长途输送的人力,马超等关中联军各部,当年的生产几乎全废。此时秋季已过,冬季将临,马超等关中联军各部却征收不上来新粮,全军有断炊之虞,所以联军各部急于散兵就食。& & 这时贾诩建议使用离间计,联军各部互相猜疑,曹操就已经具备了在即将发生的大会战中的“先胜”。&&& 后来,在与韩遂最后一次会晤中,曹操一反原先一贯示弱于敌的作法,突然列出五千铁甲骑兵,阵列森严,“精光耀日”,关中各军,无不为之震慑惊恐。这是曹操大战前打击敌人的士气,为“先胜”又添一砝码。&&&& 《孙子兵法》“五事”中的第四件是“将”:“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离间计严重破坏了关中诸将的为将之道,使得他们把心思不是用在如何战胜敌人上,全都用在了如何提防自己人。&“胜兵先胜”完成了,到“而后求战”的时候了。& & 离间计刚刚施用完毕,曹操立即与马超约期会战,而马超也急于结束对峙状态。史书:“公乃与克日会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三国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会战,这里的“公”是指曹操。&曹操此次决战能够全胜,战术上有两个关键。& 第一步,“轻兵”疲劳敌军。&此次大会战前,曹操先用了离间计,使得关中各部各怀异心,临战时皆不肯出力,使得曹操只用部分兵力即能与之长时间相持。& 第二步,“虎骑”重击敌军。&关于渭南会战的策略,曹操后来说到:“连车树栅,为甬道而南,既为不可胜,且以示弱。渡渭为坚垒,虏至不出,所以骄之也;故贼不为营垒而求割地。吾顺言许之,所以从其意,使自安而不为备,因畜士卒之力,一旦击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兵之变化,固非一道也。”马超等关中联军一败而军马损失殆尽,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坚固的营垒可以退守。不建营垒,是因为曹操的骄敌之计使马超等认为,曹军弱不能战。& 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决战结束了,“遂、超等走,杨秋奔安定,关中平。”这场大决战,关中诸将的武装力量基本损失殆尽,从此结束了关中割据的局面,关中各郡进入了朝廷直接掌控的范围。由于受马超叛乱的牵连,在曹操回到后,全家被杀;马超由于陷父于死地,从此而。&
大战结果/渭南之战[曹操和关中联军的战争]
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决战结束了,“遂、超等走凉州,杨秋奔安定,关中平。”这场大决战,关中诸将的武装力量基本损失殆尽,从此结束了关中军阀割据的局面,关中各郡进入了朝廷直接掌控的范围。顺便提一下,马腾由于受马超叛乱的牵连,在曹操回到京城后,全家被杀;马超由于陷父于死地,从此而声名狼藉。 曹操从起意解决关中问题伊始,便精心运筹战争“五事”,在最后决战时刻,使对手关中联军“五事”皆失;在战役进行中,恰当运用兵者诡道、正奇结合的用兵之法,以最小的代价赢得了决战的全胜。由此观之,曹操在渭南之战中的谋略,堪称“庙算”胜敌的经典。
战前形势分析/渭南之战[曹操和关中联军的战争]
赤壁之战一、战前双方形势与战区地理 1.先看曹: 208年底,曹在赤壁之战中遭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败, 水军几乎被全歼,精锐陆军也失其1/3。 209年底又丢失了南方重镇, 这使得曹的南进计划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209年3月,曹曾进驻谯郡,制作轻型战船并训练, 准备继续向南方进兵。7月,曹军自、出肥水,到达, 但是考虑到连年征战,士兵劳苦,且疫气流行,而没有继续南进, 于12月全军返回了一带。 210年魏军基本是进行休整。 南进的困难摆在前面,于是曹将其下一步的进军目标选在了西方的关中、凉州和巴蜀地区。 &2.再看关中联军& 据关中和凉州的超、韩集团,实际上是一个由10个大、小军阀组成联合体, 超部是这个联合体的核心 但是他们并没有严密的统属关系。 平时,他们分散割据于自己的地盘,在发生利益相关的情况时, 才会集中在一起,共同对敌。 当时,马韩集团在名义上是归顺于曹的。 在曹201年于袁尚等在激战时, 马韩集团也曾经帮助曹的司隶校尉钟繇大败高干、和南单于兵团。 强悍的马韩集团总是曹向西南进兵的一个巨大威胁, 曹决不敢在自己的大军深入汉中和巴地的时候, 背后的关中有一支强大的不稳定军事集团存在。 二.战区地理 关中历来为四塞之地:南面有险峻的秦岭山脉、 东面有潼关和黄河天险的保护, 西面是陇山与六盘山的崇山峻岭, 北面是陕北高原上的子午岭、黄龙山。 