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yun有的人为什么可以搞很多小号。他们是怎么搞得,有的搞机器人但是我查了很鸡肋啊~除了在某宝上谁

美的为什么要收购机器人制造商 Kuka,对其能带来怎样的影响?
新闻背景:之前在宝马的铁西工厂里看到过机械手臂的应用,但这个有必要去买一个制造商吗?为了全面的生产线升级?Kuka 这个公司又如何呢?
1. 战略:国内市场现在已经渐趋饱和,海尔、美的这几年已经开始往全球化布局发展,以拓展自身版图。收购东芝家电业务是拓展主业市场布局,收购kuka是产业链上游的延伸,美的的战略布局还是比较清楚的;2. 财务:美的现在账面上有将近500亿的净现金,这部分资金如果一直躺在账上是无法带来太大效益的,转为对外投资的话可以按权益计入收入和利润,对改善报表还是有显著作用的(海尔收购GE家电也是同样的理由);融资方面趁着这几年市场利率下行的窗口主动提高自身杠杆也是明智之举;收益的话利用境内外估值价差跨境套利已经成为市场主流了。3. 策略:美的采用的渐进式收购方案,从持股5%多到10%多,到现在直接提出收购30%(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临界线),是有很明确的收购策略的。以小比例持股达到公开披露比例先试探股东和管理层的态度,逐渐提高到有明显影响力的股比开始和管理层讨价还价,再根据股东持股的情况提高到超过原有第一大股东的股比,在不触发要约收购的前提下实现对标的的最大控制,目前正在进行的收购有好几家都是采用的这种策略。区别在于比较友好的方式是在取得大股东和管理层的支持后,通过增发的方式取得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以这种方式能够较妥当地处理股东和管理层的关系。而美的则是直接在二级市场公开收购存量股份,以当前第一第二大股东的股比来看,从他们手中获取他们的股权不太可行,收购意向应该更多是面向小比例的机构投资人,那么在这种方式下如何处理与原有大股东和管理层的关系,实现收购的良性协同,便是这项收购的重大不确定性(瞎猜的,说不定当事人早就在一起把酒言欢了也有可能)。ps:国内家电行业目前已经走过了高速扩张粗放发展的阶段,增长幅度已经逐渐降缓,在这个背景下只能通过外扩(对外扩张布局、新业务投资)或内修(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海尔通过收购GE家电业务以进入美国市场,美的在竞标GE家电失败后又转而收购东芝家电业务,格力也开始从空调的主业逐渐拓宽到手机、电饭煲其他等等。整个行业的投资收购估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利益相关:美的基层员工一枚。1、美的做工业机器人可以帮助自己的家电制造工厂实现生产线的省人化,提高生产效率,但不仅仅是;2、美的今年一直在转型,近两年更是提出了要建设“第二跑道”,机器人产业算是目前的第二产业(除了工业机器人,美的其实也有做服务机器人);3、在整个家电行业利润微薄,行业不景气、人工成本上升,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机器人目前是相对看好的产业;4、美的一直在谋求成为国际化公司,寻找海外收购机会,但是家电相关的几次收购都没有能够成功(东芝也是合作多年,然后才有了这次收购,但是应该不是理想目标),机器人领域也许可以弯道超车、曲线救国?
昨天得知这个消息,第一感觉就是,美的此举太英明了。本人作为一名工业机器人行业从业人员,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目前的工业机器人装机量还是太少太少。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在技术上已经超越了现有的市场需求所要求的。当然这也导致可靠的工业机器人产品价格较高的原因之一。从机器人厂家实力来看,目前国内的工业机器人厂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上海新松,每年卖不出去20台,可这几年依然是风光无限,说白了就是玩的概念,坑的国家钱。美的选择KUKA确实是明智之举。就市场而言,目前工业机器人应用最广泛的当属汽车,和电子行业。但是工业机器人的可应用领域远远超乎想象。在未来首先取代的就是流水线工作岗位,高危岗位和环境恶劣的工作岗位。为什么现在还比较少见?其主要原因我可以说说我认为最主要的三点。第一——价格,其实机器人本身的价格不贵,贵的是自动化集成,目前自动化集成企业,利润率一般都在40%左右。简单的说就是一台机器人的本体如果是10万人民币,但是要想让机器人配上合适的工具,生产出达到工艺要求的产品就得有可靠的方案。而做这项工作的就是自动化集成商。在这套方案里,机器人就是这一套设备中的一个部件而已。所以目前能够真正投入资金,完成人工生产到自动化生产的企业并不多。第二——社会的认识度。现在应用最多的是电子行业和汽车生产行业,其实工业机器人可应用的范围极其广泛。六轴机器人理论上可以到达360度环绕的每一个位置。作为这样一个如此灵活的智能机械结构,又可以兼容各种传感器并通讯,可编程的工具,你完全无法定义它只能做什么。第三——配套工具。近年,视觉系统大热。让机器人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大大加强。市场需求不断加大的同时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适合机器人的工具开发出来。同样的,也可以讲工业机器人当做工具,如果战胜李世石的AlphaGo配上工业机器人会怎样呢?
