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索70年伟大成就太空成就有哪些呢?


原标题: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克宫:俄罗斯乐见中国太空探索成就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1月24日消息,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24日评论中国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的消息时对记者表示,莫斯科乐见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认为这是两国相互协作的有前景的领域。
佩斯科夫说:“我们乐见我们的盟友、中国同志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当然,太空探索领域的合作,这是我们两国之间相互协作中潜力最大的领域之一。”
11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澎湃新闻记者提问,今天凌晨,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并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表示,嫦娥五号划破夜空的图片很震撼,带着发射轰鸣的视频更具冲击力,确实让人感到激动和兴奋。我们期待并相信,嫦娥五号平安返回带给大家来自月球的问候。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和平探索与利用外空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并应该为全人类谋福利。中方一直致力于和平探索与利用外空,愿同各国继续携手努力,为人类和平探索利用外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
@@=value.title$$
@@=value.author$$
@@~$$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
}

原标题:中国航天60年取得三大里程碑成就
六十年前的今天,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创建。
下面这个视频,2分钟带你领略中国航天六十年的辉煌。
星梦六十载,一曲东方红。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莫高窟的飞天壁画,从战国诗人屈原的天问到明朝万户飞向空中的首次尝试……
飞天梦,与中华民族的沧桑历史一样悠远。
近现代我们落后了,直到新中国成立,最早仰望星空的民族才真正迈出探索太空的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说,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60年风雨兼程,60年春华秋实。几代航天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使中国迈入世界航天大国行列。
回望一甲子,中国弹星箭船的每一次升空、每一次飞行,无不是在挑战中实现跨越,在艰辛中铸就辉煌。
苦难辉煌
1949年秋的一天,旧金山港。
“克利夫兰总统号”缓缓驶出,载着梁思礼和他似箭的归心,奔向彼岸的祖国。“故乡的码头上,老母亲一定在等着我。”这位梁启超先生最小的儿子心想。
此时,已获美国终身教授身份的钱学森也开始了回归之旅,但他和夫人为此被美国政府扣留5年之久。到1956年,已有一大批侨居海外的科学家冲破重重阻碍,回国报效。
钱学森
1956年10月8日,北京西郊。
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创建。钱学森任院长,梁思礼负责导弹控制系统研究。
新中国的航天事业,背负保卫国家安全的神圣使命,在一穷二白中起步。1959年,中苏友好关系破裂,苏联撤回专家。聂荣臻元帅擂着桌子说:“逼上梁山,自己干!”
1966年10月,钱学森(右一)和聂荣臻(右二)主持核导弹发射试验
1960年11月,中国第一枚仿制的近程地地导弹——“东风一号”发射上天。随后,中国开始自行设计导弹。1966年,中近程导弹“东风二号甲”完成两弹结合试验,打破了大国核垄断。
放飞神剑、收获和平。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东风”劲吹、“红旗”招展、“长剑”啸天、“鹰击”长空,一枚枚导弹犹如神剑,振我国威。
一枚枚导弹犹如神剑,振我国威
60年间,从毛主席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到“八年四弹”,再到“三抓”任务完成,中央的战略决策和一系列重大科技工程的实施,引领中国航天一次次惊人跨越。
60年间,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三大里程碑为代表的巨大成就。
——1970年4月24日,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一曲“东方红”,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往返太空,成为首位叩访太空的中国航天员。
——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准确入轨,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的梦想。
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60年间,中国航天历经了国防部五院、七机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中国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两大集团公司等体制变革,打造了具有战略意义的高科技产业,培育了一支英雄的队伍。
精神密码
中国航天的惊世腾飞像道谜。
起步之谜。
一根粗木头加一个白铁皮箭头就成了火箭模型;马粪纸上涂上墨汁,探索空间光学滤波器的研制;猫的胡须也能当红外地平仪探测器的装配工具……如此艰难的起步,在世界航天史上绝无仅有。
速度之谜。
1990年7月16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直刺蓝天。
一位美国火箭专家握着时任“长二捆”火箭总设计师王德臣的手说:“我来向你道歉,中国人了不起,你们创造了奇迹!”两年前,中美签订用“长二捆”发射两颗美国制造的澳大利亚卫星的合同时,这名专家曾说:“我们研制新型火箭要四五年。中国人想用18个月发射‘长二捆’是不是吃了鸦片,产生了幻觉?”
中国航天人做到了,火箭如期竖在发射台上。
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直刺蓝天
谜底是什么?
深厚博大的中国航天“三大”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传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1958年,大西北巴丹吉林沙漠边缘,黑河下游。
中国第一个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此组建。这里创造了在中国航天事业和武器装备发展史上的“23个第一”。
伟业与牺牲相随。与巍巍发射塔架一起矗立酒泉的,还有东风革命烈士陵园。这个不朽的军阵里,长眠着700多位航天英烈。
东风革命烈士陵园
航天是世界上风险最高的事业之一。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前,38岁的杨利伟摘下手表,托战友带回家。他给妻打了个长长的电话。“如果有什么意外,那就算是我的交待吧。”
火箭升空过程中,箭体振动带来巨大痛苦。“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他回忆说。直到后来,振动减弱,他睁开眼睛。指控大厅有人欢呼起来:“利伟还活着!”
