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灾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日记闻

百人决战马家庄——国网武安市供电公司电力抗灾抢险见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距离7月19日特大暴雨袭击已经过去5个日夜,几天来,灾情最为严重的马家庄乡受灾电网抢修恢复情况怎么样?当地群众是否重新获得光明?7月24日,带着种种期盼,笔者搭乘国网武安市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主任刘继红
距离7月19日特大暴雨袭击已经过去5个日夜,几天来,灾情最为严重的马家庄乡受灾电网抢修恢复情况怎么样?当地群众是否重新获得光明?7月24日,带着种种期盼,笔者搭乘国网武安市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主任刘继红的抢,一路颠簸来到马家庄供电所。受灾严重全乡停电断壁残垣,满目疮痍。一进马家庄地界被洪水冲塌的公路、地堰和歪扭不齐的电杆线路随处可见,路旁的河道中一灰一黑两辆小轿车残骸被毁在那里。走到村中,更是一片狼籍,被洪水冲过的生活垃圾树枝杂物满街都是,过街水泥桥也被拦腰折断&&&好大一场暴雨,说起来怕人,顷刻间就将道路、桥梁、电杆全冲毁了。&在马家庄供电所所长李慧斌嗓音嘶哑地告诉笔者。刚40岁出头双眼布满血丝、胡子拉茬的李慧斌几天不见一下子感觉老了许多,扶一扶眼镜,他讲述着当时受灾的情形。马家庄乡位于武安市西部山区,常年干旱缺水,可7月19日当天降雨量一下就达到440毫米,大暴雨引发山洪,造成2条10千伏线路瘫痪,全乡35个村全部停电,所有通讯全部中断,&马家庄乡处于失联状态,7400余户农民群众陷入灾难和黑暗之中。全面出击百人会战&转位之后, 一定要先系好安全带&&&在马家庄村3号台区旁一处十字路口,抢险队员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线路专责齐米贵老师傅和邑城供电所所长郭建刚正在为电线杆上的作业人员进行监护。灾情发生后,&马家庄供电所在李慧斌的带领下,第一时间启动红色应急响应预案,所内二十四人一边开展自救,一边巡视设备抓紧摸清电网具体受灾情况,做出抢修料单统计。同时, 李慧斌千方百计与公司取得联系,上报灾情和抢修物料数量等待增援。供电公司领导班子了解马家庄灾情后,高度重视,连夜制定抢修方案,组织施工物料,并集中邑城、西土山、北安庄、伯延四个供电所、光大实业公司等单位业务骨干共110余人,在马家庄开展抗洪救灾保供电攻坚战,为7400余户农民群众尽早送去光明。至24日凌晨1点32分,修复10千伏马家庄村新庄新支河道中的25基电杆线路,&马家庄乡抗灾指挥部的电灯重新亮起。24日6时,大会战全面打响,全体抢修人员分成4个大组、11个小组,在10千伏张璨038线路所在的28个村同时开战。军电携手争分夺秒10时许,一辆绿色军车将武装部选派的白沙村民兵连一行21人运达抢修现场,在与翻山越岭专程赶来的供电公司负责人张志强简单沟通后,子弟兵们便立即加入到抢修战役之中。为了加快抢修进度,让群众早一分钟用上电,武安市供电公司向当地武装部门发出增援请求,很快得到武装部的响应。当天,气温已达摄氏35℃左右,潮湿闷热,酷暑难耐。子弟兵们在集体卸完几车电线、瓷瓶、变压器围栏等施工电料后,分成两组参加供电光缆抢修和线下树障砍伐工作。不一会儿,大家便汗如雨下,衣服紧紧裹在身上,&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停下来。他们和供电员工一起在崎岖不平充满泥泞的山路上,用肩扛人抬的方式将一盘盘几十公斤重的电线运到作业点,双手用力拖拽,将一条条崭新的光缆重新架起;他们爬上高高的树杆,端起十几斤重的油锯,在同伴拉绳的配合下将碍事的树障一一清除。众志成城及早供电&一定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克服一切困难,加快施工进度,让村民家里尽快亮灯。&始终穿梭在各个受灾点,现场指挥的张志强始终关注马家庄的抢修进展,一天当中,他两三次来到这里,了解进度,协调队伍,解决困难。战斗中,&供电公司党群部送来了慰问品,祥和医院的医护人员带着急救药品现场保驾,综合服务中心拉来了生产生活资料,物业人员也专门将抗灾抢险流动伙房搬到了工地。&使劲拉&、&快放线&、&把横担送上来&&&&马家庄各个抢修现场的吆喝声和吊车作业的嗡嗡声混在一起,组成了一首独特的交响曲响彻山村。一阵微风吹过,现场一面标有国网河北电力(武安)共产党员服务队字样的旗帜在山上绿树的映衬下格外鲜艳。&有电了,有电了&&&当夜幕即将降临之时,有17个村31个台区恢复供电,3451户群众家中亮起的灯光象颗颗明星将马家庄这个山乡的夜空重新点&燃&。经了解,7.19暴雨共造成,武安市17座35千伏变电站进水、1座变电站围墙倒塌、5条35千伏线路、2座35千伏变电站、34条10千伏线路停运,22个乡镇、363个村近13.9万户用电客户供电被迫中断。截至7月26日,&2座35 千伏变电站、1条35 千伏线路、 28条10千伏线路供电,19个乡镇、350个村、13.7万用户恢复供电,其余乡、村受灾电力线路正在全力恢复送电中,预计全部恢复送电时间到7月27日。(供稿:陈四海)