谢谢邀请。通俗易懂的来讲几点:人越来越贵了,不得不买;供给侧的必经之路,国家又支持,不得不买;科技制造的发展方向,不得不买;钱多了,不买没地方花!1、中国劳动成本越来越高。现在一个工人并不便宜了,美的最开始在广东设厂,然后在苏州、芜湖、武汉,为什么转移?除了收购苏州春花外,武汉、芜湖都是相对人力成本较低的地区,我在苏州工厂负责吸尘器项目做过一年,苏州一个人力加上社保基本要去到10万。整个中国的制造行业其实都在转移,向内转移可以做到的就在向内转移,实在不行的例如富士康在向印度转移。从成本来讲机器人也是越来越重要。2、大大提高效率级产品质量。美的在2010年到如今,业绩逐步从家电前三甲做到了超越海尔、格力逆势做到规模和利润双双新高,但你不知道这几年美的工人少了10万人。精益化、智能化、机械化是利润越来越薄的制造业的最有效出路。3、透过互补的业务和联合开发一般工业用途的机器人技术、物流以及服务机器人,为双方带来战略利益。库卡主要战略重点之一是开拓中国广阔的机器人市场,美的认为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和人口老化的情况使该市场具有庞大的增长潜力。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产业范围最广泛的“一般工业”。库卡表示计划于2020年将中国市场的销售额由过去财政年度的4.25亿欧元提高至10亿欧元。作为消费产品中领先的工业公司,美的在分销、供应链及相关合作方等很多方面拥有广泛的网络。中国拥有全球最大和最多元化的一般工业,美的是库卡在中国市场大力扩展市场地位、响应当地客户需求关注以及增加在一般工业领域的业务机会等多方面理想的合作伙伴。在扎实的制造能力基础上,美的将会寻求机会,支持库卡充分借用其能力和网络,并提高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效率。 美的数十年来在中国及海外从事业务,洞察到智能家电市场的巨大潜力。2015年,美的展开智慧家居+智能制造“双智”战略,不但透过投资于机器人提升美的的生产及物流自动化,也研究开发以机器人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家居设备。美的的目标是于未来数年将整体销售额提升至超过250亿欧元,其中智能设备及服务机器人会为销售额增长带来巨大贡献。4、钱太多,不买不行 美的国际化并购水涨船高,直接跳进10亿美元级,完全是靠过去几年闷声大发财。年报显示,2015年美的集团自有资金达到649亿元,同比增长37%,再创新高。2015年美的对外投资额达到62.7亿元,而2014年这一数字是31.5亿,直接翻了一倍。账上趴着650亿,钱完全不是问题,主要是优质资产太少不够买。美的要买什么?波哥之前已经说得很清楚,在做好家电的同时要进入新产业,“要和硬件相关,不能是劳动密集型,要做资本、技术混合密集型。”库卡完全符合这三个标准。总部位于德国奥格斯堡的库卡旗下有库卡机器人、库卡系统和做自动化的瑞仕格,年产1万台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制造领域库卡机器人的市场份额在全球和欧洲都是第一,在一般工业领域机器人的市场份额欧洲前三名。
我知道很多人看到美的收购KUKA第一反应是卧槽,第二反应是美的真牛逼,个别人第三反应是KUKA是谁,能吃吗。美的收购kuka除了所谓的“扬我国威”真的百分百完美吗?企业收购要么是弥补自己的短板,要么是低买高卖赚个差价。KUKA以每股收购100多欧元的价格被美的收购超过80%的股份,溢价率超过50%,这么高的溢价率快赶上海拍快地了,显然不便宜,而且美的在收购KUKA时保证多年内不会对KUKA的业务和人事等进行任何干涉,那么这一次的收购并不像是一次低买高卖的资本游戏。美的不是一家造机器人的企业,美的是一家用机器人的企业。类似的既用机器人,又造机器人的企业还有吗?有,而且很多。最典型的比如汽车行业:著名的世界五百强日本的电装(Denso)既是一家汽车电子供应商,同样又是一家出色的机器人厂商,早期KUKA的小型机器人和SCARA便是来自于Denso的贴牌产品。同样在汽车行业柯马之于菲亚特,埃夫特之于奇瑞均是类似的案例。另外,像3C行业的富士康,因为自己要使用大量的机器人,于是前几年推出了个百万机器人计划,雄心勃勃。