正是这出生入死、为国奉献的飞行,帮“神箭”找到了减振的新方法,工程得到完善。
中国人就是凭着这股子硬气,一步步向太空挺进。
时光流转,精神弥坚。
这种精神密码,在老一辈航天人曾经追随大漠驼铃、住帐篷、滚地窝的背影中、华发里;在新一代航天人的实验室里、试车台下、震动塔旁、计算机上;在每一次失败的奋起里,在导弹火箭的每一声昂首长啸中。
它早已融入航天人的血脉,成为一种基因、一种气质。
天地之梯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
航天人勇攀天地之梯的接力,如同圣火传递。
今天,“东方红一号”仍在绕地球飞行。尽管,当年为之奋斗的人不再年轻。
“‘东方红一号’发射那年我7岁,从广播中听到《东方红》兴奋不已。”儿时的这曲《东方红》,让周志成一生与航天结缘。这位“东方红三号”的业务骨干,后来成为“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的总设计师。
他告诉,崭新的“东方红五号”大容量通信卫星预计2018年首飞,关键指标可与国际一流水平比肩。
“新星”闪亮登场,未来世界航天舞台将更加“中国味”十足。
——运载火箭:今年11月中国大火箭长征五号将迎来首飞。此外,长征八号也将完成研制并首飞,重型运载火箭工程关键技术已突破。
——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太空行走,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天地往返、出舱活动、交会对接,随着完整掌握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中国开始迈向空间站时代。
——探月工程:“嫦娥五号”2017年前后发射,从月球采样返回。“嫦娥四号”2018年前后发射,首次挑战月球背面软着陆。
——火星探测:中国首次火星全球遥感与区域巡视探测获国家批复立项,计划2020年飞向4亿公里外的火星,一步实现“绕、落、巡”。
……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既能直接创造巨大产出改善民生,又能有力助推整个国家的产业升级。”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洪太说。
如今,北斗导航系统“指挥”收割机飞驰在广袤农田;万艘装有北斗海洋渔业终端的渔船可获得实时应急求救、海况、渔讯服务……“北斗+”正深刻改变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式。
2020年前后,北斗二号全球组网系统将提供覆盖全球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国内卫星导航与位置产业服务产值超过4000亿元。
北斗导航系统
1987年我国返回式卫星首次搭载植物种子试验以来,已有1000多个品种的植物种子经过太空育种。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以来,数千项技术成果“军转民”。
“航天云网”助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在涉及国家信息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及税务等安全领域,航天技术的转化作用发挥得愈加明显。
在筑牢国家安全基石的基础上,中国航天实现了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领域的长足发展,在国际上赢得声誉,展现自信!
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
“我相信,下一个甲子,只要坚持科学发展、务实发展、协调发展,中国航天的触角就能够伸向更加遥远的太空。”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科院院士孙家栋说。
太空之路,前景广阔;中国道路,前途光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中国各个空间站及其运输工具的首创技术或者领先世界的内容(反正现在也就只剩国际空间站)
火星篇请看本人另一个回答
月球篇和其他内容请看本人另一个回答:
同时介绍空间站载人的神舟1-13号飞船,载货的天舟1-3号飞船的世界领先的内容。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计划2022年6月份升空,和空间站的天和号核心舱对接。
2022年7月25日问天实验舱和空间站的天和号核心舱对接。
问天实验舱轴向全长17.9米(相当于6层楼房高度),这一长度超越了国际空间站的任意舱段,是当今世界轴向长度最长的单体载人航天器。天和一号核心舱16.6米的轴向长度。
综述:根据多次试验的累计统计,带上天的种子平均只有0.05%~0.5%的概率,会发生可以观测到的基因突变。
“种子要带上天,1克就要花费400块。”
种子越小,能够带上去的数量就越多,会突变的个体数量也就越多。像芝麻、油菜这样的种子,因为体积小,所以在航天搭载时更受青睐。而种子较大,带上去的成本也就更高。
为了搭载尽可能多的种子,使用的包装都是最简单轻薄的塑料袋和纸袋。
被选择送上天的种子,也必定是“优等生”或是“偏科生”。
“敏感性”也是筛选种子的重要标准。如果种子对环境极其不敏感,那么不管是在地面还是太空的环境里,都不容易让它产生变化。
在种子们上天之后,需要依靠电脑控制或宇航员操作,对种子的生存状况随时监测。另外,还要计算航天器角度、地球位置等等细节,为的就是在确保有限的时间里,种子能尽可能多地和宇宙射线发生交集,收到更强烈的射线轰击。
从太空带下来的种子,从外观上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的,需要播种种植加代(经过几代种植),然后,根据科研目标进行记载分析,去得到目标性状材料。
另外,并非每一个带上太空的种子,都能形成一个新品种。这批种子会经历一代一代的筛选与淘汰,以及培育和观察。至少经历三年四代,在确定各方面都无毒无害后,才能进入到大规模的种植过程,而这又至少需要四年的时间。也就是说,这些从太空中下来的种子,很可能在7~8年后,才能变成餐桌上香喷喷的米饭或果蔬,走进千家万户。
这些在太空中随机变异的种子,需要科研人员一步步摸透它们的习性,分析它们的优缺点,根据当初科研设定的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育。至于培育的结果,则需要漫长的观察时间,年复一年。
空间站篇
天宫一号:
推进VPPA技术工程化
天宫一号的实验舱主结构为整体壁板焊接结构,为了解决现有焊接方法存在焊接缺陷多、合格率低、变形大、精度低等问题,首次在航天正样产品上应用了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工艺(VPPA)。
该技术专门为铝合金焊接而开发,具有焊接质量好、焊缝窄、变形小等优点,被称为“零缺陷焊接”
1、天宫一号开展了地球环境监测、空间环境探测、复合胶体晶体生长等3方面的科学实验,并获得大量珍贵实验数据和一系列空间实验成果。