[责任编辑:王锦浩]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同济大学图书馆v5.5书目检索系统
把本书分享到
收藏此书的书架
MARC状态:已编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21 
题名/责任者:
:一个记者的所见所&#x95/文有仁著
出版发行项:
北&#x4:新华&#x51版社,1993.4
ISBN及定价:
7-5011-1920-1/¥4.50
载体形态项:
236页;19cm
个人责任者:
-中&#x56-现代
-东欧
中图法分类号:
中图法分类号:
科图法分类号:
内部发行
全部MARC细节信息>>
总体评价: (共0人) &&&我的评价:
K510.5/W388
嘉定保存本书库
K510.5/W388
总馆借书处
K510.5/W388
总馆借书处
K510.5/W388
总馆借书处
K510.5/W388
总馆借书处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您可能感兴趣的图书(点击查看)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请输入下面显示的内容楼主这两天一直在前线,把我的所见所闻最真实的反应给大家
至于为什么是这么晚发帖,因为白天完全没时间一直在搜救,每天晚上也只休息四五个小时,我发的帖子很多给我留言的我都没来得及回复在这里给你们说声抱歉
width:100%">
& && && && &如果想更直观的和第一时间知道天门这次水灾动态的请加群
width:100%">
& && && && &楼主申明,对于你们提出的问题,我能答就答,不确定的我不会乱说,我不是官方,也不是组织更加不是政府,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做了一些很普通的事而已
width:100%">
静等蔷薇开
& && && && &楼主辛苦了
width:100%">
& && && && &23号早晨的船闸,23号当天船闸打开后水位下降了10厘米左右
width:100%">
& && && && &汉北桥头每天早晨依然有很多卖鱼的人
width:100%">
& && && && &这是23号当天汉北河的水位,到现在最少降了20公分,水往京山方向在流
width:100%">
& && && && &这是汉北河过去卖鞭炮那一块的水位
width:100%">
忧伤de咸鱼
& && && && &直播顶帖
width:100%">
& && && && &插播一个链接,这个就更直观了
width:100%">
& && && && &这是经过那段低洼路段的水位
width:100%">
& && && && &这是过来以后的情况,救援物资很多,救援官兵也很多,还有很多协警,还有部分政府机构
width:100%">
& && && && &这不是直播贴,这是我从22号回天门以后一路的所见所闻,我现在只是慢慢整理慢慢回忆
width:100%">
& && && && &不断有受灾群众被转移出来,基本都是黄潭片区的,水上的垃圾也很多,洪水退了以后垃圾还有消毒也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width:100%">
& && && && &铲车停在路边,我说一下后来路上没铲车的原因,第一政府干涉,第二铲车其实也容易熄火因为有些地方水比较深,第三影响部队冲锋舟的路线
width:100%">
& && && && &楼主开始帮忙登记了,一过去他们是不让我登的,楼主说自己字写的非常好而且对这一块比较熟他们就同意了
width:100%">
KO总部_爱兮
& && && && &顶贴,
width:100%">
& && && && &有个大爷想闯进去被协警拦下了,我也觉得这个时间私人不该进去,因为当天救援情况非常紧急,私人进去对救援进展会有影响,大爷当时情绪比较激动
width:100%">
& && && && &开始搭建帐篷,我们登记都是垫在车上顶着太阳在登记
width:100%">
& && && && &救援官兵牵着一个小女孩
width:100%">
& && && && &成功被救援的群众
width:100%">
& && && && &护士在一旁守护
width:100%">
& && && && &救援官兵拿着群众捐献的食物
width:100%">
& && && && &当天指挥救援的黄潭镇政府,还有一个村的村长
width:100%">
& && && && &一旦有冲锋舟回来,就会有大部分官兵过去帮忙