曹进攻关中主要有三条路线: 1、北路:出河东,自蒲坂津西渡黄河进入; 2、中路:沿大路,经潼关进入; 3、南路:先南下宛城,绕道、迂回进入。 自秦帝国以关中为基地统一,西汉高祖也依关中的优势统一全国。 自古就有“百二秦关”的说法,既以关中的险要地形,用二万兵就可以抵抗百万大军的进攻。 特别是从东面的中原地区进攻关中,基本上是仰攻的不利形势。 潼关尤其是走潼关. 因此,曹要想击破占据关中险要、兵力强大、战力强悍的马韩集团, 必须靠比择手段的~智取~,强攻必死。 曹在这个上面是相当清晰的 三、参战兵力分析 1.关中联军: 《资治通鉴汉记58》:“关中诸将果疑之,马超、韩遂……等十部皆反,其众十万,屯据潼关;” 十部分别是: 偏将军超、镇西将军韩。 其他的有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 以上的十部中,超是核心、韩属于较大的军阀, 估计兵力每人有1.5万左右(超多次率本部主力一万多兵出击的曹军); 而其他八人都是中、小,其中有记载有0.5万人 (梁兴曾率本部0.5万人反击偷渡蒲坂津的,而他是其中势力较小的一个)。 估计侯选、程银、杨秋等中等军阀的兵力在0.5~1万之间, 后面5个小军阀兵力各0.5万人。 所以估计关中联军的实际兵力在8万多,号称10万而已。 而且他们并不是都在潼关前线,后方估计会有部分兵力。 这样实际参加与曹军作战的部队约有6.5~7万左右。 2.曹操集团: 参战兵力没有记载,根据主要的参战将领和曹用兵的习惯加以分析: 参战将领:曹操,自然会带领其精锐的虎豹骑部队参战,兵力5000左右(、曹真、曹休在其中); 安西将军:曹仁,曾经在潼关单独对抗马韩联军3个多月,兵力不会少(根据此战后派其统七军讨伐反叛的苏伯、田银——),估计有3万人左右; 征西护军:,、等大将均曾受其节制,兵力1万左右; 平狄将军:张郃,兵力5000左右(从破超、韩于渭南——三国志张郃传); :徐晃,兵力4000以上(使晃以步骑四千人渡津——三国志徐) 另外都护将军(或许是)曹洪也很有可能参战,兵力在5000左右。 其他:将军朱灵、校尉丁斐等 司隶校尉(在长安,没有部队,未参战) 这样一来,曹操的部队总兵力大致在6~6.5万人左右。 因此,这次战役基本也是一场双方兵力相当的交战。
战争点评/渭南之战[曹操和关中联军的战争]
渭南之战一、此战,曹操巧用离间计歼灭马超、韩遂主力,为控制关中局势和西取汉中创造了条件。 二、曹操从起意解决关中问题伊始,便精心运筹战争“五事”,在最后决战时刻,使对手关中联军“五事”皆失;在战役进行中,恰当运用兵者诡道、正奇结合的用兵之法,以最小的代价赢得了决战的全胜。由此观之,在渭南之战中的谋略,堪称“庙算”胜敌的经典。三、此战,曹在兵不占优之势实 用离间计破超、韩主力,为控制关中局势和西进汉中创造了关键的条件。 彻底保证了曹集团对中国北方的控制,也是曹在北方战区进行的最后一个大战役。此战可以说是曹最为的一次,关中联军当时是很强大的,在整个战役过程中的用谋用兵,也把曹的思想,性格体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狡诈,阴险的一面。& 四、曹操此次决战能够全胜,战术上有两个关键。第一步,“轻兵”疲劳敌军。“轻兵挑之”的目的,就是让敌人全军劳的同时,能让自己的“重兵”逸,达到以逸待劳的目的。曹操的“轻兵”凭什么就能和马超等关中联军“战良久”?这就是离间计的功劳了。如果关中联军同仇敌忾,上下一心,曹操的“轻兵”显然无法“战良久”。正是因为此次大会战前,曹操先用了,使得关中各部各怀异心,结果是,临战时皆不肯出力,使得曹操只用部分兵力即能与之长时间相持。 第二步,“虎骑”重击敌军。也许有的读者要问,曹操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出动虎骑?如果一开始就出动虎骑,面临生死关头,本能会使关中联军各部抛弃嫌疑而的。如果待敌疲惫后,再施以重击,敌人既使有心拼命,也已无力搏杀。 五、关于渭南会战的策略,后来说到:“连车树栅,为甬道而南,既为不可胜,且以示弱。渡渭为坚垒,虏至不出,所以骄之也;故贼不为营垒而求割地。吾顺言许之,所以从其意,使自安而不为备,因畜士卒之力,一旦击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兵之变化,固非一道也。”马超等关中联军一败而军马损失殆尽,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坚固的营垒可以退守。不建营垒,是因为曹操的骄敌之计使马超等认为,曹军弱不能战。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9次
参与编辑人数:2位
最近更新时间: 10:07:37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攻城掠地潼关之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