2、安装在天宫1号上的高光谱成像仪运行顺利,成功拍摄大量高光谱图像数据,分别提供给中国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及中科院遥感所等单位。高光谱成像仪还参加了澳大利亚火灾、浙江余姚水灾以及云南鲁甸地震等应急监测,为相关部门应急救灾和灾后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撑。特别是在驰援澳大利亚森林火灾扑救工作中,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灾情监测,凭借其“火眼金睛”准确判断火灾区域范围1次,确认重大隐患点2个,其优异的表现,获得了澳方的称赞。
3、天宫一号承载的高能粒子辐射探测器和轨道大气综合探测器,可实时监测轨道大气密度、成分、质量及其时空分布变化,为空间环境预报及其变化机理研究、目标飞行器和航天员安全保障提供准实时监测数据。
4、天宫一号空间应用系统开展了太阳与地磁活动指数的中期预测等研究,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空间环境预报。
5、在天宫一号上进行的复合胶体晶体生长与相变实,是中国首次采用可见光衍射方法实现胶体晶体结构解析,其中大部分技术可直接应用于空间材料、生命、流体等科学实验,并为空间站寿命等项目进行了关键技术验证
2013年6月20日,在距离地球300多公里之外的天宫一号,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举行,航天员王亚平担任主讲老师。
  10时11分,开始上课。为了更好展示太空失重状态,聂海胜盘起腿,玩起了“悬空打坐”。王亚平用手指轻轻一推,聂海胜摇摇晃晃向远处飘去。
  在40多分钟的时间里,航天员完成了太空质量测量、单摆运动等实验,向青少年讲解背后的物理原理,并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300名地面课堂学生进行互动。全国8万多所中学6000余万名师生同步收听收看太空授课。
  这样的“神奇一课”,不要说孩子们,即使是成年人也会为之怦然心动。太空讲堂期间,每过一秒天宫一号就在太空移动了7800米。为保证40多分钟空中课堂不间断地天地传输并且每一帧画面都清晰稳定,中国航天测控网接受了一次全新的挑战。
1、制作水膜和水球
将金属环插入饮用水袋中并拉出,形成水膜。这是很难在地面上实现的,因为重力会分裂水膜。然后在水膜表面放置一块带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水膜仍然完好无损。
2、单摆运动
在T形托架上,一个球被拴在绳子上。这是物理课常用的实验装置——摆。王亚平把球拉到一定高度,然后放手。球就以非常慢的速度摆动。然后王亚平用手指推动球,球开始绕支撑轴旋转。
3、质量测量
“空间教学”助理教授聂海生将自己固定在支架的一端,王亚平拉动弹簧将运动机构连接到指定位置。手松动后,拉力将弹簧恢复到初始位置。这样,聂海生的体重就被测量了——74公斤。
4、陀螺运动
王亚平拿出一个陀螺仪,用手轻轻地推了一下。陀螺的顶部向前滚动,路线是不可预知的。然后她拿出一个陀螺仪,抽动它,然后用手轻轻地推它,陀螺沿着一个固定的轴向前飞行。
  至此,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举行太空物理授课的国家.
-----------------------------------
天宫二号:1、空间冷原子钟是国际上首台在轨运行的冷原子钟,根据在轨测试结果推算冷原子钟日稳定度达到7.2E-16。
2、中欧联合研制的伽玛暴偏振探测仪(POLAR)是国际首台宽视场、高效率的专用宇宙伽马射线暴偏振探测仪器。通过对伽玛暴和太阳耀斑进行高灵敏度偏振观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伽玛暴的本质,进而开展宇宙结构、起源和演化方面的研究;
3、太空养蚕、双摆实验、水膜反应等3个香港中学生太空科技设计大赛获奖的实验项目。
技术创新: 1、在密封舱漏率、结构形式及结构重量方面开展了多项大胆创新,提出了“整体壁板式”密封舱结构方案,使结构重量降低了20%多。
2、研制出了直径3米多的薄壁飞船结构,满足大空间及轻巧结实的要求,同时制定出严格的生活区和仪器区噪声控制指标,以最大限度把噪声控制在最小的指标范围之内。
3、针对空间实验室阶段目标的诸多变化,为热控系统增强了适应能力,实现压气机温度接口的精确控温和密封舱温度的精确调节;智能化的热控核心控制设备实现了热控设备在轨故障的自主诊断、隔离和处置,实现了“空调系统”的高可靠性
科研成果:
量子密钥分配
天宫二号搭载的量子密钥分配试验空间终端,通过高精度自动跟瞄(ATP)系统与量子密钥分配地面终端配合,在地面站与目标飞行器之间建立起量子信道,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空—地量子密钥分配试验。
该试验率先在中国国内突破了量子密钥分配相关关键技术,并得到了在轨验证。成功实现了天地双向高精度跟瞄、量子密钥分配、激光通信。
伽马暴偏振探测仪
天宫二号携带了国际首台宽视场、高效率的专用宇宙伽玛射线暴(GRB)偏振探测仪器,共探测到55个伽马暴,观测到蟹状幸运脉冲星的脉冲信号,并在国内首次利用脉冲星信号实验定轨,定轨精度约为10千米,探测到了若干太阳X射线暴。
热毛细对流实验
天宫二号上,中国首次开展了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的热毛细对流实验,研究了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热毛细对流的失稳机理问题,拓展了流体力学的认知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突破并掌握了微重力环境下的液桥建桥、液面保持和失稳重建等空间实验关键技术,进一步提升我国微重力流体科学的空间实验能力和技术水平。
综合材料实验
天宫二号开展的综合材料实验其中大部分样品均为国际上首次实验,如新型纳米复合光学材料、高性能热电转换材料、多元复相合金等,该实验的主要成果有:
1、生长出高质量的材料晶体,验证了新的材料制备工艺,获得了多项材料科学实验新发现。
2、在重要功能晶体等材料方面,空间制备的样品性能得到明显提升或微观组织结构得到改进。
3、基于空间测量、实验和地面实验数据,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空间材料实验炉的热环境仿真计算模型,获得了空间微重力与地面重力环境下炉膛内气体压力对炉膛最高温度影响的基本规律,使我国空间材料科学实验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拟南芥和水稻
拟南芥和水稻由神舟十一号运至天宫二号,并在开展了培养实验。
该实验采用人工光照、高效的水循环、标记踪迹,6个月便完成了我国首次“从种子到种子”高等植物全周期培养实验。
中国在本次实验中,首次发现拟南芥在空间长日条件下开花明显延迟;首次发现微重力条件下植物寿命比地面对照组植物寿命极大地延长;首次发现空间微重力对于水稻吐水及其向性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同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利用植物开花基因启动子带动绿色荧光蛋白表达;首次发现空间微重力环境显著促进了叶脉网络的发育。