要知道机器人四大家族之首的ABB干了四十年工业机器人,前几年才刚刚庆祝20万台下线。当然富士康似乎也有点缺乏造机器人的基因,百万计划在做了几万台之后便鲜有报道了。日本有非常多的大家耳熟能详的厂商都拥有自己的工业机器人部门,他们在消费品上可能是美的联想之类的厂商证明竞争,而在工业领域又和ABB,KUKA这样的巨头正面较量。比如东芝,雅马哈,川崎之类,正因为如此,这些优秀的企业往往会拥有一个并不算巨头,但是在某一领域非常出色的机器人部门。但是KUKA,不一样。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尽管所谓的巨头其实头都不大,比如ABB的机器人业务单元甚至都不能算ABB的五大业务单元之一,只是离散自动化下面的一个业务单元而已。但是KUKA算是工业机器人里的巨头了。一旦大了,这个问题就不一样了,作为四大家族里唯一一家专营机器人的公司,KUKA没有选择,如果想活下去就必须做大做强,就必须在日趋惨烈的市场获得更多的份额,不进则退。而此番被美的收购之后,格力会怎么想?格兰仕会怎么想?海尔会怎么想?他们还会敞开胸怀拥抱KUKA吗?还会让KUKA的工程师轻而易举的进入他们核心生产线的腹地吗?当然,美的爸爸会坚决的支持KUKA在国内的发展,可以预见美的爸爸将会利用KUKA几十年在自动化领域的丰富经验提升其自身自动化实力,在这场拥抱工业4.0的盛宴中分得一大碗肉汤。但是美的采购会怎么想,美的生产部门还能再压低价格购买便宜的机器人吗,反正以后产线上用KUKA机器人这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所以,为什么包子铺要收购蒸笼厂,为什么手机公司要收购玻璃厂,为什么出版社要收购造纸厂,为什么造汽车的要收购钢铁厂?以上例子都不恰当。美的收购KUKA,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因为有钱,有钱去世界各地买买买似乎正是这几年国内企业的潮流,造轮胎的倍耐力成了国企,意大利的米兰以后年年都会上演中国德比。这次的美的收购给我带来的震撼不亚于当年吉利收购沃尔沃。不过话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吉利的车当真是越造越好,设计也是越发的棒了,这应该与消化学习瑞典人的技术和理念有一定关系。瑞典人确实是个超强的民族,除了沃尔沃,HM,宜家这些大家很常见的牌子外,号称贴地飞行的萨博,音乐流媒体供应商Spotify,机器人供应商ABB,这些超一流的品牌均是来自这个只有800万人的国家。机器人行业竞争确实越来越激烈了,造一款能动的工业机器人并没有之前那么困难,国产的伺服驱动,控制器,示教器,电机,减速器一应俱全,只要你花点钱,总能攒出一套有模有样的工业机械臂,就和攒台电脑没什么区别。那既然造机械臂的门槛已经降低了,那KUKA们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首先是,怎么用这些零部件,虽然KUKA们自己不造减速器,但是他们对于减速器在机器人行业的应用恐怕比减速器厂商还要清楚。其次,超全的产品系列足以应对各种各样的需求,不同负载不同工作范围,铸造版本,洁净室版本,高密封版本,客户们只需要会用一家的机器人,就可以选择到合适的机器人。这一点不管是KUKA,还是ABB都一样。第三是丰富的行业经验,基本上每家工业都有大量的应对不同行业的工程师团队,如果他们都搞不定的问题,那基本也就没人能搞定了。第四是超强的创新研发能力,除了每年不断更新自己的产品线,像 ABB,KUKA这样的企业都拥有超级敏锐的嗅觉,任何新的机会都会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去实现。其实ABB,KUKA这些机器人公司本身就挺有钱的,不断的收购和投资新公司,ABB去年收购了德国的Gomtec,一家做协作机器人的小公司,今年又投资了医疗机器人公司Cambridge Medical
Robotics。而库卡最近几年动作也不少,先是并购了同样是德国的机器人公司莱斯,然后又收购了瑞士的swisslog进一步扩大自己在仓储物流行业的竞争力。在机器人市场拼的越来越凶的情况下,KUKA抱了美的大腿,或许对于KUKA在拓展中国市场上非常有帮助。美的想吃掉KUKA的技术自然也没那么容易,甚至KUKA的核心工程师毫无保留的给美的人讲,一时半会也是消化不了的。不过过了十年二十年之后,我相信美的能从KUKA那学到一招半式,而中国的机器人行业发展,就需要从这一点点的渗透中培养出能比肩世界一流的工程师。全文完