width:100%">
& && && && &楼主在岸上登记了一会,因为后来登记的人手足够的,楼主就想办法上船了,一般是不让上船的,我说了好久才让我上去
width:100%">
& && && && &在船上待了一会船就出发了,这条船是镇长交给万场村村长去转运受灾群众的
width:100%">
& && && && &对了,我提醒大家一路,冲锋舟上不要抽烟,因为有发动机而且机油味道很重
width:100%">
& && && && &这是一路看到的,从检测站到万场村
width:100%">
KO总部_爱兮
& && && && &被淹的汽车
width:100%">
使用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您的位置: && 正文
“互助” 灾害中的暖流 ——临洮县抗震救灾见闻
来源: 西部商报
原标题:“互助” 灾害中的暖流 ——临洮县抗震救灾见闻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4月15日15时零8分,临洮县发生4.5级地震,此次地震共造成1死15伤;累计有182户538间农村居民房屋倒塌,2间房屋受损。地震发生后,各级部门组织抢险救援、灾情核查和灾民安置等有序开展……
父亲遇难 社长儿子投入救灾
4月15日15时零8分,随着一阵地动山摇,八里铺镇窑沟村的一个土窑坍塌了,73岁的老人被掩埋。周围群众听到消息后,纷纷丢下自家或坍塌或裂缝的房屋,赶到了老人家中。没有任何指示,一双双由于长年劳作而粗糙的大手,就刨起了坍塌的黄土。不大一会儿,老人就被徒手刨了出来,但已经没有了呼吸……发生在临洮县八里铺镇窑沟村三社的这一幕,拉开了该县干部群众抗震救灾、互助自救的序幕。
遇难老人的儿子名叫张克俭,是该村三社社长。看到镇政府配来干部,他简单安顿老人后事后,就和镇干部一起投入灾情核查中。
热心社长 三天后才顾上清自家废墟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龙门镇石家铺村石家沟社,该社在地震中完全倒塌的房屋只有一户,就是社长陆志林的家。15日发生地震,直到18日,他才顾上清理自家的废墟,清理现场来了很多村民,将废墟中的砖块和木材搬运到一边码放整齐。
“我们社原先安置了17户,但昨晚上下了雨,又有30多户需要帐篷呢。”社长陆志军一开口,说的就是社员的需要。当提到自己倒塌的房屋时,他笑着说:“房子塌了的当天晚上,解放军和社员帮着搭起了帐篷,吃的用的都有,自己家不愁什么。”在灾害中,所有人首先想到的是帮助受灾最重的家庭,在具体自救的过程中,他们也是相互帮助,同渡难关。
群众干部互助互帮 有信心赢得重建
在八里铺窑沟村村委会门前,三名村民正在往农用车上装救灾物资。该村一社村民张有生介绍说,这一车物资,除了自家的1个帐篷、2张床之外,其他的都是给四社拉的。八里铺镇镇长何小红在抗震一线奔波三昼夜后,非常感慨,他说,虽然窑沟村是该镇受灾最重的,但得到社会各界帮助也最大。“我们镇干部,驻地、武警、消防官兵,还有村社干部,有很多都是一两天下来没有休息的。群众之间互相帮助,干群之间互相帮助,打赢这场抗震救灾战和今后的灾后重建,我们很有信心!” (记者 窦文杰 何静 通讯员 漆勇 穆军学)
分享到:5.36K
】【】【】“天下第一场”保卫战――友谊农场抗灾自救见闻-抗灾-东北网黑龙江
省领导活动报道集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天下第一场”保卫战――友谊农场抗灾自救见闻
订东北网彩信手机报,移动发KTDBW到,联通发DBWY到 电信发DBWY到 。
东北网手机版   搜索微信号dbwhlj关注东北网
  东北网8月19日讯 8月16日中午12点30分,友谊农场第四管理区第十作业站农户张德站在自家已被水淹没的水田旁,心疼地告诉记者:自己今年种了300多亩水稻,眼瞅着要丰收了,却没想到一场大雨淹了好几十亩。
挖掘机现场挖沟筑堤,清淤疏通沟道。
  连续几场大雨,使张德受灾严重,他处于地势低洼的一片水稻地灌满雨水只露出稻穗头。由于四周沟满壕平,水根本排不出去,这些地几乎绝产了。如果再下几场大雨,整片地都很危险。
  老张指着不远处地头正在干活的抢险机械说,正当自己急得没辙的时候,农场及时派来了挖掘机,到这里挖沟筑堤,防止外水倒灌。听着&大抓子&不停地轰鸣声,老张这心里踏实多了。
  同一时刻,友谊农场其它受灾地点也都在紧张进行着抗灾自救。农场水务局局长杨慧介绍说,大雨过后,农场抽调53台挖掘机奔赴受灾严重的第二、三、四、九、十、十一管理区,昼夜进行清淤疏通沟道为主的排涝抢险施工。同时全场16座强排站也全部开机排水,每小时排水量最大可达到11万立方米。此外,农场还积极组织广大农户抗灾自救,力争把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自6月份以来,被誉为&天下第一大场&的黑龙江垦区重要商品粮基地友谊农场遭遇多年未见的强降雨,到8月10日降雨已经达到444.3毫米,比历年同期超出151.2毫米,仅8月4日当天降雨141.4毫米。大雨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内涝灾害。根据15日统计数据显示,友谊农场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12.58万亩,其中明水面积8.6万亩。