有效利用空间有限资源进行最大化的植物生产提供了重要证据,为人类长期探索空间提供了保障。
空间地球科学及应用
天宫二号借助多台遥感设备,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及显著应用效益,主要为:
1、多角度宽谱段成像仪是集宽波段光谱和多角度偏振成像的新型综合遥感器,在中国国内首次实现了12个多角度光学偏振遥感技术新体制验证,开拓了获取重要的陆地、海洋、大气信息的新途径。
2、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是国际首个用于海洋观测的宽刈幅三维雷达成像高度计,采用短基线、小角度干涉、新型高度跟踪、孔径合成结合的创新技术。新一代雷达高度计的发展方向,对于整体提升我国海洋环境监测、预测和预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多波段紫外临边成像仪是中国首个具有紫外临边观测能力的载荷,在国际上首次采用大视场,对全球中层大气进行紫外环形、前向临边辐射特性的同时探测。其获得了全球大气密度、臭氧和气溶胶垂直结构及三维分布,在大气痕量气体监测、大气与环境预报、空间天气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技术验证
天宫二号在任务期间完成了多项技术验证,主要为:
1、在空间飞行器上释放伴飞卫星。开展伴星释放、驻留和伴随飞行试验,获得了清晰的组合体图像,同时也进行了微小卫星新技术试验和验证。
2、通过开展人机协同的空间精细操作机械臂试验,中国首次实现人机协同在轨维修任务,建立了集信息管理、手动控制、遥操作和自主控制一体化的人机协同在轨维修系统,形成典型人机协同体制,为未来空间站仿人型机器人研制打下了技术基础。
3、还与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配合,实现了中国航天器推进剂在轨补加任务,全面突破和掌握了相关技术,对后续空间站阶段的推进剂补加进行了完整验证 。
---------------------------------------------------
天宫空间站:2021年4月29日天宫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
和国际空间站相比,中国空间站简直就是个“豪宅”。除了工作的区域,还有睡眠区域、就餐区域等。既保证了航天员能够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还保证了航天员的就餐以及健身等活动。
此外我国空间站的太阳能电池翼技术,也远远超过了国际空间站,有着整体更换技术、以及柔性电缆传输技术等。并且中国空间站还有国际空间站所没有的中继终端,航天员可以通过该终端和地面视频、语音等,有了中继终端这个“太空伴侣”,相信未来航天员在外太空也不会寂寞。
问天号实验舱与梦天号实验舱均配置有用于布置大型柔性太阳翼的短桁架,中国空间站有两对‘翅膀’——单翼翼展约30米的柔性太阳翼。太阳翼则应用了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能源转换效率上高达30%,高达100千瓦的发电效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超过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的太阳能转换效率百分之十几)。柔性砷化镓太阳能电池(天宫空间站)能够很好的耐高温,要知道大约200多度就可以让硅太阳能(国际空间站)停下手头的工作,但是柔性砷化镓太阳能电池还可以继续工作。
离子电推进发动机维持轨道。这种发动机采用将惰性气体电离并高速喷出的方式产生微弱推力,可以近乎无限时间连续工作,对于对抗400千米高轨道上微弱的空气阻力、保持轨道大有益处。而且消耗推进剂极少,未来天宫的货运补给次数相较国际空间站(传统推进方式)会大幅减少。
最终通过加隔振器的方式有效过滤掉了噪声,使工作区的噪声从71分贝降到了58分贝,睡眠区从58分贝降到了49分贝。对人体而言,理想的睡眠环境是30到50分贝。对比国际空间站“工作区72分贝,睡眠区55分贝”的噪声参数。
中国空间站还把再生生保技术、电推进系统第一次带入太空,前者能为宇航员提供可食用、可制氧的再生水,后者可以为空间站在轨运行提供动力并减少推进剂的消耗。
天和号还有一只目前最强大的太空机械臂,展开长度达到10.2米,承载能力25吨,能自动能手动,小到舱外货物搬运,大到捕获其他飞行器甚至是卫星,这根机械臂都能派上用场。
天和核心舱“大力神臂”与国际空间站机械臂相比优势之一在于七个自由度完美模仿人类手臂运动。还有的对等威慑性功能大家懂的。
中国空间站内还有不少“领先科技”:“天和核心舱配备了天地视频通话设备,以及可以支持航天员收发电子邮件的测控通信网和相关设备。为了让航天员吃得更营养、更美味,核心舱里首次配备了加热食物的微波炉。航天员的洗澡方式也与众不同,他们在一个‘包裹式淋浴间’里手持喷枪,用免洗的浴液搓洗全身,用特制的毛巾来擦干。”
中国空间站的机械臂最长可达18米,有7个关节,可承载25吨的大型航天器。国际空间站也有机械臂,但是只能抓11吨的物体。我们的肩膀和手腕这两个关节是可以互换的。用到的就是咱们中国传统木工的榫卯结构,这样的话这个机械臂就不是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的,而是可以像一条蠕虫一样在空间站外面自由爬行,活动范围大大提升。
问天实验舱还有WT机械臂,完全展开约5米长,同样具有七自由度,可与大机械臂组合成长15米的机械臂,基于舱表爬行功能,可实现空间站外表面的全触达。 神舟十三号乘组的第一次出舱已经在核心舱小柱段安装好了级联装置,需要组合时通过这套“转接器”直接对接小机械臂!与大机械臂相比,小臂的控制精度更高,而且捕获物品时可以用三根捕获手指抱紧再锁定,非常灵活,未来大部分的出舱作业都将由双臂组合状态下完成。
------------20220108更新------
2022年1月6日6时59分
经过约47分钟的跨系统密切协同
空间站机械臂转位货运飞船试验
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首次利用
空间站机械臂操作大型在轨飞行器进行转位试验
为后续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积累了经验
天舟二号的转位试验由天和核心舱上的机械臂来配合完成。首先,机械臂提前两天爬行到位于节点舱附近的停泊口,为转位试验做准备。之后,通过捕获的方式抓住天舟二号。
用机械臂推动货运飞船先解锁,解锁以后让它转动,转动以后再回来,再做一次交会对接,然后把它(货运飞船)再对上来。
2022年1月8日7时55分,经过约2小时,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地面科技人员的密切协同下,在空间站核心舱内采取手控遥操作方式,圆满完成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试验。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从核心舱节点舱前向端口分离,航天员通过手控遥操作方式,控制货运飞船撤离至200米预定停泊点,短暂停泊后,转入平移靠拢段,控制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精准完成前向交会对接。