谢邀。美的是真有心想吃掉库卡,计划不是一天两天,而且是有很大实现可能性的。1、美的棋盘大美的在暗中布局机器人行业已经是好几年的事情了,除了前几年收购了部分库卡股份以外,它还和安川成立了两个(一口气两个)合资公司。对此我做过回答:美的分别在服务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同时开展合作,还参股国内知名机器人制造商埃夫特17.8%的股份。可以说,美的围绕着机器人概念,战略是四面出击,利用自己的超大体量和现金流,以及占据白色家电这样一个重要产业的优势,做战略布局。堪称武宫正树的宇宙流。现在预备触发全面收购要约条件,是长期布局之后水到渠成的结果——将!。美的以机器人为新的战略增长点已经不是计划书里面的文字,而变成现实,我相信方总能带领美的走出一个华丽转身,在机器人行业为民族企业杀出条路。2、库卡容易卖我在另一个答案中说过,库卡一直是四大吊车尾的,战略上也不占优势。很多人不知道,在08年经济危机时期库卡已经岌岌可危要谋求出售了,后来是一支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德国知名企业格林策巴赫出手收购部分股份。加上中国市场强劲反弹打了一针强心针,这才勉强度过艰难期。前年,私人股权投资撤出,格林策巴赫也撤了,股份易手到福伊特。但是看起来这两年福伊特和前面的股东一样,都没有找到很好的契合点来和库卡达成战略协同,估计也会觉得库卡很鸡肋。库卡本身的业绩表现也不佳,2014年收入还有20.95亿欧元,EBIT1.38亿欧元。15年销售收入29.66亿欧元,EBIT1.36亿欧元。收入增加3成,EBIT几乎不变还降,可见运营效率不佳,市场竞争地位在恶化。被寄予厚望的中国市场,CEO人选在这个时间段变动,其中缘由耐人寻味——库卡中国的CEO孔总是我们ABB前辈,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总之,不能算是一个很好的兆头吧。看到有分析师说库卡财报近期的财务表现良好,也不知是怎么想的。这几年,库卡大股东几度易手,总是处于动荡之中,品牌和技术又确实对中国企业有很大吸引力,我看好方总长袖善舞,宇宙流布局的本事,愿美的对库卡的收购或控股早日成功。美的-库卡并购能产生吉利-沃尔沃一样的经典案例。
在另一个问题里的回答:-------------------------------------------------------------------------这不是美的第一次在机器人领域花钱了2015年8月,美的安川成立两家合资公司日,美的与安川电机合作成立两家机器人合资公司:广东美的安川服务机器人有限公司及广东安川美的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两家公司总投资额分别是2亿元,注册资金分别是1亿元。其中,服务机器人公司由美的控股60.1%,工业机器人公司由安川控股51%。2015年8月,美的入股库卡,成为库卡第四大股东日,美的集团子公司美的国际控股公司持有KUKA193.76万股,持股比例达到5.43%。成为KUKA公司的第四大股东。2016年3月,美的据证券时报披露美的入股安徽埃夫特美的集团已于今年初正式将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17.8%股权收入囊中,截至去年6月的数据显示,埃夫特总资产为4.76亿元,净资产为2.74亿元,本次交易的评估值为3.02亿元,对应17.8%股权对价为5368.66万元。按照去年埃夫特发布的挂牌条件,接盘方需要承诺:将芜湖作为其国内机器人及自动化产业总部唯一注册地、财务结算中心、研发总部。在签订《产权交易合同》后3~5年内以其在芜湖注册的企业为平台,在机器人及自动化相关产业投资不低于10亿元(含对内对外收购)且提出切实可行的投资方案。此外,拟上市公司注册地设在芜湖。15年美的入股安川和库卡,16年美的入股安徽埃夫特,这两天美的还要300多亿成为库卡的大股东,美的到底想要干什么?