  16日上午,天时晴时阴。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记者跟随友谊农场水务部门工作人员奔赴受灾严重的第四管理区现场踏查,看到许多地势低洼的田间地表积水严重,土壤饱和,农作物受灾严重。
  通往田间的道路被大雨泡的泥泞不堪,我们乘坐得四轮驱动越野车在这里也无计可施,没办法只好调来&大胶轮&,几个人站在拖车上一路颠簸到水稻地头,在稻农的小窝棚里借来&水衩&换上,沿着田埂步行1000多米来到被淹的水稻地。没多远的路程,我们艰难跋涉了近1个多点。
农场组织农户用水泵强排积水。
  看到记者累得满头大汗,陪同的杨慧指着带路的管理区水务参谋刘志强说,由于天天早出晚归跑地号查灾情,小刘爱人住院生孩子四五天了,他都没倒出时间去一趟医院。像他一样,我们水务部门的干部职工个个都是舍小家顾大家,全力以赴一门心思为了抗灾自救。副局长郭凤廷接话道:我们现在真是忙的连轴转,连吃饭时间几乎都没有。昨天我一上午接打电话190多个,全部是跟灾情有关的。
  下午两点多,我们在第四管理区简单吃了口饭,又马不停蹄赶赴受灾严重的第十管理区。一路上,不时会碰到检查灾情的农场和管理区领导乘坐的车,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没有停下车跟他们客套,而是鸣下笛继续前行。
  在车上杨慧介绍说,针对灾情,农场不等不靠,各级领导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抗灾上,积极采取各种科学防汛措施进行抗灾自救。除了就近调车进行抢险,多方筹措资金对水毁建筑物进行维修或重建外,还组织人员对主、干沟渠堤防进行拉网式巡查,防止管涌,尤其是排水站所属沟渠,进行清淤疏浚,保证水流畅通。对是低洼险段,密切监控水位水情,防止漫堤淹没耕地。对水库进行驻守,监控水位,随时调整泄水流量,以免对下游造成巨大压力。加强和保山水文站的反正该指导农户抗灾自救联系,密切监控内七星河洪峰流量和下泄时间,确保安全过境。
  随着车子的颠簸,杨慧说着说着头一歪靠在车座椅上竟睡着了。司机说,杨局这些日子太累了。
  记者采访中得知,面对今年严峻的汛期,友谊农场防患于未然,做好防灾减灾。提前就制定了各项防汛预案,对堤防、水库、排水站等防汛重点工程进行了巡查和检修,并对第六、八管理区的内七星河堤防进行了整体加高培厚,对四处险工弱段进行了加固,共完成堤防加固土方28万立方米,石方3200立方米。这些措施有效的抵御了内七星河的两次洪峰过境,保证了无外水入侵。同时各排水站也都检修到位,前池水位达到汛限水位的时候及时启动水泵排除积水,有效降低了田间积水,缓解内水压力。此外,在主汛期来临之前,农场虽然腾出了库容,但由于降雨量超出预想,兴隆山水库已经超过汛限库容,目前正在泄洪。农场水务部门正加强对辖区所有水库的巡查力度,保证不垮坝、不淹地。
  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更大汛情,农场加强对抢险物资和抢险队伍的管理,抢险物资必须专人专库保管,抢险队伍实名登记,随时待命。据悉,目前友谊农场防汛物资已经全部储备到位,共计编织袋13万条,木桩65立方米,铁锹1200把,大锤320把,编织布1.2万平方米,组织抢险队伍2200人,抢险机械88台,抢险指挥车14辆。截至到记者发稿时为止,这个农场已经已经投入防汛车班630台班,完成清淤土方13万立方米,人工3000工日,修复水毁桥涵14座。把灾情带来的损失降低到了最小限度。
  早晨6点多出发,记者跟随水务局的车返回农场时已是晚上19时。记者粗略算了下,一天12个多小时下来,跑了6个管理区30多个作业站,看了1条河流、2座水库、3个排水站,,行程累计3百多公里。杨慧告诉记者,这些日子,他们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度过的,只要确保安全度汛、实现粮食丰收,再苦再累都觉得值得。
杨军 郭凤廷
   来源:
    频道主编:
4月4日,记者从哈尔滨市巴彦县公安局获悉,3日15时30...
24小时新闻排行
我省举办龙台食品企业对接洽谈会涉百余项重
我省举办龙台食品企业对接洽谈会涉百余项重
新闻热搜词
来源:360新闻
Copyright & 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为东北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庆节的所见所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