未来空间站建造过程当中,当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与核心舱交会对接时,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上并没有航天员,航天员是在空间站的核心舱中进行操作,如果出现意外,就需要切换到空间站的核心舱中,让航天员手动控制实验舱与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这次试验正在为这样的应急做准备。
在神舟九号任务时,航天员刘旺曾操作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过交会对接,这一次与上一次有什么不同吗?邹雪梅解释说,这里面实际上涉及主动交会对接和被动交会对接的问题。这一次是人在被动飞行器上,也就是在空间站上,而以前是人在载人飞船里,是在主动飞行器上面,这里面空空通信、两器的信息交互都不太一样。
-----------------------
你知道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有多强吗?内部载荷运载能力为6.5吨,货运能力的货重比为0.48。载货比世界第一。
对接速度快,比美国俄罗斯的太空飞船和空间站的对接都快!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已经于5月29日20:55发射升空,发射8个小时后的5月30日5:01,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号核心舱成功对接。
而美国的第二代货运龙飞船发射时间:美东时间2020年12月6日11:17,北京时间2020年12月7日00:17,“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龙’飞船定于7时47分(北京时间20时47分)对接国际空间站‘和谐’号(Harmony)节点舱。”-------20个半小时啊
天舟三号:
,和天舟二号相比还多带了25%的货物量,可支持3名航天员实现6个月在轨的驻留物资、空间站备份设备、空间科学载荷等货物。此外,天舟三号还携带了补加推进剂等上行物资。在停靠期间,天舟三号还具备并网供电能力,可以为空间站提供电力支持。
天舟三号携带约200个货包,均用彩色束缚带捆绑。带子颜色有深蓝、浅蓝、绿色等,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种类的货物。其中,深蓝色代表空间站物资,浅蓝色代表航天员物资,绿色代表食品等。
天舟三号还增加了北斗导航系统,提升了飞行控制的精度和安全系数。
-------------10.7更新------
我国近年来开发使用的1100多种新材料中,80%左右是在神舟系列飞船的实验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
神舟一号:
搭载了一些农作物种子,包括青椒、甜瓜、番茄、西瓜、豇豆、萝卜,玉米、大麦等,以及甘草、板蓝根等中药材。尽管科学实验相对较少,但开启了我国“太空诱变育种”实验
神舟二号
借助神舟二号搭载的科研设备,中国科学家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包括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同时穿插进行了部分对地观察设备的在轨测试,以及空间天文、环境监测仪器的试验任务。其中,进行了包括曾被广泛关注的细胞“太空婚礼”——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两项空间细胞融合试验,为空间制药和培育生物新品种探索新的方法。
有花卉种子、鱼腥草、螺旋藻等藻类和灵芝、大肠杆菌等菌类,以及专为西部开发和北京周边绿化而搭载的杨树苗和红豆杉苗。
神舟三号
在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方面,包括蛋白质和其他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实验以及生物细胞培养实验。飞船上装载有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代空间蛋白质结晶装置,具有两种不同的蛋白质结晶方法和双温控特点,所选 用的16种蛋白质大部分是利用我国现有的生物资源制备得到的。经过飞行实验,研究人员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中获得了结构完
整的蛋白质晶体样品,这将有利于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其特殊功能信息的关系。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获取以至生产高纯、高效的生 物制品和进行生物药品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物细胞培养实验方面,专家们对具有制药前景的动植物细胞的空间培养方法,以及微重力对细胞生长增殖代谢合 成和分泌生物活性物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用于本次实验的4个细胞样品中有两个样品可产生抗天花粉蛋白抗体和抗衣原体类 性病的抗体。
有处于休眠状态的乌鸡蛋和鸡蛋空间孵化箱。还有4个细胞样品,其中2个样品可产生抗天花粉蛋白抗体和抗衣原体类性病的抗体。
此外,专家们还进行了多种材料的空间晶体生长和制备以及工艺方法的探索研究。如用于制造微波器件、微波集成电 路和超高速集成电路关键电子材料的锑化镓晶体;用于制造红外探测器基底材料的碲锌镉晶体;用于光信息存储功能材料的氧 化物激光晶体硅酸铋,以及其它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新型合金材料。对于这些空间材料的研究,有助于加深
对材料制备过程物理本质的认识,指导和改进地面材料的制备工艺,具有潜在的重大经济效益。
神舟四号:
神舟四号搭载了52件科研设备,除了参加过此前飞行试验的大气成分探测器等19件设备外,还有空间细胞电融合仪等33件设备首次上天。借助这些生物实验设备,一对动物细胞——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一对植物细胞——黄花烟草原生质体和革新一号烟草原生质体,在飞船上“喜结连理”。在微重力条件下,细胞在融合液中的重力沉降现象将消失,更有利于细胞间进行配对、融合等“亲热举动”,此项研究将为空间制药探索新方法。
搭载物品:有蔬菜、花卉种子和树苗等。如专为西部开发和北京周边绿化而搭载的杨树苗和红豆杉苗。
神舟五号没有科学实验。总计1000克花卉、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种子。