美的最新的官方解释是这么说的:美的集团解释称,2015年,美的展开智慧家居+智能制造“双智”战略,不但透过投资于机器人提升美的的生产及物流自动化,也研究开发以机器人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家居设备。美的的目标是于,未来数年将整体销售额提升至超过250亿欧元,其中智能设备及服务机器人会为销售额增长带来巨大贡献。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称,“美的没有要订立控制协议或退市的意愿。美的增加对库卡的持股比例,可以既保持库卡的独立性,又能使两家公司通过合作进一步驱动增长,尤其在中国市场。”再往前翻翻美的方洪波的言论“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的新时代,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智能制造是我们必须作出的战略选择。”美的集团董事长、总裁方洪波表示,未来美的将集中精力研究如何将人的行为、情感和思考延伸到机器。“重要的一点在于,美的要面向未来,积极创建‘第二跑道’,开辟企业新的增长空间。”方洪波表示,家电业务仍然是美的集团最核心和根本的业务,机器人战略是美的“双智”战略的延伸和拓展,也是美的积极开辟第二跑道的重要举措。“围绕机器人战略我们还有很多动作,但未来美的也将努力从传统家电企业,往拥有互联网思维的智能硬件公司转型。”方洪波表示。方洪波此前就表示称,未来家电设备可能会被家用服务机器人取代,智能电视、智能洗衣机、智能空调正在风行世界。“未来的家电会越来越智能化。服务机器人和家电的界线会越来越模糊,很多家电智能化了之后,也可以是服务机器人的一种,未来服务机器人也会是一个家电。”美的集团机器人产业项目总经理甄认为,“基于这个判断,我们认为,做服务机器人是美的必须要做且一定要做好的一项重要战略。”“服务机器人领域,我们选择了三个类型,可能明年还会有新的摸索,总体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方洪波坦言,美的不会盲目上马无人工厂、黑灯工厂,不会进入所有机器人领域,重点会放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似乎可以这样去理解美的的战略意图:—美的最核心和根本的业务:家电业务目前该业务美的顺风顺水,也在持续投入,今年3月美的刚刚以4.7亿多美元获得东芝家电业务的主体“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80.1%的股份——美的最核心和根本的家电业务所面临的风险———替代性风险
个人想到的美的被替代的风险来自于两个方面:
— 短期来看,受到小米这样互联网出身智能家居企业的冲击美的已经在积极应对,14年底美的和小米联姻,小米科技用 12.66 亿元买来美的 1.29% 的股份
— 长期来看,随着智能家居技术演进,现在的家电或许在数年或数十年内被“颠覆”
上文提到美的公司认为“服务机器人和家电的界线会越来越模糊”
———制造成本压力
硬件/实体企业总逃不开的问题,最近可口可乐在积极的出售其罐装厂,自己轻资产运作,只玩品牌和配方。到这里得出如下的结论并不难以理解机器人技术 是 抵抗 美的最核心和根本的家电业务所面临的风险 的重要技术之一美的自己是这么说的:“透过投资于机器人提升美的的生产及物流自动化,也研究开发以机器人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家居设备”接下来的问题可能就是,上面的结论解释了美的应该在机器人领域投入,可并不足以解释美的为什么要在机器人领域花这么多钱?虽然制造企业从内部需求出发做机器人是常态,比如国内埃夫特就是从奇瑞成长起来的,国外的柯马是从菲亚特发展起来的,但是像美的玩这么大的还真是少见看看格力怎么说自己的机器人业务工业设备领域继续研发机器人,对于研发机器人在营业收入方面不可能有显著贡献,只是作为一个业务亮点开拓个性化市场。公司重点还是会发挥现有的优势,把中心放在更有市场前景的产品上。还有在制造领域的龙头大哥富士康怎么说自己的机器人富士康自动化总经理戴家鹏:富士康的“百万机器人计划”已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代工模式微薄的利润意味着,大量投资自动化生产设备会影响公司的效益和股价。