神舟六号
1.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细胞医学实验室分离出来的活体细胞正搭载在“神舟六号”飞船上,这是世界上首次进行空间心肌细胞搭载实验,标志着中国航天医学研究进入到了分子细胞的水平。
10月10日上午9点整,放置了搏动的心肌细胞和贴壁伸展的成骨细胞的24个细胞培养盒被科研人员小心放置在飞船中。
  据了解,这次试验不仅可以研究空间环境影响心脏和骨骼的细胞分子机理,并将通过空间实时飞行验证放置在细胞培养液中、地面筛选出药物的防护效果。
  飞船发射后,航天员将分三个时段操作24个样品盒,操作时,航天员将把这样的细胞培养带放置在腿上,按不同时段,挤破分别装着激活剂与固定剂的两种胶囊,激活或固定活体细胞,考察在飞船入轨前与入轨后不同重力条件下细胞样品的状态与变化。
2.神舟六号航天员13日先后进行了开关舱门、穿脱压力服、穿舱、抽取冷凝水四大项“在轨干扰力”试验,结果表明航天员较大幅度动作对飞船姿态影响微小,飞船姿态保持良好,姿态控制发动机不需要启动。从此,航天员可自由进行类似幅度动作。
3.地被菊、一串红、孔雀草、杂交石竹等四类花卉的种子,此次成为“神六”座上客。虽然种子重量仅有4克,但该公司的科技人员对它们充满了期待。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深圳太空作物园,在这里看到各式各样“奇怪”的蔬菜,茄子长得像瓜,西红柿长得像红辣椒,而南瓜则是什么形状都有。据专家介绍,从1987年以来,中国就开始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送1000多个品种的种子和生物材料上天。这些蔬菜和花卉的种子都是经过太空诱变后培育和筛选出来的。由于在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等条件下,种子产生变异。而这些种子经过地面培育后,可以筛选出高产优质抗病力强的种子,而太空花则长得更为鲜艳。
更多市民关心的是,种子变异后还能不能吃?“当然能吃了,种子里没有新的基因,只是基因发生诱变,食用是很安全的。”太空作物园经理李莎艾表示,目前太空作物园里的作物和普通作物生长期是一样的,市民可以购买到当季的太空作物。“这些太空蔬菜有很多都在出售,一般每斤在5元或10元左右。”李经理表示价格虽然比普通蔬菜高,“但这是从太空带来的种子,都在科研人员的培育之中,还没有向菜农们推广。”
4太空高炉中的材料生长试验。“神舟”飞船中,安装了一个可以进行多种晶体材料生长的“百宝箱”-多工位空间晶体生长炉。
  由于太空中几乎没有重力,没有空气和水分,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各种比重不同的物体可以在一起“和平共处”,几乎没有地面上的对流、沉淀和流体静压力等现象,可以生长出地面上得不到的晶格缺陷少、组分均匀、结构完整和性能优良的晶体材料,因此,在飞船上进行空间材料科学实验,对于获取高质量的晶体材料,了解晶体材料生长过程中重力对流等因素对晶体品质的影响,指导地面批量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高炉“中,科学家将制备半导体、氧化物和金属合金等多种晶体材料,研究太空微重力、超净和超高真空环境对晶体材料生长过程的影响规律。
科学家发现,在空间失重的条件下,蛋白质晶体可以比在地球上生长的个大,且更为纯净,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分析,通过对这些晶体进行分析,能更深入地揭开蛋白质、酶和一些病毒的秘密,并由此研制出新的药物。
  生命体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它的基本构成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和核酸的功能来实现的,而这些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又直接取决于它们的结构。因此,测定这些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并研究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对于揭示生命奥秘和理解疾病十分重要,而且也是发展蛋白质工程及理性药物设计等生物高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特别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这类研究的意义将更加突出。
  我国科学家利用“神舟”飞船装载的蛋白质结晶装置,装载天麻抗真菌蛋白、碱性磷脂酶A2、细胞色素B5等蛋白质,进行这些试验,对于抗农作物病害、治疗顽症、设计新型药物、揭示生命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
  在“神舟”飞船中进行的空间生物学研究,是我国航天领域首次多物种、多种生物综合性生物学研究。飞船上将携带石刁柏,圆红萝卜,蛋白核小球藻,鱼星藻,螺旋藻,果蝇,心肌组织小型动物龟,灵芝大肠杆菌,大鼠心肌细胞、胚胎、腿部肌肉等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通用生物培养箱,真可谓是一个进军太空的“生物军团”。
  因为重力的干扰对活细胞的体外生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空间不受重力干扰更容易进行细胞的培养,所以进行这种实验,可使医生在不危害病人的条件下,精确地实验治疗癌症的新方法。同时,高质量的组织培养,也已用于生长胰腺细胞,使糖尿病人在不按常规使用胰岛素的情况下得到治疗。
5.我国天文学家将以“神舟”飞船为平台,同样利用由上述设备组成的宽能区、高时间分辨率谱仪,在进行宇宙γ射线暴的探测研究的同时兼顾太阳耀斑高能辐射监测。
  这一项目是我国首次对g暴和太阳耀斑进行空间探测。在观测的能谱段设置、时间分辨率及观测任务所处时间(太阳第23周活动高年)上均有我国自己的特色。
神舟七号:
固体润滑材料试验。这个实验后来的成果就是获得一种新型的润滑油和一种新型的润滑脂,它们都可以帮助解决空间遥感仪器精密轴承的润滑问题。
搭载物品:清华大学搭载的用于“工业生物技术”研究的新型生物材料、生物燃料、医药和食品的重要微生物菌种;中国科学院搭载的用于空间生命科学实验的拟南芥、番茄等材料;中国林科院搭载的多种林草类种子;其研究成果对恶劣生态环境的生物恢复等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搭载的用于医学领域研制抗恶性肿瘤的优良菌株;福建水产研究院、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等单位搭载的水产动植物生命活体和中草药。
世界自然遗产地江西三清山的25种濒危植物种子,这次精选二十五种来自三清山的濒危植物种子包括白檀、水丝梨、大叶冬青、香楠,等等。
神舟八号:
在神舟飞船的历次任务中,中国科学家也在尝试回答一个争论了二十多年的问题:微重力环境是否会促进蛋白质晶体生长? 