总感觉美的在机器人领域的动作远远超过了其家电业务所需的水平,就像北京全聚德为了保证烤鸭的质量,自己弄个鸭厂可以理解,顺带搞搞鸭苗培育和生态饲料种植也可以理解,可是如果全聚德打算进入鸭子养殖市场,想在鸭子养殖市场试试力量就有些不好理解了。个人感觉是美的在机器人领域内的动作可以分成三个目标:其一是通过投资入股建立同巨头的合作关系,满足自己智能制造用机器人的需求。美的之前一亿和日本安川建立合资公司、少量入股库卡可能都是出于这个目的;其三是探索服务机器人领域,(因为其二较长,先说其三),这一点是美的想做的,不过美的在这块目前谈不上有太大的斩获,几笔合作中只有安川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有尝试有经验。对于“以机器人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家居设备”很难有直接的促进,安川以及其他日本公司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折腾多年也是这个目的,当然学点技术是没有问题的。目前服务机器人领域正处在乱战时期,除了快产能过剩的扫地机器人外哪个产品品类会爆发谁也看不清楚。对于美的这个体量,在内部做点尝试,对外部产品创新保持关注,看准势头后砸金元是更为稳妥的办法。其二是投资工业(!)机器人领域,美的应该是看好当前的市场需求,对于政策等宏观环境也是看好,加上手底下又有闲钱。入股安徽埃夫特是贯策这一目标。看看埃夫特发布的挂牌条件。接盘方需要承诺:将芜湖作为其国内机器人及自动化产业总部唯一注册地、财务结算中心、研发总部。在签订《产权交易合同》后3~5年内以其在芜湖注册的企业为平台,在机器人及自动化相关产业投资不低于10亿元(含对内对外收购)且提出切实可行的投资方案。此外,拟上市公司注册地设在芜湖谈及埃夫特多说几句,这是一家从奇瑞自动化部门成长起来的国内工业机器人公司,目前还没有上市,该公司近年也有两次收购2014年11月收购意大利CMA公司,2016年3月收购意大利EVOLUT公司,据埃夫特老板的访谈说“今年公司还将计划收购1-2家机器人公司”增持库卡应该也是为了这一目标,对于美的而言,国内没有太好的投资标的,库卡作为全球机器人本体第一(只谈本体,至少也是数一数二)的企业价格也不算太贵,有机会就多买点呗。如果将入股埃夫特的事情串起来联想,未来埃夫特上市后,没准会将美的手里库卡的股份买过去,这样国内机器人第一股应该就不是新松、新时达了,而是鲸吞库卡的埃夫特。美的这比投资估计能有不错的收益。个人觉得这一点是美的在机器人领域砸金元的最主要原因,毕竟人家手里有闲钱日,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在电话采访中表示:美的有107亿美元自由现金流可用于未来并购。另外美的也不缺玩资本的行家个人觉得美的对于工业机器人领域更多的是财务投资,就像卖肉鸭对全聚德而言不是个好事业一样,工业机器人对于美的也不是个好事业,但可能是个好投资、好生意。“以机器人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家居设备”才是美的真正的‘第二跑道’,加强版的消费领域的美国iRobot(就是那个既卖扫地机器人又卖军用机器人)更像是美的理想的未来
是一个大手笔,战略上正确,无论对提升美的的品牌,还是后期的发展,促进都很大。
现在目标只是持股比例从10+%达到30%...美的老总也说了没有全资收购的计划。所以目前来看只能算是扩大股权比例而已,原因可能只是人民币贬值和国内市场不景气大前景下的国外资产投资配置(美的自说有109亿美元现金)。个人猜想,全资收购可能难度很大。不过美的放消息证实当天kuka涨了20%左右(最高近30%)...=.=...成本提高了...额...大家别太激动...洗洗睡了吧...事情可能没大家想象得那么大。
这不是为了要和董明珠抬杠么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知道宝贝找不到问题了&_&!!
该问题可能已经失效。
秒以后自动返回魔兽世界70级新手装备在哪弄?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aidy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