据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仓怀兴等人发表在中国科协《科技导报》上的研究论文,到“神舟八号”为止,中国共开展了五次蛋白质结晶的空间实验。
33种动植物和人体蛋白质在太空中生长质量更好,分子结构排列更整齐。用于研发新药。
在“神舟三号”的任务中,蛋白质结晶的空间实验只进行了七天,但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结果是“鼓舞人心的”,四种蛋白质晶体的衍射质量出现了提高。到了“神舟八号”,14种蛋白质的出晶率比地面上高出了78%,也比“神舟三号”时高出了75%,空间晶体的衍射数据也比地面上的要更完整。这次实验的样本包括了与肿瘤、沙眼病、人体性激素合成等功能有关的蛋白。
水泡螺,轮虫,藻类,细菌(放线菌,天蓝色链霉菌,卷须链霉菌C,孤草孢芽杆菌)在太空中的如何生存。产生抗生素周期缩短,产量增加。
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下,放线菌的生长和模拟微重力效应环境下相似,甚至效果更好一些。天蓝色链霉菌和卷须链霉菌C在太空中肆无忌惮的生长,杀死了更多的枯草芽孢杆菌,这说明它们释放出的抗生素浓度高于地球上的同类。
一种水稻名叫日本晴,在太空中的生长。
神舟九号:
神舟九号”带上了人参种子、福建名茶大红袍与正山小种,还有四个茄子品种、六个番茄品种、两个黄瓜品种、九个西瓜品种和六个甜瓜品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天辰公司搭载的农作物种子和微生物菌种;
——航天飞行对前庭眼动、心血管及脑高级功能影响研究。神舟九号任务飞行前、中、后同步检测动脉脉搏波、静脉脉搏、脑电和眼动。这是我国在微重力环境下首次进行的系统(人体)生理学研究实验。这项试验将促进对失重生理效应机理的系统认识,其研究结果将为后续载人航天任务失重生理效应防护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失重生理效应防护的细胞学机制研究。成骨细胞功能下降是空间骨丢失的重要原因,而成骨细胞功能受到包括细胞因子在内的各种因素调控。实验的目的在于探讨失重条件下整合素与细胞因子对成骨细胞的调节作用。这次研究将解决细胞培养回路中多种试剂时序加注难题,聚焦成骨细胞对成骨因子的响应性变化,为针对关键细胞信号分子开发相关的靶标药物以及制定预防措施奠定基础。
——空间骨丢失防护技术研究。在神九任务目标飞行器组合体飞行阶段,航天员将采用对人体无损、高效、耗能低,重量轻,体积小、使用方便的力刺激仪进行力刺激防护,增加骨间隙液流增强骨细胞活性,从而达到对抗空间骨丢失的效果。李莹辉表示,在交会对接任务中开展空间骨丢失防护技术研究,不仅可积累我国航天员中期空间飞行的骨代谢数据,而且可验证基于力刺激原理的骨丢失对抗仪的空间适用性,为中长期空间飞行导致的骨丢失防护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在轨有害气体采集与分析。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有害气体采集设备,实时采集在轨飞行中舱内的微量挥发性气体,返回地面进行分析,用于分析目标飞行器舱内的空气质量,可以对目标飞行器内的微量有害气体进行评估,了解飞行器内污染水平。
——航天员在轨质量测量。神九任务中,3名航天员将使用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自主研制的质量测量仪对人体质量进行测量,其基本原理是基于牛顿第二定律的线性加速度方法,结合光学、力学、电子、工效、机械和材料学等先进的技术应用,精度可达到被测物体质量的±1%。质量测量仪的成功运用,填补了我国在轨质量测量技术的空白。
神舟九号飞船首次搭载活体蝴蝶(卵和蛹)升空。珙桐、普陀鹅耳枥、望天树、大树杜鹃等4种濒危植物种子正搭乘"天宫一号"遨游在太空。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宇航员是处于失重环境下,所以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会出现骨骼肌萎缩、骨丢失严重。
神舟十号:
暂时没有找到详细信息,安徽、江苏、云南等省搭载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种子、医学生物样本等科学实验物品。2013年6月神舟十号飞船搭载滇龙胆种子(紫花5克、白花4克)开始,经过多年选育、扩繁,选育登记了“滇龙胆航天1号”“滇龙胆航天2号”和“滇龙胆航天3号”3个新品种,为云南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提供了创新动能。
神舟十一号:
材料共有12个,包括金属单晶、纳米复合材料等目前最为热门的材料样品,在天宫二号上,航天员把它们在专门研制的设备中进行了分别加热。
拟南芥的种子,科学家们尝试在天宫二号的飞行过程中,完成第二代种子的培育,而实验的结果令他们很满意。
太空养蚕:科学家的后续研究更显示,太空蚕吐出的蚕丝在强度、刚度和韧度都优于地面家蚕。将太空蚕和模拟对照蚕的蚕丝平均直径相比较,可以看出太空蚕蚕丝直径明显大于地面家蚕蚕丝的直径。多项实验结果都表明:失重环境下茧丝的强度、刚度与韧性以及断裂强力均优于重力环境下。
神舟十二号:
搭载“南靖兰花”种子近100g。目前,已获得兰花种子无菌萌发株系2个。神舟十二号飞船就搭载了来自云南的乳业鲜活菌。神舟十二号搭载的种子为例,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还有中草药种子,比如石斛,以及大豆、马铃薯,还有甜瓜、葡萄、兰花、玫瑰花等水果花卉种子,甚至还有窖泥、酒曲这样的微生菌,材料非常丰富。
神舟十二号飞船搭载了云当归、灯盏花、草果等5种中药材种子。
在空间站中会脸变胖。因为失重情况下,①人的体液会重新分布,头部分布的体液更多;②脸部肌肉缺乏地心引力牵引,也会显“胖”;③适应失重环境后,这一情况会有所好转。
-------------------------------------------
计划在光学舱里架设一套口径两米的巡天望远镜,分辨率与哈勃相当,视场角是哈勃的300多倍。如果在轨十年,可以对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天区,约一万七千五百平方度天区进行观测。
经过测量预测点和实际落点不过相差了847米。宇宙第一速度是7.9km/s,也就是回来的速度是从7.9KM/S开始慢慢减速进入大气层,最后降落的。换算成时速是28440公里/小时。
返回舱载有宇航员,当然是在确保宇航员的安全之后,才会考虑落点精度等问题。返回舱在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不仅要与推进舱分离,还会有黑障的阻碍,宇航员也许会因为超高音速的高压昏厥,这时如果返回舱角度偏离,距离预测低点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那么生命安全将受到巨大的威胁。所以返回舱的落点精确度高,对于宇航员的保障就多一分。
距离地面10km时,降落伞的主伞会弹出,在一定的减速作用之后,距离地面1km时,制动火箭再次点燃,让速度控制在3.5km/s之内完成安全着陆。出现在视野当中到着陆只经过了三分钟,而在三分钟之内将8km/s的高速降低到3.5/s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高速公路上的急刹车都比不过。
地面一般会在各个位置配备搜救队,以便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到达实际降落点,这次的847米可谓就是落回“原点”了,搜救队人员跑几步就到了。不夸张地说如果是射击比赛这一枪最高的成绩是十环,那么中国这次神舟十二号的降落精准度一定是十环,正中靶心。这次精准降落其实归功于一位大功臣,就是我国航天局研究的新型雷达,这是一种无源定位雷达系统,主要依靠红外和光线进行探测,不受天气原因能见度的影响,即使是风沙雾霾天,也可以进行精准的探测。
6月27日在中国宇航科学官网,发表了对于返回舱降落数值校正的新型方法,该算法通过实时预测跳跃段剩余航程与理论值之间的偏差以及数值积分,将倾侧角的规划问题转化为非线性单变量寻根问题。采用割线法迭代计算满足落点误差要求的倾侧角,将该方法应用于某载人返回飞行器再入轨迹设计。如果这个方法可行并且适用于之后的返回舱着陆,相信降落精度会再次提高。
地面的精准指挥也是重要条件,一般来说航天会有专用的通讯系统,需要确保该系统在降落过程中,要能承受住外界干扰,保证清晰准确的指令及时到达。前文提到的研制出的新型雷达,就是确保在指挥系统受到干扰之后,第一时间对于返回舱位置进行准确探测,给着陆安全上双层保险。
着陆场需要范围大、开阔平坦、没有大型湖泊河流、人烟稀少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有气象保障,着陆场区内至少要有完备的天气预测系统,针对着陆场的具体天气信息,制定合适的返航着陆日期。如果天气预报保障系统不够完善,出现突发大风或者降雨天气,对于着陆而言都很不利。
神州十三号
一。快速返回:
“与神舟十二号返回过程相比,神舟十三号采用5圈快速返回方案,缩短了航天员在神舟飞船返回舱内的等待时间,让航天员返回时长从之前的约一天时间缩短到8小时左右。”
在科技人员的精心设计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把握住了“三个度”即速度、温度和精度,确保稳稳落地、安全“回家”。
第一度是“速度”控制恰到好处。
神舟飞船在轨道上运行的速度接近第一宇宙速度,在如此快的速度下,要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就必须对返回地面后的最终着陆速度进行控制。
邵立民说,为实现这一目标,科技人员在飞船研制阶段开展大量试验验证和数据判读,保证飞船在着陆过程中逐步降低速度。
具体来看,返回前,由推进舱轨控发动机实施制动,降低轨道能量和轨道高度,确保飞船再入大气层;返回舱具有特定气动外形,进入大气层后,依靠空气动力产生的阻力和升力减速;返回舱运动至地面附近时打开降落伞,进一步降低速度;快着陆的瞬间开启返回舱底部的着陆反推发动机,最终将落地速度降低到一定范围内。
第二度是“温度”控制火候适中。
邵立民说,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将与空气发生剧烈摩擦,舱体表面局部温度可达上千摄氏度。为了确保舱内温度依然舒适,飞船控温的主要手段就是依靠防热结构对舱内进行保护。
他告诉记者,科技人员在舱体表面设计了防热涂层,敷设有一层烧蚀材料。当达到一定温度时,烧蚀材料升华脱落,带走大量热量。此外,返回前会实施“热控预冷”,提前将返回舱温度降低少许,使飞船再入大气层前舱内温度有一个较低基准。
第三度是“精度”控制稳操胜券。
“神舟飞船返回犹如万里中十环,对于着陆精度的要求极高,要使返回舱着陆在指定区域,就必须对飞船着陆点的精度进行控制。”邵立民说,科技人员为神舟十三号飞船配备了一套“着陆轻功”。
首先是返回轨道维持,调整飞船的轨道平面,使飞船星下点轨迹经过返回瞄准点;随后返回制动,通过制动的速度增量和发动机开机时刻,确保再入角和返回航程,为精准着陆提供保障;最后是返回舱升力控制,进入大气层后,返回舱通过一系列姿态机动,巧妙利用空气动力产生的升力,进行航向和横向运动的控制,精准调整预定的着落点,最终平安返回。
二。驻留空间站时间变长:
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的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以前最长一个月,现在增加到三个月、六个月,这还是有很大差别,这个技术得到全面验证和突破,还包括再生式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技术、大型柔性电池翼可驱动机构技术,还有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技术、航天员遥操作交会对接等一系列技术都得到了突破,为后续空间站的建设攻克了技术难关。
为了保证任务顺利组织实施,我们进一步完善了任务组织指挥体系,建立了载人飞船应急发射机制和航天员应急返回搜救机制,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我们能保障各次发射任务高效顺畅实施,保证航天员在轨安全和空间站稳定运行。
三。神舟十三号飞船搭载了云木香、铁皮石斛、天麻、薏苡仁等10种中药材种子,重量是61.8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探索70年伟大成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